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肝癌关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袁轩[1](2021)在《不同旋光性吡喹酮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的病理损伤主要是成虫排出的虫卵沉积于肝脏引发慢性炎症,持续的慢性感染导致损伤修复过度,继而诱导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导致肝脏的纤维化[1]。吡喹酮(Praziquantel,PZQ)因其安全廉价、杀虫高效等优点,被推荐为临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患者接受吡喹酮的杀虫治疗后,虫卵的排出得到有效抑制,但是已经形成的虫卵肉芽肿仍然会继续发展,造成肝纤维化。因此,血吸虫病晚期肝纤维化的缓解一直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过度与降解不足所直接造成的,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的共同病理过程。作为肝纤维化过程的中心环节,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是产生ECM的主要来源,HSC的过度增殖和活化更是成为肝纤维化的直接促进因素。研究证实HSC的靶向活化抑制药物可以抑制肝纤维化,因此针对HSC的靶点药物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近年在“旧药新用”的热潮中,吡喹酮被发现可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进而发挥直接抗纤维化作用,这给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目前市售的吡喹酮是由左旋吡喹酮(Levopraziquantel,L-PZQ)与右旋吡喹酮(Dexpraziquantel,D-PZQ)各约50%组成的消旋吡喹酮(DL-PZQ,简称吡喹酮)。研究表明左旋吡喹酮是杀灭血吸虫的有效成分,其疗效优于消旋吡喹酮,而右旋吡喹酮几乎无作用。鉴于L-PZQ和D-PZQ在杀虫方面表现出的显着药效差异,探讨吡喹酮抗纤维化作用是否同样存在旋光异构体差异可以为高效利用吡喹酮应用于临床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为探究这一问题,本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一、不同旋光性吡喹酮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作用的研究通过连续6 w腹腔注射25%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小鼠。建模结束使用肝脏切片Masson染色、肝纤维化指标m RNA水平检测两种方法进行造模效果的评估。成模后每12 h分别灌胃低剂量(l-PZQ,150 mg/kg)和高剂量(h-PZQ,300 mg/kg)的左旋、右旋和消旋吡喹酮,同时使用2.5%聚氧乙烯蓖麻油(EL)进行对照。4 W后称量体重,麻醉处死获取血清、肝脏等标本。通过观察肝脏组织切片Masson染色、检测血清肝纤四项含量和肝纤维化指标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药物抗纤维化治疗效果的评估。肝脏组织切片Masson染色结果显示l-D-PZQ、h-D-PZQ和h-DL-PZQ组纤维间隔以及蓝色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而L-PZQ高低两个剂量组的纤维间隔和蓝色的胶原纤维变化均不明显;相对于CCl4模型组,l-D-PZQ、h-D-PZQ和h-DL-PZQ组小鼠血清COLⅣ、HA、LN、PCⅢ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旋吡喹酮组仅发现h-L-PZQ组COLⅣ和PCⅢ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HA和LN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并且l-L-PZQ组四个指标均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RT-PCR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CCl4模型组只有l-D-PZQ、h-D-PZQ和h-DL-PZQ组的小鼠肝脏CollagenⅠ和α-SMA基因的m RNA明显降低(P<0.05),而l-L-PZQ、h-L-PZQ和l-DL-PZQ组的CollagenⅠ和α-SMA基因的m RNA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剂量水平比较,相对于l-L-PZQ,l-D-PZQ可以显着降低小鼠肝脏CollagenⅠ和α-SMA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P<0.05),而h-L-PZQ与h-D-PZQ组小鼠肝脏CollagenⅠ和α-SMA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CCl4模型组只有l-D-PZQ、h-L-PZQ、h-D-PZQ和h-DL-PZQ组的小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l-L-PZQ和l-DL-PZQ组的羟脯氨酸含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部分通过CCl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探索不同旋光性吡喹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发现相对于CCl4模型组,右旋吡喹酮和消旋吡喹酮可以改善小鼠肝脏胶原纤维的沉积并且显着降低小鼠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因子指标COLⅣ、HA、LN、PCⅢ的含量、肝脏纤维化标志物的CollagenⅠ和α-SMA基因的m RNA水平以及肝脏胶原纤维羟脯氨酸的含量,而左旋吡喹酮只有在高剂量时候才有一定的抗纤维化的作用,并且相对于左旋吡喹酮,同剂量的右旋吡喹酮的抗纤维化作用更强。综上所述,针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右旋吡喹酮的效果强于左旋吡喹酮。二、不同旋光性吡喹酮体外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星状细胞(LX-2)用培养板预培养,同时设立无细胞空白对照组。饥饿处理12 h,用TGF-β(2.5 ng/m L)刺激,24 h后向每孔添加左旋、右旋以及消旋吡喹酮并在培养箱中继续孵育。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RT-PCR检测活化指标基因的m 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活化指标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PZQ、D-PZQ和DL-PZQ药物浓度低于30μg/m L时,活化LX-2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未发现受到明显影响。药物浓度高于30μg/m L时,L-PZQ、D-PZQ和DL-PZQ开始对活化LX-2细胞的增殖能力产生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效应。药物浓度低于30μg/m L时,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浓度高于40μg/m L时,D-PZQ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L-PZQ和DL-PZQ,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PZQ和DL-PZQ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L-PZQ(15μg/m L)可以促进LX-2的迁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剂量的D-PZQ和DL-PZQ未发现明显作用(P>0.05)。高剂量的D-PZQ和DL-PZQ(30μg/m L)可以显着抑制活化LX-2的迁移能力(P<0.05),而同剂量的L-PZQ未发现明显作用(P>0.05);肝纤维化活化指标m RNA水平,除L-PZQ对CollagenⅠ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未发现有明显抑制作用外(P>0.05),L-PZQ、D-PZQ和D-PZQ对LX-2活化指标基因的m R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D-PZQ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L-PZQ,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活化指标蛋白水平,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PZQ可以降低CollagenⅠ和α-SMA的免疫荧光强度,而L-PZQ的作用不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PZQ与DL-PZQ可以显着降低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未发现L-PZQ的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且D-PZQ组较L-PZQ组三个指标蛋白均显着降低(P<0.05)。本部分的体外细胞实验发现右旋吡喹酮可以显着抑制LX-2细胞的增殖、活化以及迁移,具有显着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而左旋吡喹酮只有部分抑制作用。相对于左旋吡喹酮,右旋吡喹酮抑制LX-2细胞的增殖、活化以及迁移的能力更强。这些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吡喹酮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效果可能是其中含有的右旋体所致。
仲梓溶[2](2020)在《ICOSL/ICOS调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血吸虫病是主要由血吸虫尾蚴感染宿主引起的一种重大的传染性寄生虫疾病,而其致病机制主要是虫卵沉积肝脏引起虫卵肉芽肿及继发肝纤维化,导致血吸虫性肝硬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作为肝脏的非实质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是主要的效应细胞,控制肝纤维化的方法之一为促进活化的HSCs发生凋亡,而线粒体依赖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Fas/FasL途径、TNFR途径、TRAIL途径)是目前发现的参与HSCs凋亡的重要途径。已有很多深入的研究涉及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而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HSCs凋亡发生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尚未阐明。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ICOS转基因(ICOS-Tg)小鼠的肝纤维化水平以及HSCs活化水平显着高于野生型对照FVB-WT,本课题应用该小鼠血吸虫病实验模型,观察血吸虫病进展过程HSCs凋亡的表达动态,并探索共刺激ICOSL/ICOS信号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介导HSCs凋亡的机制以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深入探讨肝纤维化的病理机制以及寻找利用细胞凋亡逆转肝纤维化的新途径。一、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慢性致病过程中原代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动态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疾病模型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动态。方法:1、显微镜下计数5♂+7-10♀条血吸虫尾蚴贴于剪毛的小鼠腹部,感染15min建立疾病模型,收集固定感染前(0周)、感染急性病变期(6周、9周)、感染慢性期(12周)、感染晚期(16周)的小鼠肝组织,应用HE染色方法观察肝脏切片中虫卵肉芽肿的面积变化。2、通过原位肝脏门静脉胶原酶灌注消化肝脏,研磨后梯度离心提取HSCs。提取周期分别为感染前(0周)、感染急性病变期(6周、9周)、感染慢性期(12周),应用荧光显微镜及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3、应用TUNEL方法检测肝脏切片中HSCs凋亡情况。小鼠原代HSCs用Annexin V-FITC/PI双染孵育,然后用流式检测凋亡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培养 7 天后原代HSCs中与凋亡相关分子基因的表达,并用分析其在血吸虫尾蚴慢性致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前(0周)肝小叶结构完整,无纤维化产生,肝细胞形态完好,未有炎性浸润,而感染后可见,小叶结构被破坏,可见虫卵肉芽肿沉积,急性期肉芽肿面积达到最大[6周(7.14±0.74)×104μm2,(P<0.0001)],炎性细胞浸润在肉芽肿周围,胶原纤维沉积,随着感染时间增加,肉芽肿面积缓慢下降[9周(5.58±0.77)×104μm2(P<0.001),12周(4.78±0.45)×104μm2(P<0.01),16周(4.31±0.42)×104μm2],胶原沉积逐渐增加。2.、分离原代HSCs,新鲜分离的细胞呈圆形,由于内储存有维生素A脂滴具有折光性,并且脂滴在328nm的紫外激发光下能够观察到蓝绿色荧光,GFAP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培养3天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浆中可以观察到红色荧光,提取的细胞纯度为90%以上。3、TUNEL结果显示,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凋亡的HSCs自感染后升高,6周后到达峰值(19.5±2.53,P<0.0001),9周、12周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9周(10.7±0.895),P<0.01,12 周(9.3±0.7895),16 周(9.2±1.04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原代HSCs的凋亡率自感染6周[(45.19±0.7463)%,P<0.0001]后到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9周[(31.93±2.292)%,P<0.01],在慢性期(12周)开始下降至较低水平[(13.61±1.407)%,P<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5.907±0.8856)%。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死亡受体信号通路中Dr5及其配体Trail的表达均在6周达到最高,9 周、12 周下调:[Trail6 周(7.7±1.3,gene/GAPDH),P<0.05,9 周(1.5±0.2,gene/GAPDH),P<0.05,Dr5 6 周(2.29±0.09,gene/GAPDH),P<0.01、9 周(2.015±0.065,gene/GAPDH)、12 周(1.055 ± 0.005,gene/GAPDH,P<0.01)],Fas的表达在感染后处于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FasL表达在感染后持续增加,并且在9周达到最高(2.873±0.5113,gene/GAPDH)然后开始下降[12周(1.04±0.01528,gene/GAPDH),P<0.05]。线粒体信号通路中促凋亡基因Bax表达量感染后6周最高,然后表达量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Bax 6 周(2.247±0.3047,gene/GAPDH),P<0.05]、9 周(1.43±0.1572,gene/GAPDH)、12 周(1.31±0.07371,gene/GAPDH),Bcl-2 6 周显着升高[(9.023±0.7823,gene/GAPDH),P<0.0001]、9 周降低[(3.253±0.508,gene/GAPDH),P<0.01]、12 周持续降低[(1.553±0.1713,gene/GAPDH),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慢性致病过程中HSCs的凋亡在感染急性病变期到达峰值,在慢性期(12周)开始下降至较低水平,但仍高于正常水平。与HSCs活化增殖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趋势相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中促凋亡基因Bax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量感染后6周最高,与HSCs凋亡关系更为密切。二、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动态的影响目的:探讨上调ICOSL/ICOS对于血吸虫肝纤维化疾病模型HSCs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1、收集固定感染前,感染后6周、9周、12周肝组织应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ICOS-Tg小鼠与WT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2、应用TUNEL检测ICOS-Tg小鼠与WT小鼠肝脏切片中HSCs凋亡情况。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分离ICOS-Tg小鼠与WT小鼠的原代HSCs凋亡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检测ICOS-Tg小鼠与WT小鼠原代HSCs中与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相关基因在血吸虫致病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1.、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感染后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较WT 小鼠高[6 周:(10.44±1.30)×104μm2 vs(7.14±0.74)×104μm2,P<0.5]。2.、TUNEL结果分析发现,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凋亡的 HSCs ICOS-Tg 较 WT 型高[6 周 38±3.486 vs 19.5±2.535,P<0.0001;9 周15.6±1.024vs10.7±0.895,P<0.05],并具有统计学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ICOS-Tg原代HSCs凋亡率较同期 WT高[6周(57.76±3.707)%vs(45.19±0.7463)%,P<0.01、9 周(44.43±2.328)%vs(31.93±2.292)%,P<0.01]。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表明,ICOS-Tg与WT小鼠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凋亡相关基因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 ICOS-Tg 均高于同期 WT 基因表达水平[Trail:6 周,(24.59±0.34)vs(7.7±1.3),P<0.0001;9 周,(7.775±0.565)vs(1.5±0.2),P<0.0001];[dr5:0 周,(2.275±0.025)vs(1±0),P<0.01;6 周,(4.7±0.47)vs(2.29±0.09),P<0.0001;9 周(4.725±0.165)vs(2.015±0.065),P<0.0001;12 周,(2.355±0.125)vs(1.055±0.005),P<0.01];[Fas:12 周,(3.03±0.46)vs(1.735±0.323),P<0.05];[FasL:6 周,(3.543±0.5368)vs(1.593±0.3185),P<0.01];[Bax:9 周,(2.463±0.006667)vs(1.43±0.1572),P<0.01];[Bcl-2:6周,(6.06±0.4499)vs(9.023±0.7823),P<0.001];[Caspase-3:6 周,(2.923±0.1868)vs(1.627±0.07688),P<0.0001;12 周,(1.65±0.1501)vs(1.163±0.06333),P<0.05]。结论:共刺激信号ICOSL/ICOS的上调,使得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较WT增加。上调共刺激信号ICOSL/ICOS,也增加了 HSCs的凋亡,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也较同期WT表达水平高。ICOSL/ICOS上调后,HSCs的凋亡与HSCs的激活都较WT增加,而HSCs凋亡是缓解肝纤维化的手段,ICOS-Tg小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表现为加重推测可能机制为HSCs被激活细胞数高于凋亡率的增加,最终表现为纤维化程度加重。感染后期虽然HSCs的凋亡率与HSCs被激活率均下降,但HSCs被激活率依然高于凋亡率使得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三、共刺激信号ICOSL/ICOS调控HSCs凋亡介导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目的:初步探讨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病程中调控HSCs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TGF-β与IL-13重组蛋白刺激HSCs细胞系JS1,收集细胞后用Annexin V-FITC/PI孵育后并用流式刺激前后细胞凋亡情况,应用Giemsa染色细胞爬片观察正常细胞与典型凋亡细胞在镜下的形态并比较不同之处。结果:流式结果显示,TGF-β重组蛋白作用于HSCs细胞系JS1后,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5ng/ml:control 组(13.38±0.135)vs TGF-β 组(20.02±1.4),P<0.5;10ng/ml:control 组(13.38±0.135)vs TGF-β 组(21.65±2.235),P<0.5],具有统计学意义。IL-13刺激后,凋亡率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Giemsa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细胞细胞核呈深蓝色,凋亡细胞核深染,细胞质浓缩,可见凋亡小体。结论: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在ICOS-Tg小鼠疾病模型中上调ICOSL/ICOS信号过表达Th2型细胞因子TGF-β,能够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为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疾病进程中凋亡率高于WT型小鼠的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ICOSL/ICOS信号在调控小鼠肝纤维化进展中可影响HSCs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为上调共刺激ICOSL/ICOS信号过表达Th2型细胞因子TGF-β。
王小溪[3](2020)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其免疫应答对血液系统肿瘤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寄生虫病,流行病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2.3至2.5亿人罹患血吸虫病,受血吸虫感染威胁的人数约有7.79亿。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其生活史、致病机制以及免疫病理特征均比较复杂,迄今仍未完全阐明。研究显示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激活在虫卵肉芽肿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初始CD4+T细胞分化增殖为Th1、Th2、Th17、Treg等细胞并分泌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血吸虫感染和致病过程。寄生虫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复杂,研究认为肝吸虫和恶性疟原虫等分别与肝胆管癌和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相关,而弓形虫、克式锥虫等可以抑制癌症发展。日本血吸虫的主要致病因子为虫卵,其沉积在肝脏可引起肝脏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继而发展为肝硬化,这些均是原发性肝癌的致癌因子。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高流行区70%以上人群感染日本血吸虫,但流行病学调查也未明确表明日本血吸虫感染与肝癌相关联。本实验室前期提出假说,即血吸虫感染可诱导宿主产生抗肿瘤的免疫力,并通过大量体内外实验证实此假说:日本血吸虫的虫卵及其分泌物能显着抑制甚至清除在肺脏和肝脏的多种转移瘤,包括B16细胞转移瘤,并表明这种抗肿瘤作用是依赖于组织巨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包括IL-1β等。本课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日本血吸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构建了Zs Green1+-L1210-luc+细胞和e GFP+-A20细胞两株分别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小鼠血液肿瘤细胞系,建立小鼠血液肿瘤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新鲜分离的日本血吸虫虫卵和小鼠自然感染模型,评估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染色计数的方法检测感染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等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1.虫卵对淋巴瘤和白血病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首先,我们建立L1210和A20小鼠白血病和淋巴瘤两个动物模型,初步检测新鲜分离的日本血吸虫虫卵(F-egg)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实验分2组,F-egg组和PBS组(对照组),每组6只小鼠。采用实验室已建立的虫卵分离和处理方法,制备新鲜分离的F-egg,分别在第0、7和14天尾静脉注入小鼠,并在第12天注射肿瘤细胞,每只小鼠2x107个。结果显示,在L1210淋巴细胞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中,PBS组和F-egg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1.3±2.9和32.7±2.5天,F-egg组小鼠生存时间显着延长(P=0.011)。在A20淋巴瘤荷瘤小鼠模型中,PBS组和F-egg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7.7±1.7天和36.3±1.6,F-egg组小鼠生存时间显着延长(P=0.018)。2.表达GFP和荧光素酶的Zs Green1+-L1210-luc+和e GFP+-A20细胞系构建:为能计数和观察肿瘤细胞在体内进程中的数量和分布,我们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的2株肿瘤细胞,分别定名为Zs Green1+-L1210-luc+和e GFP+-A20细胞株。(1)Zs Green1+-L1210-luc+细胞株:用含Zs Green1、荧光素酶(Luciferase)编码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L1210细胞系,96h后经流式分选仪分选阳性细胞于体外培养。2个月后使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该细胞仍稳定表达Zs Green1+绿色荧光蛋白,并将荧光素酶底物加入裂解后的细胞经荧光素发光检测仪得Zs Green1+-L1210-luc+细胞数与荧光素OD值呈正相关(R2=0.095,P<0.05),即荧光强度随着OD值增加而增强;再将该细胞株经皮下种植于DBA/2小鼠右侧背部,经活体成像仪检测得生物荧光集中于小鼠右侧背部,荧光强度与肿瘤大小相关。(2)e GFP+-A20细胞系:用含e GFP编码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A20淋巴瘤细胞,72h后使用流式分选仪分选阳性细胞于体外培养,2月后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该细胞并显示其e GFP+绿色荧光蛋白的稳定表达。3.F-egg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作用将Zs Green1+-L1210-luc+淋巴细胞尾静脉注入后,各组小鼠未出现肿瘤末期症状。重复该实验,结果相同,提示该细胞系可能因感染慢病毒,易被小鼠免疫系统清除,从而发生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自发缓解状况。这样,本实验重点观察F-egg对e GFP+-A20细胞的体内抑制作用,分别在第0、7和14天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入F-egg、死虫卵(D-egg)和PBS,并在第12天注射肿瘤细胞,观察结果如下:(1)比较荷瘤小鼠末期实体肿瘤形成情况:PBS组,D-egg组和F-egg组成瘤率分别为100%,83.3%和0%。这样,F-egg组小鼠实体瘤形成率相比于其他两个对照组分别减少了100%和83.3%(P<0.001)。(2)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肿瘤细胞比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e 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肿瘤细胞比例,在小鼠外周血中,F-egg组的肿瘤细胞比例为(0.4±0.2)%,比PBS组(9.9±3.6)%和D-egg组(11.9±2.6)%的比例分别减少96.0%和96.6%(P<0.001);在骨髓中,F-egg组的比例为(0.7±0.2)%,比PBS组(3.2±1.9)%和D-egg组(3.6±1.5)%的比例分别减少78.1%和80.6%(P<0.05);在脾脏组织中,F-egg组的肿瘤细胞比例为(1.1±0.2)%,比PBS组(5.4±2.1)%和D-egg组(5.2±2.3)%的比例分别减少79.6%和78.8%(P<0.01)。(3)Ki-67和CD20分子表达水平:采用q PCR检测小鼠骨髓中Ki-67和CD20(分别为细胞增殖和弥漫大B淋巴瘤的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egg组Ki-67的表达水平比PBS组和D-egg组分别减少33.0%和37.3%(P<0.001);F-egg组CD20的表达水平比PBS组和D-egg组分别减少77.1%和76.2%(P<0.001);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脾脏,结果显示,F-egg组的CD20面积密度比PBS组和D-egg组分别减少64.3%和74.5%(P<0.001);(4)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实验分为3组,即F-egg、D-egg和PBS组,每组6只。结果显示,F-egg、D-egg和PBS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9.3±4.5)天、(32.8±3.7)天和(31.0±3.2)天,F-egg组小鼠生存时间显着延长(P<0.01)。以上结果表明,F-egg能抑制e GFP+-A20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成瘤及显着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4.日本血吸虫感染抑制e GFP+-A20小鼠淋巴瘤体内生长为了解日本血吸虫自然感染能否产生对血液系统肿瘤的抑制作用,我们建立日本血吸虫自然感染的小鼠模型,并在感染后第40天接种e GFP+-A20肿瘤细胞,在感染后第69天收集样本检测。实验分为4组,即感染+肿瘤组、未感染+肿瘤组、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小鼠,结果如下:(1)比较荷瘤小鼠末期实体肿瘤形成情况:4组小鼠成瘤情况显示,感染+肿瘤组、未感染+肿瘤组、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和全身肿瘤发生率分别为0%、100%、0%和0%。这样,与未感染+肿瘤组相比,日本血吸虫感染能完全抑制e GFP+-A20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肿瘤。(2)4组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肿瘤细胞比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e 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肿瘤细胞比例,在小鼠外周血中,感染+肿瘤组小鼠的肿瘤细胞比例为(0.4±0.2)%,比未感染+肿瘤组的比例(8.4±6.6)%降低了95.2%(P<0.05);小鼠骨髓中,感染+肿瘤组小鼠的肿瘤细胞比例为(0.5±0.1)%,比未感染+肿瘤组的比例(1.7±0.5)%降低了70.6%(P<0.001);小鼠脾脏中,感染+肿瘤组小鼠的肿瘤细胞比例为(0.5±0.2)%,比未感染+肿瘤组的比例(3.9±1.3)%降低了87.2%(P<0.001)。(3)Ki-67和CD20分子表达水平::在小鼠骨髓中,感染+肿瘤组的Ki-67表达水平比未感染+肿瘤组减少了37.9%(P<0.001);感染+肿瘤组CD20的表达比未感染+肿瘤组减少了92.3%(P<0.001)。以上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的感染能抑制e GFP+-A20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和成瘤。5.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为了解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进程中,感染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感染小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和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各亚群细胞在感染过程中均呈显着增加。不同细胞亚群比例增加的趋势不尽相同,其中Th1细胞在感染第3周占比较高但其增长较为缓慢,而感染前3周Th2、Treg细胞占比较低但其增加幅度较大,在第8周达到峰值;Th17细胞比例在感染前3周基本无变化,随后显着增加。然而,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的CD4+T细胞各亚群变化与其介导抗肿瘤作用的关联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加以阐明。综上所述,本课题是在本实验室前期实验表明日本血吸虫虫卵及其感染能显着抑制肺部和肝脏肿瘤的基础上,探索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其免疫应答对血液系统肿瘤的抑制作用。首先本课题建立了表达GFP和荧光素酶的肿瘤细胞株以用于检测其体内的数量和分布,并以此建立小鼠动物模型用于研究日本血吸虫虫卵及小鼠自然感染对血液系统肿瘤的作用。本课题结果表明F-egg和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能显着抑制e GFP+-A20小鼠淋巴瘤在体内的生长和成瘤,显着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降低Ki-67和CD20分子的表达。本课题结果丰富了我们对血吸虫感染及其免疫应答与抗血液系统肿瘤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后续研究阐明日本血吸虫介导的抗血液系统肿瘤的机制、发掘抗肿瘤的效应细胞或分子以及鉴定诱导抗肿瘤作用的虫源分子提供重要基础。
张建强[4](2020)在《miR-181b-5p靶向Smad7促进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血吸虫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寄生虫病,其危害程度仅次于疟疾。在全球范围内,有过2.3亿人感染血吸虫病,波及76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因血吸虫相关疾病死亡的患者至少有20万。血吸虫病的主要危害是虫卵肉芽肿的形成以及由虫卵诱导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引发的肝纤维化,主要特征为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于肝脏,严重影响肝功能,甚至导致肝衰竭,而肝星状细胞被认为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细胞。目前,血吸虫病主要生物防治措施是进行吡喹酮治疗,但在临床上,吡喹酮对血吸虫感染所造成的肝肉芽肿及肝纤维化无明显改善作用,且吡喹酮的耐药性和化学毒性也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肝纤维化策略对血吸虫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疾病预后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较短的非编码RNA分子,可与靶基因mRNA的3’端非编码区互补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促进靶基因mRNA的降解。在转录后水平负调控基因表达。研究表明,miRNA在肝脏疾病及肝纤维化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有望成为未来抗肝纤维化治疗的药物靶点。MiR-181b-5p在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表达明显升高,并且细胞实验也发现其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拟以miR-181b-5p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探索可能的抗肝纤维化治疗靶点,为临床血吸虫病的防治及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本研究围绕miR-181b-5p分别从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明确miR-181b-5p在血吸虫病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干预miR-181b-5p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其对肝纤维化的调控作用,为基于miR-181b-5p的基础与临床血吸虫病防治干预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造模方法: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体重20-22克,经腹部皮肤感染15-2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建立血吸虫感染模型。动物实验:(1)明确血吸虫病过程中miR-181b-5p表达的动态变化:随即分为2组: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②模型组:尾蚴腹部感染造模。所有小鼠分别于感染后6周、8周、10周取材检测相关指标。(2)探索miR-181b-5p调控血吸虫病肝纤维相关机制:于小鼠尾蚴腹部感染造模10天后,通过尾静脉注射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virus8,rAAV8)特异性 miR-181b-5p 抑制载体 miR-181b antagomir,阴性对照组给予对照病毒,空白组给予PBS尾静脉注射,于感染后第8周取材检测。细胞实验:采用TGF-β1诱导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模拟体内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以细胞水平miR-181b-5p的表达变化;后期通过转染miR-181b-5p mimic或inhibitor以上调或下调miR-181b-5p表达,进一步探明miR-181b-5p对肝星状细胞活化以及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作用机制。数据统计: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显着性Student-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吸虫感染后miR-181b-5p随感染周期延长而逐渐升高(RT-PCR),Smad7表达随感染周期延长而逐渐降低(Western Blot);(2)下调miR-181b-5p可显着减轻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及肝纤维化(HE染色/masson染色),抑制肝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A1表达(RT-PCR/Western Blot),降低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 TGF-β1 释放(ELISA),升高Smad7 蛋白表达(RT-PCR/Western Blot);(3)不同浓度 TGF-β1(5ng/ml,10ng/ml,15ng/ml)刺激 LX2 细胞,miR-181b-5p呈升高趋势,以10ng/ml表达最高;10ng/ml TGF-β1处理后6h、12hmiR-181b-5p表达稍有下降,24h、48h后显着上调,以24h升高最为显着;(4)下调LX2细胞miR-181b-5p表达可显着降低TGF-β1诱导的LX2细胞COL1A1表达升高。结论:(1)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肝组织miR-181b-5p表达逐渐升高,Smad7表达逐渐降低;(2)下调miR-181b-5p表达可显着减轻血吸虫病小鼠肝肉芽肿及肝纤维化;(3)miR-181b-5p可通过靶向Smad7促进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而抑制miR-181b-5p表达,可促进其下游基因Smad7表达,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徐爱蕾[5](2019)在《MicroRNA200a抑制TGF-β诱导的血吸虫肝纤维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MicroRNA200a(miR-200a)对TGF-β诱导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与增殖的作用,探讨miR-200a抑制TGF-β改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细胞实验选用LX-2,将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采用不同浓度(0、5、10、15ng/mL)的TGF-β1在不同时间点(0、24、48、72小时)刺激LX-2,用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及蛋白,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X-2中miR-200a、α-SMA、Colla I、TGF-β2的mRNA;western-blot方法检测LX-2中TGF-β2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用上述实验中获得的TGF-β1最佳刺激浓度5ng/mL及最佳刺激时间48小时进行后续实验。构建miR-200a mimics相关质粒,利用瞬时转染技术,分别将各质粒转染至LX-2细胞中,细胞实验分组为:PBS组、TGF-β1组、miR-200a mimics组、miR-200a mimics NC组、miR-200a inhibitor组及miR-200a inhibitor NC组共六组,孵育6小时后,除PBS组外,其它各组加入TGF-β1作用48小时,用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及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X-2中miR-200a、α-SMA、Colla I、TGF-β2的mRNA;western-blot方法检测LX-2中TGF-β2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动物实验选用64只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6只小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为未感染血吸虫组,其它三组均通过尾蚴腹部敷贴法感染血吸虫(每只小鼠感染16±2条尾蚴)为感染组。它们分别为:PBS组(血吸虫病模型组);Lenti-NC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Lenti-miR-200a组(慢病毒实验组)。各组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等体积60uL生理盐水、PBS、Lenti-NC(1×109TU/mL)和Lenti-miR-200a(1×109TU/mL),常规喂养小鼠,在感染后第4w、6w、8w和10w的四个时间点,随机在各组中取4只小鼠麻醉后摘眼球取血,脱颈处死,摘取肝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在不同感染时间点肝组织中miR-200a、α-SMA、Colla I、TGF-β2的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ALT表达水平;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0、5、10、15ng/mL)TGF-β1刺激LX-2,miR-200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且在5ng/mL时下降最明显,LX-2的增殖率、LX-2中的TGF-β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纤维化因子α-SMA、Colla I的mRNA表达水平,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2)以5ng/mLTGF-β1最佳浓度刺激LX-2,miR-200a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降,且0∽48小时下降明显,48∽72小时无显着性差异,以48小时为最佳刺激时间。(3)miR-200a mimics转染至LX-2细胞后,LX-2中miR-200a的表达量显着性升高,而α-SMA、Colla I、TGF-β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性下降,LX-2的增殖率显着性下降,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1)肝组织miR-200a水平:PBS组(血吸虫病模型组)和Lenti-NC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miR-200a的表达量逐渐下调,与正常对照组(未感染血吸虫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Lenti-miR-200a组(慢病毒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miR-200a的表达量显着性增高。(2)肝组织纤维化指标变化:PBS组和Lenti-NC组的α-SMA及TGF-β2的mRNA表达水平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CollaI的表达水平在感染第6w时达峰值;而Lenti-miR-200a组的α-SMA、CollaI、TGF-β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BS组和Lenti-NC组(P<0.05)。(3)血清ALT水平:PBS组和Lenti-NC组在感染第4w时开始升高,第6w时达到峰值;而Lenti-miR-200a组在感染后第4w和第6w显着低于PBS组和Lenti-NC组(P<0.05)。(4)肝组织HE和Masson染色:从感染第6w开始,PBS组和Lenti-NC组小鼠肝组织内出现不同程度炎症细胞及蓝色胶原纤维,以及到第8w时更为明显,且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而情况加重,而Lenti-miR-200a组病变程度改变均明显减轻。[结论]miR-200a可通过下调TGF-β2部分抑制TGF-β诱导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张祎婕[6](2019)在《HIPPO信号通路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血吸虫感染后,虫卵沉积于肝血窦,多种炎性细胞被募集到虫卵周围,参与炎症反应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在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和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IPPO信号通路是由一系列保守的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组成的激酶链,与细胞增殖、极化、转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密切相关。HIPPO信号可能通过影响肝非实质细胞的转分化、增殖和凋亡,从而影响肝纤维化的发生和进展,而HIPPO信号通路在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拟研究血吸虫感染后宿主肝脏HIPPO通路及其相关蛋白的变化,并通过抑制HIPPO的下游分子YAP(Yes-associated protein,Yes-相关蛋白),来研究HIPPO信号通路对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雌性8周龄BALB/c小鼠经皮肤感染16条日本血吸虫尾蚴。血吸虫感染4、8和15周后分离小鼠肝星状细胞,检测肝星状细胞HIPPO信号相关分子YAP的表达。在血吸虫感染4周后开始尾静脉注射VP(Verteporfin,维替泊芬),感染8周和10周后观察抑制YAP后小鼠肝脏病变改善情况,并检测肝脏中各促纤维化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分离小鼠肝星状细胞,检测病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及活化程度改变。为研究HIPPO信号在血吸虫感染后肝巨噬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我们分离了感染及YAP抑制剂干预后的小鼠肝枯否细胞,检测了其活化相关分子的表达,并用感染血吸虫的小鼠枯否细胞的培养上清培养肝星状细胞观察了肝巨噬细胞在体外对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血吸虫感染6周后小鼠肝脏可见明显的虫卵肉芽肿。血吸虫感染4周、8周和15周后,小鼠肝星状细胞中HIPPO信号相关分子YAP的mRNA表达水平上升,且免疫荧光检测发现YAP蛋白向星状细胞核内聚积。血吸虫感染4周给予VP,可明显改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的a-SMA、Collagen-a(16)和TGF-b1表达降低,且肝星状细胞的a-SMA、Collagen-a(16)和CTGF的表达水平也下降了。另外,我们发现YAP抑制剂可下调RAW264.7细胞的Arg1和CTGF的表达。抑制YAP还能使体外培养的原代Kupffer细胞的Arg1、CTGF和TGF-b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为明确Kupffer细胞抑制YAP后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我们分别用感染小鼠和给予YAP抑制的感染小鼠的Kupffer细胞的上清培养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结果发现,给予YAP抑制剂能减缓感染小鼠Kupffer细胞上清加剧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过程,表现为肝星状细胞的a-SMA、Collagen1-a(16)和CTGF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血吸虫感染后肝星状细胞的YAP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且向核聚集,说明血吸虫感染后引起的肝纤维化伴随着肝星状细胞中HIPPO通路的抑制和YAP的激活。体内抑制YAP会减轻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表明HIPPO通路会影响肝纤维化形成的过程。抑制YAP不仅会抑制肝星状细胞本身的活化,还会抑制Kuppfer细胞趋向M2型极化,使促纤维化因子分泌减少。此外,血吸虫感染小鼠Kupffer细胞能诱导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而抑制Kupffer细胞的YAP后能缓解这一作用,提示HIPPO通路的激活不仅能直接抑制HSCs的活化,还能影响Kupffer细胞极化,从而影响HSCs的活化间接介导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形成。
李冬梅[7](2017)在《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血吸虫肝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判定其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据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吸虫肝病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纳入研究,以常规治疗措施为对照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记录,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血清进行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比较,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在随访期间,采用HAMD量表观察抑郁改善情况,以及采用CLQD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结果](1)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者34例,有效者20例,无效者6例,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67%(P<0.05)。(2)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ALT(64.21±45.12)U/L、AST(78.34±48.91)U/L、TBiL(15.21±10.28)umol/L 的水平降低明显(P<0.05)。(3)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168.22 ± 18.23)、PCⅢ(121.85±52.78)、LN(94.22±15.78)、Ⅳ-C(67.31±40.22),水平降低明显(P<0.05)。(4)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中的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分(9.77±1.34)分及精神性抑郁(5.42±2.11)分、躯体性抑郁(5.08±2.34)分,均降低明显(P<0.05)。(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LQD量表中的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部症状(2.18±0.45)分、乏力(2.07±0.37)分、全身症状(3.22±1.00)分、活动能力(2.87±0.66)分、情感职能(3.06±0.88)分、焦虑评分(2.14±0.55)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论]1辨证论治治疗血吸虫肝病,效果较佳。2辨证论治治疗血吸虫肝病,可较好的降低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乐爱平[8](2016)在《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及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目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凝血/抗凝血系统失衡及纤溶系统异常,以阐明晚期慢性血吸虫病患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升高的发生机制。方法随机选择150例慢性血吸虫病组(慢血组)患者,90例晚期慢性血吸虫病组(晚血组)患者及69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纤溶酶原(plasma plasminogen,PLG)、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的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D-D含量,凝固法检测第8因子(factorⅧ,FⅧ)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AT-Ⅲ、PLG、蛋白S(protein S,PS)、蛋白C(protein C,PC)活性;结合患者肝功能、凝血四项、肝纤维化四项和血常规资料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凝血/抗凝血系统失衡及纤溶系统异常情况;利用AMOS软件对“慢性血吸虫病分期-(凝血-纤溶)-D-D”路径机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和验证。结果慢血组患者FⅧ、PAP、D-D、tPA及u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晚血组明显高于慢血组;而at-iii、蛋白c、蛋白s、at、plg和pai1水平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晚血组明显低于慢血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随着分期与病情进展,机体凝血/抗凝血失衡致高凝状态,进而引起纤溶代偿性亢进,最终导致晚期患者产生高水平d-d的推测理论模型建立“慢性血吸虫病分期-(凝血-纤溶)-d-d”结构方程模型路径,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路径系数。通过amos软件模拟和计算,各参数与慢性血吸虫病分期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通过卡方检验(χ2=28.768,p=0.274)、拟合度分析(nfi=0.957)及路径系数显着性分析(p<0.001),证实了该结构方程模型收敛程度高,拟合度好,参数合理。结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验证,慢性血吸虫病,尤其是晚期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由于凝血/抗凝血系统失衡导致机体高凝血状态而形成血管内血栓,进而引起纤溶系统亢进,d-d水平升高,以维持机体血流畅通,明确了慢性血吸虫病d-d水平升高的发生机制,即慢性血吸虫病随着分期与病情进展通过凝血-纤溶系统介导上调d-d水平,且纤溶系统在上调d-d过程中占主要优势,机体的纤溶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慢性血吸虫病分期。第二部分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慢性血吸虫病病情的恶化可发展成为肝癌,斑蝥素具有抗肿瘤活性,本研究旨在揭示斑蝥素对肝癌细胞系hepg2中肝癌干细胞(hepaticcancerstemcells,hcscs)细胞增殖,自我更新能力,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作用机制,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珠分选法从肝癌细胞系HepG2中分离出CD133+HCSCs,并用流式细胞法检测CD133+表达,然后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其次,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体外成球实验检测细胞自我更新,WB检测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以评价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再者,采用WB检测组蛋白H2AX、H3,Myt1,cyclin A2,cyclin B1,p53和cdc2(Tyr 15)等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并运用流式细胞仪评价细胞周期分布;最后,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运用流式细胞仪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33+HCSCs的细胞凋亡状态。结果斑蝥素能抑制CD133+HCSCs的细胞活力且存在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P<0.05)?同时,斑蝥素能抑制CD133+HCSCs的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用斑蝥素处理细胞48h,分别在5和20μM的浓度时对CD133+HCSCs和亲代细胞的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抑制最明显;斑蝥素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下调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与亲代细胞相比,斑蝥素处理HCSCs 48h后可以上调H2AX,Myt1,cyclin A2,cyclin B1,p53和cdc2(Tyr 15)等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流式细胞法检测发现斑蝥素在5μM时可以显着提高HCSCs G2/M期细胞数量,降低G1期细胞数量,并且也可以显着提高CD133+HCSCs的细胞凋亡比例。结论斑蝥素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中CD133+HCSCs的细胞增殖,自我更新,促使细胞停滞于G2/M并诱导细胞凋亡,为斑蝥素对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姚宏宇[9](2014)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转变为肝癌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转变为肝癌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防治该病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临床病历资料分析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单纯纤维化组和肝纤维化癌变组各项指标的区别。结果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其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癌几率显着高于非吸烟、饮酒患者(吸烟:χ2=4.762,P<0.05;饮酒:χ2=25.073,P<0.05)。肝炎病毒感染显着提高了纤维化患者的癌变率(χ2=6.663,P<0.05)。病原学指标中,感染机会的多少与癌变率有关,感染次数多的患者的癌变率为19.1%,显着高于感染次数少的患者(χ2=20.545,P<0.05)。长期接触疫水的患者其癌变率也显着高于非长期接触疫水的患者(χ2=6.227,P<0.05)。随着反应纤维化程度指标的升高,癌变率逐渐升高(TGF-β1:t=27.414,P<0.05;TIMP-1:t=20.463,P<0.05)。其他一些因素如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免疫状况也影响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癌变几率。结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癌变与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感染机会多少以及患者病变程度有关。在治疗中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指标监测,改善患者预后。
陈柏林[10](2012)在《骨桥蛋白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其中和抗体对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的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其导致的肝纤维化在有效杀虫治疗之后仍会发展并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迄今为止仍未发现防止或逆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靠方法,亟需对血吸虫病肝损伤机制进一步研究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磷酸化糖蛋白,近期研究发现其在脂肪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炎症性肝病中起着趋化因子、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等作用。本研究将通过观察OPN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动态表达规律,分析其与肝脏病理改变及多种促纤因子的相关性,并比较血吸虫病肝损伤在特异性OPN中和抗体干预后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探讨血吸虫病肝损伤机制,为临床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第一章日本血吸虫病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构建及评价目的:构建稳定的类似人类日本血吸虫病自然病程的小鼠模型,观察评价血吸虫病肝损伤病理改变的动态进程,为随后探讨OPN在血吸虫病肝损伤中的表达规律和作用机制及药物干预的时机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以滴有含日本血吸虫尾蚴(15±1条/只)的去氯水的玻片覆盖于小鼠腹部20min形成急性感染,感染后每日收集小鼠粪便进行涂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将首次在粪便中发现血吸虫虫卵的日期视为血吸虫肝病的发病起始,自即日起及之后每隔2周随机处死小鼠直至12周,取小鼠肝脏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并评价肝脏病理改变。结果:感染后第42天首次在小鼠粪便中发现血吸虫虫卵;HE染色显示感染后第6周肝脏出现虫卵沉积和虫卵肉芽肿,第10周急性肉芽肿性炎达高峰,第14周炎症细胞消散,成纤维细胞出现,慢性肉芽肿形成,第18周虫卵肉芽肿开始崩解;Masson染色显示感染后第6周虫卵周围出现胶原纤维,第10周胶原沉积达高峰,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第14周后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而趋于稳定。实验显示日本血吸虫小鼠感染成功率和完成实验的小鼠建模成功率均为100%。结论:日本血吸虫尾蚴腹部敷贴感染法成功构建了稳定的类似人类日本血吸虫病自然病程的小鼠模型;日本血吸虫病肝损伤主要体现在急性肉芽肿性炎症和胶原纤维沉积即肝纤维化两方面。第二章OPN表达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目的:探讨OPN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模型组(n=50),模型组以日本血吸虫尾蚴腹部敷贴感染法建模,对照组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代替含尾蚴液处理。分别于造模后第6、8、10、14和18周每组随机处死10只小鼠并取肝脏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并评价肝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OPN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蛋白表达,分析OPN表达与肉芽肿面积、胶原沉积程度、a-SMA和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不同时间点OPN、α-SMA和TGF-β1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均显着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P<0.01)。模型组OPN、α-SMA和TGF-β1于感染后第6周可见表达,第10周达高峰(P<0.01),随后逐渐下降,OPN表达与肉芽肿面积(r=0.875,P<0.01)、胶原容积百分比(r=0.858,P<0.01)、α-SMA(r=0.720,P<0.01)和TGF-p1(r=0.905,P<0.01)表达均成正相关。结论:OPN表达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理改变过程中起着促进虫卵肉芽肿形成和肝纤维化发展的作用,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第三章OPN中和抗体联合吡喹酮干预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损伤的作用目的:评价OPN中和抗体联合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20)、模型组(B组,n=20)、吡喹酮干预组(C组,n=20)、吡喹酮+秋水仙碱干预组(D组,n=20)和吡喹酮+OPN中和抗体干预组(E组,n=50)。除了A组,其余四组小鼠均通过日本血吸虫尾蚴腹部敷贴感染构建日本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分别对C组、D组和E组小鼠予以吡喹酮、吡喹酮+秋水仙碱和吡喹酮+OPN中和抗体处理。分别于感染后第9周和第15周每组随机处死10只小鼠并取肝脏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并评价肝脏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OPN、TGF-p1和α-SMA表达。结果:吡喹酮+OPN中和抗体干预组与吡喹酮干预组和吡喹酮+秋水仙碱干预组相比较,血吸虫病肝损伤急性期及慢性期的肉芽肿面积、胶原纤维沉积、OPN、TGF-p1及α-SM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结论:OPN中和抗体联合吡喹酮驱虫能减轻日本血吸虫肝病进程中的肉芽肿反应和肝纤维化程度。
二、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肝癌关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肝癌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旋光性吡喹酮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旋光性吡喹酮对CCl_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作用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小鼠肝纤维化造模检测 |
2. 小鼠体重 |
3. 小鼠肝脏切片Masson染色 |
4. 小鼠血清肝纤四项检测 |
5. 小鼠肝脏RT-PCR检测 |
6. 小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检测 |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同旋光性吡喹酮体外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不同旋光性吡喹酮对活化LX-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不同旋光性吡喹酮对活化LX-2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 |
3.不同旋光性吡喹酮对LX-2细胞活化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 |
4.不同旋光性吡喹酮对LX-2细胞活化相关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 响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综述 吡喹酮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ICOSL/ICOS调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一、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慢性致病过程中原代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动态 |
(一) 试剂与材料 |
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 实验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 制备肝脏石蜡切片 |
3. 组织切片HE染色 |
4. 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 |
5. Annexin V-FITC/PI联合标记检测HSCs凋亡率 |
6. TUNEL观察肝脏HSCs凋亡 |
7. RNA的抽提、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8. 统计学分析 |
(三) 实验结果 |
1. 血吸虫尾蚴性别鉴定 |
2.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病期肝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的动态变化 |
3. 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 |
4. 日本血吸虫感染慢性致病过程Annexin V-FITC/PI联合标记检测HSCs凋亡率的动态变化 |
5. TUNEL观察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病期肝脏组织中HSCs凋亡 |
6. 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病期HSCs中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基因的动态表达 |
(四)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动态 |
(一) 试剂与材料 |
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 实验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1. ICOS-Tg小鼠筛选及繁育 |
2. ICOS-Tg小鼠基因型鉴定 |
3. 动物模型的建立 |
4. 小鼠肝脏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及HE染色 |
5. 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 |
6. Annexin V-FITC/PI联合标记检测HSCs凋亡率 |
7. TUNEL观察肝脏HSCs凋亡 |
8. RNA的抽提、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9. 统计学分析 |
(三) 实验结果 |
1. ICOS-Tg小鼠基因型鉴定 |
2. 日本血吸虫感染ICOS-Tg小鼠疾病模型中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高于ICOS-WT小鼠 |
3. 日本血吸虫感染ICOS-Tg小鼠疾病模型中原代HSCs凋亡率升高 |
4. 日本血吸虫感染ICOS-Tg小鼠疾病模型肝中肉芽肿周围HSCs凋亡率升高 |
5. 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病期原代HSCs中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基因的动态表达 |
(四)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三、共刺激信号ICOSL/ICOS调控HSCs凋亡介导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
(一) 试剂与材料 |
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 实验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1. JS1小鼠肝星状细胞系培养 |
2. 细胞因子作用JS1 |
3. 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 |
4. 吉姆萨染色细胞 |
(三) 实验结果 |
1. TGF-β促进了肝星状细胞系JS1凋亡 |
2. 吉姆萨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 |
3. IL-13对于肝星状细胞系JS1凋亡无影响 |
(四)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英文缩写词表 |
综述 肝星状细胞凋亡与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习期间参与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基金项目 |
致谢 |
(3)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其免疫应答对血液系统肿瘤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结果 |
一、虫卵对淋巴瘤和白血病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
二、表达GFP和荧光素酶的ZsGreen1~+-L1210-luc~+和eGFP~+-A20细胞系构建 |
三、F-egg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作用 |
四、日本血吸虫感染抑制eGFP~+-A20小鼠淋巴瘤体内生长 |
五、流式细胞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参加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miR-181b-5p靶向Smad7促进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研究报告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3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Roles of miRNAs in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in schistosomiasis |
References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MicroRNA200a抑制TGF-β诱导的血吸虫肝纤维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实验材料 |
2.1 实验细胞、动物与钉螺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引物设计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实验 |
3.2 动物实验 |
3.3 数据处理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TGF-β1 激活LX-2 细胞对miR-200a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 |
4.2 上调miR-200a对 LX-2 细胞中miR-200a及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
4.3 miR-200a在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4.4 上调小鼠体内miR-200a表达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受以下课题资助 |
研究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6)HIPPO信号通路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及分型依据 |
1.1.1 诊断标准 |
1.1.2 分型依据 |
1.2 研究人群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剔除及退出标准 |
1. 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设计 |
1.3.2 治疗方案 |
1.3.2.1 对照组 |
1.3.2.2 观察组 |
1.3.2.3 服药禁忌 |
1.3.2.4 治疗时间 |
1.3.2.5 随访安排 |
1.3.3 疗效评定 |
1.3.3.1 疗效判定标准 |
1.3.3.2 临床指标 |
1.3.4 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定 |
1.3.4.1 测评工具 |
1.3.4.2 调查方法 |
1.3.4.2.1 基本情况 |
1.3.4.2.2 生活习惯 |
1.3.4.2.3 测评量表 |
1.3.5 统计方法 |
1.3.5.1 录入方法 |
1.3.5.1.1 原始数据记录 |
1.3.5.1.2 原始数据核查 |
1.3.5.1.3 原始数据管理 |
1.3.5.2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基本构成情况 |
2.1.1 人口学资料 |
2.1.1.1 性别分布 |
2.1.1.2 年龄分布 |
2.1.1.3 文化程度 |
2.1.2 疾病情况 |
2.1.2.1 血吸虫肝病类型 |
2.1.2.2 证型分布 |
2.2 疗效比较 |
2.3 肝功能指标比较 |
2.4 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
2.5 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
2.6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研究结论 |
4 讨论 |
4.1 血吸虫肝病患者情况分析 |
4.1.1 人口学资料分析 |
4.1.2 疾病情况分析 |
4.2 有效性探析 |
4.2.1 从辨证论治方药分析 |
4.2.2 从西医病理及中医病机角度分析 |
4.3 预后分析 |
4.3.1 抑郁情绪分析 |
4.3.2 生活质量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吸虫肝病中西医研究浅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及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写参照表 |
第一部分 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
第1章 简介 |
1.1 慢性血吸虫病概述 |
1.2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的研究进展 |
1.2.1 机体凝血-纤溶机制 |
1.2.2 机体凝血-纤溶异常原因 |
1.2.3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异常 |
1.2.4 晚期慢性血吸虫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
1.3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指标检测 |
1.4 结构方程模型 |
1.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1.4.2 结构方程模型在医药的应用 |
1.4.3 结构方程模型出现在应用程序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1.4.4 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热点和难点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对象 |
2.1.2 方法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不同组别患者血常规?肝功能?AFP?肝纤维化四项及凝血四项结果 |
2.2.2 不同组别患者凝血/抗凝血及纤溶/抗纤溶因子水平 |
2.2.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2.3 讨论 |
2.3.1 慢性血吸虫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检测指标分析 |
2.3.2 慢性血吸虫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二部分 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3章 前言 |
3.1 晚期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可诱发肝癌 |
3.2 斑蝥素治疗肝癌的最新进展 |
3.2.1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
3.2.2 斑蝥素的应用与展望 |
3.3 斑蝥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3.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4章 斑蝥素通过阻滞肝癌干细胞在G2/M期以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细胞、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4.1.4 Western Blot法 |
4.1.5 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 |
4.1.6 Annexin V/PI双染色FCM法检测细胞凋亡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从肝癌细胞系HepG2中分选的CD133+ HCSCs较亲代细胞具有更强自我更新能力 |
4.2.2 斑蝥素可以抑制CD133+ HCSCs的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 |
4.2.3 斑蝥素通过Wnt/β-catenin介导下调 β-catenin和cyclin D1 的表达,抑制CD133+ HCSCs的自我更新 |
4.2.4 斑蝥素促使CD133+ HCSCs的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 |
4.2.5 斑蝥素对CD133+ HCSCs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调控 |
4.2.6 斑蝥素诱导CD133+ HCSCs的细胞凋亡 |
4.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与荣誉 |
综述 斑蝥素及斑蝥素类衍生物研究概况 |
1 斑蝥素的研究概况 |
1.1 斑蝥素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
1.2 斑蝥素的提取 |
1.3 斑蝥素的活性、抗癌机制及临床功效 |
2 斑蝥素类衍生物研究概况 |
2.1 去甲斑蝥素抗癌活性及机理研究概况 |
2.2 斑蝥酸钠的研究概况 |
2.3 其他斑蝥素类合成物 |
参考文献 |
(9)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转变为肝癌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骨桥蛋白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其中和抗体对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日本血吸虫病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OPN表达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OPN中和抗体联合吡喹酮干预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损伤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1 |
参考文献 |
综述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肝癌关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旋光性吡喹酮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D]. 袁轩.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021(01)
- [2]ICOSL/ICOS调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D]. 仲梓溶. 苏州大学, 2020
- [3]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其免疫应答对血液系统肿瘤生长的影响[D]. 王小溪.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miR-181b-5p靶向Smad7促进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建强. 长江大学, 2020(04)
- [5]MicroRNA200a抑制TGF-β诱导的血吸虫肝纤维化的研究[D]. 徐爱蕾. 南华大学, 2019
- [6]HIPPO信号通路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研究[D]. 张祎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辨证论治干预血吸虫肝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D]. 李冬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8]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及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D]. 乐爱平. 南昌大学, 2016(01)
- [9]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转变为肝癌的相关因素分析[J]. 姚宏宇. 中华全科医学, 2014(03)
- [10]骨桥蛋白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其中和抗体对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D]. 陈柏林. 中南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