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荣成市采取三大措施为市区储备水源(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周芳[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王宏伟[3](2019)在《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堡寨聚落”是我国古代先民抵御外侵内乱、为求安全而营建的一种典型的防御性聚落形式,以聚落外围环绕式的防御性建构(如堡墙、壕沟等)为共性设防特征,其在黄河流域有着广泛的分布。现有的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已取得大量基础性资料并也有相应的分析,但是存在着个体或单一类型研究居多、缺乏群体关注及系统整合的局限。对于此,本文拓展性引入“群系”的聚落研究新视角,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现代空间分析技术,对黄河下游地区进行“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的整体性研究。关注堡寨聚落的集群类别组成、群体性地理分布、及其社会文化内涵与历史时空发展的全息关系,对堡寨聚落进行区域划分,从中阐释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演化分布规律。本文以人文地理学角度以及研究的可行性方面确定黄河下游地区以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北京市的行政区为界,结合文献史籍以及具体实例对研究范围内的1115个堡寨聚落信息进行统计、梳理与录入。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借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现代空间分析技术对所选典型传统聚落分布进行相关密度分析和总结。从堡寨聚落形成的自然、社会、历史因素和群系类型两方面进行相关性的比较与筛选,总结对比所选取的典型村落类型,并整合基础数据信息、对比其特征的共性与差异,并进一步得出主要的属性特征,并以此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堡寨聚落群系在进行归类分区,划分出八个堡寨分布区等群集子系。最后,通过群系的研究来总结黄河下游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堡寨聚落的个性特征,并进一步揭示其内在共性。本文希望通过“群系”角度的研究为民居聚落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期在完善民居聚落层次体系研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深化相关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学术意义与研究价值。
史家明[4](2019)在《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三农”问题上都给予高度关注。2005年,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山东省各级、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广,并成为实践“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的“先行军”。而作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行者的威海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先试先行、开拓进取。但相关理论研究中,涉及到威海市临港区甚至整个威海市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更是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威海市临港区为研究的切入点和出发点,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县区地区美丽乡村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威海市临港区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分析,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方向、方法,从而为威海市临港区及更大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提供借鉴。全文包括六大部分。一是阐述论文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等。二是从理论层面,研究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概念和研究成果。三是总结分析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包括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以及典型示范村工作开展情况。四是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剖析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不足和问题。五是通过研究、分析、对比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汲取先进方法,并结合实际寻求工作方向。六是结合威海市临港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和下一步建设措施。通过研究,发现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编制、资金运用、建设主体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针对性地给出意见建议,旨在填补威海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刘福江[6](2017)在《荣成天鹅湖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宝贵资源和非常重要的生存环境。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生态湿地景观的保护与认识的不足以及被人们过渡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其功能退化加剧,生态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湿地的生态系统亟需得到保护与修复。荣成天鹅湖是滨海的一个小型海岸带泻湖,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强烈干预,其生态环境也遭到较大的破坏。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湿地景观研究背景、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归纳分析前人对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首先概述了湿地景观的类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湿地水体净化理论,湿地景观生境营造理论和湿地生态恢复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最后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对象,对其景观生态恢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荣成天鹅湖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提供参考。第三部分首先对滨海荣成天鹅湖湿地的现状和湿地景观的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滨海荣成天鹅湖湿地以往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做了深入分析,以便为荣成天鹅湖湿地景观生态保护和恢复研究对策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针对荣成天鹅湖湿地存在的问题,本章对荣成天鹅湖湿地景观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湿地景观规划系统以及提升湿地景观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以期为荣成天鹅湖湿地景观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虽然,在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生态社会的背景下,荣成天鹅湖湿地资源生态保护与恢复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天鹅湖湿地景观环境状况研究也在不断的加强,如何实现海岸资源的有效保护,进行地域性生态利用,以维护大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坚持“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保护、修复大天鹅的栖息地的自然环境,充分发挥大天鹅自然保护区在改善生态环境、休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王奎峰[7](2015)在《山东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文中研究说明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加速和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也使得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资源环境负面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了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超过了极限。在这种形势下,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也是关系整个人类和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大事,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评价和衡量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可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中东部,是带动全省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区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当前,经济快速粗放增长与资源环境脆弱的矛盾日益突出,亟待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因此,本论文结合山东半岛资源环境实际现状,并参照山东半岛地区发展规划,以山东半岛五地市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作为研究对象,以山东半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作为研究内容,开展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本论文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广泛收集资料、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以及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及其互动关系的系统分析,结合山东半岛的资源环境实际现状情况,从山东半岛资源环境大系统的角度出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文献资料调研与区域资源环境现状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概念和特性,结合山东半岛研究区的区域特点,从支撑山东半岛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要素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山东半岛研究范围内五地市的资源环境的实际状况,收集整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相关数据。(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区划指标体系的研究:根据山东半岛的资源环境实际现状,将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复合大系统,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出发,依据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构,构建了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目标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海洋环境7个单因素承载力为一级准则层指标,耕地承载力、水资源负载指数等19个二级准则层集成性指标以及若干个基础指标为一体的综合性指标体系框架。(3)资源与环境单因素承载力评价与区划模型研究:通过分析各基础指标间的相互联系及对集成指标、准则层指标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均方差决策方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和水资源开发优势度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基于矿产资源矿种优势评价、潜在价值、保障程度的矿产资源承载力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旅游资源承载力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拓扑功能耦合的地质环境承载力模型、基于P(压力)-S(状态)-R(响应)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为一体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模型、基于水环境质量等级的海洋环境承载力模型,通过这些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应指标体系数据的处理,对山东半岛区域内的资源环境单因素承载力进行了评价与区划分析。(4)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模型的研究:在完成资源环境单因素承载力评价与区划专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K-means型聚类分析及Arc GIS空间图层叠加的综合评价区划模型,通过可视化成果技术(Map GIS、Arc GIS)手段,进行了山东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和区划结果展示与分析,制作了单因素承载力评价区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区划系列GIS可视化图件。(5)模型实现的技术化研究:采用“3S”技术,即Map GIS空间分析功能模块、Arc GIS空间图层叠加功能模块与RS遥感提取等功能实现了模型在网格单元的运算及图件可视化,采用Yaahp V7.5软件模块,实现了层次分析法的建模和快速分析,采用SPSS软件模块,实现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及聚类分析的快速分析与实现,等等,这些技术化手段的研究应用形成了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综合模型实现的集成技术体系。(6)应用研究:针对山东半岛资源环境单因素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评价与区划分析结果,结合山东半岛相关发展规划,将山东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同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总结提出了适合山东半岛区域特点的资源环境开发保护与发展规划建议与对策。
程钰[8](2014)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战后世界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环境公害、化学物质迁移、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呈现在公众面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背后是人地关系的急剧恶化,其深层次的是哲学层面上对人地关系的不恰当认识,源自于发展观念的不合理,因此研究人地关系的演变与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公众的资源环境需求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有中国缩影之称的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主线,采取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比较和归纳论证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间演变过程和空间分异格局,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3种地域系统类型,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典型地域系统的人地矛盾问题辨析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地系统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形成了以下结论:(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呈现研究区域多尺度、研究手段多样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但系统性综合研究、基础性研究是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人地关系向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转变是对人地关系理论与认知的深化,强调了人地系统的整体性概念,能够将系统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研究中,为人地关系的综合集成系统研究提供基础。(2)人地关系互动演化的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在阻止因子s(0<s<r)和作用系数(0<<1)以及最大承载力K的条件下,人类活动强度在K/t r s至K/之间是维持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条件。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性要素,在索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尾效。(3)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人类活动、需求结构、区际关系、区域发展环境、区域管治措施是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7个主要因素,其中自然地理环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基础,人文地理环境是系统演变内在动力,人类活动是系统演变直接动力,需求结构是系统演变间接动力,区际关系是系统演变外部动力,区域发展环境是系统演变推动力,区域管制措施是系统演变调控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内部作用、外部作用和整体作用机制。(4)1949年-至今时期内,山东省人地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相对协调阶段(1949-1978年)、矛盾凸显阶段(1979-2002年)、逐步协调阶段(2003年-至今)。山东省人地系统整体可持续性状态呈现部分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状态逐步改善,但资源环境约束性作用依然较强的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供给与需求矛盾持续突出成为制约山东省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因素。(5)定量测度山东省1991-2012年人类活动强度和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对资源环境水平的响应度,山东省1991-2012年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由0.410上升到0.819,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资源环境水平由0.736下降到0.537,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两者耦合度基本在0.959以上,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度由良好协调向高度协调演变。资源环境水平对人类活动强度响应具有对应性和连续性,始终表现出负响应特征,但胁迫效应幅度逐年缩小,回归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开发效率是造成响应度减小的最主要因素。(6)根据组合类型划分结果,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级市空间格局来看,威海、青岛属于高水平协调型,枣庄、滨州、潍坊和泰安属于中等水平协调类型,日照、临沂、东营、烟台和德州属于低水平协调型,淄博、莱芜和济宁属于不协调型,聊城和菏泽属于勉强协调型;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县级市空间格局来看,鲁东、鲁中和鲁北地区县市的协调类型相对较好,但鲁南、鲁西地区县市特别是菏泽和临沂地区县市协调类型相对较差,区域之间协调类型差异较大。(7)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作为典型分析案例,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淡水资源先天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主要矛盾,区域中部和西翼开发过度,而区域东翼和中部部分县市区人地关系相对协调;渔业生产中的结构性和深层次矛盾突出、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淡水资源不足等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存在的主要人地矛盾,人地关系的可持续性正在由一般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流域环境问题严重等是西部隆起带人地主要矛盾,枣庄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基本介于0.208-0.377之间,属于较低强度的脆弱性水平。(8)在时间和空间角度下,人地关系研究的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不断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从“人”的生产力、需求力和调控力以及“地”的承载力、缓冲力和恢复力角度,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体调控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地系统调控的区际协调机制以及适应性机制。在优化“人”与“地”之间相互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强化生态安全调控、优化“人”与“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对策。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包括8个部分:(1)第一部分:导言。从国际、国内和山东省3个层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归纳总结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2)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梳理、总结与归纳国内外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特点与不足之处,展望总结人地关系的研究趋势。(3)第三部分: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分析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依据,梳理判断人地关系、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4)第四部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阐释人地关系演变的状态,分析地域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构建系统演变作用机制。(5)第五部分: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实证研究。划分山东省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综合评估山东省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状态,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和空间格局。(6)第六部分: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矛盾解析与评估。辨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西部隆起带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综合评估研究区的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状态。(7)第七部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路径。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调控的整体思路,从“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结构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人地关系优化路径。(8)第八部分: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论文的全面回顾与逻辑概括,提炼总结论文的基本结论,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山东省人民政府[9](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鲁政发[2013]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规划》,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
山东省人民政府[10](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鲁政发[2012]4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保障木材及林产
二、荣成市采取三大措施为市区储备水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荣成市采取三大措施为市区储备水源(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表演理论 |
二、社区理论 |
三、社会变迁理论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
一、健身健体价值 |
二、教育教化价值 |
三、娱乐健心价值 |
四、社会治理价值 |
五、经济发展价值 |
六、文化传承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
一、个案选取原则 |
二、个案选取方法 |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
一、田野概况 |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
一、田野概况 |
二、尚寨竹马表演 |
三、尚寨竹马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
一、田野概况 |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目标 |
三、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主题的界定 |
1.1.1 传统堡寨聚落的概念 |
1.1.2 黄河下游地区的划分 |
1.1.3“群系”概述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聚落史学意义 |
1.2.2 社会文化意义 |
1.2.3 现实实践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建筑学对与堡寨相关的防御性聚落的研究 |
1.3.2 人文社科领域对聚落设防及黄河流域文化的关联研究 |
1.3.3 GIS及量化技术在聚落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4 国外学者对(防御性)聚落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创新性和体系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性 |
1.4.3 研究体系框架 |
第2章 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概述 |
2.1 山东传统堡寨聚落的分布 |
2.1.1 山东传统堡寨式聚落产生及发展现状 |
2.1.2 堡寨聚落分布特点 |
2.2 京津冀传统堡寨聚落的分布 |
2.2.1 京津冀传统堡寨式聚落产生、发展的整体环境 |
2.2.2 京津冀堡寨聚落的分布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色堡寨聚落子系群集分布 |
3.1 堡寨聚落群系总体分布特征 |
3.2 群系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自然环境因素 |
3.2.2 社会经济因素 |
3.2.3 历史文化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类型 |
4.1 民间防御体系堡寨 |
4.1.1 普通堡寨村落 |
4.1.2 因险设防山寨 |
4.1.3 庄园堡寨 |
4.2 军事防御体系堡寨 |
4.2.1 军政中心城池 |
4.2.2 边防军事堡寨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堡寨聚落子系群集区划 |
5.1 鲁西南地域堡寨分布区 |
5.1.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
5.1.2 分布区实例概述 |
5.2 鲁中南水系堡寨分布区 |
5.2.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
5.2.2 分布区实例概述 |
5.3 黄河河道堡寨分布区 |
5.3.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
5.3.2 分布区实例概述 |
5.4 太行山系山麓堡寨分布区 |
5.4.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
5.4.2 分布区实例概述 |
5.5 鲁中山区堡寨分布区 |
5.5.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
5.5.2 分布区实例概述 |
5.6 胶东海防沿线军堡分布区 |
5.6.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
5.6.2 分布区实例概述 |
5.7 冀北长城沿线军堡分布区 |
5.7.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
5.7.2 分布区实例概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国内民居研究历程 |
附录B 黄河下游在历史上的变迁 |
附表C 中国史前文化——黄河流域文化分布 |
附录D 黄河下游地区农民起义汇总 |
附录E 黄河下游地区堡寨聚落信息汇总 |
附录F 黄河下游地区堡寨聚落群系划分图 |
(4)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不足之处 |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美丽乡村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乡村及美丽乡村的概念 |
2.1.1 乡村的概念 |
2.1.2 美丽乡村的概念 |
2.2 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居环境理论 |
2.2.4 乡村振兴战略 |
2.2.5 精准扶贫攻坚战略 |
3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 |
3.1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
3.2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情况 |
3.2.1 威海市临港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 |
3.2.2 威海市临港区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背景 |
3.2.3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
3.2.4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做法 |
3.3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个案分析 |
3.3.1 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祝家英村基础提升模式 |
3.3.2 威海市临港区黄岚办事处山马埠村“后进”变“先进”模式 |
3.3.3 威海市临港区蔄山镇北申格村城郊休闲农业模式 |
4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情况 |
4.2 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详述 |
4.2.1 规划编制方面存在问题 |
4.2.2 资金运用方面存在问题 |
4.2.3 建设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4 发展与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 |
5 国内外美丽乡村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 |
5.1.1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5.1.2 贵州省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5.2 国外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 |
5.2.1 日本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5.2.2 欧美发达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
5.3 对比国内外先进经验产生的启示 |
6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对策与建议 |
6.1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
6.2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
6.3 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
6.3.1 加强组织领导 |
6.3.2 高标准科学规划设计 |
6.3.3 建立完善的建设机制 |
6.3.4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
6.3.5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 |
6.3.6 拓宽资金渠道,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
6.3.7 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
6.3.8 营造乡村文明的浓厚氛围 |
6.3.9 全面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6)荣成天鹅湖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湿地景观的类型和特征 |
2.1.1 湿地景观的概念 |
2.1.2 湿地景观的类型 |
2.1.3 湿地景观的特征 |
2.2 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相关研究 |
2.2.1 湿地水体净化 |
2.2.2 湿地景观生境营造 |
2.2.3 湿地生态恢复 |
2.3 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相关实践 |
2.3.1 国内湿地景观保护与恢复实践 |
2.3.2 国外湿地景观保护与恢复实践 |
2.3.3 案例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荣成天鹅湖湿地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天鹅湖湿地现状情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社会环境现状 |
3.1.3 资源现状 |
3.1.4 景观环境现状 |
3.2 天鹅湖湿地存在问题 |
3.2.1 水质遭受污染 |
3.2.2 植被遭受破坏 |
3.2.3 污水设施低效 |
3.2.4 环境规划不完善 |
3.2.5 人为活动干扰 |
3.3 根源分析 |
3.3.1 湿地景观保护与利用缺乏高度认识 |
3.3.2 规划建设与环境保护缺乏整体观念 |
3.3.3 环境保护措施不够 |
3.3.4 投入环境恢复资金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鹅湖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对策 |
4.1 实施水质恢复改善工程 |
4.1.1 完善水体系统 |
4.1.2 加大海水改良 |
4.1.3 加强水质保护措施 |
4.2 增加植被物种多样性 |
4.2.1 完善植被系统规划 |
4.2.2 加大海草恢复改良 |
4.2.3 加大植物多样性 |
4.3 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 |
4.3.1 加大污染源监督和控制 |
4.3.2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升改造 |
4.4 编制合理的湿地景观规划 |
4.4.1 完善道路及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
4.4.2 完善合理的功能区规划 |
4.5 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
4.5.1 设立湿地生态保护的专项资金 |
4.5.2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及天鹅保护的宣传力度 |
4.5.3 联合执法部门加强专项检查和专项打击行动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山东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地质环境特征 |
2.1 区域经济地理概况 |
2.2 基础地质背景 |
2.3 地质环境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资源环境现状 |
3.1 资源现状分析 |
3.2 环境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单要素承载力专题评价 |
4.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4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
4.5 旅游资源承载力评价 |
4.6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4.7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
4.8 海洋环境承载力评价 |
4.9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 |
5.1 评价方法 |
5.2 评价过程与步骤 |
5.3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建议及对策 |
6.1 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建议 |
6.2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6.3 城市功能探索与有关建议 |
6.4 发展规划补充意见 |
6.5 对策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国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外研究述评 |
2.2 国内研究进展与述评 |
2.2.1 国内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 |
3.1 基础理论 |
3.1.1 系统科学理论 |
3.1.2 经济学与资源环境学科交叉理论 |
3.1.3 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概念 |
3.2 基本概念与内涵 |
3.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概念辨析 |
3.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
3.2.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 |
3.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
3.2.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四章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 |
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状态演变 |
4.1.1 地理熵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
4.1.2 Logistic 模型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
4.1.3 索罗模型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
4.1.4 人类文明发展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
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解析 |
4.2.1 自然地理环境 |
4.2.2 人文地理环境 |
4.2.3 人类活动因素 |
4.2.4 需求结构因素 |
4.2.5 区际关系因素 |
4.2.6 区域发展环境 |
4.2.7 空间管治措施 |
4.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作用机制构建 |
4.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内部作用机制 |
4.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外部作用机制 |
4.3.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整体作用机制 |
第五章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实证分析 |
5.1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阶段划分 |
5.1.1 划分依据 |
5.1.2 结果分析 |
5.2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
5.2.1 “人”的可持续性评估 |
5.2.2 “地”的可持续性评估 |
5.3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影响因素 |
5.3.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5.3.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与权重的确定 |
5.3.3 人地关系耦合度和响应度模型构建 |
5.3.4 计算结果分析 |
5.4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分析 |
5.4.1 基于地市视角的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 |
5.4.2 基于县域视角的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 |
第六章 山东省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人地矛盾评估 |
6.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与类型选取 |
6.1.1 基本原则 |
6.1.2 类型选取 |
6.2 生态脆弱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
6.2.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 |
6.2.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关系主要矛盾辨析 |
6.2.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开发状态评估 |
6.3 海陆兼备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
6.3.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概况 |
6.3.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关系协调主要约束瓶颈 |
6.3.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综合评估 |
6.4 资源导向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
6.4.1 西部隆起带基本概况 |
6.4.2 西部隆起带人地关系主要矛盾辨析 |
6.4.3 西部隆起带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估——以资源衰竭型城市枣庄市为例 |
第七章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路径与对策 |
7.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 |
7.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依据原则 |
7.1.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构建 |
7.2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路径 |
7.2.1 优化调控“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 |
7.2.2 提高“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强化生态环境安全调控 |
7.2.3 调控与优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 |
7.3 创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调控对策 |
7.3.1 构建区域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
7.3.2 创新区域(省域)生态环境管理模式与机制 |
7.3.3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荣成市采取三大措施为市区储备水源(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研究[D]. 王宏伟. 天津大学, 2019
- [4]威海市临港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史家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荣成天鹅湖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D]. 刘福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7]山东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D]. 王奎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8]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程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04)
- [10]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