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产沟地膜覆盖增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鑫[1](2009)在《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坡耕地上的传统耕作是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传统耕作技术,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高产高效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及其技术体系已成为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措施和技术需求。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基础上,选取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对黄土高原各区的农业耕作效应进行分析,基于各区农业耕作的主要限制因素,把黄土高原地区分为水蚀区、风蚀区及风蚀水蚀区三个大的水土保持耕作区,并提出各区相应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为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特色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其主要结论如下:(1)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区域水土保持耕作类型和特点。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两法”种植适宜25°以下坡耕地;坑田与地孔田用于20°以下的地形破碎的缓坡地;抗旱丰产沟适于干旱地区和丘陵坡地;垄向区田适合<6°的坡耕地;等高耕作是坡耕地实施其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础。以增加地面覆盖度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垄膜沟种耕作法是起垄种植与地膜种植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粮草带状种植适用于山地及丘陵区坡耕地;草田轮作是作物与牧草轮换种植方式。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少耕、免耕是水土保持耕作的基础技术;免耕+秸秆覆盖是免耕与秸秆覆盖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方式;深松耕法旱作农业区建立蓄水用墒型机械耕作制度的有效方式之一。(2)归纳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三大水土保持耕作区(水蚀区、风蚀区和风蚀水蚀区)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及其流程。针对以水蚀为主的汾渭平原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Ⅰ区)、晋东山地半湿润一熟区(Ⅲ区)、豫西丘陵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Ⅴ区)和陕甘晋黄土残塬丘陵旱作一熟区(Ⅵ区),提出以“免耕+秸秆粉碎覆盖”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针对以风蚀水蚀为主的陕甘宁晋黄土丘陵旱作一熟区(Ⅱ区)、晋北高原山地旱作一熟区(Ⅳ区)、兰州山丘旱作一熟区(Ⅶ区)和海东丘陵旱作一熟区(Ⅷ区),提出以“免耕+秸秆覆盖”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针对以风蚀为主的宁蒙河套平原灌溉一年一熟区(Ⅸ区)和鄂尔多斯高原半干旱一年一熟区(Ⅹ区),提出以“免耕+留茬覆盖+深松耕”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
张春霞[2](2006)在《晋西北旱地耕作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文中提出旱地农业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尤其是我国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且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及干旱区。忻州市地处晋西北半干旱一熟区,全市旱地面积占总耕地的四分之三以上,是颇具代表性的典型旱作农业区。不断研究开发与推广完善旱地农业现代耕作技术及模式,依靠科技开发实现旱地农业高产高效,是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这类地区加快脱贫、推进小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论文是在忻州长期的旱作农业试验研究与反复的示范推广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实例考证,从而系统地研究与总结出了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一熟区不同旱地土壤类型及生态区域的各自相适宜推广的系列集优耕作模式。包括有:旱(砂)地春免耕松土直播耕作模式、旱(寒)地聚肥覆盖丰产垄耕作模式、旱(坡)地水平阶覆盖耕作模式、旱(坡)地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模式、旱(坪)地地膜集流增墒覆盖耕作模式、旱(生)地坑种穴种当年增产耕作模式、旱(薄)地生物覆盖蓄水培肥耕作模式、旱(平)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旱(粘)地机械化旱作农业耕作模式。并对每个模式的适用区域、技术原理、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讲各类耕作模式都是由传统旱作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但每个耕作模式都是针对不同旱地类型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由相适用的主体技术与辅助技术进行集优组合、综合配套而实施的一种具体而规范的操作规程,为广大旱区各类旱地提供了各自相适应推广的现代集优耕作技术。经生产上推广应用均具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与显着的增产增收效益,充分显示出广大旱地区依靠科技创新的增产潜力与开发前景。系列模式不仅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更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适宜在我国北方同类地区推广应用。但也有待于在推广中进一步完善。以上研究结果为晋西北半干旱一熟区旱地高产高效农业开发提供了新依据、找到了新技术、开辟了新途径,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殷海善[3](2005)在《宽幅渗水地膜覆盖集雨式仿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宽幅渗水地膜覆盖集雨式仿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简称"宽膜集雨耕作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宽幅地膜和"V"型种植。多年的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研究表明,宽膜集雨耕作技术栽培使土壤含水量、降水利用率和生产率都显着提高;作物生育进程明显提前;农田单产提高20%左右。增产的原因是"V"型膜面结构集流效率高,同时宽膜土壤的地积温、单株植株的增温面积也增加。此外,还有土壤板结因素降低等原因。
李耀辉[4](2003)在《旱坡地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作者分析了蓄水覆盖沟的增产机理 ,并根据实践经验从修建高质量的丰产沟、配方施肥、适时盖膜播种、选用适宜品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加强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旱坡地蓄水覆盖沟耕作的栽培技术
赵惠芳[5](2002)在《太行山区旱作农业蓄水节水综合实用技术探讨》文中认为针对河北省太行山山地丘陵旱作农区坡地多、土层薄、肥力低的资源特点及干旱少雨、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的气候特点 ,采取修建梯田、蓄水设施、丰产沟栽培、平衡施肥、地膜覆盖、滴灌喷灌技术、机械沟播、应用抗旱品种和抗旱保水剂等综合技术措施 ,可充分接纳蓄存雨水 ,减少降水地面径流 ,抑制地面蒸发和作物蒸腾 ,减少土壤水无效损失 ,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对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韩思明[6](2002)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途径》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属典型雨养农业地区 ,干旱缺水是制约该区旱作农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然而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则是造成旱地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根本原因。近年来 ,各地在农田蓄水、保水、集水、补水和用水等方面 ,研究成功许多行之有效的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 ,显示出黄土高原农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殷海善,姚建民,杨瑞平[7](2001)在《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总结丰产沟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的基础上 ,构想出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阐述了这一技术的创新点与技术要点。经多年的小区试验大田示范表明 :这项技术和现行地膜覆盖技术相比 ,玉米苗期长势良好 ,产量增加 30 %以上。该技术的经济效益高 ,其增产机理表现在微地形集流渗水、地积温增加、作物根际微生态环境改善三个方面。
韩秀芬[8](2000)在《丰产沟地膜覆盖增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蓄水保墒是无水浇条件的山地丘陵区实现农作物增产的有效措施。丰产沟地膜覆盖技术,可有效蓄积自然降水,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从而蓄水保墒抵御干旱,促使作物高产稳产。粮食年产量每亩平均增产240公斤以上,纯增收入200元左右。1 丰产沟的建造与覆盖1.1 丰产沟的基本单元及适宜范围。丰产沟的基本单元是耕作带,由“垄”和“沟”相间组成。山地丘陵区的旱坡地,除土层过薄(土层<50厘米)的地方外,均可因地建造。1.2 建造要求。耕作带必须沿等高线
李晓红,刘林贵[9](1998)在《蓄水覆盖丰产沟在呼市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呼市郊区黄土丘陵区坡耕地上,采用蓄水覆盖丰产沟可将十年一遇暴雨全部拦蓄,可达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防御标准;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春季土温提高4℃左右,5~1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77.8%,容重减小0.4g/cm3,肥力提高2倍;可抵御32d高温无雨的干旱灾害;作物的单产大幅度提高,玉米平均单产7170kg/hm2,增产2.59倍,西瓜单产56300kg/hm2,直接经济效益可观,水土保持效益显着。
李晓虹,云卿,刘林贵[10](1997)在《蓄水覆盖丰产沟在呼市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蓄水覆盖丰产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它可将24h最大降雨,相当于10年一遇的暴雨全部拦蓄,达到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防御标准,并可抵御连续32天高温无雨的干旱灾害。同时,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5~1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77.8%,种植沟内肥力提高2倍,土壤客重减少0.4g/cm3;土壤温度提高40℃左右。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玉米平均每hm2产量7175kg,增产2.59倍,西瓜每hm2产量5.63万kg。直接经济效益可观,水土保持拦蓄效益显着。
二、丰产沟地膜覆盖增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产沟地膜覆盖增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土保持耕作的概念 |
1.2.2 水土保持耕作的类型 |
1.2.3 水土保持耕作的进展 |
1.2.4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研究 |
1.2.5 水土保持耕作研究不足与趋势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分区概况 |
2.2.1 汾渭平原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Ⅰ) |
2.2.2 陕甘宁晋黄土丘陵旱作一熟区(Ⅱ) |
2.2.3 晋东山地半湿润一熟区(Ⅲ) |
2.2.4 晋北高原山地旱作一熟区(Ⅳ) |
2.2.5 豫西丘陵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Ⅴ) |
2.2.6 陕甘晋黄土残塬丘陵旱作一熟区(Ⅵ) |
2.2.7 兰州山丘旱作一熟区(Ⅶ) |
2.2.8 海东丘陵旱作一熟区(Ⅷ) |
2.2.9 宁蒙河套平原灌溉一年一熟区(Ⅸ) |
2.2.10 鄂尔多斯高原半干旱一年一熟区(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耕作效应分析 |
3.1 水土保持技术方法 |
3.1.1 “两法”种植 |
3.1.2 等高耕作法 |
3.1.3 坑田与地孔田 |
3.1.4 抗旱丰产沟 |
3.1.5 隔坡水平沟 |
3.1.6 大垄沟种植技术 |
3.1.7 垄作区田 |
3.1.8 垄膜沟种耕作法 |
3.1.9 草田轮作 |
3.1.10 粮草带状种植 |
3.1.11 秸秆覆盖 |
3.1.12 少耕法与免耕法 |
3.1.13 深松耕法 |
3.2 黄土高原各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1 Ⅰ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2 Ⅱ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3 Ⅲ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4 Ⅳ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5 Ⅴ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6 Ⅵ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7 Ⅶ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8 Ⅷ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9 Ⅸ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2.10 Ⅹ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
4.1 黄土高原各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1 Ⅰ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2 Ⅱ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3 Ⅲ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4 Ⅳ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5 Ⅴ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6 Ⅵ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7 Ⅶ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8 Ⅷ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9 Ⅸ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1.10 Ⅹ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
4.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
4.2.1 以防治水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
4.2.2 以防治风蚀与水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
4.2.3 以防治风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晋西北旱地耕作模式及其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概述 |
第二章 技术原理 |
2.1 旱(砂)地少耕免耕技术原理 |
2.2 旱(寒)地起垄耕作技术原理 |
2.3 旱(坡)地水平阶耕作技术原理 |
2.4 旱(坡)地丰产沟耕作技术原理 |
2.5 旱(坪)地集流覆盖耕作技术原理 |
2.6 旱(新)地坑种穴种耕作技术原理 |
2.7 旱(薄)地秸秆覆盖耕作技术原理 |
2.8 旱(平)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原理 |
2.9 旱(粘)地机械化旱作农业耕作技术原理 |
第三章 耕作模式 |
3.1 旱(砂)地春免耕松土直播耕作模式 |
3.2 旱(寒)地聚肥覆盖丰产垄耕作模式 |
3.3 旱(坡)地水平阶覆盖耕作模式 |
3.4 旱(坡)地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模式 |
3.5 旱(坪)地地膜集流增墒覆盖耕作模式 |
3.6 旱(新)地坑种穴种当年增产耕作模式 |
3.7 旱(薄)地秸秆覆盖保墒培肥耕作模式 |
3.8 旱(平)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 |
3.9 旱(粘)地机械化旱作农业耕作模式 |
第四章 技术评价 |
4.1 春免耕松土直播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4.2 聚肥覆盖丰产垄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4.3 水平阶覆盖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4.4 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4.5 地膜集流增墒覆盖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4.6 坑种穴种当年增产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4.7 秸秆覆盖保墒培肥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4.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4.9 机械化旱作农业耕作模式的效果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宽幅渗水地膜覆盖集雨式仿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小区布置 |
1.2 示范田布置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宽膜集雨耕作法提高了土壤含水量 |
2.2 宽膜集雨耕作法提高了土壤水分生产率和水分利用率 |
2.3 促进发育进程 |
2.4 宽膜集雨耕作技术优于窄膜覆盖耕作法提高产量 |
2.5 其它优势 |
3 增产原因分析 |
3.1 膜面集流与保水 |
3.2 地积温增加 |
3.3 土壤容重有所降低 |
4 讨论 |
4.1 产量提高和增温、保水之间的关系 |
4.2 用普通宽膜代替宽幅渗水地膜的可行性 |
(6)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1.1 黄土高原属典型雨养农业地区 |
1.2 黄土高原降水现实生产力 |
1.3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利用低的原因分析 |
2 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途径 |
2.1 蓄水技术措施 |
2.1.1 工程措施 |
2.1.2 耕作措施 |
(1) 夏闲地耕作技术: |
(2) 冬闲地耕作技术: |
2.2 保水技术措施 |
2.2.1 残茬 (秸秆) 覆盖技术 |
2.2.2 地膜覆盖技术 |
2.2.3 化学保水技术 |
2.3 集水补水技术措施 |
2.3.1 集水技术 |
2.3.2 补水技术 |
2.4 用水技术措施 |
2.4.1 调整结构, 合理轮作 |
2.4.2 优化栽培模式 |
2.4.3 培肥地力, 以肥调水 |
2.4.4 规范关键技术, 建立高效群体结构 |
2.4.5 应用化学抗旱技术 |
3 实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几点建议 |
3.1 按地域特点进行组装集成 |
3.2 农艺必须与农机结合 |
3.3 强化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3.4 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成果转化 |
(7)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栽培的两个技术来源 |
2 初级形式:仿丰产沟地膜覆盖栽培 |
3 成熟形式: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耕作法 |
4 试验示范与效果 |
4.1 试验布置 |
4.2 示范田情况 |
4.3 试验示范结果 |
5 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法的增产机理 |
5.1 实现了小雨资源利用 |
5.2 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耕作法大大增加了地积温 |
5.3 微生态环境改善 |
6 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耕作法的技术经济分析 |
6.1 成本分析 |
6.2 产投比分析 |
四、丰产沟地膜覆盖增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D]. 张金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2]晋西北旱地耕作模式及其效果评价[D]. 张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3]宽幅渗水地膜覆盖集雨式仿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效果研究[J]. 殷海善. 水土保持学报, 2005(01)
- [4]旱坡地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J]. 李耀辉. 甘肃农业科技, 2003(08)
- [5]太行山区旱作农业蓄水节水综合实用技术探讨[J]. 赵惠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02(05)
- [6]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途径[J]. 韩思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01)
- [7]仿丰产沟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J]. 殷海善,姚建民,杨瑞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02)
- [8]丰产沟地膜覆盖增产技术[J]. 韩秀芬. 河北农业科技, 2000(01)
- [9]蓄水覆盖丰产沟在呼市地区的应用研究[J]. 李晓红,刘林贵.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8(02)
- [10]蓄水覆盖丰产沟在呼市地区的应用研究[J]. 李晓虹,云卿,刘林贵. 内蒙古水利, 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