一、秦汉时期桂东北地区的交通开发与城市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徐晶[1](2021)在《明清时期桂江流域河道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自秦开凿灵渠以来,桂江河道成为中原进入岭南地区的必经之路,她就担负着沟通南北交流的历史使命。到明朝时期,桂江沿岸瑶僮变乱时有发生,明朝对广西治理的重点在震慑瑶僮和管控河道;清朝时期随着文化、贸易交流加深及经济重心南移,桂江河道成为南北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清朝对广西治理的重点是疏浚河道和管控贸易运输。论文主要以流域的历史观和整体观为视角,从流域情况、地域空间出发,纵向分析河流的历史演进,横向分析流域内人群与河流的相互关系。围绕河流本身的发展变化与人类对河流的影响,窥探流域内河流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论文以桂江流域的河道治理为主题,以明清不同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研究不同时期国家对广西的治理和地方政府对河道的管理,进而阐述桂江流域的历史变迁。地方官府对河道的治理涉及河道管理和河道疏浚两个方面,河道范围包括自然河道与人工开凿河段两个部分。总的来说,明清两朝官府对桂江河道的治理各有不同,明朝前期官府以卫所管理河道,并征调湖广、贵州和广州班军驻守,明朝后期以府江兵备道管辖河道。清朝前期桂江河道由绿营兵管理,后期则由水师巡缉。明清时期官府对桂江河道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疏浚情况,既是明清两朝对广西治理的不同侧重,也是人群与河流互动的体现。此外,明清桂江流域洪灾应对措施以官府应对为主,民间应对为辅,从洪灾应对的方式来看,河道治理是洪灾应对的主要方式。综上,明清时期桂江流域河道的治理,体现了流域内人群因水而生,治水而活,与水共生的人水关系。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李龙彬[3](2020)在《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及城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东北地区燕秦汉中原政权所筑长城及其所设郡县有关的城址遗存。地域限定主要为战国燕和秦汉历史时期东北地区设置的辽西、辽东、玄菟郡辖区,即包括今辽宁省全境、吉林省东南部。本文写作是以全面梳理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和城址考古资料为基础,并对燕秦汉相关的墓葬、窖藏等考古遗存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以了解长城和城址在东北地区分布的整体概况,进而探讨燕、秦、汉中央政权在东北地区推行筑长城、设郡县政治活动对东北边疆地区行政管辖模式形成和汉文化格局确立的决定作用和深远影响。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介绍了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及城址形成的历史背景。明确了文章研究的时空范围,梳理了相关研究概况,指出以往工作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继而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按照辽西、辽东两个地域分区系统梳理了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遗迹分布的基本情况。对长城的走向进行了确认,对长城城墙墙体、沿线障城、烽燧等附属设施进行了数据更新和考古分析。开展了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的文化特征研究,对部分长城遗迹性质和时代进行了考察。第三章按照辽西、辽东两个地域分区系统梳理了东北地区燕秦汉城址遗迹分布的基本情况。对城址的分布数据进行了大规模更新,开展了东北地区燕秦汉城址的文化特征研究。对城址的总体分布及选址进行了分析,对城址群的形成和划分进行了讨论。对城址的形制规模、砌筑方式与沿用年代、结构布局等开展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对一些城址郡县属性进行了考察。第四章分析了燕秦汉郡县地区及长城沿线其他文化遗存的分布及特征,统计了东北地区出土中原铁器分布状况的考古资料,进而深入探讨铁器传入对东北地区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形态变革的深刻影响。第五章从文献记载修筑长城和设置郡县两大政治措施的实施推行入手,阐释了燕秦汉中央政权在东北地区形成的以外围修筑线形长城划定疆域和以内部设置点式郡县城址据点占领的两种管控模式;论述了燕秦汉郡县管理体制在东北地区的初创、完善和发展动态过程,总结了燕文化东进对东北地区文化格局演变的影响,秦汉郡县文化对东北地区汉文化格局形成的深远影响。第六章结语。总结梳理了本文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贡献,对本文的不足进行了说明。
段思嘉[4](2020)在《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保护与利用等相关问题引发学术界的关注。桂林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多样的族群构成,历史积淀厚重、人文遗迹丰富,在自然与历史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随着对乡村资源的不断挖掘与探索,桂林传统村落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尽管桂林市村落资源丰富、类型众多,但还未有学者以桂林市作为地理单元,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研究。本文以桂林市域为研究范围,以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为主线,从地理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选择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生成环境、类型划分、量化分析、影响因素、保护发展策略等内容构建出研究体系,并完善相关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梳理整合了桂林地区传统村落相关基础数据。依据不同分析要素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类型划分及研究,同时引入GIS技术、空间句法、边界形状指数分析方法等多种量化手段,对村落空间形态进行剖析和解读,为桂林传统村落提供更具体精准的形态描述,探究解读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及村落形态的内在形成机制。通过本文研究,一方面对桂林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选址特点、布局结构、边界形态等方面的空间形态特性进行分析与阐述;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及成因,更好的解读桂林传统村落的地域性特点。这些具体内容为桂林传统村落针对性的研究与保护发展打下基础,为桂林地区村落建设、利用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
毛明霞[5](2020)在《南流江古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文中研究说明南流江的航运发展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秦汉时期的经营,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魏晋以来,随着中外交流逐渐增加,以南流江为通道的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发展。明清时期,由于海禁政策的实施和南流江泥沙淤积,南流江对外的功能逐渐减弱。本文将日益丰富的考古遗存与文献记载相结合,对南流江的航运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考古学观察。以航运交通为线索,较系统地复原南流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探讨南流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等问题。本文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回顾学界对南流江航运及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对南流江流域内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主要河道、生态环境及区位条件进行概述。第三部分:结合目前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分析南流江航运的发展。认为南流江的航运起源于先秦时期,随着秦汉时期统治者对岭南的开发,南流江内河航通道开始形成,以合浦为始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兴起。魏晋至唐宋时期南流江的内河航运和沿海地区的航海技术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走向衰落,南流江由江海联运逐渐走向内河航运。第四部分:通过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探讨南流江流域采珠业、漕运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流域内货币的流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第五部分:论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合浦港的兴起,南流江流域出土的具有外来风格的文物及南流江流域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路线中东南亚地区的物质交流,分析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流江经济交流的情况,并探讨了南流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相互关系。第六部分:结语,总结全文。
蔡蔚[6](2020)在《秦汉时期辽东郡对外交通与社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汉时期,辽东郡位于农耕文明与塞外游牧文明的交接地带,是东北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以辽东郡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交通网络逐渐发展成熟,北境戍边道、并海道以及辽西走廊道为主的陆路交通和环黄、渤海航道组成了便捷的水陆联运系统。在这种区位交通条件下,辽东郡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带动周边民族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东北民族的融合。中原王朝重视对辽东郡和东北边疆的经营,通过修筑长城和徙民实边等措施,使中原的人口、技术和文化不断传入辽东郡,既促进了辽东郡的社会发展,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东北民族融入辽东郡,与中原人口共同组成辽东郡的边民。随着中原的农耕文明、经济技术和儒家文化的深入传播,以乌桓、夫余、朝鲜、高句丽、濊貊、真番为主的东北民族与辽东郡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在中原王朝民族政策的影响下,这些民族逐渐融入辽东郡,为辽东郡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秦汉时期,辽东郡社会的经济与区域文化发展水平远高于相邻的东北民族,受中原影响辽东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文化发展方面受到了中原汉文化和东北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在辽东郡社会中逐渐融合后,促进了辽东郡社会的发展,使辽东郡社会更具包容力和影响力。辽东郡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周边东北民族产生了影响,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了东北民族的社会发展进程,对高句丽、夫余等民族,辽东郡农业和牛耕技术的传入,改变了其原本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儒学与汉字的传入增强了其对汉文化的认同感,最终加速了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廖建夏[7](2020)在《广西历代交通与通道商贸史略》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区位僻远,地形复杂,内外交通建设受军事因素的影响极大。先秦至南朝时期,广西交通得到初步发展。隋至宋,广西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从宋代开始,岭南交通的功能开始向经济型转变。元至清中期,广西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晚清至民国时期,广西交通进入现代化起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交通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广西现代交通更是快速发展。随着广西内外交通的进步,广西的商业贸易也随之不断发展。
郭书剑[8](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霍丹[9](2019)在《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大型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逐渐成为新时代建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古驿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以单体保护为主,线路整体因年代久远、自然侵蚀、快速城镇化影响正面临路径断裂、破碎化困境,遗产内涵认定、要素筛选与价值评估困难的问题,线路因涉及多地区多行政部门缺乏整体统筹,遗产综合价值难以有效彰显,成为当前我国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利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学科交叉方式,对辽东古驿道遗产内涵界定、系统筛选、价值评价和保护策略进行研究,尝试提出保护再利用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首先,论文从整体性保护基础理论入手,以学科交叉方式进行本土化适应性分析和拓展研究,进而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和流程进行解构,提出适用于辽东古驿道保护再利用的多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引入文化线路视野,通过背景、历史溯源、形态特征、动态性及跨文化整体意义的分析,对辽东古驿道概念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确认辽东古驿道历经两千四百年兴衰历程,形成了以辽中地区为核心枢纽,辽西走廊线、辽北平原线、辽东山地线、辽南陆海线为四大主线的方向性网状结构;明确辽东古驿道在区域路径、全域交通和国际性线路三个层次具有历史时期国家经略边疆的重要信息载体,沟通边域内外经济交往的商贸通道,民族迁徙与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以及多元文明交流核心路径的重要功能。揭示了辽东古驿道作为“汉文化东传之路”、“东北亚之路”的深厚历史内涵和重大历史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邮驿功能为核心主题,军政经略、文明互惠、经济交往为衍生主题的辽东古驿道遗产主题体系描述模型。该模型结合动态性、专题性和环境相关三方面归纳遗产要素与线路之间的三种关联方式,以辽南海陆线为例对遗产要素进行收录,并对类型构成、历史时期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取得良好效果。其次,为了能够有效鉴定与评估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在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要素描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东古驿道多维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该体系利用宏观和微观价值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为手段,对辽东古驿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辽东古驿道遗产在国际、洲际、全国及区域性各层面均体现出最全面的多目标功能、多元文明互惠主题以及地域独特性、典型性。最后,根据辽东古驿道当前保护与发展现状实际问题,尝试提出了“共识、共保、共治、共享、共赢”的整体性保护目标,以及“遗产主导、真实性、整体性、灵活性、开放性”保护及再利用原则。从空间格局上,建立国土、区域、城镇聚落、历史地段和遗产本体五大层次的整体保护廊道与利用模式。提出从规划体系、管理平台、法律保障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建立保护机制,以维护保障规划工作的实施过程,最后形成完整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体系。本研究的创新性包括:1以整体性保护理论为基础,采用学科交叉方式,建立辽东古驿道多层次系统性保护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引入文化线路视角,针对驿道历史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建立了全面登录遗产要素的主题体系;2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与类型研究相结合方法,构建了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3以遗产廊道理念为主导,针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空间构成、格局及保护机制提出“多元文化时空叠合、多样功能系统整合、多级国土空间联动、多目标统筹协同”的整体性保护策略。本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大型跨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提供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和信息,为古驿道遗产及沿线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解决其在遗产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与经济建设方面的矛盾,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现经济振兴与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
祝进[10](2019)在《两汉时期苍梧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苍梧”为岭南地区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先秦时期即有“苍梧族”与“苍梧古国”等见于文献记载。汉代苍梧郡为汉武帝所置岭南九郡之一,位于岭南中部,地理位置独特,岭南地区的水上交通动脉离水与郁水相交于此,因此苍梧郡自古以来就是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特别是秦代开凿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以后,形成了以越城岭道与萌诸岭道两条水上通道为主的南北交通线,且郁水干流又通过北流江、南流江联通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口之一合浦县,苍梧郡的交通枢纽作用越发凸显。以苍梧郡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网,为岭南的对外交通交流提供了重要条件。正因其重要的交通地位,两汉时期的统治者皆对此地颇为重视,汉初南越王赵佗于此地置苍梧王国以作屏藩,拱卫都城番禺;武帝平南越后,更将交趾刺史部始置于苍梧广信,以统管岭南九郡。同时,两汉时期每当中原战乱,便有大量移民涌入岭南,而苍梧郡凭借其优越的交通与自然条件,成为早期中原移民南迁的聚居地,而移民的到来又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这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苍梧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中原的儒家思想文化亦随之而来,一改往日原始落后的文化面貌,尤其至汉末,苍梧文化已取得长足进步,汉越文化在此交融,催生出早期的岭南文化。因此,苍梧郡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及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融产生了重要作用,并一度作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早期岭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秦汉时期桂东北地区的交通开发与城市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汉时期桂东北地区的交通开发与城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桂江流域河道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明清桂江流域河源考辨与河流名称演变 |
第一节 明清桂江流域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 |
一、明清桂江流域自然环境 |
二、明清桂江流域人文社会环境 |
第二节 湘漓源流考辨 |
一、模糊认识 |
二、湘漓同源 |
三、湘漓异源 |
第三节 桂江河流名称与指代范围变化 |
一、历史时期桂江名称与河段划分 |
二、漓、桂指代范围变化与政区变迁 |
三、“府江”指代范围与名称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桂江流域河道管理体制 |
第一节 明代桂江流域河道管理体制 |
一、明前期卫所制下桂江河道的管理情况 |
二、府江兵备道与桂江河道管理 |
三、府江兵备道的管理职能 |
第二节 清代桂江流域河道管理 |
一、清朝前期绿营兵与桂江河道管理 |
二、晚清水师设置与桂江河道管理 |
第三节 明清桂江流域人工河道管理 |
一、人工河段修缮与管理主体 |
二、官府对人工河段的管理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桂江流域河道疏浚与水上交通 |
第一节 明代桂江流域河道疏浚 |
一、明代灵渠河道疏浚 |
二、明代桂江下游河道疏浚 |
第二节 清代桂江流域河道疏浚 |
一、清代灵渠河道疏浚 |
二、清代桂江下游水陆开辟及沿岸设施建修情况 |
三、清代桂柳运河的疏浚 |
第三节 明清两朝河道疏浚与建修变化 |
一、明清桂江河道疏浚的时空分布 |
二、明清桂江河道疏浚的原因与目的 |
三、明清建修内容与资金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桂江流域洪灾应对与河道治理 |
第一节 明清桂江河道洪灾的发生和特点 |
一、明清桂江流域洪灾发生情况 |
二、明清桂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特点 |
第二节 明清桂江流域洪灾应对措施 |
一、官府对洪灾的防御机制 |
二、官府对洪灾的应对和赈济 |
三、民间对洪灾的应对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附录目录 |
致谢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3)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及城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意义 |
第二章 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 |
第一节 辽西地区的长城遗迹 |
一、辽西地区的燕长城遗迹 |
二、辽西地区的秦长城遗迹 |
三、辽西地区的汉长城遗迹 |
第二节 辽东地区的长城遗迹 |
一、辽东地区的燕长城遗迹 |
二、辽东地区的秦长城遗迹 |
三、辽东地区的汉长城遗迹 |
第三节 燕秦汉长城的文化特征 |
一、燕秦汉长城的走向及相互关系 |
二、辽西长城与辽东长城形态差异 |
三、边城、障城、烽燧与长城的关系 |
四、燕秦汉长城的历史作用 |
第四节 部分长城遗迹性质和时代的考察 |
一、关于对新发现的锦州地区烽燧性质的认识 |
二、辽东地区燕长城与朝鲜“大宁江长城”的关系 |
三、关于辽东地区燕秦汉烽燧性质再认识 |
第三章 东北地区燕秦汉城址 |
第一节 辽西地区的城址 |
一、朝阳地区 |
二、葫芦岛地区 |
三、锦州地区 |
四、阜新地区 |
五、盘锦地区 |
第二节 辽东地区的城址 |
一、大连地区 |
二、营口地区 |
三、鞍山地区 |
四、辽阳地区 |
五、沈阳地区 |
六、抚顺地区 |
七、铁岭地区 |
八、本溪地区 |
九、丹东地区 |
十、四平地区 |
十一、通化地区 |
第三节 燕秦汉城址的文化特征 |
一、城址总体分布与选址分析 |
二、城址的形制与规模分析 |
三、城址的砌筑方式与时代分析 |
四、城址的结构与布局分析 |
第四节 部分城址郡县属性的考察 |
一、辽西郡属县城址考察 |
二、辽东郡属县城址考察 |
三、玄菟郡属县城址考察 |
第四章 其他燕秦汉文化因素遗存 |
第一节 郡县地区的其他燕秦汉文化遗存 |
一、燕文化遗存分布及特点 |
二、秦文化遗存分布及特点 |
三、汉文化遗存分布及特点 |
第二节 长城沿线地带燕秦汉文化因素的土着遗存 |
一、土着遗存的分布 |
二、土着遗存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原系铁器的分布和传布 |
一、郡县地区中原系铁器的分布 |
二、郡县以外地区中原系铁器的传布 |
第五章 东北地区郡县制体系的发展及汉文化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东北地区郡县制体系的发展 |
一、郡县制体系的初创 |
二、郡县制体系的完善 |
三、郡县制体系的发展 |
第二节 东北地区汉文化格局的形成 |
一、燕文化对东北地区文化格局的影响 |
二、东北地区汉文化格局的形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4)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3.3 名词释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
1.4.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
1.4.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研究综述 |
1.4.4 桂林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桂林传统村落生成背景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条件 |
2.1.4 气候特征 |
2.2 桂林地区的历史背景 |
2.2.1 历史沿革 |
2.2.2 人口迁徙 |
2.3 桂林地区的资源条件 |
2.3.1 自然资源 |
2.3.2 文化资源 |
2.4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 |
2.4.1 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 |
2.4.2 耕读传家的儒家文化 |
2.4.3 古朴多元的民族文化 |
2.4.4 繁盛发达的会馆文化 |
2.5 本章小结 |
3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类型划分 |
3.1 基于自然条件的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
3.1.1 高山河谷类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1.2 丘陵河岸类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1.3 峰林平原类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2 基于传统文化的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
3.2.1 耕读文化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2.2 民族文化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2.3 商业文化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 基于平面特征的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
3.3.1 等高线台阶状布局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2 线型布局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3 网络型布局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4 行列式布局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分析 |
4.1 量化分析的样本村落概述 |
4.1.1 样本村落样本选取 |
4.1.2 样本村落空间形态概述 |
4.2 空间形态的生成因素分析——基于GIS的村落选址特征分析 |
4.2.1 村落选址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 |
4.2.2 村落选址的社会环境特征分析 |
4.2.3 桂林传统村落的选址特点 |
4.3 空间形态的秩序分析——基于空间句法的桂林传统村落结构分析 |
4.3.1 空间整合度分析 |
4.3.2 空间可理解度解析 |
4.3.3 空间形态社会属性分析 |
4.3.4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特点 |
4.4 空间形态的边界形状分析——基于边界形状指数分析法的村落边界形态分析 |
4.4.1 边界指数分析 |
4.4.2 桂林传统村落的边界特点 |
4.5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保护发展策略讨论 |
5.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5.1.1 自然环境是传统村落空间生成的基础 |
5.1.2 传统文化是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本底 |
5.1.3 社会变迁是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发展的动力 |
5.2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传承与发展 |
5.2.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 |
5.2.2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发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桂林市各县(区)传统村落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南流江古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一)对南流江航运的研究 |
(二)对南流江入海口——合浦港的研究 |
第一章 南流江自然环境 |
一、自然特征 |
(一)地形地貌 |
(二)气象水文 |
二、水系主要河道 |
三、生态环境 |
(一)林木丰富 |
(二)野生动物繁多 |
四、优越的地域条件 |
第二章 南流江航运的发展 |
一、先秦时期南流江航运的起源 |
(一)南流江流域的人类活动 |
(二)南流江流域的稻作文化 |
(三)航运起源 |
二、秦汉时期南流江航运的繁荣 |
(一)造船业的发展 |
(二)航运的发展 |
三、三国两晋至唐宋元时期南流江航运的开拓 |
(一)水运网络的完善 |
(二)航运的繁荣 |
四、明清时期南流江航运的起伏发展 |
(一)漕运与商贸的兴盛 |
(二)茂北运河的开凿 |
(三)航运的衰落 |
第三章 南流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
一、长盛不衰的采珠业 |
(一)合浦采珠的历史 |
(二)采珠方法 |
二、漕运海盐的崛起 |
三、手工业的繁荣 |
(一)青铜铸造业 |
(二)陶瓷制造业 |
(三)冶铁业 |
(四)纺织业 |
四、流域内商业的兴起与城市的出现 |
(一)钱币的出现和流通 |
(二)商品的流通 |
(三)城市的出现 |
第四章 南流江航运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合浦港的兴起 |
二、南流江流域出土的外来因素文物 |
(一)奇石异物 |
(二)玻璃制品 |
(三)黄金制品 |
(四)陶器 |
(五)香料 |
三、南流江流域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 |
四、南流江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 |
(一)成为中外交流的纽带 |
(二)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物质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秦汉时期辽东郡对外交通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辽东郡”界定 |
(二) 选题意义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秦汉时期辽东郡对外海陆交通 |
(一) 辽东郡与中原之间的交通 |
1. 辽东郡与中原之间的陆路交通道 |
2. 辽东郡与中原之间的水路交通 |
(二) 辽东郡与东北民族之间的海陆交通 |
1. 辽东郡与东北民族之间的陆路交通 |
2. 环黄、渤海航道 |
二、秦汉时期辽东郡内的民族融合 |
(一) 辽东郡的民族分布与融合 |
1. 辽东郡内的边民构成 |
2. 东北民族的分布与民族融合 |
(二) 秦汉时期的民族政策与影响 |
三、秦汉时期辽东郡社会发展与影响 |
(一) 辽东郡的经济发展 |
1. 农业技术发展 |
2. 手工业技术发展 |
3. 商贸发展 |
(二) 辽东郡的区域文化发展 |
1. 儒学传入 |
2. 辽东郡“汉式”丧葬礼仪 |
(三) 辽东郡对周边民族的影响 |
1. 高句丽习俗近汉 |
2. 夫余国诣阙朝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广西历代交通与通道商贸史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先秦至南朝时期:广西交通的初步发展与早期市镇、港埠的兴起 |
(一)岭南地区交通网络的初步形成 |
(二)早期市镇、港埠的兴起 |
二、隋至宋代广西交通体系的基本形成与商贸发展 |
(一)交通体系的基本形成 |
1. 建立以桂州、邕州为中心的省内通道 |
2. 邕州至安南的通道 |
3. 邕州至西南的通道 |
(二)唐宋时期的道路修护与管理 |
(三)商贸及城市发展 |
三、元至清中期广西交通体系的日益完善与商贸的逐步繁荣 |
(一)修筑、改建道路,建成广西驿道网络 |
(二)修建桥梁,维修灵渠,疏浚河道 |
(三)商贸的逐步繁荣 |
四、晚清至民国时期广西现代化交通的起步与商贸的发展变化 |
(一)现代化交通的起步 |
(二)现代商贸与城镇的发展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速发展的广西交通事业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9)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
1.1.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区域化整体性新趋势 |
1.1.3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需求 |
1.1.4 “一带一路”战略下振兴东北经济重要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研究综述 |
1.3.2 辽东古代驿道遗产研究综述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框架 |
2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框架 |
2.1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 |
2.1.1 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念的发展 |
2.1.2 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基本概念与特征 |
2.1.3 整体性保护中国本土化思考 |
2.2 辽东古代驿路整体性保护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
2.2.1 人文地理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系统评价学理论 |
2.2.4 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
2.3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
2.3.1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历史回顾 |
2.3.2 古代邮驿文化遗产内容构成 |
2.3.3 古代邮驿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2.4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框架搭建 |
2.4.1 规划目标与系统构成 |
2.4.2 研究层次与研究流程 |
2.4.3 理论构建与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辽东古驿道整体分析 |
3.1 辽东古驿道背景诠释 |
3.1.1 辽东古驿道区域背景 |
3.1.2 辽东古驿道区位特征 |
3.2 辽东古驿道历史演变分析 |
3.2.1 远古交通开拓中的辽东古道雏形 |
3.2.2 社会交通变迁中的辽东驿道沿革 |
3.3 辽东古驿道形态特征分析 |
3.3.1 辽东古驿道空间结构分析 |
3.3.2 辽东古驿道各线特征分析 |
3.4 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分析 |
3.4.1 驱动与维持 |
3.4.2 承继与互动 |
3.5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的整体性分析 |
3.5.1 辽东古驿道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 |
3.5.2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整体功能层次 |
3.5.3 辽东古驿道作为文化线路内涵阐释 |
3.6 本章小结 |
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系统构成与整合 |
4.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基础 |
4.1.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界定 |
4.1.2 辽东地区遗产资源分布普查与验证 |
4.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类型研究 |
4.2.1 驿道遗产登录研究现状 |
4.2.2 辽东古驿道主题的确立 |
4.2.3 驿道文化遗产类型划分 |
4.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关联性研究 |
4.3.1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关联 |
4.3.2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专题性关联 |
4.3.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环境关联 |
4.4 辽南海陆线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
4.4.1 邮驿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
4.4.2 衍生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
4.4.3 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
4.5 辽南海陆线文化遗产构成特征分析 |
4.5.1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综合构成分析 |
4.5.2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综合评估 |
5.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特征与评估基础 |
5.1.1 辽东古驿道遗产特征研究 |
5.1.2 古驿道遗产价值评价基础 |
5.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构成 |
5.2.1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构成 |
5.2.2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解析 |
5.3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 |
5.3.1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方法引入 |
5.3.2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实施过程 |
5.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应用 |
5.4.1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
5.4.2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
5.4.3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价值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廊道构建策略 |
6.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困境与原则 |
6.1.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困境 |
6.1.2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目标 |
6.1.3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原则 |
6.2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的层次与空间构成 |
6.2.1 多元文化时空叠合的整体保护层次 |
6.2.2 多样功能系统整合的廊道空间构成 |
6.3 多级国土空间联动的辽东古驿道整体空间格局 |
6.3.1 国土视阈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建构 |
6.3.2 区域尺度遗产廊道网络构建 |
6.3.3 驿道城镇聚落保护格局建构 |
6.3.4 驿道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 |
6.3.5 驿道沿线文化遗产单体保护 |
6.4 多目标统筹协同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机制 |
6.4.1 建设多层次遗产保护规划体系 |
6.4.2 构建多方协作的管理发展平台 |
6.4.3 完善遗产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6.4.4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与良性互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物质遗产特征总结 |
附录B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
附录C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
附录D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
附录E 辽东古驿道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
附录F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
附录G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
附录H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两汉时期苍梧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汉代岭南交通发展研究 |
(二)汉代岭南文化发展研究 |
(三)汉代岭南经济发展研究 |
(四)汉代苍梧郡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时段与空间的确定 |
(二)论文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苍梧郡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苍梧郡的地理概况 |
二、苍梧郡的气候条件 |
第二章 先秦到两汉时期苍梧郡的历史沿革与政治地位 |
一、先秦之苍梧部族、楚之苍梧郡、秦之苍梧郡 |
(一)苍梧部族 |
(二)楚苍梧郡 |
(三)秦苍梧郡 |
二、两汉时期苍梧郡的政治地位 |
(一)汉初之苍梧王国时期 |
(二)两汉之苍梧郡时期 |
(三)汉末苍梧士氏家族 |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时期苍梧郡的交通状况 |
一、苍梧郡与中原地区的交通 |
(一)越城岭道 |
(二)萌渚岭道 |
(三)交通沿线的古城址 |
二、苍梧郡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
三、苍梧郡与西南地区的交通 |
四、汉代经苍梧郡输送的贡物 |
(一)珠玑等饰品 |
(二)翠羽、孔雀等珍禽 |
(三)犀、象等奇兽 |
(四)异香之属 |
(五)美木、异果 |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时期苍梧郡的人口和经济 |
一、苍梧郡的人口变动 |
二、苍梧郡的经济发展 |
(一)农业发展状况 |
(二)手工业发展状况 |
(三)商业发展状况 |
小结 |
第五章 两汉时期苍梧郡的文化发展 |
一、中原文化对苍梧郡的影响 |
(一)施行仁政的清官廉吏 |
(二)南下的中原移民 |
二、苍梧郡的文化进步 |
(一)教育学术活动的兴盛 |
(二)各类学术文化人才的涌现 |
三、早期粤语的形成 |
小结 |
第六章 汉代以后苍梧郡的发展状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秦汉时期桂东北地区的交通开发与城市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桂江流域河道治理研究[D]. 徐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及城址研究[D]. 李龙彬. 吉林大学, 2020(03)
- [4]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段思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南流江古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D]. 毛明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秦汉时期辽东郡对外交通与社会发展研究[D]. 蔡蔚. 渤海大学, 2020(06)
- [7]广西历代交通与通道商贸史略[J]. 廖建夏. 广西地方志, 2020(01)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D]. 霍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10]两汉时期苍梧郡研究[D]. 祝进.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