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预报

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预报

一、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方祖亮[1](2020)在《东北干线气候特征及其对对流触发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线是雷暴或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之一,相比国外丰富系统的干线研究,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个例分析,代表性不足。本文选取东北地区(40-53°N、115-135°E)为研究区域,基于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探空观测,对2003-2017年15a间暖季(5-8月)的干线进行普查,对该区域干线的时空分布及其周边环境的关键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还选取部分较为典型的触发了对流的干线和未触发对流干线,基于再分析资料对这些干线环境的关键参数进行动态合成与对比分析,研究干线结构及对流触发机制。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干线主要出现在东北平原和辽宁西部,干线发生频率呈现南多北少的趋势。干线大多呈西南-东北走向,宽度约为90—120 km,长度在100—800 km。东北区域暖季年均干线发生频率为15.5%。干线发生频率年际变化不明显,年均逐旬变化显着且呈正弦曲线状,其中5月中下旬—6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为波峰,干线发生频率在20%以上,7月低于10%,为波谷。干线湿侧气压相比干侧略高1 h Pa,两侧温度大多在24℃以上,温差一般在1—4℃,白天西高东低,露点梯度和比湿梯度范围分别为9.6—15℃/100km和4.5—8.3 g/(kg·100km),西低东高。相当位温梯度在9.6—19 K/100km,干侧以西风和西北风为主,湿侧西南风盛行,两股气流在干线附近汇合。干线两侧要素及其梯度值逐旬变化显着,其中两侧湿度、温度和湿度梯度值5—8月呈增大趋势,而温度梯度绝对值呈减小趋势。在共计286例干线中有40%的干线触发了对流,6月上、中旬干线触发对流比率最高,达60%以上。受西高东低地形影响,干线垂直伸展厚度、界面坡度和干线位置日变化显着,日出到午后14时(北京时),干线位置有显着东移,湿层厚度增加,干线界面趋于垂直,17时后,干线西退,干线界面向东倾斜,高度降低。14-17时,干线趋于静止,干线附近低层辐合和上升气流发展旺盛。受有利的高低层大尺度环流形势影响,对流干线湿度及湿度梯度、低层气流辐合强度和垂直速度要强于无对流干线,抬升作用较强,配合对流干线偏湿侧较强的条件不稳定和较厚的湿层,对流有效位能较强(CAPE>1000J/kg),对流在干线湿侧触发。而无对流干线环流条件一般,湿层强度和厚度一般,CAPE值往往较小,即使干线干湿混合界面低层存在一定强度的辐合和上升气流,触发对流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司福意,周顺武,王传辉,徐威[2](2015)在《豫中北一次重致灾强对流天气过程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常规观测资料、0.5°×0.5°NCEP FNL资料和雷达资料,基于"流型识别"和"配料"方法,对2013年8月旧发生在河南省中北部一次致灾严重的混合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这是一次由西风槽前倾引起的罕见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而致使冷槽前倾的原因是近地面暖湿空气对中低层东移南下冷空气的阻挡和削弱;(2)在"流型识别"基础上,结合分析了强对流天气4大构成要素的动态演变,有助于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能力;(3)当豫北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时,西风槽的出现加大了中低纬度环流的经向度,使得水汽输送和辐合条件改善较快;(4)中空干冷急流入侵叠加到近地面风场之上所形成的强高低空垂直风切变是风暴系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因素;(5)雷达跟踪显示该风暴系统源于两条"弓形"(飑线)回波的交汇合并,在激发出强对流天气之后主系统再次发展成典型的飑线,并沿着地面辐合线由西南向东北传播,可采用外推法确定其下一步影响区域,有30 min以上的提前预警时效。

蓝渝,郑永光,毛冬艳,林隐静,朱文剑,方翀[3](2014)在《华北区域冰雹天气分型及云系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地面加密观测资料、FY-2E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选取2010—2012年华北区域内27次冰雹过程,按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和云系的云型特征等将其分为冷涡云系尾部型、低涡槽前型和偏北气流控制型3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3种天气型下冰雹对流云系特征存在差异,但90%以上的冰雹过程发生在对流云团的快速发展阶段中,降雹集中出现于准圆形或椭圆形对流云团边缘或带状对流云系的传播前沿区域,对应于云顶亮温梯度的大值区。在掌握背景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分析红外图像中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水汽图像暗带和暗区变化等信息,对冰雹的监测和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定量统计分析表明,大的亮温梯度值(不低于8℃/0.05。)是辅助判断冰雹能否发生的重要参量,而当冰雹云同时具备低云顶亮温和大亮温梯度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大于10 mm大冰雹的发生。

白晓平[4](2014)在《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特征及预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时强降水是气象灾害的重要诱因之一,其预报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近年来,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本文基于西北地区东部136个气象站2001-2012年的地面降水常规观测资料、1674个自动站2009-2011年逐时降水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MICAPS系统各站点探空资料。首先运用气候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归一化分析、气候亚区划分以及集中度、集中期分析等方法,详细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接着对影响西北地区东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各类天气型下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概率;并以环流状态为着眼点,运用中尺度分析法,结合高低空配置和能量天气学理论,建立了4种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天气学概念模型;针对不同概念模型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显着性t检验分别选取敏感物理量,并确定了各敏感物理量的相关阈值。最后分别运用改进的二元Logistic回归法和综合多指标叠加法,基于天气学概念模型识别入型、水汽条件消空、敏感物理量诊断等方法逐级判别,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的试预报模型,并进行试预报效果检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西北地区东部年总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总降水频次却呈减少趋势。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其累积降水量占到全年总降水量的91%以上,累积降水频次占到全年总降水频次的77%以上;降水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6小时以内,占到总降水频次的88%以上。短时强降水日数年际变化不大,但区域性的强降水过程数呈明显增加趋势。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傍晚和午夜各有一个峰值,显示出“巴山夜雨”的特征。短时强降水发生总频次的空间分布与地势分布较一致,高频高值区多位于夏半年环流盛行西南气流的迎风坡附近,表明特殊地形对气流的强迫抬升作用很明显。短时强降水年内集中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集中期自东向西逐步推迟;年际集中度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区和秦岭以南区增大,表明该地区未来阶段性防洪任务可能更艰巨。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短时强降水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2)对西北地区东部天气形势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天气型可以划分为低涡型、低槽型、两高切变型、西北气流型、高压脊控型和西南气流型等6类,其中产生强降水的天气型有低涡型、低槽型、两高切变型和西南气流型等4类,而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其中,春末夏初和秋季主要为低槽型强降水,而盛夏季节则主要为西南气流型和两高切变型强降水;戈壁荒漠区以低槽型强降水为主,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区以西南气流型强降水为主,而黄土高原区和秦岭以南区则以西南气流型和低槽型强降水为主。(3)关于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敏感物理量诊断和预报研究表明:整层比湿积分IQ、干暖盖指数Ls、潜在下冲气流指数MDPI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粗Richardson数切变Shr等物理量对短时强降水事件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基于天气分型和水汽条件的消空,能大幅度降低短时强降水预报的空报率(消空率达40.2%);总体上,运用改进的二元Logistic回归法和综合多指标叠加法建立的两种短时强降水试预报模型,拟合及试预报效果都有明显提高,而且前者TS评分高于后者,可为该区短时强降水预报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任思衡,秦牧原,王春明,陈锋立,卢强[5](2011)在《重庆“5·6”强对流过程诊断分析》文中提出2010年5月6日凌晨重庆发生一次强对流过程,该过程造成了雷暴、冰雹和大风等强烈天气。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1°×1°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次强对流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暖舌和700 hPa冷空气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低能舌叠加在高能舌之上,导致对流不稳定,地面中尺度锢囚锋和975 hPa辐合线的辐合上升运动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低层正涡度和辐合带对应的非常好,低层辐合、上层辐散有利于强对流的产生和发展;850~200 hPa有较强垂直风切变,特别是低层和高层有较强的垂直切变,中层有微弱的切变,更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雷达回波分析发现,造成重庆大风冰雹灾害的为超级单体。

李岩瑛[6](2008)在《祁连山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围(90~104°E,32~42°N)1960~2004年55个气象站点白天08~20时、夜间20~08时和全天20~20时逐日降水资料,天气图、云图资料、典型暴雨(雪)天气个例、1951~2004年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资料和典型干湿年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重点分析了祁连山区(94~104°E,36~39°N)降水不同区域时间变化特征;不同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暴雨(雪)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地形、植被和积雪对祁连山区降水的影响。大气环流特征量与降水的关系:从高空环流形势,青藏高原低涡、青藏高压等天气系统,以及上升运动、水汽条件、风场和冷空气等干湿变化作对比诊断分析,探讨造成祁连山区降水时空分布、干湿变化和日变化的成因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祁连山及周边地区季节平均降水贡献百分率分别是夏季60.1%、春季18.3%、秋季17.8%和冬季3.8%。祁连山不同区域年均降水量西部为71.4mm、东北部区189.4mm、东南部区369.6mm、东中部区377.6mm;祁连山中东南部区贡献率最大为52.9%、东中部区23.1%、西部最小为6.6%。西部和东中部区80年代降水最多,东南部区60年代降水最多;东北部区90年代呈偏多趋势,东南部区90年代呈偏少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除东南部区较90年代减少外,其余均呈增多趋势,80年代后有5~7年的变化周期。不同区域季节降水量年代际变化:除夏季九十年代最多外,其余均二十一世纪初最多,秋季增多最明显,二十一世纪初较90年代增加10毫米以上。干湿变化中除春季湿年次数略多于干年外,其余季节均干年多于湿年,冬季变化最大。2、祁连山区不同区域的降水日数和强度分布,小雨和中雨日数决定了年降水量的大小,降雨日数有3年和5~7年的年际变化周期。昼夜变化中降水日数小雨白天多于夜间,但中雨以上夜间明显多于或略强于白天。得出了不同降雨强度最大雨量的海拔高度和不同季节最大降水总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小雨日数与海拔高度较为密切,呈线性增长;中雨以上与坡向、地理位置有关,在4850米附近降雨日数最多为143天。降雨日数和总量在海拔高度4000米左右达最大峰值,而在2000米附近为次大峰值。3、祁连山暴雨夜间比白天多而强度大,主要集中在7~8月占87.7%,全天暴雨强度60年代最大,日数90年代最多占28.4%。祁连山东南部区暴雨出现最多,夜间年均日数为0.25天,全天年均为0.04天,东北部区次之,夜间年均为0.08天;暴雨强度西部最大为72.0毫米,东中部区最小为52.8毫米,2到3站局地性暴雨较多占79%。暴雨出现云系有两种:午后青藏高原对流云团发展加强北抬,高原对流云团与外来云团合并加强,概率分别为38.2%,61.8%。祁连山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移动路径有西、中、东三条路径,概率分别占11.1%、38.3%和50.6%,暴雨主要出现在东南部区湟水谷地和东北部区黑河流域。4、祁连山区总降雪量与中雪日数关系最密切,东北侧降雪日数最多。不同区域分布中西部雪日最少,东中部区强度最弱,其中小雪东中部区最多、中雪中南部较多较强、大到暴雪东北部区最多东南部区最强。日际分布特点是:降雪量夜间明显较多,小到中雪强度夜间较强。年变化中:西部持续增多,东中部区70年代最少,东北部区90年代最少,但西中北部均二十一世纪初最多,东南部区70年代最多,之后持续减少。降雪日数有3~4年、5~7年和12~14年的年际变化周期。暴雪出现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为北方横槽南压型和新疆冷温槽发展东移型,分别占38.1%和52.4%。暴雪均出现在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和峡谷地带。5、采用WRF中尺度模式改变祁连山东北部(36-38N,100-104E)范围内地形、植被和积雪来模拟其对祁连山区降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对祁连山区降水的影响范围大、强度强,水平尺度达400-500公里,强度为3-4mm以上;而积雪次之,仅对实验区内水平尺度100公里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区局地有1mm的降雪改变量;植被的影响范围更小,无论增减仅使祁连山区海拔4000米以上水平尺度几十公里的局地雨量增加1mm。地形减半会使剖面附近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实验区内下沉运动加强,湿度显着减小30-40%,降水减少;而改变植被和积雪仅使实验区和祁连山区近地面相对湿度有不足10%的变化。6、当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面积增大时祁连山区大到暴雨日数增加,夏秋季降雨量增多。祁连山区降水偏多时,500hPa高空环流形势为西低东高型,低层700hPa青藏高原有一强辐合区,范围较大。祁连山区垂直上升运动和700hPa青藏高原低涡的日变化,造成该区降水夜多昼少。7、干湿变化成因:在湿年,200hPa青藏高压和700hPa青藏高原低涡范围大、强度强;印度季风和南海低空急流强而位置偏北;200hPa高空急流和中高纬度冷空气范围大、强度强、位置偏东,但是孟加拉湾低空西南风强度弱而位置偏南。8、祁连山区最大降水高度的出现除了受地面海拔高度的影响外,很可能与高低空两个最大相对湿度中心及相应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中心出现高度关系密切。

史海平,秦爱民,孙悦,赵晓丽,薛双青[7](2003)在《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了2002年6月29日夜间临汾市北部降雹过程的环流分型,形势背景,不稳定度,动力,热力,水汽条件,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以及T213指导预报产品的相关物理量的预报情况,总结了西北气流型降雹相对其它分型的特点和预报技术要点。

二、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干线气候特征及其对对流触发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干线介绍
    1.2 国外研究进展
        1.2.1 干线发生频率
        1.2.2 干线结构及其日变化
        1.2.3 干线触发对流
    1.3 国内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亮点和内容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干线界定标准
        2.2.2 干线触发对流界定
        2.2.3 干线宽度和长度界定
        2.2.4 干线合成分析方法
第3章 干线时空分布
    3.1 干线普查结果
    3.2 干线空间分布
        3.2.1 总体干线空间分布
        3.2.2 逐月干线位置空间分布
    3.3 干线时间分布
        3.3.1 干线发生频次频率年际变化
        3.3.2 干线发生频率年均逐旬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干线两侧要素分析
    4.1 干线地面要素统计分析
    4.2 干线地面要素逐旬变化
    4.3 干线探空气象要素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干线结构合成分析
    5.1 干线水平结构
    5.2 干线垂直结构及其日变化
    5.3 小结
第6章 对流干线和无对流干线对比分析
    6.1 水平和垂直结构对比
    6.2 背景环流分析
    6.3 干线辐合场分析
    6.4 干线对流参数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特征及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短时强降水的区域分布和气候特征
        1.2.2 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形势
        1.2.3 短时强降水的环境条件
        1.2.4 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技术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资料来源与说明
    2.3 研究方法
        2.3.1 归一化分析法
        2.3.2 集中度与集中期分析法
        2.3.3 气候平均概率法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3.1 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时空特征
        3.1.1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3.1.2 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3.1.3 降水年变化特征
        3.1.4 降水日变化和持续时间特征
    3.2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时间变化特征
        3.2.1 短时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3.2.2 短时强降水年变化特征
        3.2.3 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特征
    3.3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3.4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强度特征
    3.5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
        3.5.1 短时强降水气候亚区划分
        3.5.2 短时强降水气候概率
        3.5.3 短时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天气分型
    4.1 西北地区东部天气形势特征
    4.2 各天气型下短时强降水特征
        4.2.1 时间特征
        4.2.2 空间特征
        4.2.3 区域强降水次数和月气候概率
    4.3 短时强降水天气学概念模型
        4.3.1 低涡型
        4.3.2 低槽型
        4.3.3 两高切变型
        4.3.4 西南气流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敏感物理量诊断
    5.1 敏感物理量筛选
    5.2 敏感物理量说明
        5.2.1 大气温湿类指数
        5.2.2 层结稳定度类指数
        5.2.3 动力类指数
        5.2.4 热力、动力综合类指数
        5.2.5 特征高度指数
    5.3 敏感物理量阈值确定
        5.3.1 戈壁荒漠区
        5.3.2 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区
        5.3.3 黄土高原区
        5.3.4 秦岭以南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6.1 概念模型识别入型与消空
        6.1.1 概念模型识别入型
        6.1.2 基于水汽条件消空
    6.2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6.2.1 二元Logistic回归法
        6.2.2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割点改进
    6.3 综合多指标叠加模型
        6.3.1 综合多指标叠加法
        6.3.2 预报因子选取
        6.3.3 预报临界值改进
    6.4 预报效果评估与对比
        6.4.1 评估标准
        6.4.2 戈壁荒漠区预报效果评估与对比
        6.4.3 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区预报效果评估与对比
        6.4.4 黄土高原区预报效果评估与对比
        6.4.5 秦岭以南区预报效果评估与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点
    7.3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重庆“5·6”强对流过程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灾情和大尺度环流形势分析
    1.1 灾情
    1.2 环流形势
2 雷达回波分析
3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3.1 温度场
    3.2 相对湿度场
    3.3 对流有效位能 (CAPE
    3.4 垂直风切变
    3.5 动力场
4 探空资料诊断分析
5 触发机制分析
6 小结

(6)祁连山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问题
    第三节 选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分析方法
第三章 祁连山气候分区
第四章 祁连山及周边地区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降水强度的时间变化
    第三节 降水的季节变化
    第四节 年、季的干湿变化
    第五节 降水的区域及年际变化
第五章 祁连山降水与海拔高度、坡向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降水空间分布
    第三节 降水强度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第四节 降水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第五节 降水空间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第六章 祁连山区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形成机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节 暴雨时间分布特征
    第四节 暴雨形成机制
    第五节 地形、植被对祁连山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第七章 祁连山降雪气候特征及其环流形势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降雪空间分布
    第三节 降雪时间分布
    第四节 暴雪天气形势及其影响系统
    第五节 地形、积雪对祁连山区降雪影响的数值模拟
第八章 祁连山区降水成因诊断分析研究
    第一节 大气环流特征量与祁连山区降水的关系
    第二节 典型干湿年的物理量诊断对比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干线气候特征及其对对流触发的作用研究[D]. 方祖亮.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2]豫中北一次重致灾强对流天气过程剖析[J]. 司福意,周顺武,王传辉,徐威. 高原气象, 2015(06)
  • [3]华北区域冰雹天气分型及云系特征[J]. 蓝渝,郑永光,毛冬艳,林隐静,朱文剑,方翀. 应用气象学报, 2014(05)
  • [4]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特征及预报研究[D]. 白晓平. 兰州大学, 2014(10)
  • [5]重庆“5·6”强对流过程诊断分析[J]. 任思衡,秦牧原,王春明,陈锋立,卢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
  • [6]祁连山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D]. 李岩瑛. 兰州大学, 2008(01)
  • [7]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J]. 史海平,秦爱民,孙悦,赵晓丽,薛双青. 山西气象, 2003(04)

标签:;  ;  ;  ;  

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预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