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材料库存科学管理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李帅锋[1](2021)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行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以冀中能源为例》文中指出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领域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行业增速有所减缓,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量煤炭企业相继爆发财务危机。改革供给侧政策的颁布,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思想,总共提出了五大任务,即“去产能、消库存、去杠杆、减成本、补短板”。煤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柱,为扭转煤炭行业低迷的局面,改革煤炭行业显然成为践行供给侧改革的第一要务。国有企业承担着独特的功能定位,走在改革的最前线,是决定改革成功的要素。冀中能源是一家国有大型能源企业,集合了煤炭、煤化工、煤矿装备多种业务,在国内煤炭领域中其实力居于前十。主业规模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冀中能源最大的本钱,不仅掌握前沿生产技术,煤炭储存量位列世界第七,而且随着集群发展规模不断增大,产业链日益完善,对提高核心竞争力极为有利。然而与此同时,冀中能源也摆脱不了大多数企业都有的困扰,即环保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等。冀中能源面对中国经济和产业经济的整体下滑态势时,积极的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进行了供给侧改革的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以冀中能源为例,在深入分析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背景和煤炭行业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冀中能源关于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实践情况,对其经营与盈利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实施财务绩效评价和对比,以冀中能源的实践为例,总结供给侧改革给我们的启示,并提出合理建议。财务绩效能够对当前的战略及其带来的经济贡献客观地评价,给企业、政府、投资者等各个利益关联方的决策提供依据,还能够帮助企业基于经验和政策调整和改进战略,以实现竞争力的提高和进一步转型升级。这里综合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财务指标分析等多种方法做深入分析论述。基于文献研究,参考与供给侧改革、财务绩效分析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得出结论显示,对于煤炭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改善供需结构,还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且可以从转型升级方面为煤炭企业提供指导,尤其是去产能的意义对煤炭企业更是不言而喻,煤炭企业必然要走向转型升级。另外,在现有的财务分析中,较为常见且可行的方法有EVA指标分析与传统财务指标分析,根据供给侧改革政策及煤炭行业的特点,引入了要素管理相关指标和“补短板”、“去产能”、“降成本”等指标。在案例分析中,针对2011至2020年冀中能源供给侧改革策略和财务数据,基于煤炭行业构建了适用的财务指标绩效分析,从中发现冀中能源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财务绩效影响。冀中能源2015年之前,经营与盈利均处于逐年递减的局面。实施供给侧改革,扭转了冀中能源的颓败之势,去产能、减成本初见成效,盈利能力开始回升。然而,在去杠杆、补短板上冀中能源力有不足,显露出经营战略上的欠缺和资本结构的短板,不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必须由战略制定、风险控制、政策防范、资本结构等方面出发,为煤炭行业提出今后的发展之路,认为当下阶段煤炭行业要始终坚持战略升级的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创新能力,致力于改善资本结构,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应对策略,牢牢把握政策机遇,除此之外,还对如何构建煤炭行业更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姜雪英[2](2021)在《A煤矿的物料库存优化研究》文中提出
刘凌云[3](2020)在《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燃煤发电项目是指以煤炭为燃料,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投产运营的火力发电单元。由于煤炭燃料约占到火力发电生产运营成本的70%,我国煤炭产量70%以上用于发电,燃煤火力发电量又占到我国各类发电总量的70%以上,这“三个70%”的根本问题是煤炭。所以,从宏观层面上讲,国家以什么方式有效配置煤炭资源,如何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怎样调整能源结构,是摆在政府决策者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从微观层面上讲,我国煤炭价格购销市场化所引起的价格波动频次增加和波动幅度不断加大,给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构成不容忽视的经营风险。认真研究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规律及如何规避煤炭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是燃煤火力发电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纲领指导下,火电项目建设面临着硬约束。相反,新能源发电装机呈高速发展态势,水力发电对火力发电影响显着。但水力发电出功不稳定性,给燃煤火力发电项目功率稳定输出产生不可忽视的风险。本论文将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替代及不稳定性对燃煤火力发电造成的冲击定义为双因素风险。本研究主要从如何利用动力煤期货工具视角深入研究化解双因素风险的对策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度探究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变化与燃煤火力发电出功之间的经济理论关系和数量关系。在理论方面,采用价格波动理论较先进的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分析煤炭价格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新能源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煤炭价格与煤炭社会库存之间的关系特征,选择合适的状态空间模型类型,构建了完善分析模型:实证方面,通过收集了十年以上的煤炭价格指数、煤炭社会库存、新能源发电及燃煤火力发电量的历史数据基础上,经过严谨的经济计量分析,构建了四大计量经济理论模型,检验了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策略诸经济模型的正确性。本论文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和金融期货理论,构建了燃煤火力发电项目煤炭现货和期货库存最优比例模型、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型。这些模型,为燃煤发电项目运营有效利用煤炭期货对冲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量化分析我国煤炭价格、新能源发电与煤炭社会库存及火力发电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此研判煤炭价格走势、煤炭社会库存变化、煤炭火力发电变化情况,合理安排煤炭库存,以及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比例关系,并在煤炭期货市场上开展套期保值交易,达到规避煤炭价格波动风险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目的。基于上述思想及思路,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1)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的成因。本研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深入分析了燃煤发电项目建设与运营中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认为我国煤炭购销市场化而加剧了煤炭价格的波动,给煤炭消费和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随后分析了引起煤炭价格波动的诸多因素及深层次的原因;同时研究了新能源发电替代及出功不稳定性对燃煤火力发电产生的冲击及原因分析,准确定义为“双因素”及“双因素风险”,为论文展开研究奠定了逻辑基础。(2)对本研究起到支撑作用的相关基础理论综述。把经济波动理论及价格波动理论引入到煤炭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分析中;根据经济滤波理论,对经济变量进行滤波整理,为得到构建模型所需要的数据提供了处理分析方法;运用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模型的正确性;期货套期保值理论,为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期货对冲策略模型提供理论支持;状态空间模型理论是本论文主要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3)双因素风险识别及影响要素研究。应对风险必须准确分析风险源问题,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在供给方面,煤炭价格波动是主要因素,影响很大;在需求方面,对煤炭火力发电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中,就波动性而言,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是主要因素。本论文将煤炭价格波动和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这两个变量风险定义为煤炭火力发电项目运营中的“双因素风险”。(4)构建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型。依据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运用状况空间模型理论,针对煤炭价格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的关系特征、新能源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关系特征,构建了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及煤炭价格对库存影响模型,新能源发电量变化对燃煤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煤炭现货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理论模型,得到了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策略模型。(5)模型实证研究和燃煤火力发电项目案例应用分析。建立“煤炭价格波动与火力发电量变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火力发电量变动”、“煤炭价格波动和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火力发电量”、“煤炭价格波动与煤炭社会库存量”的实证模型。最后选取了江苏某火电项目案例,验证了本论文分析方法及模型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我国燃煤火力发电项目运营中开展类似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操指导。
奚明[4](2020)在《LL矿业能源有限公司物资品类分析及采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国内能源行业产能结构的调整,同时煤炭生产的工艺技术不断革新,各种智能化采掘设备层出不穷,使得煤炭企业供应及采购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为了增加企业竞争力,提高采购效率,降低供应成本成为诸多煤炭生产企业的经营战略核心之一。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LL矿业能源有限公司为例,全面分析了现有企业在物资分类上较为落后的做法,提出了新的物资分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新物资分类相匹配的采购策略及供应商管理办法。论文首先结合LL能源的真实数据,介绍了公司现有的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各方面情况以及现行的物资分类体系,并通过ABC分类法从上万种繁杂物资中筛选出对于生产运营非常重要的核心物资加以分析,从中整理出现行分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内其他公司的物资分类情况,总结归纳出对于LL能源较为合适的物资分类体系。接下来结合新的物资分类,分别采用专家打分法及德尔菲法搭建了各类物资的卡拉杰克模型,依据卡拉杰克模型所建议的方式将各类物资划分为战略物资、瓶颈物资、杠杆物资和非关键物资。最后根据卡拉杰克模型的采购策略建议制定了不同物资的采购策略以及供应商管理方法,并结合采购管理理论、供应商管理理论及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VMI)等提出适合LL能源的供应及采购管理优化建议。本文不仅反映了以LL能源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物资供应与采购管理系统的科学性要求,也反映了我国煤炭行业降低采购及仓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李生根[5](2020)在《张掖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工业在国内外工业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煤炭资源仍是我国第一大基础能源,是工业生产和日常消费的必需品。近年来,国内煤炭企业也在不断发展,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优质产能、淘汰退出落后差产能等手段形成了许多大型煤业集团公司。但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型煤业集团公司的规模虽然大了,但是管理水平还未跟上公司的发展速度,存在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情况。煤业公司的物资采购成本占整个企业成本的比例很高,所以强化物资采购管理、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是当下煤业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以张掖宏能煤业公司为例,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对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进行优化研究。首先,明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阐述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理论;其次,对企业的采购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采购管理中存在着采购效率低下,采购质量不高,采购周期较长,采购成本较高等问题;再次,针对存在的问题,从采购模式与组织、采购管理流程、物资分类管理、供应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形成了完整的张掖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策略;最后,为了确保采购管理优化策略的有效实施,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提高采购管理信息化程度、健全采购管理绩效管理、建立采购人员培训制度,对预期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本文通过对张掖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采购管理优化策略,相信对该企业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提高物资采购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还对其他煤业公司改进物资采购管理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阎丰娣[6](2019)在《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主要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房地产、煤炭和钢铁行业为代表的库存过多、产能过剩,各个行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某些领域的短板明显等问题。目前以及未来五年内,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是工业、制造业等发展的基础性原材料。煤炭工业涉及的领域广,该行业从业人员非常多,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也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煤炭“黄金十年”结束后,受到经济增速放缓、新的能源行业兴起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发展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衡等矛盾,再加上安全生产隐患不断上升、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等突出问题,企业经营不断陷入困境。自2015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去除多余产能,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以期能够解决煤炭行业多年来累积的深层次矛盾,事实也证明,这一举措初见成效。但是煤炭行业任重而道远,成本高、产能过剩仍是当前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最突出矛盾之一。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着重研究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管理问题。在价值链管理理论、煤炭成本生命周期理论等成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探讨Z煤炭企业主要成本构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亏损产生的原因,运用新的理论方法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法、新旧方法对比法提出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总结出了在供给侧背景下降本增效的新思路。一是重视科技投入,促进产品转型,要加强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或者促进煤炭产品向清洁能源转型。二是煤炭企业在成本降低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用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价值链管理理论,以市场供需为抓手,在生产经营中探索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三是积极关注并有效运用国家有关减税降费等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发展政策,从宏观和微观、内部和外部共同开辟一个降本增效的新途径。通过降低成本,改进成本管理,希望能够为Z煤炭企业以及类似陷入困境的企业在降本增效过程中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改善甚至脱离困境。
阚忠伟[7](2019)在《吉林省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资源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首要位置。但是,由于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在2012年结束了煤炭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煤炭的需求正在逐步的下降,供应却在持续的增长,所以就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在2012年到2015年间,煤炭行业连续3年处于下降趋势,煤炭行业的价格每况愈下,整个煤炭行业的亏损率达到了90%,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直到2016年,煤炭行业的经济才有所回转,煤炭的价格逐步上涨,行业亏损逐步的降低,但是煤炭产能过剩等问题还是尤为突出。此时煤炭行业也出现了集中度低、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治理滞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吉林省煤矿为例,研究化解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的有效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结合国内外判断产能过剩的相关经验,为吉林省化解煤炭产能过剩提供理论支持,然后阐述了研究的内容通过对比研究法,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看法,结合国家政策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结合吉林省煤炭行业出发,对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做出了解读。另外在论文的分析上,基于产能过剩内涵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以及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等,就吉林省煤炭产业落后的主要原因进行解读。再次,以吉林省为例,通过对其煤炭生产能力现状、煤炭消费现状以及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的探讨,提出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并在分析的过程中,给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策略,为吉林省煤炭产业走出困境提供微薄之力。
薛甜媛[8](2019)在《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为“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作为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煤炭行业近年来因存在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审计作为监督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进行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国内外现阶段对于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相关审计概念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大量参考相关文献,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及其审计现状。其次,本文构建了包括要素体系、依据体系和程序体系在内的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体系。再次,本文以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以及标准规范为依据,基于改进的PSR模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逐级展开。目标层是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审计评价;准则层分为压力、响应和状态三方面;要素层是对准则层的进一步细分,压力包括政策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绿色发展压力和科技压力五个要素,响应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五个要素,状态则包括经济效益状态、环境效益状态和社会效益状态三个要素;指标层为具体操作的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为进一步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使其更具说服力,笔者结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家、煤炭行业专家、审计专家共十人的意见,对指标进行筛选,确定了 79项具体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模型。最后,以Y煤炭企业为例,对Y煤炭企业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本文主要是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理论体系,完善了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审计评价模型,提供了衡量评价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从多角度对审计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项信息,以发现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响应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聂荣山[9](2019)在《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围绕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问题开展研究,包括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影响因素、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决策、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过程评估五个方面。通过建立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应急资源调配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研究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模型和煤矿应急资源库的选址规划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决策模型和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评估模型,最后将这些模型应用于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案例中。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根据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得到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变量。根据各变量之间的反馈关系,利用Vensim软件绘制了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存量流量方程,由此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某矿的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所建立的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案例进行仿真模拟,得出应急资源的到达速率与应急管理投资、运输工具数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与应急资源的调配路线长度存在负相关的关系。针对现有的公共安全领域应急资源概念的认识,结合矿井火灾事故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的概念,并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划分为应急救援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两类。根据矿井火灾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初步选取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模型的自变量,收集和统计我国历年矿井火灾事故的基本信息和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资源的使用情况,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以持续时间、火灾事故类型和可燃物种类为自变量,应急资源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得出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通过对煤矿应急资源库的选址规划原则和选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多目标规划理论和图论理论,建立了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数学模型,利用免疫优化算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应急资源库选址的多个可行性方案。根据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的影响因素,建立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各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优选址规划方案。利用所建立的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数学模型,对柳林县的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进行设计,得出了柳林县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最优方案。根据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特点和应急资源调配决策制定的原则,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决策的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蚁群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利用所建立的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决策数学模型和自适应蚁群算法,对“富华煤矿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应急资源调配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应急资源调配的最优方案,此外,改进的自适应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比传统的蚁群算法收敛速度快一倍左右。根据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了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并根据各评估指标的特点制定了评估指标的评分标准以及评分范围。收集并整理了同煤集团下属的54个煤矿的应急资源调配演练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样本训练数据进行机器学习,从而建立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预测,以此来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度,评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评估模型对样本数据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最后,利用建立的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模型,对鹤岗“泰源煤矿3·5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资源的调配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并对应急资源的调配过程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形成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整体的解决方案。
王鹏涛[10](2018)在《胡家河煤矿选煤厂精益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煤炭提质增效已经成为生产企业必须面临的关键问题。对于煤炭开采企业来讲,如何加强煤质管理己经成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绩效的关键所在。针对以上煤矿企业发展背景,本文以胡家河煤矿选煤厂为研究对象,结合在选煤环节中突出的工艺不灵活、不能适应客户需求和生产管理组织水平较低等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精益化管理理论对胡家河煤矿洗选环节煤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精益化管理理论对胡家河煤矿煤炭产品质量和煤炭洗选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总结了胡家河煤矿选煤环节在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管理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胡家河煤矿选煤煤质精益化管理体系。其次,对胡家河煤矿选煤煤质管理中的库存管理、等待环节、化验环节和搬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胡家河煤矿在煤炭洗选环节中还存在生产流程不合理导致浪费严重、质量管理体系落后以及设备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胡家河煤矿选煤煤质精益化管理体系构建了煤炭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全面的生产设备维护体系、完善精益化成本控制策略等煤质管理措施,从而实现了对胡家河煤矿洗选环节煤质的精益化管理,切实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标。本文对胡家河煤矿洗选环节煤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利用精益化的理论提出了煤质管理的有效措施。对于改善胡家河煤矿洗选环节煤质管理提供了一定参考作用,同时也为其他煤炭生产企业完善其自身流程煤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煤矿材料库存科学管理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材料库存科学管理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行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以冀中能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供给侧改革相关研究 |
二、财务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
三、供给侧改革对财务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供给侧改革 |
二、财务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二、产业协同理论 |
三、权变理论 |
四、价值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供给侧改革政策回顾及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
第一节 供给侧改革政策回顾 |
第二节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
一、我国煤炭资源情况 |
二、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前发展状况 |
三、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效果 |
第三节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
一、煤炭行业样本公司选取 |
二、供给侧改革前后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
三、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财务绩效评价框架设计 |
第四章 冀中能源供给侧改革案例概况 |
第一节 冀中能源概况 |
一、公司简介 |
三、公司经营情况 |
第二节 冀中能源供给侧改革实践 |
一、精细管理助力政策落地 |
二、业财整合提高核心能力 |
三、“三去一降一补”成效 |
第五章 冀中能源供给侧改革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一节 传统财务指标评价分析 |
一、偿债能力分析 |
二、营运能力分析 |
三、盈利能力分析 |
四、发展能力分析 |
第二节 非传统财务指标评价分析 |
一、扩展财务指标评价分析 |
二、要素管理相关指标评价分析 |
第三节 基于EVA的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
一、EVA计算 |
二、EVA指标与传统财务指标对比评价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财务绩效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建议 |
一、落实国家政策,增强成长能力 |
二、发展相关业务,提高盈利能力 |
三、狠抓降本增效,加强营运能力 |
第三节 煤炭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框架设计建议 |
一、立足行业特色,紧扣国家政策 |
二、精确时间节点,关注不同视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波动理论 |
2.1.1 经济波动理论 |
2.1.2 价格波动理论 |
2.1.3 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周期基本分析法 |
2.1.4 经济变量波动周期分析的滤波法 |
2.2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
2.2.1 动力煤价格指数 |
2.2.2 期货价格理论 |
2.2.3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关系 |
2.2.4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理论 |
2.3 协整理论 |
2.4 状态空间模型基本理论 |
2.4.1 状态空间模型概念及构成 |
2.4.2 状态空间模型的类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 |
3.1 我国煤炭及燃煤发电现状分析 |
3.1.1 煤炭供给状况分析 |
3.1.2 燃煤发电行业现状分析 |
3.2 影响燃煤火力发电量因素分析 |
3.2.1 影响火力发电量的一般因素分析 |
3.2.2 火力发电量影响双因素分析 |
3.2.3 煤炭价格、火力发电量、煤炭库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3.3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定义及风险因素分析 |
3.3.1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定义 |
3.3.2 煤炭价格波动对火电项目经营风险因素分析 |
3.3.3 新能源替代波动因素及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研究 |
4.1 煤炭现货市场 |
4.1.1 煤炭国际现货市场 |
4.1.2 煤炭国内现货市场的特点 |
4.2 煤炭期货市场 |
4.2.1 国际煤炭期货市场 |
4.2.2 国内煤炭期货市场 |
4.3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利益分析及操作步骤 |
4.3.1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参与者利益分析 |
4.3.2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操作策略 |
4.4 基差及煤炭期货风险对冲 |
4.4.1 基差概念 |
4.4.2 期货风险对冲 |
4.5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 |
4.5.1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
4.5.2 煤炭期货套保操作的风险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双因素风险的期货对冲模型构建 |
5.1 模型构建总体设计 |
5.2 燃煤火电项目双因素关联性模型研究 |
5.2.1 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2 煤炭价格对煤炭库存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3 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量波动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
5.2.4 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理论模型 |
5.3 煤炭最优库存与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策略模型 |
5.3.1 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模型的思想基础 |
5.3.2 煤炭实际与虚拟库存模型的建立 |
5.3.3 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模型的应用 |
5.3.4 煤炭期货对冲模型 |
5.4 模型特点介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煤发电双因素风险及期货对冲模型实证与应用 |
6.1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及期货对冲模型实证分析 |
6.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1.2 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模型的实证分析 |
6.1.3 煤炭价格对库存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4 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对火力发电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5 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6.2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策略案例应用分析 |
6.2.1 燃煤火电项目案例简介 |
6.2.2 煤炭现货库存和与期货虚拟库存安排 |
6.2.3 煤炭现货期货对冲交易 |
6.2.4 煤炭现货期货对冲交易收益分析 |
6.2.5 煤炭期货等量对冲策略算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LL矿业能源有限公司物资品类分析及采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采购管理理论 |
2.2 VMI理论 |
2.3 ABC分类法 |
2.4 Kraljic模型 |
2.5 文献综述 |
3 LL能源物资采购管理现状分析 |
3.1 LL能源简介 |
3.2 LL能源采购管理及物资供应基本概况 |
3.2.1 采购管理流程及采购管理现状 |
3.2.2 供应商管理现状 |
3.2.3 库房管理现状 |
4 LL能源物资品类分析 |
4.1 LL能源物资分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2 基于ABC分类法的物资品类分析 |
4.2.1 基于ABC分类法的拟分类物资选择 |
4.2.2 现行物资分类问题分析 |
4.2.3 物资分类优化方案 |
5 基于卡拉杰克模型的采购策略分析 |
5.1 基于卡拉杰克模型的物资分析 |
5.1.1 卡拉杰克模型建模影响因素的设定 |
5.1.2 卡拉杰克模型影响因素权重中的获取 |
5.1.3 卡拉杰克模型中影响因素的分值获取及模型搭建 |
5.2 结合卡拉杰克模型的采购策略分析 |
5.2.1 战略物资的采购策略 |
5.2.2 瓶颈物资的采购策略 |
5.2.3 杠杆物资的采购策略 |
5.2.4 非关键物资的采购策略 |
5.3 供应商管理策略分析 |
5.3.1 战略物资的供应商管理 |
5.3.2 瓶颈物资的供应商管理 |
5.3.3 杠杆物资及非关键物资的供应商管理 |
5.4 采购策略分析小结 |
6 供应及采购管理优化建议 |
6.1 优化物资品类管理 |
6.2 引入合适的采购方法 |
6.3 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 |
6.4 强化组织职能 |
6.5 建立健全采购制度及流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其他同类企业的借鉴意义 |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张掖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采购管理概述 |
2.1.1 采购管理概念 |
2.1.2 采购管理模式 |
2.1.3 采购流程管理 |
2.2 供应商管理概述 |
2.2.1 供应商管理概念 |
2.2.2 供应商分类管理 |
2.2.3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 |
2.3 供应链管理概述 |
2.3.1 供应链管理概念 |
2.3.2 供应链管理特点 |
2.3.3 传统采购管理与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区别 |
第三章 张掖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张掖宏能煤业公司简介 |
3.1.1 公司简介 |
3.1.2 机构设置 |
3.2 公司采购管理现状 |
3.2.1 采购组织机构 |
3.2.2 外购物资种类及特征 |
3.2.3 采购基本流程 |
3.3 采购管理问卷调查与问题分析 |
3.3.1 问卷调查与结果汇总 |
3.3.2 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采购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3.4.1 采购组织架构不合理 |
3.4.2 采购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
3.4.3 供应商管理体系不健全 |
3.4.4 物资分类与成本控制未能很好结合 |
第四章 张掖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策略 |
4.1 采购管理优化思路与原则 |
4.1.1 优化思路 |
4.1.2 优化原则 |
4.2 采购模式与组织优化 |
4.2.1 采购管理新模式设计 |
4.2.2 采购组织相应调整 |
4.3 采购管理流程优化 |
4.3.1 完善采购管理流程 |
4.3.2 运用采购信息系统 |
4.4 物资分类管理优化 |
4.4.1 采购物资合理分类 |
4.4.2 供应商分类管理策略 |
4.4.3 选用合适采购方式 |
4.5 供应商管理优化 |
4.5.1 建立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
4.5.2 完善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 |
4.5.3 供应商的激励与退出 |
第五章 张掖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策略的保障措施与效果分析 |
5.1 采购管理优化策略的保障措施 |
5.1.1 完善采购绩效评价制度 |
5.1.2 提高采购管理信息化程度 |
5.1.3 建立采购人员培训制度 |
5.2 采购管理优化策略的效果分析 |
5.2.1 采购管理效率提升 |
5.2.2 供应商管理有效性提升 |
5.2.3 采购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6)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及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煤炭企业成本 |
二、成本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价值链管理理论 |
二、目标成本管理理论 |
三、成本分类相关理论 |
第三章 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
第一节 Z煤炭企业概况 |
一、Z煤炭企业简介 |
二、Z煤炭企业组织结构 |
三、Z煤炭企业生产过程 |
第二节 Z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分析 |
一、Z煤炭企业成本总体现状 |
二、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三节 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控制不力,成本基数大 |
二、成本结构不合理,人工成本比例过大 |
三、环境成本重视不足,抬高隐形成本 |
四、成本管理考核有待改进 |
第四章 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原因探究 |
第一节 基于煤炭行业视角探究成本问题原因 |
一、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
二、煤炭价格跌幅加大,成本管控空间不足 |
三、行业竞争力低下 |
四、流通成本下降趋势不明显 |
第二节 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外部原因探究 |
一、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用工成本增加 |
二、生态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成本压力加大 |
三、缺乏物流管理合理规划,造成流通成本高 |
第三节 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内部原因探究 |
一、材料管理不完善,导致材料成本高 |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人工成本比重大 |
三、产能没有进行有效管控,导致库存成本增加 |
四、产品结构不合理,有待升级 |
五、成本管控模式固化,方法单一 |
第五章 基于新的成本理论视角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优化实施 |
第一节 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新思路 |
一、运用基于作业的目标成本法,实现成本立体式控制 |
二、重视科技投入,促进产品转型 |
三、建立成本管理考核机制,强化成本跟踪 |
第二节 以目标成本为基础设计外部管理关键环节优化措施 |
一、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争取财政支持,降低目标资金成本 |
二、以目标成本定预测,做好纳税筹划,降低目标税费成本 |
三、引入ERP系统,运用“互联网+”降低目标流通成本 |
四、立足可持续发展理论,重视保护环境,减少目标治理成本 |
第三节 价值链管理视角下进行内部管理关键环节优化 |
一、优化供应商价值链,降低材料成本 |
二、建立以价值流程为导向的扁平化组织结构,降低人工成本 |
三、优化客户价值链,减少库存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吉林省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煤炭产能概念及其内涵 |
二、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
三、产能过剩的影响 |
第二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一、吉林省煤炭生产能力现状 |
二、吉林省煤炭消费现状分析 |
三、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情况 |
四、吉林省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三章 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原因分析 |
一、以吉煤集团为例简要分析 |
二、产业政策的改变 |
三、地方政府追求税收 |
四、企业逐利行为 |
五、市场需求变动 |
六、国有企业过度投资 |
第四章 化解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的路径分析 |
一、优化升级煤炭产业结构 |
二、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 |
三、培养地方政府和企业理性投资理念,转变发展模式 |
四、提升行业集中度以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
五、全面实施煤炭产业提质增效 |
六、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政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3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审计现状分析 |
3.1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分析 |
3.2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现状分析 |
4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体系构建 |
4.1 审计要素体系 |
4.2 审计依据体系 |
4.3 审计程序体系 |
5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 |
5.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5.2 审计指标选取原则 |
5.3 审计指标的确定 |
5.4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
5.5 审计评价模型构建 |
6 实例应用—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 |
6.1 Y煤炭企业简介 |
6.2 资料获取 |
6.3 审计评价体系应用 |
6.4 审计结论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审计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附录2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定性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3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4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单因素模糊评价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应急资源调配研究现状 |
1.2.3 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4 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研究现状 |
1.2.5 应急资源调配决策研究现状 |
1.2.6 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 应急资源调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1 管理因素 |
2.1.2 人员因素 |
2.1.3 设备因素 |
2.1.4 环境因素 |
2.2 系统动力学原理 |
2.2.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2.2.2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步骤 |
2.2.3 Vensim软件简介 |
2.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2.3.1 模型的假设与说明 |
2.3.2 模型变量的定义 |
2.3.3 因果关系图的构建 |
2.3.4 存量流量图及系统动力学方程 |
2.4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 |
2.4.1 案例背景资料 |
2.4.2 系统动力学参数设置 |
2.4.3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2.4.4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应急资源概述 |
3.2.1 应急资源的概念 |
3.2.2 应急资源的分类 |
3.2.3 应急资源的特点 |
3.2.4 应急资源的筹集策略分析 |
3.3 多元回归分析理论 |
3.3.1 多元回归分析简介 |
3.3.2 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
3.4 实例分析 |
3.4.1 案例应用背景 |
3.4.2 自变量的选取 |
3.4.3 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4 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问题分析 |
4.2.1 煤矿应急资源库的选址原则 |
4.2.2 应急资源库的选址影响因素 |
4.3 相关理论基础 |
4.3.1 多目标规划理论 |
4.3.2 免疫优化算法 |
4.3.3 粗糙集理论 |
4.4 应急资源库选址模型的构建 |
4.4.1 多目标规划选址模型 |
4.4.2 免疫学优化算法求解选址模型 |
4.4.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评估 |
4.5 实例分析 |
4.5.1 案例背景资料 |
4.5.2 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模型 |
4.5.3 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最优决策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应急资源调配的特点和原则 |
5.2.1 应急资源调配的特点 |
5.2.2 应急资源调配决策的制定原则 |
5.3 应急资源调配模型的建立 |
5.3.1 模型的假设 |
5.3.2 应急资源调配问题的描述 |
5.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 基于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求解 |
5.4.1 蚁群智能优化算法原理 |
5.4.2 模型求解过程 |
5.5 实例分析 |
5.5.1 案例背景 |
5.5.2 参数设置 |
5.5.3 计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评估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评估的流程 |
6.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
6.3.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3.3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4 评估指标评分标准的定量化分析 |
6.3.5 样本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6.3.6 指标权重的确立 |
6.4 支持向量机评估模型 |
6.5 评估模型的训练结果 |
6.6 评估模型的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模型的应用分析 |
7.1 案例应用背景 |
7.1.1 鹤岗市基本情况 |
7.1.2 泰源煤矿火灾事故简介 |
7.2 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 |
7.3 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方案规划 |
7.3.1 选址规划模型计算结果 |
7.3.2 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评估 |
7.4 应急资源调配决策制定 |
7.4.1 模型的参数设置 |
7.4.2 计算结果分析 |
7.5 应急资源调配过程评估 |
7.5.1 数据的采集 |
7.5.2 评估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胡家河煤矿选煤厂精益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精益化管理理论 |
2.1 精益生产的概念及原则 |
2.2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七大浪费 |
2.3 精益管理两大支柱 |
2.4 精益管理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胡家河煤矿选煤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
3.1 胡家河煤矿选煤概况及组织结构 |
3.1.1 公司概况 |
3.1.2 组织结构 |
3.1.3 胡家河煤矿煤层概况 |
3.2 胡家河煤矿煤炭质量概况 |
3.3 胡家河煤矿煤炭洗选工艺流程 |
3.3.1 胡家河煤矿煤质影响分析 |
3.3.2 煤炭主要经济指标及用途 |
3.4 胡家河煤矿选煤煤质管理的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胡家河煤矿选煤煤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胡家河煤矿选煤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2 等待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3 过量生产问题分析 |
4.1.4 化验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5 搬运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 胡家河煤矿煤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质量管理方式落后 |
4.2.2 主管人员经验不足 |
4.2.3 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监督管理不力 |
4.3 胡家河煤矿选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设备预防修理执行不到位 |
4.3.2 缺乏设备可靠性检验 |
4.3.3 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信息共享 |
4.4 本章小结 |
5 胡家河煤矿选煤煤质精益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
5.1 精益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总体思路 |
5.2 自动补水及除尘系统的工艺优化 |
5.2.1 洗选自动补水系统的工艺优化 |
5.2.2 生产车间除尘系统的优化 |
5.3 推行全面煤炭质量管理体系 |
5.3.1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构建 |
5.3.2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与管理职责 |
5.3.3 全过程质量管理具体措施 |
5.4 构建全面生产设备维护体系 |
5.4.1 全面生产维护体系构建 |
5.4.2 全面生产维护(TPM)活动实施过程 |
5.4.3 完善设备维护流程规划 |
5.4.4 优化设备故障处理管理 |
5.4.5 设备点检管理 |
5.5 精益化成本控制策略 |
5.5.1 电能消耗控制 |
5.5.2 介质消耗控制 |
5.5.3 材料成本控制 |
5.5.4 用水消耗控制 |
5.5.5 大型机电设备故障成本控制 |
5.6 经济效益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煤矿材料库存科学管理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行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以冀中能源为例[D]. 李帅锋.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A煤矿的物料库存优化研究[D]. 姜雪英.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D]. 刘凌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LL矿业能源有限公司物资品类分析及采购策略研究[D]. 奚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张掖宏能煤业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研究[D]. 李生根.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6]Z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 阎丰娣. 安徽财经大学, 2019(03)
- [7]吉林省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路径研究[D]. 阚忠伟. 吉林大学, 2019(03)
- [8]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D]. 薛甜媛.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9]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 聂荣山.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10]胡家河煤矿选煤厂精益管理策略研究[D]. 王鹏涛.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