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澳物流随即升温(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瑶[1](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杨薇[2](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愿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提出的,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五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教育政策等宏观背景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个国家之间留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立体影像。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内和国外两个立足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分为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两大分支领域,既有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发展的共通性,也有遵循各自轨迹发展的独立性。依据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及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等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实,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划分为“重新起步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加速发展时期”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留学生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经历等不同角度,客观呈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通过对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40年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始终贯穿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自身的教育水平是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整体统筹规划、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再回归统筹兼顾趋势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政策取向。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的法制化进程;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是教育服务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直接服务国家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留学生教育置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之中,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快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需要统筹派出和接收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衡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不断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筑“民心相通”的教育之路。
朱梦琳[3](2020)在《府际合作视角下广清一体化发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它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它有利于地区间市场要素合理自由流动,更有利于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将府际合作视角下的广清一体化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广州市和清远市的“强弱联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广清一体化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政策建议,并为其它领域的府际合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实施方略。本文重点对国内关于府际关系、纵向府际关系、横向府际关系(竞争型横向府际关系、竞合型府际关系、合作型府际关系)和国外府际关系与府际合作等研究理论进行述评。不可否认,国内外关于府际合作的研究文献非常多,但其中涉及广清一体化过程中府际合作的研究成果却很少。本课题从府际合作这一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访谈、对比分析,明确府际合作、一体化、广清一体化概念内涵,建立理论体系,并通过分析广清一体化发展现状、现实需求,梳理提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同时结合国内与本课题研究相类似的案例、经验,最终形成府际合作下广清一体化发展优化对策:一是强化府际合作顶层设计与组织实施;二是支持两地府际合作机制创新;三是加大产业合作政策支撑;四是推动两地融合对接。
夏明军[4](2020)在《广东省房地产高层住宅项目高周转合理周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泡沫化逐渐显现,为了稳定市场,政府出台了多项精准的组合调控措施,并形成常态化。但随着银行银根持续收紧,使很大一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迫使他们采取高周转策略来摆脱困境;还有一部分头部房企为了扩大开发规模、增加品牌效应、提高企业利润,也纷纷走上了高周转发展之路。进而促使许多缺乏科学规律的高周转模式应运而生,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和工程品质,也影响了房地产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客观地分析各种管理模式下高周转的合理周期,为高周转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对我国房地产良性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房地产及高周转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对高周转和周期优化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理论铺垫。然后以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及高周转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房企数量、从业人数、投资开发情况、利润和销售额等方面介绍广东省房地产发展现状,并通过万科、恒大、碧桂园等具有代表性的高周转模式来阐释高周转周期现状。研究发现,房企扩大规模提升品牌效应、利润率下滑、融资受限以及规避政策风险等是助催高周转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高周转出现了新的问题,使产品库存量、财务风险和安全质量风险增大,但是为了生存发展,许多房企宁可冒风险,也要无限压缩工期走高周转之路。鉴于上述问题,为了避免发展过激带来负面影响,本论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采用经验总结法、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分别研究确定高周转周期;接着将三种方法研究所得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再系统分析得出相对合理的高周转周期;随后采用未确知测度评价法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可信度更高的高周转合理周期;然后再通过HQB项目实例进行验证,进一步证明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论文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研究不足。本次探索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是:针对广东省30层高层住宅项目,若房企全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施工时使用铝模、爬架等新工艺,则高周转合理周期为8.25个月;若房企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施工时使用传统的木模、悬挑架等,则高周转合理周期为10.25个月左右;其他情况合理周期介于两者之间。
沈敏路[5](2020)在《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澳门在历史发展中因其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而形成独特的社团社会,社团社会首先发育出与众不同的―拟政府化‖功能,与澳门政府形成独特的二元社会治理体系,对澳门社会的公共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特定区域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区域内部治理结构的变化。但在澳门却并非如此,澳门二元合作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中葡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变化密不可分,澳门独特的中葡社群结构与多种族、多文化并存的传统,导致澳门社团与政府的关系主要以合作主义为导向,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强弱消长模式。澳门回归后,随着开放博彩业专营权政策的实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各类矛盾的冲突也日趋激烈,不少新型社团相继涌现、兴起,很多社团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继续发挥社会服务、管理等―拟政府化‖功能外,社团参与咨询和代议制选举的―拟政党化‖功能得到发展和强化。截止于2018年3月,在澳门特区合法注册的社团共有8,576个。随着利益的不断分化,社团参与公共治理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少,而社团碎片化、服务功能弱化和代表功能变异等问题日趋显现,近几年来更出现了一系列具规模的社会运动,而参与其中的社团数量和个人与日俱增。这说明原有的社团体制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解决?如何解决?而《澳门基本法》确定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原则,为澳门政治发展与治理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制度空间。那么,为更好地发掘澳门民间社团资源的治理价值与利用社会法团主义体制的协调功能来推动澳门步入善治,急需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社团组织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第三部门理论、法团主义、公民社会理论、博弈理论等理论为支撑,学习梳理了国内外理论文献和案例,从本澳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多中心理论为分析框架、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探讨澳门社团社会在社会环境出现重大变更下发生的变化,同时,通过历史分析、文献研究及访谈等研究方法,更以特别编制的问卷调查,创新、详实地了解澳门这个熟人社会社团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真实状况,深入挖掘澳门社会公共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剖析澳门社团社会参与澳门社会治理的机理。本研究发现,澳门回归后,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已发展深化至具―拟政府化‖+―拟政党化‖特性,对澳门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进而,为未来优化澳门社团社会与澳门政府形成的二元合作治理体系、实现澳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观点和研究结论如下:(1)澳门社会的发展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社团社会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政府和社团社会共同治理的二元社会治理体系。而且,社团社会的功能已经从回归前单一的―拟政府化‖格局发展到回归后的―拟政府化‖和―拟政党化‖并重的格局。(2)随着利益的不断分化,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少,澳门社团碎片化、服务功能弱化和代表功能变异等问题日趋显现,澳门社团社会的发展处于交叉口,亟需选择发展方位。(3)以社会合作主义为基质的澳门公民社会正处于变革与转型之中。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结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时,不同利益团体出于各自的立场和私利而进行游说或公开施加压力,企图影响政府实行某些会带给他们利益、但并非有利于公众利益的错误政策。(4)推动澳门的公民社会建设非常重要,政府应积极作为,加强社团内部民主的建设,提升民间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力求以合作主义为导向,达至民间社团与政府的管治之间的平衡,力求构建“强政府、强社会”的现代社会善治模式。
段涛[6](2019)在《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5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逐步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理念。其中,“战略对接”的表述也逐步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但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对接”的理论阐释和概念化建构。无论是权力核心的现实主义、制度崇拜的自由主义还是观念认同的建构主义,均专注于对国际社会以及国家间行为关系的阐释与解释,却忽视了国家间互动和国际关系“应然”的发展目标之共识,以及实现该共识和目标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当代全球化危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不应停留在理论分析工具层面,更应从目标和路径方面,提供能形成共识和实现共赢的解决方案。本论文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主权管辖权涉及区域合作领域,国家相互间通过主动磨合和主动调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形成互利和稳定状态的一种“高阶”合作。从阶段过程方面,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可划分为战略评估与决策、战略实施与反馈、战略互动与调适等不同的三个阶段,以及主动型、联动型和关联型等三类战略对接阶段的不同类别。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动力因素,要在考量保障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以国家间利益合作并创造增量为主要目标,兼顾国家文化交流与规则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和可持续战略对接动力体系。在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机理模型方面,分类分析硬资源和软资源不同对接机理,进而归纳战略对接高和低的两层次模型,提出竞争、中性、合作与共生四类基本关系,总结出战略对接中利益合作竞争的实质就是资源整合,核心是通过对接与合作,克服国际秩序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零和博弈”趋势,克服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影响,并由资源整合产生战略对接的增量收益,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合作形式的“高阶性”、合作行为的主动性、合作原则的共商共建共享、地区主义的开放性、对接过程的磨合调适性、对接实质的利益创造和分配性等方面,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建构。本论文初步提出了“战略对接”理论分析框架体系,但理论支撑度、逻辑严密性、考量覆盖面以及运用操作性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形成国际关系“对接”理论的渊源支撑;论证“战略对接”理论单列发展可行性;基于“战略对接”理论体系,提出新型国际规范、机制、制度和体系等国际关系协调新工具。
李朝全[7](2019)在《美好时代(上)》文中研究说明编者的话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也是长兴县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长兴的改革发展之路是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四十年来,长兴县同浙江省和全国一样,经历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从一心追求发展速度到注重科学发展,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以资源和环境换取发展,到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环境优化发展的
路华[8](2019)在《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鞋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鞋业是轻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产业链从业人员高达500万以上,产生的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的10%左右,是与“三农”关联度高、吸纳劳动就业多的富民优势行业。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鞋业发展呈现明显阶段性变化,鞋业生产、消费仍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趋势性回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部分年份出现历史少见的负增长;进口连续多年逆势高速增长,在不断满足国内消费升级带来的新需求的同时,对国内鞋业传统供给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有效替代。与此同时,鞋业绿色发展进入快车道,在逐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培育长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同时,短期之内对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整体看,鞋业发展进入增长动力转换期,中国鞋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面临较大挑战。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出发,将绿色发展(green)因素引入“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SCP范式),提出了G-SCP范式,并据此对中国鞋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研究。市场结构方面,对多个角度的市场集中度以及市场需求结构和行业壁垒等进行了研究,对国内需求总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将绿色发展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市场行为方面,对技术创新行为、成本控制行为以及其他竞争行为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梳理,对绿色发展和政策环境对市场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市场绩效方面,除经济效益外,全面考虑出口、进口以及国内消费等鞋业的所有贸易流向对应的数量与金额6个方面,建立了综合市场占有率模型和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对鞋业市场绩效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绿色发展绩效指数,对鞋业的绿色发展绩效进行了考察。在G-SCP范式研究基础上,选择鞋业经济运行中的员工人数、资产、负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指标,将其综合分为员工人数、人力资本、营业费用、资金成本4类,同时选择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中的市场集中度、研发投入强度指标,共同作为投入指标;选择市场绩效中的行业利润、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以及绿色发展绩效共同作为产出指标,通过生产前沿分析法对鞋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同时,将鞋业与鞋业所在的皮革行业、皮革行业各细分子行业(含鞋业细分品类)进行了对比研究,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鞋业竞争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市场结构中的垄断程度、区域集中度、出口市场集中度,市场行为中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授权量,以及市场绩效中的绿色发展绩效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选择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作为核心变量,利用受限因变量模型(即Tobit模型),进一步对中国鞋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补充研究。研究发现,本文创建的G-SCP范式适用于中国鞋业竞争力研究。从市场结构看,鞋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绿色发展在推动行业升级发展的同时,可能提升行业壁垒,提高市场集中度;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绿色发展将带来绿色消费等新需求,优化鞋业供给结构,缓解国内鞋类消费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推动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从市场行为看,以研发投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行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成为优化供给的重要发力点;要素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涨,以及结构性用工荒导致的产业境内外转移成为中国鞋业重要的市场行为,一方面倒逼了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中国鞋业的国际市场份额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但过程中部分企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造就了多个新生的产业集群,延伸了行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为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新的空间增量。同时,绿色发展与各类产业政策正在改变鞋业的市场行为,企业能耗、固体废物产生量等众多指标逐渐量化,绿色工厂开始创建,绿色发展的正向推动效应逐渐显现。从市场绩效看,中国鞋业与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全面考虑鞋业出口、进口以及国内消费的数量与金额等6项指标建立的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模型,全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鞋业国际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从中发现,综合市场占有率增速呈回落趋势,2015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中国鞋业处在新旧动力转换的时间节点。综合考虑出口、进口、本国消费因素建立的综合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模型表明,中国鞋业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2011年均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持续下降。但与越南和意大利相比,中国鞋业的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下降速度最慢。鞋业绿色发展绩效积极向好,单位能耗、单位废气产生量、单位废气减排量等开始从峰值持续下降,绿色发展绩效指数自2015年开始持续下降。中国鞋业竞争力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由于各项效率数值基本未达到有效,鞋业竞争力提升空间大。采用生产前沿分析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比研究,选定DEA模型对中国鞋业整体、不同细分品类、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及不同控股类型群体的效率进行研究发现,鞋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呈现大致相同的趋势,即2010-2017年间整体呈现V型发展趋势,2014年开始逐年回升。细分品类角度看,纯技术效率方面,塑料鞋纯技术效率历年均为有效,其他细分鞋业跟鞋业整体基本呈现类似规律;规模效率方面,纺织面料鞋一直高位运行,橡胶鞋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塑料鞋提升速度快。从技术效率平均值看,纺织面料鞋最高,其次为皮鞋,橡胶鞋最低。不同区域角度看,鞋业的规模效率差异较大,中部地区效率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不同企业规模角度看,大型企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效,而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三方面效率均无效;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角度看,国有企业技术效率最高,港澳台商控股企业规模效率角度最高。由于民营企业在鞋业中占比最大,但目前技术效率最低,未来效率提升空间大。鞋业结构组成方面的不同细分品类、区域、企业规模、控股类型等成为影响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为未来鞋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相应的发力点。Tobit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区域集中度、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授权量、绿色发展绩效以及宏观经济中的GDP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因素,对鞋业竞争力提升具有显着正相关性,同样成为提升鞋业竞争力的重点关注方向。内销市场与竞争力提升紧密相关。基于鞋业出口、进口及国内消费的增速、各自对应的国际市场份额及其增速对比,鞋业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优势的定量分析,结合基于投入产出的竞争力定量分析及其他定性分析均可发现,出口和国内消费对于竞争力提升为正相关指标,进口为负相关指标。在当前中国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国内面向消费升级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进口长期逆势高速增长,对国内鞋业供给形成一定挤占。但由于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较快增长,以数量和金额计的鞋业国内消费及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速均大幅高于出口及其占有率增速,国内消费市场的支撑事实上有力减缓了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趋势。面向未来,基于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人均鞋类消费量仍然大幅低于发达国家,国内传统鞋类供给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鞋类的新需求两者之间不匹配的矛盾突出,鞋业绿色发展积极向好等因素,国内消费带来的新增量将成为鞋业竞争力提升的最大市场空间。绿色发展将成为竞争力提升的优质增量空间。绿色发展一方面作为市场绩效中效率产出指标的组成部分,即直接因素,通过绿色发展绩效指数对鞋业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升集中度等市场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市场行为,提升绿色发展等市场绩效,作为间接因素,提升了鞋业竞争力。当前鞋业绿色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制约绿色发展绩效提升的标准、治理技术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针对这些领域的补短板行为将成为未来行业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增量空间。
叶雄[9](2018)在《广东省HD县平海镇“3·3”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处置研究 ——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政府公共关系学以及社会冲突理论、利益博弈理论、“相对剥夺感”理论、社会燃烧理论、政府信任差序化理论和共建共治共享理论等为理论指导,以广东省HD县平海镇“3·3事件”为典型个案并以该事件的亲历者身份,通过实地调研,采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如实还原历史事实和事件真相,深入剖析问题和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置建议,以此作为广大基层干部有效处置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借鉴和参考。论文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介绍其萌芽发生、升温发展、激化演变、平息消亡四个阶段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将事件组织性强、涉外性强、对抗性强、关注度高的主要特征作了概括;深入剖析事件的诱发因素,包括根本原因、直接诱因、外力因素;着重描述当地政府在事前、事中、事后应对该事件的具体过程,认为存在侥幸拖延应对、危机预警不足、不敢决策拍板、应急措施不全等问题并对此作了分析,同时指出该事件对当地的政治社会稳定、地方形象、政府信任、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论文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理论,从依法征地、利益分配、完善保障体系、落实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消除事件诱发因素的对策,从预防、预警、阻断、善后四方面提出事件的处置建议。
丁雪[10](2018)在《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 ——以暨南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成员个人主观上对所属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主权、政治法律制度、伦理情感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具体可以表现为以国家利益为先,国家强大的时候为其骄傲自豪,国家遭遇危难之际,为其排忧解难。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严峻挑战,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如何,关乎着中国未来的政治进程和前途命运。香港地区回归祖国以来,国家和政府为增强香港学生的国家认同采取了一系列的国民教育措施,香港学生的国家认同培育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显得尤为重要。暨南大学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恪守“忠信笃敬”的校训,本着“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吸引大批的香港地区学生报考深造,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其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研究立足文献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以暨南大学的香港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内地高校香港学生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的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及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同学在一些领域存在模糊认识;法治精神淡薄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学校教育管理、家庭状况、个人教育背景等因素对其国家认同的培育有影响。研究表明,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提升香港学生个人素质、丰富国家认同培育内容、优化国家认同培育环境、拓展国家认同培育载体等方面努力,通过国家政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香港学生的成长经历等各层面的系统培育,逐步引导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内在成熟和理性发展。
二、港澳物流随即升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港澳物流随即升温(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具有紧迫性 |
(二)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仍不足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留学、留学生、国际学生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 |
四、文献综述 |
(一)中国留学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研究现状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世界体系理论 |
(二)推拉因素理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
(三)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理论 |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1992)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留学生教育 |
二、重视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
四、留学生教育的暂时停滞与缓慢恢复 |
第二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重新开启 |
一、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
二、重新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遣留学生 |
三、建立派出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四、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
第三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 |
一、扩大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 |
二、重新开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 |
三、逐步创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
第四节 重新起步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关系是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具有显着国别差异 |
三、探索建立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第二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繁荣发展与局部失衡(1993-2009)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逐步发展 |
一、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政府间协议推动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三、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遣留学生 |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派出留学生教育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新成果 |
六、派出留学生安全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
第二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一、从“积极稳妥发展”到“扩大规模”政策的转变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
三、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分布特点 |
五、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
第三节 深化改革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
二、市场因素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局部结构失衡 |
四、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契合国家战略的功能日益突出(2010-2018)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新进展 |
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
二、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赴俄留学生教育发展 |
三、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派遣留学生 |
四、非通用语种建设加快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派遣留学生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日趋完善 |
六、留学生教育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综合情况的了解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加速发展 |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教育援助的持续增长 |
四、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
五、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迁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呈现双向增长趋势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从强调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转变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安全面临新挑战 |
第四章 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历史经验及深层次问题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教育水平是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基础 |
三、中国经济实力和教育政策决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
第二节 派出与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内在联系与特征 |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演进过程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特征 |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二、法制化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
三、国际化和市场化是“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
一、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仍缺乏系统规划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加速转变观念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亟待多方联动 |
第五章 新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留学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
二、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
第二节 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出国留学信息统计机制 |
二、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
三、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研究,提供就业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全面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
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整体发展 |
二、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三、适当控制规模,发展“一带一路”精英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3)府际合作视角下广清一体化发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府际关系与府际合作研究 |
1.2.2 区域一体化研究 |
1.2.3 研究简评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内容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 |
2.1.1 府际合作 |
2.1.2 一体化 |
2.1.3 广清一体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府际关系 |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3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清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状分析 |
3.1 广清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广清两市有文化认同的根基 |
3.1.2 广清两市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 |
3.1.3 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府际合作提供支撑 |
3.2 广清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3.3 广清一体化的探索实践 |
3.3.1 形成党政联席会议决策机制 |
3.3.2 成立完善相关沟通协调机制 |
3.3.3 注重统筹谋划、总体布局 |
3.3.4 极力推进广清交通、产业、营商环境一体化进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府际合作下广清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府际合作下广清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联席会议制度执行不够规范 |
4.1.2 利益共享机制不够健全 |
4.1.3 交通基础设施对接还需完善 |
4.1.4 产业协同联动效应不足 |
4.2 府际合作下广清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府际合作制度缺乏约束力 |
4.2.2 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
4.2.3 受现行体制分割障碍影响 |
4.2.4 府际合作相关机制缺乏创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案例分析 |
5.1 “上海+嘉兴”模式 |
5.1.1 构建府际长效合作机制 |
5.1.2 完善相应府际合作政策配套 |
5.1.3 创新区域府际合作模式 |
5.1.4 探索府际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
5.2 广佛同城化经验及与广清一体化对比 |
5.2.1 广佛同城化的特征 |
5.2.2 广佛同城化与广清一体化差异 |
5.3 经验总结、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府际合作下进一步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的优化策略 |
6.1 强化府际合作顶层设计与组织实施 |
6.1.1 统筹开展顶层设计,进行整体全盘谋划 |
6.1.2 坚持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有序推进 |
6.1.3 建设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
6.2 支持两地府际合作机制创新 |
6.2.1 构建有效激励的利益共享机制 |
6.2.2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
6.2.3 健全产业引导机制 |
6.2.4 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 |
6.3 加大产业合作政策支撑 |
6.3.1 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探索 |
6.3.2 加大财政支持 |
6.3.3 加强用地保障 |
6.3.4 加大科技创新扶持 |
6.4 推动两地融合对接 |
6.4.1 大力促进公共服务对接 |
6.4.2 共同打造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
6.4.3 强化府际合作区要素支撑 |
6.4.4 清远市应谋定城乡融合广清接合片区战略取向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访谈提纲 |
专家访谈(一) |
专家访谈(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广东省房地产高层住宅项目高周转合理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分析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高周转相关基础理论与评价指标 |
2.1 基础理论 |
2.1.1 高周转策略理论 |
2.1.2 周期优化理论 |
2.2 房地产高周转关键性评价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及高周转发展背景研究 |
3.1 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回顾 |
3.2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及高周转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房地产行业现状分析 |
3.2.2 高周转发展现状分析 |
3.3 高周转引发的新问题分析 |
3.3.1 产品库存量增加 |
3.3.2 财务风险增大 |
3.3.3 安全质量风险增大 |
3.4 原因分析 |
3.4.1 房企发展壮大及提升排名增加品牌效应的需要 |
3.4.2 利润率下滑倒逼房企高周转 |
3.4.3 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加大倒逼房企高周转 |
3.4.4 规避政策和市场风险 |
3.4.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区域内房地产高周转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种研究方法确定高周转合理周期 |
4.1 高周转周期的确定方法及其选择原因 |
4.1.1 确定思路和方法 |
4.1.2 优缺点分析与选择原因 |
4.2 基于经验总结法、层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确定高周转周期 |
4.2.1 基于经验总结法确定高周转周期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高周转周期 |
4.2.3 基于统计分析法确定高周转周期 |
4.3 基于多种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确定高周转合理周期 |
4.3.1 基于多种研究方法所得高周转周期 |
4.3.2 对比分析确定高周转合理周期 |
4.4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评价高周转合理周期研究成果 |
4.4.1 结构模型 |
4.4.2 高周转合理周期成果评价与调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QB项目案例分析与验证 |
5.1 项目概况与定位 |
5.2 首次开盘预售节点进度控制计划制定 |
5.2.1 进度计划制定思路及目标 |
5.2.2 开盘节点进度控制计划编制 |
5.2.3 进度控制计划动态调整 |
5.3 首次开盘实际进度监控及周期偏差分析 |
5.3.1 首次开盘实际进度监控表 |
5.3.2 周期偏差分析 |
5.4 高周转合理周期案例验证 |
5.4.1 项目前期报建周期验证 |
5.4.2 项目预售节点施工周期验证 |
5.4.3 预售许可证办理周期验证 |
5.4.4 案例验证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关于影响高周转决策指标权重的调研问卷 |
附录 2 关于高周转合理周期的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2 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问题提出及主要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3 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分析 |
3.1 澳门社会治理二元合作体系的形成 |
3.2 澳门社会治理二元合作体系的特点 |
3.3 澳门社会治理二元合作体系形成的因素 |
3.4 澳门社会治理二元合作体系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4 澳门社团现状及其功能分析 |
4.1 澳门社团发展现状 |
4.2 澳门社团功能的转型与发展 |
4.3 澳门社团的功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分析 |
5.1 社团参政议政的直接和间接方式 |
5.2 回归后社团参政议政的途径 |
5.3 2017 年第六届立法会选举中的社团参与 |
5.4 本章小结 |
6 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和存在问题 |
6.1 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
6.2 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6.3 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存在局限性的成因 |
6.4 本章小结 |
7 澳门社团迈向善治社会的思考与建议 |
7.1 以“强政府、强社会”为目标构筑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 |
7.2 以协商与合作的方式处理社会关系并实施公共管理 |
7.3 以内部民主建设为重点加强民间社团的能力建设 |
7.4 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社会变迁与主流价值的重塑 |
7.5 以引导社团变革为重点培育公民社会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人士及访谈的问题设置 |
附录2 澳门民众对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认知调查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与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三、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不足 |
第一章 战略对接概念辨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战略对接基本内涵 |
一、主体是主权国家 |
二、客体是国家间的经贸竞争与合作 |
三、支撑客体是政治、安全与文化等领域 |
四、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收益最大化 |
五、支撑目标是实现世界发展收益最大化 |
第二节 战略对接类型与形式 |
一、主要类型 |
二、具体形式 |
第三节 战略对接基础与条件 |
一、合作共赢是重要基础 |
二、大国推动是核心关键 |
三、早期收获是先期动力 |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 |
第四节 战略对接相关理论辨析 |
一、管理学合作竞争领域中的理论渊源 |
二、国际分工中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支撑 |
三、全球价值链及生产网络的理论动能 |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拓展 |
五、国际关系学中战略竞合应用 |
第五节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反思 |
一、现实主义理论反思 |
二、自由主义理论反思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反思 |
四、安全范式理论反思 |
小结:国际新秩序需要竞争中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章 战略对接理论框架与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内涵界定 |
一、对接属于竞争中合作的“高阶“形式 |
二、对接是主动合作的行为 |
三、对接贯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
四、对接属于开放地区主义 |
五、对接是磨合调适的动态过程 |
六、对接的动力来自于共同利益的创造和合理分配 |
第二节 阶段划分 |
一、战略评估与决策 |
二、战略实施与反馈 |
三、战略互动与调适 |
第三节 动力因素 |
一、国家安全 |
二、国家利益 |
三、观念文化 |
第四节 机理模型 |
一、机理分析 |
二、两层次模型 |
三、推演模型 |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历史推演 |
第一节 历史渊源及地缘捆绑 |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二、中国与东盟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三、地缘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四、地缘次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第二节 政治互信 |
一、1949-1955年初步奠定基础阶段 |
二、1955-1965年快速发展阶段 |
三、1965-1980年徘徊发展阶段 |
四、1980-1997年反弹突破阶段 |
五、1997年-今全方位合作新时期 |
第三节 安全合作 |
一、军事顾虑担忧与合作意愿并存 |
二、非传统安全合作具备广泛共同利益 |
第四节 经贸与互联互通 |
一、经贸投资合作快速增长 |
二、对接机制不断加强 |
三、互联互通合作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 |
四、互联互通对接机制与平台不断完善 |
第五节 文化观念 |
一、文化温和型 |
二、文化多样性 |
三、文化约束型 |
四、文化自然性 |
小结:基于竞争合作发展历史与动力体系 |
第四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践分析 |
第一节 评估与决策分析 |
第二节 实施与反馈分析 |
一、国家元首引领 |
二、国家外交引导 |
三、智库技术推进 |
四、市场合作实施 |
第三节 互动与调适分析 |
一、国家间达成开放包容共识与共建共商共享渠道 |
二、构建企业间合法务实共赢合作的市场机制 |
三、全领域推进形成全面互动支撑保障体系 |
四、联合制定并提升可持续的双多边规则体系 |
第四节 外部应对分析 |
一、政治和安全领域 |
二、经济和贸易领域 |
三、区域合作领域 |
四、文化等其他领域 |
第五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趋势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发展趋势 |
一、回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应对全球普遍危机与挑战的共同努力 |
三、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国家互动模式 |
四、顺应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互共生共存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发展挑战 |
一、各国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 |
二、国家间包容与合作 |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节 |
四、外部介入与影响 |
第三节 政策思考 |
一、增强战略意图错位协同,提升对接动力因素契合度 |
二、增强信息表达传递效率,提升对接互动信息对称度 |
三、共商共创收益增量,培育良性和可持续对接主动力 |
四、拓展对接利益结合点,提升内部对接动力 |
五、有效应对影响因素,降低对接的外部干扰 |
六、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加强对接高层级稳定性 |
七、强化国际规则塑造,构建开放地区主义秩序环境 |
八、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向命运共同体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鞋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文献计量简析 |
2.1.1 国外文献 |
2.1.2 国内文献 |
2.2 产业组织理论及综述 |
2.2.1 产业组织理论基础 |
2.2.2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
2.3 产业竞争力理论及综述 |
2.3.1 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2.3.2 竞争力研究综述 |
2.4 鞋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研究综述 |
2.5 研究述评 |
2.5.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述评 |
2.5.2 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 |
2.5.3 鞋业竞争力研究述评 |
3 G-SCP范式构建及中国鞋业市场结构研究 |
3.1 G-SCP范式的构建 |
3.2 市场供给集中度研究 |
3.2.1 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 |
3.2.2 不同品类市场集中度 |
3.2.3 区域集中度 |
3.2.4 出口市场集中度 |
3.2.5 进口来源集中度 |
3.3 市场需求结构研究 |
3.3.1 鞋类消费总量与人口总量 |
3.3.2 鞋类消费总量与女性人口占比 |
3.3.3 鞋类消费总量与城镇化率 |
3.3.4 鞋类消费市场总额预测 |
3.4 市场壁垒研究 |
3.4.1 成本壁垒 |
3.4.2 国际贸易壁垒 |
3.4.3 国内鞋类消费方面壁垒 |
3.5 绿色发展、政策环境与市场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鞋业的市场行为研究 |
4.1 技术创新行为 |
4.1.1 研发投入行为 |
4.1.2 专利行为 |
4.2 成本控制行为 |
4.2.1 自动化制造 |
4.2.2 产业境外转移 |
4.2.3 产业中西部梯度转移 |
4.3 其他竞争行为 |
4.3.1 多品牌运作行为 |
4.3.2 渠道行为 |
4.3.3 广告行为 |
4.4 绿色发展、政策环境与市场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鞋业的市场绩效及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 |
5.1 经济效益 |
5.1.1 定性研究 |
5.1.2 定量研究 |
5.2 综合市场占有率评价 |
5.2.1 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模型构建 |
5.2.2 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 |
5.3 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评价 |
5.3.1 显示性比较优势模型的构建 |
5.3.2 各国鞋业比较优势变化情况 |
5.3.3 各国鞋业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比较 |
5.4 绿色发展绩效研究 |
5.4.1 绿色发展绩效量化研究 |
5.4.2 绿色发展绩效提升的制约因素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鞋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
6.1 中国鞋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指标 |
6.1.1 中国鞋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6.1.2 中国鞋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
6.2 评价方法选择及技术效率研究 |
6.2.1 样本选择 |
6.2.2 DEA效率测算 |
6.2.3 SFA效率测算 |
6.2.4 模型对比与选择 |
6.3 鞋业与其他行业及鞋业组成结构角度竞争力研究 |
6.3.1 鞋业与皮革行业其他细分行业技术效率 |
6.3.2 鞋业与皮革行业其他细分行业纯技术效率 |
6.3.3 鞋业与皮革行业其他细分行业规模效率 |
6.3.4 鞋业不同区域效率研究 |
6.3.5 鞋业不同规模效率研究 |
6.3.6 鞋业不同控股类型效率研究 |
6.3.7 鞋业效率差异的原因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鞋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补充研究 |
7.1 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
7.1.1 变量分析选择 |
7.1.2 变量分析选择 |
7.2 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
7.2.1 市场结构因素 |
7.2.2 市场行为因素 |
7.2.3 绿色发展绩效等市场绩效因素 |
7.2.4 宏观环境因素 |
7.3 稳健性检验 |
7.4 竞争力影响因素汇总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广东省HD县平海镇“3·3”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处置研究 ——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群体性事件研究背景 |
1.1.2 全国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研究背景 |
1.1.3 平海镇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研究 |
1.3.3 关于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研究 |
1.3.4 结论 |
1.4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和局限性 |
2 平海镇“3·3事件”发生背景及其过程、特征 |
2.1 平海镇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
2.2 平海镇“3·3事件”所在村基本情况 |
2.3 平海镇近三十年征地拆迁概况 |
2.4 平海镇“3·3事件”概况 |
2.5 平海镇“3·3事件”发生过程 |
2.6 平海镇“3·3事件”的主要特征 |
2.6.1 组织策划严密,组织性强 |
2.6.2 境外力量介入,涉外性强 |
2.6.3 群体特征突出,对抗性强 |
2.6.4 传播媒介丰富,关注度高 |
2.7 本章小结 |
3 平海镇“3·3事件”的诱发因素分析 |
3.1 平海镇“3·3事件”诱发因素分析的基础理论 |
3.2 平海镇“3·3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事件的“燃烧物质” |
3.2.1 利益分配不公是诱发平海镇“3·3事件”的社会因素 |
3.2.2 对政府的不信任是诱发平海镇“3·3事件”的心理因素 |
3.2.3 人治现象普遍是诱发平海镇“3·3事件”的管理因素 |
3.2.4 土地财政畸形是诱发平海镇“3·3事件”的体制因素 |
3.2.5 生活水平不高是诱发平海镇“3·3事件”的经济因素 |
3.2.6 官民价值冲突是诱发平海镇“3·3事件”的文化因素 |
3.3 平海镇“3·3事件”产生的直接诱因——事件的“点火温度” |
3.3.1 显性导火索——570万元额外补助导致“相对剥夺感”上升 |
3.3.2 隐性导火索——群众利益直接和间接受损 |
3.3.3 点燃导火索的火柴——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通畅 |
3.4 平海镇“3·3事件”扩大的外力因素——事件的“助燃剂” |
3.4.1 谣言的反复传播 |
3.4.2 有违职业道德律师的参与 |
3.4.3 乌坎事件效应的不良影响 |
3.4.4 境外力量的介入 |
3.5 本章小结 |
4 平海镇“3·3事件”的处置及其不足 |
4.1 平海镇“3·3事件”政府处置过程 |
4.1.1 事前: 重在预防疏导,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
4.1.2 事中: 着力应急处置,防止事态进一步发酵扩大 |
4.1.3 事后: 着眼善后工作,推进秩序的恢复重建 |
4.2 平海镇“3·3事件”政府处置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4.2.1 侥幸拖延应对,导致申诉渠道不畅 |
4.2.2 危机预警不足,导致事态升级 |
4.2.3 不敢决策拍板,导致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机 |
4.2.4 应急措施不全,导致干部疲于应付 |
4.3 平海镇“3·3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
4.3.1 影响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
4.3.2 损坏地方形象 |
4.3.3 持续增加基层政府信任危机 |
4.3.4 旁移党委政府的工作精力 |
4.3.5 冲击正常秩序 |
4.4 本章小结 |
5 事件启示: 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策略优化 |
5.1 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诱发因素的消解 |
5.1.1 依法征地拆迁,冲破政府信任危机桎梏 |
5.1.2 调整分配比例,搭建征地补偿标准市场调节平台 |
5.1.3 坚持应保尽保,打造社会安全的“稳定器” |
5.1.4 落实设施配套,构筑社会冲突的“安全阀” |
5.2 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策略优化 |
5.2.1 处置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基础在于预先防范 |
5.2.2 处置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前提在于及时预警 |
5.2.3 处置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核心在于冲突阻断 |
5.2.4 处置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在于稳妥善后 |
5.3 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的人才梯队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 ——以暨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理论视角与现实依据 |
一、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理论支撑 |
(一)理论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1.共同的地域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
2.共同的语言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桥梁 |
3.共同的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
4.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
(二)理论根基:“一国两制”理论 |
1.“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
2.坚持“一个中国”前提下的两种制度并存 |
3.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坚持当地人自己治理 |
4.一国两制的重要内容:实行高度自治 |
(三)理论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学基础 |
1.人的存在论 |
2.人的需要论 |
3.人的实现论 |
二、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现实境遇 |
(一)社会时代背景:时代所面临的人的异化及发展问题 |
(二)个人生活背景:国内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三)外部国际背景:“西化”“分化”势力的影响 |
三、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主体性诉求 |
(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外部诉求 |
(二)需求与满足的关系: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内部诉求 |
第二章 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实证研究 |
一、实证调查:调查概况说明 |
二、实证分析:调查分析与结论 |
(一)对内地高校学习生活、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情况 |
(二)教育背景和对国家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状况 |
(三)政治、经济、法律、国家情感等方面的认知认同状况 |
(四)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对国家认同的外化状况 |
三、特征分析: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特点 |
(二)注重自由、民主意识,但法治意识离散 |
(三)侧重经济发展,但政治意识冷漠 |
(四)关注自身发展,行为方式取向多样 |
第三章 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结果原因探析 |
(一)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
1.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 |
2.政治制度变化的影响 |
3.文化殖民的后续影响 |
4.陆港关系变化的影响 |
5.社交化媒体冲击的影响 |
(二)中观层面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1.学校教育的影响 |
2.家庭教育的影响 |
(三)微观层面的香港学生个人因素 |
1.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
2.成长需求与现实的偏差 |
第四章 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对策 |
一、提升主体素质,激发香港学生国家认同情感 |
(一)凸显主体地位,提升人文精神 |
(二)促进理性认知,外化实践认同 |
二、依托传统文化教育,丰富香港学生国家认同内容 |
(一)根植传统文化蕴含,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 |
(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
(三)弘扬法治精神,增进“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的认同 |
三、协同各方力量,优化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环境 |
(一)创造和利用条件,优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
(二)加强学校教育,优化学校环境 |
(三)加强家庭教育,优化家庭环境 |
四、拓展现实载体,拓展香港学生国家认同载体 |
(一)完善健全的课程教学载体 |
(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三)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
(四)建立多维度的新媒体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港澳物流随即升温(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D]. 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6)
- [3]府际合作视角下广清一体化发展优化研究[D]. 朱梦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广东省房地产高层住宅项目高周转合理周期研究[D]. 夏明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5]澳门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研究[D]. 沈敏路.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D]. 段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7]美好时代(上)[J]. 李朝全. 时代文学, 2019(02)
- [8]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鞋业竞争力研究[D]. 路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8)
- [9]广东省HD县平海镇“3·3”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处置研究 ——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分析[D]. 叶雄. 暨南大学, 2018(02)
- [10]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 ——以暨南大学为例[D]. 丁雪. 暨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