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学勤:政改是实现公平的正确路径(论文文献综述)
毕小龙[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研究 ——以社会思潮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中国的稳步崛起和西方的相对衰弱导致21世纪的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思想大解放的背景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河殇》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中国可以说不》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思潮、21世纪初以《中国震撼》为代表的新权威主义思潮。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改革开放后更以空前的热情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对中西关系的看法虽然是中国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因此,基于社会思潮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中西观的核心问题、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演变特点,兼顾一般规律和时代特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分析工具,辅以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本文选择《河殇》《中国可以说不》《中国震撼》作为对应的三个时间段中主要社会思潮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这三本书中的中西观及其引发的争议,还原由知识分子推动的中国社会思潮在这三个时间段中所反映的中西观全貌。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演绎法和归纳法。中国知识分子对中西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中西战略关系、中西发展现状、中西发展趋势的判断。中西观的形成过程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不同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对中西关系现状和趋势进行认识的过程。中西力量对比与组合是自变量,中国民众的利益诉求是中介变量,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是因变量。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文明主导权的转移都会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演变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从弱国心态到强国心态、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因为无法全面掌握准确的信息或者无法正确解读掌握的信息,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经常出现偏差。党和政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更多的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中西观。
竟辉[2](2018)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民众心理的显示器和价值观念的调适仪,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个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繁荣产生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对内思想解放程度的跃升、自由舆论平台的拓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机会的增多、融入全球市场的加速,为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一时间,个体与国家、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兼而有之的社会思潮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擘画了一幅异彩纷呈的景象。然而,社会思潮并不是人们心理动向和思想观点的单纯再现,其鲜明的阶级立场、明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政治诉求、系统的制度安排决定着它必然会向国家政策乃至国家政权渗透抑或侵蚀。在犹如万花筒般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就是衍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并有着强烈意识形态倾向和确定政治制度意向的社会思潮。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程度和思想分化裂度的不断加深,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围绕国内社会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这一激烈论战在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从宏观层面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担心忧虑和认识分歧,也从微观层面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间复杂尖锐的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可以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之争,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关键时刻发生的一次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思想交锋。双方在体制内外、官方民间都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也都试图通过遮蔽、解构甚至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而为中国社会发展寻找出路。但由于二者在方案设计上脱离中国发展实际,在利益关切上疏离广大人民群众,在价值理念上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因而弥漫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毋庸置疑,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较量已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客观事实。通过对中西方自由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学理概述,阐释了中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流变过程,同时分析了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和心理基础,从而展现了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中国新左派思潮与西方新左派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发展脉络、存在形式和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嬗变历程、表现样态,能够从中发掘和总结出某些规律性特点。诚然,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演进所凸显的只是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多样化图景的冰山一角。在这个多样化图景中,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并非孤立的个体,二者同其他社会思潮存有密切联系。我们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在基本立场、现实评价、政治主张等方面相对立,但并不排斥它们在意识形态、社会变革、现代建构和问题意识等方面有融通之处。反观20余年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其深刻的论争背景、宏大的论争主题、丰富的论争内容和嬗变的论争过程向人们呈现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纷争乱象。总体来看,无论是在理论的完整性方面,还是在实践的操作性方面,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都包含着太多的价值变量,它们针对的虽是同样的中国问题,却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关怀。囿于各自理论逻辑的依附性、政治逻辑的排他性和思维逻辑的教条性,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既有理论主张上的误区和偏差,也有价值认知上的分野和悬殊。这主要表现在如何看待中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模式、社会性质、改革开放、自由平等和全球化进程上。显而易见,这种内在的价值裂变向人们揭示了中国自由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非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为此,我们有必要再次审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地位和实然境遇,从比较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各自价值诉求的视角出发,整体上把握二者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离合关系,继而重点剖析和论证它们潜在的意识形态危害。然而问题在于,对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价值评价都要结合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的阶段来进行。众所周知,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正遭受着思想分化、共识瓦解的阵痛。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论战的发生和发展,正好从某个侧面印证了这种阵痛背后所隐藏着的思想资源的短缺、匮乏。所以,面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不仅要善于剥离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糟粕成分,努力规避它们的话语陷阱;而且还要勇于汲取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有益资源,准确把握它们的发展动向,通过不断对其价值整合,使之更好地契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但从根本上说,要跳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窠臼,突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意识形态藩篱,除了必要的价值批判和资源借鉴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层面予以超越。这就要求我们从原则遵循、方法探求和目标建构三个方面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在高擎改革开放旗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彻底化解自由主义走“改旗易帜邪路”、新左派思潮走“封闭僵化老路”的风险。
孙红军[3](2016)在《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并且要通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来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战略、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一环。本文重点研究了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目标与路径问题。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地方政府法治化概述,主要阐述本文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法治与法治化;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角色;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等,主要是本文在后面的写作和分析要涉及到的一些概念。第二章为中西政府法治化历程与检视,主要是简要回顾和总结中国清末以前、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府法制(治)化历程;简要回顾和总结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政府法治化历程,并从中汲取值得我们今天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进程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三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现状、成就、实践困境和原因分析,主要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取得的成就(这成为我们今天继续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现实基础),剖析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目标:建成法治政府,并将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具体化为建成依法行政的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价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第五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路径选择,主要是从执政党与中央政府“下压”、社会大众“上推”与地方政府相关的上下左右联动、协同角度分析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动力机制,从地方政府主体自律、社会主体参与、政社互动等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程序机制,从观念更新(法律至上、以人为本、权利本位和公平正义)、制度创新(党政关系、央、地关系、吏治法治化)、和市民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具体实现路径。最后是简短的结论,本文认为,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最终目标是建成法治政府,而这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王立洲[4](2014)在《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文中指出民主不仅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个政治价值理念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复合系统。因而民主建构既包括制度建构,也包括文化建构。民主制度作为民主的“硬件”,必须有民主文化这个“软件”与之配合。民主文化是一种深层的民主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一方面维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规范着日常的政治和行政活动。如果缺少民主文化的支撑,再完美的民主制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真正落实。虽然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政治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也达成了民主共识,但民主建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制度的建立只是民主建构的开始,民主的巩固和发展才是民主建构的真正主题,在此过程中,民主文化是否发育成熟,成为决定民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民主建构在中国已有百年历程,但由于中国民主文化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大大影响了中国民主化的实际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但中国目前的民主政治现实与社会主义的民主理想之间还有较大距离;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时代,西方民主输出又对社会主义民主构成新的挑战。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理想,并积极维护好中国民主意识形态安全,关键是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历史、现实和未来总是有着内在的割不断的联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规律及其未来走向,只能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追根溯源。所以论文的主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作一项文化史的考察,力图厘清民主文化在中国近现代以来生成与嬗变的脉络。论文通过历史梳理、思想阐发和理论分析,把主流民主文化发展、非主流民主文化影响与大众民主文化培育研究统一起来,把“解构”研究与“建构”研究结合起来。从中国民主思想和民主运动的发端及其历史演变、语境转换中去总结反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揭示其成长规律,并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中,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向。论文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研究”这一主题,依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内容结构上,将研究问题分解为彼此紧密联系的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通过对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来研究民主建构中制度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突显民主文化在民主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彰显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演进与发展过程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民主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界定论文的核心概念,为中国民主文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点和依据。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沿着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文化自觉的历史足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内容分别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孕育与萌芽、初步建构与曲折发展、重构与发展三个阶段,跨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较长的历史时段。在每个阶段总结和梳理出民主文化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及其主要内容,并揭示出民主文化的自觉程度及其对民主建构的影响。第五章主要通过考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民主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民主化浪潮对中国民主文化发展的影响,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机遇、挑战,在比较宏观的视域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时代定位,并揭示其在新世纪的创新发展及其成果。第六章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的总体反思,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深远意义;这也是对整篇论文的一个理论总结。
王建[5](2013)在《从《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看公共人物形象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中国内地第一份人物类新闻期刊《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的个案分析,探讨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以新闻类期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对公共人物形象的建构。本文围绕四个问题展开,即《南方人物周刊》选择了一些什么样的人物作为封面,这些封面人物是怎么建构出来的,建构出来又是什么样的形象,以及媒体为什么会塑造这样的一些公共人物形象。通过对134期封面人物进行文本内容的分析,发现我国公共人物具有积极主动、富有创新活力、关注社会现实等特点。通过塑造这些封面人物,新闻生产者向当下社会传递出某种“正能量”在多元化的今天,这些公共人物犹如社会大潮中的“弄潮儿”,他们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付鹏嵩[6](2013)在《中国当代自由主义批判》文中研究说明自由主义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积极的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思想。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做深入分析,尤其是对中国当代自由主义30多年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客观指出中国当代自由主义的正面价值,同时对自由主义的危害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力图清晰的呈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
杨智[7](2012)在《现代性视角下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由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最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尤其是当前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背景下,对自由主义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现代性为视角,在梳理了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源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并试图对其进行理解和实事求是的评价。文中对自由主义的现代性解读,主要是对其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究。客观而论,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是中国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的思想体系包含着具有符合历史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合理内容。我们研究中国的自由主义,不仅要批判,也要继承:自由主义抗拒专制、极权、暴力,崇尚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理性,这些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可以成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资源。对此,抱简单否定的态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特别是在爱国主义旗帜下,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可以互补和会通的,很多话语和理念值得重新认识,并使之发挥新的功用。因此,我们应理性分析和对待自由主义,以利于多元现代化社会的构建。论文主体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研究的现状,解释了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现代性、自由,最后交代了研究思路和视角等。第二部分,现代性与西方自由主义。探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现代性起源,追溯了西方自由主义从古典自由主义到现代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出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第三部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主要介绍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的典型思想,分别是严复的自由思想、胡适的实用主义、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张东荪的“社会主义”、罗隆基的人权及顾准的民主思想等。第四部分,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叙述了改革开放后,自由主义再次复活,其在80年代具有典型的激进特征,它以各种理论形式挑起一系列思想文化事件和社会运动,其中有人道主义运动、新启蒙运动、政治自由化运动,进入90年代伴随着市场化改革,自由主义趋向保守,并得以公开举旗言说。第五部分,自由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此部分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价值作用作了集中分析,分别从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民主政治的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第六部分,最后小结,我们应该全面认识和正确对待自由主义。
程敏[8](2012)在《中国改革论坛会议综述》文中认为2011年12月3日,在邓小平为推动陷入停滞的改革发表南方讲话二十周年来临之际,为探讨深化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由胡耀邦史料信息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和经济观察报社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江平、胡德平、保育钧、郭道晖、李楯、秦晓、陈小鲁、何迪、陈全生、王公义、周为民、周天勇、王海光、蔡霞、孙立平、马立诚、雷颐、石小敏、马晓
康宗基[9](2011)在《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组织是由公民自愿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的社会组织。当代中国民间组织的大量涌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深刻变革的必然结果。民间组织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民主意蕴、法治意蕴和伦理意蕴。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不可避免地与政府在许多方面形成建设性冲突关系。社会冲突作为社会主体之间由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等的差别和对立所引起的社会互动行为,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形态,更多地存在于社会转型期。作为两种组织之间的冲突,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基本形式。冲突理论认为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建设性冲突关系,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建设性冲突的正面功能,并对冲突进行积极的调适,防止冲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认识、应对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冲突关系,加强对民间组织的领导和引导,是当前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性课题。透过建国60多年来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的历史过程(因为这种制度变迁是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的结果),同时分析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优化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促进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民间组织的兴起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蓬勃发展的社团革命的一种回应。在长期发展中,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遇到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处理问题。由于国情不同,各国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互有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通的地方和规律性的东西。目前,我国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正处于调整和重建时期,结合我国国情,考察国外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经验及教训,有助于我国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建构良性互动关系是我国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建构的未来趋势。这种良性互动关系是指组织上相互独立的政府与民间组织在职能上相互补充、互动合作(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关系,既体现为政府改革与职能转换同民间组织的兴起和发展相互推动与促进,也体现为政府对民间组织的支持与管理同民间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相互协调与配合。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是适应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社会自主能力,实现国家权力逐步回归社会。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间组织发展能力的日益提升,政府与民间组织长期的合作历史以及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为我国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奠定了现实基础。当然,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及其效果)不是超越时空的,而是以互动双方自身的条件为前提,并且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发展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必须有利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化),有利于社会的发育和发展,有利于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有利于公民文化建设。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既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又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和密切配合。现阶段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关系必须作战略与策略上的区分,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第一推动力作用,善于总结实践中的互动模式,把政府的职能让渡与民间组织的空间拓展结合起来,才能将双方良性互动的层次推向一个新台阶。
蔡文成[10](2011)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文中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政体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研究中国政治的现状和发展的基础,是解读中国民主状况及民主化进程的关键。人大民主形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结构、制度设计、机制程序及价值功能的有机组合和运行状态。“人大民主形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既包含静态结构,又包含动态的程序;既包含内在的关系,又包含外部的形态;既包含显性的制度,又包含隐性的规范,是对人大民主制度的系统反映。人大制度民主形态在纵向维度主要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的思想基础、形态演变的历程;人大制度民主形态在横向维度上主要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人大民主形态的理论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政权建设学说,发展于苏联工农兵苏维埃的政权理论,形成为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体系。人大民主形态是代议民主制度同中国具体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历经罢工工人代表大会、苏维埃代表大会、边区参与会、人民代表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萌芽、产生、发展、完善和成熟的演变过程。人大民主形态是一个制度系统,由代表制度、选举制度和会议制度组成和建构,其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制度结构体系。代表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主体。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细胞,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主导者、运作者,参与者,是联结人民和国家的中介,无代表则无人大制度。会议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会议,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民意机关、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统一体,又是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的公共场所,是这一制度运行的基础、条件、平台,是人大代表的实践场域。选举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是代表制度和会议制度的前提和依据,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和保证。人大民主机制是一定民主政治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作用原理和运行状态。人大参与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基础,参与机制推动和维系人大系统的运行,没有参与就没有民主;人大民主形成以公民、代表、共产党、政府、社会组织为参与主体,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相结合的参与方式。制衡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制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形成立法系统、行政系统、司法系统、军事系统、监督系统相互分立的国家结构和立法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职能划分,形成有效的权力运行、相互制约机制。法律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保障,人民代表表达人民意志,制定法律、监督法律、执行法律,形成一套有序的法律机制,保证人大机构、各要素合法、有序运行。代表制度、选举制度和会议制度三大制度相辅相成,构成人大制度系统,参与机制、制衡机制和法治机制相互作用,形成人大的机制体系,制度和机制、结构和程序有机统一,奠定人大民主形态的基础,共同承担并完成人大制度的民主价值和功能。但同任何制度一样,人大民主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缺漏、矛盾和不足之处,新陈代谢和发展创新势在必行。从制度形态而言,人大民主应实行代表专职化、选举竞争化、会议辩论化的革新,推动人大民主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从机制形态而言,人大民主应扩大参与机制、强化制衡机制、完善法治机制,促使人大民主动态和静态的融合,从而,通过发展和创新真正建构事实与价值一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结合、实至名归先进的人大民主形态。
二、朱学勤:政改是实现公平的正确路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学勤:政改是实现公平的正确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研究 ——以社会思潮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六节 研究难点与研究重点 |
第一章 中西观的核心问题、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解读 |
第一节 中西观聚焦的三大核心问题 |
第二节 基于认识的中西观形成机理 |
第三节 导致中西观出现偏差的原因 |
第四节 时代主题转换与中西观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 |
第一节 20 世纪80 年代的国内外背景 |
第二节 《河殇》代表的中西观及其成因 |
第三节 《河殇》引发的中西观交锋 |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 |
第一节 20 世纪90 年代的国内外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可以说不》代表的中西观及其成因 |
第三节 《中国可以说不》引发的中西观交锋 |
小结 |
第四章 21 世纪前18 年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 |
第一节 21 世纪前18 年的国内外背景 |
第二节 《中国震撼》代表的中西观及其成因 |
第三节 《中国震撼》引发的中西观交锋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分子“中西观”的总结与思考 |
第一节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思潮和中西观 |
第二节 当代中西观演变的两个特点 |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案例检验结果 |
第四节 引导知识分子形成正确的中西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根本内容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拟有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西语境下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新左派思潮 |
2.1 西方自由主义的源流与意蕴 |
2.1.1 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
2.1.2 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演进 |
2.1.3 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硬核 |
2.2 中国自由主义的流变与命运 |
2.2.1 中国自由主义的百年流变 |
2.2.2 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实质 |
2.2.3 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命运 |
2.3 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考察 |
2.3.1 新左派思潮由来与概念 |
2.3.2 新左派思潮的理论依据 |
2.3.3 新左派思潮的心理基础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
3.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缘起发展 |
3.1.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 |
3.1.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
3.1.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四重面貌 |
3.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
3.2.1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 |
3.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嬗变历程 |
3.2.3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表现样态 |
3.3 两大社会思潮呈现的规律性特点 |
3.3.1 理论根基的依附性 |
3.3.2 实践取向的政治性 |
3.3.3 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
3.3.4 价值理念的排他性 |
3.3.5 认知方法的教条性 |
第四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现实定位 |
4.1 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一般图景 |
4.1.1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萌生及其特征 |
4.1.2 自由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相互关系 |
4.1.3 新左派思潮与其他社会思潮之关联 |
4.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融通 |
4.2.1 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属性 |
4.2.2 社会变革: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论域 |
4.2.3 现代建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主旨 |
4.2.4 问题意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心理 |
4.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 |
4.3.1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背景 |
4.3.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主题 |
4.3.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内容 |
4.3.4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过程 |
第五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裂变 |
5.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误区 |
5.1.1 经济领域推崇“三化政策” |
5.1.2 政治领域宣扬“宪政民主” |
5.1.3 文化领域存有“崇洋心态” |
5.1.4 意识形态领域主张多元化 |
5.1.5 民生领域倡导“福利个人化” |
5.1.6 价值观领域标榜“普世价值” |
5.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偏差 |
5.2.1 追求绝对平等 |
5.2.2 拒斥市场经济 |
5.2.3 钟爱全面民主 |
5.2.4 鼓吹历史虚无观 |
5.2.5 反对全球化进程 |
5.2.6 鼓吹新改革开放观 |
5.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分野 |
5.3.1 崇拜市场与反对市场的力量博弈 |
5.3.2 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不同偏爱 |
5.3.3 文明趋同论和距离论的口舌之辩 |
5.3.4 自由优先或平等至上的情感纠结 |
5.3.5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间的内在张力 |
5.3.6 社会性质上姓社姓资的定性分歧 |
第六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 |
6.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心任务和多重困境 |
6.1.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 |
6.1.2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任务 |
6.1.3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困境 |
6.1.4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要求 |
6.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同主流意识形态关系辨析 |
6.2.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 |
6.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 |
6.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的主要表现 |
6.3.1 抽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
6.3.2 恶化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
6.3.3 消解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
6.3.4 弱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
6.3.5 争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网络阵地 |
第七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应然启示 |
7.1 竭力规避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话语陷阱 |
7.1.1 促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
7.1.2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7.1.3 深化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的互动 |
7.1.4 健全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7.1.5 拓展公民合理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
7.1.6 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扞卫国家主权 |
7.2 合理借鉴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资源 |
7.2.1 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
7.2.2 以人民民主为目标统摄政治实践 |
7.2.3 以思想争鸣为遵循推动文化繁荣 |
7.2.4 以共享共富为导向引领社会改革 |
7.2.5 以反腐倡廉为抓手维护党的形象 |
7.2.6 以问题回应为契机增进话语认同 |
7.3 准确把握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发展动向 |
7.3.1 场所分布的多域化 |
7.3.2 表现形式的学术化 |
7.3.3 政治诉求的公开化 |
7.3.4 传播路径的网络化 |
7.3.5 受众对象的低龄化 |
第八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实然超越 |
8.1 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始终高擎改革旗帜 |
8.1.1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
8.1.2 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方法 |
8.1.3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目标 |
8.1.4 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 |
8.1.5 优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外环境 |
8.2 多元社会思潮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8.2.1 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
8.2.2 创新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民主形式 |
8.2.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
8.2.4 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
8.2.5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
8.2.6 改善和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模式 |
8.3 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
8.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8.3.2 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
8.3.3 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
8.3.4 强化理论学习宣传教育 |
8.3.5 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 |
8.3.6 坚决与错误思潮作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和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地方政府法治化概述 |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化 |
一、法治与法制 |
二、法治的构成要件 |
三、法治与人治 |
四、法治与道德 |
五、法治与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
一、政府概述 |
二、地方政府概述 |
三、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 |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
二、法治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
三、法治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
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关系 |
第四节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特征 |
二、依法执政的涵义与特征 |
三、依法行政的内涵与特征 |
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协同关系 |
第五节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
二、法治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理念 |
第二章 中西政府法制(治)历程与检视 |
第一节 中国政府法制(治)化进程 |
一、清末宪政改革前的政府法制化历程与检视 |
二、清末行政改革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政府法制化历程与检视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法治化历程与检视 |
第二节 西方政府法制(治)进程检视 |
一、英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
二、美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
三、法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 |
四、德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
第三节 中西政府法制(治)化比较与检视 |
一、历史推进中的关键条件差异 |
二、法治进程中的核心动力差异 |
三、法治发展的文化土壤不同 |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现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实践 |
一、地方政府的法治实践探索 |
二、地政府政府法治实践的共同点 |
三、地方政府法治实践的特色与个性 |
四、地方政府法治思维的共同点 |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成就 |
一、法治政府建设氛围日渐浓厚 |
二、政府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
三、制度建设质量切实提高 |
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五、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 |
六、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不断完善 |
七、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不断提升 |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实践困境 |
一、各级地方政府仍然过于依赖行政手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够 |
二、社会价值多元,社会心理失衡,对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提出新挑战 |
三、新兴媒体成为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必须应对的全新课题 |
四、地方政府立法“不良”与执法“不善”问题并存 |
五、地方政府运作“财权”与“事权”界限不清 |
六、地方政府监督的“体制内”与“体制外”双重软化 |
第四节 制约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原因分析 |
一、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制度供给不足 |
二、人治影响根深蒂固,法治观念尚未全面确立 |
三、政府角色定位尚不准确,角色错位、越位和不到位情况依然存在 |
四、“以物为本”的观念影响仍然很深,“以人为本‘的理念尚未真正树立 |
第四章 法治政府: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 |
第一节 从政策行政走向法治行政,建成依法行政的政府 |
一、依政策治国理政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传统和习惯 |
二、重政策、轻法律有特定的社会历史与现实背景 |
三、依政策行政在我国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有浓重的人治特质 |
四、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必须实现从政策行政向法治行政的转变 |
五、从政策行政走向依法行政的着力点 |
第二节 从全能走向有限,建成有限政府 |
一、有限政府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
二、权力有限:地方政府权力不是无边的 |
三、职能有限:地方政府不是万能的 |
第三节 从价值追求走向制度实践,建成责任、诚信、廉洁与服务型政府 |
一、权责统一:建成责任政府 |
二、诚实守信:建成诚信政府 |
三、廉洁高效:建成廉价政府 |
四、善政善治:建成服务型政府 |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路径 |
第一节 动力机制:上下互动与联动 |
一、下压:执政党与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
二、上推:民众权利意识觉醒和维权意识增强 |
三、协力:上下联动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 |
第二节 程序机制:主导律己、参与透明与环节细化 |
一、地方政府律己严谨化 |
二、社会主体参与明晰化 |
三、政社互动程序规范化 |
第三节 路径选择:出发点与归宿点的法治连贯 |
一、理念更新: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前提 |
二、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法治化的核心要求 |
三、行为约束: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关键所在 |
四、社会自治:夯实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社会基础 |
结论 |
一、推进地方法治政府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工程 |
二、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下压” |
三、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也离不开自治型市民社会的建设和民众的“上推”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后记 |
(4)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主制度建构与民主文化建构的良性互动 |
第一节 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一、民主与民主建构 |
二、对民主文化的多重理解 |
三、论文对民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民主制度建构与民主文化建构的良性互动 |
一、民主建构应具有一种文化自觉 |
二、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的内在关系 |
三、促进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的良性互动和相互匹配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孕育 |
第一节 中国的民主启蒙与民主文化的孕育 |
一、中国民主启蒙的体制背景和文化语境 |
二、民主启蒙中民主文化的孕育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五四时期的民主文化思潮及其对中国民主文化发展的影响 |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初步建构与曲折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初步建构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萌芽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初步建构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的曲折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遭受挫折的深刻反思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重构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重构 |
一、思想解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 |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重构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跨世纪发展 |
三、中国知识界的民主思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发展 |
第五章 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创新 |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创新的良好基础和发展机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一、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内涵和发展理念的创新 |
二、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模式创新 |
三、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在多维互动中创新发展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深远意义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深远意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国内政治意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国际政治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 |
(5)从《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看公共人物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 |
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 |
研究现状 |
相关理论 |
第一章 :《南方人物周刊》及其封面公共人物群像基本特征 |
1.1 公共人物含义 |
1.2 办刊理念及封面人物选取特色 |
1.3 封面人物群像基本特征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建构文本分析 |
2.1 封面人物报道特色 |
2.1.1 多维度立体式塑造 |
2.1.2 由表及里,深度解读 |
2.1.3 述评结尾,富有内涵 |
2.1.4 外围入手,侧面勾勒 |
2.2 封面人物的主要议题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形象框架分析 |
3.1 媒介形象和人物形象 |
3.2 人物形象框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方人物周刊》建构公共人物形象成因分析 |
4.1 新闻生产者的社会角色 |
4.2 社会转型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
4.3. 我国新闻周刊市场及广告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一 |
(6)中国当代自由主义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自由主义的缘起和基本概念 |
第一节 自由主义在中国的际遇 |
一、 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开启 |
二、 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高涨 |
三、 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最后的绝响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自由主义的缘起及其界定 |
一、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二、 中国当代思想界基本格局 |
三、 中国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概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自由主义思想发展脉络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自由主义先声 |
一、 顾准自由主义思想简介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自由主义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一、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登场 |
二、 80 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初露端倪 |
三、 90 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活跃 |
四、 进入新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新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自由主义的价值关怀及其负面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自由主义的价值关怀 |
一、 经济领域 |
二、 法律领域 |
三、 自由主义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
四、 缓解极左思潮与极端的民族主义 |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现实危害性 |
一、 经济弊端 |
二、 政治危害 |
三、 文化流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 |
第一节 何为新左派 |
一、 新左派的概念 |
二、 新左派的思想渊源 |
三、 新左派的主要思想 |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争论 |
一、 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主要分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现代性视角下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视角 |
(三) 概念阐释 |
一、现代性与西方自由主义 |
(一) 自由主义的现代性起源 |
(二) 西方自由主义的流变 |
(三) 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 |
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人物与思想 |
(一) 近代中国的现代性诉求 |
(二) 严复与中国自由思想的萌芽 |
(三) 胡适的实用主义 |
(四) 张君劢的宪政思想 |
(五) 张东荪的“社会主义” |
(六) 罗隆基的人权思想 |
(七) 顾准的民主思想 |
三、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运动与事件 |
(一) 人道主义运动: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质疑 |
(二) 新启蒙运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反思 |
(三) 政治自由化运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
(四) 市民社会思潮:重构现代国家—社会关系 |
(五) 20世纪末自由主义的公开言说 |
(六) 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争 |
四、自由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
(一) 自由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 |
(二) 自由主义与政治现代化 |
(三) 自由主义与经济现代化 |
(四) 自由主义与文化现代化 |
五、正确认识和应对自由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改革论坛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改革开放的回顾与反思 |
二、当前政治经济面临的困局 |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 |
四、改革的地区经验 |
(9)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历史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民间组织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比较分析法 |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民间组织的兴起及其当代意蕴 |
一、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原因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民间组织得以兴起的最深刻的根源 |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
3、人们需求层次的发展变化是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直接动因 |
4、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是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重要外部因素 |
二、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民主意蕴 |
1、民间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有容”的民主意识 |
2、民间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形成“有衡”的民主制度 |
3、民间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养成“有序”的民主行为 |
三、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法治意蕴 |
1、有利于“良法”的制定 |
2、有利于权力的制约 |
3、利于培育法治的社会根基 |
4、有利于公民权利的保障 |
四、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伦理意蕴 |
1、是培育公民良好品德的社会根基,有利于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 |
2、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弥补市场和政府力量的不足,促进经济伦理的发展 |
3、参与公共治理,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推动行政伦理的发展 |
4、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伦理的发展 |
5、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生态伦理的发展 |
第三章 民间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的建设性冲突及其调适 |
一、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 |
1、冲突的概念及其根源 |
2、冲突的正功能 |
3、冲突的调适 |
二、政府与民间组织建设性冲突的主要表现 |
1、政府与民间组织利益代表取向的冲突 |
2、政府与民间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权上的冲突 |
3、民间组织自主性发展要求与政府严格管制的冲突 |
4、民间组织与政府不同组织文化的冲突 |
5、民间组织影响公共政策与保持政府自主性的冲突 |
三、政府与民间组织建设性冲突的作用 |
1、有利于保持民间组织的自主性 |
2、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合法性 |
3、有利于提高民间组织与政府双方的效率 |
4、有利于形成良性社会结构、激发社会活力 |
四、政府与民间组织建设性冲突的调适 |
1、确立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信关系 |
2、明晰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职能关系 |
3、理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利益关系 |
4、健全政府与民间组织的法律关系 |
第四章 建国 60 年来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回顾与反思 |
一、我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 |
1、民间组织初步管理阶段(1949-1966) |
2、民间组织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8) |
3、民间组织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9) |
4、民间组织整顿治理阶段(1989-1998) |
5、民间组织法制规范阶段(1998 年至今) |
二、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作用 |
1、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选择 |
2、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作用 |
三、我国现行民间政治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弊端 |
1、我国现行民间政治管理体制的特点 |
2、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
1、逐步实现由政府选择模式向社会选择模式转变 |
2、逐步从重视“入口”管理向重视“过程”监督转变 |
3、逐步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
4、逐步从限制分支和非竞争性原则向适度竞争原则转变 |
第五章 国外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考察及启示 |
一、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及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发展进程 |
1、古代社会: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形成以权力为主导的统治关系 |
2、近代社会: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形成以效率为主导的管理关系 |
3、现代社会的新愿景: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形成以伦理为主导的治理关系 |
二、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民间组织的社会作用及其实践经验 |
1、当前民间组织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社会作用 |
2、国外民间组织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分析 |
3、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实践的启示 |
三、前苏联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历史教训 |
1、改革前政府严格限制民间组织的发展 |
2、改革后政府放松甚至放弃了对民间组织的控制 |
四、新时期俄罗斯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关系的新探索 |
1、俄罗斯民间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其社会背景 |
2、民间组织在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及影响 |
3、俄罗斯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新探索 |
4、前苏联及俄罗斯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实践的启示 |
第六章 良性互动:我国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建构的未来趋势 |
一、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必要性 |
1、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
2、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
3、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4、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国家权力逐步回归社会的必然要求 |
二、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现实基础 |
1、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2、民间组织发展能力的日益提升 |
3、政府与民间组织长期的合作历史 |
4、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 |
三、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基本原则 |
1、有利于我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原则 |
2、有利于我国民间组织发育和发展的原则 |
3、有利于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的原则 |
4、有利于公民文化建设的原则 |
四、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 |
1、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的策略与战略 |
2、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变迁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
3、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的基本模式 |
4、逐步实现由依附性互动关系向自主性互动关系转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现实问题 |
(二) 理论背景 |
(三)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
(二)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五、论述逻辑和文章结构 |
第一章 民主方法论:民主形态分析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民主·民主性·民主化 |
一、民主的思想纷争和理论界定 |
(一) 西方民主的多元内涵和思想纷争 |
(二) 民主的中国化语境和观念性改造 |
(三) 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 |
二、民主性:主体性、合法性、有效性有机统一 |
(一) 人民的主体性:人民的统治 |
(二) 统治的合法性:人民的选择 |
(三) 治理的有效性:人民的参与 |
三、民主化:现代国家的制度实践和发展态势 |
(一) 民主化是政治现代性的趋势 |
(二) 民主化呈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民主形态:民主分析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一、民主形态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
二、民主形态概念的缘起和内涵 |
(一) 民主形态分析是一种理论尝试 |
(二) 民主形态概念内涵的理论解析 |
三、民主形态的结构层次和要素内容 |
(一) 纵向:民主形态的层次结构 |
(二) 横向:民主形态的要素内容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分析 |
一、人大民主形态的基本内涵 |
二、人大民主形态的内容结构 |
(一) 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形态的结构特征 |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社会形态 |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本体形态 |
三、人大民主形态分析的意义 |
(一) 人大民主形态分析的理论意义:一种理论模型的知识试验 |
(二) 人大民主形态分析的实践意义:一种政治制度的真实解析 |
小结 |
第二章 民主历史论:人大民主形态的历史成长 |
第一节 人大民主的理论形态: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是人大民主形态的理论基础 |
二、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人大民主形态的思想原理 |
(一) 理论原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
(二) 理论创新: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发展 |
三、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人大民主形态的理论主体 |
(一) 民主革命的理论反思:工农民主专政思想 |
(二) 民主革命的理论探索: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
(三) 民主革命的理论创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四) 民主实践的理论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第二节 人大民主的历史形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原型和历史模式 |
(一) 制度原型:巴黎公社的政治试验 |
(二) 历史模式:苏联苏维埃政体实践 |
二、民主革命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演进 |
(一) 人大民主形态的孕育: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市民代表大会 |
(二) 人大民主形态的萌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
(三) 人大民主形态的雏形:边区参议会制度 |
(四) 人大民主形态的发展: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
(五)人大民主形态的过渡: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
三、民主发展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长 |
(一) 国家建构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二) 政治发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长 |
小结 |
第三章 民主制度论:人大民主形态的制度结构 |
第一节 人大民主制度的内涵、结构和功能 |
第二节 代表制度: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主体 |
一、代表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形态的主体 |
二、人大代表是多重代理关系的角色集 |
三、人民—代表—国家:代表制度中民主关系 |
(一) 人大民主形态之代表与人民关系 |
(二) 人大代表与各级权力机关的关系 |
四、人大代表制度是民主的制度规范体系 |
(一) 人大代表的主体规范系统:资、权、责、义的统一体系 |
(二) 代表制度的民主运行过程:产生-履职-监督-罢免的规范程序 |
第三节 选举制度: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基础 |
一、选举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形态的标志 |
二、人大选举是人民民主选择的过程 |
(一) 人大选举是民主选择的过程 |
(二) 人大选举是人民民主的基础 |
三、人大选举制度的运行程序和方式 |
(一) 人大民主选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准备 |
(二) 人大民主选举的运行程序和选举监督 |
第四节 会议制度: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载体 |
一、议会制度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传统 |
二、人民代表大会是议会民主的先进形式 |
三、人大会议制度是民主的组织结构系统 |
(一)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 |
(二) 人民代表大会的层级关系 |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运行程序和方式 |
(一) 会议制度和提案制度是人大会议的前提 |
(二) 审议制度和表决制度是人大会议的核心 |
(三) 发言制度和质询制度是人大会议的基础 |
(四) 列席制度和旁听制度是人大会议的补充 |
小结 |
第四章 民主机制论: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人大民主机制的内涵、结构和功能 |
第二节 人大的参与机制——民主运行机制 |
一、政治参与:民主发展的衡量尺度 |
二、参与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基础 |
三、人大参与机制的运作过程和方式 |
(一) 人大民主参与机制的主体——谁参与 |
(二) 人大民主参与机制的方式——怎样参与 |
第三节 人大的制衡机制——民主约束机制 |
一、分权制衡:民主运行的权力逻辑 |
二、制衡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关键 |
三、人大制衡机制的作用过程和关系 |
(一) 人大的自我约束机制:人大和国家机关分权制约关系 |
(二) 人大的外部约束机制:人民、政党和人大的制约关系 |
第四节 人大的法治机制——民主保障机制 |
一、法治机制:民主治理的有效工具 |
二、法治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保障 |
(一) 法治机制确认人大民主形态的建构 |
(二) 法治机制保障人民权利自由的实现 |
(三) 法律机制确保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 |
三、人大法治机制的运行和实现过程 |
(一) 人大法治机制横向的动态展开 |
(二) 人大法治机制纵向的动态进程 |
小结 |
第五章 民主发展论:人大民主形态的发展创新 |
第一节 人大民主形态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
一、人大民主形态:新陈代谢和创新发展 |
(一) 国家建构与人大民主形态的自我更新 |
(二) 民主实践与人大民主制度的与时俱进 |
(三) 共识对话与人大民主形态的评判反思 |
二、人大民主形态的发展基础和政治保障 |
(一)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好、依法治国的统一 |
(二) 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统一 |
第二节 价值和事实的矛盾:人大民主形态的问题 |
一、人大民主制度结构与功能的张力 |
二、人大民主机制静态与动态的矛盾 |
第三节 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人大民主制度的创新 |
一、代表专职化,优化代表制度 |
二、会议辩论化,完善会议制度 |
三、选举竞争化,变革选举制度 |
第四节 静态和动态的统一:人大民主机制的发展 |
一、扩大参与机制,拓展人大民主的主体性 |
(一) 发展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是人大参与的基础 |
(二) 健全人大民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是参与机制发展的核心 |
(三) 拓展人大民主的参与渠道和领域是参与机制发展的关键 |
二、强化制衡机制,提升人大民主的有效性 |
(一) 改善人大与党的关系,强化人大的监督制衡功能 |
(二) 合理分配人大系统权力结构,完善监督制衡体系 |
(三) 建立人大独立有效监督机构,健全人大制衡机制 |
三、完善法律机制,增强人大民主的法治性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朱学勤:政改是实现公平的正确路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观”研究 ——以社会思潮为研究对象[D]. 毕小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2]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D]. 竟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12)
- [3]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D]. 孙红军. 苏州大学, 2016(08)
- [4]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D]. 王立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5]从《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看公共人物形象的建构[D]. 王建. 兰州大学, 2013(11)
- [6]中国当代自由主义批判[D]. 付鹏嵩.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7]现代性视角下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D]. 杨智.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8]中国改革论坛会议综述[J]. 程敏. 炎黄春秋, 2012(01)
- [9]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D]. 康宗基. 华侨大学, 2011(03)
-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 蔡文成. 兰州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