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社会资源办科普的创新要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保尔汗江·买买提[1](2021)在《论社会资源与气象科普工作的融合》文中研究表明在气象事业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形势下,气象科普一直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气象科普工作中有机融合社会资源,能帮助气象科普工作不断增加影响力、延展覆盖面,进一步强化气象科普的效果。目前,气象学会与社区、场馆、学校、媒体等不同的社会团体,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将这些社会资源打造成助推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力量,并在与这些社会资源完成融合时,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了气象科普进农村、进学校活动,选派双语气象专家,深入南疆农村、学校,进行科普讲座,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在此将主要以气象科普工作为研究视角,探究如何与社会资源有机融合,旨在为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闫佳伟[2](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曹健萍[3](2020)在《地方科协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于科普的高度重视,地方各级政府在科普资源共享和建设上也在不断探索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整合社会力量,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形成社会化大科普格局的前提,也一直是制约科普工作深度和广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地方科协科普资源共享的思路,对当前科普工作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科普工作在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中的作用的现状进行研究,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普资源共享机制。论文具体完成的工作包括:以杭州市科协作为案例,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总结当前杭州科技在科普资源共享中的工作现状与问题,在访谈基础上,结合国外科普资源共享相关经验,构建了科普资源共享的机制,应用共生理论进行分析,在方法上进行创新,通过构建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寻求杭州市科协在科普资源共享方面的新的路径和优化方案。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了当前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存在共享机制不完善,共享渠道单一,共享效果没达到预期,共享服务不到位以及共享范围有限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对科普资源共享工作重视程序不高,工作对人才吸引力比较低,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共享意愿不足以及科普资源共享理念落后。采用共生理论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建构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框架,提出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对策,能够为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科普资源共享机制,集成社会科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服务平台把科普资源的供给与广大公众的需求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科普资源的利用率,为广大公众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林雅橙[4](2019)在《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基础,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农耕文化。论文开篇以农耕文明和乡愁情结为线索,强调了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并论述了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农耕文化面临着逐渐被淡化和忽视的威胁,在当下应当积极了解、挖掘、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的研究背景。笔者认为基于我国本土特征开展儿童自然教育,对于农耕文化的传承、乡村资源的活化、乡村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论文在概念辨析和理论研究方面,对自然教育、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等最基本的概念进行解析,探讨了儿童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和设计学,并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在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中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安全保障、寓教于乐、儿童为本、促进乡建的五大原则。论文在乡村中儿童自然教育营地实践方面,首先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总结和提炼了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和运营管理的策略;其次,选取海南岭西儿童自然教育营地作为规划设计实践案例,探索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的规划设计方法体系。最后论文总结得出,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的规划设计应注重自然教育与本土农耕文化脉络的融合:其一是挖掘本地农耕文化资源运用至场地设计、设施设计、建筑设计中;其二是合理安排学习农耕文化的课程与活动,实现具有本国特色的儿童自然教育;其三是通过策划和运营实现自给自足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并促进当地乡村建设。希望本文在基于乡村中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策略理论进行岭西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的设计实践上,能为其他类似的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提供有效的实践借鉴,并期待能创作设计更多具有我国农耕文化特色、寄托乡愁情怀、促进当地乡村建设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
陈春容[5](2016)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协同农家书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仅综合国力空前增强,而且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以及与发达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相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甚至部分农事生产生活领域尚未有供给公共服务,而且这种情况在广大农村地区屡见不鲜,凸显出政府对新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滞后性和建设的急迫性。基于此,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协同发展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大发展,本文构建了基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为抓手的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之“协同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具体协同方式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纸质图书资源的联动共享,二是数字图书资源的联动共享,三是图书管理技术的联动共享,四是书馆书屋场地的联动共享,五是馆屋延伸资源的联动共享。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细化分解了资政调研、培训教育、居间服务、发行代理、广告投放、活动组织、展会服务、品牌农业、农事指导十种联动共享具体模式。简言之,“协同模式”凭借高校图书馆海量的馆藏资源,及丰富的管理与服务经验,助力农家书屋服务“三农”水平的提升,构建“大馆带书屋”,及至“书屋反哺高校”的协同发展格局,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发展的双向协同,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大发展。通过系统分析,这一模式的功能价值不仅有助于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现状的改变,构建起现代文化城乡协同发展的模式,而且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推动学校事业的深度发展,同时对农家书屋功能价值的进一步释放,知识改变并繁荣农村有效路径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另外,这一协同模式更有助于进一步发掘现有图书资源的潜能,探索图书资源社会化综合利用的新模式。本文共设计了七章。第一章导论简要阐述了研究的动因及意旨,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检视和评述,厘定和缕析了本文研究价值等内容;第二章现状描述,通过问卷调查洞察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功能失调,农家书屋服务“三农”缺位,及两者协同失调的体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归因;第三章通过对欧美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经验的梳理,缕析了适合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的做法,为协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经验;第四章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与协同体发展的关系论及协同体发展建设的路径、功能体征等内容,并具体构建了五种发展模式,十种具体协同方式。第五、六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的内需因子及外在条件,理清了协同发展的内生逻辑及共生基石;第七章进一步反思了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并总结性指出,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的协同发展必将大行其道,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加速器”。
盛振文[6](2015)在《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于拥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是研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鉴于民办高校的类企业性,论文探索将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引入民办高校,以新的视角研究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构建了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系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提出了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与综述。首先,从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概况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归纳与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撑;其次,对民办高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2.在借鉴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以及在对民办高校进行类企业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系统模型。探讨了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深入解析了模型中各要素的内涵、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及相互间的耦合关系。3.以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系统模型为基础,运用德尔菲法建立了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选取山东省内12所民办高校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中4所高校开展个案研究,以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4.将理论模型应用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中,从模型中的基础平台、跃迁动力、跃迁路径三大模块出发,针对11个要素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立体化的,促进民办高校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李黎[7](2014)在《我国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都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它对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近年来,国家鼓励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科普产业,“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导文化,作为弘扬科学文化的科普产业,其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公民的科学知识需求,还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智慧中国理念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科普产业创新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产业的创新活动主要由其创新主体完成,作为产业创新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将从根本上影响产业创新环境,进而影响产业的创新路径。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科普产业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是可以作为解决其创新不足等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本文基于三螺旋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视角,重点分析政府、企业和大学在科普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贡献。在科普产业的三螺旋创新模式中,政府处于特殊的生态位上,其在规划科普产业发展路径,完善科普产业创新生态,优化科普产业市场环境发挥重要作用。科普企业作为科普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科普产业市场经济繁荣的关键要素,将进一步夯实科普产业服务体系,巩固科普产业创新基础。大学是当今社会中人才最密集、知识最丰富、领域最广泛的创新基地,其在知识创造、人才培养以及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功能,将为科普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内在支撑。但是,政府—企业—大学组成的三螺旋创新模式不是一个僵硬的框架,而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动态系统,已经有学者提出了“N-螺旋”的概念。由此,本文根据科普产业的产业特征,结合媒体、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对科学传播的重要影响,对科普产业协同创新主体进行拓展,提出媒体—NGO—公众构成的新三螺旋创新模式。这两个三螺旋创新模型共同构成了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生态系统的一体两翼。本文进一步对这六大主体在科普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科普产业协同创新的环境要素的阐述,构建出适应于我国现实情况的科普产业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机制,即管产学研合作机制、主体功能创新机制和生态环境优化机制。最后结合安徽省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案例分析,针对当前科普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林晓燕[8](2013)在《广州市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政府引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资源科普化是现阶段广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增加全社会可科普供给的需要。科技资源主要指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人力、财力、物力、组织及信息等要素和已取得成果与产品的总和。科技资源转化为公众可以接受的科普资源的过程,也是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资源的科普化率很低,大量科技资源基本处于搁置、甚至流失状态。而怎样使这些重要的科技资源逐渐被大众所知,使其价值最大化,必然要求政府起引导作用。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广州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广州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财政引导、舆论引导等对科技资源科普化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认定了69家科普基地,为科普工作提供了重要载体;实施科学大使行动计划,为科技人员参与科学传播提供了良好平台;开展了院士系列科普讲座,形成了一批活动品牌等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领导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政策引导不到位,没有形成制度性的保障,激励保障措施不健全;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有效机制。广州市科技资源科普化还有待继续深化和完善。本研究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政府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措施和做法的前提下,通过对广州市科技资源现状以及广州市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情况的调研,分析广州市政府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提供条件、加大投入、制定政策等方面出发,对政府的引导作用进行细化研究,探讨科技资源科普化中政府引导策略,为政府在科普工作中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高建杰[9](2013)在《科普筹资多元化机制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普及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所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能否把科普工作做到最好,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国民科学素质水平,影响到我们的国家竞争力,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我国的科普工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和培育科普队伍,大科普的局面逐步形成,未来科普的方向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但是,我国目前的国家科普资金仍然没有改变计划性拨款的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基本上完全依靠国家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虽然有个别企业和个人投资科技场馆建设和运营或捐赠科普事业,但是在整个科普投入中的比例仍然很低,多渠道、社会化的科普投入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科普资金面向社会筹集的时候缺乏畅通的渠道,而我们又缺乏吸引社会资金注入科普的有效机制,这终将导致我国科普经费的较大缺口和不足,最终影响我国科普事业的正常有序发展。潍坊市是全省较早开始探索科普筹资多元化的城市之一,科普工作的基础比较好,各项科普工作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科普筹资多元化方面探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以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和政策法规为基础,结合潍坊市实际,以实证研究为主,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比较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以建设科普筹资多元化机制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科普筹资的理论和实践,基于我国国情和科普经费筹集的现状,研究如何实现政府配置科普资源向市场和社会配置科普资源相结合转变,研究建立一种“市场、政府、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科普投入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造血”功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科普事业,探索建立完善的科普投入约束监督机制和科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普经费筹集多元化机制。该多元化机制若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都能够对科普事业的发展都将产生较大的辐射效应,对于我国理顺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路径,避免科普经费短缺带来的影响,保障我国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丹斌,苏晓生[10](2011)在《在共建共享中推进科普“站栏员”建设》文中指出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科协认真贯彻《科普法》,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下称《纲要》),把农村科普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
二、利用社会资源办科普的创新要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社会资源办科普的创新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论社会资源与气象科普工作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强化思想认识,完善工作体系 |
2 丰富工作视野,积极变革创新 |
3 变革形式内容,强化工作质量 |
4 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 |
4.1 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进农村活动 |
4.1.1 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进校园。 |
4.1.2 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走进乡村。 |
4.2 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和演讲比赛 |
4.2.1 举办专题科普讲座。 |
4.2.2 举办演讲比赛。 |
4.3 中小学生走进气象局参观学习 |
4.4 开展气象科普大讲堂走进百姓生活 |
4.5 举办学术年会和学术研讨会 |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地方科协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1) 对科普工作的基础性研究 |
(2) 对科普资源共享的含义的研究 |
(3) 对科普资源共享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
(4) 对科普资源共享理论支撑的研究 |
2.国外研究现状 |
(1) 对科普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方式的研究 |
(2) 对科普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 |
3.文献评述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 相关概念基础 |
1.科普资源 |
2.科普资源共享 |
3.科普资源共享的内涵与构成 |
(二) 地方科协职责与功能 |
1.基本职责 |
2.地方科协在推进科普资源共享中的角色 |
(三) 共生理论基础 |
1.基本概念 |
2.组成要素 |
三、杭州市科协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的现状 |
(一) 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现状 |
1.杭州市科协概况 |
2.杭州市科普资源共享政策 |
3.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主要内容 |
(1) 促进已有科普资源的共享 |
(2) 新兴科普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 |
4.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的更换周期 |
(二) 杭州市科协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的主要措施 |
1.组织机构改革 |
2.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 |
3.切实优化资源集成 |
4.全方位提升科普资源共享供给能力 |
(三) 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取得的成效分析 |
1.参与共享的主体范围增加 |
2.共享方式有所增加 |
3.共享规则慢慢形成 |
4.共享资源有所增加 |
5.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资源品牌 |
四、杭州市科协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的调查 |
(一) 访谈调查 |
1.总体描述 |
2.访谈对象 |
3.访谈提纲 |
4.访谈结果分析 |
(二) 杭州市科协科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
2.共享渠道单一 |
3.共享效果不达预期 |
4.共享服务不到位 |
5.共享范围有限 |
(三) 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府对科普资源共享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
(1) 杭州市科学普及工作的力度不足 |
(2) 科学普及工作覆盖率很低 |
2.公益性质的工作对人才的吸引力低 |
(1) 科普人员的数量不多 |
(2) 专职科普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
3.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共享的意愿不高 |
4.科普资源共享理念落后 |
(1) 杭州市科学普及工作目标不明确 |
(2) 科学普及工作的内容杂乱 |
五、国内外科普资源共享方面的经验讨论 |
(一) 国外科普资源共享方面的有效经验 |
1.韩国:建立公众参与科普模式 |
2.挪威:非政府组织积极开展科普宣传 |
(二) 国内科普资源共享方面的有效经验 |
1.江苏省高邮市将科普与旅游完美融合 |
2.上海市民间科普教育组织庞大 |
3.大连市重视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 |
(三) 国内外经验对于科普资源共享工作的启示 |
1.重视大数据的支撑作用 |
2.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科普工作 |
3.充分利用新媒体 |
4.科学规划服务体系 |
六、杭州市科协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 |
(一) 基于共生理论的科协科普资源共享总体思路 |
1.主要依据 |
2.共生单元 |
3.共生界面 |
4.共生环境 |
5.共生模式 |
(二) 丰富共生单元,完善共享机制 |
(三) 运行共生界面,丰富共享渠道和平台 |
(四) 完善共生环境,用激励约束制度创新提升效果 |
(五) 做好共享服务 |
(六) 推行共生模式,互惠共享拓展共享范围 |
七、总结与展望 |
(一) 研究总结 |
(二) 未来任务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的基石 |
1.1.2 儿童自然教育在我国的兴起 |
1.1.3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 |
1.2 概念辨析 |
1.2.1 “自然教育营地”定义 |
1.2.2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教育营地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育营地研究综述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分析解读 |
2.1 儿童研究相关理论 |
2.1.1 儿童心理学 |
2.1.2 儿童行为学 |
2.1.3 儿童教育学 |
2.1.4 儿童设计学 |
2.2 自然缺失症及其成因 |
2.2.1 概念解读 |
2.2.2 自然缺失症的成因 |
2.2.3 自然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 |
2.3 自然教育的原理与应用 |
2.3.1 自然教育的启智性 |
2.3.2 自然教育的疗愈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实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3.1 我国营地发展现状 |
3.1.1 组织机构 |
3.1.2 相关政策 |
3.1.3 营地概况 |
3.2 相关案例分析 |
3.2.1 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行知基地 |
3.2.2 张家港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 |
3.2.3 即墨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和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
3.2.4 日本新泻县开心教育农场 |
3.2.5 运营模式借鉴——日本 mokumoku 农场 |
3.3 广东省内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实地调研 |
3.3.1 恒然四季农场 |
3.3.2 东莞盛丰营地 |
3.3.3 以上两个案例对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方法 |
4.1 规划策略 |
4.1.1 营地定位 |
4.1.2 建设原则 |
4.1.3 营地选址 |
4.1.4 建设规模 |
4.1.5 功能分区 |
4.1.6 布局模式 |
4.1.7 以儿童为本的空间设计 |
4.1.8 建筑设计 |
4.2 课程设置 |
4.3 运营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南岭西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相关政策与上位规划 |
5.1.3 项目定位——火山口古村落的儿童教育营地 |
5.2 项目选址 |
5.2.1 区位交通 |
5.2.2 周边资源 |
5.3 岭西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方法 |
5.3.1 设计策略 |
5.3.2 设计理念 |
5.3.3 建设内容及规模 |
5.3.4 场地布局 |
5.3.5 交通流线 |
5.3.6 功能分区 |
5.3.7 课程安排 |
5.3.8 运营方式 |
5.3.9 拓展设施厂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管理者访谈问卷》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5)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协同农家书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厘定及缕析 |
(一)农村文化 |
(二)农家书屋工程 |
(三)协同发展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及路径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路径设计 |
六、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论文创新 |
第二章 现状描述:问题诊断及协同失调体征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拟解决的问题 |
(二)调查工具设计与测试 |
(三)调查取样与实施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调查结果统计 |
(二)现状描述与结果讨论 |
三、协同发展失调体征与结症归因 |
(一)认知障碍 |
(二)体制障碍 |
(三)资源障碍 |
(四)动力障碍 |
第三章 他山之石:国内外比较及发展经验梳理 |
一、图书馆类 |
(一)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经验梳理 |
(二)日本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经验梳理 |
(三)其他国家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梳理 |
(四)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情况梳理 |
二、农家书屋类 |
(一)美国农村图书馆经验梳理 |
(二)俄罗斯农村图书馆经验梳理 |
(三)其他国家农村图书馆建设梳理 |
(四)国内部分农家书屋先进经验梳理 |
三、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调发展经验及理论研究梳理 |
四、经验启示 |
(一)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图书资源社会化服务工作发展 |
(二)健全立法制度是做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工作及农家书屋工作的前提条件 |
(三)成立行业组织是做好高校图书馆及农家书屋系列工作的关键 |
(四)服务群众需求是做好高校图书馆及农家书屋系列工作的核心要素 |
(五)实践活动开展是做好高校图书馆及农家书屋系列工作的重要保障 |
第四章 破解之道:农村文化建设助力协同体发展路径 |
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 |
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协同体发展的关系 |
三、协同体建设发展的路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视角 |
(一)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功能同宗同源 |
(二)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内生需求旺盛 |
(三)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涉及面广且深 |
(四)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模式具多样性 |
四、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式 |
(一)丰富农村纸质图书资源——纸质图书资源联动共享 |
(二)增设农村电子图书资源——数字图书资源联动共享 |
(三)提升农村图情服务水平——图书管理技术联动共享 |
(四)拓展农村文化宣传阵地——书馆书屋场地联动共享 |
(五)增值农村文化服务价值——馆屋延伸资源联动共享 |
五、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的功能体征 |
(一)服务三农发展——资料编发 |
(二)破解农村难题——咨政调研 |
(三)培养职业农民——培训教育 |
(四)助力农村经济——居间服务 |
(五)畅通农村渠道——发行代理 |
(六)做大三农影响——广告投放 |
(七)丰富文化生活——活动组织 |
(八)盘活农村市场——展会服务 |
(九)打造名优特产——品牌农业 |
(十)科技服务三农——农事指导 |
六、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
(一)工作机制 |
(二)管理机制 |
(三)造血机制 |
(四)激励机制 |
(五)监督机制 |
第五章 内生逻辑:农村文化建设助力协同体发展的内需因子 |
一、消除城乡二元文化的需要 |
二、知识扶贫富裕农村的需要 |
三、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需要 |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需要 |
五、学校办学事业发展的需要 |
六、农家书屋质量发展的需要 |
第六章 外源促发:农村文化建设助力协同体发展的保障因子 |
一、革新观念认知,引领协同发展 |
二、调适现行制度,破除壁垒障碍 |
三、充分条件保障,助力协同深化 |
四、强化宣传引导,功能多元衔接 |
五、调整工作重心,促进内涵发展 |
第七章 协同之思:农村文化建设助力协同体发展的结论及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理顺管理体制,重组领导机构 |
(二)建立健全法规,消除条款分割 |
(三)补齐运行经费,助力协同发展 |
(四)建立考评体系,强化激励机制 |
(五)增设流动服务,健全服务网络 |
(六)构建协同抓手,推动协同发展 |
二、研究展望 |
三、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 B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6)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民办高校面临的动态复杂环境需要深化该研究 |
1.1.2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
1.1.3 根植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完善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1.2.2 促进民办高校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1.3 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2.1.2 国内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2.2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概况 |
2.2.1 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
2.2.2 国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状况 |
2.2.3 国内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状况 |
2.3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私立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4 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民办高校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 |
3.1.1 恢复起步阶段 |
3.1.2 快速发展阶段 |
3.1.3 依法规范阶段 |
3.1.4 内涵提升阶段 |
3.2 民办高校取得的成绩 |
3.2.1 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
3.2.2 办学条件逐渐改善 |
3.2.3 办学结构日趋合理 |
3.3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学校资源相对缺乏 |
3.3.2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3.3.3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3.3.4 文化趋同个性缺失 |
3.3.5 行为失范引发危机 |
3.4 推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 |
4.1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 |
4.1.1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发展概述 |
4.1.2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内涵 |
4.1.3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应用 |
4.2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在民办高校的适用性分析 |
4.2.1 民办高校的类企业属性分析 |
4.2.2 民办高校的类企业行为分析 |
4.3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五章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产生的基础平台 |
5.1 环境基础 |
5.1.1 民办高校面临的主要环境 |
5.1.2 环境对民办高校竞争优势的作用 |
5.2 资源基础 |
5.2.1 民办高校资源的内涵 |
5.2.2 民办高校特质性资源对竞争优势的作用 |
5.3 能力基础 |
5.3.1 民办高校能力的内涵 |
5.3.2 民办高校核心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 |
5.4 制度基础 |
5.4.1 民办高校制度内涵 |
5.4.2 民办高校制度对竞争优势的作用 |
5.5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基础要素的协同机理分析 |
5.5.1 从各个要素相互关联的角度分析协同机理 |
5.5.2 从整体角度分析基础平台要素的协同机理 |
第六章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产生的跃迁动力 |
6.1 组织学习 |
6.1.1 民办高校组织学习的内涵 |
6.1.2 民办高校组织学习对竞争优势跃迁的作用 |
6.2 举办者精神 |
6.2.1 举办者精神的内涵 |
6.2.2 举办者精神的特征 |
6.2.3 举办者精神对竞争优势跃迁的作用 |
6.3 高校文化 |
6.3.1 民办高校文化的内涵 |
6.3.2 民办高校文化的特征 |
6.3.3 民办高校文化对竞争优势跃迁的作用 |
6.4 动态能力 |
6.4.1 民办高校动态能力的内涵 |
6.4.2 民办高校动态能力的特征 |
6.4.3 民办高校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跃迁的作用 |
6.5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跃迁动力要素的协同机理分析 |
6.5.1 从各个要素相互关联的角度分析协同机理 |
6.5.2 从整体角度分析跃迁动力要素的协同机理 |
第七章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产生的跃迁路径 |
7.1 诚信办学 |
7.1.1 民办高校诚信办学的内涵 |
7.1.2 诚信办学是民办高校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路径 |
7.2 持续创新 |
7.2.1 民办高校持续创新的内涵 |
7.2.2 持续创新是民办高校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
7.3 顾客价值 |
7.3.1 民办高校顾客价值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
7.3.2 顾客价值是民办高校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终极目标 |
7.4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路径选择 |
第八章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定量分析及个案研究 |
8.1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构建 |
8.1.1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内涵 |
8.1.2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权重的确定 |
8.1.3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算法 |
8.2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定量分析 |
8.2.1 山东省本科层次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定量分析 |
8.2.2 山东省专科层次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定量分析 |
8.3 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个案分析 |
8.3.1 U_A个案分析 |
8.3.2 U_B个案分析 |
8.3.3 U_I个案分析 |
8.3.4 U_L个案分析 |
第九章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9.1 基于基础平台的策略 |
9.1.1 适应利用环境,营造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良好氛围 |
9.1.2 开发拓展资源,夯实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基础 |
9.1.3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抓住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核心 |
9.1.4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保障 |
9.2 基于跃迁动力的策略 |
9.2.1 构建学习型组织,增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
9.2.2 提升举办者精神,推动民办高校高效运营 |
9.2.3 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民办高校发展软实力 |
9.2.4 提升动态能力,增强民办高校发展驱动力 |
9.3 基于跃迁路径的策略 |
9.3.1 坚持诚信办学之路 |
9.3.2 坚持持续创新之路 |
9.3.3 坚持提升顾客价值之路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全文总结 |
10.2 研究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 1: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专家调查(第一轮) |
附录 2: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专家调查(第二轮) |
附录 3: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专家调查(第三轮) |
致谢 |
(7)我国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视角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理论视角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科普产业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科普产业内涵、功能及特征 |
2.1.1 科普产业的内涵分析 |
2.1.2 科普产业的功能分析 |
2.1.3 科普产业的双重特征 |
2.2 科普产业多维度分类体系 |
2.2.1 科普产业的结构维度 |
2.2.2 科普产业的流程维度 |
2.2.3 科普产业的媒介维度 |
第3章 科普产业协同创新的三螺旋主体分析 |
3.1 政府的创新贡献分析 |
3.1.1 规划科普产业发展路径 |
3.1.2 完善科普产业创新生态 |
3.1.3 优化科普产业市场环境 |
3.2 企业的创新贡献分析 |
3.2.1 开发科普产业市场需求 |
3.2.2 倒逼科普产业体制改革 |
3.2.3 巩固科普产业创新基础 |
3.3 大学的创新贡献分析 |
3.3.1 挖掘科普产业知识内容 |
3.3.2 参与科普产业政策制定 |
3.3.3 孵化科普产业创业主体 |
第4章 科普产业协同创新的多主体功能分析 |
4.1 媒体:科普产业发展的新浪潮 |
4.1.1 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媒体转向 |
4.1.2 媒体变革对科普产业的影响 |
4.1.3 新媒体时代的科普产业发展 |
4.2 NGO:科普产业发展的第三方 |
4.2.1 政府职能转变与NGO的兴起 |
4.2.2 NGO推动科普产业的大发展 |
4.2.3 科普产业促进公民社会繁荣 |
4.3 公众:科普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
4.3.1 传统科普迈向公众参与科学 |
4.3.2 公众参与创新科普产业发展 |
4.3.3 科普产业支撑公共科学服务 |
第5章 科普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及案例分析 |
5.1 科普产业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 |
5.1.1 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一体两翼 |
5.1.2 科普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结构 |
5.1.3 科普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环境结构 |
5.1.4 科普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5.2 安徽省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案例分析 |
5.2.1 安徽省科普产业发展现状 |
5.2.2 安徽省科普产业协同创新模型分析 |
5.3 科普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对策 |
5.3.1 适时制定配套政策,优化产业创新生态环境 |
5.3.2 创新科普产品服务,激活科普产业消费市场 |
5.3.3 设置科学传播专业,加快科普产业人才建设 |
5.3.4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促进科普产业协同创新 |
5.3.5 明确NGO重要地位,充分发挥科学传播功能 |
5.3.6 着力打造综合平台,推动科普产业创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广州市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政府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普的内涵及概念发展 |
2.1.2 科技资源与科普资源的定义和区别 |
2.1.3 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定义及对象 |
2.1.4 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定义 |
2.2 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理论依据和方式 |
2.2.1 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理论解释 |
2.2.2 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内容、方式和影响因素 |
2.2.3 本文分析依据的主要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 |
3.1 广州市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主要做法 |
3.1.1 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加强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统筹、协调 |
3.1.2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科普政策环境 |
3.1.3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为科技资源科普化提供资金保障 |
3.1.4 认定科普基地,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向社会开放 |
3.1.5 实施科学大使行动计划,引导科技人员参与科学传播 |
3.1.6 发挥大型活动平台的宣传作用,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提供展示平台 |
3.2 广州市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成效 |
3.2.1 广州市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开展总体情况良好 |
3.2.2 财政科普经费投入不断加大 |
3.2.3 高校、科研场所及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
3.2.4 科技人员积极投入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 |
3.3 广州市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存在问题 |
3.3.1 经费投入不足成为最大的阻碍因素 |
3.3.2 科技资源科普化政策引导不到位,缺少刚性实施细则 |
3.3.3 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合作机制 |
3.3.4 激励及评估机制不完善,保障措施缺失 |
3.4 广州市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政府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 |
3.4.2 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没有共同发挥作用 |
3.4.3 政府引导的手段单一、乏力 |
3.4.4 政府引导体系中,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尚未形成 |
3.4.5 信息的不对称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经验借鉴 |
4.1 发达国家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主要做法 |
4.1.1 美国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主要做法 |
4.1.2 英国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主要做法 |
4.1.3 加拿大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主要做法 |
4.2 国内先进城市政府引导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主要做法 |
4.2.1 北京的资源整合模式 |
4.2.2 上海大学生科学商店 |
4.3 国内外政府引导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启示 |
4.3.1 政府重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科普 |
4.3.2 发挥政府职能,以制度保障科技资源科普化 |
4.3.3 建立健全科普工作机制,使科普成为自觉行为 |
4.3.4 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投入,推动科普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
4.3.5 引导科学家团体在推进科普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
4.3.6 加强科普的大众媒体传播的舆论引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进广州市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政府引导的对策建议 |
5.1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细化政策措施 |
5.1.1 细化相关法规、政策规定,为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提供政策依据 |
5.1.2 修订科普条例,为广州市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
5.2 加大财政经费投入,为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提供支持 |
5.2.1 设立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资金 |
5.2.2 在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提取经费用于科普活动 |
5.2.3 建立多元化科普投入体系 |
5.3 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强化各方协作功能 |
5.3.1 加强政府科普统筹协调,形成各有侧重的大科普格局 |
5.3.2 强化政府、科技资源主体与科普化主体协同合作 |
5.3.3 加大对科研场所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引导 |
5.4 加强科研与科普联动,推动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 |
5.4.1 建立科普规划与科技发展规划联动机制 |
5.4.2 推动成立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工作的公益团体或企业 |
5.4.3 构建科技资源科普化参考体系 |
5.5 建立健全考评及激励机制,引导各种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 |
5.5.1 建立科研场所管理考评与激励制度 |
5.5.2 建立激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良好机制 |
5.5.3 建立科技资源科普化效果评估及信息反馈机制 |
5.6 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资源科普化转化能力 |
5.6.1 建立科技人员科普能力培训机制 |
5.6.2 引导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创作 |
5.7 强化全社会科普意识,营造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社会氛围 |
5.7.1 强化领导科普意识 |
5.7.2 强化全社会科普意识 |
5.8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
5.8.1 发挥大众媒体舆论功能,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
5.8.2 引导运用新兴媒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科普筹资多元化机制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科普筹资多元化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科普筹资多元化基本概念 |
2.1.1 科普的概念 |
2.1.2 科普筹资多元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2.2 科普筹资多元化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科普筹资多元化的现状 |
3.1 我国科普筹资多元化的发展历程 |
3.1.1 建国初期的政府投入为主阶段 |
3.1.2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全盘包办阶段 |
3.1.3 改革开放初期的多元化过渡阶段 |
3.1.4 二十一世纪多元化筹资萌芽阶段 |
3.2 导致我国科普筹资多元化的主要因素 |
3.3 我国科普筹资多元化的现状分析 |
3.3.1 全国科普经费筹集总量正增长 |
3.3.2 科普筹资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
3.3.3 科普经费投入呈现不平衡态势 |
第四章 潍坊市科普筹资多元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4.1 潍坊市科普筹资多元化特征和主要渠道 |
4.1.1 潍坊市科普工作总体特征 |
4.1.2 潍坊市科普筹资多元化的具体做法 |
4.2 潍坊市科普筹资多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科普投入相对不足,制约科普事业发展 |
4.2.2 科普经费来源单一,社会参与度低 |
4.2.3 科普筹融资渠道不畅,多元化阻力较大 |
4.3 潍坊市科普筹资多元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 |
4.3.2 科普投入机制不健全,导致经费来源单一 |
4.3.3 缺乏有效的动员激励机制,导致社会积极性低 |
4.3.4 缺乏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科普工作脱离群众 |
第五章 发达国家科普筹资多元化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科普筹资多元化的特征 |
5.2 西方发达国家科普筹资的主要模式 |
5.3 发达国家成功做法对中国的启示 |
第六章 科普筹资多元化机制建设的对策 |
6.1 科普筹资多元化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 |
6.2 科普筹资多元化机制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
6.3 科普筹资多元化机制建设的建议 |
6.3.1 改革科普管理体制,强化统筹协调力度 |
6.3.2 完善科普投入机制,改善科普经费不足 |
6.3.3 强化科普动员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 |
6.3.4 建立完善科普的激励、监督和评价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在共建共享中推进科普“站栏员”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政重视, 网络形成 |
二、整合资源, 共建共享 |
(一) 形成实施《纲要》的合力。 |
(二) 开拓落实共建共享的创新渠道。 |
三、品牌窗口, 彰显实效 |
(一) 紧扣发展, 示范基地引领致富。 |
(二) 示范带动, 打造科技普及系列品牌。 |
四、服务创新, 惠农兴村 |
(一) 科普队伍。 |
(二) 科普资源。 |
(三) 科普设施。 |
(四) 科普手段。 |
五、突出功能, 探索长效 |
四、利用社会资源办科普的创新要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社会资源与气象科普工作的融合[J]. 保尔汗江·买买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09)
-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地方科协推进科普资源共享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曹健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林雅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协同农家书屋发展研究[D]. 陈春容.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3)
- [6]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盛振文. 天津大学, 2015(08)
- [7]我国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D]. 李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8]广州市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政府引导研究[D]. 林晓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9]科普筹资多元化机制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D]. 高建杰. 山东大学, 2013(11)
- [10]在共建共享中推进科普“站栏员”建设[J]. 黄丹斌,苏晓生. 科协论坛,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