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渗出性多形性红斑17例临床分析

重度渗出性多形性红斑17例临床分析

一、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17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媛,南楠,耿玲玲,李小青[1](2020)在《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3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患儿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男18例,女12例,男女比例约3∶2。发病年龄(7.57±2.48)岁,其中最大13岁,最小2岁。此30例患儿符合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诊断条件。其中可疑致敏药物包括:抗菌药物15例,占50%;抗癫痫药8例(苯巴比妥4例、卡马西平2例、丙戊酸钠2例),占26.7%;非甾体抗炎药5例(布洛芬4例、阿司匹林2例),占16.7%;无明确致敏药物2例,占6%。30例患儿均有口腔黏膜及眼结膜受累,并发角膜溃疡1例;外阴及生殖器受累10例。30例均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其中3例因脏器功能明显受损,病情进展快行血液净化治疗。4例发展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其中3例加用环孢素治疗。1例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为意识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行康复治疗2个月后恢复。结论对于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多数患儿合并肝脏功能异常,最易引起致敏的药物为抗菌药物及抗癫痫药物,在早期识别后,尽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如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生物制剂及血液净化等。

孙翠[2](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形红斑83例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多形红斑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中西医治疗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多形红斑的中西医诊疗水平积累数据。方法:研究多形红斑的临床资料特征,查阅病历,对2017年2月到2019年1月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一科住院治疗的83例多形红斑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出相关结果并分析,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结果:1.基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病例83例,性别构成比男:女=1:1.68;患者平均年龄44.72±17.49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0.98±4.09天,经过统计学检验,2018年总体住院时间较2017年住院时间有所减少;2.临床表现:83例患者病程为110天的为69例(占比83.1%),多属急性病程;对其诱发因素进行统计得出有感染因素者25例(占比30.1%),有药物因素者41例(49.4%),可见多形红斑的发病诱因主要为感染和药物因素;临床表现首发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有靶形损害者61例(占比73.5%),瘙痒为主要不适,出现发热或乏力者34例(41.0%);3:化验检查:化验检查方面变化较多的主要为NEUT升高者34例(41.0%)、LYMPHN降低32例(38.6%)、EON降低25例(占比30.1%)、ESR升高22例(占比26.5%)、CRP升高33例(占比39.8%);STP降低33例(占比39.8%)、SGOT降低22例(占比26.5%)、LDH升高21例(占比25.3%),其余变化占比较少;4.治疗: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中药汤剂治疗为辅。83例患者中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3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组49例、单纯中药汤剂治疗组11例,以各组治疗后有效率为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多形红斑具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总结得出本院治疗多形红斑所用中药汤剂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利咽、活血凉血养血的中药为主,与文献中治疗多形红斑所用中药基本一致,但文献中多重用补血补气功效中药,与我院重用清热解毒中药略有不同;从四气、五味分析来看,我院与文献中所用中药原则基本相同,归经分析来看与文献中有一定差别。结论:1.多形红斑是一类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病损为虹膜样或靶形红斑,诱因多与上呼吸道感染及药物过敏有关。2.我院治疗多形红斑控制病情的快速发展多依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同时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是我院治疗多形红斑的一大特色,但目前缺乏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形红斑体现中医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以西医疗效评价标准判定疗效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形红斑疗效具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3.我院治疗多形红斑所用中药与文献中所用中药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可根据患者病情相互借鉴,互相提高。

魏田力,王毓新,侯安存[3](2018)在《多形红斑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EM)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少见疾病,以皮肤的靶形损害为主要特征,又可分为轻症与重症。重症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 majus,EMM)也可出现发热、皮肤表皮剥脱、黏膜损害及其他多系统症状,与可能威胁健康和生命的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此外,SJS与病情更加凶险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亦有相似与不同之处。长期以来,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多有争议,因此,正确的识别和处理十分重要。

张文祥,陈真真,张娜,李自普[4](2018)在《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7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病儿临床资料。结果轻症病儿躯干、四肢密布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重症病儿皮疹进行性增多,疱疹融合成片伴皮肤脱落,指(趾)甲部分或全部脱落。停用可疑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并加强护理后,均痊愈。仅2例躯干部遗留散在色素沉着。结论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以皮肤、黏膜多样化表现为特征,重症者可合并多脏器损害,需要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夏雅芙,刘玉凤,王璐琦[5](2018)在《护理干预在预防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全身感染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探讨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儿接受护理后出现全身感染的情况,并调查2组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出现全身感染的人数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观察组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对照组相比同样存在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对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出现全身感染的概率明显降低,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明显有所提升,有利于患儿尽快康复出院,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明哲[6](2018)在《消风散加减治疗多形性红斑》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消风散加减治疗多形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多形性红斑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给予地氯雷他定片,每次5 mg,1次/d,口服,同时给予抗组胺、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并积极去除诱发因素。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以消风散为主加减治疗并随证加减。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2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45例总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45例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辅助检查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治疗组血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比较,对照组痊愈16例,1年内伴不同程度复发8例,占50.00%;治疗组痊愈25例,1年内伴不同程度复发4例,占16.00%。治疗组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治疗多形性红斑可有效改善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血沉情况,并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

陈薇[7](2017)在《综合护理模式对多形红斑治疗疗效及远期复发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多形红斑治疗疗效及远期复发的影响。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68例多形红斑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后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随访方式可采用电话随访或面访。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着高于对照组67.65%(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显着低于对照组44.12%(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82%显着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多形红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远期疾病复发率。

李雨,季兴[8](2017)在《1例美洛西林/舒巴坦致儿童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美洛西林/舒巴坦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美洛西林/舒巴坦致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1例,并检索2006—2016年间国内外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美洛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个案报道检索到12例,因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美洛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不良反应以过敏性皮肤瘙痒为主。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美洛西林舒巴坦引起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观察,确保用药安全。

王灿[9](2017)在《清热消斑汤治疗多形红斑(血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清热消斑汤对多形红斑(血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门诊,将符合标准的86例有效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清热消斑汤,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对照组给予裸花紫珠片,一次2片,一日3次。1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皮损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将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6.19%,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程结束治疗组皮损积分为1.12±1.94,对照组皮损积分为4.21±1.72,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多形红斑皮损面积、数目、严重程度、痒痛程度等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50±2.42,而对照组为4.83±1.7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多形红斑患者生活质量上优于对照组。结论:1、清热消斑汤能有效改善多形红斑患者皮损积分及生活质量;2、清热消斑汤是治疗多形红斑(血热型)安全有效的方剂。

李正斯[10](2017)在《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甲强龙联合丙球应用于治疗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我院收治的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丙球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与93.33%,观察组患儿疗效比对照组显着,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甲强龙联合丙球应用于治疗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可明显改善其高热、皮肤皮疹等临床症状,效果显着,可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二、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17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1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形红斑83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形红斑患者83例回顾性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病例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疗效判定标准
        1.1.5 采集及评估内容
        1.1.6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总体描述
    1.3 讨论
        1.3.1 一般资料回顾
        1.3.2 临床资料回顾
        1.3.3 治疗
        1.3.4 出院时情况评价
    1.4 小结
    1.5 存在不足与展望
二、重症多形红斑6例回顾性分析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2.1 皮肤表现
        2.2.2 自觉症状
        2.2.3 其他症状
    2.3 化验检查
    2.4 治疗方法
        2.4.1 祛除诱因
        2.4.2 糖皮质激素
        2.4.3 丙种球蛋白
        2.4.4 中药汤剂
        2.4.5 其他治疗
    2.5 转归
    2.6 讨论
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治疗多形红斑中药处方用药规律
    3.1 资料与方法
        3.1.1 中药处方检索
        3.1.2 检索中医药治疗多形红斑的文章
        3.1.3 分析软件
        3.1.4 中药名称规范
        3.1.5 中药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用药频次
        3.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治疗多形红斑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3.2.3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3.2.4 使用统计报表功能进行性味归经分析
    3.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形红斑中西医现代诊疗情况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多形红斑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形红斑的病因、病机与病理
2 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
3 多形红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1 多形红斑的诊断
    3.2多形红斑与SJS异同的争议
    3.3 应与多形红斑鉴别的其他疾病
4 多形红斑的治疗及预后
    4.1 病因治疗
    4.2 皮肤黏膜局部治疗
    4.3 全身系统治疗
5 结论

(4)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分型及治愈标准
    1.3 皮疹描述
    1.4 实验室检查
    1.5 治疗方法
    1.6 预后
2 讨论

(5)护理干预在预防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全身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儿全身感染的情况, 见表1。
    2.2 2组患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见表2。
3 讨论

(6)消风散加减治疗多形性红斑(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中医辨证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治疗组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3.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3.3 治疗前后2组辅助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
    3.4 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4 讨论

(7)综合护理模式对多形红斑治疗疗效及远期复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3 讨论

(8)1例美洛西林/舒巴坦致儿童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文献资料
3 讨论

(9)清热消斑汤治疗多形红斑(血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多形红斑的中医研究概况
        1.1 古代中医的认识
        1.2 现代中医的认识
    2. 多形红斑的西医研究概况
        2.1 病因研究
        2.2 治疗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1.1 西医诊断标准
        2.1.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 观察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临床观测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
        3.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评价
        3.4 统计学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完成研究情况
        4.2 病例的脱落情况
        4.3 综合性疗效的比较
        4.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4.5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4.6 不良反应及安全指标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多形红斑病因病机的探讨及组方依据
    2. 组方分析
        2.1 汤方分析
        2.2 自拟方组方分析
        2.3 方中诸药的现代药理分析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10)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17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重症)30例临床分析[J]. 冯媛,南楠,耿玲玲,李小青. 中国基层医药, 2020(22)
  • [2]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形红斑83例回顾性分析[D]. 孙翠.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多形红斑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魏田力,王毓新,侯安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24)
  • [4]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7例临床分析[J]. 张文祥,陈真真,张娜,李自普.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5]护理干预在预防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全身感染中的应用[J]. 夏雅芙,刘玉凤,王璐琦.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11)
  • [6]消风散加减治疗多形性红斑[J]. 孙明哲. 吉林中医药, 2018(05)
  • [7]综合护理模式对多形红斑治疗疗效及远期复发的影响[J]. 陈薇.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12)
  • [8]1例美洛西林/舒巴坦致儿童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文献复习[J]. 李雨,季兴.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06)
  • [9]清热消斑汤治疗多形红斑(血热型)的临床观察[D]. 王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7)
  • [10]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效果研究[J]. 李正斯.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9)

标签:;  ;  ;  ;  ;  

重度渗出性多形性红斑17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