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梗塞球麻痹病人及家属的饮食出院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刘跟莉,刘玉民,曹秋茹,董爱波[1](2017)在《临床路径模式在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假性球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科室现行的管理模式,实验组按照制定的假性球麻痹临床路径模式进行管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林琼[2](2014)在《86例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文中指出脑梗塞是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所致脑血管病,其致残率、死亡率甚高,且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种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恢复慢,预后差,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的心理变化。但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将有不同程度的康复。在脑梗死确诊后积极治疗,并及时进行急性期相应护理非常重要。对患者日后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2013年10至12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
凌秋华[3](2013)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吞咽障碍是由于双侧大脑皮质或者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者吞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引起,大约57%73%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尽管部分吞咽困难是一过性,但是容易导致不良预后,如脱水、营养不良、误吸、肺炎、窒息等各种并发症,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尽早拔除胃管,恢复正常饮食及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进展综述如下。
陈燕,翁雪玲,沈韵[4](2010)在《放射性脑病球麻痹患者饮食掌握的现状及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饮食方面的护理对策能帮助放射性脑病球麻痹患者减少误吸、肺炎的发生及满足机体需要量。方法:对2009-042010-04本病区60例放射性脑病球麻痹患者有关饮食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4例患者基本满足机体需要量,3例患者误吸后出现严重肺部感染,1例出现误吸后窒息,5例患者停留胃管鼻饲。结论:通过饮食方面的护理对策能帮助放射性脑病球麻痹患者减少误吸、肺炎的发生及满足机体需要量,提高其生活质量。
樊雨青[5](2009)在《糖尿病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防止假性球麻痹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出现,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32例假性球麻痹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与护理。结果:32例病人有25例恢复正常饮食,7例带管出院,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对于此类病情复杂且预后差的患者只要饮食护理得当亦可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孙继棉[6](2009)在《老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预见性护理》文中提出
王和生[7](2007)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最佳疗效方案探讨》文中认为目的: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影响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PBP)吞咽困难患者疗效的因素及水平,以及探讨针刺治疗吞咽困难的机理。方法:将72例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住院患者选用正交设计中的L9(34)表安排试验分组。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程分别在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各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计9组,每组8例。对针刺时机、选穴配伍、刺激量和针刺疗程四因素及其不同水平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的治疗方法。结果:在四个因素中,针刺时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次是选穴配伍,刺激量和针刺疗程。在四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上,其疗效也有明显差别。在针刺时机上,急性期的疗效优于恢复期,恢复期的疗效优于后遗症期。在选穴配伍上,组穴一的疗效优于组穴三,组穴三的疗效优于组穴二。在刺激量上,中刺激量优于轻刺激量,轻刺激量优于重刺激量。在针刺疗程上,20天疗程优于30天,30天疗程优于10天。针刺可以增加吞咽困难患者的脑供血,改善其血液循环;能够降低患者的MDA和纤维蛋白原,提高SOD活性;针刺可明显减少吞咽困难所并发的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合并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正交设计是针灸临床研究中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客观的手段和方法。针刺是治疗吞咽困难的一种颇有前途的疗法,值得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研究。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机制较为复杂。从神经反射弧的角度分析,PBP所造成的吞咽困难其实质是由于反射弧的某一环节发生障碍的结果,针刺可以促使病损组织被破坏的神经反射弧重新建立,从而使麻痹神经的功能得到恢复。从脑血液循环机制来看,针刺降低了血液的高浓、粘、聚、凝滞状态,改善病变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和新陈代谢,使与PBP相关的缺血区脑组织及其“半暗带区”得到有效的灌注,保证了病损处充足的氧和葡萄糖等营养成分的供应,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使吞咽困难症状得到改善。
邓敏,蒲承容[8](2006)在《脑血管意外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文中指出
张玉珍,苏迅,程军,赵芳[9](2005)在《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讨论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对 94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2 8例 ,脑梗塞 6 6例 )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详细总结分析。结果由于重视糖尿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护理同时 ,注重了对其它多种并发病如周围神经病、冠心病、肾病、皮肤感染、足坏疽等的护理。本组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总有效率达 92 9% ;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达 89 4 %。结论全面、多方位、严紧的护理计划和严密实施有利于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尽早康复
何春欢,卢少萍,谢瑞浓[10](2004)在《假性球麻痹病人胃造瘘的家庭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假性球麻痹是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其中由于支配其运动神经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老年患者由于吞咽功能障碍,往往依赖胃管饲提供营养,由于长期停留胃管的刺激,患者耐受性差,而且有胃食管反流误吸的危险,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具有手术简单、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需要长期营养患者经常采用的方
二、脑梗塞球麻痹病人及家属的饮食出院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梗塞球麻痹病人及家属的饮食出院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路径模式在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实验组干预方法。 |
1.2.2 对照组干预方法。 |
1.3 研究工具 |
1.3.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1.3.2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
1.3.3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比较 |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1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治疗费用 |
3.2 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
3.3 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2)86例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护理内容 |
2.1 口腔护理: |
2.2 心理护理: |
2.3 语言训练[1]: |
2.4 饮食护理: |
2.5排便的护理: |
2.6 康复护理: |
3 小结 |
(3)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
2 吞咽障碍的评定标准 |
2.1 摄食前的一般评价: |
2.2 吞咽功能的评价: |
2.3 吞咽过程评价: |
2.4 辅助性检查: |
3 康复护理训练方法 |
3.1 基础训练: |
3.2 摄食训练: |
4 心理护理 |
5 健康教育 |
6 结语 |
(6)老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预见性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护理探讨 |
2.1 预见性护理 |
2.2 特殊护理 |
2.2.1 肢体功能护理 |
2.2.2 失语的护理 |
2.2.3 出院指导 |
(7)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最佳疗效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吞咽困难的临床评估与实验检查 |
1. 临床评估 |
1.1 饮水试验 |
1.2 咽反射及敏感度试验 |
1.3 吞咽困难程度评价 |
2. 功能检查 |
2.1 录像 X线造影吞咽检查 |
2.2 电视内窥镜吞咽检查 |
2.3 咽下压检查 |
2.4 肌电图检查 |
2.5 脉冲血氧定量法 |
2.6 超声波检查 |
2.7 吞咽动作仪评估 |
二、吞咽困难的临床检查 |
1. 吞咽困难检查步骤 |
1.1 病史 |
1.2 体格检查 |
三、吞咽困难的临床治疗 |
1.1 直接措施 |
1.2 胃肠营养 |
1.3 药物疗法 |
1.4 心理冶疗 |
1.5 间接措施 |
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评估与康复的时间窗 |
五、祖国医学对假性球麻痹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1. 古代文献研究 |
1.1 病因及病机 |
1.2 针灸治疗文献 |
2. 现代文献研究 |
2.1 假性球麻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 |
3.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机理研究 |
3.1 导师对中风机理的探讨 |
3.2 假性球麻痹的机理研究 |
4. 小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1. 诊断标准 |
2. 病例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治疗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临床资料 |
三、结果 |
1. 正交设计评价指标的 K值和 R值 |
2. 分组比较结果 |
2.1 两组 TCD检查结果 |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比较结果 |
2.3 两组患者血浆 SOD和 MDA的比较结果 |
2.4 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比较结果 |
2.5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变化情况比较结果 |
2.7 两组患者随防再发卒中的比较结果 |
四、讨论 |
1. 立法处方依据 |
2. 不同因素的探讨 |
2.1 针刺时机的选择 |
2.2 针刺刺激量的选择 |
2.3 针刺疗程的讨论 |
3. 正交试验设计与针灸研究 |
4. 针灸与 SOD和 LPO |
5. 针灸能明显减少 PBP的并发症 |
五、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机制 |
六、针刺治疗吞咽困难机理的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脑血管意外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要点 |
1.2.1 心理护理: |
1.2.2 鼻饲指导: |
1.2.3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9)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预后 |
2 护理 |
2.1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
2.2 TIA的护理 |
2.3 脑梗塞的护理 |
2.4 重视饮食的护理 |
2.5 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护理 |
2.6 其它合并症的护理 |
2.7 出院指导 |
3 小结 |
四、脑梗塞球麻痹病人及家属的饮食出院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路径模式在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 刘跟莉,刘玉民,曹秋茹,董爱波.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01)
- [2]86例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J]. 林琼. 内蒙古中医药, 2014(30)
- [3]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进展[J]. 凌秋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4)
- [4]放射性脑病球麻痹患者饮食掌握的现状及护理[J]. 陈燕,翁雪玲,沈韵. 航空航天医药, 2010(11)
- [5]糖尿病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体会[J]. 樊雨青. 包头医学, 2009(03)
- [6]老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预见性护理[J]. 孙继棉. 黑龙江医药, 2009(04)
- [7]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最佳疗效方案探讨[D]. 王和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9)
- [8]脑血管意外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J]. 邓敏,蒲承容. 现代临床医学, 2006(06)
- [9]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J]. 张玉珍,苏迅,程军,赵芳. 现代护理, 2005(01)
- [10]假性球麻痹病人胃造瘘的家庭护理[A]. 何春欢,卢少萍,谢瑞浓. 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4
标签:吞咽困难论文; 脑梗塞的症状及治疗论文; 球麻痹论文; 脑梗塞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