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煤工作面特大型突水水源及突水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彦博[1](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史先志[2](2020)在《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矿开采向深部延伸开采,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问题已成为华北型煤田开采的最大技术难题之一。永城矿区地处黄淮平原腹部,是华北型煤田中受底板石炭纪及奥陶纪灰岩突水威胁的典型区域。从1982年建井到2019年共发生19次较大的灰岩突水事故,其中陈四楼煤矿就有9次。经过对陈四楼煤矿历年来突水事故案例分析、研究,根据突水系数理论进行验算,矿井各采掘头面的突水点根据水压及煤层底板与太原组上部含水段之间的厚度计算得出的突水系数值都不大于非正常地层块段的0.06MPa/m,突水点附近没有揭露具有明显断点的断层或褶皱等构造,综合分析认为矿井突出具有典型的深部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型突水特征。为此,论文以陈四楼煤矿典型的大埋深高承压2517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塑性理论及经验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回采工作面顶底板应力变化及顶底板破坏特征、井下现场试验和室内岩样测试等方法,围绕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变形破坏及高承压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埋藏深度大、底板赋存高承压水的2517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公式、塑性理论、室内FLAC3D数值模拟及井下工作面钻探结合高密度电法实测等数种方法,分别获得了采动底板最大破坏深度量值,揭示了在大埋深高承压水条件下二2煤层采动过程中底板破坏的演化特征,绘制了煤层底板变形破坏形态和水平方向的影响范围,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修正经验公式。(2)基于大埋深采动底板变形破坏演化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完整地段采动底板太原组灰岩裂隙型扩展的突水模式,分析了高地应力及高水压力联合作用下采动底板变形破坏逐渐向下发展和高水压含水层裂隙逐渐向上发展乃至贯通的突水理念,提出了临界突水的有效隔水层厚度表达式,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了验算。(3)基于深部采动底板破坏演化特征及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研究基础上,经过井下注浆前及注浆后现场孔内采取岩芯样观测和地面实验室内灰岩岩样强度测定对比分析,确定了钻孔注浆目标岩层、选用的注浆材料和浆液扩散的半径,明确了纯水泥浆液是矿井煤层底板注浆改造的最优材料。(4)室内实验发现在高压水侵蚀作用下,未注浆的太原组灰岩岩石内裂隙发育,造成岩体抗压强度降低;在采用水泥浆液进行煤层底板加固后,煤层底板中各类孔隙被充填,岩石力学强度增加明显。论文采用施工注浆钻孔与考察钻孔结合的方式对浆液扩散半径进行了现场实测。考察钻孔实测资料证明,浆液扩散半径的长度与岩层裂隙网络发育规模、裂隙发育长度和宽度及浆液主剂材料具有密切关系,注入蒙脱石与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注浆主剂的浆液的运移扩散半径比注入纯水泥作为注浆主剂的浆液的运移扩散半径大,但注浆后的岩石强度前者比后者低。(5)根据研究确定的注浆层位、注浆半径和注浆材料,论文选择了南五采区深部三个典型的大埋深高承压工作面分别进行了二2煤层底板注浆改造。在各试验综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前进行了瞬变电磁探测,查明了富水异常区;在工作面注浆加固后采用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工作面注浆改造效果进行验证,用以指导注浆改造设计和施工,实现了在大埋深高承压条件下工作面的安全回采。论文基本确立了研究区针对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的防治水技术流程。论文附有插图93幅,附表24个,参考文献157篇。
王鑫[3](2020)在《矿井突水实时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围绕实时突水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及预警系统构建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恒源煤矿的实际调研和监测指标数据,建立了突水预警指标体系,结合矿区条件和数值模拟提出了各个指标异常时的判别准则和分级预警标准。其次,结合风险理论与专家调查方法,建立了多指标太灰水突水风险预警模型。最终,利用matlab构建了以BP神经网络为依托的煤矿实时突水预警模型。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建立了采掘工作面实时突水预警系统的预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水位、矿井涌水量、水温、硬度、Ca2+、Na+、TDS、p H、应力、位移、微震事件数。在分析目前煤矿的监测指标及相关设备和矿区及邻近矿区突水案例中各指标突水前后的数据变化,确定了各指标的实时可测性和反映煤矿突水的有效性。综合可测性与有效性对预警指标评级,并筛选出适用于恒源矿区的预警指标体系是含水层水位、矿井涌水量、水温、Na+、Ca2+和TDS等6个指标。(2)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充分分析了恒源煤矿Ⅱ632和Ⅱ633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计算了单位涌水量和煤层底板突水系数,评价了底板突水危险性,论证了建设矿井突水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最后,构建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来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研究区流场演化规律,以此为水位阈值的确定奠定了基础。(3)确立了各预警指标的单指标异常判别准则与分级预警标准。整理分析了矿区近10年各指标记录数据,基于各指标正常情况的变化,提出了各指标异常预警阈值。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相关标准,分析各类突水案例各指标变化情况,提出了各指标的4级分级预警方法,并根据恒源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预警指标数据给出定量化预警准则描述。(4)构建了恒源煤矿多指标太灰突水风险预警模型,并对预警系统误差分析。基于风险理论与专家决策评判的AHP方法,计算出了各指标占的权重,建立了线性的风险预警模型,划分了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风险范围。在此基础上,借助神经网络,构建了6-5-5-1的BP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数据并进行预测。其误差较小,预测正确率达到81%,实现了多指标综合判别预警模型的要求。本文基于恒源煤矿Ⅱ632和Ⅱ633工作面,较为系统的且定量化的构建了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太灰突水风险预警模型。为该矿区及邻近矿区的预警工作提供了思路,为其他煤矿的实时突水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参照。该论文有图66幅,表33个,参考文献115篇。
胡宝玉[4](2020)在《邯邢矿区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底板隔水层承受的奥灰水水压增大,突水的概率增大。突水后,排水成本也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底板突水不仅威胁矿井安全,而且大大降低矿井经济效益。底板突水机理的研究对突水的预防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理论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深部开采条件下底板岩层在突水发生时的不同作用;发现煤层底板采动破坏带之下一定厚度岩层中的裂隙在突水发生时可以活化、失去阻隔水能力。以邯邢矿区某矿为例,采用FLAC3D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底板岩层塑性破裂深度和裂隙活化带发育最小深度。根据煤层底板岩层在突水通道形成过程的不同作用,深部开采条件下底板岩层可以划分为失去阻隔水能力的采动破坏带、失去对高压水阻隔能力的裂隙活化带、导水通道发育的潜在导升带。裂隙活化带是指在采动影响和高压水作用下,裂隙可以活化而失去阻隔水能力的岩层。潜在导升带是指突水形成时所必须的最小导升通道发育范围。基于邯邢矿区煤系地层裂隙发育的分布规律研究和潜在导升带内所分布的薄层灰岩水平裂隙对垂向裂隙的水平连通作用研究,发现潜在导升带内薄层灰岩的分布导致了底板突水概率的增加。基于上述研究,邯邢矿区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突水机理可以概化为:在采动影响下,煤层底板破坏带和裂隙活化带失去阻隔高压水的能力,潜在导升带内的薄层灰岩对其上下的垂向导水通道连通,使得导水通道导通奥灰水和裂隙活化带的概率增加,形成突水。深部奥灰岩层主要以溶蚀缝隙为主,连通形成的空间形式主要为“格架状”。通过对浆液在裂隙中运移的理论分析,得出注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受注介质类型和浆液的粘滞性。对实际的注浆压力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得出受注介质类型主要有裂隙型受注介质、空洞型受注介质、组合空间型受注介质。通过对常用比重浆液粘滞性时变过程的测试,得出不同比重浆液粘滞性的时变特征;比重为1.2的水泥浆粘滞性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比重为1.3的水泥浆粘滞性随时间有一定的增大,但是增加幅度较小,比重为1.5的水泥浆粘滞性随时间有明显增大。在目前采用的均布水平钻孔注浆治理基础上,提出了奥灰富水含水层中注浆的浆液控制关键:稠浆低压充填注入和稀浆高压补充的浆液控制技术与及其工艺参数。
赵东良[5](2020)在《石拉乌素矿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拉乌素煤矿是西北侏罗系煤田典型的深部矿井。顶板含水层富水性不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区南翼首采面采动过程中发生了离层突水情况,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威胁矿井安全生产。本文从首采面涌突水事件分析着手,通过突水特征分析、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离散元数值模拟、理论研究等方法确定了石拉乌素矿南翼首采面离层水害涌突机理,提出针对该类离层水害事故的水害防治措施,对首采面剩余开采段,以及相似工作面开采的离层水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工作面异常涌突水事件过程中涌水量变化、含水层观测孔水位变化分析表明白垩系洛河组含水层水体参与到工作面涌突水事故。通过对覆岩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覆岩离层发育位置离散元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表明,此次突水离层发育在巨厚白垩系砂岩与其下安定组软岩接触面之间,并接受洛河组含水层补给。在收集的相似开采条件下的西部侏罗系煤田导高度实测的基础上,分析并拟合了适用于西部矿区煤层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石拉乌素矿南翼首采面采厚在8.7~10.78m时导水裂缝带高度为236.80~278.98m;离散元数值模拟的覆岩移动变形破坏特征同理论分析相一致,并显示出覆岩离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育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不会沟通白垩系砂岩底部形成的封闭离层,尚有4.92~63.29m残余隔水层,但由于离层充满水的情况下离层积水具有荷载传递作用,洛河组含水层平均水压2.91MPa,在水压及岩体自重作用下离层下部导水裂缝带与离层之间的岩层发生破坏,使得导水裂缝带沟通积水离层,形成离层突水。通过对突水系数法的改进应用,确定了离层下部所需的极限隔水层厚度为56.8m。根据以上首采面离层水涌突机理的分析,提出了通过施工离层水导流孔、截流孔,疏放离层水体、切断含水层向离层空间补给以及降低开采厚度的方法,降低离层水害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该论文有图48幅,表15个,参考文献82篇。
杨涛[6](2019)在《神府矿区隔水土层采动失稳突水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神府矿区薄基岩浅埋煤层上普遍覆盖有三趾马红土隔水层,隔水土层在采动应力场与渗流场共同作用下的微观裂隙损伤-弥合机理、宏观失稳-突水机理以及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与顶板突水之间的时空响应规律,对于神府矿区顶板突水机理研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效揭示因隔水土层失稳引起的顶板突水灾害演化规律。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土工实验、两相物理及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等方法,开展了基于于隔水土层破坏失稳的顶板突水机理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土工实验分析,发现矿区隔水土层极限抗剪强度随着液性指数的变化会发生区段跳跃变化的规律。分别从水理、物理及形变角度提出隔水土层三大特性:①水理特性:隔水土层陚存状态随埋深变化的形态异性,其液性指数随着埋深圼近似线性下降趋势,并会引起其形态变化:②物理特性;隔水土层强度指标随埋深变化的深度异性。③形变特性: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后的地表沉陷的特殊性—隔水上层的沉陷异性,可以解释矿区地表下沉虽增大的原因。(2)基于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分析了隔水土层纵向裂隙发育规律及弥合演化过程,通过构建土层孔隙-裂隙介质渗流耦合方程,对纵向裂隙发育机理进行分析,得到了纵向裂隙宽度解析解。提出了土体裂隙弥合度的概念,用来表示土体的自适应弥合能力。构建了裂隙弥合受力模型,得到了隔水土层裂隙弥合度的解析解。隔水土层裂隙在弥合后会产生咬合铰接区,造成土体单元相互挤压变形,使裂隙介质结合为致密的黏结结构,恢复土体渗透性及隔水性。咬合铰接区的渗透性弱于非咬合铰接区,即土层裂隙弥合压实后,土体隔水性能存在进一步增强的可能性。(3)建立了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与动态开采关系的粘弹性动力模型,得到了两者之间的解析关系式。分析发现当开采厚度较大时,采空区上覆隔水土层孔隙水压出现畸变漏斗,在工作面两端头处最为严重,当开采厚度较小时,采空区上覆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会发生周期性小幅波动,未发生积聚及快速消散现象。工作面上覆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与工作面顶板涌水量存在着紧密的时空响应关系。由于采动及渗流作用的影响,当隔水土层宏观纵向裂隙发育足够充分时.在微观上土层孔隙水压出现压力畸变,宏观上与之对应发生工作面顶板涌水量猛增现象。(4)通过突水案例数据收敛及理论模型判别分析了隔水土层不同破坏形式-失稳诱灾之间的关系,发现顶板突水的空间及时间范围与土采比有着密切关系:在开切眼附近位置的顶板突水事故,土采比相对较小,土体呈“铆钉式剪切破坏”,经过数次周期来压之后的顶板突水事故,土采比相对较大,土体呈“椭圆弧拉伸破坏”,两种破坏形式的临界土采比为7-8。判别时先进行“铆钉式剪切破坏”判别,若土层稳定则进行“椭圆弧拉伸破坏”判别,以此来进行初步的顶板突水预测。突水演化试验发现:当土采比超过1415时,隔水土层中部有强隔水作用,上下层位裂隙会在应力恢复及排水过程中自适应弥合,隔水土层的裂隙弥合度越大,则弥合后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并出现一定的排水现象,其隔水性能与破坏前相比反而增强,其渗透特性及变形特征进一步验证了裂隙弥合后的咬合铰接效应。(5)根据神府矿区浅埋煤层顶板突水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建立了基于隔水土层稳定性的浅埋煤层顶板突水预测模型。该模型能精确预测工作面的综合突水危险级别及突水危险点,减少了采前防突水工作的盲目性与工作量,为浅埋煤层顶板突水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工程实测涌水量反馈证明了该模型不仅准确得到了综合突水级别,还预测了各突水危险点坐标位置,大大降低顶板突水事故的发生概率。基于AHP-GRA耦合预测模型并结合Arc-GIS及Matlab对井田范围进行了突水关联度数据可视化分析,得到了五个一级指标对应的突水关联度分布图,为矿井防突水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论文以开采扰动及水体渗流的耦合作用为出发点,以隔水土层隔水稳定性为关键点,以顶板突水预测判别为目标点,对基于隔水土层破坏的顶板突水灾害机理及预测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丰富了神府矿区顶板突水预测研究体系的内容,对于富水区下薄基岩浅埋煤层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鑫全[7](2019)在《采动覆岩离层水突水灾害演化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离层水突水问题是顶板突水的一种特殊的情况,与常见顶板突水的区别主要是其水源赋存于覆岩中的离层空间。本文针对红柳煤矿1121首采工作面的突水情况进行分析,以实际工作面上方覆岩结构和水文结构为原型,开展对离层水突水灾害演化规律的研究。近些年国内离层水突水事件在多地发生,不同的地质背景下均可能发生离层水突水。离层水突水具有征兆不明显,瞬时突水量大的特征,加之其成因复杂多样难以把握,所以可研究的科学内容既丰富又有其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了鸳鸯湖矿区红柳煤矿作为离层水突水的案例背景,其地质特征可归纳为砂岩-泥岩组成的近水平沉积地层,煤层较厚,无火成岩,无复杂构造,水文地质结构由多个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组成。本文所研究的离层水突水规律以此地质特征为背景。为探究离层水突水的孕灾规律,建立了基于地质原型的二维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选取水源、通道、采动作为离层水突水的致灾因素(危险源),探究煤层开采引起的致灾因素随采长和开采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导水裂隙带、离层和离层水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其时空演化规律与突水事件关系紧密。文章中应用理论方法确定了工作面顶板特殊的覆岩结构形成离层的必然性,基于弹性岩梁法计算了理论离层量、离层空间、影响面积的动态发育规律。物理模型讨论了不同配方的相似材料模拟软硬岩层相间的可行性,观察实验结果总结了导水裂隙带和离层裂隙的动态发育规律。数值模型讨论了位移场、应力场、孔压场、渗流场的随开采的动态变化,在FLAC3D中可以用应变增量和饱和度反映离层与离层水情况。将理论及模拟分析的孕灾规律进行动态评价,建立了离层水突水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实际突水情况相结合,讨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文章的主要结论为:红柳煤矿离层水突水水源为下直罗组上分层粗砂岩含水层,离层形成于其与下伏泥岩层之间,开采至180m时导水裂隙沟通至离层后发生离层突水;覆岩应力场、位移场、流场均会因煤层开采变化,突水灾害的演化可由场的变化规律反映;综合考虑水源、通道、采动因素所建立的离层水突水的模糊数学模型具有动态评价功能。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已有研究成果相一致,与实际采煤工作面情况相符合。在此基础上丰富了对离层水突水动态演化规律的探究,关注了更多的细节问题,以期为离层水突水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付恒心[8](2018)在《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害发育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基石和保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随着我国浅层煤炭资源开采进入末期,煤炭开采转向纵深部,地质构造越来越复杂,矿井水害特别是离层水害严重影响着开采安全,而特厚煤层在构造影响下的开采研究难度较大,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选取抚顺矿区老虎台煤矿中部区域为研究对象,该区具有平均厚度为96m的特厚煤层,处于褶皱一翼的煤层倾角近20°,断层较为发育,工作面位置靠近大型断层,断层上方含水层发育,且矿井水害时有发生的特点。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手段,从覆岩破坏形态、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离层发育规律等方面,对特定构造条件下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害发育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1)研究区覆岩破坏特征明显,主要以剪、拉剪破坏方式为主,断裂和岩层界线基本呈60°左右斜交,将所选研究剖面破坏形态分为张裂区、过渡区(屋脊状支撑覆岩易发区)、压缩区,其中屋脊状支撑覆岩易发生在压缩区前部,主要受倾斜覆岩垮落影响,形成以后继续开挖容易造成覆岩二次垮落,三大区域的特征明显。(2)随着开采进行,导水裂隙带高度不断变大。因煤层厚度较大且存在断层,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395m,实验记录和理论分析基本一致。(3)特厚煤层开采时断层受扰动明显,向斜一翼开采时,覆岩右滑现象明显,屋脊状支撑压迫断层中部区域,断层活动基本呈现“稳态-动态-稳态”发育规律;断层受压缩区影响,上部裂隙活化程度大于下部。F1断层上盘最大下沉1.2m,水平移动最大值1.6m。因水平移动比下沉量值大,为上盘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向下涌入工作面提供了空间和通道,与实际生产涌水状态吻合。(4)研究区特厚煤层近断层开采,离层导通含水层和断层是造成突水的主要原因。离层发育大致沿顶板法线偏向斜轴部向上发育,轴部位置岩层垮落迅速,离层产生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断层受到扰动前,离层发育规律明显。断层受到扰动以后,产生离层数量减少,规律性变差,但是新产生的离层联通断层,导通含水层易形成顶板水害,文中将离层分为分为干离层和充水离层。
袁久党[9](2018)在《采动效应下断裂构造破坏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提高,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煤矿灾害事故率呈现增加趋势,矿井突水灾害已成为大采深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开采过程中受多种水体威胁,仅北方主要矿区受岩溶水威胁的煤炭储量就约有150多亿吨,而我国水害事故中仅底板水害就占88.1%,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采动过程中底板断裂构造破坏特征和突水力学机理,采取有效手段,合理确定断层防水煤柱及治理措施,不仅关系到矿井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也关系到煤炭资源回收、矿区水资源保护和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采动效应下断裂构造破坏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为题,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主要成果如下:1)在分析总结深部断裂构造破坏特征、矿井底板岩溶水存在特征及底板岩体力学特性等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断裂构造破坏力学特性及采动效应下底板岩体损伤状态。2)采用JAW-600型数控岩体节理剪切渗流试验系统及MTS815.03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含断裂构造岩体及深部岩样进行试验分析,获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含断裂构造岩体的渗透规律。3)借助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系统,分析探讨了完整底板结构工作面断层带承压水的导升特性、工作面上覆岩层运移破坏规律及含隐伏断裂构造发育工作面在采动过程中底板裂隙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发育特征;再现了底板突水形成过程中的突水孕育段、突水萌生段和突水爆发段灾变演化过程,揭示了深部开采断裂构造由损伤渐进扩展到突变断裂的突水机理。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层底板的应力及位移分布特征、采动效应下底板断裂构造破坏特征及渗流场特征、深部开采工作面底板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形破坏演化规律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底板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底板破坏机理,为深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5)采用层次分析法及Fisher经典判别分析理论,确定了基于GIS技术的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情况,并对含断裂构造岩体底板进行了突水预测。
杜鹏卓[10](2017)在《基于EW-FAHP的平煤十三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平顶山十三矿水害严重,矿井在投产初期曾发生多次突水。历年来共发生12次突水,其中大,中型突水经常受到深部寒灰岩岩溶水间接的补给。己四采区是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一个水文地质单元,构造发育,煤层底板太灰和寒灰岩溶承压水富水性强,补给充沛,水压高,断层、岩溶裂隙、采动裂隙等成为进入矿井的通道。随着开采深度向下不断延伸,作用在煤层底板上的水压增长,突水可能性也逐渐加大。因此,在分析己四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评价己四采区煤层底板灰岩水突水危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通过对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方法的对比分析,针对十三矿己四采区煤层底板寒灰水突水问题,采用脆弱性指数法对己四采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地质背景和前期突水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煤层底板寒灰水突水的4个主控因素,包括:寒灰水水压、富水性、有效隔水层和断层。采用ArcGIS属性赋值功能及空间插值功能将各主要影响因素原始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建立了各控因素属性数据库及专题图。由于十三矿多次突水与断层有关,因此采用分形分维理论对断层进行了量化处理,生成了断层构造发育程度分布图。将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耦合在一起,确定了寒灰水水压、富水性、断层和有效隔水层等因素对底板突水的影响权重依次是:0.303、0.122、0.397、0.178。利用ArcGIS的强大空间分析功能,将各主控因素归一化专题图按照权重值进行加权叠加,从而建立了评价己四采区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的模糊层次模型。通过自然间断点法确定分区阀值,将己四采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划分为脆弱区、较脆弱区、过渡区、较安全区与相对安全区共五个区域,得到十三矿己四采区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十三矿己四采区二1煤底板标高-150-420.5m区域,不受底板灰岩水的影响,属于安全区;标高-420.5-600m且不受断层影响的区域属于较安全区;标高-600-820m且不受断层影响的区域为过渡区;标高-600-820m受断层影响的区域为突水较危险区;标高-600-820m的断层分布区域及标高-820m以下属于突水危险区。
二、采煤工作面特大型突水水源及突水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煤工作面特大型突水水源及突水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
3.3 本章小结 |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概况及突水原因分析 |
2.1 地质条件分析 |
2.2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3 矿井主要突水点及突水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大埋深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演化特征的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研究 |
3.1 典型试验工作面概况 |
3.2 大埋深煤层底板破坏演化特征研究 |
3.3 大埋深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埋深高承压条件下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注浆充填效果研究 |
4.1 注浆层位确定及试验方案设计 |
4.2 注浆试验及结果对比分析 |
4.3 浆液扩散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埋深高承压工作面太原组灰岩裂隙水治理应用研究 |
5.1 工作面底板改造的目的及原则 |
5.2 研究成果现场应用实例研究 |
5.3 工作面太原组灰岩裂隙型水害防治实证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矿井突水实时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恒源煤矿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矿区地质条件 |
2.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3 煤矿突水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
3.1 矿井突水监测指标的可测性分析 |
3.2 矿井突水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3.3 矿井突水指标的等级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恒源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4.1 Ⅱ632和Ⅱ633工作面煤层底板危险性评价 |
4.2 Ⅱ632和Ⅱ633工作面流场演化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5 矿井突水单因素预警模型的构建 |
5.1 预警指标的监测设备及阈值确定理论 |
5.2 指标异常预警判别准则 |
5.3 指标分级预警判别准则 |
5.4 本章小结 |
6 矿井突水风险综合预警模型的构建 |
6.1 矿井底板突水的风险评价矩阵建立 |
6.2 矿井底板突水多因素预警模型构建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因素预警模型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邯邢矿区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板突水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深部开采防治水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邯邢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
2.1 邯邢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
2.1.1 矿区地质特征 |
2.1.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2.2 邯邢矿区奥灰峰峰组岩溶发育规律研究 |
2.2.1 奥陶系峰峰组地层结构特征 |
2.2.2 奥陶系峰峰组岩溶发育特征 |
2.2.3 奥陶系峰峰组垂向分层特征 |
2.3 邯邢矿区深部开采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
2.3.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案例分析 |
2.3.2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通道分析 |
2.4 小结 |
3.邯邢矿区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机理研究 |
3.1 采动对煤层底板岩层的扰动影响研究 |
3.1.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岩层破坏深度研究 |
3.1.2 深部开采底板应力重分布规律 |
3.2 裂隙活化带发育规律研究 |
3.2.1 裂隙活化的应力条件研究 |
3.2.2 底板裂隙活化带分析 |
3.3 裂隙活化带发育规律的数值模拟 |
3.3.1 正常连续推采条件下底板裂隙活化带发育研究 |
3.3.2 停采对底板裂隙活化带的影响研究 |
3.4 潜在导升带内裂隙分布规律研究 |
3.4.1 裂隙分布规律研究 |
3.4.2 薄层灰岩对裂隙导升高度的影响研究 |
3.5 邯邢矿区深部开采突水概率研究 |
3.6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机理综合分析 |
3.7 小结 |
4.邯邢矿区深部开采奥灰水防治关键技术 |
4.1 地面区域探查治理关键技术 |
4.1.1 钻探探查技术研究 |
4.1.2 注浆技术研究 |
4.1.3 地面区域探查治理的技术难点 |
4.2 裂隙内浆液扩散机理研究 |
4.3 深部条件下奥灰岩中受注介质类型研究 |
4.4 浆体粘滞性时变过程研究 |
4.4.1 现场试验设计 |
4.4.2 不同水灰比水泥单液浆的粘滞性变化 |
4.4.3 钻井液对水泥单液浆粘滞性的影响研究 |
4.5 奥灰富水层注浆浆液控制技术及工艺参数 |
4.6 小结 |
5.工程实例应用 |
5.1 邢东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突水原因分析 |
5.1.1 煤层底板岩层水文地质条件 |
5.1.2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原因分析 |
5.2 奥灰区域治理改造方案 |
5.3 治理效果分析 |
5.3.1 奥灰单位吸水率变化分析 |
5.3.2 异常导升通道探查分析 |
5.3.3 现有突水点水量变化分析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石拉乌素矿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研究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与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3 工作面异常涌突水情况分析 |
3.1 突水经过 |
3.2 离层水害形成条件 |
3.3 涌水量及含水层水位变化 |
3.4 小结 |
4 离层水涌突机理分析 |
4.1 覆岩变形破坏和离层发育特征 |
4.2 数值模拟研究 |
4.3 极限隔水层厚度 |
4.4 洛河组水体漏失量 |
4.5 小结 |
5 离层水害防治措施 |
5.1 水害类型分区 |
5.2 井下疏放水孔 |
5.3 控顶区离层水害防治 |
5.4 限制采高 |
5.5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神府矿区隔水土层采动失稳突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顶板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
1.2.2 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现状 |
1.2.3 “水-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2.4 突水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5 以往顶板突水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神府矿区隔水土层特性分析 |
2.1 神府矿区水文地质概况及煤层赋存特征 |
2.1.1 神府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
2.1.2 隔水土层赋存特征 |
2.1.3 神府矿区煤层赋存特征 |
2.2 隔水土层特征分析 |
2.2.1 隔水土层物理-水理-力学性质指标 |
2.2.2 隔水土层水理特性 |
2.2.3 隔水土层物理特性 |
2.2.4 隔水土层形变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3 隔水土层裂隙损伤-弥合机理分析 |
3.1 隔水土层裂隙发育分析 |
3.1.1 土体孔隙-裂隙介质渗流耦合理论 |
3.1.2 土体裂隙发育机理 |
3.2 应力恢复对隔水土层纵向裂隙的弥合效应 |
3.2.1 土体纵向裂隙自适应弥合机理 |
3.2.2 土体纵向裂隙弥合度 |
3.3 土体纵向裂隙弥合演化分析 |
3.3.1 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
3.3.2 耦合作用下裂隙弥合过程 |
3.3.3 裂隙咬合铰接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4 隔水土层孔隙水压畸变与顶板突水灾变的时空响应特征 |
4.1 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与开采关系解析解 |
4.2 不同开采厚度的孔隙水压动力反应模拟 |
4.2.1 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 |
4.2.2 流固耦合模型建立 |
4.2.3 模拟结果分析 |
4.3 沟谷下的孔隙水压动力反应模拟 |
4.3.1 沟谷地质条件 |
4.3.2 多因素拟合修正公式突水判别 |
4.3.3 基于孔压动力反应的突水模拟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5 采动及渗流作用下隔水土层失稳-突水机理 |
5.1 薄基岩浅埋煤层顶板突水特征分析 |
5.2 隔水土层破坏失稳准则 |
5.2.1 土层“铆钉式剪切破坏”判别准则 |
5.2.2 土层“椭圆弧拉伸破坏”判别准则 |
5.3 隔水土层失稳突水演化试验研究 |
5.3.1 固液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 |
5.3.2 土层失稳诱灾演化试验 |
5.4 隔水土层裂隙自适应弥合演化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隔水土层稳定性的突水预测模型 |
6.1 神府矿区顶板突水影响指标 |
6.2 耦合预测模型 |
6.2.1 模型理论基础 |
6.2.2 耦合预测模型的建立 |
6.3 基于隔水土层稳定性的层次结构模型 |
6.4 工作面突水预测实例分析 |
6.4.1 工作面概况及突水影响指标 |
6.4.2 突水判断矩阵构建 |
6.4.3 一级指标突水危险性等级 |
6.4.4 顶板突水危险性综合等级 |
6.4.5 突水危险点预测 |
6.4.6 现场涌水量实测反馈 |
6.5 矿井突水预测实例分析 |
6.5.1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6.5.2 南梁井田范围突水预测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采动覆岩离层水突水灾害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红柳煤矿离层水形成条件分析 |
2.1 红柳煤矿概况 |
2.2 采动覆岩分带 |
2.3 基于关键层与弹性梁理论的离层计算 |
2.4 离层水形成及突水条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采动覆岩离层的相似模型模拟 |
3.1 相似材料 |
3.2 相似物理模型 |
3.3 相似模型采动过程覆岩形态变化 |
3.4 相似模型采动过程竖向应力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离层水突水突水孕灾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拟方法在煤矿开采问题中的应用 |
4.2 数值模型方案与参数选取 |
4.3 导水裂隙带动态演化规律 |
4.4 离层及离层水的数值模拟识别及其动态演化 |
4.5 对应实际突水位置的典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离层水突水危险性评价模糊数学模型 |
5.1 离层水突水危险性评价因素指标 |
5.2 离层水突水危险性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 |
5.3 指定开采距离下的离层水突水危险性评价 |
5.4 离层水突水危险性动态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害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上覆岩层突水机理分析 |
1.2.2 离层(离层水)发育规律分析 |
1.2.3 地质构造对离层形成影响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2.2.1 区域地层 |
2.2.2 井田地层及构造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覆岩离层发育物理实验研究 |
3.1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
3.2 实验模型建立及实验方案 |
3.3 实验模拟 |
3.4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覆岩离层发育数值模拟实验 |
4.1 实验原理 |
4.2 模型构建与实验模拟 |
4.3 实验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层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分析 |
5.1 覆岩破坏机理分析 |
5.1.1 弹性基础梁模型 |
5.1.2 顶板岩层拉剪破坏 |
5.2 导水裂隙带发育机理分析 |
5.2.1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因素 |
5.2.2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理论分析 |
5.3 离层发育机理分析 |
5.3.1 离层产生的条件 |
5.3.2 离层空间体积参数 |
5.3.3 离层水形成的判断准则 |
5.4 离层发育规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采动效应下断裂构造破坏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岩体地质力学特征及断裂构造破坏力学特性分析 |
2.1 断裂构造破坏力学特性分析 |
2.2 含断裂构造岩体的解析力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含断裂构造岩体的渗透规律实验研究 |
3.1 渗透特性试验概述 |
3.2 岩体流固耦合条件下的渗流场 |
3.3 含断裂构造岩体的渗透规律试验研究 |
3.4 岩石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采动效应下断裂构造破坏特性的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相似理论 |
4.3 试验设计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采动效应诱发断裂构造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固液耦合理论分析 |
5.2 固液耦合的计算原理 |
5.3 采动效应诱发断裂构造破坏特征的模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采动效应下含断裂构造底板岩体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 |
6.1 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 |
6.2 断裂构造发育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研究 |
6.3 工程实践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EW-FAHP的平煤十三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平顶山十三矿水文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大气降水、地表水对矿井涌水量的影响 |
2.2 地层与构造 |
2.2.1 矿井地层 |
2.2.2 矿井构造 |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4 十三矿煤层底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4.1 矿井主要含水层 |
2.4.2 矿井主要隔水层 |
2.4.3 矿井突水通道及特征 |
3 基于EW-FAHP的脆弱性指数法 |
3.1 脆弱性指数法的基本原理 |
3.2 基于EW-FAHP的脆弱性指数法 |
3.2.1 GIS的理论基础 |
3.2.2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理论基础 |
3.2.3 熵权法(EW)的理论基础 |
3.2.4 EW-FAHP耦合确定权重 |
3.2.5 基于EW-FAHP的脆弱性指数法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 |
4 煤层底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与确定 |
4.1 十三矿历史突水情况 |
4.2 突水成因规律分析 |
4.3 己四采区煤层底板突水因素分析 |
4.3.1 水压 |
4.3.2 有效隔水层厚度 |
4.3.3 断层 |
4.3.4 灰岩水富水性 |
5 己四采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5.1 底板突水因素量化处理并建立专题图 |
5.1.1 含水层水压 |
5.1.2 含水层富水性 |
5.1.3 隔水层有效厚度 |
5.1.4 断层分维值 |
5.2 影响因素归一化专题图的建立 |
5.3 EW-FAHP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 |
5.3.1 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5.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3 EW-FAHP耦合法确定综合权重 |
5.4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模型的建立 |
5.5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分区 |
5.6 脆弱性指数法与突水系数法的比较评价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采煤工作面特大型突水水源及突水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D]. 史先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矿井突水实时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D]. 王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4]邯邢矿区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D]. 胡宝玉.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5]石拉乌素矿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D]. 赵东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神府矿区隔水土层采动失稳突水机理研究[D]. 杨涛.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采动覆岩离层水突水灾害演化规律研究[D]. 张鑫全.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8]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害发育规律研究[D]. 付恒心.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9]采动效应下断裂构造破坏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D]. 袁久党. 山东科技大学, 2018
- [10]基于EW-FAHP的平煤十三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 杜鹏卓. 河南理工大学, 2017(11)
标签:工作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