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氨基苯甲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哲丰,雷雅燕,孙宇,李丹薇,和红兵[1](2021)在《细菌在菌斑形成及致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牙菌斑是导致众多口腔疾病的主要因素,在龋病、牙周病和牙髓疾病中都可以发现由多种细菌组成的菌斑结构。这些菌斑结构及其复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高度的细菌密度,称它为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同其他生物一样可以感知生存环境并与其他细菌进行交流互动,以此提高对微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毒力。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物理和营养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细胞间通讯和基因转移。就龋病发生过程中菌斑内细菌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杜宏[2](2021)在《戊糖片球菌YF-8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是水产品常见的优势腐败菌之一,其致腐机制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寻找干扰温和气单胞菌QS的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控制其致病能力。乳酸菌作为安全、绿色、高效的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但其作为群体感应淬灭剂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鲜见。本文从传统发酵食品、鱼肠道等环境中筛选对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ated homo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具有降解活性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研究YF-8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酪蛋白、胞外多糖、溶血活性、嗜铁素等毒力因子、生物膜形成、群集和泳动运动性及Lux I/Lux R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菌株YF-8对温和气单胞菌致腐能力的淬灭效应。以无菌三文鱼块为载体,从体外模型研究菌株YF-8对温和气单胞菌致腐能力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96孔板法结合牛津杯打孔法从184株乳酸菌中筛选获得1株对温和气单胞菌AHLs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YF-8,降解活性接近100%。该菌株分离自朝阳泡菜中,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测序分析后,被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酸性条件和中性条件下测定菌株YF-8酶解活性,排除AHLs-内酯酶的作用,同时发现菌株YF-8酶解活性位于无细胞上清液中。菌株YF-8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8.0 mg/m L,YF-8粗提物在亚最小抑菌浓度2.0、4.0和6.0 mg/m L时不影响温和气单胞菌菌体生长,还可以降解紫色色杆菌CV026紫色菌素的生成,且呈剂量依赖性。2.研究菌株YF-8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酪蛋白,胞外多糖,溶血活性、嗜铁素等毒力因子产量的影响,和其对鞭毛介导的的群集和泳动运动性及对生物膜的形成及预先形成生物膜清除作用,进一步分析该菌株对QS系统的Lux I/R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亚最小抑菌浓度2.0、4.0和6.0 mg/m L的YF-8粗提物处理后对温和气单胞菌酪蛋白、胞外多糖、溶血性和嗜铁素的抑制率分别是9.6%-32.72%,17.91%-58.09%,19.21%-51.49%,19.04%-44.35%。6.0 mg/m L的YF-8粗提物对群集泳动的抑制率接近100%。qRT-PCR分析结果发现6.0 mg/m L的YF-8粗提物使Lux I和Lux R的相对表达量水平下调69.48%和80.76%,表明Lux I和Lux R基因转录水平受到YF-8 CE的干扰。96孔板法,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说明:sub-MIC的YF-8CE对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及预先形成生物膜具有显着的抑制及清除作用。3.通过测定4℃冷藏条件下不同处理的三文鱼细菌菌落总数、持水力、p H、TBA以及TVB-N等指标,验证戊糖片球菌YF-8粗提物对三文鱼中重要优势腐败菌温和气单胞菌致腐作用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经不同处理的三文鱼在4℃冷藏过程中细菌菌落总数、TBA值和TVB-N值呈不断增长趋势,持水力逐渐下降,p H值大致呈“V”型变化。YF-8处理可有效延缓三文鱼p H值、TBA值和TVB-N值的上升及持水力的下降。YF-8与温和气单胞菌共培养之后,温和气单胞菌对三文鱼的致腐能力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可延长货架期2d和4d。
邹任杰,吴亚菲,申道南[3](2020)在《牙周炎相关关键微生物的网络分析构建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菌斑微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可使群落产生重构,促进牙周炎的发生与发展。关键微生物在调节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中十分重要。在牙周微生态中,共存网络构建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筛选牙周炎相关的关键微生物以便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这些微生物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可以作为微生物成员的重要联络者协同调节群落毒力等特征,或作为响应环境因素的重要调控因子如介导免疫失衡推动群落结构和功能重塑。本文将从微生物共存网络构建、应用网络拓扑分析技术进行关键微生物筛选与预测,以及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微生物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确定关键微生物以及研究此类微生物在群落动态变化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钱鎏佳,吴佳慧,陈代杰[4](2019)在《细菌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测序技术和独立培养鉴定方法的出现,人们发现许多细菌相关感染都表现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同时,人体原驻微生物群与感染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病程。相较于单一微生物感染,混合感染通常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和患者预后较差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多物种微生物间通过化学物质或直接物理接触发生种间交流,从而产生协同作用以诱导毒力因子表达,竞争常驻微生物生态位以及调节宿主免疫应答等。本综述总结了细菌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旨在深入探索混合感染病理进程,为混合感染的干预治疗提供策略,拓宽抗菌药物发展思路。
张婉婷[5](2019)在《博州地区三民族不同龋敏感3-5岁儿童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研究蒙古族、维吾尔族和汉族低龄儿童龋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通过高通量测序对三个民族儿童牙菌斑菌群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检测唾液中四种常见致龋菌DNA水平并评价与低龄儿童龋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博州地区35岁蒙古族,维族和汉族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危险因素分析;采集重度低龄儿童龋病和口腔健康儿童牙菌斑,运用高通量测序对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采集口腔健康儿童和重度低龄儿童龋病儿童唾液,荧光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乳酸杆菌和内氏放线菌的DNA水平。结果:1)1089名3-5岁儿童中低龄儿童龋病患病率为72.2%,龋均(dmfs)为4.4±5.34颗,其中重度低龄儿童龋病患病率为36.2%。随着年龄的增加乳牙的患龋率和患重龋率均升高(c2=26.834,P<0.001),其中5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最高为82.9%;2)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牙的龋均升高(F=8.330,P<0.001),尤其是5岁儿童的龋均处于较高水平为5.53±5.88;3)乳牙龋齿的充填率为1.35%,城市儿童的乳牙龋齿充填情况优于乡镇儿童乳牙龋齿的充填情况(F=8.861,P=0.003);4)社会经济背景因子是儿童龋病的保护因素;睡前不良饮食习惯、喝含糖饮料、吃零食、夜间喂食是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5)研究共获得9215515条有效序列,按照97%的相似性聚类归属三个民族120例样本中共检出13个菌门,23个菌纲,40个菌目,78个菌科和129个菌属;6)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三个民族儿童的牙菌斑菌群构成和多样性不同,口腔健康组的儿童菌群结构多样性高于重度低龄儿童龋病组儿童;7)厚壁菌,芽孢杆菌,乳杆菌,链球菌,梭杆菌,毛螺旋菌,Shuttleworthia菌,韦荣球菌,放线菌,红蝽菌,奇异菌,双歧杆菌,变形菌,交替单胞菌,希瓦氏菌是SEC组儿童中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菌群;变形菌,红环菌,Propionivibrio菌,伯克氏菌,草酸杆菌,贪铜菌,肠杆菌,心杆菌,黄单胞菌,华杆菌,拟杆菌,紫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Paludibacter菌,厚壁菌,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是CF组儿童中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菌群;8)放线菌是汉族儿童的核心菌群。变形菌,柄杆菌,短波单胞菌属,假单胞菌,黄单胞菌,伯克氏菌,丛毛单胞菌是维族族儿童的核心菌群;Thermi菌,异常球菌,变形菌,伯克氏菌,草酸杆菌,贪铜菌,肠杆菌是蒙古族族儿童的核心菌群;9)S.mutans和L.acidophilus在重度低龄儿童龋病患儿唾液中的检出率高于无龋儿童;L.acidophilus在蒙古族儿童唾液中检出高于汉族和维族;10)唾液中S.mutans和L.acidophilus的DNA水平与dmft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新疆博州地区蒙古族、维族和汉族儿童低龄儿童龋病患病率高,充填率低,且发病年龄早;2)良好的社会经济背景因子是儿童龋病的保护因素;睡前不良饮食习惯、喝含糖饮料、吃零食、夜间喂食是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3)健康儿童口腔的菌斑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重度低龄儿童龋病儿童;汉族儿童菌群多样性大于维族和蒙族;蒙古族和维族儿童牙菌斑菌群结构较为相似;4)厚壁菌,芽孢杆菌,乳杆菌,链球菌,梭杆菌,毛螺旋菌,Shuttleworthia菌,韦荣球菌,放线菌,红蝽菌,奇异菌,双歧杆菌,变形菌,交替单胞菌,希瓦氏菌是潜在的致龋细菌;5)三个民族核心菌属各不相同,梭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卟啉单胞菌属是三民族儿童口腔中共有的的核心菌属;6)唾液中S.mutans和L.acidophilus含量可以作为低龄儿童龋病风险评估筛查的生物标记物。
赵翠红[6](2017)在《复方苯佐卡因凝胶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复方苯佐卡因凝胶是由苯佐卡因、苯扎氯铵、氯化锌组成的复方凝胶制剂,为口腔用药的新剂型,为了患者的使用安全及产品的有效性,提高对产品质量有效控制,课题通过对苯佐卡因及复方苯佐卡因凝胶的有关物质、含量测定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等项目进行系统研究,制订质量标准,建立从原辅料的质量控制,到制剂质量保证,再到产品的后期持续稳定性监测的完整质量体系。方法:采用HPLC法对原料苯佐卡因有关物质进行检查,通过破坏性试验考察杂质指示,采用对照品对有关杂质进行鉴别,对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及降解产物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进行了考察研究,并与药典方法进行对比检查;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指导原则,对复方苯佐卡因凝胶的性状、鉴别、检查、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了检查研究,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比色法、化学法等对制剂的三个有效成分苯佐卡因、氯化锌、苯扎氯铵进行鉴别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及检查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苯佐卡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另一有效成分氯化锌的含量,HPLC法测定原料制剂中苯扎氯铵的含量,对方法均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分别采用常规法、中和法、中和法加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应性试验。通过比较试验菌回收比值,选择采用中和法加稀释法对本品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检测,采用中和法进行控制菌检查,进行了中和剂种类及浓度筛选试验并对中和剂抑菌活性的进行考察,中和剂为吐温80和卵磷脂。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及HPLC法,能对制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苯佐卡因进行鉴别,化学法可对氯化锌中的锌离子进行特征鉴别。苯佐卡因在酸碱的条件下有降解,酸性条件下较慢,碱性条件下较快,降解产物为对氨基苯甲酸,采用的高效液相法(HPLC法)均能同时测定原料及制剂中的苯佐卡因有关物质及含量,色谱条件相同,苯佐卡因峰与降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峰之间的分离良好,其它组分与辅料不影响测定。苯佐卡因在进样浓度5.08127.0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80%、100%、120%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4%、99.55%、99.41%,RSD为1.32%、0.94%、1.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定量测定制剂中氯化锌的含量,氯化锌在进样浓度02.0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80%、100%、120%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98.53%、98.02%,RSD为1.28%、1.15%、1.21%。方法稳定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中和法加稀释法可消除药物抑菌作用,微生物计数试验中各试验菌的回收比值均在0.52.0之间,符合药典规定,控制菌检查中阳性对照试验分别能检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试验均未检出。结论:经试验,确定了原料及制剂有关物质的监测指标,制订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建立了复方苯佐卡因凝胶质量整体控制体系并可对产品进行有效监控。
张晟,麦理想,柳大烈,刘从华,谢宝仪,章锦才[7](2012)在《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性能》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性能,初步分析探讨托槽的抗菌机制。方法采用贴膜法计算纳米Ag/TiO2涂层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率,检测不同作用时间下纳米Ag/TiO2涂层对牙龈素活性的影响。结果纳米Ag/TiO2涂层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在20 min黑暗环境下抗菌率达88.47%,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黑暗环境下能同时降解牙龈卟啉单胞菌胞内外的牙龈素,显着抑制其活性。结论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可抑制其重要毒力因子牙龈素活性。
张燕[8](2012)在《种植体周有益菌和可疑致病菌连续培养的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种植体周有益菌和可疑致病菌的生长曲线,细菌间相互作用,通过改良现有的恒化器,设计出能构建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生物膜体外模型的新型恒化器,进行生物膜基本生物量的测定以及结构的观察,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微生物替代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选用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s, S.s)作为有益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作为可疑致病菌,分为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抑菌实验、细菌连续培养及生物膜形态的观察三个部分。实验一分五组,第一组:单菌P.g,第二组:单菌P.i,第三组:单菌S.s,第四组:双菌P.g+S.s,第五组:双菌P.i+S.s,测量其生长曲线,确定细菌的对数生长期。实验二分三组,第一组:P.g+S.s,第二组:P.i+S.s,每组均设空白对照,钛片用微弧氧化处理模拟种植体表面,通过抑菌实验,观察细菌间相互作用。实验三分四组,第一组:单菌P.g,第二组:单菌P.i,第三组:双菌P.g+S.s,第四组:双菌P.i+S.s,安装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生物膜体外模型恒化器,连续培养72h,分别在24、48、72h时,通过活菌计数对各组钛片生物膜进行基本生物量的测定,通过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对各组钛片生物膜进行结构的观察。[结果]1.生长曲线代表细菌的生长速度:一组(单菌P.g)>四组(双菌P.g+S.s)>三组(单菌S.s)>二组(单菌Pi)>五组(双菌P.i+S.s)。细菌的对数生长期:一组2-8h,二组4-18h,三组12h,四组4-12h,五组4-8h。细菌的最大吸收峰:一组28h,二组12h,三组12h,四组22h,五组12h。2.抑菌实验中,两组空白对照均无抑菌圈产生,一组(P.g+S.s)及二组(P.i+S.s)有抑菌圈产生,并且抑菌圈直径随S.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S.s浓度1.0×108CFU/mL时达到最大值,相同浓度S.s,一组的抑菌圈直径总是大于组。3.钛片表面生物膜活菌计数结果,各组在相同时间点,菌落数10-2CFU/mL>10-3CFU/mL>10-4CFU/mL,各组在相同浓度时,菌落数72h>48h>24h。同一时间点相同浓度时,菌落数一组(单菌Pg)>三组(双菌P.g+S.s),二组(单菌Pi)>四组(双菌P.i+S.s)。4.钛片表面生物膜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菌斑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组与二组的菌斑生物膜形态学观察无明显差异,三组与四组的菌斑生物膜形态学观察无明显差异,而前两者与后两者之间形态学却有明显的差异,三组较一组在同一时间点生成的菌斑量少,四组较二组在同一时间点生成的菌斑量少。5.钛片表面生物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厚度在5.92-30.52μm之间。各组生物膜厚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厚,荧光显微镜下,细菌呈蓝绿色荧光,CLSM下,细菌呈蓝色荧光,视野中球菌呈链状排列并与团片状细菌交织在一起,周围有散在的单个球菌。[结论]1.细菌生长曲线表明,培养8h后,各组细菌均进入对数生长期,这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2.抑菌实验以及细菌连续培养后CFU菌落计数均表明, S.s对P.g、P.i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扫描电镜探测生物膜表面形态表明,S.s混合培养对P.g、P.i生物膜的形态有影响。4.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生物膜的厚度表明,厚度随时间增加而持续增厚,同一时间点各组细菌在钛片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厚度明显不同,S.s混合培养对P.g、P.i生物膜厚度有影响。
张晟[9](2012)在《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研制及其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口腔正畸临床领域,固定矫治器作为一种高效能矫治器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但其主体成分托槽结构复杂,导致菌斑附着增加并影响口腔微环境,从而引起牙釉质脱矿及牙周损害。预防并控制菌斑附着是预防龋病及牙周炎症的关键,如何对托槽材料进行改进,抑制口腔致病菌的黏附与增生是目前口腔正畸学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随着口腔材料学的发展,纳米抗菌材料的出现为开发新型托槽材料提供了新选择。绝大多数纳米抗菌材料使用的是单一纳米抗菌剂,如纳米TiO2、纳米银等,这些材料自身具有一定的缺陷,限制了它们的应用。以纳米TiO2为载体的复合银系无机抗菌剂成为新型抗菌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及生物学相容性,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国内外尚无将纳米Ag/TiO2材料与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托槽的报导,本研究拟在普通金属托槽表面制备纳米Ag/TiO2涂层,研制具有美观、高强、耐磨及可见光催化甚至在黑暗环境中仍具有抑菌性能的纳米Ag/TiO2涂层托槽,通过理化性能、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检测,证实托槽具有纳米材料独特的力学及生物学性能,为解决托槽周边牙釉质龋和正畸治疗引起的牙周损伤等正畸临床常见棘手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并推进纳米技术在口腔正畸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本研究包括以下三章内容:第一章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制备及理化性能检测目的:制备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检测。方法:本研究选择临床上常用的普通金属托槽,抛光、超声清洗、冲洗干燥后备用。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凝胶,用旋转涂敷法在普通金属托槽表面涂敷TiO2薄膜,然后浸渍在AgNO3溶液中,获得Ag/TiO2薄膜,经过120℃热处理后分别在120、200、300℃下退火,冷却,制备出不同退火温度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A、B、C组。在扫描电镜下对普通金属托槽、纳米TiO2涂层托槽和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及A组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断面形貌进行观察。测量普通金属托槽、纳米TiO2涂层托槽及A、B、C组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表面粗糙度。采用划痕实验法检测纳米TiO2涂层和A、B、C组纳米Ag/TiO2涂层与基体托槽的结合强度。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纳米TiO2涂层托槽及A、B、C组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涂层的晶体结构和物相。对纳米TiO2涂层托槽及A组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石英玻璃片上纳米TiO2涂层及A、B、C组纳米Ag/TiO2涂层的透光率。结果:扫描电镜图片显示金属托槽表面虽经抛光,但仍较粗糙,存在较大的沟壑状和坑状凹陷。纳米TiO2涂层是由许多球形微小颗粒组成的颗粒膜,组成薄膜的Ti02颗粒粒径为10-30nm。纳米Ag/TiO2涂层也是由许多球形微小颗粒组成的颗粒膜,具有严整的组织结构;组成薄膜的Ti02颗粒粒径均匀;Ag颗粒均匀分布在薄膜上,粒径约为50-100nnm,很少出现团聚现象。A、B、C组托槽中纳米Ag颗粒的直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且分布更密集。对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断面形貌观察显示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涂层的厚度约为120nm,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光滑,表面光洁度高,并可见Ag颗粒沉积在涂层上。粗糙度测试结果显示纳米TiO2涂层托槽和纳米Ag/TiO2涂层托槽与普通商业用金属托槽表面粗糙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米TiO2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为1.18kg, A、B、C组纳米Ag/TiO2涂层的结合强度分别为1.16、1.12、1.26kg。XRD谱图显示纳米TiO2和Ag/TiO2涂层的XRD曲线上均出现锐钛矿型TiO2的衍射峰;纳米Ag/TiO2涂层的XRD曲线上均出现Ag0的衍射峰,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g衍射峰的强度也增大。XPS全谱图显示纳米TiO2和Ag/TiO2涂层的主要成分分别为:Ti、O、C和Ag、 Ti、O、C; TiO2中的Ti2p能级分解为2个能级:Ti2p1/2和Ti2p3/2,中心峰值分别为464.6ev和458.9ev;2者峰值差为5.7ev;加入Ag后,Ti2p的结合能峰值向较高能值漂移;Ag/TiO2中的Ag3d能级分解为2个能级:Ag3d5/2和Ag3d3/2,其中心峰值分别为368.1ev和374.1ev;2者峰值差为6ev。纳米TiO2涂层及A、B、C组纳米Ag/TiO2涂层的透光率谱图显示TiO2涂层在波长<350nm的紫外光区有完全吸收;Ag沉积后,吸收边发生红移,透光率下降,且随着退火温度的降低,透光率也逐渐下降。结论:1.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金属托槽表面成功地制备了纳米Ag/TiO2薄膜涂层。2.该纳米Ag/TiO2涂层分布均匀,厚度和纳米Ag、TiO2颗粒均为纳米尺度,保证了纳米材料的特性;且表面光洁度高,具有足够的涂层基体结合强度,可以满足口腔正畸临床的需要。3.纳米Ag/TiO2涂层中TiO2为锐钛矿型,Ag以单质形式存在,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g颗粒的结晶度提高且颗粒长大。4.Ag的沉积增加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并使其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5.随着Ag沉积颗粒粒径的减小,TiO2在可见光激发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增强。6.退火温度120℃较为合适,制成的纳米Ag/TiO2涂层中Ag和TiO2颗粒粒径较小,既具备足够的结合强度又有较强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第二章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抗菌性能研究目的:研究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抗菌性能,初步探讨抗菌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A组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照组为普通金属托槽和同条件下纳米TiO2涂层托槽,消毒后备用。使用同样方法在不锈钢17-4表面涂敷纳米TiO2薄膜涂层和Ag/TiO2薄膜涂层。复苏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型普氏菌,培养并制备成菌悬液。使用贴膜法检测纳米Ag/TiO2涂层对上述口腔常见菌的抗菌活性,计算抗菌率并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灭菌效果。将普通金属托槽、纳米TiO2涂层托槽和纳米Ag/TiO2涂层托槽浸泡于混合菌液中,培养48h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抗细菌黏附效果。将变形链球菌与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共同培养6h、18h、24h、48h,提取GTF粗酶,采用Somogyi-Nelson法测定上清液中还原糖含量,计算GTF活性单位,分析不同时间点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变形链球菌GTF活性的影响。向纳米Ag/TiO2涂层上滴加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悬液,分不同抗菌时间测量胞内外牙龈素的活性单位与蛋白含量,计算牙龈素比活,分析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胞内外牙龈素比活的影响。结果:抗菌实验结果显示纳米Ag/TiO2涂层在黑暗环境下对所有实验菌均有抗菌活性,20min后抗菌率达到了80.2%以上。黑暗环境下纳米Ag/TiO2涂层作用30-60min后即可完全杀死菌液中的口腔常见细菌,而纳米TiO2涂层作用240min后也未显示出抗菌活性。纳米Ag/TiO2涂层对不同菌种的杀菌时间存在差异,对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及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杀灭时间最短,为20-30min;对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及中间型普氏菌的杀灭时间延长为30-60min。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黏附的细菌数量明显少于普通金属托槽及纳米TiO2涂层托槽。普通金属托槽表面有大量的细菌黏附,呈致密片状分布,形成多层菌膜;纳米TiO2涂层托槽表面也见大量的细菌黏附,呈颗粒状,但未见多层菌膜形成;而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黏附的细菌明显少于前2者,呈散在分布。在各时间点,普通托槽组、纳米TiO2涂层托槽组和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组GTF活性依次下降;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组GTF活性比其余3组明显降低;除48h时间点外,TiO2托槽组GTF活性比空白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托槽组GTF活性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TiO2托槽对GTF活性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18h>24h>6h>48h,除18与24h时间点外,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Ag/TiO2托槽对GTF活性的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纳米Ag/TiO2涂层作用下,牙龈卟啉单胞菌胞内外牙龈素比活随抗菌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10min内细菌胞内牙龈素比活明显大于胞外,10min后两者无明显差异;胞外牙龈素比活水平在20min内基本持平,之后随时间延长呈缓慢下降趋势;胞内牙龈素比活20min内出现明显下降,之后下降趋势减慢。结论:1.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在黑暗环境下对口腔常见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2.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有较好的抗黏附作用。3.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对变形链球菌有良好抗黏附作用。4.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在杀死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同时还可降解细菌胞内外的牙龈素,显着抑制其活性。第三章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目的:对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为其在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不锈钢17-4圆片表面涂敷纳米TiO2薄膜涂层和Ag/TiO2薄膜涂层,加入DMEM培养液制取浸提液,取复苏后的L929细胞与其共同培养,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使用MTT法计算细胞增殖度并进行材料毒性程度分级;用碘化丙啶染色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细胞死亡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将纳米TiO2薄膜涂层和Ag/TiO2薄膜涂层试样用生理盐水浸泡提取浸提液,加入新鲜稀释抗凝兔血,测量吸光度值,计算材料溶血率,进行溶血试验。将纳米TiO2薄膜涂层和Ag/TiO2薄膜涂层试样用生理盐水浸泡提取浸提液,对小鼠灌胃,观察动物行为是否有毒性体征出现;对试验前后体重进行测量,观察体重变化;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解剖,肉眼观察动物重要脏器有无病理变化;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心、肺、脾、肺、肾有无病理改变,进行短期全身毒性试验。取涂敷纳米Ag/TiO2薄膜涂层的不锈钢17-4圆片和同样规格的口腔用牙胶圆片,缝合固定到金黄色仓地鼠的颊囊黏膜上,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有无全身不良反应;观察试件与口腔内黏膜接触处的局部黏膜反应;处死动物,对颊囊部全层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进行病理反应分级,进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结果:细胞毒性试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细胞形态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可见大量分裂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见只有极少量细胞被PI染成红色,可能为正常凋亡细胞,各组未见明显差异;MTT试验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增殖度较为接近,毒性等级均为0-1级;细胞周期分析未见异常,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溶血试验中试验组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TiO2组和Ag/TiO2组的溶血率分别为0.255%、0.637%,均小于5%,即均不会引起急性溶血。短期全身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60只小鼠无一例死亡,临床毒性体征分级都是无症状;试验组小鼠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解剖肉眼观察动物重要脏器未见充血、出血、水肿等明显病理变化;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心、肺、脾、肺、肾未出现变性、萎缩、坏死等病理变化。口腔黏膜刺激试验中动物活动正常,饮食正常;与试验材料和对照材料接触的颊囊黏膜表面及其周围未见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等反应;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接触处颊囊黏膜组织切片基本相同,未见异常变化,病理反应评分除1侧为轻度外,其余均为0级。结论:1.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细胞不产生明显毒性。2.纳米Ag/TiO2涂层托槽不会引起急性溶血反应。3.纳米Ag/TiO2涂层托槽浸提液对小鼠产生的影响与生理盐水无差异,没有短期全身毒性。4.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仓地鼠口腔黏膜没有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研制出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对口腔常见细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抗黏附作用;对机体无毒性,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满足正畸临床需要,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后才能应用于临床。
李宪国[10](2009)在《血链球菌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拮抗作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从普查成年人中选出符合取样条件的健康成年人,从其龈沟液细菌中筛选出口腔优势菌,研究其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拮抗作用,并与标准菌株对比研究其差异。2.分析龈沟液PH值与牙周临床症状及龈下厌氧菌丛的关系,旨在为牙周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指标,对改善或重建牙周健康的微生态环境提供有效方法,为口腔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450名健康成年人进行普查,从中选出28名符合取样条件的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龈沟液细菌在厌氧和需氧条件下培养,从中筛选出口腔优势菌,再纯代培养,对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并命名为S.t2008。分别以S.t2008,Ss(血链球菌标准菌株由华西医科大学提供)的菌悬液﹑培养上清液﹑超声破碎菌悬液上清液﹑灭活菌悬液对P.gATCC33277(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菌株由首都医科大学提供)进行拮抗作用实验观察,观察抑菌活性,对比其差异。另外将符合取样条件的28名健康成年人龈沟液PH值测定值与在门诊随机选取的28名成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PH值测定值对比,研究其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结果:1.在筛选出的28名健康成年人口腔中,经需养和厌氧条件下培养均分离出口腔优势菌—血链球菌。2.S.t2008菌悬液能显着抑制P.g的生长,相同浓度下抑菌率高于S.s。3. S.t2008的培养上清液能抑制P.g的生长,其抑菌性强于S.s,且抑菌率在培养到72小时时达到最大。4. S.t2008的超声破碎物上清液对P.g具有灭菌性,灭菌性略强于S.s,但抑菌性低于同浓度的全菌悬液的抑菌率。5. S.t2008﹑S.s灭活菌悬液对P.g无抑菌作用。6.健康成年人龈沟液PH值平均值呈弱酸性为6.3左右,牙周炎患者龈沟液PH值平均值呈弱碱性为8.0左右。结论:1.血链球菌是健康成年人口腔优势菌。2 . S.t2008.菌悬液对P.g具有抑菌作用,抑菌性随浓度降低而降低。3. S.t2008上清液对P.g具有抑菌作用,且抑菌性强于标准菌株S.s,抑菌率在培养到72小时时达到最大。4. S.t2008超声波破碎物上清液对P.g具有抑菌作用,效果强于S.s,但抑菌率低于同浓度的全菌悬液的抑菌率。5. S.t2008﹑S.s灭活菌悬液对P.g无明显抑菌作用。6.健康成年人龈沟液PH值呈酸性约为6.3,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呈碱性约为8.0。
二、对氨基苯甲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氨基苯甲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戊糖片球菌YF-8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群体感应与水产品腐败 |
1.1.1 群体感应 |
1.1.1.1 革兰氏阴性菌QS系统 |
1.1.1.2 革兰氏阳性菌的QS系统 |
1.1.1.3 细菌种间QS系统 |
1.1.1.4 其它QS系统 |
1.1.2 水产品腐败与群体感应 |
1.1.2.1 水产品特定腐败菌 |
1.1.2.2 QS与水产品腐败 |
1.2 温和气单胞菌 |
1.2.1 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 |
1.2.2 温和气单胞菌腐败性与群体感应系统 |
1.2.2.1 温和气单胞菌的腐败性 |
1.2.2.2 温和气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
1.3 群体感应抑制剂 |
1.3.1 天然产物来源的QSI |
1.3.2 合成来源的QSI |
1.3.3 群体感应淬灭酶 |
1.4 乳酸菌 |
1.4.1 乳酸菌抑菌物质 |
1.4.1.1 细菌素 |
1.4.1.2 有机酸 |
1.4.1.3 过氧化氢 |
1.4.2 乳酸菌群体感应抑制剂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的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菌株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菌种活化 |
2.3.2 温和气单胞菌AHLs粗提物的制备 |
2.3.3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乳酸菌的初筛 |
2.3.4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乳酸菌的复筛 |
2.3.5 乳酸菌QQ酶的鉴定 |
2.3.6 QQ活性位置的确定 |
2.3.7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2.3.8 sub-MIC乳酸菌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
2.3.9 sub-MIC乳酸菌粗提物对紫色杆菌素的降解 |
2.3.10 乳酸菌菌株鉴定 |
2.3.10.1 形态学观察 |
2.3.10.2 生理生化反应 |
2.3.10.3 16S r DNA序列分析 |
2.3.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粗提物乳酸菌的初筛 |
2.4.2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乳酸菌的复筛 |
2.4.3 YF-8 群体感应淬灭酶及其活性位置分析 |
2.4.4 最小抑菌浓度(MIC) |
2.4.5 温和气单胞菌的生长曲线 |
2.4.6 YF-8 粗提物对紫色杆菌的紫色素降解作用 |
2.4.7 乳酸菌菌株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戊糖片球菌YF-8 对温和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生物膜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菌株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酪蛋白的测定 |
3.3.2 胞外多糖(EPS)抑制测定 |
3.3.3 溶血活性抑制试验 |
3.3.4 嗜铁素的检测 |
3.3.5 群集与泳动测定 |
3.3.6 荧光定量PCR分析QS调控基因 |
3.3.7 对生物膜的影响 |
3.3.7.1 生物膜抑制及清除定量测定 |
3.3.7.2 浮游细胞的存活测定 |
3.3.7.3 光学显微镜分析生物膜结构 |
3.3.7.4 扫描电镜分析生物膜结构 |
3.3.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酪蛋白 |
3.4.2 胞外多糖(EPS) |
3.4.3 溶血性 |
3.4.4 嗜铁素 |
3.4.5 群集与泳动 |
3.4.6 YF-8 粗提物对调控QS基因的影响 |
3.4.7 对生物膜的影响 |
3.4.7.1 生物膜抑制及清除 |
3.4.7.2 浮游细胞的存活 |
3.4.7.3 光学显微镜分析YF-8 粗提物对生物膜及预先形成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
3.4.7.4 扫描电镜分析YF-8 粗提物对生物膜及预先形成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戊糖片球菌YF-8 群体感应抑制剂对三文鱼的保鲜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菌株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菌株YF-8 粗体物的制备 |
4.3.2 温和气单胞菌菌悬液的制备 |
4.3.3 无菌鱼块的制备 |
4.3.4 接种试验 |
4.3.5 新鲜度指标测定 |
4.3.5.1 细菌菌落总数测定 |
4.3.5.2 持水力测定 |
4.3.5.3 pH的测定 |
4.3.5.4 TBA值的测定 |
4.3.5.5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4.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细菌菌落总数 |
4.4.2 持水力 |
4.4.3 pH |
4.4.4 TBA |
4.4.5 TVB-N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细菌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合感染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
2 细菌种间相互作用 |
2.1 信号分子 |
2.1.1 自诱导分子-2(AI-2) |
2.1.2 扩散性信号分子DSF |
2.1.3 其他 |
2.2 代谢交叉饲喂 |
2.3 物理相互作用 |
2.3.1 黏附素相关结构 |
2.3.2 其他物理相互作用 |
3 对抗菌策略的启发 |
3.1 干扰细胞间的交流 |
3.2 破坏细菌间物理接触及吸附作用 |
4 展望 |
(5)博州地区三民族不同龋敏感3-5岁儿童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博州地区3-5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口腔检查 |
1.3 问卷调查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博州地区汉、维、蒙三民族重度低龄儿童龋病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菌斑生物膜菌群结构宏基因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龈上菌斑样本采集 |
1.3 提取微生物组总DNA |
1.4 PCR扩增 |
1.5 上机进行高通量测序 |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汉、维、蒙族不同龋患儿童唾液中主要致龋菌的定量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和纳入标准 |
1.2 唾液采集 |
1.3 总DNA提取 |
1.4 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1.5 聚合酶链反应鉴定 |
1.6 荧光定量PCR检测唾液主要致龋菌 |
1.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复方苯佐卡因凝胶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苯佐卡因原料的有关杂质及质量控制 |
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2 方法与试验结果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复方苯佐卡因凝胶的质量标准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性状 |
3 鉴别 |
3.1 苯佐卡因的鉴别研究 |
3.2 氯化锌的鉴别研究 |
3.3 苯扎氯铵的鉴别研究 |
4 检查项目 |
5 有关物质及降解产物 |
6 含量测定 |
6.1 苯佐卡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6.2 氯化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6.3 苯扎氯铵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7 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研究 |
8 小结 |
第三部分 企业内控质量标准草案 |
1 苯佐卡因内控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
2 复方苯佐卡因凝胶质量标准草案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方苯佐卡因凝胶及其有效成分的临床研究动态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菌株 |
1.2 纳米Ag/TiO2涂层样品的制备 |
1.3 纳米Ag/TiO2涂层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检测 |
1.4 纳米Ag/TiO2涂层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活性的影响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纳米Ag/TiO2涂层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抗菌率检测结果 |
2.2 纳米Ag/TiO2涂层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8)种植体周有益菌和可疑致病菌连续培养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一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实验二 抑菌实验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实验三 细菌连续培养及生物膜形态的观察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研制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纳米Ag/TiO_2涂层托槽的制备及理化性能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纳米Ag/TiO_2涂层托槽的抗菌性能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纳米Ag/TiO_2涂层托槽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10)血链球菌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拮抗作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文献综述 |
五 材料与方法 |
六 结果 |
七 讨论 |
八 结论 |
九 参考文献 |
十 致谢 |
十一 英文缩写 |
附图 |
四、对氨基苯甲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细菌在菌斑形成及致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J]. 高哲丰,雷雅燕,孙宇,李丹薇,和红兵.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07)
- [2]戊糖片球菌YF-8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作用研究[D]. 杜宏. 渤海大学, 2021(09)
- [3]牙周炎相关关键微生物的网络分析构建与预测[J]. 邹任杰,吴亚菲,申道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12)
- [4]细菌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J]. 钱鎏佳,吴佳慧,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09)
- [5]博州地区三民族不同龋敏感3-5岁儿童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学研究[D]. 张婉婷.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6]复方苯佐卡因凝胶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研究[D]. 赵翠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7]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性能[J]. 张晟,麦理想,柳大烈,刘从华,谢宝仪,章锦才. 广东医学, 2012(09)
- [8]种植体周有益菌和可疑致病菌连续培养的动态研究[D]. 张燕. 昆明医科大学, 2012(11)
- [9]纳米Ag/TiO2涂层托槽的研制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 张晟.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10]血链球菌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拮抗作用实验研究[D]. 李宪国. 佳木斯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