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中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辽河中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一、辽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寒[1](2021)在《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及沉积物中DOM与微生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文中提出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和微生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对维系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采集了辽河保护区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地表水及沉积物样品,开展河流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光谱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辽河保护区DOM结构组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揭示DOM组成结构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及沉积物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但不稳定。总体来说,辽河保护区河流地表水主要受N、P元素与有机物输入的影响。从空间上看,枯水期时辽河保护区地表水支流污染物浓度高于干流;丰水期时则干流污染程度较高,且N元素与有机污染物浓度主要表现为下游较高。从季节上看,辽辽河保护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表现为丰水期较差,且丰水期时TN、NH3-N、COD浓度显着升高,TP浓度显着降低。(2)辽河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中DOM主要组分为陆源及海洋源类腐殖质组分C1、类富里酸组分C2、类色氨酸组分C3,且以类腐殖质组分(C1、C2)为主导。其来源受内源与外源共同作用。从空间上看,辽河保护区DOM浓度表现为支流>干流的分布特征,且支流DOM腐殖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芳香性及疏水性;DOM的腐殖化程度沿河流上游至下游呈现出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而沉积物中DOM的腐殖化程度沿河流上游至下游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从季节上看,丰水期内降水量和地表径流增加,DOC浓度升高,且类蛋白质组分相对浓度升高,芳香性降低。DOM各荧光组分对TN、TP、COD、重金属相关性较好,对辽河保护区具有一定的环境指示意义。(3)辽河保护区内微生物多样性从空间上看,上游至下游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着差异,下游河段样品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普遍高于上游河段,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高于地表水;从季节上看,辽河保护区地表水中微生物多样性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在门分类水平下,辽河保护区枯水期地表水中优势微生物主要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且温度(T)、化学需氧量(COD)是影响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丰水期地表水中优势微生物主要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Bacteroidota等,且溶解氧(DO)、Cu是影响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沉积物中优势微生物主要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等,且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对重金属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丰水期时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Actinobacteriota(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Cyanobacteria(蓝藻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说明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在丰水期时可能会受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污染影响。与地表水中微生物的群落丰度相比,沉积物中Chloroflexi(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进一步探究辽河保护区DOM与微生物的响应关系发现,DOM各组分与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关系,可为深入揭示微生物降解利用DOM及微生物种群丰度的影响因素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巴艳楠[2](2021)在《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入海河流污染物的输送成为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陆源污染治理是改善近海水质的关键。辽河是渤海辽东湾主要入海河流之一,经过多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措施,来自辽河流域内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然而山林、农田和城市等地产出的非点源污染将是影响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辽河流域(福德店以下)为研究对象,通过SWAT模型对辽河流域进行水文和水质模拟,集合点源污染的资料统计分析,研究了区域内氮磷的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明确了各子流域污染负荷来源,针对污染特征开展了问题识别与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分布特征方面,污染负荷年际变化受到降雨量影响。2016年水量充足,入海污染负荷占入河量比重增大,每年有更多氮磷负荷进入渤海,枯水年份会减少总氮污染负荷从流域流出。总氮非点源污染负荷集中于5月与7月,占总污染负荷的78%。总磷非点源污染负荷集中于7月,占总污染负荷的68%。空间分布特征方面,上游交汇口(福德店附近)和中下游过渡区两个区域总氮污染负荷大多低于100吨,中上游铁岭段与下游盘锦段总氮污染负荷大多高于100吨。(2)污染负荷来源解析:研究区域内总氮的污染负荷来源中,点源污染占比较高。总磷污染负荷来源中,非点源污染占比较高。2016年研究区域点源污染负荷总氮量为2904.6吨,总磷量为109.1吨。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比重为41.0%,非点源总磷污染负荷占比80.7%。点源污染负荷占比超过70%的子流域为铁岭、沈阳(沈北新区)、盘锦附近,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比超过70%子流域很多,污染负荷集中于研究区域的中上游东部地区。(3)研究区域内点源污染主要为污水厂尾水排放,需要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净化,建设生态处理设施,以避免对河道水环境带来负担。非点源污染主要为农业种植,大量的施肥灌溉与农药使用,带来了流域总体污染负荷的增加。且这种农业非点源污染并没有进行后续治理,是研究区域中面积占比超过70%的农村区域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治理建议为农业活动中应严格控制施肥量,提升肥料使用效率,对牲畜粪便进行回收,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刘玉斌[3](2021)在《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人类开发活动等背景下,围填海、陆源污染、海岸侵蚀等规模与强度均不断增大,我国海岸带生境正在或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50%以上的滨海湿地已丧失,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呈现不可持续的趋势。鉴于此,亟待开展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为海岸带区域政策制定、实施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定参考和科学支撑。本研究尝试中国海岸带宏观大尺度的历史时期和未来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为全面了解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服务与价值的演变规律,从中国海岸带基本特征出发,参考诸多研究成果,构建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分类系统,开展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与多样性分析研究,基于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集,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转移变化特征及其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为后续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估算提供支撑。选择主流成熟的具有普适性的估算模型或方法,评估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4种典型生态服务及其价值,探讨研究区生态服务及其价值变化规律,并基于2025年多情景土地利用数据模拟评估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探讨未来多情景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基于中国海岸带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诸多研究成果,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开展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识别和多样性研究;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离海岸线20 km范围的陆域其多样性变化最为剧烈,多样性高值区多分布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地区域、海岸带滩涂和河口三角洲湿地,而低值区多分布于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区域,受人为活动干扰剧烈。(2)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由海洋向内陆整体格局大致呈“浅海水域—滨海湿地—人工湿地(盐田和养殖)—陆地混合类型区”空间分布特征。2000-2015年是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人为开发活动显着的时期,城乡用地、养殖和工矿用地扩张显着,侵占大量耕地、浅海水域、滨海湿地和水库坑塘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人为开发强度趋缓。我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整体斑块的破碎化态势显着,斑块类型间更加复杂多样,某些特定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斑块集聚化明显。(3)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NPP与产水量空间分布整体均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陆域型生态系统的NPP值高于浅海水域生态系统。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陆域NPP总量和土壤保持总量均呈下降的趋势,15年间分别减少586.36万吨和956万吨。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产水量、陆域池塘养殖产量和理想状态下盐田海盐产量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而近海最大持续渔获量略微下降。(4)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5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354.63亿元。中国海岸带不同类型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不同,其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呈显着增长趋势,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占比最大,其次是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而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占比均较小。(5)2025年趋势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分别为31791.68亿元和31917.27亿元,与2015年相比,两种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减少245.23亿元和119.64亿元,趋势延续情景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显着。两种情景下中国海岸带区域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趋势延续情景下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增加显着,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缓慢减少,而趋势延续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下降显着。

开晓莉[4](2021)在《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作为两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可在河流水环境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下,在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之间迁移转化,对水环境造成持久性影响,探明其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作用机制及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清水河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OCPs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同位素定年及数学模型等方法,对重金属和OCPs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历史沉降记录、主要来源、潜在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风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作用机制及吸附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系统地对重金属和OCPs在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来源、归宿及生态风险研究发现: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倍数、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在不断的降低,重金属中Cd和Hg的生态风险较大,Cr和Hg在某些断面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的可能。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为活动产生的Cd和Hg的复合型污染。沉积物中共检出19种OCPs,检出含量范围为nd~36.527ng·g-1,检出率为79.05%,OCPs污染以DDTs和Endosulfan为主。整个河流OCPs含量总体上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5~20cm沉积范围内污染峰明显。OCPs中Endosulfan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尤其在5~10cm沉积范围内可能对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4类典型的OCPs(HCHs、DDTs、Endosulfan及Chlordane)污染主要来自于历史上的残留,但近些年局部地区环境中有少量林丹、三氯杀螨醇、硫丹及氯丹类化合物的输入。(2)利用210Pb同位素定年法进行重金属和OCPs的沉降记录研究,揭示了重金属和OCPs从1977~2017年期间的沉降记录,其中重金属污染与经济发展相关,OCPs与使用量相关。在1977~2017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不断的加剧,而OCPs污染程度基本上在不断减弱,重金属和OCPs分别在1993~2001年、1985~1993年期间污染明显。(3)研究揭示了沉积物中OCPs、重金属、理化参数及营养元素之间的赋存关系和作用机制,优选建立了重金属、OCPs吸附量与控制因素之间的函数模型。研究发现Cd与Hg、As与Pb具有相似的来源和分布规律,而Cr的富集有着较独立的形成因素,表层沉积物中TOC、盐度分别对Cd和Pb的积累和迁移有一定的影响,Cd与TOC具有亲源性,Pb释放量的增幅随盐度梯度增加呈逐渐递增趋势,且在高盐度环境下表层沉积物对DDTs拥有更大的吸附效率,而γ-HCH和HCHs的含量随着pH的增加而降低,TN和TP分别对EndosulfanⅡ和DDT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重金属Cr和Pb对Endosulfan,Cd对p,p’-DDT,As对Heptachlor epoxide和DDE,以及Pb对p,p’-DDE和DDE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和富集均有一定的影响。(4)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对清水河流域周边1600余名居民的基础、饮水及皮肤暴露参数进行研究发现:人群饮水摄入率、涉水行为频率及持续时间均受城乡、性别、年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明显的差异,皮肤比表面积也受年龄、城乡、性别等因素的影响。(5)通过对水体重金属和OCPs通过不同暴露途径对不同人群所致潜在健康风险进行研究发现:重金属和OCPs对不同人群所致健康总风险水平在1.575×10-5~1.640×10-4a-1之间,且枯水期>春汛期>夏汛期,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男性>女性,人群年龄越小,所受健康风险越大,女性所受皮肤暴露健康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18~40岁城市女性。手部是人体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受健康风险最高的一个部位,且成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水环境中致癌重金属为重点控制的健康风险因子,尤其是As,且枯水期为重点关注时期。以上研究成果为控制清水河重金属和OCPs污染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治理和改善流域水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博[5](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钱省委[6](2020)在《基于水沙变化的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评价及修复规划》文中研究表明辽河作为辽宁人民的母亲河,其泥沙问题一直都是辽河流域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辽河深受过度开发之苦,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用水缺乏,生态环境恶化,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江三湖”(三江指淮河、辽河、海河,三湖指太湖、巢湖、滇池)之一。近年来,每到春耕季节(3-4月)辽宁省内多地经常性发生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如2007年3月31日辽宁全省遭遇大范围长时间的扬沙和沙尘天气,时间持续近23小时,降尘总量达到25.32万t,朝阳区域降尘量超过5万吨,最小能见度只有500m。这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十分不符。在此背景下,进行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评价及生态修复规划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针对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问题,对研究区水沙特性、土地利用结构、植被覆盖度进行分析,查取相关资料,构建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现状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生态现状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福德店站、通江口站、铁岭站月均最大流量均在1998年8月分别为755m3/s、1050m3/s和829m3/s;三站年平均输沙量分别为104.67万t、136.19万t和124.07万t,相应年际变差系数分别为2.10、1.67和1.94;三站径流量和输沙率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月~9月相对较强,其中福德店和通江口分别在7月份和4月份水沙相关性最强,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3和0.939;铁岭站的显着正相关关系没有其他两站的强,这与原始数据的问题有一定关系,12月~3月份相对较弱。(2)研究区土地利用为耕地和裸地,总占比均达到50%,2018年裸地面积减少,相应未利用土地面积急剧增加这与划界自然封育和退耕还河的措施关系紧密。(3)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均在40%以上,05-18年间出现减少和回升,但整体变化不大。(4)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生态现状级别特征值为0.405,其对应的评价等级为“一般”,这说明研究区泥沙治理和生态现状水平与辽宁省生态建省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对辽河流域生态现状进行改善。(5)针对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规划。从生态影响关键因素角度,提出辽河中下游河道5处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维护建设,支流与干流交汇处24处生态蓄水湿地建设的生态修复规划,为辽河流域生态廊道的建设提供基础,从而确保辽河流域向好的方向发展。制定泥沙治理5大措施“拦、排、放、调、挖”,调整河道泥沙状态。

初亚奇[7](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程佩瑄[8](2020)在《典型流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研究 ——以松花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域水化学完整性是水生态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关于水化学完整性评价的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都比较缺乏,这制约了我国对于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基于我国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本文构建了流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体系,并利用现场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松花江流域进行了案例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建立了基于流域水生态环境特征的流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体系,研究提出了化学指标筛选方法、化学指标参照状态和生态阈值的推导方法以及评价模型。以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指标筛选原则,利用3S技术、偏最小二乘回归、广义可加模型和排序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以化学指标代表性分析、化学指标对人为因素敏感性分析以及化学指标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为主体的指标筛选方法。在参照点确定中,在栖境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面源污染和土地利用的定量标准以及点源污染的限制因素;建立了以野外调查为基础的生态阈值推导方法,选取分类回归树(CART)推导基于生物参数的生态阈值,选取临界指示物种法(TITAN)推导基于保护敏感物种的生态阈值,并识别主要指示物种。在目标-要素-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为化学完整性指标赋权,加权求和形成化学完整性综合指数(Chemical Integrity Index,CII),并建立评价标准。以松花江为典型流域开展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丘陵山区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功能丰富度高于平原地区,平原地区有机物以及营养盐浓度高于丘陵山区。松花江水化学完整性的关键指标为,丘陵山区:pH、EC、DO、CODMn、BOD5、LAS、NH3-N、NO3-N、TP和石油类;平原地区:pH、EC、DO、CODCr、BOD5、NH3-N、TN、TP、石油类、Cu和Zn。人口密度主要在平原地区对DO、TP和石油类影响显着;类型水平的边缘、形状的复杂性与土地利用类型相比对水质的影响更显着。有机物与营养盐是两个分区影响底栖动物物种分布、群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主要因素。松花江流域所有参照点位均位于丘陵山区,各指标的参照状态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分别推导出了DO、CODCr、CODMn等关键指标在丘陵山区和平原地区的生态阈值并识别对应指示物种。化学完整性关键指标的阈值和指示物种存在空间差异,TP在丘陵山区的正响应阈值高于平原地区,其它指标的阈值均为平原地区高于丘陵山区。在丘陵山区,化学指标阈值的主要负响应和正响应物种分别为蜉蝣目和摇蚊科,而在平原区则分别为腹足纲和寡毛纲。综合评价表明,2016年松花江流域水化学完整性状况整体较好,在丰水期、平水期和冰封期,共有68.776.5%的点位处于“较完整”的状态,13.824.1%的点位处于“一般”的状态,处于“较不完整”的状态的点位则占7.424.1%,没有“不完整”的点位。松花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化学完整性优于上游地区,嫩江左岸化学完整性状况优于右岸地区。伊通河流域、饮马河流域、阿什河流域、倭肯河流域以及乌裕尔河流域的化学完整性状况较差。参照点位的水化学完整性状况具有季节性差异,且优于其它监测点位,验证了所构建评价体系方法的合理性。

黄远奕[9](2020)在《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的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我国流域呈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汞、镉、铬、铅和类金属砷为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目前,我国提出了流域单元与行政单元相结合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模式,但缺少高时空分辨率的重金属排放数据和能在全国尺度识别重金属排放环境风险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这一防治模式的开展。本研究针对上述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构建可支持更高时空分辨率的重金属灰水足迹(HMGWF)测算模型,揭示近3个五年规划期间(2000-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针对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结合灰水足迹环境可持续性评价(GWF-ESA)和USEtox模型的理论框架,提出HMGWF和重金属环境影响程度(HMEIL)2个指标,解决了灰水足迹在评价重金属排放环境影响方面的不足。以HMGWF和HMEIL为核心指标,构建了 HMGWF环境影响评价(HMGWF-EIA)模型,并提出模型所需数据的采集和测算方法,以及缺失数据的估算方法,形成了 HMGWF-EIA数据库。利用HMGWF-EIA模型及其数据库,在1km×1km网格尺度上测算了我国2000-2015年各月各行业的工业废水HMGWF,是目前能够覆盖全国范围且时空分辨率最高的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数据。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了高污染区域、重点污染行业和关键重金属;在流域尺度分析了我国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了各流域的污染程度及风险特征。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构建了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解模型,分析了生产规模因子、废水强度因子和污染浓度因子对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驱动效应及其分布,结果显示生产规模因子主要起促进作用,而废水强度因子和污染浓度因子主要起抑制作用。以辽河流域为例,进一步分析了 3个因子的驱动效应,并构建重金属减排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提出了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的成本效益最优路径。针对行政单元和流域单元相结合重金属减排及综合防治,提出了 3点建议:①把HMGWF和HMEIL作为环保税的参考指标;②根据流域的水文特征,优化产业生产布局;③流域内各行政单元应协同发展,权衡经济与环境利益。

方云祥[10](2020)在《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的几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快速的经济发展在带来国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积累了各种环境问题。伴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国民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和要求也日渐提升。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已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流域作为一个以水力联系为基础自然形成的地理单元,其区域内各自然环境要素存在着紧密联系,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往往具有流域性的特征。因此,在解决流域环境问题时,从流域全局以及影响流域生态环境的多要素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考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需要从流域的角度出发去解决流域性环境问题,但在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方面有待完善。本研究从流域的角度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流域环境管理对策研究,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研究,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踏勘、样品采集与分析统计,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和国外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方法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三个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理念对安徽省的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安徽省境内有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根据对三大流域内一级流域的自然特征、规模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开展情况,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根据典型流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服务功能等,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由决策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和变量层组成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建立5个等级的评分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中各层级指标进行逐层赋权,建立了逐级加权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2)对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水资源、水质、人口、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在三个流域共126个点位开展水生生物采集,74个点位开展河道水文状况实地调查;在对调查和采集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对三个流域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得出: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8.8分、63.6分、77.5分,健康级别均属于良好级别;各流域内部上、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对比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域生态系统要优于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根据单个具体指标和要素评价,发现水生生物相关指标和河道连通性指标评分较低,是影响三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水质指标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对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了单纯的化学水质指标在反映水环境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发现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总体特征存在着空间条块分割和部门多头管理的特点,从流域整体角度进行环境管理的特点不明显。综合分析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流域环境管理的经验,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出发,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从管理理念、法规体系、管理目标、管理机构与机制、流域规划、环境问题的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辽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及沉积物中DOM与微生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DOM的组成及来源
        1.2.2 DOM的光谱学特征
        1.2.3 DOM的环境效应
        1.2.4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势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2 实验材料
    2.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2.4 样品测定
        2.4.1 常规理化指标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2.4.2 DOM三维荧光光谱与吸收光谱测定
        2.4.3 DNA提取及16S rRNA高通量测序
    2.5 数据处理
        2.5.1 DOM光谱数据处理
        2.5.2 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2.5.3 数据统计分析
第3章 辽河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调查分析
    3.1 辽河保护区枯水期地表水理化性质分析
    3.2 辽河保护区丰水期地表水理化性质分析
    3.3 辽河保护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辽河保护区DOM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4.1 枯水期DOM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4.1.1 枯水期DOM组成
        4.1.2 枯水期DOM空间分布特征
        4.1.3 枯水期DOM荧光光谱分析
        4.1.4 枯水期DOM结构特征
        4.1.5 枯水期DOM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2 丰水期DOM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4.2.1 丰水期DOM组成
        4.2.2 丰水期DOM空间分布特征
        4.2.3 丰水期DOM荧光光谱分析
        4.2.4 丰水期DOM结构特征
        4.2.5 丰水期DOM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 沉积物中DOM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4.3.1 沉积物中DOM组成
        4.3.2 沉积物中DOM空间分布特征
        4.3.3 沉积物中DOM的荧光光谱分析
        4.3.4 沉积物中DOM结构特征
        4.3.5 沉积物中DOM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辽河保护区微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5.1 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5.1.1 枯水期微生物α多样性与β多样性分析
        5.1.2 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5.1.3 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1.4 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DOM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5.2 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5.2.1 丰水期微生物α多样性与β多样性分析
        5.2.2 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5.2.3 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4 丰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DOM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5.3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5.3.1 沉积物中微生物α多样性与β多样性分析
        5.3.2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5.3.3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4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DOM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特色
    6.2 主要结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污染负荷研究
        1.2.2 污染源解析研究
        1.2.3 数值模型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2 研究区域情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状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水文气象状况
        2.1.4 环境质量状况
    2.2 流域采样调查
        2.2.1 采样调研方案
        2.2.2 调查结果分析
        2.2.3 实验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SWAT模型建立
    3.1 SWAT模型原理
    3.2 SWAT模型构建
    3.3 SWAT模型率定
        3.3.1 模型水文参数率定分析
        3.3.2 模型水质参数率定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辽河流域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
    4.1 污染负荷时间分布特征
        4.1.1 污染负荷年际变化情况
        4.1.2 污染负荷年内变化情况
    4.2 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
        4.2.1 总体分布特征
        4.2.2 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4.2.3 地形地貌分布特征
    4.3 污染负荷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4.3.1 水文气候变化影响
        4.3.2 流域下垫面条件影响
        4.3.3 人类活动影响
    4.4 流域污染负荷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辽河流域污染负荷源解析
    5.1 污染负荷来源分析
    5.2 点源污染负荷统计分析
        5.2.1 点源污染来源
        5.2.2 点源污染分析
    5.3 点源、非点源污染负荷划分
    5.4 本章小结
6 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对策
    6.1 辽河流域治理目标
        6.1.1 入海负荷达标
        6.1.2 地表水质达标
    6.2 问题识别与成因分析
        6.2.1 城市径流与废水排放
        6.2.2 农村生活与化肥施用
    6.3 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对策
        6.3.1 点源污染治理
        6.3.2 非点源污染治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论文依托项目情况
致谢

(3)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概念
        1.2.1.1 生态系统概念
        1.2.1.2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1.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方法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进展
        1.2.3.1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
        1.2.3.2 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2.3.3 单一生态系统或服务价值评估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岸带界定
        2.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2.1.3 自然地理概况
        2.1.4 经济社会概况
    2.2 主要数据源介绍
        2.2.1 土地利用数据
        2.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遥感数据
        2.2.5 其他数据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
    3.1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1.1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1.2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1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2 海岸带分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3.2.3 海岸带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3.3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变化特征
        3.3.1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4.1.2 土地利用转移
        4.1.3 景观格局指数
    4.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2.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
        4.2.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4.2.3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
    4.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4.3.1 类型水平的变化特征
        4.3.2 景观水平的变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估算
    5.1 海岸带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5.1.1 海岸带NPP物质量
        5.1.1.1 陆域NPP物质量估算
        5.1.1.2 海域NPP产品数据处理
        5.1.1.3 海陆NPP产品数据集构建
        5.1.2 海岸带NPP变化特征
        5.1.2.1 海岸带NPP时间变化
        5.1.2.2 海岸带NPP空间变化
        5.1.2.3 不同生态系统NPP变化特征
    5.2 海岸带物质产品估算
        5.2.1 海岸带渔业产量估算
        5.2.1.1 海岸带陆域渔业产量估算
        5.2.1.2 海岸带近海渔业产量估算
        5.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估算
        5.2.2.1 理想状态海盐估算模型
        5.2.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变化
    5.3 水源涵养估算
        5.3.1 水源涵养估算模型
        5.3.1.1 In 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
        5.3.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5.3.2 产水量估算结果
        5.3.2.1 产水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5.3.2.2 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5.3.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产水量
    5.4 土壤保持估算
        5.4.1 土壤保持量模型
        5.4.1.1 土壤保持模型
        5.4.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5.4.2 土壤保持估算结果
        5.4.2.1 土壤保持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5.4.2.2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5.4.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1 价值核算方法
        6.1.1 物质生产价值核算方法
        6.1.2 固碳释氧价值核算方法
        6.1.3 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方法
        6.1.4 土壤保持价值核算方法
    6.2 不同生态服务价值
        6.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6.2.1.1 有机物质价值变化
        6.2.1.2 物质产品价值变化
        6.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6.2.2.1 固碳价值变化
        6.2.2.2 释氧价值变化
        6.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6.2.3.1 水源涵养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6.2.3.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
        6.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6.2.4.1 土壤保持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6.2.4.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
    6.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演变特征
        6.3.1 研究方法
        6.3.2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特征
        6.3.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集聚特征
        6.3.4 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土地利用未来情景的生态服务价值模拟
    7.1 土地利用未来情景模拟
        7.1.1 情景设置和土地利用需求
        7.1.2 PLUS模型
        7.1.3 未来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7.2 未来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7.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7.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7.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7.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7.2.5 生态服务总价值变化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OCPs和重金属污染物概述
        1.2.1 OCPs
        1.2.2 重金属污染物
        1.2.3 重金属和OCP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3 水体和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3.1 水体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3.2 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4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5 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1.5.1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1.5.2 人群暴露参数研究
    1.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 流域和河道特征
        2.1.3 流域水文要素
        2.1.4 重金属、OCPs残留概况
    2.2 采样点位的布设及样品采集
        2.2.1 采样点位的布设
        2.2.2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2.3.1 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
        2.3.2 OCPs的测定
        2.3.3 重金属的测定
        2.3.4 沉积柱定年测试及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3.1 概述
    3.2 清水河沉积物中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3.2.1 表层沉积物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3.2.2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
    3.3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3.3.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重金属赋存的影响
        3.3.2 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及分析方法
        3.3.3 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控制因素及函数模型构建
    3.4 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3.4.1 沉积柱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3.4.2 沉积柱中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3.4.3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聚类分析
        3.4.4 重金属沉积历史与区域GDP及人口变化的关联分析
    3.5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3.5.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3.5.2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5.3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毒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4.1 概述
    4.2 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4.2.1 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与污染特征
        4.2.2 沉积柱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4.3 沉积物中OCP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1 HCH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2 DDT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3 Chlordane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4 Endosulfan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4 OCPs的归趋及作用机制
        4.4.1 OCP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2 OCPs的主成分分析
    4.5 沉积物对OCPs吸附的控制因素及模型构建
        4.5.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OCPs吸附影响及模型构建
        4.5.2 沉积物中重金属对OCPs吸附的影响及模型构建
    4.6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环境行为和交换规律研究
        4.6.1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百分含量比较
        4.6.2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OCPs的富集情况
        4.6.3 OCPs的环境行为和归宿分析
    4.7 清水河沉积物中OCPs生态风险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5.1 概述
    5.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参数
        5.2.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5.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5.3 人群暴露参数的确定
        5.3.1 人群暴露参数
        5.3.2 调查分布及方法
        5.3.3 研究区人群体重和饮水摄入率
        5.3.4 研究区人群皮肤暴露参数
    5.4 水体中重金属和OCPs的污染特征
        5.4.1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5.4.2 水体中OCP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5.5 清水河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
        5.5.1 重金属和OCPs污染因子所致健康风险特点
        5.5.2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风险分类分析
        5.5.3 重金属和OCPs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5.5.4 重金属和OCPs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5.5.5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总风险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象条件概况
    2.3 流域水系概况
    2.4 地形地貌概况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3.2 地层岩性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4.2 研究尺度选择
    4.3 均衡计算单元
    4.4 地下水均衡法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4.6 水均衡分析
    4.7 地下水资源量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5.3 超采区划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1 数据与预处理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7.1 模拟范围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7.3 数学建模
    7.4 数值方法
    7.5 参数选用
    7.6 模型参数率定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水沙变化的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评价及修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河道泥沙及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河道泥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河道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区域概况
        1.4.1 自然地形概况
        1.4.2 社会经济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辽河中下游水沙变化分析
    2.1 径流特征分析
        2.1.1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
        2.1.2 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2.1.3 年均径流量数据提取
    2.2 泥沙特征分析
        2.2.1 泥沙年内变化规律
        2.2.2 泥沙年际变化规律
        2.2.3 年均径流量数据提取
    2.3 水沙相关性分析
        2.3.1 水沙年际变化
        2.3.2 水沙相关性分析
    2.4 河道断面冲淤规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河中下游河岸带土地利用结构
    3.1 河岸带土地利用特征
        3.1.1 土地分类数据来源
        3.1.2 土地分类数据分析
        3.1.3 耕地面积数据提取
    3.2 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
        3.2.1 研究区矢量边界的制作
        3.2.2 遥感数据源及获取
        3.2.3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4 遥感数据结果
        3.2.5 植被覆盖度数据提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现状评价
    4.1 河道生态现状评价基本方法
        4.1.1 模糊层次系统分析
        4.1.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简介
    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 评价指标选取
        4.2.3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4.3 指标权重确定
        4.3.1 主观权重
        4.3.2 客观权重
        4.3.3 组合权重
    4.4 模糊综合评价
        4.4.1 确定评价指标集
        4.4.2 确定指标评价标准值
        4.4.3 隶属度的计算
        4.4.4 模糊综合评价及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5.1 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5.2 生态修复工程布置
        5.2.1 生态修复关键因素及措施
        5.2.2 生态格局
        5.2.3 生态修复工程布局
        5.2.4 生态修复与治理保护措施
    5.3 泥沙治理布局
        5.3.1 工程措施治理泥沙
        5.3.2 固沙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4 研究评述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框架
        3.3.3 技术路线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自然条件现状
        5.1.2 水土资源分析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典型流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研究 ——以松花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生态完整性研究进展
        1.2.1 生态完整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1.2.2 生态完整性的评价方法
    1.3 化学完整性研究进展
        1.3.1 化学完整性的概念和内涵
        1.3.2 化学完整性评价指标
    1.4 参照状态及生态阈值的研究进展
        1.4.1 参照状态
        1.4.2 生态阈值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1.6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流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方法研究
    2.1 水化学完整性评价体系结构
    2.2 水化学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2.1 水化学指标的生态学意义
        2.2.2 指标的筛选原则
        2.2.3 流域代表性化学指标的筛选方法
        2.2.4 化学指标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性分析
        2.2.5 化学指标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2.3 参照状态的确定方法
        2.3.1 参照点位选取方法
        2.3.2 参照状态确定方法
    2.4 化学完整性指标阈值的推导方法
        2.4.1 生态阈值的理论
        2.4.2 推导方法的选取
        2.4.3 推导流程
    2.5 评价模型的构建
        2.5.1 评价指标标准化
        2.5.2 评价权重的确定
        2.5.3 构建化学完整性综合指数
        2.5.4 评价标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松花江水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3.1 松花江流域概况
        3.1.1 流域自然环境基本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和讨论
        3.3.1 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特征
        3.3.2 松花江流域生境状况
        3.3.3 松花江流域底栖动物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松花江水化学完整性指标筛选研究
    4.1 化学指标的代表性分析
    4.2 化学指标对人为因素干扰的敏感性分析
        4.2.1 化学指标敏感性分析结果
        4.2.2 影响化学指标的关键人为因素识别
    4.3 化学指标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研究
        4.3.1 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关键化学指标
        4.3.2 化学指标与大型底栖动物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4.4 化学指标筛选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松花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与分析
    5.1 松花江化学完整性指标参照状态
        5.1.1 参照点位的选取
        5.1.2 参照状态确定
    5.2 松花江化学完整性指标生态阈值的确定
        5.2.1 化学指标的阈值
        5.2.2 指示物种
        5.2.3 讨论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结构方程模型确定权重
        5.3.2 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检验
        5.3.3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5.3.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5.4 松花江流域水化学完整性综合评价结果
        5.4.1 评价结果
        5.4.2 与其它研究成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现状
        2.1.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2.1.2 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
    2.2 灰水足迹的相关研究
        2.2.1 灰水足迹概述
        2.2.2 灰水足迹研究进展
    2.3 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2.3.1 水质重金属污染评价
        2.3.2 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2.3.3 重金属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2.4 驱动因子分解分析研究进展
        2.4.1 驱动因子分解分析方法
        2.4.2 工业污染物排放驱动因子
3 研究目的与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4 HMGWF测算模型研究与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GWF-ESA
        4.1.2 USEtox
    4.2 HMGWF-EIA模型构建
        4.2.1 核心指标
        4.2.2 基础框架
        4.2.3 时空尺度
    4.3 HMGWF-EIA数据库构建
        4.3.1 工业废水的重金属排放量
        4.3.2 生态系统损失特征因子和人类健康损失特征因子
        4.3.3 生态系统权重系数和人类健康权重系数
        4.3.4 自然水体本底浓度和环境水质允许浓度
        4.3.5 流入流量和流出流量
        4.3.6 缺失数据的估算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工业废水HMGWF及HMEIL的时空分布
    5.1 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
        5.1.1 时序规律
        5.1.2 污染热点
        5.1.3 集聚特征
        5.1.4 关键重金属
    5.2 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分布
        5.2.1 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尺度划分
        5.2.2 工业废水HMEIL在流域中的分布
    5.3 本章小结
6 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析及其对重金属减排的启示
    6.1 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析
        6.1.1 驱动因子分解模型
        6.1.2 驱动效应分布
    6.2 辽河流域重金属减排的案例分析
        6.2.1 辽河流域概况
        6.2.2 辽河流域中的驱动因子
        6.2.3 重金属减排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6.2.4 辽河流域重金属减排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模型核心代码(C#)
附录B 工业行业分类清单
附录C 5种重金属的时序规律分布
附录D 5种重金属的集聚特征分布
附录E 5种重金属的污染热点分布
附录F 5种重金属的网格分布
附录G 流域的边界及清单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1.2.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1.2.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
        1.2.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研究
        1.3.2 安徽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安徽省流域概况及典型流域选取
    2.1 安徽省流域概况
        2.1.1 长江流域
        2.1.2 淮河流域
        2.1.3 新安江流域
    2.2 典型流域概况
        2.2.1 典型流域的选取
        2.2.2 典型流域概况
    2.3 小结
第三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目标、思路与原则
        3.1.1 评价目标
        3.1.2 评价思路
        3.1.3 评价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框架体系构建
        3.2.2 评价指标选取
        3.2.3 指标权重确定
        3.2.4 指标含义及评价标准
    3.3 小结
第四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因子调查分析
    4.1 典型流域边界及评价单元划分
        4.1.1 划分方法
        4.1.2 划分结果
    4.2 陆域生态系统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4.2.1 生态格局要素调查
        4.2.2 生态功能要素调查
        4.2.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调查
    4.3 水域系统评价因子采集与分析
        4.3.1 生境结构要素调查
        4.3.2 水生生物要素调查
        4.3.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调查
    4.4 小结
第五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1 生态格局要素评估
        5.1.2 生态功能要素评估
        5.1.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评估
    5.2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2.1 生境结构要素评估
        5.2.2 水生生物要素评估
        5.2.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评估
    5.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5.3.1 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概述
        5.3.2 指标层健康指数评估汇总
        5.3.3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5.3.4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5.3.5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
    5.4 评价结果讨论
        5.4.1 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特征分析
        5.4.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5.4.3 关于流域健康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讨论
    5.5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5.5.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5.5.2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6.1 概述
    6.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6.2.1 流域环境管理法律体系
        6.2.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6.2.3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6.3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6.3.1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6.3.2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地方性法规
        6.3.3 当前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效果及问题分析
    6.4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1 美国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2 欧洲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3 澳大利亚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4 日本的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5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的启示
    6.5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6.5.1 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念
        6.5.2 健全完善流域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
        6.5.3 完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与协调机制
        6.5.4 建立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基础的管理目标
        6.5.5 加强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体系的规划制定
        6.5.6 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环境问题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
    6.6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1.1 安徽省典型流域选取和边界划定
        7.1.2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7.1.3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7.1.4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附表目录
    英文附表目录
    中文附图目录
    英文附图目录
致谢
学位申请者简介

四、辽河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保护区地表水及沉积物中DOM与微生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D]. 闫晓寒.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2]辽河干流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D]. 巴艳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 刘玉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4]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D]. 开晓莉. 宁夏大学, 2021
  • [5]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6]基于水沙变化的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评价及修复规划[D]. 钱省委.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7]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8]典型流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研究 ——以松花江为例[D]. 程佩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D]. 黄远奕.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10]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D]. 方云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辽河中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