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舰船》2002年第1期读者调查表(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珉[1](2021)在《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漫画,作为中国近代时期新兴的绘画形式之一,其不仅是中国美术发展领域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更是时代文明与社会变革之下的历史产物。幽默诙谐的艺术语言不仅让漫画进入了观众的视野,拉近了艺术与民众的距离,同时也为后世追忆往昔生活提供了参照。从地域上来看,上海自开埠以来一跃成为中国现代化文明城市的代表,经济上的繁荣、思想上的相对开放等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漫画家来此谋生,客观上推动了漫画的发展。而在艺术与思想的转换中,上海漫画不仅被赋予了时代之思,同时也成为公共领域中某类群体的发言人,各界势力对漫画作品的策划与经营使其成为政治参与的媒介载体,而在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意构图背后,其所支撑的知识信仰以及观念意识同时也折射出漫画与某一特定社会背景的契合程度,更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段的社会思潮提供了窗口。在中国近代上海漫画中,着墨颇多的应是为抵御外侮,强国保种的爱国主义题材漫画,爱国漫画在这一时期已成为漫画家们笔下的核心主题。他们一面向观者揭露出外敌内患的不法行径,一面又不断地为观者建立美好的想象图景,但无论是出于对时事新闻的报道或是掺入作者思想的刻意改造,近代上海爱国主义题材漫画都从某种程度上映射出民众的需求与思潮的演变进程。出于对国家与民族的热爱,人们的爱国情感与思想也极易产生共识与联系,此时的漫画不仅担负着启迪民智,针砭时弊的社会公用,同时也在引导和建构民众集体情感共鸣过程中发挥了效用。女性解放题材的漫画更多的是围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双向互动。对于传统,漫画所体现出的更多是对纲常礼教束缚的批判,而对于现代,漫画则是在竭力为观者打造一个全新的女性世界与女性姿态的同时,又产生了对女性解放过度的担忧与焦虑。中国近代时期,随着自由民主等新知思想的快速传播,女性解放也被推至到风口浪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女性解放漫画中所存在的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之间的论战更是当时女性解放思潮演变历程的一个缩影。漫画善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传播讯息,而其所绘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在反映平民主义思潮过程中,上海漫画则是聚焦于对市井生活、民间疾苦及社会众相三方面的描绘。漫画力图通过对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图景的描绘,打破传统时代因阶级身份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对待,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社会及个人国之间的紧密联系,既人人都有获取平等自由,为国担忧,为社会发展效力的义务与权力。科学主义思潮漫画在二十世纪初期多以普及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为初衷,此时的漫画更似一种带有科普性质的图解。至20-30年代,科学漫画开始注重于将科学思想作为一种推进个人主体现代化,引导科学价值观及道德规范的观念意识,对封建恶习的抨击以及对文明生活的倡导都体现出科学主义思潮从最初的器物之论上升至精神思想层面的追求。可以说,在中国近代时期,上海地区的漫画家以其敏锐的眼光捕捉到社会发展的动向及民众的喜好,浅显易懂的图像显然要比晦涩拗口的文字更易接受,同时也更易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这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视觉图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大众化宣传,同时也折射出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历史痕迹与社会脉搏。此时漫画不仅存有着艺术价值,同时还兼具着政治、历史、思想等方面的史料价值,为后世探究往昔社会思潮的演进,民众心理的嬗变等方面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参照。
张磊[2](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指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曲晓燕[3](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吴占军[4](2020)在《战前日本美洲移民及其政策研究(1868-1941)》文中提出移民,是人类历史上从古至今从未间断的重要社会现象之一。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随着国内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实施,也发生大规模的海外人口移动。战前日本除了向亚洲殖民地的殖民人口扩张之外,美洲地区作为国际移民的主要接收地,成为日本海外移民的主要选择之一。近代以来日本向美洲移民的历史,与日本向亚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内的殖民人口扩张相比,移民性质、移民形式、移民规模和影响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日本向美洲移民政策也经历了从消极保守政策向积极奖励政策的转变。1885年赴夏威夷“官约移民”的实现,标志着日本正式解除了国民赴海外移民的禁令,也由此开启了日本人移民美洲的历史。当时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开始推行具有种族主义的“排亚政策”,随着日本移民的增加北美地区“排日运动”日趋激烈。为了维系与移民接收国的关系和保护本国移民利益,日本政府采取了保守的移民政策,1896年颁布《移民保护法》,加强对移民公司的规范和监管,1907—1908年与美加两国签订《君子协定》,主动限制国民以劳工移民身份移民北美。因为美加两国的“排日运动”和日本的保守政策,北美地区日本移民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进入1920年代,日本海外移民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开始将南美地区视为国家海外发展的重要组成,于是调整了美洲移民政策,将南美巴西作为主要移民输出国,推行政府主导的积极奖励政策。日本政府通过整合移民公司、为移民提供补助金、制定奖励投资移民的相关法律以及完善移民设施等,使赴巴西移民具有了“国策移民”性质。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洲各国先后禁止接收日本移民,日本人移民美洲活动全面停止。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梳理总结战前日本人向美洲主要国家的移民历程和移民发展特点;二是分析解读战前日本美洲移民的相关政策。在绪论部分梳理了日本海外移民及其政策的相关理论、界定相关概念,并对先行研究进行述评;第一章通过分析日本政府对明治初年三次海外移民活动的态度,指出日本在1885年以前选择禁止国民移民海外政策的原因;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梳理和分析日本人向夏威夷、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主要接收国的移民历程,解读美洲日本移民的发展特点;第五章至第七章从日本的移民思想、移民立法和移民行政机构的变迁三个方面,解读日本美洲移民政策形成的内在要因;在结语部分,评价战前日本美洲移民政策从“消极保守”向“积极奖励”的转变,探讨日本移民政策转变与北美“排日运动”的关系,对比美加两国日本移民与巴西日本移民的差异,分析积极奖励的移民政策与日本谋求南美发展战略的关系。
连晨曦[5](2017)在《琉球归属问题的历史缘起与演变》文中研究表明琉球群岛位于西南太平洋上,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连接中国、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诸国的要冲。自14世纪琉球国与中国建立宗藩关系后,琉球社会获得显着发展。14—15世纪,琉球王国的海外贸易曾北至朝鲜、南至苏门答剌、爪哇等东南亚地区,成为“万国之津梁”。但17世纪后,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使其处于中日“两属”地位。19世纪后西方殖民者迫使琉球开国,随后日本吞并琉球的行径,撬动了宗藩体制的基石。中日两国就此展开交涉,琉球归属问题成为中日关系发展中的“悬案”。自二战后期起,琉球归属问题再次引起各方关注。美国曾一度以联合国托管名义独占琉球27年,日本企图将琉球重新纳入势力范围。中国国民党当局对琉球的政策发生数次转变,琉球当地民众也为琉球归属不断斗争。各方在琉球归属问题上的博弈对东亚诸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于1972年将琉球“返还”日本,加剧了中日矛盾。近年来,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政策、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和平宪法的图谋以及中日钓鱼岛争端又重新引发了人们对琉球地位与归属问题的关注。琉球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大国竞相角力的焦点。数百年来,琉球归属问题牵涉各方利益,折射出大国在东北亚的竞争。琉球跌宕的命运是东北亚国际秩序嬗变的缩影。归根结底,只有让琉球走出大国角逐的阴霾,方能实现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
吴文俊[6](2017)在《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建国初期,是一个社会全面转轨的历史时期,城市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其中失业问题尤为突出。上海则是失业人口最为庞大,失业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1949-1957年,上海失业人员累计登记人数达67万之多,失业人员主要由失业职工、失业知识分子、旧政权遗留之公教人员、城市贫民、求职的失学青年和家庭妇女等群体构成。上海失业问题呈现出失业类型复杂化、失业人员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以及成份构成多元性等特征。新生上海的失业问题,是由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交织所致。解放前,战争频仍的侵扰和长期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国内反动统治的残酷盘剥,使旧上海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交通梗阻、生产萎缩、财经短绌、百业凋敝,大批职工和公教人员流离失业。1949年5月解放时,旧上海遗留的失业人口竟有42万之多。解放后,因“封锁和轰炸”以及原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剧烈改组,上海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失业人员。新旧失业叠加在一起,形成了1950年、1952年上海两次迅猛的失业洪峰。上海危急的失业问题,对失业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给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了诸多弊害;同时也因其固有的“中心地位”,对新中国的政权稳固业已产生了剧烈冲击。因此,全面解决上海失业问题,既是保证接管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期间城市社会稳定之内在需求,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能力的一场考验,更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的强力回应。面对严峻的失业压力和处境维艰的失业民众,上海党政不畏艰难,毅然承担起解决失业问题的历史使命,带领上海人民展开了一场失业治理“攻坚战”。首先,失业治理的模式与保障方面。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其解决设想,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苏联“消灭失业”的具体模式和其他城市(沈阳和北京)治理失业的可鉴经验,为上海失业治理指引了实践路径;各方力量联动,通过设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和上海市劳动就业委会,计划并指导一切失业救济和就业安置事宜,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据中央政策方针,上海制定并颁行了正确的失业登记、失业救济、就业安置等政策法令,为失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各界捐助、劳资征缴和政府拨给三种途径筹集失业救济基金,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物质保障;采用失业登记统计和入户访问、当面询问、侧面证实等调查形式掌握和研究失业人员的具体状况,为失业治理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失业治理的历程与措施方面。上海党政通过“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严控私营企业任意解雇职工、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等“堵源”举措,防止新失业人员的产生;通过发放救济粮款、举办工赈工程、组织生产自救、动员回乡生产、实施转业训练、开展职业介绍等“疏导”举措,既救济了失业人员的生活亦为他们创造了获得就业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治本”举措,创造了就业岗位,畅通了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出路。此外,针对烈军工属、少数民族等特殊失业群体,上海党政在施行一般失业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结合其自身特点运用了特殊治理举措。总之,在党政主导和社会力量协作下,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至1957年上海基本消除了严重的失业压力,取得了显着的治理成效。具体言之,保障了失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稳定了上海社会秩序;密切了上海党群关系;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开创了“劳动最光荣”的文化新风尚。然而,在肯定其成效和有效经验的同时,失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及教训仍值得深思。
田丽[7](2016)在《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对外宣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以执政党的地位在国家层面对对外宣传进行规划和设计,进入新世纪,更是把对外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来重视。随着国家实力的迅速增长,中国崛起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党的对外宣传在国际舆论方面化解一部分压力。对外宣传的能力和水平本身就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丰富的手段和途径,“讲故事、赢取人心的能力”已经被看作是衡量一国国力的重要标准。在信息奔流的环境中,在民众素质不断提升的条件下,对外宣传的对内性就体现在通过影响国际舆论促进国家内部的认同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党的对外宣传已经建立起基本框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还没有达到胜任战略任务的高度,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战略”:资源和手段很多,但是比较分散、各自为政,没有有效整合、形成合力。所以,本文主要是从战略层面上对中国的对外宣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进一步完善对外宣传理论、增强对外宣传实践的效果有所帮助。本文结合战略与对外宣传的特点,构建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平衡性等基本特征的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框架,并以此为基准,研究中国对外宣传历史与现实的种种符合或不符合战略之处,并分析现在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对外宣传面临的内外形势,由此提出今后战略安排的建议。经过分析和研究,本文构建的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框架的主要内容为:党的对外宣传战略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战略决定了党的外宣战略的目标和任务,国家力量和国际环境为确定党的外宣战略布局和话语类型提供现实依据,思想文化观念是党的外宣战略的底蕴和根基,但是控制在干预性变量的影响范围之内。战略机制能够有效整合与配置战略资源,利用信息传播和关系构建两种主要方式实施对外宣传活动。运用这个理论框架研究党的对外宣传历史发现,建国后党的对外宣传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外宣传始终定位准确——在国家总体战略下谋划与实施,当然也存在一些不符合战略要求的问题,如机构分散、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缺少稳定的核心话语、表达僵化没有针对性等。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开展对外宣传的有益做法,对未来党的对外宣传战略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建立目标体系、确定核心话语、合理安排布局、培育战略资源、提升战略能力、完善战略机制,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促进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本文应用历史文献梳理、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第一,本文试图从大外宣的角度对“对外宣传”的内涵和外延做出界定,不同于以往对外宣传、对外传播、国际传播、公共外交等概念。第二,本文以战略为逻辑起点,结合对外宣传的对象范畴,试图构建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平衡性等特征的党的外宣战略框架,作为梳理建国后党和国家对外宣传历史以及现实的理论基础。第三,以国家战略为线索、以党的外宣战略框架为参照系,本文试图用新的方式梳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外宣传的历史脉络并得出新的结论。
段芳[8](2016)在《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渔业、运输、动力能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由海洋孕育出的壮阔、悠久的海洋文明,为人类社会增添了无尽的神秘与想象,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就中国而言,海洋文明萌生于新石器时代,起源于古人对海洋的向往与憧憬。他们对神秘莫测的海洋不断地揣测与琢磨,想象着海洋里存在着另一个与人类社会极为相似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亦如人类社会一样,存在等级与家族。海神家族中不仅管辖海洋世界,而且对人类社会亦有监管责任,他们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等级分配不同的职责,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海神体系。封建社会早期,对海神的崇拜仅限于抽象的、模糊的信仰。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完善与巩固,具体的海神形象被创造出来,于是出现了偶像崇拜,古代海神祭祀仪式便应运而生。海神祭祀仪式在唐朝之前,仅是望祭。自唐朝建立以来,逐渐确立了岳镇海渎祭祀体系,海神祭祀有了定制。宋朝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民间海神形象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最为典型代表为天后妈祖。中国古代海神祭祀大致经历了由盲目、零散向系统、完善的转变,到元明清时趋于稳定。但进入近代,海洋崇拜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挑战。首先,是来自西方现代化海洋文明的挑战。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海洋文明的先进性,海权、海防思想不断萌生。自上而下的宣传与鼓动,国民的海洋意识也不断觉醒。尤其是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开办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兴办的事业等都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崇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沉重打击。其次,是来自中国国内的反抗力量。在西方先进海洋文明的冲击上,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变革中国传统的海洋崇拜才会实现中国海洋文明的现代化。于是,不同阶层的人士均对中国传统海洋文件提出了诸多反抗意见,如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清政府预备立宪;民国时期,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等。面对来自内外全方位、多角度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传统海洋崇拜做出了适时的调整与回应。妈祖由于兴起于民间,有牢固的民众基础,来自国内外的冲击并没有对妈祖信仰产生多大影响,信仰妈祖的民众采取“阳奉阴违”的方式,躲过了近代政府的一次次打压,暗地里向国内外不断传播。近代的青海湖祭祀非常隆重,不仅没有受到政策的镇压,而且到了民国时期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国民政府安抚民心,维护民族团结的强有力的纽带与手段。但青海湖祭祀相比较古代,虽然得以保留和提倡,但其形式与实质都发生了质变。东海神由于其战略地位和功能不能满足近代的需求,总体上趋于没落。南海神由于位于广州沿海,是中国与外国交流贸易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近代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中国传统海神文化崇拜除了海神祭祀之外,还存在其他诸多形式。最为典型的有海洋文学、海洋音乐、海洋建筑,这是古代民众对海洋崇拜在外在形式上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近代的变迁与转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海洋文明的近代化。纵观中国近代传统海洋文化崇拜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几个共同特质。第一,海洋文化崇拜的多样性,这主要从民众信仰海神的数量及海神的职能两方面进行的概括。第二,海洋文化崇拜的简约化。中国传统海洋祭祀仪式十分繁杂,程序之多、参加人员之众、耗时之久、耗资之巨都是近代中国海洋祭祀无法企及的。第三,海洋文化崇拜的科技化。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为中国海洋文化崇拜提供了转变契机,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发展与壮大,使民众对海神信仰有了多视角、实时了解。第四,海洋文化崇拜的实用化。古代海洋崇拜多是停留在信仰层面,到了近代海洋崇拜日趋经济化、利益化。以上四点,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近代化转变的最重要四个方面,也是质的变化。梳理了中国海洋文化崇拜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我们对中国海洋文化崇拜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这对当今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启示。我们要十分重视海防、海权、海军的建设与维护,维护我国海疆的稳定与安全,同时要注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再次,我们要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净化,不能竭泽而渔、污染破坏。针对我国现在海洋文化的现状,我们要合理地展望,要积极恢复传统的海神祭祀典礼及海神庙,主要从保存优秀传统祭海文化、发展海洋经济、开展海洋学术活动等方面入手,紧抓实干。总之,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即保留了传统海洋文化中的一些合理成分,又吸收了西方先进海洋文明的有意因素。在这种“变”与“不变”的交织中,不断前行,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建设指明了方向。
金强[9](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指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刘俊平[10](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指出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舰船》2002年第1期读者调查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舰船》2002年第1期读者调查表(论文提纲范文)
(1)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主题的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漫画之史与漫画之思 |
第一节 国外漫画的发展历程 |
一、西方漫画的发展 |
二、日本漫画文化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古代带有漫画意味的画作 |
二、中国近代漫画的觉醒 |
第三节 漫画的社会政治意义 |
一、漫画之主观情思的表达 |
二、漫画之功用 |
三、漫画与社会思潮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上海社会与上海漫画的兴起 |
第一节 上海漫画兴起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上海漫画兴起的文化环境 |
一、精英文化引领的报刊行业发展 |
二、大众文化催生的市民文艺 |
三、浓厚的艺术氛围 |
第三节 上海漫画的繁荣及创作动机 |
一、漫画创作群体的汇集 |
二、多元发展的创作动机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上海漫画中爱国主义思潮的涌现 |
第一节 抵御外侮与战争图景的视觉呈现 |
一、反侵略漫画与现代国家认同的构建 |
二、抗日战场图景的视觉呈现 |
第二节 漫画与革命思潮的鼓吹 |
一、图绘五四运动,弘扬爱国精神 |
二、铭记五卅惨案,共同抵御外侮 |
第三节 制造舆论环境,构建全民族统一战线 |
一、边缘到焦点:北伐时期漫画的宣传策略与意义 |
二、冲突与调适:国民政府严控下漫画的存生之道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上海漫画里的女性解放思潮 |
第一节 新思想与旧道德的冲击 |
一、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与禁锢 |
二、走向公共生活,女性社会参与的多元化 |
第二节 女性社会形象的重构 |
一、挣脱与改造:女性肉体解放之新图像 |
二、遮蔽与裸露:从纤弱侍女到裸体女画 |
三、消费与展示:女性服饰变化的多样性 |
第三节 女性解放的“失乐园” |
一、金钱至上的婚恋观 |
二、新女性的困境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上海漫画里的平民主义思潮 |
第一节 漫画中的繁华都市与乡下人 |
一、高楼、街景与交通:漫画中的城市空间 |
二、乡下人的个人游历 |
第二节 市井生活与人间百态 |
一、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 |
二、市井之中的生活哲学 |
第三节 丰子恺漫画中的人间情味 |
一、丰子恺漫画中的童心所向 |
二、丰子恺漫画中的人间众相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上海漫画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
第一节 漫画与科学知识的普及 |
一、科普漫画中的科技器物 |
二、生活知识的科学普及 |
三、未来生活科学化的想象图景 |
第二节 漫画对封建恶习的抨击 |
一、祈福禳灾的民间信仰 |
二、愚昧盲目的“社会恶魔” |
第三节 科学漫画对文明生活的倡导 |
一、规训个人行为,打造文明空间 |
二、“新生活”运动之下的民众生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919-1937 年上海漫画作品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4)战前日本美洲移民及其政策研究(1868-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移民”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文章的主要架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明治初年的海外移民事件与日本政府的应对 |
一、夏威夷“元年者”移民与日夏移民交涉 |
二、西属关岛、美国加州的日本移民 |
三、明治前期日本政府对海外移民的态度 |
第二章 夏威夷的日本移民 |
第一节 美夏合并前夏威夷的日本移民 |
一、“官约移民”制度形成的背景 |
二、“官约移民”制度的实施 |
三、“官约移民”制度的影响 |
四、过渡时期的“私约移民” |
第二节 美夏合并后的夏威夷日本移民 |
一、自由移民时期(1901—1907年) |
二、限制移民时期(1908—1924年) |
三、禁止移民时期(1925-1941年) |
第三章 美国本土和加拿大的日本移民 |
第一节 美国本土的日本移民 |
一、早期移民时期(1868—1890年) |
二、自由移民时期(1891—1907年) |
三、限制移民时期(1908—1924年) |
四、禁止移民时期(1925—1941年) |
第二节 加拿大的日本移民 |
一、早期移民时期(1877—1907年) |
二、协定移民时期Ⅰ(1908—1927年) |
三、协定移民时期Ⅱ(1928—1941年) |
第四章 巴西的日本移民 |
第一节 日本人移民巴西的历程 |
一、移民的背景分析 |
二、前期移民时期(1908—1920年) |
三、国策移民时期(1921—1941年) |
第二节 日本移民的人口结构特点和农业经营状况 |
一、日本移民的人口结构特点 |
二、日本移民的农业经营状况 |
第五章 海外移民思想 |
第一节 日本的人口问题与海外移民思想 |
一、日本人口增长概况 |
二、东乡实与大场实治的人口论 |
三、大隈重信的“日本人种优越论” |
第二节 日俄战争前日本的海外移民思想 |
一、德川幕府末期的国防论、开国论及海外膨胀论 |
二、日俄战争前日本的海外移民思想 |
第三节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美洲移民思想 |
一、大河平隆光的移民论 |
二、永田稠的移民论 |
第六章 移民立法 |
第一节 《移民保护法》 |
一、《移民保护法》出台背景 |
二、《移民保护法》的内容及特点 |
第二节 《海外移住组合法》 |
一、《海外移住组合法》出台的背景 |
二、《海外移住组合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七章 移民机构 |
第一节 中央行政官厅 |
一、外务省 |
二、拓务省 |
第二节 民间移民公司 |
一、移民公司的出现 |
二、移民公司发展的时期划分 |
三、移民公司的业务内容及历史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琉球归属问题的历史缘起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基本构想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琉球与中国宗藩关系的建立及发展 |
第一节 14—15世纪琉球国与明朝宗藩关系的建立及发展 |
第二节 17世纪琉球国与清朝宗藩关系的延续 |
第三节 中琉宗藩关系对东亚国际秩序的影响 |
第二章 萨琉之役与琉球两属地位的形成 |
第一节 日本对外扩张野心初现 |
第二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 |
第三节 萨琉之役对中琉日关系的影响 |
第三章 日本吞并琉球与宗藩体制的瓦解 |
第一节 19世纪中叶西方觊觎与琉球开国 |
第二节 1874年牡丹社事件与日本入侵台湾 |
第三节 日本强占琉球与中日交涉 |
第四节 日本吞并琉球对东亚秩序的影响 |
第四章 托管至“返还”时期各方对琉球归属问题的态度 |
第一节 美国对琉球的政策变迁 |
第二节 日本对琉球的领土政策 |
第三节 国民政府对琉球政策的演变 |
第四节 琉球社会对归属问题的看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失业问题概况 |
第一节 失业的规模与程度 |
一、失业人数总量 |
二、失业率 |
三、在全国失业人口中的占比 |
第二节 失业人员的分布与结构 |
一、区域分布 |
二、行业分布 |
三、成份构成 |
第二章 上海失业问题成因 |
第一节 历史遗患之因 |
一、解放前“上海工人多失业” |
二、旧上海失业救济的应付与残局 |
第二节 经济衰落之因 |
一、接管上海:百业凋敝的烂摊子 |
二、“封锁轰炸”加重了失业危机 |
第三节 社会转轨之因 |
一、新旧经济改组阵痛 |
二、社风巨变的冲击波 |
三、“五反”运动副作用 |
第四节 人口膨胀之因 |
一、存量巨大:旧上海的人口遗产 |
二、1950 年代劳动力人口的增量压力 |
第三章 上海失业问题影响 |
第一节 失业与经济贫穷 |
一、“失业为贫穷之母” |
二、失业群体的“吃” |
三、失业群体的“住” |
第二节 失业与新生政权 |
一、失业对巩固新生政权的弊害 |
二、新上海中的失业性破坏力量——以失工闹事为例 |
第四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上):模式与保障 |
第一节 治理参照:可行的路径指引 |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解决设想 |
二、苏联“消灭失业”的实践模式 |
三、其他城市可鉴经验:沈阳和北京 |
第二节 治理机构:联动的多方力量 |
一、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
二、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 |
三、上海市劳动就业委员会 |
第三节 治理制度:正确的政策法令 |
一、失业登记制度 |
二、失业救济制度 |
三、就业安置制度 |
第四节 治理预备:必要的基础保障 |
一、失业救济基金筹集 |
二、失业登记统计与调查研究 |
第五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下):历程与措施 |
第一节 堵源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 |
二、防止私营企业产生新失业职工 |
三、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 |
第二节 疏导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发放救济粮款 |
二、举办工赈工程 |
三、组织生产自救 |
四、动员回乡生产 |
五、实施转业训练 |
六、开展职业介绍 |
第三节 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1949-1952 年恢复经济的主要措施 |
二、1953-1957 年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
三、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有效实施基础 |
第六章 上海特殊群体失业问题治理 |
第一节 烈军工属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烈军工属的概念及特征 |
二、上海失业烈军工属人数、分布和结构 |
三、上海治理失业烈军工属的特殊举措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的少数民族群体及其就业状况 |
二、1954 年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统计与调查 |
三、“民族政策”与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第七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评析 |
第一节 失业治理取得显着成效 |
一、保障了失业人员生存和发展 |
二、安定了上海的社会秩序 |
三、密切了上海的党群关系 |
四、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
五、开创了上海文化新风尚 |
第二节 失业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
一、“包下来”政策日趋僵化 |
二、安置就业出现了盲目性 |
三、非公就业途径严重受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特点和不足 |
三、 相关概念辨析 |
(一) 宣传与传播 |
(二) 对外宣传及相关概念 |
(三) 战略与策略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基本框架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内涵 |
(一) 战略 |
(二) 对外宣传战略 |
(三)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定位及作用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定位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作用 |
三、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结构 |
(一)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影响因素 |
(二)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历史演进 |
一、 改革开放以前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思想和实践 |
(一) 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特点 |
(二) 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问题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思想与实践 |
(一) 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特点 |
(二) 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问题 |
三、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经验教训 |
(一) 建国后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基本经验 |
(二) 建国后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主要教训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形势及现状分析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面临的机遇 |
(一) 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二) 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存在有利因素 |
(三) 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评价相对正面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面对的挑战 |
(一) 国际环境呈现复杂多变态势 |
(二) 西方的涉华舆论以负面居多 |
(三) 竞争对手的外宣战略的挑战 |
(四) 互联网可能会加深数字鸿沟 |
(五) 语言文化等差异是客观障碍 |
三、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内在的优势 |
(一) 战略资源相对丰富 |
(二) 战略规划初见规模 |
(三) 集中体制优势明显 |
四、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存在的劣势 |
(一) 战略能力与战略资源不相称 |
(二) 总体战略布局统筹协调不够 |
(三) 战略的规划和实施缺乏人才 |
(四) 民间资源的利用有制约因素 |
(五) 话语表达存在两个极端倾向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基本内容 |
(一) 制定和平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体系 |
(二) 构建整合协调高效的战略性机制 |
(三) 设计受众和功能为主的战略布局 |
(四) 确立相对稳定性的对外核心话语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基本原则 |
(一) 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
(二) 坚持知己知彼原则 |
(三)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
三、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具体措施 |
(一) 增强战略的国内基础 |
(二) 了解战略受众的特点 |
(三) 充分开发战略性资源 |
(四) 提升战略主体的能力 |
(五) 注重战略效果的评估 结论 |
一、 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辩证统一 |
二、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重要意义 |
三、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历史经验 |
四、 扭转国际负面舆论的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统计 |
(8)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古人眼中的海神家族与海洋祭祀 |
第一节 古代人眼中的海洋与海神家族 |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海洋祭祀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海洋文化崇拜的历史挑战 |
第一节 西方现代化海洋文明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挑战 |
第二节 晚清政府及有识之士对传统海洋信仰的冲击 |
第三节 民国政府及知识分子对传统海洋信仰的批判 |
第三章 近代海洋文化崇拜的转型 |
第一节 海洋文化崇拜的多样化 |
第二节 海洋文化崇拜的简约化 |
第三节 海洋文化崇拜的科技化 |
第四节 海洋文化崇拜的实用化 |
第四章 近代妈祖崇拜 |
第一节 近代妈祖官方祀典 |
第二节 近代妈祖所受封赏 |
第三节 近代妈祖民间信仰 |
第四节 近代天后宫的损毁与修缮 |
第五节 近代妈祖信仰的内传与外扬 |
第五章 近代东海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东海神国家祭祀 |
第二节 近代东海神庙的命运 |
第三节 近代东海神庙民间崇拜 |
第六章 近代南海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南海神庙祀典 |
第二节 近代南海神庙修建 |
第三节 近代南海神庙波罗诞 |
第四节 近代名人与南海神庙 |
第七章 近代青海湖祭海大典 |
第一节 晚清青海湖祭海 |
第二节 民国青海湖祭海 |
第三节 晚清与民国青海祭海的变迁 |
第四节 近代青海海神庙的变迁 |
第五节 近代青海祭海之作用 |
第八章 近代中国海洋崇拜的其他形式 |
第一节 海洋文学 |
第二节 海洋音乐 |
第三节 海洋建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9)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
2.1 传播主体分析 |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
2.3 微观控制分析 |
2.3.1 表达控制分析 |
2.3.2 屏蔽控制分析 |
2.4 宏观控制分析 |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
4.1.1 外媒渠道分析 |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
二、空军战备训练 |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
四、空军实力扩充 |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
一、整合地方空军 |
二、增编作战飞机 |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
三、实施防空演习 |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
一、航校的成立 |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现代舰船》2002年第1期读者调查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D]. 李佳珉. 上海大学, 2021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战前日本美洲移民及其政策研究(1868-1941)[D]. 吴占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琉球归属问题的历史缘起与演变[D]. 连晨曦.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D]. 吴文俊. 苏州大学, 2017(04)
- [7]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研究[D]. 田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1)
- [8]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研究[D]. 段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9]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10]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