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形几何前沿问题Ⅳ——维数估计的若干进展(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范文遥[2](2021)在《基于因子分析与分形理论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化学作为地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在地质勘查及资源预测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研究人员通常会得到相对不同的地质分析结果,进而对实际地质探勘及资源预测等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研究区实际地质构造条件、区域地质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并提出最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地质体的复杂性、元素组合富集的不均一性和元素迁移的各向异性,对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最佳选择分析,可查明某些化学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富集规律、建立区域定量地质模型、探明成矿规律与成矿作用等,为区域地质普查与详查、资源勘探及资源预测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由此,本文分别运用两种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外围北部固阳县一带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别为基于成分数据处理的因子分析和分形理论,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具体介绍如下:1.地球化学数据可以视为一种典型的成分数据,结合因子分析,可以更好地探讨数据间的联系。一方面,成分数据具有等价性、闭合性质和单形空间性质,研究并探讨数据集之间各个分量与总体向量比值的差距,可以挖掘出数据间隐藏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传统的因子分析实质是一种线性降维手段,不适用于非线性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然而通过不同的对数比变换,不仅使得数据满足正态分布规律,还能够消除闭合效应和协方差负相关性,更加适合于后续的统计分析。本文案例中,针对微量元素和氧化物两部分,分别采用加性对数比变换、中心化对数比变换进行因子分析,并与原始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加性对数比变换情况下所得到的因子组合,相比于中心化对数比变换和原始数据的因子组合要好,其相关性更强,并且因子得分图上与区域地质背景较吻合:2.在典型成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含量—面积分形法,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研究区域内铁元素的弱异常。结果表明,分形方法所确定的异常下限大小为2.73%,而传统方法所确定的异常下限值为7.92%。分形方法不仅保留了 2个元素强异常场,而且还能够较好地识别了 5个元素弱异常场,异常分布与铁矿点的位置吻合。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识别异常结果要好。与此同时,在非矿点区域也识别了一些铁元素的异常,可以作为区域找矿的一个指标。这些铁矿成因复杂,主要以变质铁矿为主,并且围岩岩性有所差异。3.在多重分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从频域角度入手来处理地球化学数据,进而刻画不同的背景场。将地球化学数据看成一维的离散信号,并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的功率谱图像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采用分形思想,确定区域背景异常和局域背景异常的截止频率f1和f2,做低通滤波变换后再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从而得到不同场下的元素含量分布。其中,区域背景异常可以看成是地球化学场结构下的“动态”背景值,用(X+2S)来计算动态背景下的异常下限。局域背景异常可以看成是背景场过滤后的地球化学异常场,每一个点的异常下限不同,可以直接进行异常的圈定。结果表明,区域背景异常的圈定,包含了不同地质条件作用下所引起的元素富集,对于弱异常的提取效果较差。然而局域背景异常的圈定,不仅保留了原始地球化学场的信息,还能够将弱异常场圈定出来,效果较好。两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从而验证异常圈定的正确性。
王玉品[3](2021)在《分数阶非线性动力系统分形分析与控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分形和分数阶系统已然成为当下的理论热点和技术前沿,是诸多领域特别是在交叉学科中对各类非线性过程和反常现象进行建模、刻画、分析和控制的有力工具,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持续关注.一方面,以Julia集为代表的分形集直观地表征着系统状态的某些渐近性质,对其的分析和估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系统的复杂性,而系统的某些性态需求也可以通过控制其Julia集来得以实现.此外,Julia集和扩散限制凝聚模型等本身亦是重要的分形研究对象,具有错综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异乎寻常的有趣性质.另一方面,分数阶系统通常用于刻画具有记忆性、遗传性或者非局部性的现象和行为.此类现象或行为具有本质的非线性和高度的复杂性,一般无法通过经典整数阶模型给出简洁清晰的解释.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自然界中多数系统本质上即是“分数阶,,的,通过传统方法得到的整数阶模型只能反映某些局部性质或得到一些粗略结果.因此,结合分形理论和分数阶系统理论,从分形视角研究分数阶系统,将分数阶元素引入经典分形,可为非线性系统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控制方法,也可为非线性问题的动力学建模与应用拓展新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立足理论、服务应用,融合分形理论和分数阶系统理论,构建几类分数阶分形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探讨分数阶系统的分形动态性质,解决分数阶分形集的控制或同步问题,为进一步理解分数阶动力学以及描述自然界中的某些非线性现象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行的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具体方面:1.基于分数阶Lotka-Volterra模型的连续分数阶系统Julia集的分形动态分析和控制.推广现有的分数阶Lotka-Volterra模型,设计耦合雅可比矩阵以分析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定义模型的Julia集并讨论其分形特征,通过三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实现Julia集的控制并进行比较,设计耦合项以实现两个具有不同系统参数的Julia集的同步.进一步,将分数阶Lotka-Volterra模型推广至复数域并引入动态噪声扰动,以研究系统空间Julia集的结构和性质;定义Julia偏差指数定量地分析几类动态噪声对系统Julia集的影响,并讨论Julia集的对称性以及噪声对其的破坏作用.2.基于分数阶差分Logistic映射的离散分数阶系统分形集的动态分析和同步.研究基于离散分数阶微积分框架的差分方程所导出的Logistic映射.通过Julia集和Poincare图,讨论映射的分形和混沌特征,并与定义的分数阶差分二次映射进行比较,阐明这些动力学现象所反映出的分数阶差分映射的记忆效应;设计耦合控制器以实现分数阶差分Logistic映射和分数阶差分二次映射之间的同步.进一步,提出传统映射分形集的分数阶化准则,并给出经典二次映射的Julia集和Mandelbrot集分数阶化的若干具体方案,同时比较分析这些推广之间的差异.通过可视化技术和维数分析,研究映射阶数对其分形集的影响.3.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分数阶函数迭代Julia集的分形动态分析和同步.研究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一类由分数阶函数所构成的不确定离散复动力系统的Julia集.推广几类经典的非多项式函数迭代的Julia集,讨论函数参数对集合分形特征的影响.提出一种直接适用于复动力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策略以同步具有不同系统参数的两个系统的Julia集,并对其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4.基于分数阶扩散限制凝聚模型的分数阶偏微分系统的分形动态分析.利用分数阶扩散机制,改进经典扩散限制凝聚模型,构造得到一类分数阶扩散限制凝聚以作为模拟分形生长的新方法.分数阶算子独特的记忆性最终可以宏观地反映为凝聚团簇的定向性,定义各向异性指数并结合分形维数量化模型阶数对凝聚行为和团簇结构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创新性地研究了几类基于典型分数阶系统的分形集,分析了分数阶分形的性质和特点,讨论了系统阶数对系统分形的作用,实现了分数阶Julia集的控制、同步和未知参数的辨识,改进了相关的可视化算法,扩充了分形理论研究的知识框架,丰富了分数阶系统的研究方法,为分形理论和分数阶系统理论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对更一般分数阶系统的分形分析和分形控制问题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吴剑锋[4](2021)在《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组成的多相、多组分、多缺陷的复合材料,非线性是其受力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科学地反映混凝土受力过程的行为特征与本质,并应用这一关于本质的认识去有效地设计与控制混凝土受力行为,仍然是凸现在科研工作者与工程师面前的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分形、混沌、幂律等非线性理论对混凝土压缩破坏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揭示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规律,评价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幂律行为,可为控制和调配混凝土的组成、丰富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及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价和非线性理论在混凝土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分形理论,表征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计算模型,在试验数据支持下,评价混凝土试样静压损伤发展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构建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给出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取值范围,探讨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静压峰值应力、静压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等与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的制备和静压力学行为分析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混沌理论,依据损伤演化方程假定,推导混凝土广义损伤变量公式,构建广义损伤变量演化的混沌模型,建立混凝土损伤演化拟合方程和损伤本构拟合方程,分析广义损伤变量演化的混沌特征,计算临界分岔及临界混沌最大广义损伤变量,探讨混凝土粗骨料粒径、配合比、压缩峰值应力、压缩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最大损伤程度k等与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压缩损伤破坏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基于幂律定律,研究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行为;分析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变形、应变率及应变加速度的演化特征;评价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形态;建立混凝土非线性黏弹塑性六元件蠕变理论模型,根据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数据对混凝土非线性黏弹塑性六元件蠕变理论模型进行拟合;依据准脆性材料蠕变全过程幂律定律模型和蠕变加速阶段幂律定律模型,研究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全过程幂律行为和蠕变加速阶段幂律特征;确定幂指数α、β取值范围;探讨幂指数α、β与混凝土试样形状、配合比、粗骨料粒径、压缩峰值应力、脆性指标、蠕变破坏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丰富混凝土压缩蠕变性能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郑超杰[5](2021)在《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文中提出新疆阿舍勒铜锌矿位于阿尔泰造山带西南缘阿舍勒盆地内,是典型的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前人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成矿预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和找矿成果。鉴于阿舍勒铜锌矿床具有埋藏深、开采难度大、采矿维护成本高等特点,伴随着矿山开采对探明资源储量不断消耗,深边部矿体品位下降,对阿舍勒铜锌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任务已迫在眉睫。本文以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体系为指导,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矿区成矿地质规律及控矿地质要素;引入成分数据分析,对阿舍勒矿区外围原生晕数据进行研究,运用分形理论及奇异性理论分离、识别并提取地表原生晕弱异常;量化矿区控矿地质要素,结合地球化学指标,构建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借助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矿区外围开展找矿预测,并对预测结果予以评估;分析钻孔原生晕垂向分带特征,评价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如下为本文取得的成果及认识。1.对研究区岩石地球化学9个元素进行成分数据分析,还原元素真实空间分布;以稳健主成分方法探讨元素组合特征,得出(1)Cu-Zn-Co及(2)Pb-Mo-Ag-As-Au-Sb两组矿化组合,分别对应矿床喷流沉积及变质热液叠加改造两个成矿阶段。2.运用分形-多重分形方法分离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及背景分布,提取研究区原生晕异常;对常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识别的弱异常,以局部奇异性理论识别、提取,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中隐藏的与成矿紧密相关的弱异常信息。3.对矿区成矿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以GIS信息系统为媒介、矿区见矿钻孔为参照,运用“距离分布法”,明确各类控矿地质要素与矿体间最佳缓冲距离,量化各类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控矿地质要素信息,结合地表原生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构建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4.基于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运用三类监督学习算法,对研究区开展找矿预测;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并对各模型预测结果与矿区见矿钻孔相对应,得出三类机器学习模型找矿预测效果显着。由此,提出将三类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找矿预测模型。5.以机器学习综合找矿预测结果为主,辅以岩石地球化学弱异常信息,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矿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度评价指标,在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外围圈定3类共9个找矿预测区,并分析钻孔原生晕数据进行深部找矿预测,验证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蒋宇[6](2020)在《齿轮箱混沌特性与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动系统在机械设备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齿轮箱传动系统是机器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揭示齿轮箱系统固有混沌特性并通过其开展齿轮箱健康状态的监测与诊断,对于延长机器的服役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吸引子理论作为研究相空间中系统动力学状态的理论越来越得到认识和应用,而混沌吸引子属于吸引子中的一种形态,自然可用来诠释混沌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特性和状态。齿轮箱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其振动信号中蕴涵着大量能够反映系统特征的信息。针对齿轮箱系统混沌特性尤其是探索高维空间中混沌吸引子的特性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相对匮乏,且齿轮箱故障特征提取缺乏挖掘混沌特性与故障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有待进一步寻求有效的混沌特征指标实现表征与诊断。为此,本文应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将一维振动信号推广到高维相空间中去将振动信号单变量时间序列中隐含的系统信息显现出来,探索研究高维空间中齿轮系统混沌吸引子的相轨迹、相点分布、递归特性,揭示齿轮箱系统的混沌特性,进而对齿轮箱系统在不同故障形式下的混沌吸引子特征提取进行表征计算和状态分析。本文深入地开展了齿轮箱混沌特性与故障诊断研究。首先,在齿轮箱故障模拟试验台上开展了振动信号采集实验,采集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齿轮箱系统的振动信号,对其进行了时域和频域分析,发现齿轮箱振动信号中均含有大量的噪声,相似度较高,频域中均存在齿轮的啮合频率及其谐波成分,同时在啮合频率及其谐波两侧都会形成一系列边频带。应用小波分析法和自适应噪声集成总体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分别对采集到的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了降噪分析与处理,发现两种方法降噪后高频成分得到了一定的抑制,同时保留了低频带中原有信号的特征信息。相比而言,自适应噪声集成总体经验模式分解方法更有利于消除环境噪声对振动信号的影响,且有助于突显系统本身固有的特征信息,为后续齿轮箱系统混沌特性分析和故障模式识别与诊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揭示齿轮箱运行中的混沌特性,开展了齿轮箱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混沌特性证明研究。引入了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定量判别方法,分别为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熵,以及功率谱定性判别方法。同时,为了验证这四种判别方法的有效性,对于Lorenz理论混沌系统首先开展了混沌特性验证研究,接着对于齿轮箱系统不同运行状态进行了混沌特性判别,发现齿轮箱系统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其关联维数均为分数值,最大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熵均大于零,而功率谱均为连续宽带谱。通过联合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Kolmogorov熵以及功率谱的方法,共同证明了齿轮箱系统的混沌特性。为了探索齿轮箱系统混沌吸引子空间分布特性,根据相空间重构理论构造了齿轮箱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混沌吸引子,并探讨了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对齿轮系统混沌吸引子的影响,应用相轨迹图和相点三维直方图方法,呈现了齿轮系统混沌吸引子三维空间中相点分布形态和空间结构,并基于相点分布形态和空间结构开展了定性和定量的混沌特性表征研究。同时,采用关联维数、包含球半径、包含相点的盒子数和相点数量最大值指标,对齿轮混沌吸引子进行量化表征计算,进而对齿轮箱不同运行状态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混沌吸引子的相轨迹图可直观定性地对齿轮箱不同运行状态进行识别,而包含球半径是一种基于相点分布有效的量化表征指标,可用于实现齿轮箱不同运行状态模式识别。针对齿轮箱实际工作过程中故障特征提取难的问题,引入递归思想和递归分析方法,从系统相空间中相点递归特性出发,探索递归模式与齿轮故障的映射关系,提出了将递归分析结合自适应噪声集成总体经验模式分解方法。从自相似特征角度研究递归模式与齿轮不同模式的映射关系,应用四个递归量化参数分别为递归度、确定性、分层率、熵,对齿轮箱不同运行状态进行特征提取进而故障诊断,发现这四个参数指标均能对齿轮箱不同运行状态进行有效地识别。另外,与基于混沌吸引子相轨迹进行诊断的表征参数相比较,发现递归度和熵这两个递归指标诊断效果更优。结果表明,递归分析结合自适应噪声集成总体经验模式分解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用于实现齿轮箱故障识别与诊断的方法。针对目前齿轮动力学建模多以考虑单频激励作用因素为主,而实际应用中齿轮箱多为工作环境复杂恶劣,开展了考虑多频激励作用建立齿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与故障诊断研究。定义了啮合刚度系数,探讨了多频激励参数对正常及裂纹故障模型主共振幅频特性的影响,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齿轮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计算,研究了正常及裂纹故障模型的动力学特性,证实了考虑多频激励作用模型相比传统单频激励模型更能准确地描述其动力学特性,丰富了齿轮动力学建模理论。同时,利用齿轮箱混沌特性开展了裂纹齿轮不同故障程度的识别与诊断研究。通过计算混沌指标最大Lyapunov指数,发现了最大Lyapunov指数随着裂纹故障程度增加而增大的规律。本文揭示了齿轮箱系统的混沌特性,并以混沌吸引子为依据研究解决齿轮箱故障诊断问题。为机械设备状态识别与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工程应用意义。该论文有图98幅,表19个,参考文献170篇。
李精明[7](2020)在《往复滑动摩擦副摩擦振动特征提取与摩擦状态识别研究》文中认为摩擦振动是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摩擦副摩擦磨损产生的一种现象,蕴涵着反映摩擦副摩擦磨损状态的信息。摩擦引起的振动是摩擦学系统输出的重要信息之一,与摩擦因数、摩擦副表面形貌、润滑介质状况、摩擦力矩、磨损颗粒等输出信息相比,摩擦振动信号可以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实时采集。因此,摩擦振动信号分析是设备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摩擦副摩擦磨损状态的理想手段。开展摩擦副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振动降噪及特征提取的研究,可为机械设备磨损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在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背景噪声也被摩擦振动采集系统采集,采集的摩擦振动信号经有效的降噪方法降噪后再进行分析,能有效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建立了基于谱减法和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的摩擦振动降噪方法,将噪声信号和构造的摩擦振动仿真信号叠加得到的合成信号,对含噪的合成信号应用建立的降噪方法降噪,信号的信噪比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验证了降噪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摩擦振动信号的降噪。为揭示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振动的变化规律,综合运用混沌理论和多重分形理论来提取摩擦磨损过程摩擦振动的特征。对摩擦磨损试验得到的摩擦振动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根据摩擦振动混沌吸引子轨迹收敛、发散的演变情况定性地分析摩擦振动的变化。关联维数对系统的时间过程反应敏感,应用关联维数表征摩擦磨损过程混沌特征量,对摩擦副不同摩擦状态摩擦振动的混沌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应用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对不同摩擦状态的摩擦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的摩擦振动信号多重分形谱α~f(α)曲线开口大小不同,并随着试验的进行形状在不断变化,不同摩擦状态α~f(α)曲线的形状相近,具有不同的参数范围且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混合摩擦试验摩擦振动多重分形谱参数Δα、Δf、fmax、αfmax、αmax和Iα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边界摩擦、干摩擦试验摩擦振动多重分形谱参数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摩擦状态摩擦振动多重分形谱参数的范围和呈现的变化趋势较好地反映不同摩擦状态摩擦振动的变化,实现不同摩擦状态摩擦振动的特征提取及其定量表征。同时,同步分析试验过程的摩擦因数信号,摩擦振动和摩擦因数的多重分形谱参数在混合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试验条件下,呈现的增大和减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了摩擦振动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在摩擦振动特征提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对摩擦振动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的多重分形谱参数进行分析。摩擦振动的多重分形谱参数构成的原特征空间是一个高维数据空间,经主成分分析后,各样本点特征参数转化为三个综合参数,为摩擦振动特征的直观表示创造了条件。对不同摩擦状态摩擦振动多重分形谱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摩擦、边界摩擦、干摩擦的摩擦振动多重分形谱参数的主成分在三维空间中各自存在确定的位置,同种摩擦状态各自接近,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将不同摩擦状态摩擦振动多重分形谱参数主成分在三维空间分布的形心用于摩擦状态识别,应用验证试验的摩擦振动样本进行摩擦副摩擦状态识别,识别准确率为91.7%。进一步对建立的摩擦状态识别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根据三组试验的摩擦振动多重分形谱参数主成分的形心计算得到综合形心,综合形心可用于这三组试验工况参数范围内的摩擦状态识别,对验证试验的摩擦状态识别准确率为87.5%,表明建立的摩擦副摩擦状态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通过摩擦振动信号来识别摩擦副摩擦状态提供了方法。
陆小波[8](2019)在《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的中国特大城市形态定量研究初探》文中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双重背景下,特大城市作为中国城镇人口的重要流向地,其常住人口城镇化比重普遍达70%,率先进入存量更新时代。作为地理地域优越地和经济格局核心地,特大城市在人口规模和空间建设上领先中国大中小城市,不仅如此,特大城市形态在特征规律和发展阶段上也有别于大中小城市。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发展,用于城市形态研究的基础资料正在从少量向空前巨量化、从单维向多维复杂化、从低分辨率向高分辨精准化转变,虽然城市多维大数据在实践应用层面百花齐放,然而城市形态理论尚未完全翻越经验主义、人脑判断的壁垒,大数据仍停留在辅助城市形态分析、佐证经验理论层面。城市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巨系统,始终处在动态发展中。城市形态的复杂性源于城市的复杂性,城市形态的空间本质源于城市的物质空间本体。结合发展背景和技术背景,立足城市形态空间本质,本文研究对象聚焦中国特大城市形态,基于建筑精度的城市空间大数据,建立特大城市形态的建筑、街区、街道、水绿开放空间的分层空间大数据平台。依托平台的数据库和分析模块,进行城市形态定量界定、测度解析,归纳出特大城市形态表层规律特征。从整体空间观认知特大城市形态,发现了城市形态中的基面、簇群、洼地、绿楔和廊道,由还原空间观提出一种原型范式来描述特大城市形态,从理论上定义原型及其原型五要素的概念。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对城市原型要素定量界定和测度解析,从而归纳特大城市原型深层规律特征。由此进一步将特大城市形态经过拓扑计算而凝练抽象出城市原型图式,并尝试探讨了特大城市原型的图解模式和影响机制。希望通过特大城市原型理论建构,补充城乡规划学科空间规划理论,为城乡规划实践提供些许思路,促进特大城市存量优化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起于空间并落于空间,创新点有二:一、在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大数据库的研究基础上,对特大城市形态的五要素进行精确界定和测度解析。基于真实高精度城市空间大数据,定量解析特大城市表层形态下的空间强度、密度、高度等空间指标和边界、重心、网络、肌理等形态指标,归纳出特大城市形态由重心到边界的强度多级衰减、高度多级衰减、网络多级衰减、肌理多级增长的特征规律,进而发现特大城市形态存在基面连续平面、簇群高值凸起、洼地低值凹陷、绿楔楔入穿透、廊道联系通过的五项要素特征。在传统城市形态绿楔和廊道要素外补充了基面、簇群和洼地要素。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中街区空间强度指标精准界定特大城市形态的五要素,并测度解析了五要素的三阶分阶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量化结构特征。二、建构城市形态中的特大城市原型理论,总结原型规律,丰富了国际城市原型理论体系。理论溯源并定义城市原型,提出特大城市原型具有五要素、三等级、二元性:五要素是基面、簇群、洼地、绿楔、廊道;三等级由低到高表现为连绵区基面、主城区基面、中心区基面的三阶秩序,新城簇群、主城簇群、中心簇群的三阶秩序,边缘洼地、主城洼地、中心洼地的三阶秩序,绿化绿楔、农林绿楔、山水绿楔的三级等级,干路廊道、轨道廊道、快速廊道的三级等级;二元性分为隐显、虚实、内外、凹凸四种对立统一关系。基于特大城市形态拓扑计算出城市原型,进而分析其图解和构成模式,建构集自相似性、同构性、生长性、空间发展趋向平衡性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原型的初始空间单元,并初步建构城市原型的理想模式和分形迭代模式,归纳得出特大城市形态的线形、扇形、环形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多样化的特大城市形态,尝试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历史建置、空间结构等因素来分析特大城市原型的影响机制。
欧阳义平[9](2018)在《疏浚刀齿切削破岩机理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刀齿切削破岩技术广泛应用于采矿、钻井和隧道掘进等工程领域,因其高效、环保和精准的破岩特性,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绞吸挖泥船作为疏浚工程中最主要的破岩设备之一,已逐渐用于疏浚中等强度岩石。它与挖煤机、盾构机和PDC钻头等破岩设备相比,疏浚刀齿切削要求尺寸更大,切削工况也更复杂多样。研究其中刀齿切削破岩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因此,本文从理论、试验和数值仿真三方面对疏浚刀齿的切削破岩机理展开了研究。1.分析了刀齿切削破岩中,不同切削工况下岩石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结合现有理论和试验成果,建立了凿齿切向力计算理论模型,即,LPE模型。经试验验证,LPE模型的适用范围不受切削前角限制,能准确反映凿齿切削破岩中主要切削参数与切向力之间的关系,且能较准确的计算切向力大小。2.设计并实施凿齿和圆锥齿线性切削破岩试验,采用单变量法研究了各种切削参数对切削破岩的影响。得到了切削力随切削前角、切削宽度、切削厚度、侧倾角、斜切角、切削冲角和圆锥齿锥顶角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验证了LPE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分形分析法,对试验中产生的岩石碎块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各工况下碎块的分形维数,得到了碎块分形维数与切削参数的关系。3.以应力大小判定岩石失效,建立了刀齿切削破岩SPH法仿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切削参数和岩石性质对切向力的影响。对仿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凿齿切向力与岩石性质和切削参数的关系函数,并建立了切向力估算回归模型。4.以应变大小判定岩石失效,用新提出的单元接触模型(NET-BPM模型)处理单元粘结,建立了岩石仿真离散元模型。通过模拟岩石的直接拉伸和单轴压缩试验,对新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用该离散元模型仿真刀齿切削破岩试验,研究了切削前角对切削的影响。得到了岩石在不同切削前角下的破碎失效情况以及切削力变化情况。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5.将LPE模型和切削中岩石破碎规律应用于岩石疏浚,建立了绞吸挖泥船绞刀疏浚岩石数值仿真模型。该模型计算所得绞刀峰值扭矩约为其平均扭矩的1.6倍,符合实际情况。然后,用该模型对绞刀岩石疏浚进行研究,得到了疏浚参数、绞刀刀臂数和刀齿数与绞刀载荷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疏浚刀齿切削破岩问题,以理论研究为核心,以试验验证和数值仿真模拟验证为基础,以实际应用研究为外延,对切削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得研究成果对重型绞吸挖泥船挖掘系统设计、刀齿切削破岩设备研发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为后续刀齿切削破岩研究以及其他岩石破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汪卫华[10](2013)在《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文中认为非晶态物质是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原子和电子结构复杂,微观结构长程无序,体系在能量上处在亚稳态,具有复杂的多重弛豫行为,其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特征及结构随时间演化。不稳定,随机性,不可逆是非晶物质的基本要素,自组织,复杂性,时间在非晶物质中起重要作用。复杂的非晶态物质有很多基本而独特的性质。非晶态物质的复杂性没有能阻挡住人们对它的兴趣和研究。现在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从相对简单的有序物质体系关注到复杂相互作用的无序非晶体系。近几十年来,非晶的研究在无序中发现有序,在纷繁和复杂中寻求简单和美,引领了新的研究方向,导致很多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模型和理论,以及新物质观的产生。非晶态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是50多年前偶然发现的一类新型非晶材料。非晶合金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金属物理的研究内容,带动了非晶态物理和材料的蓬勃发展,把非晶物理研究推向凝聚态物理的前沿。今天,非晶物理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和有挑战性的分支。非晶态材料不仅成为性能独特、在日常生活和高新技术领域都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同时也成为研究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中一些重要科学问题的模型体系。本文试图用科普的语言,以非晶合金为典型非晶物质综述非晶物理和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精彩故事、介绍非晶科学中的主要概念、研究方法、重要科学问题和难题、非晶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非晶的本质、非晶中的重要转变–玻璃转变、非晶中的重要理论模型、物理和力学性能及非晶材料的各种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最新的重要进展。还介绍了非晶领域今后的研究动态及趋势,以及这门学科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前景和方向。
二、分形几何前沿问题Ⅳ——维数估计的若干进展(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形几何前沿问题Ⅳ——维数估计的若干进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因子分析与分形理论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
1.2.1 初级发展时期 |
1.2.2 发展与提高时期 |
1.2.3 GIS与地学大数据时期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数据统计 |
1.3.3 研究路线图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2.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2 盆地演化 |
2.3 盆地地层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分数据处理在地球化学数据因子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
3.1 成分数据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3.1.1 成分数据的基本概念 |
3.1.2 成分数据的性质 |
3.2 成分数据处理在因子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
3.2.1 地球化学数据的预处理 |
3.2.2 地球化学数据的变换方法 |
3.2.3 成分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氧化物分析结果 |
3.3.2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量-面积分形法在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圈定中的应用 |
4.1 传统方法元素异常识别的局限性 |
4.2 含量-面积分形简介 |
4.2.1 分形理论简介 |
4.2.2 含量—面积分形原理与实现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形理论在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圈定中的应用 |
5.1 傅里叶变换的概念与性质 |
5.1.1 傅里叶变换的概念 |
5.1.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
5.2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多重分形滤波 |
5.2.1 快速傅里叶变换与多重分形 |
5.2.2 滤波器的设计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分数阶非线性动力系统分形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 |
主要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Julia集的分析与控制 |
1.2.2 分数阶非线性模型 |
1.3 预备知识 |
1.3.1 Julia集与Mandelbrot集 |
1.3.2 分数阶微积分 |
1.3.3 离散分数阶微积分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分数阶Lotka-Volterra模型Julia集的分析与控制 |
2.1 离散化与Julia集 |
2.2 均衡点与稳定性 |
2.3 系统Julia集的控制 |
2.3.1 辅助参考反馈控制 |
2.3.2 梯度控制 |
2.3.3 最优函数控制 |
2.4 系统Julia集的同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噪声扰动分数阶Lotka-Volterra系统空间Julia集的动态分析 |
3.1 分数阶复Lotka-Volterra系统的Julia集及其可视化 |
3.2 噪声扰动分数阶Lotka-Volterra系统 |
3.3 噪声扰动系统Julia集的结构变化 |
3.3.1 Julia偏差指数 |
3.3.2 Julia偏差图 |
3.4 噪声扰动系统Julia集的对称性破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数阶差分Logistic映射的动态分析与同步控制 |
4.1 分数阶差分映射中的混沌与分形 |
4.1.1 Poincaré图 |
4.1.2 Julia集 |
4.2 分数阶差分Logistic映射与分数阶差分二次映射的同步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数阶二次映射的构造及其分形分析 |
5.1 分数阶差分二次映射 |
5.2 基于通用α-族的二次映射 |
5.3 基于Gru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的二次映射 |
5.4 基于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积分的二次映射 |
5.5 基于变阶数微积分的二次映射 |
5.6 分形属性与记忆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数阶函数迭代Julia集的自适应同步 |
6.1 Mittag-Leffler函数、分数阶三角函数与分数阶双曲函数 |
6.2 Julia集的分形动态分析 |
6.3 Julia集的自适应同步 |
6.4 例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数阶扩散限制凝聚的分形动态分析 |
7.1 分数阶DLA模型 |
7.1.1 扩散机制 |
7.1.2 可视化分析 |
7.2 定向性与维数分析 |
7.2.1 各向异性指数 |
7.2.2 分形维数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1.1 主要贡献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混沌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非线性特征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数据处理 |
2.3 混凝土压缩损伤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试验数据处理 |
2.4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 |
2.4.1 试验目的 |
2.4.2 试验方案 |
2.4.3 试验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特征的理论基础 |
3.2.1 统计分形 |
3.2.2 测度 |
3.2.3 维数 |
3.2.4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理论模型 |
3.3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试验结果 |
3.3.1 试样损伤发展过程 |
3.3.2 试样破坏形态 |
3.3.3 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曲线 |
3.3.4 碎块质量与碎块粒径关系 |
3.3.5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 |
3.4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对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影响 |
3.4.2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静压峰值应力关系 |
3.4.3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静压峰值应变关系 |
3.4.4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试样单位体积吸收能关系 |
3.4.5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脆性指标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混沌理论的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特征的理论基础 |
4.2.1 分岔 |
4.2.2 混沌 |
4.2.3 虫口方程 |
4.2.4 损伤理论 |
4.2.5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特征理论模型 |
4.3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方程 |
4.4 混凝土压缩损伤本构方程 |
4.5 混凝土压缩广义损伤变量混沌特征分析 |
4.6 混凝土压缩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影响因素分析 |
4.6.1 粗骨料粒径及配合比对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影响 |
4.6.2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压缩峰值应力关系 |
4.6.3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压缩峰值应变关系 |
4.6.4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单位体积吸收能关系 |
4.6.5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最大损伤程度k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压缩蠕变行为幂律特征的理论基础 |
5.2.1 幂律定律 |
5.2.2 蠕变理论 |
5.2.3 混凝土蠕变机理 |
5.3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行为 |
5.3.1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幂律行为理论模型 |
5.3.2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结果 |
5.3.3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幂律行为分析 |
5.3.4 幂指数 α 影响因素分析 |
5.4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行为 |
5.4.1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幂律行为理论模型 |
5.4.2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结果 |
5.4.3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幂律行为分析 |
5.4.4 幂指数 β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机器学习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
1.5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 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地理概况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矿区火山活动与岩浆岩 |
2.2.4 矿区围岩蚀变 |
第3 章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识别 |
3.1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 |
3.1.1 成分数据分析 |
3.1.2 分形-多重分形理论 |
3.2 原生晕样品采集及数据分析 |
3.2.1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
3.2.2 原生晕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学特征 |
3.3 研究区单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3.1 原生晕数据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4 研究区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4.1 基于ilr变换的稳健主成分分析 |
3.4.2 基于ilr变换的连续二值分离技术 |
3.5 综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提取 |
第4 章 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
4.1 成矿规律研究 |
4.1.1 矿床成因浅析 |
4.1.2 地层控矿规律 |
4.1.3 构造控矿规律 |
4.1.4 岩体控矿规律 |
4.1.5 岩体-地层接触带控矿规律 |
4.1.6 矿化蚀变带 |
4.1.7 古火山机构 |
4.2 成矿地质信息提取方法 |
4.2.1 距离分布法 |
4.2.2 地质成矿要素提取流程 |
4.3 成矿地质要素定量提取 |
4.3.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4.3.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4.3.3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
4.3.4 岩体-地层接触带与成矿的关系 |
4.3.5 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
4.3.6 古火山机构与成矿的关系 |
4.3.7 定量分析结果 |
4.4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模型 |
4.4.1 铜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
4.4.2 矿床统计单元划分原则 |
4.4.3 统计单元的赋值 |
第5 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
5.1 基于监督学习的矿产资源预测 |
5.1.1 训练、测试样本集特征 |
5.1.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5.1.3 随机森林模型 |
5.1.4 加权K最近邻模型(KKNN) |
5.2 定量预测模型综合评价 |
第6 章 异常评价及深部找矿研究 |
6.1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异常与原生晕弱异常对比研究 |
6.1.1 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性评估 |
6.1.2 综合异常对比研究 |
6.1.3 研究区找矿预测区圈定 |
6.2 深部原生晕找矿研究 |
6.2.1 钻孔原生晕样品采集及分析 |
6.2.2 钻孔原生晕数据多元统计分析 |
6.2.3 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 |
6.2.4 钻孔原生晕深部找矿预测 |
第7 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阿舍勒铜矿区断裂特征简表 |
附录2 矿区次火山岩岩石学特征表 |
附录3 断裂要素与矿点缓冲距离参数 |
附录4 SVM模型核函数超参数优化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齿轮箱混沌特性与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信号采集与降噪分析处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齿轮振动信号采集试验分析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试验信号降噪分析与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齿轮箱系统的混沌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空间重构理论 |
3.3 混沌系统的判别方法 |
3.4 理论混沌系统证明 |
3.5 齿轮系统混沌特性证明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混沌吸引子相点分布特性表征诊断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轨迹图表征与诊断 |
4.3 相点三维直方图表征与诊断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混沌吸引子递归特性表征诊断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递归分析方法原理 |
5.3 齿轮故障递归图分析 |
5.4 齿轮故障定量递归分析 |
5.5 最优模式识别与诊断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6 考虑多频激励齿轮动力学建模与诊断研究 |
6.1 引言 |
6.2 齿轮动力学模型构建 |
6.3 齿轮动力学模型特性与诊断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7.1 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往复滑动摩擦副摩擦振动特征提取与摩擦状态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摩擦振动研究现状 |
1.2.1 摩擦振动降噪研究 |
1.2.2 摩擦振动试验研究 |
1.2.3 摩擦振动建模研究 |
1.2.4 摩擦振动特征研究 |
1.3 摩擦状态识别研究现状 |
1.3.1 摩擦状态识别研究 |
1.3.2 主成分分析算法在识别方法中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2 摩擦振动降噪和特征分析方法 |
2.1 降噪方法 |
2.1.1 谱减法理论 |
2.1.2 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
2.2 混沌理论 |
2.2.1 混沌的基本特征 |
2.2.2 混沌吸引子 |
2.2.3 相空间重构理论 |
2.2.4 关联维数 |
2.3 分形理论 |
2.3.1 分形的概念 |
2.3.2 分形维数定义 |
2.3.3 分形行为识别 |
2.4 多重分形理论 |
2.4.1 多重分形的定义 |
2.4.2 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 |
2.4.3 多重分形的几何性质 |
2.4.4 多重分形谱的物理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 摩擦磨损试验及摩擦振动降噪 |
3.1 试验设备 |
3.1.1 UMT-TriboLab摩擦磨损试验机 |
3.1.2 白光干涉仪 |
3.1.3 m+p振动采集系统 |
3.2 摩擦振动测量误差分析 |
3.3 摩擦磨损试验 |
3.3.1 试验1(用于摩擦振动特征提取研究) |
3.3.2 试验2(用于摩擦状态识别方法验证) |
3.3.3 试验3(用于摩擦状态识别方法应用研究) |
3.3.4 试验4(用于摩擦状态识别方法应用研究) |
3.3.5 试验5(用于摩擦状态识别方法应用验证) |
3.4 摩擦振动降噪 |
3.4.1 摩擦振动降噪方法 |
3.4.2 噪声采集 |
3.4.3 降噪方法有效性验证 |
3.4.4 摩擦振动降噪实例 |
3.4.5 降噪后的摩擦振动信号 |
3.5 本章小结 |
4 摩擦振动特征提取研究 |
4.1 摩擦振动的混沌特征 |
4.1.1 摩擦振动相空间重构相轨迹与吸引子 |
4.1.2 摩擦因数相空间重构相轨迹与吸引子 |
4.2 摩擦振动的混沌特征量 |
4.2.1 摩擦振动的关联维数 |
4.2.2 摩擦因数的关联维数 |
4.3 摩擦振动的多重分形特征 |
4.3.1 摩擦振动与摩擦因数信号的分形行为 |
4.3.2 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实例 |
4.3.3 摩擦振动时域信号的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 |
4.3.4 摩擦因数的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 |
4.3.5 摩擦振动频域信号的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摩擦振动的摩擦状态识别 |
5.1 摩擦状态识别 |
5.1.1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及算法 |
5.1.2 摩擦振动多重分形谱参数主成分分析 |
5.1.3 摩擦状态识别方法 |
5.1.4 摩擦状态识别方法验证 |
5.2 摩擦状态识别方法应用 |
5.2.1 摩擦状态识别方法应用研究 |
5.2.2 有效性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的中国特大城市形态定量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形态与城市空间大数据 |
1.1.1 城市形态的概念释义 |
1.1.2 城市形态的复杂理论 |
1.1.3 城市形态的空间本质 |
1.1.4 城市空间大数据特征 |
1.2 城市形态学研究的理论综述 |
1.2.1 城市形态学研究谱系和共识 |
1.2.2 城市形态学研究层面和方法 |
1.2.3 国际城市形态学的研究内容 |
1.2.4 国内城市形态学发展和实践 |
1.3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发展综述 |
1.3.1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起源和发展 |
1.3.2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方向和领域 |
1.3.3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数据和指标 |
1.3.4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热点和趋势 |
1.4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2 空间数据采集及处理 |
1.4.3 空间大数据平台建立 |
1.4.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大城市形态的基础理论建构 |
2.1 特大城市形态的理论框架 |
2.1.1 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 |
2.1.2 特大城市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 |
2.1.3 特大城市发展特征和动因机制 |
2.2 特大城市形态的数据平台 |
2.2.1 特大城市规模划分与案例选取 |
2.2.2 特大城市空间大数据形态整合 |
2.3 特大城市形态的发展背景 |
2.3.1 特大城市的地理地域区位 |
2.3.2 特大城市的经济宏观格局 |
2.3.3 特大城市的社会发展建设 |
2.4 特大城市形态的表层和深层属性 |
2.4.1 中国特大城市形态特殊性 |
2.4.2 特大城市形态的表层属性 |
2.4.3 特大城市形态的深层属性 |
第三章 特大城市形态的表层特征解析 |
3.1 特大城市形态的表层解析方法 |
3.1.1 特大城市形态的指标形态分析 |
3.1.2 特大城市形态的几何形态分析 |
3.2 特大城市空间强度指标特征 |
3.2.1 空间强度指标的统计特征 |
3.2.2 空间强度指标的集聚特征 |
3.3 特大城市空间密度指标特征 |
3.3.1 空间密度指标的统计特征 |
3.3.2 空间密度的集聚特征 |
3.4 特大城市空间高度指标特征 |
3.4.1 空间高度指标的统计特征 |
3.4.2 空间高度指标的集聚特征 |
3.5 特大城市空间边界形态特征 |
3.5.1 空间边界形态的几何特征 |
3.5.2 空间边界形态的分异特征 |
3.6 特大城市空间重心形态特征 |
3.6.1 空间重心形态的几何特征 |
3.6.2 空间重心形态的分异特征 |
3.7 特大城市空间网络形态特征 |
3.7.1 道路网络形态的层级特征 |
3.7.2 街区网络形态的层级特征 |
3.8 特大城市空间肌理形态特征 |
3.8.1 建筑肌理形态的分形秩序 |
3.8.2 开敞空间形态的分形秩序 |
3.9 特大城市原型初步发现 |
3.9.1 基面的发现 |
3.9.2 簇群的发现 |
3.9.3 洼地的发现 |
3.9.4 绿楔的存在 |
3.9.5 廊道的存在 |
第四章 特大城市原型的深层特征研究 |
4.1 特大城市原型要素的分类解析 |
4.1.1 原型要素的相关概念 |
4.1.2 原型要素的普遍意义 |
4.1.3 原型要素的演化脉络 |
4.2 特大城市的基面形态特征解析 |
4.2.1 基面的分阶特征 |
4.2.2 基面的空间特征 |
4.2.3 基面的量化特征 |
4.3 特大城市的簇群形态特征解析 |
4.3.1 簇群的分阶特征 |
4.3.2 簇群的空间特征 |
4.3.3 簇群的量化特征 |
4.4 特大城市的洼地形态特征解析 |
4.4.1 洼地的分阶特征 |
4.4.2 洼地的空间特征 |
4.4.3 洼地的量化特征 |
4.5 特大城市的绿楔形态特征解析 |
4.5.1 绿楔的分级特征 |
4.5.2 绿楔的空间特征 |
4.5.3 绿楔的量化特征 |
4.6 特大城市的廊道形态特征解析 |
4.6.1 廊道的分级特征 |
4.6.2 廊道的空间特征 |
4.6.3 廊道的结构特征 |
4.7 特大城市原型的综合测度特征 |
第五章 特大城市原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5.1 特大城市原型的定义构成 |
5.1.1 城市原型的定义及要素 |
5.1.2 特大城市原型基本特征 |
5.2 特大城市原型的拓扑计算 |
5.2.1 原型要素的拓扑方法 |
5.2.2 拓扑计算出城市原型 |
5.3 特大城市原型的图解模式 |
5.3.1 城市原型的空间单元 |
5.3.2 城市原型的构成模式 |
5.4 特大城市原型的影响机制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特大城市原型的主要内容 |
6.2 特大城市原型的九个规律 |
6.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疏浚刀齿切削破岩机理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刀齿切削破岩研究现状 |
1.2.1 刀齿切削破岩理论研究 |
1.2.2 刀齿切削破岩试验研究 |
1.2.3 刀齿切削破岩数值仿真研究 |
1.2.4 刀齿切削破岩方法及理论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刀齿切削破岩理论模型 |
2.1 拉伸失效模型 |
2.2 剪切失效模型 |
2.3 经验模型 |
2.4 凿齿切削LPE模型 |
2.4.1 岩石强度与切向力的关系 |
2.4.2 切削前角与切向力的关系 |
2.4.3 切削厚度与切向力的关系 |
2.4.4 切削宽度与切向力的关系 |
2.4.5 凿齿切向力计算LPE模型 |
2.5 模型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刀齿切削破岩试验方案和试验设备 |
3.1 切削破岩试验方案设计 |
3.1.1 试验变量选取 |
3.1.2 试验变量值选取 |
3.2 线性切削破岩试验设备 |
3.2.1 试验设备设计 |
3.2.2 切削力测量装置设计 |
3.3 切削刀齿设计 |
3.3.1 凿齿齿尖设计 |
3.3.2 圆锥齿齿尖设计 |
3.4 试验装备安装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刀齿切削破岩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岩样性质测定与岩样制备 |
4.1.1 岩石性质测定 |
4.1.2 岩样制备 |
4.2 凿齿切削破岩试验 |
4.2.1 变切削厚度试验 |
4.2.2 变切削宽度试验 |
4.2.3 变切削前角试验 |
4.2.4 变斜切角试验 |
4.2.5 变侧倾角试验 |
4.2.6 LPE模型验证 |
4.3 圆锥齿切削破岩试验 |
4.3.1 变切削厚度试验 |
4.3.2 变切削冲角试验 |
4.3.3 变锥顶角试验 |
4.3.4 变斜切角试验 |
4.4 碎块分布情况分析 |
4.4.1 碎块质量分布 |
4.4.2 碎块分形维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PH法刀齿切削破岩仿真 |
5.1 SPH法及计算模型 |
5.1.1 SPH法基本原理 |
5.1.2 侵蚀接触算法 |
5.1.3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
5.2 SPH法数值仿真模型和试验设计 |
5.2.1 SPH法数值仿真模型 |
5.2.2 SPH法仿真试验设计 |
5.3 SPH法凿齿切削破岩仿真及结果分析 |
5.3.1 切削厚度对凿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3.2 切削宽度对凿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3.3 切削前角对凿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3.4 切削速度对凿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3.5 内聚力对凿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3.6 内摩擦角对凿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4 SPH法圆锥齿切削破岩仿真及结果分析 |
5.4.1 切削厚度对圆锥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4.2 切削冲角对圆锥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4.3 锥顶角对圆锥齿切削破岩的影响 |
5.5 SPH法数值仿真的验证 |
5.5.1 凿齿切向力计算回归公式 |
5.5.2 切向力计算回归公式验证 |
5.5.3 数值仿真破碎过程和破碎形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离散元法刀齿切削破岩仿真 |
6.1 离散元法基本理论 |
6.1.1 控制方程 |
6.1.2 NET-BPM接触模型 |
6.1.3 失效准则 |
6.2 离散单元生成 |
6.2.1 二维圆形粒子生成 |
6.2.2 三维球形粒子生成 |
6.2.3 分割粒径区间法 |
6.2.4 粒子生成方法性能对比 |
6.2.5 粒子生成法应用 |
6.3 离散元法单轴压缩和直接拉伸试验仿真 |
6.3.1 仿真模型及参数 |
6.3.2 仿真与试验对比 |
6.4 离散元法刀齿切削破岩研究 |
6.4.1 离散元法刀齿切削破岩仿真模型 |
6.4.2 切削前角为正的刀齿切削破岩离散元仿真 |
6.4.3 切削前角为零的刀齿切削破岩离散元仿真 |
6.4.4 切削前角为负的刀齿切削破岩离散元仿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绞吸挖泥船岩石疏浚数值仿真 |
7.1 绞刀载荷估算模型 |
7.1.1 假设条件及简化 |
7.1.2 刀齿切削力计算 |
7.1.3 计算流程 |
7.1.4 绞刀模型生成 |
7.1.5 刀齿切削参数确定 |
7.1.6 岩石颗粒搜索与失效判定 |
7.1.7 绞刀载荷计算 |
7.1.8 绞刀载荷计算模型验证 |
7.2 疏浚参数对绞刀载荷的影响 |
7.2.1 绞刀转速的影响 |
7.2.2 绞刀横移速度的影响 |
7.2.3 绞刀疏浚层厚的影响 |
7.2.4 桥架倾斜角的影响 |
7.3 刀齿刀臂数对绞刀载荷的影响 |
7.3.1 刀臂数的影响 |
7.3.2 刀齿数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申请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四、分形几何前沿问题Ⅳ——维数估计的若干进展(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基于因子分析与分形理论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 范文遥. 吉林大学, 2021(01)
- [3]分数阶非线性动力系统分形分析与控制[D]. 王玉品. 山东大学, 2021(10)
- [4]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D]. 吴剑锋. 燕山大学, 2021(01)
- [5]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D]. 郑超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齿轮箱混沌特性与故障诊断研究[D]. 蒋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往复滑动摩擦副摩擦振动特征提取与摩擦状态识别研究[D]. 李精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8]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的中国特大城市形态定量研究初探[D]. 陆小波. 东南大学, 2019(07)
- [9]疏浚刀齿切削破岩机理研究与应用[D]. 欧阳义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5)
- [10]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J]. 汪卫华. 物理学进展,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