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子仙物演变研究

韩湘子仙物演变研究

一、韩湘子仙事演变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奇,刘水云[1](2021)在《重构·超越:论明清戏曲对“雪拥蓝关”故事的改编》文中研究指明"雪拥蓝关"故事,历来被学者当作韩湘子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察,而忽视了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它从发轫起到定型再到成熟,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累积和衍变,至明清时更是成为剧作家改编的重要题材来源。明清戏曲对"雪拥蓝关"故事的改编,主要是通过运用次序调整、情节增删等方法,使戏曲无论是在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还是在人物形象上都有着与小说明显的不同之处。而明清戏曲能够改编成功的原因,无不与明清时期的戏剧环境以及小说与戏曲之间的共通性有着很大关系。

闫咚婉[2](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指出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周晨[3](2021)在《文本与图像:陶瓷八仙纹饰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传统吉祥象征,八仙纹饰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经过数代文本的传承,其人物形象日渐丰满,人物特征更加明显,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该纹饰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宗教文化,也映射了人们思想文化及审美倾向。本文基于文本与图像的视角,就唐、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的八仙文本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完善期。与此同时陶瓷八仙纹饰则经历了缺失到单体形象,群体形象的变动,到细节性的标准定型,再到与其他人物纹饰的融合。通过对应文本查找与陶瓷八仙纹饰的异同点,可以得知文本内容的丰富使得陶瓷八仙纹饰也出现了更为多样的表达,但同时陶瓷因绘制材料、绘制方式等因素的局限性,八仙纹饰在长期受到文本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表现形式。总的说来,八仙纹饰是文本的延续和拓展,而文本又弥补了图像上无法展现的细节,两者相得益彰。

侯军利[4](2020)在《吕洞宾故事跨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吕洞宾是八仙群体中最广为人知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道教发展的过程中吕洞宾故事也随之起伏,随着道教的兴盛而被广为传颂,其和钟离权被道教奉为全真祖师,在民间影响愈大。细看吕洞宾的故事,我们能够发现以吕洞宾组成的八仙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原因,不仅是其人物形象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特色,更是因为其能随时代变化而适应统治者的心理和百姓的需求。吕洞宾故事经历各种演变,其故事内容逐渐丰富,形成吕洞宾个人神仙符号和以吕洞宾为代表的八仙文化自身影响力。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唐宋时期吕洞宾故事的起源和演变。唐宋时期的作品中是对吕洞宾事迹的简单介绍,得出吕洞宾为唐末人,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从小说、诗词和绘画中梳理吕洞宾系列故事,可以看出吕洞宾在此时的流传主要受社会道教发展以及百姓寻求精神寄托的影响。第二章主要研究元杂剧中吕洞宾故事及其戏剧特色。从元代吕洞宾杂剧的故事类型和内容,可知吕洞宾主要是文人和神仙两种形象,这种转变受到道教的推崇和文人心态影响;并从空间叙事角度分析吕洞宾故事的叙事艺术和情节结构。第三章主要研究明清戏曲、小说中的吕洞宾故事演变。明清杂剧和传奇的继承和超越主要体现在度脱剧、庆寿剧和降魔剧三类。元明清关于吕洞宾的戏曲小说众多,不断的对吕洞宾故事进行敷衍,吕洞宾故事逐渐完善,情节更为丰富,吕洞宾故事以八仙的整体出现为主,变成了以庆贺祝寿为主题的喜剧剧目,使得吕洞宾故事更为丰满。第四章主要研究吕洞宾故事在现代的改编。在以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发展下,吕洞宾故事更是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将一贯以民间传说和作家创作的文本搬演到了荧幕上,超越文本故事而展现出更活泼的人物形象。吕洞宾也因为多彩的人物性格多变性而成为传奇人物,又以吕洞宾组成的八仙文化更是因为审美意识的超越而形成新的文化影响力。

李一如[5](2020)在《《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 ——以宋诗用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部成书于晚唐的小说,《酉阳杂俎》在宋诗中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选取宋诗化用《酉阳杂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梳理《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概况,以及宋诗化用《酉阳杂俎》的基本情况入手,进而分析宋人的用典特征和成因,以求打通小说与诗歌的界限,考察不同文类间的交互作用。第一章从宏观上把握《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情况,关注其主要通过写本、刻本和类书进行传播的特点,并根据类书收录时在内容选择上的偏向性,初步勾勒《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情况。同时,梳理宋代笔记、刊本序跋等文献中对《酉阳杂俎》的征引和评论,进一步还原宋人对于《酉阳杂俎》之功用价值的认识。通过对类书的梳理,可发现《太平广记》《海录碎事》《事文类聚》《事物纪原》《记纂渊海》等宋代类书在对《酉阳杂俎》中的内容进行收录时,以地理博物类和历史琐闻类为主,而以鬼神怪异类为次。通过对宋代笔记和《酉阳杂俎》刊本序跋的考察,可知对于《酉阳杂俎》的两大特性——“博杂”与“怪奇”而言,宋人更看重其“备采录”“资考证”的史料价值,而非“语神怪,供诙啁”的小说价值。第二章对宋诗中的《酉阳杂俎》典故进行判定和整理,从而了解宋诗化用《酉阳杂俎》的基本情况。在典故的判定上,主要借助阅读史研究的思路,将诗人的阅读对象和行为纳入研究范围,而非脱离原始的阅读环境,做单纯的文本比对。只有证明诗人的确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读到过来自《酉阳杂俎》的文本内容,《酉阳杂俎》才可被视作确切的典源。以这一方法为依据,并以主题内容为线索,可梳理出宋诗中的四类《酉阳杂俎》典故,分别为佛道类、鬼神灵异类、地理博物类和历史琐闻类。在此基础上,再计算各类典故在宋诗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宋代各时期诗人的用典数量。经统计,可知宋代诗人更偏爱《酉阳杂俎》中贴近现实的博物和历史类记载,而非脱离现实的奇异故事。而从诗人用典情况看,从北宋初期到南宋后期,诗人人均用典数量基本呈倒U型增长。第三章前两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总结宋人运用《酉阳杂俎》的特征及成因。在内容上,宋人之所以选择《酉阳杂俎》作为取材对象,并偏好其中具有博物性质,且较为生僻的内容,实与宋诗在取材上追求博赡生僻,重视学问化的特征有关。而他们对典故内容所进行的改动,则多与宋人思想中渴望功名、重视诗教、关注现实的一面有关。在形式上,诗人在运用典故时求新求奇、力主翻案,同时多用借代和隐语,这都与宋人受禅宗影响,主张“翻案”“绕路说禅”等诗学理念有关。上述种种“宋调”范式,不仅影响了宋人对《酉阳杂俎》典故的使用,也彰显出一种浓厚的士大夫趣味。然而,从南宋中后期开始,诗人对《酉阳杂俎》的使用又呈现出新的面貌。第三章第三节即以这一时期位于士大夫群体边缘的江湖诗人和女性诗人为例,揭示其不同于士大夫诗人的用典特征,如总体用典数量减少、多用熟典等。第四节则结合宋代不同诗人群体对《酉阳杂俎》之阅读途径和习惯的不同,深入探讨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经考察,写本是宋代士大夫诗人阅读《酉阳杂俎》的主要途径,其阅读方式多为记忆型。而南宋江湖诗人则主要依靠南宋后期的通俗类书,其阅读方式也多为具有功利性质的检索型。原典与类书、记忆型阅读与检索型阅读,媒介和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知识结构的差异,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于典故的使用。南宋江湖诗人和女性诗人的用典,反映出一种去学问化的通俗倾向,预示了宋元时期中国文学近世化的开端。

李婷宜,李永平[6](2020)在《韩湘子故事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韩湘子"故事与其他民间传说一样,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流变过程中分布渐广,出现了故事版本多出、涉及文体庞杂等现象,这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主要梳理了学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与"韩湘子"故事有关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特别论述了"韩湘子"故事在不同文体、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发展与影响,以及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关联性研究。

孙雨[7](2020)在《副末开场研究》文中认为副末开场是南戏与传奇剧本的组成部分,它是剧本创作及舞台呈现的首要环节。本文以“副末开场”为研究对象,在对《古本戏曲丛刊》之初集、二集、三集、五集中所收之382部南戏、传奇剧本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南戏、传奇之副末开场的出目、开场词、问答辞、下场诗进行细致的解剖和分析,力求能够更加客观、系统地展现副末开场的全貌,并尽力分析其所以然。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余论。绪论对“副末开场”进行概念界定,概述学术界对副末开场的研究情况,明确研究对象的选材范围,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共四章。第一章对副末开场的出目进行研究。首先对出目的名称进行统计,明确“开场”一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并对该内容进行考察,得知“开场”为戏场俗语,可见出目的名称应由戏场俗语发展而来。其次对出目名称进行分类整理,可知其名称虽然颇杂,但大多并未脱离既成规律。然后对出目名称所侧重的内容进行梳理,可知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过程。第二章对副末开场的词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382部南戏、传奇副末开场之“词”的性质,并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其可呈现为一阕、两阕及三阕的情形。其次对副末开场的内容进行考察,认为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代言词,多为夸说之言、有补世道、情感宣泄以及戏剧观的表达;一类为家门词,意在对剧作情节进行概述,且夹杂作者的些许情感态度。然后对开场所用的词牌进行整理,可知词牌的选择与词牌的属性、体式以及剧作家的使用习惯、背景等相关。第三章对副末开场的问答辞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副末开场的问答辞由两部分组成,并根据其内容与功能不同,将其命名为:询问剧名的问答辞与询问角色的问答辞。其次对问答辞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考察,可知其可呈现为问答式、叙述式以及照常式三种情形,皆具有吊场功能。两段问答辞的出现皆是出于舞台实际与开场丰富性等所作出的选择。第四章对副末开场的下场诗进行研究。首先对“下场诗由早期题目发展而来”这一观点予以肯定。其次对下场诗的形式进行考察,可知其常见为七、八言,亦有其他言数与特殊形式。再之对下场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可知其常见形式为“人物+情节”,旨在叙事,另有少数下场诗包含宣传、评价等内容。最后对下场诗的舞台呈现进行分析,得出下场诗具有表演性,且可以通过脚色副末或后房子弟予以完成。余论对开场脚色副末、开场形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杂剧的“冲末”开场进行研究,得出“冲末”开场与南戏、传奇第二出相对应,且“冲末”不是脚色行当等结论。

陈芳[8](2020)在《邓志谟小说戏曲研究 ——兼论小说与戏曲关系》文中提出邓志谟是晚明比较有代表性的通俗文学作家,编写“三记”小说《飞剑记》《咒枣记》《铁树记》,戏曲《五局传奇》,《山水争奇》《花鸟争奇》《风月争奇》《蔬果争奇》《童婉争奇》等,这些作品的内容富有趣味,文体较为新奇,受到不少学者关注。由于某些限制,诸如材料不可见等问题,学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飞剑记》《咒枣记》《铁树记》三部小说,几部“争奇”研究相对较少,戏曲方面的成果仍然匮乏。研究邓志谟及其作品有助于了解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特征,特别是对晚明通俗文学的创作情况有更多认识。本论文据《稀见明代戏曲丛刊》所收邓志谟的传奇、杂剧及相关资料,对其小说、戏曲、“争奇”进行系统研究,分析邓志谟小说戏曲内部、外部关系。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分析邓志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选题缘起,说明邓志谟的作品研究尚存在许多问题,譬如《飞剑记》《咒枣记》《铁树记》三部小说的类型及文体界定、“争奇”的文体及作者界定、戏曲的结构体制及创新等。第一章主要对邓志谟的生平经历及着述交友情况进行讨论。邓志谟博学多识,年轻时游历四方,中年遭遇变故,不得不入闽寓旅书林,以写书为生。邓氏长期活跃于文坛,编写大量作品,其身份应为书坊主作家。第二章主要讨论“三记”小说类型及文体特征。“三记”选取仙道题材,但并非出于宗教目的创作,在类型上划入仙道小说更合理。文体上分卷分回、结构简单、较强的拟说书风格,呈现出“章回化话本”的特色。第三章主要讨论“争奇”文体、“争奇”中杂剧作者及溯源。“争奇”文体是小说,其中的“杂剧”系创作,“争奇”中的杂剧《秦楼箫引凤》《唐苑鼓催花》《折梅逢驿使》《见雁忆征人》《幽王举烽火》《龙阳君泣鱼固宠》《青楼访妓》是邓志谟所作单折剧。第四章主要对戏曲思想内容、结构体制及艺术特色进行讨论,指出其戏曲南北曲并用、分卷、分出标目、末上开场等体制特点与晚明整体戏曲创作情况相仿。形式上,运用百种骨牌名、药名、花名、鸟名作为人物名字体现作者对“新奇”的不懈追求。此外,内容上的“情理统一”可见作者在传统“情理冲突”模式下的创新。第五章主要对邓志谟小说、戏曲内外部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邓志谟的小说、戏曲创作表现出相似的创作习惯、明显的模式化、以及“以娱为主”的创作倾向。小说戏曲外部关系表现在题材的因袭,双线结构和程式化出目,以及传奇为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参考范式,“争奇”极大地打破了小说戏曲文体界限。结语部分对邓志谟通俗文人的创作身份、创作价值、局限作了总结,认为邓志谟的创作心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明中下层文人的创作状态,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

于赓哲[9](2019)在《论伯希和敦煌汉文文书的“后期混入”——P.3810文书及其他》文中研究说明法藏敦煌汉文P.3810文书曾引发学界有关"藏经洞封闭时间"问题的讨论,但是争论双方都忽视了这份文书"后期混入"的可能。从其中的药名、避讳、字形、俗字、宗教内容各个角度考察,这份文书有着强烈的元或元以后文书的特征,"山药"药名的出现和含义决定了这份文书的时间上限,其中的宗教术语和祟神理念则证明它极可能是元以后全真教和八仙信仰成熟期的产物。避讳和俗字也证明了这一点。国际学界对伯希和敦煌文书中部分回鹘文和绢本画曾有过质疑,认为是元以后产物,现在看来伯希和敦煌汉文文书也不见得能独善其身,对于伯希和及其他敦煌文书进行新的甄别是有必要的。

金丹丹[10](2019)在《《韩湘子全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韩湘子故事自唐末开始产生,宋代缓慢发展,到元代进入了韩湘子故事发展的活跃时期,至明代由杨尔曾执笔,将前代韩湘子故事进行加工,又融入了自己关于道教的理解,形成了一部关于韩湘子故事的小说《韩湘子全传》。本文以《韩湘子全传》的版本、故事蓝本、内容与思想、文本来源和传播为重点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对目前学界关于《韩湘子全传》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指出目前关于《韩湘子全传》研究取得的成果,并找出可以对《韩湘子全传》深入研究的地方,点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杨尔曾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一章主要分析《韩湘子全传》的版本和作者情况。本章对《韩湘子全传》的版本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对版本间的差异做了详细地阐述,同时对作者杨尔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主要分析在小说《韩湘子全传》的故事蓝本。韩湘子故事的原型是唐代的韩湘,唐代主要关于韩愈侄甥辈的异事。宋代韩湘子故事得到了发展,在笔记小说和诗歌领域都有关于韩湘子的故事。元明时期韩湘子故事的内容更为丰富,在诗歌、小说、戏曲等领域都有相关作品出现。第三章主要分析小说《韩湘子全传》的内容与思想。《韩湘子全传》的内容对前代韩湘子故事多有借鉴,同时又对前代韩湘子故事进行了创新与改编。《韩湘子全传》在宣扬道教思想时融入了一些其他的思想观念,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生活观、家庭观、宗教观和女性观。第四章主要分析小说的文本来源。《韩湘子全传》的文本并不完全出自杨尔曾之手,在创作过程中他对前代戏剧作品的唱词进行了借用。同时他又对前代的文学作品、道教典籍进行了引用。《韩湘子全传》的情节引人入胜,在情节的设置上对《西游记》中地府、考验、祈雨等情节进行了变用。杨尔曾通过多方搜集征引材料,创作出这样一部道教韵味浓厚的小说。第五章主要分析清代以后韩湘子故事的传播和演变情况,同时分析了韩湘子故事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韩湘子仙事演变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湘子仙事演变考(论文提纲范文)

(1)重构·超越:论明清戏曲对“雪拥蓝关”故事的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一、“雪拥蓝关”故事形态的嬗变
二、明清“蓝关戏”改编之概况
    (一)情节上的改编
    (二)主题上的改编
        第一,对忠孝思想的强化。
        第二,对济世救民的歌颂。
        第三,对惩恶扬善的宣扬。
    (三)人物形象上的改编
        第一,对男性人物形象的改编。
        第二,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改编。
三、明清“蓝关戏”改编的可行性
结 语

(2)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资料来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小结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3.3.1 问道求业
        3.3.2 黄帝尊师
        3.3.3 神仙考验
        3.3.4 神授法术
        3.3.5 黄帝造物
        3.3.6 升天成仙
        3.3.7 黄帝时人
        小结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小结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小结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小结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文本与图像:陶瓷八仙纹饰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的来源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课题研究领域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问题的研究方法,内容的创新点
    1.5 概念界定
2 八仙文本的形成期与缺失的陶瓷图像表现
    2.1 早期八仙文本概述
    2.2 八仙形象的早期图像表达
    2.3 “空白”的瓷上八仙图像
        2.3.1 道教文化的削弱
        2.3.2 时代背景下的审美风尚
        2.3.3 制瓷工艺的时代性影响
3 八仙文本的发展期与单体为主的陶瓷图像表现
    3.1 元代八仙戏剧的特征
        3.1.1 八仙戏剧文本的表达
    3.2 人物特征的共用化
        3.2.1 八仙戏剧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3.2.2 单体八仙人物的图像表现
    3.3 群体身份的不确定性
        3.3.1 戏剧题材上的八仙组合
        3.3.2 群体八仙人物的图像表现
4 八仙文本的成熟期与陶瓷图像的细节标准定型
    4.1 东游记对人物形象的确立
    4.2 戏曲中穿关对人物的塑造
        4.2.1 八仙在明代杂剧中的穿关
        4.2.2 人物发饰头服的比较
        4.2.3 人物服饰体服的比较
        4.2.4 人物法器的比较
        4.2.5 穿关细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4.3 对度脱题材延续和庆寿题材的出现
5 八仙文本的完善期与多元的陶瓷图像表现
    5.1 清代八仙戏剧目分析
    5.2 清代八仙故事文本的纷繁与多元性
        5.2.1 清代庆寿题材的体现
        5.2.2 以《八仙全传》为代表的融合式故事结构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吕洞宾故事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吕洞宾故事在唐宋时期的起源和演变
    第一节 唐宋时期吕洞宾故事的流传和发展
        一、吕洞宾生平籍贯
        二、唐宋时期小说中的吕洞宾故事
    第二节 吕洞宾故事流传原因及特点
        一、社会背景及成因
        二、流传特点
    第三节 唐宋小说之外的拓展
第二章 元杂剧中吕洞宾故事及其戏剧特色
    第一节 元代吕洞宾杂剧存佚目录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吕洞宾故事
        一、吕洞宾故事类型、内容
        二、形象塑造
        三、转变原因
    第三节 吕洞宾题材杂剧的叙事艺术
        一、舞台的时空艺术
        二、情节结构特征
    第四节 黄粱梦杂剧的个案分析
        一、黄粱梦传说中吕洞宾故事的演变
        二、黄粱梦意象的深化
第三章 明清戏曲、小说中吕洞宾故事的演变
    第一节 明清杂剧传奇中的吕洞宾故事
        一、明清杂剧传奇中吕洞宾故事类型
        二、明清杂剧和传奇对元杂剧的继承与超越
    第三节 小说中的吕洞宾故事演变
        一、吕洞宾系列小说
        二、与元代形象之不同
    第三节 吕洞宾宝器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一、吕洞宾与八仙宝器的神仙符号
        二、宝物的功能化意象
第四章 吕洞宾故事的现代改编
    第一节 电视剧《东游记》对小说《东游记》的重写
        一、情节的改编与沿袭
        二、人物的变化与丰富
    第二节 吕洞宾故事的现代传播
        一、民间信仰的延续
        二、吕洞宾故事的文化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 ——以宋诗用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酉阳杂俎》相关研究
        二、中国古典诗歌化用小说典故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概况
    第一节 《酉阳杂俎》在宋代的主要传播方式
        一、类书的选择性收录:偏向博物、历史类内容
        二、从写本到刻本:南宋后期的媒介进步
    第二节 宋人对《酉阳杂俎》的认识
        一、宋代笔记征引:以地理博物类、考据辨证类为主
        二、刊本序跋:重视史学价值
第二章 宋诗化用《酉阳杂俎》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阅读史视野下的典源判定
    第二节 宋诗中《酉阳杂俎》典故的构成
        一、常见典故举类
        二、典故选择倾向分析
        三、各时期诗人用典情况分析
第三章 宋诗化用《酉阳杂俎》典故的特征及成因
    第一节 宋诗化用《酉阳杂俎》典故的内容特征
        一、宋人化用《酉阳杂俎》典故与宋诗的取材倾向
        二、宋人化用《酉阳杂俎》典故与宋诗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宋诗化用《酉阳杂俎》典故的形式特征
        一、反用典故
        二、暗用与借代
    第三节 《酉阳杂俎》在宋诗接受中的独特存在——江湖诗人与女性诗人用典
        一、江湖诗人用典
        二、女性诗人用典——以朱淑真为例
    第四节 宋人阅读《酉阳杂俎》的途径及习惯——诗人用典差异探析
        一、宋代士大夫诗人的《酉阳杂俎》阅读
        二、南宋江湖诗人的《酉阳杂俎》阅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副末开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的选材范围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副末开场的出目
    第一节 出目的来源
    第二节 出目的分类
    第三节 出目的演变
第二章 副末开场的词
    第一节 开场辞的性质与形式
    第二节 开场词的内容
    第三节 开场词的词牌
第三章 副末开场的问答辞
    第一节 询问剧名的问答辞
    第二节 询问角色的问答辞
第四章 副末开场的下场诗
    第一节 下场诗的来源与现存情况
    第二节 下场诗的形式
    第三节 下场诗的内容
    第四节 下场诗的舞台呈现
余论
    一、关于开场脚色“副末”
    二、关于“开场”
    三、关于杂剧的“冲末”开场
参考文献
附录
    凡例
    附录 A、《初集》“副末开场”整理
    附录 B、《二集》“副末开场”整理
    附录 C、《三集》“副末开场”整理
    附录 D、《五集》“副末开场”整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邓志谟小说戏曲研究 ——兼论小说与戏曲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邓志谟的生平经历与着述情况
    第一节 邓志谟的生平及交游
        一、游历四方
        二、交友广泛
    第二节 邓志谟的着述经历
        一、长期活跃文坛
        二、着述较为丰富
第二章 《飞剑记》《铁树记》《咒枣记》研究
    第一节 “三记”的类型界定
        一、邓志谟的文人作家身份
        二、追求商业利益的创作目的
        三、缺乏严谨的编创态度
    第二节 “三记”的文体特征
        一、“话本体”体制
        二、较强的拟说书风格
        三、故事结构简单
        四、有意分卷分回
    第三节 “三记”的民间叙事特征
        一、注重故事价值
        二、借预叙引兴趣
        三、叙事模式化
第三章 “争奇”研究
    第一节 “争奇”释疑
        一、“争奇”作者考
        二、“争奇”文体界定
        三、“争奇”中杂剧的作者考
    第二节 “争奇”溯源
        一、两物相争的“争辩型”
        二、多文体融合型
第四章 邓志谟戏曲研究
    第一节 戏曲的思想内容
        一、戏剧类型多样
        二、人物形象的创新
        三、情理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戏曲的结构体制
        一、脚色体制
        二、开场方式
        三、体例形态
    第三节 戏曲的艺术特色
        一、冷热兼济
        二、形式求奇
        三、曲唱自由
第五章 从小说与戏曲关系看邓志谟创作
    第一节 邓志谟小说戏曲的创作共性
        一、惯用花名药名
        二、熟练运用“神话”
        三、以娱为主
    第二节 邓志谟对小说戏曲创作传统的借鉴
        一、题材的承袭
        二、双线结构
        三、程式化出目
    第三节 邓志谟作品对小说戏曲的影响
        一、传奇为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提供参考范式
        二、“争奇”打破小说戏曲文体界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 明末清初小说标目与分卷形式
附录二 : 单折杂剧
附录三 :“争奇”中嵌入的六种杂剧
附录四:《六十种曲》中的第一出标目及开场方式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论伯希和敦煌汉文文书的“后期混入”——P.3810文书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10)《韩湘子全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目标
第一章 《韩湘子全传》的版本与作者
    第一节 《韩湘子全传》的版本
        一、明天启金陵九如堂刻本
        二、明天启武林人文聚刊本
        三、清嘉庆步月楼藏板本
        四、清光绪十万卷楼石印本
    第二节 《韩湘子全传》的作者
第二章 《韩湘子全传》的故事蓝本
    第一节 韩湘子故事的雏形
        一、韩湘——韩湘子形象的原型
        二、韩愈侄甥辈的异事
    第二节 韩湘子故事的发展
    第三节 韩湘子故事的丰富
        一、元明诗歌中的韩湘子故事
        二、元明小说中的韩湘子故事
        三、元明戏剧中的韩湘子故事
第三章 《韩湘子全传》的内容与思想
    第一节 《韩湘子全传》的内容
        一、《韩湘子全传》对韩湘子故事的集成
        二、《韩湘子全传》对韩湘子故事的发展
    第二节 《韩湘子全传》的思想特征
        一、社会观
        二、家庭观
        三、宗教观
        四、女性观
第四章 《韩湘子全传》的文本溯源
    第一节 《韩湘子全传》对戏剧作品的套用
    第二节 《韩湘子全传》对诗词集的借用
        一、《韩湘子全传》对道教诗文的借用
        二、对其他诗词文的借用
    第三节 《韩湘子全传》对散文集的引用
    第四节 《韩湘子全传》对小说《西游记》的变用
        一、对小说《西游记》考验情节的变用
        二、对小说《西游记》地府情节的变用
        三、对小说《西游记》美人关情节的变用
第五章 清代以后韩湘子故事的传播
    第一节 讲唱文学中的韩湘子故事
        一、宝卷文本的版本及内容的梳理
        二、道情文本的版本及内容的梳理
        三、对韩湘子相关鼓词等文本的梳理
    第二节 戏剧中的韩湘子故事
        一、清代韩湘相关戏剧作品
        二、地方戏中的韩湘子
    第三节 韩湘子故事的演变
        一、语言大众化
        二、人物形象立体化
        三、故事情节多样化
        四、故事主题分散化
    第四节 韩湘子故事变化的原因
        一、讲唱文学的蓬勃发展
        二、戏剧形式的扩展
        三、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韩湘子仙事演变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构·超越:论明清戏曲对“雪拥蓝关”故事的改编[J]. 李奇,刘水云. 戏曲艺术, 2021(03)
  • [2]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3]文本与图像:陶瓷八仙纹饰流变研究[D]. 周晨.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4]吕洞宾故事跨文本研究[D]. 侯军利.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5]《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 ——以宋诗用典为例[D]. 李一如.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韩湘子故事研究综述[J]. 李婷宜,李永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0(03)
  • [7]副末开场研究[D]. 孙雨.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邓志谟小说戏曲研究 ——兼论小说与戏曲关系[D]. 陈芳. 兰州大学, 2020(12)
  • [9]论伯希和敦煌汉文文书的“后期混入”——P.3810文书及其他[J]. 于赓哲. 中国史研究, 2019(04)
  • [10]《韩湘子全传》研究[D]. 金丹丹.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韩湘子仙物演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