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撰写林业科技论文(论文文献综述)
段孟然[1](2021)在《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城市里的人处在一种快节奏、高压力的状态,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业有了发展动力,随之兴盛起来。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高品质的森林植物景观,充满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等显着优点的森林公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森林公园是以林场为基础进行建设的,林场为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但是目前针对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的理论尚不完善。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例论证法等多种方式,以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湖南宜章县骑田国有林场、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江苏老山林场、湖南涟源龙山国有林场、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植物改造等五个案例,提出了生态保护原则、整体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功能性原则、景观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归纳了植物景观改造的策略为:加强原有景观林保护;注重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森林特色;注重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重视乡土植物搭配。提出了植物景观改造的途径与方法为: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营建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增强植物群落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打造拥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传当地文化;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保持稳定的多层次植物景观。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存在林相色彩单调,春冬景观效果差;竖向空间利用不足,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本土文化尚未挖掘,缺乏文化内涵;防火林带缺失等问题。从植物景观改造的角度看,兰考林场第一林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但是缺乏整体的规划。根据兰考林场第一林区现有的植物资源,运用总结归纳出的植物景观改造原则、策略、途径与方法对植物景观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围绕色叶树种的运用,经济树种的开发,水生植物景观的营造,花卉观赏,特色树种的挖掘和造景几个方面。通过丰富植物层次和植物空间的营造,提升林场内植物景观质量。植物景观改造为兰考林场后期发展和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森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满足自身发展和兰考县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希望本次研究有助于对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理论的丰富,为林场发展做出贡献。兰考林场植物景观改造是当前兰考县森林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本次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郑子萱[2](2021)在《基于梅花元素的家居饰品设计与制作》文中认为本文以梅花为研究对象,从梅花本身或是带有梅花的器物中提取出设计元素,通过再造的方法将其应用于现代家居饰品中,再造包含了元素和材料选用的创新化。在提升产品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为产品增添了附加价值。文章系统梳理从古到今梅花元素在珠宝配饰、文玩、家居摆件等器物上的应用,总结梅花元素的构成要素、装饰手法和纹饰寓意,归纳出几种梅花设计符号的原始形状,再通过形状文法对其拓展变形获得用于设计的新符号。梅花元素在现代家具饰品中也有大量应用,主要通过“具象直接”与“典故直接”的显性表达和“元素凝练”和“抽象重构”的隐性表达方式呈现,这些应用方式为本文设计实践提供了范本。在进行基于梅花元素的家居饰品设计前,笔者从市场需求、造型元素、审美法则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设计了“疏影”和“暗香”两个系列,分别以梅花元素的“隐性表现”和“显性表现”方式体现。每个系列包含香薰、花器、托盘三件产品。梅花元素的非物质如精神内涵、历史意义、象征寓意、文化起源、文化价值、文化产物等可以在产品的造型、纹样、色彩、材料、肌理、工艺等物质要素中表达显现。通过设计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传达,才得以实现文化内涵的表达和输出。在实物的制作中,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工业技术辅之以手工工艺,提升产品的质感和底蕴,在材料的选用上也将其与梅花元素的涵义挂钩,真正将“形”和“意”与产品的呈现相吻合。总之,基于梅花元素的家居饰品通过梅花设计符号的应用,现代材料和传统工艺的融合,产品在形式上摆脱人们对其传统中国风的固有印象,其文化涵义在造型、材料、工艺上都有所体现,产品的文化传达更具统一性和完整性。本课题研究为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延伸与现代家居饰品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现代家居饰品的设计提供了较为系统、清晰的思路。
刘贵玺[3](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孟玉新[4](2021)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党始终积极应对,从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逐步发展到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至“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上,我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战略和举措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我们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高校作为青年人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责任。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规化、系统化和长效化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拓展大学生德育素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主题,借助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的方式,获取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情况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形成结论,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在分析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研究的创新点等内容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以及生态文明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厘定与阐发。并提出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应然架构,以此为依据,结合调研数据,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多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课程;部分高校能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以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第二,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课程目标模糊不完整、课程内容碎片化且陈旧、课程实施方式传统单一、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保障条件、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可资经验等。最后,本研究提出全面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主体的重视程度、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夯实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借鉴国外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等路径来推进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推动高校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实现高校生态教育系统化、规范化,进而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郭莹莹[5](2020)在《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时期是中日两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历程是从破关开始的,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开启了西化的历程,中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西方化”。在中日近代化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艺术的交融、家具技术的传入,为中日传统家具走向现代家具奠定了基础;又由于中日两国近代的国情、社情、文化、艺术与技术等方面的差异,使中日本家具在近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了两条结果迥异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中日两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史为背景,从社会史、生活史、艺术史、技术史等方面对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分析。(1)自近代19世纪初至民国的近代时期以来,中国传统家具已经明显的显现出西方艺术的特色。中国传统家具由借鉴西方艺术风格的装饰工艺与装饰形式,到引入西方家具的制作工艺与家具材料的“近代化”过程,也正如近代时期的中国建筑与绘画艺术一样,其实质是一个中国传统家具的“西化”历程。(2)对中日家具的近代化时期的历史背景与家具概况进行了分析,对中日近代化时期的室内装饰陈设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一时期两国家具品类的演化进行了比较。当时许多公共建筑的室内配套家具、装饰陈设设计与施工,有部分是由建筑师来完成,这正是近代室内设计师由建筑师中脱胎而出的一个缩影。中国家具品类的增多与西化是适应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和发展的,更多是功能的丰富和演进,而日本家具品类的演化是以高形制家具品类的普及为标志,更多的新的家具品类以日本前所未有的面貌形式展现。(3)对两国家具在近代西化过程中的“样式、造型与装饰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西化初期,中日传统家具都借鉴并沿用了西方家具艺术风格的样式,但中国传统家具在造型与装饰手法的演绎轨迹是由简入繁再入繁的演变过程,而日本家具在造型与装饰手法的演绎轨迹是一条由简入繁再入简的演变过程。西化时期中日两国对于西方家具样式的选择、家具装饰造型的模仿、家具装饰手法的运用,以及在吸纳、模仿、融合、创新之后走出的不同轨迹,反映了两国审美意识不同的表象下,深层“质”的不同,即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的差异。(4)对两国家具近代西化时期在“材料、结构工艺与技术”的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日本对新鲜事物、先进技术的学习、吸收具有天生的主动性,近代西化时期两国对于虫胶漆、胶合板、弯曲木等新材料与技术的引入过程中,日本对弯曲木、胶合板等技术的应用比中国早很多年;在家具图样绘制标准化技术方面,无论从西方家具图样的引用时间,还是使用广度与绘制的标准化程度等方面,都直观的显示出中国在家具发展中工业化水平与家具科学系统化方面与日本的差距。从中日传统家具在近代化演变中的“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晰的意识到,在中国家具发展的过程中,要有文化自信,既要积极的借鉴与学习,也要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既要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对外来先进技术与文化进行选择吸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家具风格,并傲立于世界家具之林。
邹玉友[6](2019)在《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通过碳市场减排增汇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林业碳汇作为碳市场的重要交易标的,伴随着我国林业碳汇供给能力的上升,碳市场中林业碳汇需求不足问题凸显,着重表现为林业碳汇减排量低、市场份额小和需求不强的现实困境。在全国碳市场启动的新形势下,控排企业已成为碳市场中林业碳汇的重要需求主体。2018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制定的《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为基础的碳抵消机制,将林业碳汇优先纳入全国碳市场,引导控排企业优先购买林业碳汇减排量。那么,控排企业选择林业碳汇是否有减排的可行性,主体意愿是否强烈?控排企业怎样形成有效需求,受哪些因素影响,其“需求不强”的深层次机理是什么?如何有效驱动控排企业优先购买林业碳汇?都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而在中国学术界,林业碳汇需求及其相关机制研究仍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尤其缺乏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考虑碳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的动态的、量化的研究。因此,开展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不仅利于林业碳汇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落实,还能间接地缓解控排企业减排压力,丰富资源经济学理论体系,推动林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学和气候变化经济学深度交叉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本文瞄准碳市场制度环境下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的前沿科学问题,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按照“先验问题一主体意愿一需求机理一驱动机制一探寻解决之道”的逻辑思路开展研究。首先,分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现状及其抵消减排的可行性,论证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森林碳汇和林业碳汇的科学内涵,介绍林业碳汇纳入碳市场的过程与要求,搭建研究的基础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分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的交易现状,采用供需理论剖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抵消减排的可行性,得出了强制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成熟度高于自愿市场,且正处在“自愿市场”向“强制市场”的过渡时期,林业碳汇是更深层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帕累托改进的论断。其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解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因素选取的理论依据和深层逻辑关系,构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理论模型,利用396份微观企业调研数据,选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得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减排成本、竞争优势、合作伙伴和政策支持。再次,遵循复杂网络理论研究模式,提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制度环境一项目优势一主体意愿”三维理论框架,构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解释结构模型,将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要素层次划分为需求层、成本比较层、主体动力层、生态优势层、外部激励层、比例设置层、市场条件层和制度建设层八个层次,形成市场主导型、减排压力主导型和合作伙伴驱动型的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作用路径。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解释结构模型、要素层级和作用路径进行不确定性概率仿真。最后,从控排企业减排主体和制度创新主体行为视域出发,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驱动过程中两类主体博弈关系及其稳定均衡策略,借助Matlab软件对演化博弈结果进行仿真发现控排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的主体博弈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主体策略会受到控排企业减排方式成本与收益、公共管理部门激励策略成本和政策支持等参数影响。结合博弈仿真结论提出通过利益均衡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构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驱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控排企业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驱动建议。
瞿欢[7](2019)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居住小区经历了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简单模仿、现代主义功能空间划分、欧美形式元素的盛行,到现在稳定流行的抽象山水意境空间创造,以人的需要为主的功能空间越来越细化,材料技术的运用、传统符号的提取、意象空间的运用,满足了大众的消费审美需求,却淹没了历史文化、地域的差异性,论文基于此现状,利用建筑类型学对现代居住区空间中的“原型”进行分类,并将其与具体环境、功能需求结合,展开空间中的形式表现,以期为未来的居住区户外空间有机更新与创新提供方法的借鉴与指导。论文以建筑类型学为指导,从历史文化与地域的角度,对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进行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从古代与现代居住区的历史发展中概述了居住区户外空间的形态、形式变化,从空间层面探讨建筑类型学应用的可能性;并对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中主要形式表现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形式层面提出引入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必要性。(2)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起源、发展阶段、理论及设计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建筑类型学对于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适用性,总结了建筑类型学形态研究模型与元语言描述模型。利用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一类推设计,选取了四个体现江南地域文化的现代居住区进行了案例研究,获得了特定文化下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结构原型:村落布局结构原型“户-巷-片-村”,传统建筑结构原型“礼序结构”,江南水乡代表性的景观原型“连续的水岸民居界面拓扑结构”,以及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原型:“庭院”,以占据空间主导地位的主要要素为依据,将庭院类型分为:绿庭、水庭、基质庭、合庭。(3)辩证地借鉴建筑类型学的理论与设计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规则完善建筑类型学的不足之处,建立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研究体系与设计方法;将获得的“原型”结合具体的实践环境、场所功能需求对浙江嘉善旭辉梦想城居住区户外空间进行整体空间布局与细部设计实践。论文从历史分析、理论与案例研究到设计实践,逐步验证了建筑类型学理论与方法在景观空间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局限性,为不同地域文化类型下的居住区户外空间表现、景观更新与创新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方向和理性的实践方法。
夏李[8](2019)在《娱乐空间中节奏与韵律形式表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时代的来临,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随之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许多的改变。娱乐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久不衰的一种产业,但是由于娱乐空间设计过度装饰化和商业化,娱乐空间室内设计丧失了内涵和灵魂,丢掉了文化与情感,整个娱乐空间室内环境“索然无味”,充斥着商业化的“铜臭味”,必须从室内设计上加以改变和突破。因此,本课题尝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空间设计这一途径将娱乐空间与节奏韵律的形式美相结合,娱乐空间本身具有的娱乐和绚丽与节奏韵律的动感有着契合,将两者相结合定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首先,本文对其相关的课题研究背景做出分析与了解,针对现阶段娱乐空间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课题相关的研究内容和范畴做出了概念的界定。其次,简单明确的介绍了娱乐行业的起源和发展趋势,并对节奏韵律与现代娱乐空间设计做了共性关系的分析。然后,通过结合娱乐空间室内设计需要遵循的理论,对娱乐空间室内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设计因素和设计原则进行了解析,以作者本人所参与的实际项目为例,通过各方面的理解把握及总结来论证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运用于现代娱乐空间室内设计的可行性。最后,对娱乐空间中运用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法则做出总结及未来的展望。
温薇[9](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罗敏[10](2019)在《现代木质灯具设计的“慢生活”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但精神生活却没有得到同步提升。人们疲于奔命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废寝忘食的努力工作,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将人们的精神需求淹没。随着抑郁症、焦虑症、过劳死等社会现象出现,人们逐渐意识到慢生活的重要性。慢生活理论作为适合家居空间的设计理论之一,也是现代人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之一,具有推广和实际运用价值。同时,理论与灯具设计结合,也为现代木质灯具指引新的发展方向。论文通过对社会现象、生活方式、设计师的社会责任等三个角度的思考,从设计学专业研究的角度,探寻如何从家居产品设计方面使问题得到重视、现象得以改善。论文对慢生活理念进行概念确定、发展过程整理,理念与中国古今思想文化、现有设计风格的交叉点分析,总结归纳出慢生活理念在“环境、人、产品”三者关系的设计特点。并对现代木质灯具进行市场调研和设计案例分析,找出其设计特点和发展的不足,以寻求二者结合的契合点。总结得出慢生活理念的“慢”材料、“慢”造型、“慢”色彩、“慢”工艺、“慢”功能等五个表现特性,并针对每一特性进行三个方面阐述,以探求慢生活理念的全面表达。论文理论结合实际,运用设计实践法深入木作工坊,参与灯具制作过程。运用慢生活理念的现代木质灯具设计实践,以佐证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论文从已有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入手,以现代木质灯具设计为例,探索慢生活理念在家居产品设计领域的合理运用。通过研究,希望能达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丰富精神生活,“环境、人、产品”三者和谐共存的研究目的。
二、怎样撰写林业科技论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撰写林业科技论文(论文提纲范文)
(1)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林场发展与城市绿色发展背景相契合 |
1.1.2 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符合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1.1.3 林场植物景观改造为森林公园建设创造条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植物群落 |
2.1.2 植物景观 |
2.1.3 植物文化 |
2.1.4 人工林 |
2.1.5 天然林 |
2.1.6 乡土树种 |
2.1.7 拟生造林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 |
2.2.2 环境心理学 |
2.2.3 景观美学 |
2.2.4 植物群落学 |
2.2.5 森林培育学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湖南·宜章县骑田岭城郊森林公园(原宜章县骑田国有林场) |
3.1.1 案例概况 |
3.1.2 改造内容 |
3.1.3 案例启发 |
3.2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原塞罕坝机械林场) |
3.2.1 案例分析 |
3.2.2 改造内容 |
3.2.3 案例启发 |
3.3 江苏·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原老山林场) |
3.3.1 案例概况 |
3.3.2 改造内容 |
3.3.3 案例启发 |
3.4 湖南·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原涟源龙山国有林场) |
3.4.1 案例概况 |
3.4.2 改造内容 |
3.4.3 案例启发 |
3.5 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植物改造 |
3.5.1 案例概况 |
3.5.2 改造内容 |
3.5.3 案例启发 |
3.6 案例总结 |
4 植物景观改造理论探索 |
4.1 植物景观改造的目标 |
4.1.1 促进绿色发展 |
4.1.2 提升林分质量 |
4.1.3 提高艺术审美 |
4.1.4 推动经济发展 |
4.2 植物景观改造的原则 |
4.2.1 生态保护原则 |
4.2.2 整体性原则 |
4.2.3 适地适树原则 |
4.2.4 功能性原则 |
4.2.5 经济节约原则 |
4.3 植物景观改造的策略 |
4.3.1 加强原有景观林保护 |
4.3.2 注重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森林特色 |
4.3.3 注重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重视乡土植物搭配 |
4.4 植物景观改造的途径与方法 |
4.4.1 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营建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 |
4.4.2 增强植物群落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 |
4.4.3 打造拥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传当地文化 |
4.4.4 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保持稳定的多层次植物景观 |
5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 |
5.1 兰考林场现状分析 |
5.1.1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概况 |
5.1.2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现状 |
5.2 植物景观改造规划构思 |
5.2.1 衔接上位规划 |
5.2.2 改造规划目标 |
5.2.3 改造规划思路 |
5.3 植物景观分区改造规划 |
5.3.1 水生植物区 |
5.3.2 彩叶植物展示区 |
5.3.3 林果观光区 |
5.3.4 特色植物区 |
5.3.5 花卉观赏区 |
5.3.6 入口管理区 |
5.3.7 主要道路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论文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植物名录表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梅花元素的家居饰品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梅花相关文化研究现状 |
1.2.2 与中国传统元素结合的家居饰品设计现状 |
1.2.3 与家居饰品相关材料工艺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现存问题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2 课题的技术路线 |
2 梅花元素内涵及设计符号 |
2.1 梅文化的内涵分析 |
2.1.1 梅文化的历史意义 |
2.1.2 梅文化的发展 |
2.1.3 梅花元素的内涵分析 |
2.2 梅花元素的设计符号提取 |
2.2.1 梅花的形状提炼 |
2.2.2 基于形状文法的设计符号推演 |
2.3 本章小结 |
3 梅花元素在现代家居饰品中的应用表现 |
3.1 家居饰品的基本概述 |
3.1.1 家居饰品的定义 |
3.1.2 现代家居饰品的类别与功能 |
3.1.3 现代家居饰品材料及工艺 |
3.1.4 现代家居饰品的发展趋势 |
3.2 梅花元素的显性表现 |
3.2.1 具象直接 |
3.2.2 典故直接 |
3.3 梅花元素的隐形表现 |
3.3.1 元素凝练 |
3.3.2 抽象重构 |
3.4 梅花元素应用于家居饰品的可行性分析 |
3.4.1 市场需求的可行性 |
3.4.2 造型元素的可行性 |
3.4.3 审美法则的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梅花元素家居饰品的设计 |
4.1 设计定位分析 |
4.1.1 梅花元素家居饰品的市场现状 |
4.1.2 受众人群分析及设计定位 |
4.2 “疏影”系列家居饰品设计—“隐性表现” |
4.2.1 “疏影”系列-香薰 |
4.2.2 “疏影”系列-花器 |
4.2.3 “疏影”系列-托盘 |
4.3 “暗香”系列家居饰品设计—“显性表现” |
4.3.1 “暗香”系列-香薰 |
4.3.2 “暗香”系列-花器 |
4.3.3 “暗香”系列-托盘 |
4.4 设计要点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梅花元素家居饰品的制作实践 |
5.1 “疏影”系列家居饰品的制作 |
5.1.1 “疏影”系列香薰的制作 |
5.1.2 “疏影”系列花器的制作 |
5.1.3 “疏影”系列托盘的制作 |
5.2 “暗香”系列家居饰品的制作 |
5.2.1 “暗香”系列香薰的制作 |
5.2.2 “暗香”系列花器的制作 |
5.2.3 “暗香”系列托盘的制作 |
5.3 梅花元素家居饰品成品展示 |
5.4 制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概况 |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2.1 科兹洛夫传略 |
2.1.1 探险萌芽 |
2.1.2 命运转折 |
2.1.3 踏上征途 |
2.1.4 崭露头角 |
2.1.5 中坚力量 |
2.1.6 蜚声世界 |
2.1.7 首谒达赖喇嘛 |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
2.1.9 守卫保护区 |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
2.1.11 晚年归隐 |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
2.2.1 考古发掘 |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
2.2.5 生态学考察 |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
2.3.1 版本 |
2.3.2 撰写特点 |
2.3.3 内容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民族 |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2.4 结论 |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4)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生态文明教育 |
2.1.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
2.1.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
2.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2.5 课程体系建设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应然架构 |
3.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目标要素 |
3.1.1 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
3.1.2 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
3.1.3 课程目标的确立 |
3.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内容要素 |
3.2.1 生态文明认知教育 |
3.2.2 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
3.2.3 生态文明行为实践教育 |
3.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实施要素 |
3.3.1 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
3.3.2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
3.3.3 课程实施的方法选择 |
3.4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评价要素 |
3.4.1 课程评价原则 |
3.4.2 课程评价主体 |
3.4.3 课程评价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4.1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
4.1.1 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多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课程 |
4.1.2 部分高校能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以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 |
4.1.3 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 |
4.2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课程目标模糊不完整 |
4.2.2 课程内容碎片化且陈旧 |
4.2.3 课程实施方式传统单一 |
4.2.4 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
4.3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3.2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
4.3.3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保障条件 |
4.3.4 课程体系建设国内可资经验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5 推进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
5.1 全面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主体的重视程度 |
5.1.1 宏观层面--突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导力 |
5.1.2 微观层面--发挥高校责任主体作用 |
5.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
5.2.1 制定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标准 |
5.2.2 整体规划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
5.2.3 开发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专用教材 |
5.3 夯实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条件 |
5.3.1 建设与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保障 |
5.3.2 加强师资保障 |
5.3.3 稳固资金保障 |
5.4 借鉴国外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4.1 借鉴美国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4.2 借鉴日本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西风东渐对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
1.3.2 中日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相互影响 |
1.3.3 以建筑、园林、美术等为背景的中日传统文化艺术近代化的研究现状 |
1.3.4 关于中国传统家具与近代化进程的研究 |
1.3.5 日本传统家具及近代化进程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本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 近代与近代化 |
2.1.1 近代 |
2.1.2 近代化 |
2.2 西方化与西化 |
2.3 家具的近代化 |
3 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与家具业概况 |
3.1 锁国时期西方文化的影响 |
3.1.1 历史背景 |
3.1.2 西方文化传来 |
3.2 开埠后的影响 |
3.2.1 被迫开埠的中国 |
3.2.2 被迫破关的日本 |
3.3 近代化历程中的中日家具概况 |
3.3.1 中国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的家具业概况 |
3.3.2 近代化历程的日本家具业概况 |
3.4 小结 |
4 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中家具品类的演化 |
4.1 生活方式的变迁对中日传统家具的影响 |
4.1.1 生活方式的变迁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影响 |
4.1.2 生活方式的变迁对日本传统家具的影响 |
4.2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家具品类变化 |
4.2.1 中国传统家具品类的变化 |
4.2.2 日本传统家具品类的变化 |
4.3 中日传统家具近代“西化”家具品类演化的比较 |
4.4 小结 |
5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样式、造型与装饰手法比较 |
5.1 西洋家具的导入 |
5.2 西化家具的样式 |
5.2.1 中日“西化”之初西洋家具样式 |
5.2.2 中西合璧与和洋折衷时期的西洋家具样式 |
5.3 “西化”的家具造型 |
5.3.1 西方古典家具的导入 |
5.3.2 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的影响 |
5.4 “西化”的家具装饰手法 |
5.4.1 引入西方家具装饰纹样 |
5.4.2 家具装饰手法的“西化” |
5.5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主要样式与造型、装饰手法比较 |
5.5.1 “西化”时期中日家具样式与造型、装饰手法异同 |
5.5.2 异同的历史文化成因 |
5.6 小结 |
6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材料、结构工艺与技术比较 |
6.1 家具材料的“西化” |
6.1.1 “西化”初期家具材料 |
6.1.2 “西化”成熟期的家具材料 |
6.2 家具结构与技术“西化” |
6.2.1 中日传统家具结构工艺的“西化” |
6.2.2 中日传统家具技术的“西化” |
6.3 中日传统家具“西化”的材料、结构工艺与技术比较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2 日本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对我国当代家具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控排企业的范畴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森林碳汇的内涵与特点 |
2.2.2 林业碳汇的内涵与属性 |
2.2.3 林业碳汇项目的内涵、流程与方法学 |
2.2.4 林业碳汇项目的分类 |
2.3 理论基础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排污权理论 |
2.3.3 供需理论 |
2.3.4 计划行为理论 |
2.3.5 复杂网络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现状及其抵消减排的可行性分析 |
3.1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的现状 |
3.1.1 国际碳市场的基本框架 |
3.1.2 国际林业碳汇需求变化 |
3.1.3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总量、金额与价格 |
3.1.4 国际林业碳汇项目分布 |
3.2 中国碳市场交易的现状 |
3.2.1 碳市场的发展历程 |
3.2.2 碳市场规模、金额与价格 |
3.2.3 碳市场CCER项目情况 |
3.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的现状 |
3.3.1 控排企业的选定与数量 |
3.3.2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的市场分布 |
3.3.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金额与价格 |
3.3.4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的项目类型 |
3.4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抵消减排的可行性分析 |
3.4.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
3.4.2 情境设计与理论分析 |
3.4.3 均衡分析与讨论 |
3.4.4 抵消减排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的需求意愿分析 |
4.1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理论分析 |
4.1.1 行为态度 |
4.1.2 主观规范 |
4.1.3 感知行为控制 |
4.1.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2 样本来源与变量选择 |
4.2.1 样本来源 |
4.2.2 样本特征 |
4.2.3 变量选择 |
4.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交叉分析 |
4.3.1 林业碳汇需求意愿水平 |
4.3.2 行为态度与需求意愿 |
4.3.3 主观规范与需求意愿 |
4.3.4 感知行为控制与需求意愿 |
4.3.5 控制变量与需求意愿 |
4.4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实证检验 |
4.4.1 实证模型 |
4.4.2 模型检验 |
4.4.3 估计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的需求机理分析 |
5.1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理论分析 |
5.1.1 控排企业特质 |
5.1.2 林业碳汇优势 |
5.1.3 碳市场制度环境 |
5.1.4 需求机理理论模型 |
5.2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结构分析 |
5.2.1 解释结构模型介绍 |
5.2.2 解释结构模型建模 |
5.2.3 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结构框架分析 |
5.2.4 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要素层级分析 |
5.2.5 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作用路径解析 |
5.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实证仿真 |
5.3.1 贝叶斯网络模型介绍 |
5.3.2 仿真数据与变量设计 |
5.3.3 贝叶斯网络模型实证仿真过程分析 |
5.3.4 贝叶斯网络模型实证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的驱动机制分析 |
6.1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驱动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
6.1.1 演化博弈的基本思路 |
6.1.2 演化博弈的基本假设 |
6.1.3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
6.1.4 演化博弈的策略均衡 |
6.2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驱动机制仿真分析 |
6.2.1 控排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行为策略的动态演进 |
6.2.2 不同减排方式成本与收益对控排企业策略影响 |
6.2.3 激励林业碳汇的成本对公共管理部门策略影响 |
6.2.4 政策支持对控排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策略影响 |
6.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的驱动机制构建 |
6.3.1 博弈仿真分析结论 |
6.3.2 基于博弈仿真结论的驱动机制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的驱动建议 |
7.1 控排企业层面 |
7.1.1 提高企业林业碳汇生态作用认知 |
7.1.2 加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经济认知 |
7.1.3 助推控排企业环境伦理观的形成 |
7.1.4 鼓励利益相关者间联合选择林业碳汇 |
7.2 制度建设层面 |
7.2.1 构建自下而上林业碳汇驱动体系 |
7.2.2 健全林业碳汇多元激励政策 |
7.2.3 加快完善林业碳汇抵消机制 |
7.2.4 优化林业碳汇交易制度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温室气体控排主体林业碳汇项目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少有来自建筑的方法进行景观营建 |
1.1.2 市场决定论的现况 |
1.1.3 生活质量提高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类型学研究概况 |
1.2.2 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居住区户外空间发展概述 |
2.1 社会和文化背景 |
2.2 人、自然、园林的关系 |
2.3 中国古代居住区景观形态发展 |
2.4 园林与隐逸思想的发展简述 |
2.5 公元20世纪-21世纪的居住区户外空间形态 |
2.5.1 公元20世纪的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 |
2.5.2 公元21世纪的居住区空间形态趋势 |
2.5.3 居住区户外空间变化中的传承提供了建筑类型学应用的可能性 |
2.6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景观均质化表现 |
2.6.1 结构一致,空间形式类似 |
2.6.2 中式元素的频繁运用 |
2.6.3 抽象山水的多样表达 |
2.7 引入建筑类型学的必要性 |
3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 |
3.1 建筑类型学的起源与发展 |
3.1.1 建筑类型学的概念 |
3.1.2 相关词语的比较 |
3.1.3 建筑类型学的起源 |
3.1.4 建筑类型学的发展 |
3.1.5 建筑类型学的两大理论体系 |
3.1.6 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类推设计” |
3.1.7 建筑类型学的形态研究模型构建 |
3.2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居住区户外空间适用性分析 |
3.3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案例研究 |
3.3.1 深圳万科第五园 |
3.3.2 嘉兴中国铁建花语江南 |
3.3.3 无锡华润江南府 |
3.3.4 宁波金地风华大境 |
3.4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结构原型 |
3.4.1 “连续的水岸民居界面拓扑结构” |
3.4.2 户-港-村的空间结构 |
3.4.3 传统建筑的礼序结构 |
3.5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原型推理及类型划分 |
3.5.1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原型——“庭院” |
3.5.2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庭院”的类型划分 |
3.6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研究 |
3.6.1 建筑类型学的借鉴与局限 |
3.6.2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体系 |
3.6.3 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的设计方法 |
4 浙江嘉善旭辉梦想城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1.1 前期分析 |
4.1.2 设计理念 |
4.2 类型选择 |
4.3 整体空间布局设计——原型的就地运用 |
4.4 空间细部设计——原型的类型表现形式 |
4.4.1 水庭 |
4.4.2 基质庭 |
4.4.3 绿庭 |
4.4.4 合庭 |
4.5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娱乐空间中节奏与韵律形式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相关的概念界定 |
1.6.1 娱乐空间的概念 |
1.6.2 节奏与韵律的概念 |
1.6.3 形式表现的概念 |
1.7 本章小结 |
2 娱乐空间室内设计相关内容 |
2.1 娱乐空间室内设计要点与发展趋势 |
2.1.1 娱乐空间室内设计要点 |
2.1.2 娱乐空间的发展趋势 |
2.2 娱乐空间室内设计 |
2.2.1 娱乐空间布局设计 |
2.2.2 娱乐空间采光与照明 |
2.2.3 娱乐空间声效与隔音 |
2.3 娱乐空间室内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
2.4 节奏与韵律运用于娱乐空间室内设计的作用 |
2.4.1 提升现代娱乐空间的趣味性 |
2.4.2 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3 娱乐空间中节奏与韵律的形式表现原则 |
3.1 整体性原则 |
3.2 造型优先原则 |
3.3 多样组合原则 |
3.4 突出审美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4 娱乐空间中节奏与韵律形式表现方法 |
4.1 线条形成节奏与韵律 |
4.2 形体产生节奏与韵律 |
4.3 色彩生成节奏与韵律 |
4.4 灯光营造节奏与韵律 |
4.5 陈设构成节奏与韵律 |
4.6 本章小结 |
5 节奏与韵律运用于实践案例-KTV大厅及包厢设计 |
5.1 项目介绍及定位 |
5.2 设计定位及构思 |
5.3 设计分析 |
5.3.1 平面功能布局 |
5.3.2 KTV大厅设计 |
5.3.3 KTV主题包房设计 |
5.3.4 KTV大包房设计 |
5.4 设计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与展望 |
6.2.1 局限性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B KTV娱乐空间室内装饰调查问卷 |
致谢 |
(9)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区域 |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协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
3.2.1 宏观方面 |
3.2.2 微观方面 |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
4.5.2 智猪博弈模型 |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
5.3.1 公众参与机制 |
5.3.2 企业参与机制 |
5.3.3 政府协商机制 |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
8.2.1 国家财政投资 |
8.2.2 企业投资 |
8.2.3 社会公众投资 |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
8.3.2 深化林权改革 |
8.3.3 创新产业格局 |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
8.5.1 静态评价 |
8.5.2 动态评价 |
8.5.3 反馈系统 |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
8.6.1 法律保障 |
8.6.2 社会保障 |
8.6.3 制度保障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现代木质灯具设计的“慢生活”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慢生活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木质材料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灯具产品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现代木质灯具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小结 |
2 慢生活理念概述 |
2.1 慢生活理念 |
2.1.1 慢生活理念的定义 |
2.1.2 慢生活的发展过程 |
2.1.3 慢生活的具体表现 |
2.1.4 慢生活与慢设计方法 |
2.2 慢生活理念的相关文化 |
2.2.1 慢生活理念相关的传统文化 |
2.2.2 慢生活理念相关的现代文化 |
2.3 慢生活理念的相关设计风格 |
2.3.1 日式风格 |
2.3.2 北欧风格 |
2.3.3 新中式风格 |
2.4 慢生活理念的设计特点 |
2.4.1 注重环境与人的依赖关系 |
2.4.2 注重人与产品的需求关系 |
2.4.3 注重产品与环境的系统关系 |
2.5 小结 |
3 现代木质灯具设计概述 |
3.1 现代木质灯具 |
3.1.1 现代木质灯具定义 |
3.1.2 木质材料的特性 |
3.1.3 木质材料与灯具 |
3.2 现代木质灯具存在的不足 |
3.2.1 木质灯具设计创意不足 |
3.2.2 木质灯具设计内涵缺失 |
3.2.3 木质灯具制作品质不高 |
3.3 现代木质灯具的设计特点 |
3.3.1 灯具造型的可塑性 |
3.3.2 灯具材料的装饰性 |
3.3.3 灯具功能的丰富性 |
3.3.4 灯具结构的审美性 |
3.4 小结 |
4 慢生活理念与现代木质灯具设计的关联性 |
4.1 现代木质灯具设计与慢生活理念研究的必要性 |
4.1.1 理论研究推广 |
4.1.2 灯具设计发展 |
4.1.3 个人需求满足 |
4.2 现代木质灯具设计与慢生活理念研究的可行性 |
4.2.1 直观的视觉表现 |
4.2.2 舒适的使用过程 |
4.2.3 合理的技术附加 |
4.3 现代木质灯具中慢生活理念案例分析 |
4.3.1 天然原木类 |
4.3.2 日常板材类 |
4.3.3 创新线材类 |
4.4 小结 |
5 现代木质灯具设计的慢生活理念表现特性 |
5.1 “慢”材料特性 |
5.1.1 合理的资源利用 |
5.1.2 天然的材质肌理 |
5.1.3 独特的记忆功能 |
5.2 “慢”工艺特性 |
5.2.1 重视细节体现生活品质 |
5.2.2 赋予设计传统工艺精神 |
5.2.3 材料工艺的深层次表达 |
5.3 “慢”结构特性 |
5.3.1 寂静无声的简约之美 |
5.3.2 耐人寻味的智慧载体 |
5.3.3 虚实结合的意象结构 |
5.4 “慢”色彩特性 |
5.4.1 舒适的视觉体验 |
5.4.2 和谐的空间氛围 |
5.4.3 纯净的精神境界 |
5.5 “慢”功能特性 |
5.5.1 还原需求本意 |
5.5.2 注重过程体验 |
5.5.3 关注时间分配 |
5.6 小结 |
6 现代木质灯具的慢生活理念研究设计实践 |
6.1 工艺流程 |
6.2 设计实践与分析 |
6.2.1 设计案例一:“缓” |
6.2.2 设计案例二:“虹” |
6.2.3 设计案例三:“云”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产品打样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怎样撰写林业科技论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 段孟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梅花元素的家居饰品设计与制作[D]. 郑子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3]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 孟玉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中日传统家具近代化历程比较研究[D]. 郭莹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6]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邹玉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7]基于建筑类型学的现代居住区户外空间研究[D]. 瞿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娱乐空间中节奏与韵律形式表现研究[D]. 夏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现代木质灯具设计的“慢生活”理念研究[D]. 罗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