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遵义市乡镇干旱预警系统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黔府办函[2021]8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29日
韩瑜,潘文峥[2](2021)在《风险普查利国利民 共抓共建灾害防治新格局》文中认为策划人语:国情国力,安邦之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这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的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其目标是通过普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在为我国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应对工作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和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多部门、多层级、领域广、难度大……挑战前所未有、压力前所未有,从"大会战"到"试点",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攻坚克难、履职尽责,准确把握本地区、本行业任务重点、难点,精准施策破题闯关,普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刘梦柔[3](2021)在《基于CRITIC权灰靶模型的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指出土地生态安全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及外部表现方面均处于一个平衡和健康的状态,进而能够维持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下各区域土地生态压力不断增大,严重危害了土地生态安全。因此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土地生态安全方面的相关研究,但是已有研究多集中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利用灰靶模型在县级尺度所做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陕西省礼泉县作为研究区,在深入分析礼泉县土地利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助“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选取18个指标构建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改进的灰靶模型对2010—2018年礼泉县的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安全等级,并基于ESDA空间分析模型对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特点进行讨论,最后根据论文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针对性的建议,对于提高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礼泉县的土地综合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占比88.57%。其中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占据绝对比重,分别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8.35%、58.82%、6.23%和16.50%。随着西平铁路的开通运营,礼泉县交通运输用地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大,增加了180.35公顷,属于快速增长型。通过景观格局分析表明,礼泉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频繁,地类之间的分离程度逐渐加大,土地利用类型交错分布,类型间的联系较少,类型分布呈现破碎化趋势。2、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人均耕地、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等6个指标属于土地生态压力指标;景观破碎度、绿化覆盖率等6个指标属于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标;污水处理率、第三产业比重等6个指标属于土地生态调控响应指标。3、采用CRITIC赋权法确定影响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的指标权重,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等,其中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是影响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最主要的因素。4、利用改进的灰靶模型计算出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结果为:2010年生态安全靶心度为0.8059,2014年生态安全靶心度为0.7331,2018年生态安全靶心度为0.8137。通过对各乡镇不同年份的靶心度值进行进一步计算,并对生态安全现状进行分级,结果表明:礼泉县西张堡镇与阡东镇土地生态在三个研究时段均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他乡镇的土地生态安全发展趋势良好。5、对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全局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较好但是空间分布不太均衡。土地生态安全较高的区域集中在礼泉县的中心城区城关镇、生态保护重镇叱干镇、以文物保护为主的烽火镇及建陵镇的部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礼泉县东南部以工矿产业为支撑的西张堡镇和仟东镇。6、通过分析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结合礼泉县实际情况及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安排,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对策,从而促进礼泉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李远维[4](2020)在《基于遥感与GIS的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可是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通过对生态进行安全评价,能够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有全面清晰的了解,掌握真实的土地生态情况和现实所需面临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的采取措施,指导人类合理的进行生产生活,缓解土地生态问题,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遵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框架理论模型结合遵义市的实际情况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人口密度、植被覆盖度、人类活动强度等18个因子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客观的求取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值,并将其划分为安全级、良好级、临界级、敏感级与恶劣级5个级别,选定1km×1km的格网为研究单元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研究区2003-2017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以此为基础,通过CA-Markov模型对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根据遵义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措施。(1)通过对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不同尺度的评价,可以看出2003-2017年全市土地生态安全平均值均大于0.5,处于良好状态,红花岗区、汇川区和仁怀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高于其他区市县,整体呈现南部高于北部。在土地生态安全图谱中可以看出全市以稳定型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3.04%,整体变化北部比南部稳定。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Moran′s I指数分别为0.5881、0.559、0.585,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整体较为稳定。局部空间自相关以不显着性为主,主要是高-高型集聚区或低-低型集聚区,高-高型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市域的南部和西北部山地,低-低型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且范围由北向南逐渐缩减。(2)基于CA-Markov模型用2003年和2010年的转移矩阵模块预测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经过检验得到Kappa系数为0.78,通过检验后预测2024年土地生态安全。2024年级别以良好级、安全级与临界级为主,2017年到2024年间恶劣级、敏感级和临界级分别减少了7.8%、14.8%和23.71%,良好级和安全级增加了0.72%和39.13%,整体向良好级和安全级转变明显。(3)本文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得到因子旋转成分,将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归纳为开发水平、生态水平、人类活动、地势条件4个主成分因子。其中,生态水平对土地生态安全具有显着正相关性,每提升1个单位,生态安全指数相应的增加0.01,开发水平、人类活动和地势条件对土地生态安全具有显着负相关性,每提升1个单位,生态安全指数相应的降低0.037、0.007、0.006。遵义市今后应以坚守耕地数量、质量不减为底线,加强人才素质建设管理为手段,以遵义市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发展生态旅游业为推动力,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有序的进行城市开发建设为支撑点,将遵义市构建成为适宜人居的最佳城市。
孙银银[5](2020)在《基于学习进阶对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最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出台之后,广大地理工作者开始关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致力于地理教育改革。“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中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重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综合性、系统性。在综合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水平,提高区域认知能力,能通过全面、辩证分析特定区域时空演变的过程中,渗透人地协调和谐发展观念。目前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为“一核四层四翼”,其中考查的三个方向:对地理事物的分析具有综合性;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考查内容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综合思维模式,将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学习进阶指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进阶化、逐步提升至目标水平。即将主题内容划分成不同的维度,制定不同维度的目标水平,设计进阶过程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达到目标水平。学习进阶的起点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将零散的地理知识思维可视化、深入化、系统化。将学习进阶理论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本研究学习进阶的概念,通过采用前期调研、文献阅读等方法,了解相关理念及研究现状,通过对师生问卷调查分析学习进阶理论对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然后依据理论知识和实践数据论证学习进阶理论对于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性,并提出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本研究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绪论主要内容是目前综合思维、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综述,然后确定本文的研究问题,制定技术路线图。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前高中地理教师对学习进阶的了解程度及实施现状;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和对学习进阶的认知。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能认识综合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思维能力的落实程度有待加强。高中地理教师缺乏对最新的教育研究关注,对学习进阶的认识不足,较少的将学习进阶应用于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问题有: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低、知识没有形成系统性思维,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等。因此结合教学现状并运用教学理论,构建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习进阶框架,随后通过传统教学和学习进阶两种不同的授课模式下,分析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现状以及考试成绩,对比论证学习进阶对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性。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借助于学习进阶理论,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环节,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地理信息整合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有所提升。第三部分基于学习进阶模式下,列举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片断,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体内容,设计学习进阶案例提高对综合思维能力。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并根据调研问卷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其他地理教师学习研讨,提出改进的策略。第四部分是总结和展望,学习进阶的实施建议、参考资料相对较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够深入,笔者将继续深入研究进阶水平层次划分及检测,基于实证,不断完善开发。
王维[6](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王丽萍[7](2019)在《贵州省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贵州省降水正常略偏多,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并存、旱涝交替。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总)、水利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指)、省水利厅坚持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指引,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工作准备、强化督促检查、强化科学调度、强化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密切协同、广大军民团结奋战,最大程度降低了灾
张远洪,谭治平[8](2013)在《影响遵义市辣椒生产的气象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遵义市辣椒与生长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对辣椒产量波动幅度大的重要年份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影响遵义市辣椒关键期的气象因子,以为较好地开展气象服务,确保辣椒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马腾[9](2013)在《遵义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受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运用、人与人之间交流往来的频繁和相互经商贸易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的科、教、文、卫等方面相继进入了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双轨转型期,GDP的快速增长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大跃进致使城市现代化、信息化、一体化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期。在这个未知性逐渐增大和不断变化的时代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交错纵横,再加上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随时爆发。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以及突发公共事件集中和滋生的地方,强化城市应急管理建设对于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建设的研究不多,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本文从“一案三制”和“四类突发公共事件”入手,就如何加强贵州省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索性研究,旨在为当地应急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提供参考,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并推动和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科学及和谐发展做出努力。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借助多学科知识,以社会冲突理论、必然性与偶然性理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实地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本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着重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在介绍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社会冲突理论、必然性与偶然性理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公共治理理论进行论述。第三章: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危害。阐述了研究对象在现实中遭遇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危害。第四章: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本章节和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阐述了当前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其次,分析找出现阶段遵义市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最后,根据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完善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对策。作为本文的最后一章,着重对上一章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完善对策。最后是本文的结束语,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和总结归纳。
祖钰博[10](2013)在《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同时面临农民素质低、基础设施差、经济贫困、技术落后、生态脆弱等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体系,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西部地区要实现生态建设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农业的农业发展之路。本文在进一步凝炼生态农业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从思想起源上追溯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通过理论分析与发展实践剖析,对西部地区贵州省贵阳市农业资源、环境及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发展优势和劣势,总结提炼其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和制度体系,突出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探讨并初步提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得出了最终的结论。本文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第二章论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三章——第五章分析贵阳市农业发展的概况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第六章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评价,第七章分析制约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因素,第八章——第十章论述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架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第十一章得出的结论及建议。
二、遵义市乡镇干旱预警系统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遵义市乡镇干旱预警系统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风险普查利国利民 共抓共建灾害防治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策划人语: |
敢闯敢试建功风险普查新征程 |
闯新路,试点落地结硕果 |
破新题,探索普查保障“软实力” |
收好尾,高质量打好试点收官战 |
部委篇 |
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普查试点多方合力书写首考答卷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位推进,强化高质量数据管控 |
交通运输部应查尽查,全力确保数据“真、准、全”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围绕核心,狠抓部署稳推进 |
试点篇 |
甘肃: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十个探索 |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
积极开展“十个探索” |
探索形成的推进模式 |
宁夏:打造样板,助推试点任务高质量完成 |
优化三级联动,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
强化三重保障,确保配套支撑到位 |
固化三种方式,确保体系构成到位 |
深化三个结合,确保成果转化到位 |
一行业一措施,专业人干专业事 |
贵州遵义:探索形成经济型普查实施模式 |
高规格建立三个组织机构 |
高效率开展三类人员培训 |
高质量搭建三个技术支持平台 |
高标准建立三个周工作制度 |
高要求组织三类普查工作力量 |
湖南长沙县:着力“六个强化”,一体推进普查 |
强化政治站位,做到认识到位 |
强化组织领导,做到统筹到位 |
强化队伍支撑,做到标准到位 |
强化协调协同,做到实施到位 |
强化经费保障,做到资金到位 |
强化宣传发动,做到氛围到位 |
(3)基于CRITIC权灰靶模型的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基本理论 |
2.1 研究方法 |
2.1.1 CRITIC赋权法 |
2.1.2 灰靶决策模型法 |
2.1.3 ESDA空间分析法 |
2.2 基本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系统学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3.3.1 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
3.3.2 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
3.3.3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3.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
3.4.2 景观水平格局变化分析 |
第四章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 |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五章 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 |
5.1 生态安全评价过程 |
5.1.1 标准模式构建 |
5.1.2 灰靶变换 |
5.1.3 灰色关联差异信息空间 |
5.1.4 靶心系数及靶心度 |
5.2 土地生态安全分级评价 |
5.3 基于ESDA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 土地生态安全保障对策 |
5.4.1 加大土地生态保护力度 |
5.4.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
5.4.3 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遥感与GIS的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域概况及行政区划分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2.2.3 其他数据 |
2.2.4 数据格网化表达 |
3 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3.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模型选择 |
3.1.2 指标选取原则 |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土地生态安全指标格网化 |
3.2.1 土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标的格网化 |
3.2.2 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标的格网化 |
3.2.3 土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标的格网化 |
3.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3.3.1 指标标准化处理 |
3.3.2 权重的确定 |
3.3.3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算 |
3.3.4 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4 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分析 |
4.1 基于格网尺度的土地生态安全分析 |
4.2 基于行政单元尺度的土地生态安全分析 |
4.3 基于变化图谱的土地生态安全级别分析 |
4.4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土地生态安全分析 |
5 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预测分析与对策建议 |
5.1 基于CA-Markov的土地生态安全预测分析 |
5.1.1 CA-Markov模型简介 |
5.1.2 确定预测年份 |
5.1.3 CA-Markov模型运作 |
5.1.4 土地生态安全图模拟结果精度检验 |
5.1.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生态安全预测与分析 |
5.2 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3 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对策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学习进阶对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小结 |
3 基于学习进阶培养综合思维的现状调查 |
3.1 基本调查情况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4 构建学习进阶框架 |
4.1 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
4.2 立足综合思维培养,制定教学框架 |
5 学习进阶对综合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 |
5.1 传统教学与进阶式教学对综合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 |
5.2 传统教学与进阶式教学对学习成绩的分析 |
6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案例设计及分析 |
6.1 教学实践案例设计 |
6.2 教学案例对综合思维培养的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基于学习进阶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教师卷) |
附录二 传统教学与进阶式教学对综合思维培养现状调查(学生卷) |
致谢 |
(6)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贵州省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汛情、旱情、灾情及其特点 |
防汛抗旱工作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8)影响遵义市辣椒生产的气象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辣椒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 |
1.1 辣椒产量与各时期光温水相关系数分析 |
1.2 关键期降水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2 极端灾害性天气对产量的影响 |
2.1 倒春寒灾害 |
2.2 冰雹灾害 |
3 讨论 |
3.1 制定有效可行的气象服务方案 |
3.2 制作针对性强的专题服务产品 |
3.3 采用多渠道的服务方式 |
3.4 做好气象灾害预报、评估工作 |
4 结语 |
(9)遵义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评论 |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写作的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
2.1 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概述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社会冲突理论 |
2.2.2 必然性与偶然性理论 |
2.2.3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 |
2.2.4 公共治理理论 |
第3章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危害 |
3.1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类型 |
3.2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 |
3.2.1 特殊性 |
3.2.2 复杂性 |
3.2.3 连带性 |
3.3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 |
3.3.1 巨大的经济人员损失 |
3.3.2 严重的心理创伤 |
第4章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 |
4.1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 |
4.1.1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状况 |
4.1.2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取得的成绩 |
4.1.3 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
4.2 遵义市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完善遵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
5.1 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
5.1.1 建立健全应急专家智囊机构 |
5.1.2 促进中小企业建立应急管理常设机构 |
5.2 科学构建应急预案体系 |
5.2.1 加强预案编制工作,细化预案编制内容 |
5.2.2 加快建立应急预案演练评估体系 |
5.3 强化应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
5.3.1 加强应急救援设备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
5.3.2 加强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推进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建设 |
5.3.3 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设置 |
5.4 科学构建多维度的危机救助网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动态 |
2.1 国内动态 |
2.2 国外动态 |
3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3.1 基本思路 |
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
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1.1 国外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1.2 国内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1.3 本文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2 生态农业的特点 |
3 发展生态农业的深远意义 |
3.1 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
3.2 是满足人们食品安全需求的现实需要 |
3.3 是应对绿色壁垒的必要保证 |
3.4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第三章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评价 |
1 西部地区的基本概况 |
2 农业在西部地区的作用和地位 |
2.1 战略地位 |
2.2 经济地位和作用 |
2.3 社会地位和作用 |
2.4 生态地位和作用 |
3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 |
3.1 地理、气候环境特殊 |
3.2 土地资源丰富 |
3.3 特色农产品多 |
3.4 增产潜力大 |
3.5 后发优势明显 |
4 西部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面临的挑战 |
5 生态农业是实现西部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6 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
6.1 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
6.2 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目标 |
6.3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
第四章 贵阳农业发展概况 |
1 贵阳农业发展历程 |
1.1 改革开放前的贵阳农业 |
1.2 改革开放后的贵阳农业 |
2 贵阳农业生态化的探索实践 |
2.1 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和税费改革 |
2.2 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
2.3 打造特色产业 |
2.4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5 科技创新 |
2.6 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 |
2.7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第五章 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外生推力 |
1 战略发展机遇 |
2 区位优势 |
2.1 省会城市带动作用明显 |
2.2 西南地区重要的陆路物流枢纽城市 |
3 通道建设 |
3.1 主要快速铁路 |
3.2 主要高速公路 |
3.3 通道建设作用重大 |
4 市场拓展 |
4.1 外销量逐年扩大 |
4.2 保质量创品牌 |
5 区域合作 |
5.1 区域农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
5.2 区域农业合作具有可操作性 |
第六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内生动力 |
1 独特的自然环境 |
1.1 生态环境良好 |
1.2 自然资源丰富 |
1.3 旅游资源独特 |
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3 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3.1 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3.2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
4 农业产业结构布局逐步优化 |
4.1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4.2 新农村建设加快 |
5 农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
5.1 农业市场主体逐渐壮大 |
5.2 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展 |
5.3 农业市场运行不断规范 |
6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
6.1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
6.2 推进产业生态化 |
6.3 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7 城市发展的内生需求 |
7.1 生态食品需求量扩大 |
7.2 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
第七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障碍 |
1 整体发展欠发达 |
1.1 经济总量小,产业素质低 |
1.2 农业综合竞争力较弱 |
2 生态农业规划滞后 |
3 生态基础脆弱 |
3.1 环境污染呈加剧趋势 |
3.2 资源利用存在掠夺性开发现象 |
4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 |
4.1 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任务繁重 |
4.2 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制约比较明显,矛盾突出 |
4.3 体制机制不活,项目建成后的管护难度大 |
5 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不适应 |
5.1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日益突出 |
5.2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不活 |
5.3 农业投入尚未形成多元投入体系 |
5.4 农业科技支撑不够 |
5.5 农户联合合作经营机制亟待改善 |
6 农业市场化程度较弱 |
6.1 农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
6.2 农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成熟 |
6.3 市场运行规则的建构仍显滞后 |
6.4 市场监管水平较低 |
7 农业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八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框架 |
1 目标任务 |
1.1 总体思路 |
1.2 主要目标 |
2 产业取向 |
2.1 产业选择的生态取向 |
2.2 产业结构的优化 |
3 区域布局 |
3.1 产业的区域分布 |
3.2 具体产业的空间布置 |
3.3 产区和产区的衔接与循环 |
第九章 贵阳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
1 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
2 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原则 |
2.1 促进生物循环利用的原则 |
2.2 有毒、有害物质达标排放原则 |
2.3 促进资源环境综合改善原则 |
2.4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原则 |
2.5 生态农业发展与助农增收相结合的原则 |
2.6 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 |
3 贵阳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3.1 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
3.2 大中型沼气池生态循环模式 |
3.3 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模式 |
3.4 乡村清洁工程模式 |
3.5 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
第十章 贵阳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 |
1 生态农业规划体系 |
1.1 现代生态农业商贸物流圈 |
1.2 休闲观光精品农业圈 |
1.3 规模集约生态农业圈 |
2 生态农业标准化产业体系 |
2.1 制定生态农业技术标准 |
2.2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 |
2.3 严格行政执法 |
3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 |
3.1 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
3.2 着力实施“生态品牌”战略 |
3.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 |
3.4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 |
3.5 创新农业产业化推进机制 |
4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4.1 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 |
4.2 加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
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
5 农业组织化经营体系 |
5.1 加速土地规模化经营 |
5.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5.3 完善农业市场营销体系 |
6 农业生态补偿体系 |
6.1 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6.3 切实加大农业生态补偿 |
7 生态农业组织保障体系 |
7.1 增加投入,拓宽生态农业投融资渠道 |
7.2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
7.3 扩大开放与交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
1 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保障 |
2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迫切需要 |
3 生态农业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遵义市乡镇干旱预警系统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2]风险普查利国利民 共抓共建灾害防治新格局[J]. 韩瑜,潘文峥. 中国安全生产, 2021(06)
- [3]基于CRITIC权灰靶模型的礼泉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D]. 刘梦柔. 长安大学, 2021
- [4]基于遥感与GIS的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李远维.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5]基于学习进阶对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的研究[D]. 孙银银. 西南大学, 2020(01)
- [6]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贵州省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J]. 王丽萍. 中国防汛抗旱, 2019(01)
- [8]影响遵义市辣椒生产的气象因子分析[J]. 张远洪,谭治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2)
- [9]遵义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D]. 马腾. 湖北工业大学, 2013(S1)
- [10]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D]. 祖钰博.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