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状况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胡文燕[1](2019)在《暴雨内涝和交通拥堵情景下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救医疗服务是城市医疗资源中一个独立的分支,该服务对时间因素极为敏感,因此易受到极端天气及交通拥堵的影响。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地区“逢雨必涝”、高峰时段车辆“寸步难行”的状态已成常态。一旦城市道路因暴雨内涝或交通拥堵而中断,会导致急救车辆绕行、减速、甚至停滞,从而延长急救医疗服务的响应时间,错过病人的最佳抢救时机。近几年,如何科学评估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保障急救医疗服务及时响应、实现急救医疗设施公平性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相关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实例研究区,通过构建“暴雨内涝-交通拥堵”情景,有效结合“暴雨内涝→急救医疗服务”、“交通拥堵→急救医疗服务”、“暴雨内涝和交通拥堵→急救医疗服务”的单因素或多因素影响机制,采用可达范围分析法和两步移动搜寻法评估了多个情景下研究区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可达性。基于可达性评估结果,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评估了研究区内多个情景下急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并为优化急救医疗服务提供了相关策略。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1)研究区“暴雨内涝-交通拥堵”复合情景构建:基于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和芝加哥雨型设计并计算了100年一遇重现期下的暴雨量和暴雨过程;采用FloodMap-HydroInundation 2D模型模拟了100年一遇暴雨内涝情景。基于瓦片地图原理,以百度地图为数据源,获取了早高峰、平峰、晚高峰三个时段的实时交通路况图,通过拼接、整合及矢量化处理得到三种交通拥堵情景下的路况信息。综上,基于2种天气情景(晴天情景、100年一遇暴雨内涝情景)和4种交通拥堵情景(最大限速、早高峰、平峰和晚高峰情景),通过科学组合构建出8种“暴雨内涝-交通拥堵”复合情景。(2)暴雨内涝和交通拥堵对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影响研究:计算急救站到居民点之间的最短出行时间,基于可达范围分析法,分析了多个情景下急救医疗服务的服务范围;结合研究区内的居民人口分布情况,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计算多个情景下研究区内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达性水平。结果表明: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主要呈现以急救站为中心沿路网向四周的衰减趋势;忽略交通拥堵以道路最大限速评估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会严重高估可达性评估结果;交通拥堵时空分布会影响可达性的评估结果,其中晚高峰时段的可达性最差,此外,道路稀疏且路网简单的区域受交通拥堵时空变化影响较小;暴雨内涝会降低部分社区的可达性,并导致很多可达性高值聚集区内的部分社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救援;多个情景中的“暴雨内涝-晚高峰交通拥堵”情景,受交通中断和拥堵路况的制约,急救医疗服务的服务范围最小、效率最低。(3)暴雨内涝和交通拥堵影响下急救医疗服务公平性评估研究:结合每个情景下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分布情况,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方法,评估了研究区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结果表明:当忽略交通拥堵以道路最大限速评估急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时,晴天情景和暴雨内涝情景下,研究区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均较好。但是,考虑交通拥堵影响后,无论何种天气情景下,急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均急剧下滑,处于绝对不公平等级。此外,整体来看,研究区内急救医疗服务公平性高低呈现出晴天>暴雨内涝天气、平峰>早高峰>晚高峰的趋势。(4)急救医疗服务应对暴雨内涝和交通拥堵优化策略研究:根据上海市中心城区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现状,采用最大化覆盖范围模型,针对损失的极值情景(晚高峰-暴雨内涝情景)对急救站布局进行优化,并从交通网络建设、城市抗洪涝能力及公民意识的角度切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与措施,为完善上海市中心城区急救医疗服务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胡苏珍[2](2012)在《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社区居民开展院前急救培训,提高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并评价其效果,以期为今后的社区急救体系建立提供依据。方法(1)第一阶段:现况调查1)分析2010年1月~12月宁波市急救中心的报警出诊记录,了解急症或意外伤害发生的类型,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第一目击者施救情况,抢救成功率等指标。2)调查宁波市社区居民对院前急救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急救知识来源和学习需求情况。(2)第二阶段:类实验性研究分别选取两个社区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按照1人/单元的比例开展院前急救培训者培训(121人),培训合格后培训者为社区居民开展院前急救普及培训(823人)。培训结束后建立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研究对象在培训前后发放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照组在同期发放同等量问卷。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实施6个月后,从宁波市急救中心查阅干预组和对照组的120报警出诊记录。结果(1)宁波市院前急救现状调查1)2010年宁波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流行病学情况①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为10.41±6.62min。②创伤、脑血管急症、心血管急症位列疾病谱前三位,也是造成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的前三位原因。③94.26%的猝死发生在家中,第一目击者呼救反应时间(目击患者发病到呼叫120的时间)平均为12.87±15.72min,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实施率为1.63%。2)宁波市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现状问卷调查①调查对象院前急救知识的平均得分为9.29±2.19(总分15分);态度的平均得分为19.67±1.61(总分25分);行为的平均得分17.17±3.94(总分35分)。②调查对象获得院前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或广播,仅有17.49%的调查对象通过培训获得急救知识。既往未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去哪里培训”。③78.26%的调查对象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院前急救培训。大部分调查对象希望培训以讲座和练习的形式进行,培训的时间安排在周末的白天。(2)建立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1)院前急救培训的效果分析①培训者培训a.培训者培训的受训者(培训者)培训后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较培训前高(P<0.01)。b.培训者培训的受训者(培训者)培训结束后理论考核、心肺复苏实践考核、创伤救护实践考核和授课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6.77±4.06;84.18±3.55:83.72±3.34;81.89±3.81。②普及培训a.培训后干预组研究对象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较培训前高(P<0.01)。b.对照组研究对象培训后的急救知识得分较培训前高(0.01<P<0.05),急救态度、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培训前干预组、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d.培训后干预组研究对象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较对照组高(P<0.01)。2)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效果评价①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建立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居民对该体系的知晓率在40-70%之间。②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建立后的6个月内,干预组的呼救反应时间较对照组短(0.01<P<0.05)。③干预组的院前急救空诊率为0,对照组为7.69%。④干预组、对照组在拨打120人员、自救互救实施情况以及病种分布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宁波市院前急救现状1)宁波市公众的院前急救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院前急救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长且空诊率高;创伤位居疾病谱首位,亦是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猝死的呼救反应时间较长,目击者心肺复苏实施率低,救活率亦不高。2)调查对象对于社区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知识掌握较好,对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知识掌握不佳。3)调查对象的院前急救态度和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4)在社区层面组织院前急救培训具有可行性。(2)建立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1)培训者培训能有效地提高受训者的院前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受训者培训合格后能具备一定的授课能力。2)培训者开展普及培训能提高居民的院前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3)建立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对改善居民的院前急救行为有一定帮助。
陈虹[3](2011)在《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近年来,我国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关键机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提升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是医院应对能力建设的基础,数字化医院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尚没有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相关的研究报道。为了保证获取研究数据的可行性,结合本单位在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方面的多年经验,我们选择军队数字化医院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目的:一、构建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二、编制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三、建立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四、利用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和综合评价模型,调查、分析和评价军队数字化医院的应对能力五、基于以上研究,找出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的不足,为后续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的建设和提高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构建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后续两轮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组成和权重。依据前期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对抽取的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建立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加权线性模型,量化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结合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的结果,对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成功构建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2、构建的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检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后续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研究;3、构建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公式: Z=1000*0.16*[0.35*(0.40*C1+0.28*C2+0.32*C3)+...+0.30*(0.26*C7+0.32*C8+0.32*C9)]+...1000*0.15*[0.34*(0.29*C46+0.23*C47+0.21*C48+0.27*C49)+...+0.30*(0.30*C53+0.20*C54+0.22*C55+0.28*C56)]。其中Z为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综合得分,C1、C2、C56等表示所对应三级指标的实际调查得分。4、军队数字化医院具备较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军队数字化医院在应急制度、监测预警、院内外医疗处置、应急储备、人员和设备安全、教育与改进6个方面均有不足。特别是在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数字化医院以上6个方面能力上,大部分被调查医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5、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发现:中心医院以上级别医院强于中心医院,教学医院强于非教学医院,SARS重灾区医院强于非SARS重灾区医院、收治过SARS患者/疑似患者医院强于未收治过相应患者医院,东部医院强于西部医院,南部和北部医院应对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1、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合理可行的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本研究调查的军队数字化医院在应急制度、监测预警、院内外医疗处置、应急储备、人员和设备安全、教育与改进6个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结合数字化手段提升医院以上6个方面能力上,还有较大潜力。3、中心医院以上级别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强于中心医院,教学医院强于非教学医院,SARS重灾区医院强于非SARS重灾区医院、收治过SARS患者/疑似患者医院强于未收治过相应患者医院,东部医院强于西部医院,南部和北部医院应对能力无明显差别。本研究创新性:1、首次构建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首次编制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问卷,对抽取的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3、首次建立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对军队数字化医院相关调查结果,对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上研究首次对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找出了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为后续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的建设和提高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吴宇[4](2011)在《海南省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旨在客观全面了解海南农村卫生现状,评估海南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总体成果成效,探讨项目在海南农村卫生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总结项目的经验和不足,为制定海南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政策及改革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借鉴360°反馈评价思想,采用经典项目评估模型,对项目进行基线调查、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研究。研究的方法采取定性、定量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收集来自项目各相关利益人(管理者、执行者、受益者)的资料和数据,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如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法、模糊矩阵评价法、玛叶指数、数据包络分析等,对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对项目做最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研究结果①海南农村卫生现况:2007年海南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0.76%,就诊率为73.41%,慢性病患病率为27.48%,治疗率为70.46%;海南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存在民族和地区差异,汉族要优于少数民族,东部和西部要优于中部地区;缺乏人才是制约海南农村卫生机构发展的首要原因,现有人力资源年龄偏老化,学历偏低,多为高中以下;卫生机构环境较差,危房多,卫生院建筑得分73.9分,布局得分80.2分;卫生机构必须设备配置率低,床位数大于19张的卫生院设备评价达标率85.1%,而床位数小于19张的普通卫生院评价达标率仅52.4%,卫生室设备达标率为60.0%,而村民对于卫生院满意度最低的就是医疗设备,仅79.5%的人表示满意;卫生院医生最不满意的就是待遇低;影响海南农村地区卫生服务需求、提供与利用的因素前六位是医疗卫生人员的匮乏、医疗卫生设备缺乏、政府的资金投入、村民自身卫生保健意识不足、卫生政策的落实和农村经济和交通条件;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受制于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以及新农合政策的落实等因素。②项目的执行情况:项目管理链条健全、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工作有序进行,进度基本符合预期安排,有部分土建项目因地形和资金影响,工期有延迟;项目执行中存在资金拨付慢的现象,问题主要在于繁琐的资金审核。③项目效果:项目直接受益村民100个卫生院、1000多所村卫生室、近3万村民,1000多卫生人员,短期间接受益村民20-30万,长期受益达数百万;项目提高了村民健康水平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慢性病患病率下降,两周患病就诊率和慢性病治疗率上升,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技能水平明显提升,考试得分和村民评价提升,卫生机构环境改善,危房数减少、建筑和布局平均增加,设备配置率提高,评估得分增加;卫生院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市县的卫生状况改善。研究结论项目在海南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及卫生人员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村民的健康水平,成果成效得到肯定。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机构科室建设,解决好人才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同时重视吸取项目经验,促进和发挥项目的激励效应,以实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及服务机制可持续性发展。
盘朝奉[5](2008)在《车辆事故紧急呼救技术及伤害程度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现状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主要表现在没有一套系统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也没有一套完善的紧急救援体系;救援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救援设施不齐全等。本文针对国内紧急救援落后的现状,分析国外的研究成果,对车辆事故紧急呼救技术及车辆事故伤害程度的评价进行研究。分析了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信息用户主体和信息需求。为实现用户主体对事故信息的需求,介绍了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组成结构,提出事故伤害评价研究和系统总体框架的目标。对车辆碰撞中的车辆损坏评价指标,人体损伤机理,头部的损伤标准、胸部的损伤标准、下肢的损伤标准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人体头部、颈部、胸部及腿部等评价指标和伤害概率的关系,并介绍了其在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碰撞中的车辆损坏评价模型,得到车辆碰撞速度和车身变形量的关系。对板壳力学中的薄板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详细介绍了近似求解薄板振动问题的方法——伽辽金法;并用该方法对汽车挡风玻璃受前排乘员头部撞击的振动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挡风玻璃的近似固有频率。根据振动力学理论和复合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建立了车辆正面碰撞事故乘员头部撞击挡风玻璃的动力学模型,得出了人体头部撞击加速度和挡风玻璃变形的频率特性,并分析了影响乘员头部碰撞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在搜集整理有关车辆事故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形态的车辆事故的特点做了归纳总结,便于把握车辆事故分析的重点,从而更有针对性研究车辆事故。介绍了交通事故分析软件PC-Crash的原理、计算方法及一些主要特性。根据案例的有关参数,利用PC-Crash软件建立了车辆正面碰撞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轿车正面碰撞事故车内乘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响应过程,分析了与人体伤害部位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及乘员头部伤害指标HIC值、胸部3ms内的加速度等伤害指标。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利用根据实际参数建立的车辆、乘员模型,进行的PC-Crash模拟分析是车辆事故伤害机理研究的有效途径。利用安全部件模拟碰撞试验系统,根据GB 14166-2003分别进行了滑车以速度为20km/h和30km/h的模拟碰撞试验,测取碰撞过程中滑车的碰撞加速度信号,利用Labview程序处理得到碰撞过程的速度变化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车辆事故紧急自动呼救系统中应用速度变化量作为事故伤害程度评价指标是可行的。设计了车辆事故紧急自动呼救决策流程,阐述了车辆事故紧急救援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实施办法,由此建立了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一案例在该框架内的实践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车辆碰撞过程采集处理得到的速度变化量信息在该框架中的应用。本文研究建立的车辆事故伤害程度评价模型和车辆事故紧急自动呼救系统总体框架为车辆事故紧急救援的响应、决策和组织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信息平台。救援人员根据紧急呼救信息可以及时掌握事故的时间、地点、车辆和乘员的伤害程度情况,为车辆事故紧急救援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为伤员急救提供宝贵的时间。
孙义萍,倪爱民,钱国薇[6](2004)在《论院前急救中急救医疗功能的充分发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远建[7](2001)在《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状况及其对策》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为院前急救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了改善投资环境 ,各级政府更加重视院前急救 ,而院前急救的社会作用也在不断的扩展给院前急救工作者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 ,西部地区较国内发达地区的院前急救水平相对落后 ,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发展状况 ,对缩小西部与发达地区差距有重要意义。急救模式、平均呼救———到达现场间期、急救人次占急诊人次百分比、回车率、心跳骤停现场复苏成功率、突发灾害事件时的应急能力、平均经济收入是西部与发达地区院前急救水平差距的主要表现。因此 ,西部院前急救工作者应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院前急救单位应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院前急救的社会地位 ,要加强队伍建设 ,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快速反应队伍 ,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 ,增大国家财力的投入 ,使院前急救实行微机网络管理、装备先进的通讯设施、急救车辆、急救设备 ,逐渐与国际接轨。我们应看清形势找准差距 ,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促进西部地区院前急救事业的快速发展。
卢佳铭[8](2021)在《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急诊医护人员离职和保障急诊人才队伍稳定的建议和对策。方法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横断面研究(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进行于2020年7月~2020年10月,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海南省公立医院急诊科进行调查,累计调查对象1000名,其中有效问卷944份(问卷合格率为94.40%)。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广义线性回归分析以及路径分析。结果1.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现状944名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平均得分为20.26±2.07(满分24分)。离职意愿很高(离职意愿总分(29)3分)的急诊医护人员779名,占总调查人数的82.52%。离职意愿的3个层面中,由高及低为:离职意愿Ⅲ、离职意愿Ⅰ、离职意愿Ⅱ。2.急诊医护人员职业状态现状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平均得分67.68±10.64。职业倦怠3个层面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成就感低落、工作态度、情绪衰竭。工作满意度总分均分为51.96±7.78。工作满意度3个层面得分按高到低分别为:外在满意度、内在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工作期间遭受各种暴力事件发生率最高的为遭受言语性的骚扰,发生率最低的为遭受情感虐待。应激压力平均得分27.26±2.76,其中低压力水平人数最少为3名(0.32%),高压力水平人数最多935名(99.05%)。急诊医护人员人口学特征对离职意愿影响具有差异。职业倦怠越严重、工作满意度越低、工作场所暴力越频繁,应激压力水平越高都会导致更为强烈的离职意愿产生。根据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年龄、职称、平均月收入、情绪衰竭、工作态度、内在满意度、工作场所暴力和应激压力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年轻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高于年长的人员,低职称的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高于高职称人员,平均月收入越低离职意愿越强烈。情绪衰竭越严重、工作态度越差、内在满意度越低、工作场所暴力频率越高、应激压力越大均会导致急诊医护人员的离职意愿越强烈。3.路径分析修正后的路径分析模型,拟合评价指标:χ2/df=2.927、GFI=0.957、AGFI=0.942、TLI=0.937、NFI=0.923、CFI=0.948、RMSEA=0.045,SRMR=0.07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所有指标均达标准,路径分析的每个假设都成立(P(27)0.01)。在标准化估计中,职业状态共同解释了51.6%的离职意愿,属于中度可解释变异。应激压力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有13.91%是通过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产生的中介效应,有86.09%是由应激压力直接作用于离职意愿。工作场所暴力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有28.22%是通过使急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提高和降低工作满意度产生的中介效应,有71.78%是由工作场所暴力直接作用于离职意愿。结论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较强烈,年龄、职称、平均月收入、内在满意度、情绪衰竭、工作态度、工作场所暴力和应激压力都会影响离职意愿产生。急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工作满意度一般、工作场所暴力频繁并且应激压力水平较高。急诊医护人员年龄结构合理,利于急诊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结构有待完善,急诊医护人员收入水平偏低。根据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场所暴力相比应激压力、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更易引起急诊医护人员产生离职意愿。应当优先解决急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应激压力问题。
张婷[9](2020)在《协同治理视野下城市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研究 ——以上饶市M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城市居民享受机动车带来便利的同时,带来交通安全问题。在中国,每年数十万起交通事故,上万人因此失去生命,给众多家庭带来悲痛的同时给国家造成数十亿损失。道路交通情况越来越复杂,儿童交通安全更是引起广大社会关注。经研究发现,儿童上下学时段是儿童交通事故高发期,如何在这个时段做好儿童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是各地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为解决儿童交通安全问题,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进行相关研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安全上学路计划。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实践发现在治理过程中政府责任分散、干预失灵、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政府单一主体治理的局限性越发凸显,要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交通强国,需要自组织力量的加入。儿童交通安全保障更是离不开学生家长、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协调治理设想应运而生。作为新兴的治理理念,协同治理在治理复杂社会问题上有其优势。本文试图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运用协同治理理论,针对江西省上饶市M小学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构建协同治理机制的探索性研究,将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组织和公众都纳入到儿童交通安全治理中来,多元主体协调互动,发挥整体效用,以期为城市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研究提供新思路。
谢亚可[10](2017)在《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物联网、普适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技术、认知计算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以及精准医疗、纳米材料、智能医疗设备和医疗机器人等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正步入普适医疗新时代。普适医疗是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医疗数据感知化、医疗服务透明化、医疗资源共享化、诊疗用药精准化、就医体验便捷化、医疗成本节约化、医患沟通常态化等特点。普适医疗开创了新的医疗时代,拓展了人类健康观念,提升了医疗体系效率,促进了医患生态修复,也为应对当下医疗困境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引发医疗颠覆变革的同时,新的技术生态和时代环境也在冲击、重构现有医疗伦理体系。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等传统医疗伦理问题将得到极大纾解。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负效应也不期而至,全时全景隐私监视、医疗数字鸿沟加剧、医患关系物化、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医疗技术风险递增、医疗消费主义兴盛、非现场医疗及智能医疗设备引发新的医疗纠纷等新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层出不穷,呼唤建立新时代的医疗伦理体系。本文从医疗隐私与安全、医疗责任、医疗公平、医患关系等四个主要伦理议题出发,探讨普适医疗环境下的伦理风险及应对路径。隐私与安全问题是普适医疗应用推广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普适医疗环境下,“在线”和“监视”将成为一种必然和生活状态,个人医疗隐私泄露与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医疗隐私的内涵、形式和种类不断拓展,大数据性、价值性不断增强,与其他个人信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为了获取更便捷、透明、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习惯于让渡更多隐私,导致对医疗隐私控制权的进一步削弱,传统隐私保护体系也开始在大数据技术冲击下土崩瓦解,隐私观或将被彻底颠覆。医疗信息隐私化、医疗隐私数据化、医疗数据开放化之势不可挡,隐私泄露风险从物理空间蔓延至数字空间……。重建新的医疗隐私保护框架迫在眉睫,文章从技术、法律、管理、自律和认知等层面提出了新时代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普适医疗倡导医疗生态圈内的人、财、物、设备等互联互通和信息高度共享,将实现各类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医疗成本也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医患权利平等化趋势明显。然而贫富差距、数字素养差异构筑的数字医疗鸿沟,可能导致普适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不能真正被公平享用;电子医疗ID可能会使患者无法摆脱固化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基于个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普适医疗增强技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机会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技术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享受公共医疗服务,高端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也将进一步加剧不同社会群体的健康权利鸿沟。文章提出了医疗资源分配应坚持“贵义尚利”、“效率优先、增进公平”、“差别平等”等原则,并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权益、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等方面推进医疗公平建设。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云医疗、移动医疗等非现场医疗模式将成为主流医疗形态,大量具有上下文感知功能的智能医疗设备、机器人参与到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护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医疗纠纷与医疗责任认定问题。非现场医疗的法律主体多,涉及到医生(本地医生、远程医生)、患者、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等多方,责任认定难度加大。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将面临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的困境。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势在必行,应加强而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明确智能医疗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健全医疗技术审查和风险规避制度等。现行医疗环境下,医生被赋予了高角色期待、“关系就医”现象普遍、现代医学技术权利化凸显、医患信任脆弱不堪。普适医疗将彻底改变家长式的医疗模式和医患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赋予患者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医疗的权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流程和诊疗决策,与医生开展平等对话并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医患关系民主化趋势明显。然而,大量先进医疗设备的引入,使得医疗技术风险增加、医疗消费主义兴盛、医患关系物化趋势渐显。应理性认识普适医疗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警惕医疗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大量社会风险问题的存在体现了普适医疗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不能以此否定普适医疗的时代价值。面对普适医疗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综合平衡个人诉求、公共利益和市场需求,促使政府、技术工程师、医疗机构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技术应用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有效应对和规避伦理风险,需要完善普适医疗技术设计,需要制度和伦理的协同制约,更需要培育一个德性的社会环境。
二、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状况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状况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暴雨内涝和交通拥堵情景下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研究 |
1.2.2 城市交通拥堵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1.2.3 城市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研究 |
1.2.4 城市急救医疗服务布公平性及局优化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 城市交通状况 |
2.3 暴雨灾害状况 |
2.4 急救医疗设施状况 |
3.暴雨内涝-交通拥堵复合情景构建 |
3.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构建 |
3.1.1 降雨模型 |
3.1.2 内涝情景模拟 |
3.2 交通拥堵时空分布研究 |
3.2.1 交通拥堵的特征分析 |
3.2.2 实时路况数据源 |
3.2.3 实时路况数据提取 |
3.2.4 研究区内路况时空分布规律 |
3.3 “暴雨内涝-交通拥堵”复合情景矩阵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多要素对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复合影响研究 |
4.1 急救医疗可达性评价方法 |
4.1.1 可达范围分析法 |
4.1.2 两步移动搜寻法 |
4.2 交通拥堵时空分布对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影响 |
4.2.1 交通拥堵时空分布对急救医疗服务范围的影响 |
4.2.2 交通拥堵对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影响 |
4.3 暴雨天气对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影响 |
4.3.1 暴雨对道路网络的影响及数据处理 |
4.3.2 暴雨对急救医疗服务范围的影响 |
4.3.3 暴雨对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影响 |
4.4 暴雨天气与交通拥堵对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复合影响 |
4.5 道路速度对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急救医疗站布局优化及评价 |
5.1 上海市中心城区急救医疗服务公平性现状分析 |
5.1.1 急救医疗公平性评价方法 |
5.1.2 中心城区急救医疗服务均等化分析 |
5.1.3 道路速度对急救医疗服务均等化影响 |
5.2 上海市中心城区急救医疗服务优化策略 |
5.2.1 中心城区急救医疗服务布局优化及评价 |
5.2.2 急救医疗服务优化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院前急救的概念 |
二、社会公众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建立自救互救体系的M意义 |
三、院前急救培训的研究现状 |
四、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 |
五、文献回顾小结 |
第三章 宁波市院前急救现状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对后续研究的启示 |
第四章 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对实践的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及方法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研究现状 |
一、基本概念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研究现状 |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章 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与评价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数字化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探讨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数字化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键节点探析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附件1 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件2 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件3 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表 |
附件4 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4)海南省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1、研究背景 |
2、项目介绍 |
2.1 10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 |
2.2 1000所村卫生室建设 |
2.3 10000名农村居民免费体检 |
2.4 100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优秀工作者奖励 |
2.5 100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 |
2.6 100名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培训 |
2.7 1000名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
3、评估理论、模型和框架 |
3.1 评估理论 |
3.2 评估模型 |
3.3 终期评估框架 |
4、质量控制 |
4.1 问卷调查 |
4.2 定性访谈 |
4.3 文献查阅 |
5、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二部分 基线调查 |
1、调查目标 |
2、调查对象和方法 |
2.1 调查地区和抽样方法 |
2.2 调查人群 |
2.3 调查方法 |
3、调查流程和内容 |
3.1 乡镇及村级调查 |
3.2 市县级调查 |
4、调查结果 |
4.1 定量调查结果 |
4.2 定性调查结果 |
5、讨论 |
5.1 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 |
5.2 农村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第三部分 中期评估 |
1、评估目的和目标 |
2、评估对象和抽样方法 |
2.1 评估地点 |
2.2 评估对象 |
2.3 抽样方法 |
3、评估内容和方法 |
3.1 项目进度、进展评估 |
3.2 项目管理评估 |
3.3 项目执行评估 |
3.4 项目效果初步评估 |
4、项目评估行程 |
5、评估结果 |
5.1 村民体检项目评估 |
5.2 卫生院和卫生室建设评估 |
5.3 人员培训评估 |
6、已完成项目评估讨论和总结 |
6.1 体检项目讨论与总结 |
6.2 培训项目讨论与总结 |
7、中期评估总结 |
7.1 项目整体进度进展 |
7.2 项目目标完成情况 |
7.3 总结 |
第四部分 终期评估 |
1、研究目的和目标 |
2、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抽样方法 |
3、评估内容和方法 |
3.1 评估内容 |
3.2 评估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项目进度和完成度 |
4.2 项目影响 |
4.3 效果评估 |
4.4 专题:项目卫生院效率评估包络分析 |
5、讨论 |
5.1 项目的效果 |
5.2 项目的经验 |
5.3 项目的不足 |
6、关于农村卫生建设的建议 |
6.1 改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卫生室覆盖率 |
6.2 打断"马太效应"循环 |
6.3 解决人才问题 |
6.4 注意事项 |
7、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车辆事故紧急呼救技术及伤害程度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车辆事故紧急救援系统概述 |
1.1.1 通信联络系统 |
1.1.2 交通运输系统 |
1.1.3 抢救组织 |
1.2 车辆事故紧急救援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车辆事故紧急自动呼救技术简介 |
1.4 车辆事故紧急自动呼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现状 |
1.4.2 国内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信息需求分析 |
2.1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信息的用户主体 |
2.2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信息需求分析 |
2.3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信息的处理流程分析 |
2.4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结构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车辆事故伤害及其评价标准 |
3.1 车辆碰撞车身损坏及其评价指标 |
3.2 车辆碰撞人体伤害及其评价指标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车辆事故伤害评价模型研究 |
4.1 车辆碰撞车身损坏评价模型 |
4.1.1 车辆正面碰撞事故车辆损伤评价模型 |
4.1.2 汽车对汽车的一维碰撞 |
4.1.3 追尾碰撞 |
4.1.4 二维碰撞 |
4.2 乘员头部撞击挡风玻璃动力学响应分析模型研究 |
4.2.1 抽象物理模型构建 |
4.2.2 基于薄板理论的挡风玻璃振动分析 |
4.2.3 头部撞击的振动分析 |
4.2.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2.5 头部撞击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辆事故伤害特点分析 |
5.1 车辆事故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
5.2 事故人体伤害特点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 PC-Crash的车辆事故伤害模拟分析 |
6.1 常用事故分析软件概述 |
6.2 PC-Crash软件介绍及其计算方法 |
6.3 PC-Crash软件的算法原理 |
6.3.1 概述 |
6.3.2 碰撞模型 |
6.3.3 PC-Crash中的人体模型 |
6.3.4 目前人体模型的局限性 |
6.3.5 PC-Crash软件中人-车模型的交互作用 |
6.4 基于 PC-Crash的车辆碰撞事故模拟分析 |
6.4.1 案例描述 |
6.4.2 汽车模型的建立 |
6.4.3 乘员人体模型的建立 |
6.4.4 碰撞过程模拟 |
6.4.5 模拟结果分析对比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车辆模拟碰撞信号采集处理试验研究 |
7.1 碰撞试验方法及步骤 |
7.1.1 试验设备 |
7.1.2 试验方法 |
7.1.3 试验步骤 |
7.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7.2.1 试验数据 |
7.2.2 碰撞信号处理分析 |
7.3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总体框架研究 |
8.1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决策流程设计 |
8.2 车辆事故紧急救援实施方案 |
8.2.1 车辆紧急救援 |
8.2.2 伤员紧急救护的步骤 |
8.2.3 院前急救的实施办法 |
8.2.4 院内急救的实施办法 |
8.3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总体框架构建及其实践分析 |
8.3.1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总体框架构建 |
8.3.2 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总体框架的实践分析 |
8.4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论院前急救中急救医疗功能的充分发挥(论文提纲范文)
1 认清价值, 高度重视 |
2 克服弊端, 充分发挥 |
2.1 “急救医护人员”方面 |
2.2 急救单元方面 |
2.3 院前急救服务系统的模式方面 |
2.4 院前急救医疗功能的维持方面 |
2.5 科研与培养方面 |
2.6 国家政府和行政管理者方面 |
3 科学谨慎, 正确发挥 |
(7)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状况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院前急救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 |
2 西部地区目前院前急救的状况 |
2.1 急救模式不同 |
2.2 平均呼救——到达现场间期较长 |
2.3 急救人次占急诊人次百分比低 |
2.4 回车率高 |
2.5 心跳骤停现场复苏成功率低 |
2.6 突发灾害事件时的应急能力相对较低 |
2.7 平均经济收入低 |
3 对策: |
3.1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
3.2 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院前急救的社会地位 |
3.3 加强队伍建设 |
3.4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增大国家财力的投入 |
(8)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人口学特征 |
1.5.2 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和职业状态现状 |
1.5.3 离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1.5.4 各影响因素对离职意愿的路径分析 |
1.6 主要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问卷调查 |
1.6.3 统计分析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对象标准选取 |
2.1.2 纳排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和变量计算 |
2.2.2 研究工具 |
2.2.3 资料收集和统计学方法 |
2.2.4 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人口学信息 |
3.2 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和职业状态现状 |
3.2.1 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现状 |
3.2.2 急诊医护人员职业状态现状 |
3.3 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3.3.2 离职意愿与职业状态相关性分析 |
3.3.3 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广义线性回归分析 |
3.4 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
3.4.1 模型建立和提出假设 |
3.4.2 中介效应分析 |
4 讨论 |
4.1 急诊医护人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
4.2 急诊医护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仍待提高 |
4.3 高学历和高职称急诊医护人员偏少 |
4.3.1 学历 |
4.3.2 职称 |
4.4 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应当重点关注 |
4.5 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
4.5.1 急诊医护人员一般人口学特征对离职意愿的影响 |
4.5.2 急诊医护人员职业状态对离职意愿的影响 |
4.6 小结 |
5 结论 |
6 建议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协同治理视野下城市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研究 ——以上饶市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交通安全 |
2.1.2 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 |
2.1.3 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的特殊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概述 |
2.2.2 协同治理理论在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上的应用 |
第3章 上饶市M小学周边交通安全现状 |
3.1 上饶市基本情况 |
3.2 M小学交通基本情况 |
3.2.1 师生员工和车辆交通情况 |
3.2.2 道路情况 |
3.2.3 车位情况 |
3.2.4 出行方式情况 |
3.3 M小学校园周边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特点 |
3.3.1 时间特定且有规律 |
3.3.2 多为短时群体性活动 |
3.3.3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多发 |
3.3.4 家长接送与周边社会车流易发生冲突 |
3.4 M小学周边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措施 |
3.4.1 实行高低年级错时上下学 |
3.4.2 进行交通安全基础设施配置 |
3.4.3 进行交通秩序管控 |
3.4.4 进行公共交通配套 |
3.4.5 警校共同开展安全教育 |
第4章 M小学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M小学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部门间协同意识薄弱 |
4.1.2 多元主体参与不足 |
4.2 M小学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不畅的原因 |
4.2.1 主体思想重视不足 |
4.2.2 主体责任不清晰 |
4.2.3 协同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国内城市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经验与启示 |
5.1 盐城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经验 |
5.1.1 变理念,推陈出新抓共治 |
5.1.2 优措施,因地施策抓管理 |
5.1.3 强科技,严管重罚抓效率 |
5.2 武汉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经验 |
5.2.1 加强部门协商,“警校家”护学责任具体化 |
5.2.2 加大部门协作,“警校家”护学措施细致化 |
5.2.3 扩大社会合作,“警校家”护学活动创新化 |
5.3 盐城和武汉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经验启示 |
5.3.1 形成良好交通秩序是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最终目标 |
5.3.2 多部门间共同协作是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的组织保障 |
5.3.3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是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的必要条件 |
5.3.4 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和先进科技运用是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的外在保障 |
第6章 M小学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协同治理机制构建 |
6.1 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6.1.1 协同治理机制构建是解决治理不畅的有效措施 |
6.1.2 协同治理机制构建是缓解警力不足的重要手段 |
6.2 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的目标 |
6.3 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协同治理领导机制 |
6.3.1 责任机制 |
6.3.2 组织机制 |
6.3.3 沟通协调机制 |
6.4 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协同治理执行机制 |
6.4.1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
6.4.2 培养社会自组织行为 |
6.4.3 优化协同互动关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行医疗体系困境重重 |
二、大技术引发医疗大变革 |
三、医改加速重塑医疗生态 |
四、医疗革命重构医疗伦理 |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难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普适计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二、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三、普适医疗发展概述 |
第一章 普适医疗:开创未来医疗新图景 |
第一节 普适医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普适医疗的技术框架 |
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
二、物联网(IOT) |
三、云计算与云存储(Cloud Computing&Cloud Storage) |
四、大数据(Big Data) |
五、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AI&Cognitive Computing) |
六、电子病历与电子医疗档案(EMR&EHR) |
七、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 |
第三节 普适医疗的内涵与价值 |
一、普适医疗的内涵 |
二、普适医疗的价值 |
第二章 普适医疗的隐私与安全问题 |
第一节 透明社会的隐私悖论 |
一、信息与隐私 |
二、个人医疗信息、医疗隐私、医疗数据与医疗大数据 |
第二节 普适医疗时代的隐私与安全困境 |
一、全时全景隐私监视 |
二、隐私边界无限延展 |
三、隐私数字化之困 |
四、隐私财产属性增强 |
五、隐私遗忘机制失效 |
六、隐私控制权弱化 |
七、传统隐私保护体系解体 |
第三节 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框架构建 |
一、国内外个人健康医疗数据保护立法实践 |
二、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 |
第三章 普适医疗的公平问题 |
第一节 医疗公平之伦理纷争 |
一、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
二、道义优先还是功利优先 |
三、机会平等还是比例平等 |
第二节 普适医疗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公平可及 |
一、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 |
二、医患权利平等化 |
第三节 普适医疗引发公平伦理新危机 |
一、医疗数字鸿沟加剧 |
二、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 |
三、医疗增强技术引发伦理危机 |
第四节 促进普适医疗公平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二、重视弱势群体健康权益 |
三、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 |
第四章 普适医疗的责任问题 |
第一节 责任与医疗责任 |
第二节 传统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
第三节 普适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
一、非现场医疗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
二、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
三、普适医疗数据的权属界定问题 |
第四节 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 |
一、加强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 |
二、明确医疗智能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三、明晰医疗数据权属关系 |
第五章 普适医疗的医患关系问题 |
第一节 现行医疗体系下的医患关系 |
一、医患关系的定义与模式解读 |
二、医患危机与中国式医患关系 |
第二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向 |
一、患者主动管理健康 |
二、患者参与医疗流程 |
三、患者就医方式重构 |
第三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新危机 |
一、医疗技术风险增加 |
二、医疗消费主义兴盛 |
三、医患物化问题渐显 |
第四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重塑 |
一、理性认识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 |
二、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 |
三、警惕医患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二 |
致谢 |
四、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状况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暴雨内涝和交通拥堵情景下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D]. 胡文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D]. 胡苏珍. 复旦大学, 2012(03)
- [3]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评价研究[D]. 陈虹. 第三军医大学, 2011(07)
- [4]海南省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评估研究[D]. 吴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5]车辆事故紧急呼救技术及伤害程度评价的研究[D]. 盘朝奉. 江苏大学, 2008(11)
- [6]论院前急救中急救医疗功能的充分发挥[J]. 孙义萍,倪爱民,钱国薇. 中国急救医学, 2004(07)
- [7]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状况及其对策[J]. 李远建. 西藏医药杂志, 2001(S1)
- [8]海南省急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卢佳铭. 海南医学院, 2021
- [9]协同治理视野下城市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治理研究 ——以上饶市M小学为例[D]. 张婷. 南昌大学, 2020(01)
- [10]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D]. 谢亚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