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仰天山旅游文化资源考略(论文文献综述)
户新慧[1](2018)在《历史因缘与广福风度 ——山东青州广福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周至春秋战国,青州地属齐国,及秦时又属临淄郡。隶属关系加上地理位置相邻,根据佛教传播规律,可认为青州佛教受齐都临淄的影响,启于阿育王时代。至西晋,青州取代临淄成为山东政治中心,由于政治地位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佛教兴盛的程度,因此两晋至刘宋,青州佛教获得快速发展。此后,青州地入北魏,在北魏最高统治者崇佛和青州经济繁荣的双重因素作用下,佛教急剧发展并形成了第一个建寺高峰期,广福寺正依此势成于北魏末年。北朝时期,广福寺的繁荣发展,形成了本文所称的“广福风度”,它是这个时期“青州风格”的主要承载者和体现者之一。北朝极其尚佛,造成寺院和僧尼数量急剧增加、造像之风愈演愈烈,佛教已发展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盛极而衰,随着北周武帝灭佛,广福寺佛法、佛风转入低谷。隋朝的建立是周武法难后青州佛教由衰变盛的转折点,此时广福寺因隋仁寿舍利塔在青州的地位达到鼎盛,而后因青州佛教活动重心转移到云、驼二山,唐朝时地位有所下降。宋朝以后,广福寺的发展与青州佛教同势,逐渐走向衰落,民国战乱后废圮。2005年,这座尘封了近两个世纪的千年古刹在其遗址上重建,其在当代独特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已开始显现。本文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标与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界定了所研究的青州范围,其次简要梳理广福寺建寺之前青州的历史沿革和佛教的发展情况,为下文广福寺的建成做背景铺垫。第三部分分析了广福寺的建寺因缘和北朝广福风度形成的原因,并且从文化融合角度对影响造像风格的形成因素进行了阐释。第四部分介绍了广福寺周武法难后隋唐时期的再兴和宋朝之后的渐次颓圮。第五部分总结了广福寺重建的因缘和当代广福寺的社会文化功能。
周军[2](2011)在《清代旅游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旅游地理学为基本研究取向,结合运用旅游学、历史学和地理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研究方法,对清代旅游地理诸要素展开系统研究。即对清代旅游发展背景、清代旅游活动主要类型进行论述,对清代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和旅游主体(旅游者)进行时空分布变迁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清代旅游现象诸要素进行描述和解释,揭示清代旅游地理的总体空间特征。清代旅游发展总体上分为前期(1644-1840)和后期(1840-1911)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在旅游发展的背景有显着不同。清代前期完成了国家统一,实施了相对较为宽松的商业、贸易政策和人口、赋税制度,修筑、开凿和维护了全国最发达的水陆联运交通网络。又逢康乾盛世近百年,国家稳定,人口剧增,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繁荣,这些都为清人旅游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在这种背景下,旅游活动经历了清初短暂凋敝之后,迅速恢复、发展和繁荣起来。出游者有帝王官宦,有文人学士,有商人僧侣,有庶民大众。旅游形式有郊游,有远游;有游山,有游水;有庙会狂欢,有朝山进香。岁时节令,变化多样,不一而足。到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国内外环境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内忧外患,使早期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不复存在,晚清国内旅游因此受到抑制而使得规模减少。以《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丛书的游记文献为基本史料来源,重点考察清代前期的旅游地理空间特征。清代旅游资源(景点)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全国旅游资源(景点)主要分布在内地十八省区域,内地十八省中又以东部沿海地区和江南地区最为密集,这些地区具有交通发达、人口稠密、经济富庶、文化繁荣等特点。在面域空间上,南方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东南丘陵地区和川滇黔地区;北方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关中盆地。旅游资源(景点)在资源类型上多为名山古寺组合类,大部分分布于山岳地区。旅游资源(景点)分布总体上既服从于全国地貌单元的总体分布规律,又契合于清代全国主要人口、经济重心区的分布格局。旅游资源(景点)既有凝聚型组团状分布,如江浙皖赣地区、京师地区、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和齐鲁地区;又有均匀分散型分布,如在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旅游资源(景点)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在各省治所城市,旅游资源(景点)密集分布。在线状趋向上,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出沿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分布、沿京杭大运河分布、沿黄河干流分布以及沿全国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分布的空间特征。清代国内旅游客源地可分为四级区域:一级旅游客源地为江浙两省;二级旅游客源地为安徽、直隶、山东和江西四省;三级客源地为四川、广东、湖南、河南、山西、贵州、湖北、陕西、福建、广西十省;四级旅游客源地为云南、甘肃、吉林、新疆和盛京(奉天)五省。清代国内旅游目的地亦可分为四级区域:一级旅游目的地为江浙两省;二级旅游目的地为安徽、山东、直隶和江西四省;三级旅游目的地为两湖、闽粤、川贵、豫陕八省;四级旅游目的地为山西、广西、云南、甘肃、新疆、吉林和盛京(奉天)七省。清代国内旅游客流以近程旅游活动为主,因此造成国内旅游目的地等级分布和客源地等级分布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清代国内旅游流的流向特征:一是以短距离、近郊旅游为主;二是流向省城等大城市;三是流向着名旅游景点。清代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在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都有分布。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是清代出境旅游的热门国家。入境旅游在清代前期以藩属朝贡旅游、沿海港口贸易旅游和西方传教士入境游历为主;晚清随着清帝国门户洞开,有大批西方人蜂拥而来,进行各式各样的旅行、游览、考察和传教等活动,足迹遍及中国的内地各省、东北地区、新疆、蒙古地区、川滇藏地区等地。
丁兴富[3](2008)在《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家庭福利政策的发展演变,大体上以二十世纪70年代为分水岭,分为两大阶段:一是从罗斯福政府开始经杜鲁门政府、约翰逊政府,是单纯救济性福利时期,总体上呈现国家积极强化干预的趋势;二是从尼克松政府开始,直至克林顿政府,由救济性福利向工作福利过渡,政府社会保障职能则有明显的弱化。这一变化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美国社会保障理论的变迁、两党政治的纷争、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西方反福利思潮的影响和家庭福利政策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因素,等等,从而最终促使了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变化。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改革,达到既照顾生活有困难的人,又不能让人们依赖福利生活。解决的途径则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由救济性福利向工作福利过渡,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本文将着重探讨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原因和演变过程,以便从中吸取美国家庭福利改革过程中的教训,借鉴其中的经验,以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建设有所裨益。论文共分三部分:一、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原因1.美国家庭福利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产生有外部背景和内部背景,是在两种不同背景的综合因素影响下出笼的。2.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是与美国社会保障理论密切相联的,不同的理论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以自由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主体的非政府社会保障理论指导下,国家基本上不参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形式以民间参与和慈善捐助为主。在以集体主义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理论指导下,国家积极干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形式以联邦政府为主体,州和地方政府积极协助,民间和慈善捐助退居次要地位。在以新自由主义思想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保障理论的指导下,政府的职能弱化了,权力开始下放,而州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则增强了。3.两党政治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影响。两党政治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不同的政党执掌白宫,采取相异的社会保障政策,民主党主张扩展的福利政策,而共和党则主张收缩的福利政策,这些都对美国的家庭福利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政府的财政状况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实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经济状况运转良好时,政府实行的是一种家庭福利政策;在经济状况运作不畅时,政府实行的又是另外一种家庭福利政策。所以不同的财政状况,制约着家庭福利政策的发展方向。5.西方反福利思潮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经济发展良好时,西方国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福利国家论存在一定的市场;进入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经济滞胀,反福利国家论占据上风,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6.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负面效应。美国家庭福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其演变和改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上述六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最终促使了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二、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分为两大阶段,一是从1935年至1969年的确立发展时期;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调整改革时期。这两大时期皆与上述五方面的因素密切相联、息息相关。在第一阶段,1935年罗斯福政府借助于凯恩斯理论,实施国家干预政策,颁布了《社会保障法》,从而确立了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此后大多数时间内,由民主党执掌白宫,加上美国经济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这为美国实行扩展的社会福利政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进入到70年代,伴随着美国出现经济“滞胀”,加之扩展的福利政策的实施产生了诸多弊端,促使美国政府对其社会福利政策进行调整改革。首先是尼克松总统提出了“家庭援助计划”,其目的是将依赖福利救济的人口转化为依靠工作的人口。随后是卡特、福特、里根和布什总统也朝着这一方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成效并不显着,到克林顿时期,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颁布了《1996年个人责任和工作机会和解法》,从而正式拉开了自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美国福利经济体制创建以来、最大规模改革的序幕。三、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评述1.作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它起到了安全阀、调节器和稳定器的作用。2.性质:它不是划分社会性质的主要标志,而是财富再分配的辅助手段,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3.特点:第一,管理社会保障的一体多元制。第二,保障项目的多层次。第三,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第四,福利保障资金来源的多渠道。第五,福利保障受惠的不平衡。4.发展趋势:第一,社会保障基本框架结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是首要的前提。第二,改革的重点将会发生变化。第三,财政来源将朝着私营化和分散化的方向发展。第四,“工作福利”观念将进一步超越传统的“救济福利”观念,在职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的经费呈现增加的趋势。5.启示:第一,强调个人自助精神。第二,强调效率优先,相对社会公平。第三,重视社会保障的“刚性”原则,只能上调,不能下调。第四,正确处理救济福利和工作福利间的关系。第五,坚持社会保障立法先行的原则。第六,社会保障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在低水平上。第七,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培训经费,做到授之以渔。
丁兴富,李京东,王锡华[4](2003)在《仰天山旅游文化资源考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州市仰天山,不仅漫山青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迷人,被誉为鲁中丘陵的绿色明珠,还有许多迷人的故事、众多美丽的传说、丰富深厚的古文化底蕴,只是湮没日久,少为人知。为使这一宝贵明珠更显光辉,兹将多年搜集的资料整理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姜群英[5](2003)在《《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4期总目》文中提出
二、仰天山旅游文化资源考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仰天山旅游文化资源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因缘与广福风度 ——山东青州广福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佛教史研究及相关的史料 |
(二)青州佛教造像研究 |
(三)其它相关文献资料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广福寺建寺之前的青州佛教 |
一、建寺前青州的历史沿革与地位 |
(一)东汉前——隶属齐国 |
(二)两晋至刘宋——山东政治中心 |
二、建寺前青州佛教的发展情况 |
(一)初传期至家庭佛堂期 |
(二)规范化寺院时期 |
第二章 广福寺从初成到急剧发展 |
一、建寺及所建因缘 |
二、北朝急剧发展的背景 |
(一)最高统治者崇佛 |
(二)青州经济繁盛 |
三、北朝造像成就 |
(一)佛像 |
(二)菩萨像 |
(三)飞天 |
(四)背屏舍利塔 |
(五)文化融合促使造像形成独特风格 |
第三章 广福寺的再兴与渐次颓圮 |
一、隋朝广福寺的再次兴盛 |
二、唐朝广福寺地位的降低 |
三、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 |
(一)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特点 |
(二)隋唐造像不及北朝的原因 |
四、宋至清渐次颓圮 |
第四章 当代广福寺的重建 |
一、新的历史机缘下广福寺的重建 |
二、当代广福寺的社会文化功能 |
(一)文化传承功能的复兴 |
(二)教育功能的恢复与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调研照片 |
(2)清代旅游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理论意义 |
0.1.3 实践意义 |
0.2 研究现状分析 |
0.2.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框架 |
0.2.2 古代旅游研究现状 |
0.2.3 清代旅游研究现状 |
0.2.4 研究现状评述 |
0.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方法 |
1. 清代旅游发展的背景 |
1.1 清代旅游发展的政治背景 |
1.1.1 清代旅游的地理空间 |
1.1.2 清代旅游的政策环境 |
1.2 清代旅游发展的自然环境 |
1.2.1 清代气候总体特征 |
1.2.2 清代生物景观状况 |
1.2.3 清代自然灾害状况 |
1.3 清代旅游发展的经济背景 |
1.3.1 清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1.3.2 清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
1.3.3 清代社会各阶层的经济状况 |
1.4 清代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
1.4.1 清代社会生活秩序 |
1.4.2 清代区域风俗差异 |
1.4.3 清人旅游观念探析 |
2. 清代旅游的主要类型 |
2.1 清代国内旅游 |
2.1.1 帝王巡游 |
2.1.2 士人宦游 |
2.1.3 商人旅游 |
2.1.4 草根游乐 |
2.1.5 宗教信众旅游 |
2.2 清代国际旅游 |
2.2.1 清代入境旅游 |
2.2.2 清代出国旅游 |
3. 清代旅游资源 |
3.1 清代旅游资源的类型 |
3.1.1 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 |
3.1.2 主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
3.1.3 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结构 |
3.2 清代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3.2.1 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3.2.2 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3.2.3 旅游资源的空间综合分布 |
3.3 清代旅游资源的组合 |
3.3.1 各种自然旅游资源组合 |
3.3.2 各种人文旅游资源组合 |
3.3.3 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组合 |
4. 清代旅游媒介 |
4.1 清代旅游交通 |
4.1.1 旅游交通线路 |
4.1.2 旅游交通工具 |
4.2 清代旅游食宿 |
4.2.1 旅游膳食供应 |
4.2.2 旅游住宿设施 |
4.3 清代旅游指南、导游及游具 |
4.3.1 旅游指南 |
4.3.2 导游服务 |
4.3.3 游具 |
5. 清代旅游者时空行为 |
5.1 清人旅游动机 |
5.1.1 山水意趣 |
5.1.2 怀古之风 |
5.1.3 友人相邀 |
5.1.4 公事之便 |
5.1.5 康体疗养 |
5.1.6 开眼看世界 |
5.2 清代国内旅游流 |
5.2.1 国内旅游流的空间分布 |
5.2.2 国内旅游流的流向特征 |
5.2.3 清代主要旅游城市 |
5.3 清代国际旅游流 |
5.3.1 出境旅游者的旅游流向分布 |
5.3.2 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空间 |
6. 结论 |
6.1 清代旅游的时间特征 |
6.2 清代旅游的空间特征 |
6.2.1 旅游资源(景点)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
6.2.2 国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分布规律 |
6.2.3 旅游流的空间流向特征 |
附图一 清代全国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表一 清代旅游景点(资源)名录 |
附表二 清代游记中国内旅游活动一览表 |
附表三 清代游记中出境旅游活动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后记 |
(3)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美国家庭福利政策演变的原因 |
二、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 |
三、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评述 |
一、美国家庭福利政策演变原因 |
(一) 美国家庭福利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 外部背景 |
1.2 内部背景 |
(二) 美国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 |
2.1 非政府社会保障理论 |
2.2 政府社会保障理论 |
2.3 多元化社会保障理论 |
(三) 两党政治对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 |
(四) 政府财政经济状况的影响 |
(五) 西方反福利思潮的影响 |
(六) 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负面影响 |
6.1 福利与工作积极性 |
6.2 福利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
6.3 福利与犯罪的关系 |
二、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和改革 |
(一) 1935——1969 年确立发展时期 |
(二)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调整改革时期 |
2.1 尼克松的家庭援助计划 |
2.2 克林顿的《1996 年个人责任和工作机会和解法》 |
三、对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评述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仰天山旅游文化资源考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因缘与广福风度 ——山东青州广福寺研究[D]. 户新慧.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2]清代旅游地理研究[D]. 周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6)
- [3]美国家庭福利政策的演变[D]. 丁兴富.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4]仰天山旅游文化资源考略[J]. 丁兴富,李京东,王锡华.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
- [5]《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4期总目[J]. 姜群英.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