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闭式循环海水淡化养殖试验

南美白对虾闭式循环海水淡化养殖试验

一、南美白对虾封闭式循环淡化养殖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暴丽梅[1](2020)在《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选取不同面积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探讨不同养殖面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饵料系数的影响,同时就养殖周期内水体指标变化特点、终末出虾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1、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选定3335 m2、5336 m2、6670 m2三种面积池塘,每种面积各设置两口池塘,虾苗放养密度按照2.5万尾/667m2进行投放。自放苗日开始,每10 d对各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和体重进行测量,经过90 d养殖,三种面积池塘凡纳滨对虾终末体长、终末体重差异显着(P<0.05),3335 m2终末平均体长为14.42 cm/尾,终末平均体重为22.51 g/尾,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3335 m2池塘特定增长率、特定增重率均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三种面积池塘之间差异显着(P<0.05),6670 m2池塘饵料系数显着低于3335m2、5336m2,饵料系数为0.90,其次为5336m2池塘,饵料系数为0.93,3335 m2池塘饵料系数最高,为0.98;在成活率方面,6670 m2池塘成活率为85.40%,显着高于3335 m2和5336 m2池塘(P<0.05),3335 m2和5336 m2池塘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分别为75.52%、79.87%。试验结果表明,3335 m2池塘在凡纳滨对虾生长方面表现优势明显。2、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影响在养殖前中期,各养殖池塘未发生疾病情况;在养殖后期,各池塘相继出现对虾偷死症。主要症状表现为:病虾虾体及附肢发红,肠胃空,肌肉半透明,出现症状的虾均为较小的个体。各池塘发现对虾发病后,采取了控料、换水、改底等措施,较好地抑制了病害范围的扩大,没有发生大范围死亡。3、不同面积池塘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在整个实验周期中,对试验池塘水质每5 d进行理化指标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每7 d监测池塘藻类优势种组成情况。在养殖周期内,3335 m2、5336 m2、6670 m2水温变化范围分别为22.030.5℃、21.430℃、20.729.5℃;pH值变化范围均在8.6-8.9之间;溶解氧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49.7 mg/L、5.59.0 mg/L、5.88.4 mg/L。水温、pH、溶解氧波动范围均在凡纳滨对虾适宜生长范围内。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个体增大,投饵量增多,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在养殖后期有所升高,其中5336 m2、6670 m2池塘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氨氮浓度无变化,均处于稳定状态;3335 m2在养殖地65 d开始出现氨氮浓度骤升现象,达0.5 mg/L;3335 m2、5336 m2、6670 m2亚硝盐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3mg/L、0.10.15 mg/L、0-0.1 mg/L,3335 m2波动范围较5336 m2、6667 m2池塘大。监测到有害指标后,及时采取换水、施加水质改良剂等措施,使得各养殖池塘氨氮、亚硝酸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对虾生长的影响。优势藻类构成情况,在养殖前期,以硅藻、绿藻为优势种;到了养殖中后期,各池塘优势藻类以绿藻为优势种,其次为硅藻、再次为裸藻、隐藻,少量甲藻、蓝藻,且在养殖中后期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优质的藻类不仅在养殖初期为凡纳滨对虾提供了天然饵料,在养殖中后期维持水质稳定具有积极作用。4、不同面积池塘成本与经济效益在可变成本中,饲料成为成本第一大支出项目,各池塘饲料支出占比范围在3742%。以每667 m2为单位计,3335 m2池塘的饲料支出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5336 m2与6670 m2池塘饲料支出差异不显着(P>0.05)。在药品支出和电费支出方面,三种面积池塘之间差异显着(P<0.05),3335m2池塘药品和电费支出费用最高,分别为560元/667m2、440元/667m2,5336 m2次之,6670 m2池塘药品和电费支出最少。固定成本方面,每667 m2租金支出为1600元,为总成本的第二大支出项目,各池塘租金占总成本的2022%。虾苗、饲料、池塘租金是养殖成本投入的重要部分,总计占比达8090%。3335 m2、5336 m2、6670 m2生产成本合计支出差异显着(P<0.05),3335m2显着高于其他两种面积池塘,生产成本合计为7620元/667m2,均高出5336 m2、6670 m2面积池塘生产成本。凡纳滨对虾经过整个养殖周期,在三种不同面积池塘养殖中,3335 m2池塘产量850.11斤/667m2,终末个体均重22.51 g/尾,净利润达12307.96元/667m2,其产量、终末体重以及净利润均显着高于5336 m2和6670 m2池塘(P<0.05)。结果显示,3335m2获得最佳产量,最优生长速度以及最大经济效益。其次是5336 m2池塘,贡献率最低的是面积为6670 m2的池塘。说明在本次研究中,相对比与5336 m2、6670 m2池塘,3335m2池塘养殖投入产出更高,盈利能力更强。结合凡纳滨对虾生长指标,3335 m2池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最优。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面积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3335 m2池塘生长情况最好,经济效益高。5、凡纳滨对虾精养池塘技术要点及展望根据本次凡纳滨对虾实际养殖情况,汲取凡纳滨对虾成功养殖经验,结合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特点,就凡纳滨对虾池塘精养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虾苗标粗以及外塘养殖两个方面的细节把控进行了详述,对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颖[2](2021)在《水产养殖治理盐碱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而且面积超过几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较大。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盐碱耕地这一非常规但重要的国土资源,是解决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景泰县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是甘肃省农业大县,受气候和湿度影响,当地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严重制约农业发展。本论文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在调查景泰县盐碱地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景泰县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了盐碱地区虾和鱼等水产品养殖的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并针对景泰县盐碱地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结果不仅可为西北地区盐碱地治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而且对于推动景泰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2015-2020年期间,景泰县盐碱地改良初具成效。根据普查记载,该县1990年的盐碱化土地面积高达4.8万亩,且以每年5千亩的惊人速度迅速扩张蔓延,严重制约当地发展。截止2015年,已有27万亩耕地受盐碱化影响。之后,该县高度重视,提出以渔治碱思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盐碱化面积扩张速度逐步呈下降趋势,2020年减少到了24万亩。结果表明,滴灌或减少大水漫灌的方式对盐碱地改良的效果不明显,但通过实施盐碱地渔农综合,培育耐盐碱优良品种,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土地进行科学改良,p H值由8.8降到8.2,碱度由原来的6‰降到2‰左右。表明针对盐碱程度不同,采取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等措施可以明显地起到改善土壤盐碱化的目的。2.采用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评价了景泰县渔业经济质量,并调查分析了几项盐碱地水产养殖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盐碱水流水孵化鲑鳟发眼卵技术、水泥池流水养殖鲑鳟鱼类技术;稻渔综合种养鱼蟹沟开挖技术、稻田养蟹技术;南美白对虾淡化技术、池塘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水质调控技术;盐碱地池塘鱼虾混养技术、盐碱地池塘亚硝酸盐氮调控等技术。景泰县渔业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盐碱水鲑鳟鱼苗种的卵孵化成活率达到90%,南美白对虾苗淡化成活率达到了96%以上,杂交鲟在景泰地区成活率在90%以上且能够正常越冬。3.南美白对虾和大宗淡水鱼等都非常适合在盐碱水环境下生长,景泰县特有的条件,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并且提高了养殖成功率。成立南美白对虾养殖新型经营主体2家,带动贫困户10户,盐碱地池塘南美白对虾亩产500斤,亩均收益10000元。盐碱地水产养殖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景泰县盐碱地治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研究范例。4.在渔业经济发展中,景泰县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支撑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农业技术信息不畅,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导致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较弱;农村改革进展缓慢,成效不显,对本地企业吸引力不足,企业家投资意愿不强;特色产业发展滞后,品牌效应未形成,养殖户观念落后、养殖技术水平低下。在今后渔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实施专人专项指导,加强渔企沟通联系;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对相关企业的投资力度还需加大,要做好新型主体培养,引导渔业贯彻“走出去”战略;在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盐碱水资源;同时,在提高渔农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发展现代休闲渔业,修复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蔡铖勇[3](2020)在《高效生态循环水养殖智能管控技术及系统研发》文中认为水产品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来源,海洋资源的日益紧缺使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我国的养殖模式粗放,养殖管理主要依赖人工,存在水质管控滞后、水产疾病预警智能化程度低、投喂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渔业现代化养殖转型已迫在眉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产智能化、信息化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智能管控技术有了初步研究,但应用场景不一,且少有多功能养殖管控系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高效生态循环水养殖模式与物联网技术、机器视觉等技术相结合,搭建了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化管控系统,实现水质管控、水产品疾病预警与智能投饵三种功能,为水产养殖管控系统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方案与经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三部分:(1)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移动式的水产养殖在线水质-对虾病害监测与智能化管控设备,研发了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的南美白对虾自动化疾病诊断与预警平台,研究了基于图像处理的病死虾快速检测方法。根据颜色特征,应用灰度直方图确定分割阈值,运用逻辑回归(LR)、K最近邻(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Adaboost算法、朴素贝叶斯(NB)、二次判别分析(QDA)共计七种机器算法分别对十九种特征与目标进行分类,结果发现,KNN的目标分类效果最佳,分类精确率达到99%。(2)改进了基于DCS分布式系统的智能投饵装备,研发了基于实时图像监测的南美白对虾饥饿程度检测平台,研究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饵料识别与饥饿判别方法。应用局部自适应阈值法与Canny边缘检测方法实现了饵料目标分割,并分析比较了机器学习算法对饵料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基于逻辑回归的分类模型精确率达到91%且饵料计数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3)以建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陆基多生态位循环水养殖智能化工厂为目标,研制了基于溶解氧、p H、水温、氨氮、亚硝酸盐传感器为核心的水质在线检测装备,开发了基于MODBUS-RTU工业控制总线的在线增氧与给排水智能化控制平台,构建了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在线检测与实时智能化控制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智能管理系统。应用交互式以太网组网方式实现数据自动接收传输;建立了基于云服务技术的物联网数据管理与现场控制系统,完成了数据平台的设计。

张红燕,袁永明,马晓飞,沈楠楠,施佩[4](2020)在《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对于水体质量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残饵及生物排泄物的增多会大量消耗水体溶解氧,进而打破水体动态平衡,导致NH3-N、NO2-N等毒害成分升高,引起南美白对虾病害甚至导致死亡,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并且阻碍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研究并开发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养殖池塘水质,并能根据南美白对虾生长习性智能控制增氧机、水泵等养殖设备的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质智能控制系统。系统具有控制智能、运行可靠、集成度高等特点,在养殖生产试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的安全,有效降低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风险。

范鹏程[5](2019)在《对虾工程化养殖池优化构建与零换水养殖试验》文中提出为探寻对虾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选择汕尾市施公寮村对虾养殖场、陆丰市德泰丰水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分别开展了对虾工程化养殖池的优化构建,并利用改进的养殖系统进行了基于生物絮团调控的凡纳滨对虾高密度零换水养殖试验。(1)小型水泥池系统的工程化优化。对小型水泥池池体进行改造,优化构建增氧系统、水循环系统和原位水处理系统。将3个小型水泥池串联组成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共设立4组简易型内循环水养殖系统,每组配置1台循环水泵(1.5 kw),1个生物絮团沉淀桶(120 L),每个水泥池的四角处各设置1个文丘里射流器,射流器与循环水管及循环水泵联通。(2)铺膜高位池系统的工程化优化。对铺膜高位池池体进行改造,优化构建增氧系统、水循环系统和原位水处理系统。将一个原面积约为1 500 m2的铺膜高位池改建为两套跑道式养殖池系统,每套跑道池系统分别配置2台循环水泵(7.5 kw),1个生物絮团沉淀桶(120 L),每个跑道池均匀布置71个文丘里射流器,射流器与循环水管及循环水泵联通。(3)利用优化的小型水泥池系统进行凡纳滨对虾零换水养殖试验。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以生物絮团技术原位调控池水水质,养殖全程不换水。养殖91天的结果如下,成虾均重14.50 g/尾,平均存活率83.9%,单产平均8.39 kg/m3,饲料系数1.25;养殖7周后水体中生物絮团量为18.230.4 mL/L,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均保持低于0.70 mg/L;经计算养殖1 kg对虾的平均耗水量为120 L。(4)利用优化的铺膜高位池系统进行凡纳滨对虾零换水养殖试验。虾苗放养密度1 251尾/m3,养殖49天后因水体爆发蓝藻,使得养殖试验提前结束。但在养殖试验运行期间,改造的铺膜高位池系统基本达到了良好的水质调控目标,实现了全程零换水和目标增氧的效果。

崔治[6](2015)在《昆明地区渔业工厂化养殖技术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昆明市发展设施渔业的关键限制因素是技术水平较低。本研究阐述在原水泥池的基础上改造建设温室大棚,并进行一季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试验,得出加盖塑料大棚提高水温,可以打破地域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发展多种名特优新水产品种的养殖,从而推进昆明地区设施渔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黄德生[7](2012)在《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及养成技术分析》文中认为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淡水虾较佳的替代品。但是,它的淡化及养成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条件控制不好容易出现病害、死亡等,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及养成技术进行了分析,为其在淡水池中的大量生产提供基础。

王铁楼[8](2009)在《昌邑对虾养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对虾养殖业是潍坊昌邑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域的对虾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逐渐显露并日益突出。传统的养虾模式已难以适应国家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无公害健康养殖成为现代对虾养殖的趋势,养殖方式也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养殖模式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传统养虾模式的发展阶段、种类、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通过实验对比,说明了采用全封闭生态养殖模式的必要性。同时,对该养殖模式的内容、特点进行了认真剖析。该模式是一种多元立体的综合养殖模式,科学利用环境和生态的关系,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生物修复法来调控和维持养殖环境。同时,采取新型的废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和水生生物自净等综合技术,对养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科学除弃,解决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防治问题,循环利用养殖用水,使虾池高产、优质、高效。本文详细介绍封闭式生态养殖模式的试验情况,指出封闭式生态养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

李俊峰[9](2009)在《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及养成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淡化速度对南美白对虾淡化成活率的影响以及天然海水与人工海水对南美白对虾淡化成活率影响的研究,完善了南美白对虾虾苗二级淡化和南美白对虾早苗三级淡化生产技术,总结了南美白对虾二茬养殖技术的具体操作规程,并对二茬养殖的水质、二茬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以及二茬养殖投饵与对虾个体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讨论;对采用三级淡化二茬养殖技术进行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还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的设计改造及水环境的无害化处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规格为0.5-0.8cm左右的虾苗,水体比重从1.012淡化至1.000的最佳用时是72 h,其成活率达到93%以上。南美白对虾池塘二级淡化(比重从1.012淡化至1.000)育苗成活率平均达77.44%,南美白对虾池塘三格式三级淡化(比重从1.012淡化至1.000)的成活率达87.00%,并较好地控制了亚硝酸盐和氨氮的浓度;二茬养殖南美白对虾两茬间的生长速度差异不大,二茬虾苗经过70d左右的养殖均能达到上市规格,体长在10cm以上;单茬养殖水体的氨氮含量较二茬养殖的氨氮含量略有减低,单茬养殖水体的亚硝酸氮含量与二茬养殖相比较低,但两者差异不显着(p>0.5)。本实验南美白对虾二茬养殖每667m2的利润达4000元以上,比单茬养殖每667m2利润2920元的效益有明显提高。因此,三级淡化二茬养殖技术值得推广。

李大海[10](2007)在《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文中提出论文在对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从生产、市场、技术、政策等多个层面,揭示了海水养殖生产的特殊性,分析了其生产特性与产业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海水养殖生产模型、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等数理模型,对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波动性明显、发展效率低下、环境病害问题突出等现象提供了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论文首先综述了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四次浪潮”中代表品种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分析,发现在海水养殖发展中,除了具有因生产周期较长、市场均衡存在时滞(与农业生产类似)因素引起的周期外,还存在另一种更剧烈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主要地由容量的限制所引发,与养殖规模、密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在借鉴养殖容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论文构建了海水养殖生产模型,提出了海水养殖最优生产理论。将养殖容量进一步细化为短期容量、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经比较发现短期容量大于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而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有可能重合。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应根据可持续容量确定最大养殖规模;但海水养殖经营者会按照经济最优容量确定养殖规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经济最优容量大于可持续容量,将引发过度养殖。模拟显示,如不对海水养殖业进行任何干预,自发产生的过度养殖将使行业发展出现周期性波动,并引起生产效率下降。针对我国“小农式”的海水养殖经营模式,应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论文建立了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由于海水具有流动性,海水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可扩散到周边养殖单元,使相同海域不同养殖者的生产决策相互影响。模型证明: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任何一个养殖者来说,其最优对策都是扩大养殖规模。海水流动性带来外部性,外部性将导致过度养殖。论文根据海水养殖生产函数推导了海水养殖市场供给函数,并对供给、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供给和需求可能出现非均衡波动的情况,即当供、需曲线交点对应的产量大于可持续容量时,在容量限制与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出现价格持续上升与产量持续下降互相强化、最终导致市场供需完全失衡的现象。论文认为,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有可能加剧过度养殖和行业发展波动。在总结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历程的基础上,论文着重分析了容量限制对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影响。发现除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进步(r型)外,海水养殖业还存在着容量集约型的技术进步(k型)。通过k型技术进步,单位面积海域能够容纳更多的要素投入,增大可持续养殖容量,提高养殖效益。在对对虾、扇贝等品种养殖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其发展初期的技术进步以r型技术进步为主;而当养殖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k型技术进步开始成为技术演化的主要方面。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分析显示,当养殖规模未达到可持续容量时,r型技术进步边际收益较高,而k型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为零;当出现过度养殖时,r型技术进步边际收益迅速下降,而k型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开始增加。论文认为,技术进步是海水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海水养殖业既无法通过自身调节、也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可持续、有效率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实施适当的行政管理。但是,近30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对海水养殖业发展采取以数量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即把产量、收入等指标的持续增长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目标。论文综述了近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海水养殖业管理政策的演变历程,根据海水养殖生产经营的特点提出了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路,认为应把控制养殖规模、防止过度养殖作为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并结合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经验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南美白对虾封闭式循环淡化养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美白对虾封闭式循环淡化养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
    1.2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发展历程
    1.3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3.1 种质退化
        1.3.2 土地资源浪费
        1.3.3 管理不当
    1.4 本论文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指标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饲料系数的影响
        2.2.2 不同面积池塘水质变化情况
        2.2.3 凡纳滨对虾病害发生情况
        2.2.4 不同养殖面积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成本收益比较
    2.3 讨论
        2.3.1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面积池塘水质变化情况
        2.3.3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影响
        2.3.4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效益的影响
第三章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池塘精养技术要点
    3.1 技术要点
        3.1.1 虾苗标粗
        3.1.2 外塘养殖细节把控
    3.2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发展展望
        3.2.1 分批放苗,多次起捕模式
        3.2.2 小棚标粗,棚塘养殖模式
        3.2.3 两批养殖,主养殖扣棚模式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水产养殖治理盐碱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盐碱地的成因
    1.2 盐碱地分布概况
    1.3 盐碱地危害概述
    1.4 盐碱地治理措施
        1.4.1 国际盐碱地治理措施
        1.4.2 国内盐碱地治理措施
        1.4.3 盐碱地改良利用新模式——水产养殖
第二章 景泰县现状及盐碱地治理方法调查
    2.1 景泰县农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
    2.2 景泰县盐碱地情况调查结果
        2.2.1 盐碱地面积
        2.2.2 盐碱地分布
        2.2.3 景泰县盐碱地主要成因
        2.2.4 景泰县现有盐碱地改良治理措施
        2.2.5 探索盐碱地发展渔业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 水产养殖治理景泰县盐碱地现状及效益评价
    3.1 景泰县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调查
        3.1.1 盐碱水鲑鳟鱼苗种孵化及养殖技术
        3.1.2 渔农综合利用改良盐碱地技术
        3.1.3 稻渔综合种养盐碱地改良技术
        3.1.4 盐碱地养殖虾类技术
    3.2 盐碱地水产养殖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3.2.1 技术应用后成效
        3.2.2 经济效益
        3.2.3 生态效益
        3.2.4 社会效益
    3.3 景泰县盐碱地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1 盐碱地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3.3.2 盐碱地水产养殖应采取的措施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高效生态循环水养殖智能管控技术及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循环水养殖研究现状
        1.2.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管控技术研究现状
        1.2.3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水产养殖管控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2.1 概述
    2.2 信息采集
        2.2.1 多功能水产养殖装置
        2.2.2 水质指标
        2.2.3 硬件设计
    2.3 网络通信
    2.4 管控平台
        2.4.1 平台架构设计
        2.4.2 平台模块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病死虾预警与智能投饵系统设计
    3.1 概述
    3.2 水产与饵料图像获取
        3.2.1 现场节点图像获取
        3.2.2 重要部件组成
        3.2.3 相机触发方式
    3.3 系统软件设计
        3.3.1 软件框架设计
        3.3.2 软件实现设计
        3.3.3 软件界面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病死虾识别与饵料计数研究
    4.1 概述
    4.2 图像预处理
    4.3 目标提取与分割
        4.3.1 南美白对虾目标分割与提取
        4.3.2 饵料目标分割与提取
    4.4 病死虾分类研究
    4.5 饵料识别与计数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环水养殖管控系统实现与应用
    5.1 概述
    5.2 基于陆基多生态位循环水养殖的管控系统
        5.2.1 陆基多生态位循环水养殖系统
        5.2.2 管控系统实现
    5.3 基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管控系统
        5.3.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5.3.2 管控系统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需求与总体设计
2 系统设计与开发
    2.1 系统硬件设计与集成
    2.2 智能控制器选型与软件设计
3 系统应用与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5)对虾工程化养殖池优化构建与零换水养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对虾工程化养殖发展现状
        1.1.1 高位池养殖
        1.1.2 如东小棚养殖
        1.1.3 工厂化养殖
    1.2 对虾工程化养殖发展方向
        1.2.1 面临问题及发展需求
        1.2.2 关于发展对策及方向的思考
    1.3 原位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1.3.1 藻类和微生物对养殖水质的净化
        1.3.2 生物絮团技术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对虾养殖池系统的优化构建
    2.1 小型水泥池的优化
        2.1.1 小型水泥池的池体优化
        2.1.2 增氧及水循环系统的优化
        2.1.3 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的集成
    2.2 铺膜高位池的优化
        2.2.1 铺膜高位池的池体优化
        2.2.2 增氧及水循环系统的优化
        2.2.3 跑道式养殖池系统的集成
    2.3 讨论
        2.3.1 养殖池结构优化
        2.3.2 增氧设备等配套设施优化
    2.4 总结
第三章 对虾零换水养殖试验
    3.1 基于优化的小型水泥池开展凡纳滨对虾零换水养殖试验
        3.1.1 前言
        3.1.2 材料和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基于优化的铺膜高位池开展凡纳滨对虾零换水养殖试验
        3.2.1 前言
        3.2.2 材料和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总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昆明地区渔业工厂化养殖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场地
        2.1.2 虾苗虾苗产地是厦门, 仔虾5期 (P5) , 平均全长0.5 cm, 盐度5‰。
        2.1.3 无机盐试验所用无机盐包括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钾、溴化钾和高硼酸。
        2.1.4 饲料试验用饲料为天邦牌苗种培育专用饲料1号-2号和海大牌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0号-2号。
    2.2 方法
        2.2.1 设施的选用
        2.2.2 水处理技术及方法
        2.2.3 养殖与管理
3 试验结果
4 结论
5 结语

(7)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及养成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导致土地的盐碱化等生态问题[1]
    1.2 产生的病害问题
    1.3 淡水资源缺乏
2 南美白对虾的淡化技术
    2.1 池塘的准备
    2.2 虾苗的选择[2]
    2.3 虾苗的淡化
3 南美白对虾淡化与放养过渡阶段的池水条件控制
4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

(8)昌邑对虾养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养虾模式的理论原则及发展基础
    2.1 传统养虾模式的发展阶段
        2.1.1 粗放式养殖阶段(1984年-1992年)
        2.1.2 半精养阶段(1992年-2003年)
        2.1.3 精养阶段(2003年-2007年)
    2.2 传统对虾养殖模式的种类
        2.2.1 依潮差纳排水养植模式
        2.2.2 高位池养殖模式
        2.2.3 地膜养殖模式
    2.3 传统对虾养殖模式的特点
        2.3.1 对虾养殖总产量恢复常态发展水平
        2.3.2 沿海对虾养殖呈现南北互动新格局
        2.3.3 南美白对虾仍是推动生产较快发展的养殖热点
    2.4 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
        2.4.1 影响恶化生态环境
        2.4.2 造成病毒性流行病传染
    2.5 采用新养殖模式的必要性
    2.6 对虾封闭式生态养殖模式的理论原则及发展基础
        2.6.1 理论原则
        2.6.2 发展基础
第三章 建立封闭式生态养殖模式
    3.1 对虾封闭式生态养殖模式的内容
    3.2 对虾封闭式生态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
    3.3 对虾封闭式生态养殖的对比试验
        3.3.1 实验材料
        3.3.2 养殖池塘
        3.3.3 成虾综合指标结果对比
    3.4 结果与效益分析
        3.4.1 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3.4.2 生态效益影响巨大
        3.4.3 社会效益大幅提升
    3.5 全封闭式生态养殖模式的现实优势分析
        3.5.1 有利于避免流行病原的横向传播
        3.5.2 有利于对虾养殖质量提高
        3.5.3 有利于强化养殖区及其周围环境保护
        3.5.4 有利于提高综合养殖效益
    3.6 推广新养殖模式的制约条件
    3.7 封闭式生态养殖模式的对策研究
        3.7.1 加强引导,保障对虾养殖速度规模
        3.7.2 注重防控,建立有效苗种质监体系
        3.7.3 不断总结,完善推广健康管理技术
        3.7.4 全面推进,发展壮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3.8 推广封闭式生态养殖模式的保障措施
        3.8.1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3.8.2 建立优惠政策扶持机制
        3.8.3 建立基础设施配套机制
        3.8.4 建立市场风险防御机制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及养成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南美白对虾的研究进展
    1 南美白对虾的分类地位和生活习性
        1.1 南美白对虾的分类地位
        1.2 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
    2 对虾养殖业的现状
    3 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因素
    4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实验一: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技术的研究
    1 淡化速度对南美白对虾淡化成活率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天然海水与人工海水对南美白对虾淡化成活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南美白对虾虾苗二级淡化育苗生产
    4 南美白对虾早苗三级淡化技术探索
实验二:南美白对虾三级淡化二茬养殖技术的生产性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1.2 苗种三级淡化及暂养
        1.3 商品虾二茬养殖
        1.4 捕捞
        1.5 实验研究内容
        1.6 水质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茬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
        2.2 三级淡化二茬养殖投饵与对虾个体增长的关系
        2.3 三级淡化二茬养殖的水质分析
    3 讨论
        3.1 水质调控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必要条件
        3.2 三级淡化二茬养殖技术有效防止虾苗亚硝酸盐中毒
实验三: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地点与方法
        1.2 实验研究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三级淡化二茬养殖可有效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3.2 三级淡化二茬养殖过程中捕捞技术改进
        3.3 三级淡化二茬养殖技术对用盐量的影响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0.2.1 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研究
        0.2.2 渔业资源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0.2.3 制度和技术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0.3 本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0.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述
    1.1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1.1.1 产量和产值
        1.1.2 养殖面积
        1.1.3 养殖单产
        1.1.4 主要品种
    1.2 中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
        1.2.1 中国海水养殖的发展阶段
        1.2.2 各海水养殖品种的发展历程
    1.3 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特点
        1.3.1 产量高,品种全
        1.3.2 发展速度快,开发强度大
        1.3.3 环境、病害问题突出
2 中国海水养殖“四次浪潮”及发展规律
    2.1 对虾养殖
        2.1.1 对虾生物学概述
        2.1.2 我国对虾养殖发展简史
    2.2 扇贝养殖
        2.2.1 扇贝生物学概述
        2.2.2 我国扇贝养殖发展简史
    2.3 海带养殖
        2.3.1 海带生物学概述
        2.3.2 我国海带养殖发展简史
    2.4 海水鱼类养殖
        2.4.1 养殖海水鱼类概述
        2.4.2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简史
    2.5 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规律
        2.5.1 发展的波动性
        2.5.2 波动的周期性
        2.5.3 一个发展周期的四个阶段
        2.5.4 海水养殖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 基于养殖容量理论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型
    3.1 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
    3.2 养殖容量
    3.3 基于养殖容量理论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型
        3.3.1 海水养殖生产要素投入的特点
        3.3.2 封闭式海域的海水养殖的生产函数
        3.3.3 开放式海域的海水养殖生产函数
        3.3.4 短期最大产量和可持续最大产量
        3.3.5 海水养殖的成本曲线、收益曲线及经济最大产量的确定
        3.3.6 过度养殖与海水养殖发展周期
        3.3.7 海水养殖的休作轮养及其意义
    3.4 小农经营模式与过度养殖(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
4 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市场机制
    4.1 多年来主要品种养殖效益的变化情况
        4.1.1 对虾
        4.1.2 扇贝
        4.1.3 海带
    4.2 海水养殖周期性发展中行业利润的变化规律
    4.3 海水养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分析
        4.3.1 海水养殖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函数
        4.3.2 海水养殖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4.3.3 容量限制下的蛛网模型(动态均衡分析)
    4.4 海水养殖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相关性假说及实证分析
        4.4.1 海水养殖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假说
        4.4.2 关于对虾养殖的实证分析
        4.4.3 关于扇贝和海带养殖的实证分析
5 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特点与机制
    5.1 四次浪潮中的技术演化
        5.1.1 对虾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5.1.2 扇贝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5.1.3 海带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5.1.4 海水鱼类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5.2 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特点
        5.2.1 技术外生性
        5.2.2 时间分布的非均匀性
        5.2.3 技术演化的路径依赖(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5.2.4 多方向性和可逆性
    5.3 有关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几个问题
        5.3.1 要素可获得性对技术演化的影响
        5.3.2 容量限制对技术演化的影响(技术演化的两个方向)
        5.3.3 要素相对价格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5.3.4 养殖风险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6 容量限制、外部性与政府管理
    6.1 我国海水养殖政府管理综述
        6.1.1 政策的演变
        6.1.2 主要管理手段
    6.2 我国部分海水养殖政策效果评价
        6.2.1 以产量为中心的系列政策
        6.2.2 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政策
        6.2.3 产业化政策
    6.3 以环境为中心的海水养殖行政管理及效果评价
        6.3.1 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概述
        6.3.2 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效果评析
        6.3.3 两种管理手段:完善产权与政府直接管理
    6.4 对我国海水养殖行政管理的建议
        6.4.1 转变行政管理思路
        6.4.2 明确行政管理目标
        6.4.3 确定行政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论文附表
附表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南美白对虾封闭式循环淡化养殖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D]. 暴丽梅.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2]水产养殖治理盐碱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D]. 张颖. 兰州大学, 2021(02)
  • [3]高效生态循环水养殖智能管控技术及系统研发[D]. 蔡铖勇. 浙江大学, 2020(01)
  • [4]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J]. 张红燕,袁永明,马晓飞,沈楠楠,施佩.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1)
  • [5]对虾工程化养殖池优化构建与零换水养殖试验[D]. 范鹏程. 浙江海洋大学, 2019
  • [6]昆明地区渔业工厂化养殖技术初探[J]. 崔治. 北京农业, 2015(11)
  • [7]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及养成技术分析[J]. 黄德生. 广东科技, 2012(11)
  • [8]昌邑对虾养殖模式研究[D]. 王铁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9]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及养成技术的研究[D]. 李俊峰. 苏州大学, 2009(09)
  • [10]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D]. 李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南美白对虾闭式循环海水淡化养殖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