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英语中容易引起误解的否定句(论文文献综述)
肖太馨[1](2021)在《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一带一路”的引领下,汉语在对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进程、汉语习得研究就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而随着中泰往来的日益频繁,走出国门来到中国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泰国掀起了一股“汉语热”,为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了加强中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有必要对来华泰国学生的汉语教学进行专门研究。本论文以红河学院泰国学生“不”和“没(有)”的习得情况为研究内容,旨在探索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否定结构的规律,以期为对外汉语推广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总结了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简要介绍了本研究需要的研究理论。同时,收集了红河学院汉语言专业大一到大四的所有泰国学生汉语写作课的平时作业、期中测试卷、期末测试卷共计435篇作文、约22万字作为研究语料,从一个总体的角度来探究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偏误情况;其次,为了进一步发现并补充完善泰国学生在作文语料中没有使用到的句型,本文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收集整理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否定副词的偏误语料,归纳出带“不”的13个结构和带“没(有)”的9种结构,总结并统计这22个结构的偏误类型和偏误率;第三,根据泰国学生习得偏误的类型,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偏误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等相关理论,同时将结合汉语和泰语的“不”和“没(有)”否定结构的异同点,详细分析了泰国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并发现学生的习得重难点;最后,在分析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否定结构的偏误类型及产生偏误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泰国学生习得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特点,对泰国学生汉语否定结构教学提出教学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工作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从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语法结构和语义方面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的母语进行对比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全方位、多层次地贯彻汉语否定结构的教学。
马丽[2](2020)在《韩国语委婉语研究》文中指出委婉语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活动的润滑剂。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考虑到文化、礼仪、宗教、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人们往往避免使用令人不悦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取而代之的是闪烁其词,能使人感到愉快、舒适的说法,即委婉语。委婉语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教学意义,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既有研究从多层面、多角度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然而,关于韩国语委婉语这一神秘宝藏,还有很多领域有待探寻,相关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例如,对委婉语定义和范畴的界定不够统一和明确;概括分析居多,系统研究成果较少;宏观研究较多,个案分析不足;没有统一的语料来源,等等。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对韩国语委婉语的概念和范畴进行重新界定与划分,从形式、语义、功能三个方面系统梳理韩国语词汇委婉语、句式委婉语的构成方式、语义变化与社会功能,并在具体语境中对其进行动态分析,尝试建立韩国语委婉语理论体系。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第一,本文在分析既有定义不足的基础上,将委婉语重新定义为:在具体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不吉、不洁、不礼、不适的内容,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进行间接表述,从而避免对方感到痛苦和不快。在此基础上,指出委婉语的范畴包括词汇委婉语、句式委婉语、语篇委婉语三部分。词汇委婉语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不吉、不洁、不礼、不适的词汇或短语,使用其他词汇、短语间接表述敬畏对象、死亡、疾病、性、生理现象、身体条件缺憾、社会生活缺憾、政治与经济的消极方面等内容,从而避免对方感到痛苦和不快。词汇委婉语的对象和范围是相对固定、有限的。句式委婉语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不礼和有负担的言语行为,使用句类转换、句式转换、句子成分添加等语法手段和迂回表达、省略、提示等语用手段,间接表述请求、命令、提问、劝说、指责、拒绝等意图,从而避免对方感到尴尬和不快。句式委婉语多属于语用学范畴,其使用范围极其广泛,难以囊括所有种类。语篇委婉语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当词汇委婉语和句式委婉语都难以满足表达需求,此时可采用传达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篇章进行委婉表达。与词汇委婉语和句式委婉语所不同的是,语篇委婉语的使用目的除了避免对方感到痛苦和不快,更多的是在具体语境中,在准确判断双方利害关系基础上,实现保护自我和照顾对方的一箭双雕目的。第二,在构成方式方面,韩国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十分丰富。从广义上看,可将其分为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从狭义上看,主要指语言手段。韩国语委婉语的语言构成手段主要包括:语音方式、字形方式、词汇方式、句式方式、修辞方式等。语音方式主要有变音、倒置、省音、替音、添音;字形方式包括改字、空字、拆字、标记替代;词汇方式分为同义词替代、反义词替代、抽象词替代、汉字词替代、外来词替代、构词法、熟语替代;句式方式包括规约性句式和非规约性句式;修辞方式主要涵盖概念隐喻、转喻、拟人等。第三,在语义变化方面,本文根据委婉语的语义演变特点,从语义层级关系变化和语义清晰度变化两方面着手,将韩国语委婉语的语义演变归纳为语义聚合和语义模糊两部分,其中语义聚合又可分为语义相同、语义反向、语义扩大、语义转换几方面,语义模糊又包括指称模糊、语义多样化、语义缺乏确指、语义隐含,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委婉语与直陈语相比较的语义变化情况。第四,在语用功能方面,以使用委婉语的首要照顾对象是“他人”还是“自己”为标准,即以“利人”还是“利己”为标准,将韩国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划分为礼貌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两类。委婉语使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营造和谐的谈话氛围,展示说话人良好的礼貌教养,让听话人感受到说话人的友善和诚意,不让对方受胁迫和感到难堪,赢得对方的好感。尤其在表达负面信息时,礼貌是卓有成效的言语交际手段,也是委婉语的重要功能。委婉语在交际中发挥的礼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礼貌表达不洁不雅事物、礼貌表达对弱者的尊重同情、礼貌表达面子威胁行为。人们往往不是单纯为了交际而交际,通常都伴随着多种多样的目的。保护自己,为自己说好话是人类的天性。因此,礼貌功能只是委婉语的部分功能,一旦交际行为涉及自身利益,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安全、利益、地位、面子,竭尽全力保护好自己。委婉语在交际中发挥的自我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保护自我安全、保护自我利益、保护自我面子。总之,委婉语可以在行使礼貌功能的同时,伴随生产自我保护功能这一副产品。另一方面,所有的委婉语使用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自我保护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礼貌功能,当二者发生冲突,最终是礼貌功能服从于自我保护功能。因此我们认为,委婉语的终极目的和社会功能是自我保护,即趋利避害。正确使用委婉语,可以达到含而不漏、曲而不晦的功效,避免针锋相对引起对方不悦和不快,令听者更容易接受谈话内容,提高谈话效率,促进交际顺畅进行。
齐榕[3](2020)在《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承接连词“于是”的偏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承接连词“于是”的语义丰富,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常用的词汇,也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容易产生偏误的词汇之一。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着重从语义角度的研究成果少,在对外汉语方向上也鲜有成熟的探索和教学建议。为使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于是”一词的语义及用法,降低偏误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从语言本体方面指出承接连词“于是”表示一种前后相继的语义关系,可以出现在三种语义关系的句子中:单纯承接关系、承接因果关系以及单纯因果关系的句子中。在这些句子中对比分析了“于是”与容易混淆的承接连词“然后”、因果连词“所以”等的不同。其次,以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分析了“于是”一词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总结出“于是”的偏误类型有:错用于因果复句和错用于非因果复句两种。因此,本文认为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教材编写不足、教师讲解不到位、母语负迁移影响、目的语知识泛化、学习者消极的学习策略。针对以上原因,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材编写中,准确使用母语或共同语标注,对比解释“于是”及近义词“然后”、“所以”等,多设计练习,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此外,教师要做好语言本体研究,及时预测偏误,在讲解过程中多注意引导,运用语境进行汉语教学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等。希望本文研究能为降低留学生学习汉语承接连词“于是”的偏误有所帮助,并为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时榴红[4](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隐性否定应答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会话中,表示否定语义除了可以使用带有否定词的否定应答语之外,还可以使用大量不带否定词的应答语来表达隐含的否定意义。这类隐性否定的表达和带否定词的显性否定表达相比起来,说话者的真实意图隐含在表层结构中,能够表达不同的语用含义,且更富感情色彩。而听话者往往需要通过具体语境来识别、理解其否定意义。目前,在汉语本体研究领域,隐性否定表达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各项研究也已日趋完善。而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则鲜有人关注,与此同时,留学生的教材和测试中却时常出现这类含有隐性否定表达的应答语,学生失分率高,存在理解障碍。尤其是在对学生理解和反应能力要求更高的听力测试中,该类表达更是成为了学生的难题。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有困难,但而今的教材和课堂教学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二语习得领域也缺少对于该语言现象的关注。所以,本文以听力教学中的隐性否定应答语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了大量听力教材和试题中会话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外汉语的教学经验,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隐性否定应答语的定义、否定内容、表达形式、语用功能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听力测试问卷,考察了华中师范大学来华预科留学生对于隐性否定应答语的习得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习得现状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及习得策略。本文共分为以下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意义、选题相关的研究综述以及交代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第一章主要通过文献的和语料的整理,归纳出了隐性否定的定义和否定内容,并整理三种隐性否定应答语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为:使用固定表达、使用修辞、使用会话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语义分析,将该表达的语用功能和表达效果概括为表情功能和使表达得体,其中表达效果又可细分为表达礼貌和表达负面事理立场两种。第二章对留学生隐性否定应答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整体掌握情况不理想,听力练习比书面练习得分低。第三章根据问卷的情况和访谈,从习得难度、教材、教学、听力策略和情感策略五方面对习得现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听力教学中隐性否定应答语教学和习得两方面的策略,以期在应试方面提高来华预科留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语言运用方面丰富学生的否定应答语表达,提高交际能力,实现从应试到能力的转化。
张洁[5](2020)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Indistractable(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有关信息型文本的汉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选自《如何保持专注:选择你想要的人生》(Indistractable:How to Control Your Attention and Choose Your Life),涉及心理学、商业和科技领域,为读者解开注意力管理中遇到的困惑,并呼吁读者思考、感受和采取行动。笔者在翻译时遇到5个方面的难点:术语的翻译、抽象名词的翻译、长句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以及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翻译。词汇上,术语繁而杂、抽象名词意义虚泛、晦涩难懂;句子上,多语义逻辑不明确的长句、常用受施者表被动语态的客观被动句,以及不够明确表达作者观点的肯定句和否定句,这些对源文本的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依据纽马克的观点,翻译信息型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因此,笔者在翻译时要注重信息的传达与译文读者感受。针对以上翻译难点,笔者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术语翻译,采用了加注法和意译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对于抽象名词的翻译,采用了词类转译法,使得词义明确、通顺;对于长句的翻译,采用了换序法,以符合汉语的思维逻辑;对于被动句的翻译,采用了语态转换法,迎合读者的主体意识;对于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翻译,采用了正反表达法,避免译文的迂回间接。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译文较为完整传递原文信息,同时兼顾读者的阅读感受。希望本报告能为其他从事信息型文本的译者提供一定借鉴。
张巍[6](2019)在《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互动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情态”是人类自然语言普遍存在的范畴之一,情态问题也是语言学、逻辑学乃至哲学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情态动词是情态表达的重要手段,情态动词的习得同样是情态习得的关键。汉语情态动词的本体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硕,且在近年来仍被学界持续关注,研究的时空视角不断扩大,新的成果不断问世。相对而言,汉语情态动词的二语习得研究进展缓慢,研究模式较固化,研究方法和视角几乎千篇一律,难以挖掘到情态二语习得的深层问题。本文选取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典型成员“可能、能、会、要、应该”和英语母语学习者作为考察对象,全面考察了该类情态动词的本体特点,继而在广泛调查的量化分析和深度访谈基础上,选取典型学习者进行多重个案的质化历时跟踪研究。基于互动论框架深入讨论了初、高级学习者对相关情态动词的习得情况,包括习得途径、速率、顺序、难度、过程、母语迁移等重要问题的分析讨论,揭示了该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较为精细地勾勒了学习者二语发展的历时图景。同时,为汉语二语互动习得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说明了选题缘起,回顾了中外学术史上的情态及情态习得研究概况,指出了汉语情态动词本体研究和习得研究的不足,显示了学术空白;同时,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本章主要对“情态”本身的定义及分类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汉语情态动词在情态表达手段中的重要地位及情态动词与情态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本文的重要概念“可能”从“可能性”、“可能世界”及广、狭义等角度进行了界定,指出本文所讨论的“可能”包括“可能性”与“必然性”两个构成要素,并对可能类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类型进行了归属性辨析和总结,认为应隶属于可能认识情态表达。第三章,本章主要对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进行本体考察。根据情态动词的一般语法特征、词频统计、认知语言学家族相似性理论等确定了可能类情态动词的五个基本成员“可能、能、会、要、应该”,并考察了其语义历时发展过程;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考察了其句法、语义、语用、篇章特点及其情态表达的下位分类问题;通过汉英对比,揭示了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在情态否定、连用、语用、可能性表达维向分工等方面的显着特点,分析了汉英情态表达的认知特点和语言思维特征。第四章,本章主要介绍互动论。首先,厘清了“互动”的定义,强调包括人际互动和认知互动两个层面,介绍了二语习得领域内互动理论的提出、发展及与社会文化理论的融合;其次,就互动论的核心思想“意义协商”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最后,考察了英语和汉语二语习得领域内的互动习得研究,指出汉语二语互动习得研究尚处在理论介绍的初级阶段。第五章,本章主要通过语料库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口语语料收集等途径对英语母语者汉语情态动词使用和习得情况进行大量调查。调查发现:学习者普遍存在的偏误主要有遗漏、误加、错用等,在日常交际口语表达中存在着对“可能”的过度产出现象,在书面表达中多数学习者可以做到情态动词的正确使用,但基本囿于文体需要,情态类型表达较单一;同时,由于多数汉语教材对情态动词项目的安排存在输入不足问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与教师或同伴互动解决的学习策略;根据学习者习得现状的总体分析、情态动词自身的语言学特性(复杂性和抽象性)及互动促学的教学实践需求等,最后论述了汉语情态动词互动习得研究的适切性问题。第六章,本章主要在意义协商视域内针对初级学习者的情态动词互动习得进行多重个案考察,选取4位代表性学习者进行了为期40周的跟踪调查,获得转写语料约63000字。首先,基于Marlos的“观念空间”理论分析了情态动词交际困难及由此导致的互动协商概况;其次,在意义协商框架内考察分析了个体情态动词的互动习得情况,指出不同情态动词的协商类型分布特点和协商起点及重点,揭示了学习者对不同情态动词的习得途径、顺序、难度、固化现象及习得过程,结合学习者口语产出测量了其习得效果。第七章,本章主要在动态评估框架内考察高级学习者互动习得情况,选取6位代表性学习者进行人均24次、共计144人次的互动跟踪,全程为期2年,获得转写语料近40万字。首先,分析了高级学习者在交际信息类型、话题控制等方面呈现出的会话特点,指出了动态评估的调节性学习历程(MLE)思想对高级学习者互动习得考察的可操作性;其次,分别讨论了高级学习者对不同情态动词的调节性学习历程,考察了不同情态动词的学习者语言能力诊断、最近发展区创建、调节策略类型分布、学习者反馈、母语迁移、情态范畴概念认知转变、私语、自动化浮现等动态评估核心问题,例证了学习者在习得后期口语语篇情态表达的多样性,全方位勾勒并展示了学习者二语发展图景。第八章,本章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对习得研究形成了初步考察结论,总结了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的基本历程和二语发展规律,对汉语二语互动习得研究做出了探索性尝试;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在考察范围、层面、学习者性别、年龄等因素造成的习得差异等方面的不足,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规划性展望。
权亮[7](2019)在《关于日语否定表达的汉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对于肯定形式而言,否定是语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形式。迄今为止在汉日对比语言学中关于日语否定表达的研究多集中在日汉否定表达方式的对比、否定词(汉语中的否定词“不”“没(有)”和日语中「ない」等)的使用以及日汉否定表达翻译的研究上。但结合理论和具体语例对日汉否定表达的汉译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基于此,笔者将结合日语否定表达的各类具体语例,利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析日语否定表达的汉译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日语否定表达的特点。第二章分析功能对等理论与日语否定表达的关系,阐释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指出该理论对于本论文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之后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对日语否定表达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主要通过具体语例分析日语否定表达及其汉译,对日语的显性否定词「ない」进行分析。句式层面重点分析双重否定句、否定疑问句以及惯用型当中的日语否定表达。第四章从语序以及语用方面分析日语否定表达汉译特点。
巴丹[8](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陈昌旭(TEERAPARP PREDEEPOCH)[9](2018)在《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副词是泰国汉语学习者使用错误率较高的一类词。在泰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泰国学习者在使用汉语重叠式副词时容易混淆而出现偏误,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也成为我们的研究动机。故本文以四组不同类别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为研究对象,即表示频繁的“常常、时时、往往”、表示缓慢的“缓缓、渐渐、慢慢”、表示仅限的“单单、仅仅”、表示隐秘的“暗暗、悄悄、偷偷”,对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以达到弥补相关对比研究理论成果与现行汉泰辞书对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处理之不足,以及促进提升相关教学和教材中该类词编写质量之目的。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内容、目的、方法、语料来源、理论基础。通过本章对研究现状的探讨,发现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形式的研究十分薄弱,甚至有待填补空白。为了弥补该领域的不足,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语义场理论、对比分析理论,结合定性分析法、对比法、归纳法,并借助BCC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以及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国家泰语语料库(TNC),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语义与句法功能方面对上述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同时在对比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以测试、统计法进行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之实证研究,以达到为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实际指导与参考之目的。第二章以“常常”组及其泰语对应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语义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发现“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存在语义特征、使用条件、词语搭配的不同,即泰语的“(?)/se:m(?):/”具有强调语气的语义特征,汉语的“常常、时时、往往”都具备;汉语唯有“往往”能与助词“过”搭配,泰语的对应词都不受限制;“常常”组能位于句首,泰语都不行。另外,我们在本章指出了“常常”在“常常+不/很+谓语”结构中,译成泰语一般只能用“(?)/mak t(?)a/”,不能用“(?)/b(?):jb(?):j/”,以及提出了汉泰辞书中对“常常”的释义标注具有词语漏收的不足。第三章探讨“缓缓”组及其泰语对应词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异同,发现“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有语义范围的不对等、词语搭配功能的不同,即“慢慢”具有表示不着急之义,“(?)/t(?)ha:t(?)ha:/”不具备。反之,“(?)/t(?)ha:t(?)ha:/”具有表示减速之义,但“慢慢”不具备;“缓缓”不能修饰形容词、不能与能愿动词搭配,“渐渐”不能修饰自主动词、不能与“着”搭配,而“(?)/kh(?):jkh(?):j/”不受限制。第四章是“单单”组及其泰语对应词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是在句中与其他副词共作状语位置的不同,即“单单”组可以位于“就”的前或后,而“(?)/phi:aη/”组只能位于“(?)/k(?):/”的后边。此外,我们指出了汉泰辞书中对“仅仅”的释义标注有误。第五章对比及分析了“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异同,发现“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有语义范围不对等和词语搭配的不同,即“悄悄”具有表示声音很小或很低之义,而“(?)/ε:p/”和“(?)/ηi:apηi:ap/”都不具备。反之,“(?)/ε:p/”具有表示有相当的量或度之义,而汉语对应词都不具备;“暗暗”组的重叠式副词都不能修饰判断动词和能愿动词,而“(?)/ε:p/”不受限制。通过对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体在语义范围、使用条件、句法分布、搭配功能存在明显或细微的差异。这些语义与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前人的研究中尚未被指出,且反映在现行汉泰辞书的标注中明显存在遗漏或模糊不清等不足之处。据此,厘清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异同,有利于预测母语的正负迁移,尽可能地减少语义与句法功能混淆偏误的出现,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汉泰辞书和对泰汉语教材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精准释义与句法功能之正确介绍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促进作用。第六章主要是对泰国汉语学习者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习得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句法功能的习得比语义项的习得好。也就是说,语义项比句法功能更难习得或更容易混淆。另外,我们还发现基于语言差异的预测之难度等级的高低与各语言项的实际习得难度存在一定的落差,其原因主要在于语言发展难度与语言认知难度等非母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这在语义项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在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实际教学中运用基于语言差异划分的难度等级时,须参考实证研究的成果,考虑到非母语干扰因素的影响,加以修正。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在语义特征、语义范围、使用条件、句法分布、搭配功能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泰辞书对汉语重叠式副词的释义或用法标注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在实证研究方面,总结了泰国汉语学习者习得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预测之难度等级的高低与各语言项的实际习得难度情况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的落差,并指出了其习得难点。
季小民[10](2017)在《关联理论视阈下“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重否定话语在言语交际中高频使用,且具有跨语言属性。该语言现象受到研究者源自不同视角的关注,尤其是双重否定句型的句法分析,但语用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屈指可数的语用研究也仅限于讨论该句式的语用功能,未见对其认知语用属性及解读机制的研究,无法解释相关话语理解中存在的歧义问题及表达效果差异问题,也无法揭示两个“不”在理解“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过程中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前人研究主要基于孤立的语句进行分析,缺乏语境信息的综合考量。鉴于这些不足,本研究聚焦汉语中“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主要探讨以下研究问题:研究问题1:“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在使用中有何认知语用属性?研究问题2:该认知语用属性会使此类话语传递什么样的认知语用效果?研究问题3:“不X不”在听话人获取上述认知语用效果过程中有何作用?本文基于认知语用学的代表性理论——关联理论,采用理论思辨法和心理学实验法,对上述问题予以一一解答。主要研究发现如下:首先,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看,“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本质上属于解释性用法,体现的是两个命题之间的回声关系。具体来说,“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传达了对他人或说话人自己话语或思想抑或大众智慧的回声,同时也表征了说话人对这些话语或思想的态度。只有隶属回声用法的“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才表达“负负得正”的说话人意义。其次,正是因为拥有回声的认知语用属性,“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属于解释性用法,其认知语用效果表现为对说话人意义的强化或缓和态度。具体而言,听话人在对“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进行解码和充实,获取话语的明说和隐含结论时,由于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会因此得到额外的补偿(即弱暗含),或者是强化说话人意义,或者是缓和说话人意义。再者,“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中的“不X不”具有语用标记语的性质,并不参与形成话语的命题内容,而主要是促发听话人做出额外的话语加工,获得额外认知语用效果,实现对双重否定话语传达的说话人意义的充分解读,感知说话人传达的态度或情感。“不X不”的具体类型往往决定了是强化还是缓和说话人的态度或情感。通过分析40名被试对“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理解过程,研究发现,被试大多能解读出该型双重否定话语中所包含的回声用法,也能够注意到“不X不”的存在及其对该型双重否定话语解读的作用。可见,实证研究基本验证了第四、五和六章节的理论阐释。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将认知语用学理论引入“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理解的阐释中,考察相关话语方式的理解机制,扩展了句法-语用界面研究的范围和视角。另外,本研究摈弃前人研究中对双重否定句式的界定视角,针对包含该句式的双重否定话语确定了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条件,可以深化对该句式的认识。此外,与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词汇层面的语用标记语不同,本研究所论及的“不X不”是具有构式特征的标记语,扩大了语用标记语的研究范畴。在方法层面,与前人研究主要基于孤立的语句不同,本研究充分考虑语境信息对理解“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影响。在语料库使用方面,本研究设法寻找目标语料的原始出处并确定其上下文,创新运用了语料库研究方法。最后,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可帮助交际者理解“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
二、浅析英语中容易引起误解的否定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英语中容易引起误解的否定句(论文提纲范文)
(1)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本体研究 |
二、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习得研究 |
三、研究总体评述 |
第四节 研究的切入点 |
第五节 研究理论 |
一、偏误分析理论 |
二、对比分析理论 |
三、中介语理论 |
第二章 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问卷内容 |
三、问卷题型设计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范围 |
二、语料来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比较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四、描写、分析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三章 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
一、不同汉语水平泰国学生“不”和“没(有)”总体偏误情况 |
二、不同汉语水平泰国学生“不”和“没(有)”各偏误类型数据统计 |
第二节 作文语料统计与分析 |
一、泰国学生“不”和“没(有)”总体偏误情况 |
二、初级汉语水平泰国学生“不”和“没(有)”的偏误情况 |
三、中级汉语水平泰国学生“不”和“没(有)”的偏误情况 |
四、高级汉语水平泰国学生“不”和“没(有)”的偏误情况 |
第三节 调查问卷和作文语料中“不”和“没(有)”偏误情况对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偏误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语法偏误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语义偏误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偏误原因小结 |
第五章 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教学建议与思考 |
第一节 教学建议 |
一、语法结构方面 |
二、语义方面 |
三、学习阶段方面 |
四、融入母语 |
五、教师教学方面 |
第二节 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偏误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韩国语委婉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委婉语的定义与体系 |
一、既有定义的不足之处 |
二、委婉语定义与范畴的重新界定 |
三、委婉语与邻近概念的关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原型范畴理论 |
二、言语行为理论 |
第三章 韩国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 |
第一节 语音方式 |
一、变音 |
二、倒置 |
三、省音 |
四、替音 |
五、添音 |
第二节 字形方式 |
一、改字 |
二、空字 |
三、拆字 |
四、标记替代 |
第三节 词汇方式 |
一、同义词替代 |
二、反义词替代 |
三、抽象词替代 |
四、汉字词替代 |
五、外来词替代 |
六、构词法 |
七、熟语替代 |
第四节 句式方式 |
一、规约性句式委婉语 |
二、非规约性句式委婉语 |
第五节 修辞方式 |
一、概念隐喻 |
二、转喻 |
三、拟人 |
第四章 韩国语委婉语的语义变化 |
第一节 语义聚合 |
一、语义相同 |
二、语义反向 |
三、语义扩大 |
四、语义转换 |
第二节 语义模糊 |
一、指称模糊 |
二、语义多样化 |
三、语义缺乏确指 |
四、语义隐含 |
第五章 韩国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
第一节 礼貌功能 |
一、礼貌表示不洁不雅事物 |
二、礼貌表示对弱者尊重同情 |
三、礼貌表示面子威胁行为 |
第二节 自我保护功能 |
一、保护自我安全 |
二、保护自我利益 |
三、保护自我面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承接连词“于是”的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于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承接连词“于是”的语义分析 |
2.1 “于是”在单纯承接关系中的分析 |
2.2 “于是”在承接因果关系中的分析 |
2.3 “于是”在单纯因果关系中的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承接连词“于是”的偏误类型 |
3.1 错用于因果复句中 |
3.1.1 在单纯因果关系中的错用 |
3.1.2 在承接因果关系中的错用 |
3.1.3 因果倒置 |
3.2 错用于非因果复句中 |
3.2.1 在承接复句中的错用 |
3.2.2 在并列复句中的错用 |
3.2.3 在递进复句中的错用 |
3.2.4 在转折复句中的错用 |
3.2.5 在假设复句中的错用 |
3.3 小结 |
第四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及教学策略探究 |
4.1 偏误产生的原因 |
4.1.1 教学的角度 |
4.1.2 学习的角度 |
4.2 教学策略探讨 |
4.2.1 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 |
4.2.2 关于教师讲解的建议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面向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隐性否定应答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关于隐性否定应答语 |
2.1 隐性否定应答语的定义 |
2.2 隐性否定应答语的否定内容 |
2.3 语料中隐性否定应答语的呈现形式 |
2.3.1 借助固定表达或结构 |
2.3.2 借助修辞手段 |
2.3.3 借助会话策略 |
2.4 隐性否定应答语的语用功能和表达效果 |
2.4.1 表达礼貌 |
2.4.2 表达负面事理立场 |
第三章 留学生隐性否定应答语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3.1 问卷调查说明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
3.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问卷整体得分 |
3.2.2 问卷难度系数和心理难度系数 |
3.2.3 问卷考察项目及错误率分析 |
3.2.4 有声问卷与无声问卷成绩相关性 |
3.2.5 无声问卷中主观表达题的调查情况 |
第四章 留学生隐性否定应答语习得现状的成因分析 |
4.1 隐性否定应答语的习得难度 |
4.2 教材因素 |
4.3 教学因素 |
4.4 听力策略因素 |
4.5 情感策略因素 |
第五章 听力课中隐性否定应答语的教学及习得策略 |
5.1 教学策略 |
5.1.1 教材建议 |
5.1.2 教学建议 |
5.2 习得策略 |
5.2.1 培养听力能力 |
5.2.2 掌握听力策略 |
5.2.3 培养学习兴趣,增加语言实践 |
第六章 结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5)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Indistractable(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实践介绍 |
1.1 翻译实践内容 |
1.2 翻译实践目的及意义 |
1.3 质量监控 |
第二章 源语文本分析 |
2.1 文本特点 |
2.2 翻译难点 |
第三章 理论介绍 |
3.1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 |
3.2 纽马克文本范畴理论 |
第四章 交际翻译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
4.1 词汇层面 |
4.1.1 术语加注法和意译法 |
4.1.2 抽象名词词类转译法 |
4.2 句子层面 |
4.2.1 长句换序法 |
4.2.2 被动语态转换法 |
4.2.3 肯定句否定句正反表达法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互动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情态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学术史上的情态问题:从哲学、逻辑学到语言学 |
1.2.2 西方语言学史上的情态研究 |
1.2.3 中国语言学史上的情态研究 |
1.2.4 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1.3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1.3.1 理论背景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3 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 语料来源 |
第2章 情态概说与基本概念界定 |
2.1 情态概说 |
2.1.1 情态的定义及本文界定 |
2.1.2 情态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
2.2 情态表达与情态动词 |
2.2.1 情态表达手段的多样性 |
2.2.2 情态动词在情态表达中的地位 |
2.2.3 情态动词与情态表达的对应关系 |
2.3 “可能”与可能类情态动词 |
2.3.1 “可能”与可能性 |
2.3.2 可能性与可能世界 |
2.3.3 可能性与情态的构成要素 |
2.3.4 广义可能性与狭义可能性 |
2.3.5 可能类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类型归属 |
2.3.6 本文的界定 |
第3章 现代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的本体考察 |
3.1 基本成员的历时考察 |
3.1.1 基本成员的确定 |
3.1.2 基本成员的历时考察 |
3.2 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 |
3.2.1 句法特征 |
3.2.2 语义特征 |
3.2.3 语用特征 |
3.2.4 情态表达的下位分类 |
3.3 篇章分布与功能 |
3.3.1 不同文体篇章中的分布调查 |
3.3.2 不同文体篇章中的功能分析 |
3.4 可能类情态动词的汉英对比 |
3.4.1 英语可能类情态动词的确认 |
3.4.2 句法对比 |
3.4.3 语义对比 |
第4章 互动论——情态习得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互动与互动论 |
4.1.1 “互动”的定义 |
4.1.2 互动论的提出 |
4.2 互动论的发展与核心思想 |
4.2.1 互动论的前期研究 |
4.2.2 互动论的后期研究 |
4.2.3 互动论与社会文化理论的融合 |
4.2.4 互动论的核心思想——意义协商 |
4.3 相关研究简介 |
4.3.1 英语二语互动习得研究 |
4.3.2 互动研究在汉语二语习得领域 |
第5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使用及习得情况调查 |
5.1 相关现象的考察与调查 |
5.1.1 情态偏误现象 |
5.1.2 口头表达的案例呈现——过度产出现象 |
5.1.3 书面表达的语料库调查 |
5.1.4 访谈及问卷调查 |
5.2 习得现状分析与互动研究的适切性 |
5.2.1 习得现状分析 |
5.2.2 互动研究的适切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6章 协商策略与协商效应——初级学习者的互动习得 |
6.1 情态动词与互动协商 |
6.1.1 情态动词与交际困难 |
6.1.2 情态动词与互动协商 |
6.2 “可能”的互动协商与习得 |
6.2.1 互动协商的重点:否定形式 |
6.2.2 协商策略:类型、频率与分布 |
6.2.3 协商效用:口语产出与习得效果测量 |
6.3 “能、会、要、应该”的认识情态义互动习得 |
6.3.1 “能”的认识情态义习得 |
6.3.1.1 互动协商的重点:句式分布与使用偏好 |
6.3.1.2 协商后退与认识情态输出的间断性 |
6.3.2 “会”的认识情态义习得 |
6.3.2.1 主要习得途径:语块和纵向结构 |
6.3.2.2 互动协商重点:情态句形式标记与人际功能实现…… |
6.3.2.3 命题成分的语义逻辑关系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
6.3.3 “要”的认识情态义习得 |
6.3.3.1 互动协商的起点:功能差异感知 |
6.3.3.2 互动协商的重点:将然性表达与认识情态义认知…… |
6.3.3.3 互动促学的效应:短期效应与固化现象 |
6.3.4 “应该”的认识情态义习得 |
6.3.4.1 互动协商的类型特点:被动协商与澄清请求 |
6.3.4.2 协商的重点:“应该”推测用法的情态理据 |
6.3.4.3 协商习得效应:交互认知协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动态评估与二语发展——高级学习者的互动习得 |
7.1 高级学习者的会话与互动协商 |
7.1.1 会话管理中的话题控制与移位活动 |
7.1.1.1 交际信息量与信息类型 |
7.1.1.2 提问与话题建立及控制 |
7.1.1.3 话题类型 |
7.1.2 会话任务类型与互动协商 |
7.1.3 会话分析与动态评估 |
7.2 最近发展区与互动调节习得 |
7.2.1 “发展”与“最近发展区(ZPD)”思想 |
7.2.2 “调节性学习历程(MLE)”与第二语言发展 |
7.2.2.1 调节性学习历程 |
7.2.2.2 调节性学习与第二语言发展动态评估 |
7.3 “可能”的互动调节与学习者语言能力诊断 |
7.3.1 学习者二语表现 |
7.3.2 互动调节与问题诊断 |
7.3.2.1 情态表达手段匮乏与过度产出 |
7.3.2.2 人际功能认知和交际策略偏好 |
7.3.2.3 英语母语迁移与汉语中介语使用及句法特点 |
7.4 “能、会、要、应该”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
7.4.1 “能”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
7.4.1.1 互动调节诊断:偏向主观性义项的情态感知和使用… |
7.4.1.2 互动调节与“能”的认识情态义最近发展区建立 |
7.4.1.3 互动调节与习得过程历时发展 |
7.4.2 “会”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
7.4.2.1 学习者语言技能专门化 |
7.4.2.2 他人外部调节与最近发展区创建 |
7.4.2.3 私语、自我内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涌现 |
7.4.3 “要”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
7.4.3.1 习得难度和调节需求的多样化 |
7.4.3.2 调节策略与最近发展区创建 |
7.4.3.3 学习者历时发展与认识情态义涌现 |
7.4.4 “应该”的互动调节与认识情态义习得 |
7.4.4.1 分散性调节与集中调节 |
7.4.4.2 语言输入理解、模仿与情态感知 |
7.4.4.3 母语迁移与概念认知转变 |
7.4.5 情态动词连用涌现与口语语篇的情态表达多样性 |
7.4.5.1 情态动词连用的范例调节习得与口语产出涌现 |
7.4.5.2 会话管理与口语会话语篇的认识情态表达多样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全文结论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关于日语否定表达的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立足点 |
第一章 日语否定表达的特点 |
第一节 日语否定表达的概念 |
第二节 日语否定表达的焦点与范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功能对等理论与日语否定表达 |
第一节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 |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成果 |
第二节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日语否定表达 |
一、词汇层面的否定表达 |
二、句子层面的否定表达 |
三、与副词搭配的否定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语否定表达及其汉译 |
第一节 双重否定句的汉译表达 |
一、带有「ない」形式的双重否定 |
二、带「ない」形式双重否定表达的汉译方法 |
第二节 否定疑问句的汉译 |
一、「ではないか」的汉译 |
二、「のではないか」的汉译 |
三、否定疑问句的汉译策略 |
第三节 惯用型中否定表达的汉译 |
一、「にほかならない」的汉译 |
二、「はずがない」的汉译 |
三、「とはかぎらない」的汉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语否定表达汉译特点 |
第一节 调整语序合理汉译 |
一、句中否定表达 |
二、句末否定表达 |
第二节 日汉否定表达在语用方面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
1.1.1 双重性 |
1.1.2 隐含性 |
1.1.3 居前性 |
1.1.4 建构性 |
1.1.5 独立性 |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
2.2.1 解注关系 |
2.2.2 增补关系 |
2.2.3 选择关系 |
2.2.4 因果关系 |
2.2.5 条件关系 |
2.2.6 转折关系 |
2.2.7 让步关系 |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
3.2.3.1 句位变迁 |
3.2.3.2 配合共现 |
3.2.3.3 语用类推 |
3.2.3.4 语境吸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
4.1 引言 |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
4.2.2.1 承接性追补 |
4.2.2.2 解注性追补 |
4.2.2.3 递进性追补 |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
4.3.1 语义背景 |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
4.3.2 语境类型 |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
5.1 引言 |
5.2 话语功能 |
5.2.1 延续话题 |
5.2.2 应答功能 |
5.2.3 话题前景化 |
5.2.4 拟对话功能 |
5.3 人际策略 |
5.3.1 礼貌原则 |
5.3.2 话语指向 |
5.3.3 话轮持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1 引言 |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6.2.1 组合与分布 |
6.2.2 共现与连用 |
6.3 肯定性用法 |
6.4 否定性用法 |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5.1.1 递进型推测 |
6.5.1.2 预转型推测 |
6.5.1.3 解注型推测 |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
7.1 引言 |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
7.2.1 衔接方式 |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7.2.2 衔接类型 |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
8.1 引言 |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
8.2.2.1 对照性对比 |
8.2.2.2 相对性对比 |
8.2.2.3 矛盾性对比 |
8.2.2.4 参照性对比 |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8.3.1 衔接类型 |
8.3.1.1 反转性转折 |
8.3.1.2 反递性转折 |
8.3.1.3 假设性转折 |
8.3.2 衔接方式 |
8.3.2.1 间隔衔接 |
8.3.2.2 紧邻衔接 |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
9.1 引言 |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
9.3 反预期用法 |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
9.4.1 “敢情”的主观化 |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
9.4.2.2 衔接类型 |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
9.5.1 成词先后 |
9.5.2 语音相近 |
9.5.3 语义相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
10.1 引言 |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
10.2.1 语义背景 |
10.2.2 语义类型 |
10.2.2.1 信息C的类型 |
10.2.2.2 信息B的类型 |
10.2.2.3 信息A的类型 |
10.3 衔接类型 |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
10.3.1.1 承接性结果 |
10.3.1.2 目的性结果 |
10.3.1.3 假设性结果 |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
10.3.2.1 对比性转折 |
10.3.2.2 无奈式转折 |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
11.1 引言 |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
11.3.1 条件型衔接 |
11.3.2 因果型衔接 |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
12.1 引言 |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
12.2.1 衔接方式 |
12.2.1.1 单用式 |
12.2.1.2 合用式 |
12.2.1.3 兼用式 |
12.2.1.4 居中式 |
12.2.2 衔接类型 |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12.3.1 语义特征 |
12.3.2 语用功能 |
12.3.2.1 显化结论 |
12.3.2.2 延伸注解 |
12.3.2.3 引证补充 |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
12.5.1.1 结构形式 |
12.5.1.2 衔接功能 |
12.5.1.3 语用特征 |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
12.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汉泰副词对比研究现状 |
二、重叠式副词的研究现状 |
三、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目的、方法、语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语义场理论 |
二、中介语理论 |
三、对比分析理论 |
第二章 “常常”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常常”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常常”组的语义分析 |
二、“常常”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常常”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常常”组的句法分析 |
二、“常常”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缓缓”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缓缓”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缓缓”组的语义分析 |
二、“缓缓”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缓缓”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缓缓”组的句法分析 |
二、“缓缓”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单单”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单单”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单单”组的语义分析 |
二、“单单”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单单”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单单”组的句法分析 |
二、“单单”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暗暗”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暗暗”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暗暗”组的语义分析 |
二、“暗暗”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暗暗”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暗暗”组的句法分析 |
二、“暗暗”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泰国学生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习得情况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各组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难度等级划分 |
一、“常常”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二、“缓缓”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三、“单单”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四、“暗暗”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实验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实验设计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一、“常常”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二、“缓缓”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三、“单单”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四、“暗暗”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不足及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10)关联理论视阈下“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标记的说明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双重否定句的定义 |
2.1.1 否定与否定句 |
2.1.2 双重否定的界定 |
2.1.2.1 文献中双重否定句的界定 |
2.1.2.2 双重否定的工作定义 |
2.2 双重否定话语的句法研究 |
2.3 双重否定话语的功能语法研究 |
2.4 双重否定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
2.5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
2.6 前人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关联理论概述 |
3.2 关联理论总体原则 |
3.2.1 关联性 |
3.2.2 最佳关联 |
3.2.3 暗含与弱暗含 |
3.3 语言使用与回声用法 |
3.3.1 描述性使用与解释性语言使用 |
3.3.2 回声用法 |
3.3.3 反语、隐喻和转喻的回声用法 |
3.3.3.1 反语与回声 |
3.3.3.2 隐喻与回声 |
3.3.3.3 转喻与回声 |
3.4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话语理解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属性 |
4.1 基于回声用法的双重否定话语识别 |
4.1.1 本研究的双重否定话语语料 |
4.1.2 双重否定话语的确定 |
4.2 双重否定话语与回声性 |
4.2.1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属性 |
4.2.2 双重否定话语的回声方式 |
4.2.2.1 完全回声与部分回声 |
4.2.2.2 即时回声与延时回声 |
4.2.2.3 单重回声与多重回声 |
4.2.2.4 显性回声与隐性回声 |
4.3 双重否定话语中回声内容的来源 |
4.3.1 他人话语或观点 |
4.3.1.1 他人语句 |
4.3.1.2 他人的思想 |
4.3.1.3 大众智慧 |
4.3.2 自己的话语或思想 |
4.3.2.1 自己的话语 |
4.3.2.2 自己的想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效果 |
5.1 双重否定话语的命题态度 |
5.2 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1 话语的弱暗含 |
5.2.2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1 “不得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2 “不敢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3 “不会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4 “不可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5 “不能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6 “不是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3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语气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X不”在认知语用效果推导中的作用 |
6.1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理解过程 |
6.2 “不X不”的语用标记属性 |
6.2.1 “不X不”的频次效应 |
6.2.2 “不X不”的理解 |
6.2.2.1 “不X不”的标记性 |
6.2.2.2 “不X不”与命题内容 |
6.2.3 “不X不”表达肯定语义 |
6.2.4 “不X不”触发额外加工 |
6.2.5 “不X不”的其他特征 |
6.3 “不X不”对话语解读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理解机制:实验验证 |
7.1 实验研究背景 |
7.2 实验研究 |
7.2.1 研究问题 |
7.2.2 实验对象 |
7.2.3 实验工具 |
7.2.3.1 实验工具一 |
7.2.3.2 实验工具二 |
7.2.4 数据收集 |
7.2.4.1 数据收集方法 |
7.2.4.2 数据收集步骤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被试对回声用法的理解 |
7.3.1.1 被试对他人思想的理解 |
7.3.1.2 被试对说话人思想的理解 |
7.3.1.3 被试对他人思想与说话人思想关系的理解 |
7.3.2 双重否定话语的语用效果 |
7.3.3 语用标记语“不X不”的作用 |
7.3.3.1 被试对“不X不”的注意 |
7.3.3.2 “不X不”在双重否定话语解读中的作用 |
7.4 本实验研究的不足 |
7.4.1 有声思维法的不足 |
7.4.2 被试选取方面的不足 |
7.4.3 部分细节未得到验证 |
7.4.4 实验工具的不足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属性 |
8.1.2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效果 |
8.1.3 “不X不”的语用标记语属性 |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实践启示 |
8.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语料库简介 |
附录2 双重否定句判定任务 |
四、浅析英语中容易引起误解的否定句(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国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偏误研究[D]. 肖太馨.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韩国语委婉语研究[D]. 马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承接连词“于是”的偏误研究[D]. 齐榕. 西北大学, 2020(07)
- [4]面向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隐性否定应答语的研究[D]. 时榴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Indistractable(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张洁. 三峡大学, 2020(06)
- [6]英语母语者汉语可能类情态动词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互动论视角[D]. 张巍. 吉林大学, 2019(10)
- [7]关于日语否定表达的汉译研究[D]. 权亮.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8]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D]. 陈昌旭(TEERAPARP PREDEEPOCH). 厦门大学, 2018(07)
- [10]关联理论视阈下“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研究[D]. 季小民. 南京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