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嵌入式互联网络接口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董俊鹏[1](2021)在《嵌入式InfiniBand网络用户态驱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性能计算机具有比个人计算机更大的规模和更强的性能,具备每秒万亿次的计算能力。相应地,高性能计算机拥有显着增加的数据通信需求,传统的计算机内部总线共享通信已无法满足更加高速的网络互联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高带宽、低延迟的Infini Band网络成为了数据中心网络互联的主流选择,即总线网络化。本文基于ARM+FPGA的异构计算嵌入式HCA卡平台,提出了嵌入式Infini Band网络的用户态驱动方案,将Linux系统中的网卡设备驱动分为用户态部分和内核态部分:用户态驱动部分实现了工作队列模块、完成队列模块和内存管理模块;内核态驱动部分负责地址映射,地址翻译,以及中断信号传递。从而可以在用户空间基于大页内存和地址转换表,管理工作队列并控制数据收发,完成中断处理操作。基于Infini Band网络用户态驱动,本文还提出了传输层的超时重传机制和出错重传(快重传)机制,作为保证网络通信双方可靠传输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通过功能完整性实验验证了驱动方案的功能正确性,通过性能对比实验证实了用户态驱动的零拷贝机制能够有效避免上下文切换带来的开销,从而给整个网络系统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
杨莫洋[2](2020)在《基于TTA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基于图像特征的提取和匹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目标识别、图像检索和三维重建等领域。特征提取算法的高计算复杂度使得纯软件实现难以满足实时性需求,实现特征提取算法的硬件加速对嵌入式系统中的计算机视觉应用至关重要。本文研究图像特征提取算法的硬件加速与实现方法,选择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针对SIFT算法中建立高斯金字塔步骤卷积操作占比较大的特点,提出使用递归高斯滤波和5×5滤波对算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混合使用两种滤波可以在速度和精度间达到优化。其次,通过对算法进行软硬件划分和优化研究,提出使用专用指令集处理器(Application Specific Instruction Set Processor,ASIP)来实现算法加速,并完成专用指令集的定义。基于专用指令集,本文设计了一款传输触发架构(Transport Triggered Architecture,TTA)的加速器,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来对特征提取算法进行加速。第三,在架构仿真器上对加速器进行分析和优化,针对算法特点,定制包括递归高斯滤波、5×5滤波、CORDIC等多个特殊功能单元实现加速总体性能的优化,并在SMIC40nm工艺下完成加速器的物理设计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对于320×240大小图像,本文提出的加速方法实现可以以10fps的速度提取完整的SIFT特征,以57fps速度提取Canny特征。物理设计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拥有较高的能效比和面积效率,与已知设计相比,总效率提升了4.57倍,并保留了ASIP的灵活性,可以快速集成其他特征提取算法,有望应用到图像特征提取和匹配应用中。
汪松松[3](2019)在《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研究》文中指出离散异构制造装备信息量大,信息结构复杂,语义信息模型异构,大部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处理资源有限,互联互通互操作结构异构,导致了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有限。本文针对信息处理能力受限下的离散异构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能力低的问题,研究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建模理论和语义互操作量化理论下的信息模型构建与互操作方法,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语义互操作实现技术,构建了无中心服务节点的语义互联互通互操作网络结构,并在信息处理资源受限下的针织装备上验证了语义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技术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信息建模理论,提出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建模方法。针对工业互联网中离散制造装备异构、本身信息量大、关系复杂的特性,以及互联互通互操作需要对等连接、互操作又需要自适应的语义理解的问题,提出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交互维度结构,设计了提取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因子方法,通过信息节点关系度计算,构建了离散制造装备网状信息模型结构,并通过模型降维,形成了可实现语义表述、互操作的树状模型。建立了基于信息交互维度结构的组件属性集层次关系架构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并对属性元素进行了优化,提出了结合OPC统一架构(OPC UA)技术实现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的方法。(2)研究了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能力量化理论,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互操作语义技术。针对大量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处理资源受限、开发OPC UA服务器具有一定困难的情况,设计了语义互操作层次结构。基于离散制造装备信息交互维度结构,通过信息模型的交互实现语义的互操作,建立了数据语义与业务功能表的映射,实现了数据的语义编解码,把层次化的信息模型与互操作业务功能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在底层信息处理资源受限下离散制造装备间指令级的互操作语义系统。通过语义和业务功能系统交互,并实现了离散制造装备间语义信息模型的互操作和文件的便捷交互,弥补了OPC UA在底层设备间的文件交互的不足。(3)建立了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层次结构,设计了无中心服务节点的语义互操作服务网。研究了离散制造装备泛在连接,并基于设备标识与网关技术,建立了基于上层管理的OT+IT、“互联网+”和基于5G的层状网络结构,结合物联网与工业网络协议,建立了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数据互操作结构与云服务系统,并进一步建立了离散制造车间统一架构。(4)建立了信息处理资源受限的针织装备的信息模型与互联互通互操作结构,设计了针织装备信息模型与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条款,并设计了举证、平台和现场验证方法。采用信息模型、OPC UA、互联互通互操作等验证平台,设计网络配置、OPC UA验证、互操作语义等验证场景,通过举证验证、平台验证和现场验证的方法对标准条款依次验证,证明了本文构建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与互联互通互操作技术应用于针织装备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的创新性工作在于:提出了离散制造语义信息交互维度结构和语义信息建模方法;提出了面向服务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技术,实现了离散制造装备信息的指令级语义互操作与文件交互;建立了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结构和基于无中心服务节点的离散制造车间统一架构;通过采用构建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与互联互通互操作技术标准化条款的方式,提高了信息处理资源受限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能力。
俞灵灵[4](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刘德鹏[5](2016)在《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能力也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传输音视频数据的应用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特别是利用3G移动网络技术来传输音视频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较大关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视频会议、网络视频、Vo IP语音聊天、互联网医疗、网络远程教学、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多媒体网络技术,已被大量应用。由于3G移动网络与其他无线网络一样,具有丢包率、误码率高的特点,采用多通道绑定传输更是存在延时抖动严重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对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构成直接的影响,导致出现严重的马赛克或者丢帧现象。因此,如何实现提升网络服务质量,以满足音视频数据传输的流畅性(不抖动)、实时性(延时小)的需求,是一项颇具挑战的工作。本文对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展开研究,综合运用了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处理技术,设计了软硬件结合的嵌入式平台,实现了视频信号在3G无线网络环境下的传输和接收处理功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系统实测,提出的3G图像传输系统,满足了图像监控系统的整体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如下:对本课题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开展前期调研,主要包括网络实时传输协议、音视频编码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控制技术等。根据前期调研所获得的关键技术和理论知识,对系统整体架构进行详尽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完善系统的各个子模块。针对3G无线网络的传输特点,设计和实现了多种网络策略,包括前向纠错技术、拥塞控制技术和多通道负载均衡成功地解决了网络传输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基于嵌入式平台技术的图像编码设备,设计实现基于无线网络传输的PRUDP协议,系统基于模块化的系统软件设计思路采用VC++编程工具实现后台中心软件,利用JRTPLIB开源库实现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对系统在各种无线网络环境传输效果进行分析和测试。对各种物理条件中相应的传输速率、不同视频分辨率等图像传输阶段的延迟、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与测试。
冯洋[6](2015)在《Open VPX高性能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新体制雷达的发展以及软件化雷达等新概念的提出,要求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具有更高采样频率、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以及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同时,由于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特殊的应用环境,对系统的抗震性、散热性、功能可靠性等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因此,如何将嵌入式并行处理理论与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特点相结合,构建满足需求的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成为了提高雷达系统性能的关键。本文首先研究了嵌入式高性能并行处理系统中有关系统架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互联总线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情况,总结了适合用于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平台架构、处理器以及互联总线。在对嵌入式并行处理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影响并行处理系统高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为构建高性能的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对嵌入式高性能并行处理系统技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特点,选择业界先进的OpenVPX平台架构,提出了一种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可扩展的系统总体设计,分析了系统中各个节点模型,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异构处理节点通用模型和通用I/O节点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中高速串行总线SRIO、PCIE的互联网络实现。针对SRIO互联网络,研究了SRIO交换机路由配置以实现系统高速无阻塞的数据传输以及SRIO互联网络同步机制等关键技术;针对PCIE互联网络,研究了PCIE互联网络多节点设备同步初始化机制以实现多设备成功枚举以及PCIE系统扩频-非扩频时钟转换的关键技术。最后,在前文提出的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异构处理节点通用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实现了基于TMS320C6678DSP以及国产BWDSP100DSP的高性能处理模块的硬件设计,引入SI和PI的设计方法保证了板卡在大容量数据存储、高速总线互联、关键电源分配网络等重要设计上的正确性。分析了处理模块在处理、存储、传输的平衡匹配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并行处理性能。通过在某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实践验证了处理模块强大的并行处理性能及OpenVPX高性能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及可灵活扩展的优势。
吴鹏[7](2012)在《基于Linux的CAN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在各种电器产品、智能仪表和控制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为了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协同工作和远程交互,智能控制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课题设计一种基于Linux的CAN智能控制器,其具有一般CAN节点的特性的同时实现信息汇聚和管理,起到主节点的作用。它还可以实现CAN现场总线和以太网之间的异构互联。本文主要从该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两方面予以论述。在硬件设计方面,采用ARM11内核的S3C6410微处理器,其继承了ARM系列的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优点。经过比较选择了OK6410开发板作为硬件开发平台,其具有高性价比、丰富的接口资源和稳定性高等优势。设计开发了CAN通信模块,采用MCP2510CAN控制器来实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抗干扰问题。在软件设计方面,本文重点描述了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CAN通信模块驱动程序的编写和应用程序的开发。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包括Bootloader移植、嵌入式Linux的移植、文件系统的构建和上位机开发环境的构建。应用程序的编写主要包括CAN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用户界面和数据库。最后介绍了用户应用程序的详细开发步骤和调试。本文设计的嵌入式智能控制器在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上得到应用,经测试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对CAN控制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还能与上层管理网络进行交互。文本所述的开发技术对其他嵌入式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黄修力[8](2008)在《基于ARM的以太网与CAN总线互联网络接口控制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是一种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现已经形成国际标准,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与此同时,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管理人员希望能够通过Internet或局域网来监控工业现场的情况。因此测控系统接入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实现企业信息网与现场总线网络互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本文分析了CAN总线和以太网的数据传输技术,并参照国家标准,利用已有的高性能嵌入式ARM7硬件开发平台,实现了CAN总线协议与以太网协议之间的相互转换,使CAN总线能够方便的接入以太网。利用在嵌入式平台上构建动态Web页面实现对CAN网络中各设备的监控,并提出一种多机互联系统的构建,实现系统的扩充。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硬件平台,选用了基于ARM7内核的LPC2129处理器,并扩展了CAN总线驱动接口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由于该处理器集成了CAN总线控制器和先进的接收验收滤波器,本系统主要设计了CAN总线驱动电路;以太网接口选用了RTL8019AS。同时硬件设计上采用了线路隔离与屏蔽多项措施,保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软件设计上采用了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在μC/OS-Ⅱ平台上分别实现了CAN总线和以太网底层驱动函数后,对标准TCP/IP协议进行了针对性的裁减和优化。并介绍了在TCP/IP协议栈之上如何进行Web服务器的构建,实现通过Web页面动态显示现场数据的功能。最后,本文讨论了多机通讯系统的构建。在介绍了多机系统构建框图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多机通讯协议设计的方法,即自主设计开发的应用层协议以及通信转换协议。在介绍了路由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多机互连系统工作方法以及互联网络接口控制器在多机系统中的相关设置。
刘盼盼[9](2008)在《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嵌入式智能仪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后PC时代。在嵌入式应用领域里,如何将Internet资源应用到嵌入式设备中,使人们可以无需设计专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来方便地实现对嵌入式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这已成为当今IT界的热门研究课题。本论文在查阅大量中英文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基于ARM7的嵌入式Internet技术,介绍了嵌入式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嵌入式设备的特点,对标准TCP/IP协议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实现了符合ARM7单片机的嵌入式精简TCP/IP协议栈。协议栈实现的协议包括:ARP(地址解析协议)、IP(网际协议)、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在协议栈的基础上,实现了简单的嵌入式Web服务器。本论文结合嵌入式技术、串行通讯技术和互联网通讯技术,介绍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具体实现过程。本论文采用LPC2132+ENC28J60+H1102的硬件构架,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数据和用户信息,本论文设计了微型嵌入式WEB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HTTP数据传输共享以单片机应用系统为中心的小型嵌入式设备的信息,实现了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接入,Internet上的远程用户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嵌入式Web服务器,进而实现对嵌入式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本论文最后对一个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应用系统进行了调试、测验,验证了其网关功能和采集、传输功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WEB页面的实现等等,证明了嵌入式WEB服务器可为家电联网、以及其它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远程控制、远程数据采集等提供一种新的良好的解决方案。
阎连龙[10](2008)在《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多协议转换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传统的计算机控制网络结构的深刻变革,也带动了嵌入式网络的发展。然而对于大量的还在使用8/16位低端处理器的嵌入式监控设备而言,实现TCP/IP协议是不现实的。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嵌入式Internet实现方案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嵌入式网关实现控制网络接入Internet的方案。在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中,嵌入式网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在嵌入式网络中,嵌入式网关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嵌入式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文中我们分析了构建嵌入式网关的一些关键技术,在对一些嵌入式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嵌入式网关的设计方案,实现了CAN、RS-485与Internet之间的协议转换,并给出了具体实现。通过网关将嵌入式设备能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分布式的网络,并提供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灵活性好、控制方便的网络平台。嵌入式网络由网关通过网络接口接入各类网络,包括常见的Internet以及各种现场总线网络等,组成一个具有分布式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和先进控制功能的网络系统。利用CAN、RS-485等总线将嵌入式设备组网,增加一个嵌入式网关,网关将这些嵌入式设备组成的网络与Internet实现互连。Internet上面的各种通信协议均由网关完成,而嵌入式设备系统仅实现数据采集与控制。当其本地子网上某一设备请求服务时,嵌入式网关可以连接到Internet站点。相反,当一个网络应用需要通信时,嵌入式网关负责处理来自远程网间连接器的通信要求。处理器我们采用了三星公司的ARM7系列S3C44B0X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选用uClinux。本文主要对嵌入式网关的设计方案,嵌入式网关系统的软硬件设计,uC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网关协议栈的协议设计与转换等做了深入研究。具体涉及到建立开发环境,调试硬件电路,运行操作系统,移植操作系统及其应用函数库,编写一些特定设备的驱动程序,TCP/IP协议、CAN协议、RS-485协议的详细设计与他们之间的协议转换实现等。我们研究的这个嵌入式网关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有较高的实践和研究价值,值得推广。最后,本论文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且指出了本嵌入式网关后续开发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嵌入式互联网络接口的设计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嵌入式互联网络接口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式InfiniBand网络用户态驱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缩写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InfiniBand网络研究现状 |
1.2.2 Linux网络驱动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2 InfiniBand网络技术概述 |
2.1 InfiniBand网络简介 |
2.2 IBA协议分层结构 |
2.3 InfiniBand通信机制 |
2.3.1 发送队列 |
2.3.2 接收队列 |
2.4 Linux用户态驱动 |
2.5 零拷贝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3 嵌入式InfiniBand网络用户态驱动 |
3.1 嵌入式HCA硬件平台 |
3.2 用户态驱动软件方案 |
3.3 工作队列 |
3.3.1 QP申请与释放 |
3.3.2 WQE描述符结构 |
3.3.3 环状WQE链表 |
3.3.4 报文传输 |
3.4 完成队列 |
3.4.1 CQ申请与释放 |
3.4.2 CQE方案 |
3.4.3 中断方案 |
3.5 内存管理 |
3.5.1 嵌入式HCA卡内存划分 |
3.5.2 寄存器地址映射 |
3.5.3 地址转换表方案 |
3.5.4 大页内存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4 嵌入式InfiniBand网络内核态驱动 |
4.1 内核驱动框架 |
4.1.1 内核驱动方案 |
4.1.2 内核驱动注册 |
4.2 内核地址映射 |
4.3 内核中断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嵌入式InfiniBand网络可靠传输 |
5.1 可靠传输 |
5.2 可靠传输基础 |
5.2.1 数据包序列号 |
5.2.2 数据包确认机制 |
5.3 重传方案 |
5.3.1 重传方案设计 |
5.3.2 数据传输异常 |
5.3.3 重传方案驱动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嵌入式InfiniBand网络实验 |
6.1 实验环境与方案 |
6.1.1 实验硬件环境 |
6.1.2 实验软件环境 |
6.1.3 实验方案 |
6.2 InfiniBand网络用户态驱动功能完整性测试 |
6.2.1 用户态驱动数据发送功能测试 |
6.2.2 可靠传输重传功能测试 |
6.3 InfiniBand网络用户态驱动性能对比测试 |
6.3.1 用户态驱动与内核态驱动带宽对比测试 |
6.3.2 嵌入式HCA卡 CPU占用率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TTA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算法研究现状 |
1.2.2 硬件加速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特征提取算法和硬件加速平台 |
2.1 SIFT算法理论 |
2.1.1 尺度空间极值点检测 |
2.1.2 特征点精确定位 |
2.1.3 特征点方向赋值 |
2.1.4 特征描述符构建 |
2.2 Canny算法理论 |
2.2.1 高斯滤波 |
2.2.2 计算梯度幅值和方向 |
2.2.3 非极大值抑制 |
2.2.4 边界判断与追踪 |
2.3 算法总结 |
2.4 常用加速平台 |
2.4.1 GPU |
2.4.2 DSP |
2.4.3 ASIC |
2.4.4 FPGA |
2.4.5 ASIP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TTA的加速方案研究 |
3.1 处理器架构分析 |
3.1.1 传统处理器架构 |
3.1.2 传输触发架构 |
3.2 TCE设计平台 |
3.2.1 工具集组成 |
3.2.2 设计流程 |
3.3 算法分析及软硬件划分 |
3.3.1 高斯滤波 |
3.3.2 其他部分 |
3.4 加速器框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TA加速器设计 |
4.1 TTA处理器整体架构 |
4.2 基本单元设计 |
4.2.1 全局控制单元 |
4.2.2 数据存储单元 |
4.2.3 整数运算单元 |
4.2.4 浮点运算单元 |
4.2.5 寄存器单元 |
4.2.6 互联网络 |
4.3 特殊功能单元设计 |
4.3.1 递归高斯滤波单元 |
4.3.2 5×5 滤波单元 |
4.3.3 CORDIC单元 |
4.3.4 彩色转灰度 |
4.3.5 其他SIFT加速单元 |
4.3.6 其他Canny加速单元 |
4.4 外部接口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速器优化与结果分析 |
5.1 架构级优化仿真 |
5.1.1 基本单元分析 |
5.1.2 特殊功能单元分析 |
5.1.3 架构优化 |
5.2 加速器功能仿真 |
5.3 综合与物理设计 |
5.3.1 逻辑综合 |
5.3.2 物理设计 |
5.4 性能分析和比较 |
5.4.1 与可编程架构对比 |
5.4.2 与其他实现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3)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离散制造装备实现语义互操作的需求 |
1.1.2 智能制造亟需制订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理论与建模技术 |
1.2.2 语义互操作理论与技术 |
1.2.3 离散制造装备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平台技术 |
1.2.4 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制订与验证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语义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 |
2.1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信息建模 |
2.1.1 离散制造领域本体元建模 |
2.1.2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交互维度结构 |
2.1.3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信息模型完备性 |
2.1.4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信息模型的构建过程 |
2.2 基于属性语义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 |
2.2.1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基础模型 |
2.2.2 面向离散异构装备模型的共性特征 |
2.2.3 考虑频度与优先级语义特性的属性 |
2.2.4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描述 |
2.3 基于属性语义的模型实例化方法 |
2.3.1 离散制造装备信息空间结构 |
2.3.2 信息模型实现工具比较 |
2.3.3 融合OPCUA技术的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服务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 |
3.1 面向服务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 |
3.1.1 面向服务的语义信息模型互操作 |
3.1.2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能力测度 |
3.1.3 面向服务的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映射结构 |
3.2 面向服务的互操作语义系统结构 |
3.2.1 模型与协议一体化的映射技术 |
3.2.2 离散制造装备互操作报文结构 |
3.2.3 离散制造装备互操作数据类型 |
3.3 基于信息交互维度结构的互操作语义映射 |
3.3.1 树状架构语义集 |
3.3.2 离散制造装备服务元语指令集系统 |
3.3.3 双响应机制的信息交互模式设计 |
3.4 离散制造装备文件互操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平台 |
4.1 离散制造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平台架构 |
4.2 无中心服务节点的语义互操作服务网 |
4.3 离散制造装备泛在连接 |
4.3.1 离散制造装备标识与接口 |
4.3.2 离散制造装备通信设计 |
4.4 基于上层管理的层状网络结构 |
4.4.1 OT+IT网络结构 |
4.4.2 “互联网+”离散制造装备网络 |
4.4.3 基于5G的离散制造装备网络 |
4.5 数据交互协议 |
4.5.1 数据交互技术分析 |
4.5.2 离散制造装备基础通信协议 |
4.6 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服务体系 |
4.6.1 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数据交互结构 |
4.6.2 无中心服务节点的离散制造车间统一架构 |
4.6.3 离散制造装备语义互操作云平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针织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验证 |
5.1 针织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 |
5.1.1 针织装备信息模型的构建 |
5.1.2 针织装备的语义互操作服务 |
5.1.3 针织装备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网络结构 |
5.1.4 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标准化条款设计 |
5.2 针织装备标准化条款的试验验证方法 |
5.2.1 验证流程 |
5.2.2 举证验证 |
5.2.3 平台验证 |
5.2.4 现场验证 |
5.3 语义信息模型验证 |
5.3.1 语义信息模型验证设计 |
5.3.2 语义信息模型验证结论分析 |
5.4 语义互操作规范验证 |
5.4.1 语义互操作验证设计 |
5.4.2 语义互操作验证结论分析 |
5.5 针织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验证结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5)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视频编码技术 |
1.2.2 3G通信技术 |
1.2.3 网络传输技术 |
1.2.4 PRUDP协议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2 应用需求分析 |
2.1 功能性需求 |
2.1.1 视频编码传输设备 |
2.1.2 中心后台系统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3 系统安全性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图像传输编码设备设计 |
3.2.1 编码控制板设计 |
3.2.2 3G传输板的设计 |
3.2.3 嵌入式软件设计 |
3.2.3.1 多路通道绑定的网络传输技术 |
3.2.3.2 传输控制策略及其实现 |
3.3 通信协议设计 |
3.3.1 PRUDP连接的建立 |
3.3.2 缓冲区 |
3.3.3 流量控制 |
3.3.4 确认技术 |
3.3.5 超时处理 |
3.3.6 改进的Nagle算法 |
3.4 中心后台软件设计 |
3.4.1 中心后台软件系统组成 |
3.4.2 中心软件系统模块设计 |
3.4.3 接口设计 |
3.4.4 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软件系统设计策略与实现 |
4.1 后台软件总体框架 |
4.2 网络传输控制策略实现 |
4.2.1 通道速率统计及反馈 |
4.2.2 排序、解交织及纠错 |
4.2.3 丢弃P帧消除方法 |
4.3 系统各部分的实现 |
4.3.1 通讯服务器程序的实现 |
4.3.1.1 网络通信的编程实现 |
4.3.1.2 与图像编码设备的Udp通信 |
4.3.1.3 与客户端程序的TCP协议通讯 |
4.3.1.4 缓冲区的实现和管理 |
4.3.1.5 RTP/RTCP协议实现 |
4.3.2 客户端程序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应用与测试数据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1.1 图像编码传输设备开发平台 |
5.1.2 网络环境 |
5.1.3 中心软件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实验室测试 |
5.3.2 外场实地测试 |
5.4 系统用户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Open VPX高性能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2.3 发展趋势总结 |
1.3 论文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嵌入式高性能并行处理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嵌入式并行处理系统技术 |
2.2.1 嵌入式并行处理系统平台架构 |
2.2.1.1 CompactPCI 平台标准 |
2.2.1.2 VPX 平台标准 |
2.2.1.3 两种平台对比分析 |
2.2.2 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与应用 |
2.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
2.2.2.2 嵌入式处理器应用总结 |
2.2.3 嵌入式互联技术 |
2.2.3.1 Serial RapidIO 互联总线 |
2.2.3.2 PCI Express 互联总线 |
2.2.3.3 互联传输总线对比分析及在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
2.3 嵌入式并行处理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OPENVPX 高性能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引言 |
3.2 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分析 |
3.2.1 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特点 |
3.2.2 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
3.2.3 雷达信号处理系统需求分析 |
3.3 OpenVPX 高性能并行处理系统总体设计 |
3.3.1 总体架构设计 |
3.3.2 节点通用模型设计 |
3.3.2.1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异构处理节点通用结构 |
3.3.2.2 I/O 节点通用结构 |
3.3.3 互联网络的设计 |
3.3.3.1 互联网络在 OpenVPX 平台的映射 |
3.3.3.2 SRIO 互联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3.3.3.3 PCIE 互联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OPENVPX 高性能雷达实时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4.1 引言 |
4.2 基于 TMS320C6678 的高性能处理模块设计 |
4.2.1 TMS320C6678 概述 |
4.2.2 总体设计 |
4.2.3 硬件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 |
4.2.3.1 32GB DDR3 大容量数据缓存的设计 |
4.2.3.2 5Gbps 高速互联设计 |
4.2.3.3 关键电源分配网络设计 |
4.2.4 模块处理、存储、传输的分析 |
4.2.4.1 处理、存储、传输的指标测试 |
4.2.4.2 处理、存储、传输的带宽平衡分析 |
4.2.5 并行处理加速比及效率的分析 |
4.3 基于 BWDSP100 的高性能处理模块的设计实现 |
4.3.1 BWDSP100 概述 |
4.3.2 总体设计 |
4.3.3 硬件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 |
4.3.3.1 大容量 DDR2 数据缓存的设计实现 |
4.3.3.2 高速互联设计 |
4.3.3.3 关键电源分配网络设计 |
4.3.4 模块处理、存储、传输的分析 |
4.4 OpenVPX 高性能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 |
4.4.1 项目概述 |
4.4.2 系统实现及指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基于Linux的CAN智能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2 CAN 总线及以太网技术 |
2.1 CAN 总线及其分析 |
2.2 以太网技术 |
2.3 CAN-Ethernet 网关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整体设计方案 |
3.2 开发平台 |
3.3 主要硬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嵌入式 Linux 驱动设计和移植研究 |
4.1 交叉开发环境 |
4.2 CAN 总线接口硬件设计与驱动实现 |
4.3 网络驱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监控程序的设计 |
5.1 嵌入式 GUI |
5.2 Linux 下 QT 应用程序的开发 |
5.3 Qt/Embedded 的移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基于ARM的以太网与CAN总线互联网络接口控制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1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1.2.2 工业以太网技术及其发展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架构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技术接口与硬件设计 |
2.1 系统硬件平台的总体架构 |
2.2 嵌入式最小系统的硬件构成 |
2.2.1 处理器 |
2.2.2 电源 |
2.2.3 调试接口的设计 |
2.3 CAN总线网络接口研究与设计 |
2.3.1 CAN电气接口电路设计 |
2.3.2 CAN电气接口电源电路设计 |
2.4 以太网接口的研究与设计 |
2.4.1 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简介 |
2.4.2 以太网接口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μC/OS-Ⅱ的移植及各接口底层驱动函数设计 |
3.1 系统软件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 |
3.1.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选择 |
3.1.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
3.2 μC/OS-Ⅱ在硬件平台上的移植与配置 |
3.2.1 移植规划 |
3.2.2 μC/OS-Ⅱ移植到LPC2129处理器的条件 |
3.3 CAN总线底层驱动函数的设计 |
3.4 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实现 |
3.4.1 RTL8019AS内部结构 |
3.4.2 RTL8019AS初始化 |
3.4.3 发送帧 |
3.4.4 接收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TCP/IP协议栈及Web服务器的设计 |
4.1 嵌入式TCP/IP协议栈设计 |
4.1.1 TCP/IP协议结构 |
4.1.2 Ethernet Ⅱ协议分析与实现 |
4.1.3 ARP协议的实现 |
4.1.4 IP协议分析与实现 |
4.1.5 ICMP协议的分析与实现 |
4.1.6 传输控制协议TCP设计 |
4.2 嵌入式实时监控Web服务器的设计 |
4.2.1 Web服务器结构模型 |
4.2.2 Web服务器的构建 |
4.2.3 Web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
4.2.4 通过CGI实现动态HTML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机通讯协议设计及多机互联系统的构建 |
5.1 多机系统总体构建 |
5.2 多机通讯协议的设计 |
5.2.1 CAN应用层协议的实现 |
5.2.2 通信转换协议的实现 |
5.3 多机互连系统的构建 |
5.3.1 路由器工作原理 |
5.3.2 互联网络接口控制器的相关设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总结 |
2. 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以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9)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嵌入式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
1.2.1 嵌入式系统定义 |
1.2.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特点 |
1.2.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
1.2.4 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嵌入式Internet |
1.3.1 嵌入式Internet的概念 |
1.3.2 嵌入式Internet的研究背景及应用前景 |
1.3.3 嵌入式Internet的关键问题及实现方案 |
1.3.4 嵌入式Internet控制网络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嵌入式WEB服务器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2.2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2.3 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1 MCU选型 |
3.1.1 ARM处理器简介 |
3.1.2 ARM7微处理器系列 |
3.1.3 ARM7TDMI内核 |
3.1.4 ARM微处理器的应用选型 |
3.1.5 嵌入式ARM微处理器—LPC2132 |
3.2 LPC2132的最小系统 |
3.2.1 电源电路设计 |
3.2.2 时钟电路设计 |
3.2.3 复位电路设计 |
3.3 网络控制器ENC28J60及其接口电路 |
3.3.1 ENC28J60的结构和功能 |
3.3.2 ENC28J60硬件设计 |
3.4 串行总线接口 |
3.4.1 RS-232-C标准 |
3.4.2 RS-232转换电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通信技术分析 |
4.1 以太网简述 |
4.2 TCP/IP协议 |
4.2.1 TCP/IP参考模型 |
4.2.2 数据的封装和分用 |
4.2.3 TCP协议简介 |
4.2.4 HTTP协议分析 |
4.2.5 精简化TCP/IP协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简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
5.1 主程序流程 |
5.2 以太网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5.2.1 ENC28J60的硬件初始化 |
5.2.2 ENC28J60的发送数据包 |
5.2.3 ENC28J60的接收数据包 |
5.3 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
5.3.1 地址解析协议(ARP)设计与实现 |
5.3.2 IP协议设计与实现 |
5.3.3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设计与实现 |
5.3.4 传输层TCP协议的实现 |
5.3.5 应用层HTT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5.4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 |
5.4.1 嵌入式WEB服务器 |
5.4.2 Web页面存储及网页数据 |
5.4.3 动态内容的处理及在线互动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应用系统调试与测试 |
6.1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应用系统 |
6.1.1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 |
6.1.2 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 |
6.2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应用系统调试 |
6.2.1 单板调试 |
6.2.2 联机调试 |
6.3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6.4 网络性能测试 |
6.5 测试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多协议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嵌入式网关研究背景 |
1.1.2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嵌入式设备网络化现状 |
1.2.2 网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嵌入式网关系统 |
1.3.1 嵌入式系统定义 |
1.3.2 嵌入式网关简介 |
1.3.3 嵌入式网关分类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系统总体分析与设计 |
2.1 设计需要注意的地方 |
2.2 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2.3 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网关硬件系统 |
2.3.2 系统软件 |
2.4 开发流程与平台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平台分析与实现 |
3.1 存储系统电路设计 |
3.1.1 FLASH 存储器 |
3.1.2 SDRAM 存储器 |
3.2 电源、晶振及复位电路设计 |
3.2.1 电源电路 |
3.2.2 晶振电路 |
3.2.3 复位电路 |
3.3 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
3.3.1 串行接口电路 |
3.3.2 以太网接口电路 |
3.3.3 CAN 总线接口电路 |
3.3.4 光纤接口电路 |
3.3.5 JTAG 接口电路 |
3.4 系统电路的功能调试 |
3.4.1 RTL8019AS 功能调试 |
3.4.2 其他接口电路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平台分析与实现 |
4.1 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 |
4.1.1 uClinux 内核结构特点分析 |
4.1.2 uClinux 源文件组织结构分析 |
4.2 启动代码Bootloader 实现 |
4.3 uClinux 系统的移植 |
4.3.1 uClinux 的内核配置 |
4.3.2 修改内核 |
4.3.3 编译uClinux 内核 |
4.3.4 配置生成uClinux 的文件系统 |
4.3.5 在开发板上运行uClinux |
4.3.6 下载到开发板上的Flash 中 |
4.4 驱动程序的开发 |
4.4.1 uClinux 驱动程序分析 |
4.4.2 串口驱动程序实现 |
4.4.3 CAN 总线驱动程序实现 |
4.4.4 RTL8019AS 网络控制芯片驱动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协议转换的分析与实现 |
5.1 网关协议栈的构建与分析 |
5.2 TCP/IP 协议栈分析 |
5.3 ARP 协议设计 |
5.3.1 ARP 协议分析 |
5.3.2 ARP 主要数据结构及数据报格式的设计 |
5.3.3 ARP 协议的实现 |
5.4 IP 协议设计 |
5.4.1 IP 协议分析 |
5.4.2 IP 主要数据结构及数据报格式的设计 |
5.4.3 IP 协议的实现 |
5.5 ICMP 协议设计 |
5.5.1 ICMP 协议分析 |
5.5.2 ICMP 主要数据结构及数据报格式的设计 |
5.5.3 ICMP 协议的实现 |
5.6 UDP 协议设计 |
5.6.1 UDP 协议分析 |
5.6.2 UDP 主要数据结构及数据报格式的设计 |
5.6.3 UDP 协议的实现 |
5.7 TCP 协议设计 |
5.7.1 TCP 协议分析 |
5.7.2 TCP 主要数据结构及数据报格式的设计 |
5.7.3 TCP 协议的实现 |
5.8 CAN 协议栈设计 |
5.8.1 CAN 协议分析 |
5.8.2 CAN 帧格式约定 |
5.8.3 CAN 链路层设计 |
5.8.4 CAN 协议错误检测 |
5.9 485 协议栈设计 |
5.9.1 485 协议分析 |
5.9.2 485 链路层设计 |
5.9.3 485 停止等待协议的实现 |
5.10 网络协议栈的API 实现 |
5.11 网关协议转换的实现 |
5.11.1 网络接口数据结构的定义 |
5.11.2 协议转换任务分析 |
5.11.3 TCP/IP 和485 协议转换的实现 |
5.11.4 TCP/IP 和CAN 协议转换的实现 |
5.11.5 CAN 和485 协议转换的实现 |
5.1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一览表 |
附录Ⅱ:发表的学术论文全文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嵌入式互联网络接口的设计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式InfiniBand网络用户态驱动技术研究[D]. 董俊鹏.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TTA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研究与实现[D]. 杨莫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离散制造装备信息模型及互联互通互操作研究[D]. 汪松松.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4]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5]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德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Open VPX高性能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冯洋.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7]基于Linux的CAN智能控制器的设计[D]. 吴鹏.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8]基于ARM的以太网与CAN总线互联网络接口控制器的研究[D]. 黄修力. 广东工业大学, 2008(08)
- [9]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 刘盼盼.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10]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多协议转换的研究[D]. 阎连龙. 河南理工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