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酸镁对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飔宇[1](2021)在《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用药规律及Meta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收集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IGT)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用于IGT治疗的中药数据资料,分析和总结其用药规律;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客观评价益气养阴方药治疗IGT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IGT提供用药参考及循证依据。研究方法:1.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IGT的临床研究文献,再运用Excel2019进行统计分析常用药物的频数及频率构成比。2.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益气养阴方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相关文献,使用Cochrane手册中的风险评估表评估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再用Note Express进行文档管理,用Excel2019总结所提取的信息和数据。运用Rev 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森林图,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方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结果:1.对纳入的102篇文献使用的中药进行数据提取,中药种类共137种,总频次为948次。出现频次超过7次的药物为常用药物,共42种,频次与构成比从高到低分别为茯苓(42,4.43%),黄芪(38,4.01%),黄连(38,4.01%)等。将42种常用药按照中药药效归类,归属于17种药类,共计频次715次。使用频次累积最多的是补益药(245,34.27%),其次是清热药(172,24.06%),其他类别药物的构成比均在10%以下。2.共纳入了15篇文章,对益气养阴方药治疗IGT的有效率和转归进行Meta分析:在中药治疗组中,有效率[RR值的综合效应值大小为1.92,置信区间为95%的范围是[1.69,2.19],P<0.00001]和复常率[RR=2.90,95%CI(2.29,3.68),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治疗组疗效更好。益气养阴方药对血糖相关指标的Meta分析:空腹血糖MD的合并效应量为0.30,其95%CI为[0.07,0.52],P<0.05;餐后2h血糖[MD=0.93,95%CI(0.55,1.32),P<0.0001];糖化血红蛋白[合并效应值大小为0.31,按95%可信区间估算范围是[0.26,0.35],P<0.00001],表明治疗组的血糖改善优于对照组。益气养阴方药对IGT胰岛素相关指标的Meta分析:胰岛素(空腹)[MD值=1.17,95%的置信区间在0.35到2.00之间,P=0.005];胰岛素(2h)[合并效应量的数值为7.73,置信区间范围是1.60-13.85,P=0.01],表明治疗组的胰岛素改善优于对照组。中药对IGT体重指数的Meta分析:[MD=1.42,95%CI(0.52,2.32),P=0.002],治疗组对BMI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报道方面,在使用益气养阴方药和仅用生活方式干预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IGT的中医药治疗以健脾为主,但临床证型多样,用药的药效种类也较多,前三位为补益类(补气和补阴为主)、清热类、利水渗湿药。2.益气养阴方药在治疗IGT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可延缓IGT向DM进展,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和体重指数,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王焱[2](2021)在《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患者,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评价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患者,病例来源于湖北省中医院体检中心、针灸科、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穴位埋线组、假埋线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生活干预,在此基础上,穴位埋线组在双侧胃脘下俞、脾俞、足三里、曲池、阴陵泉穴进行埋线操作,针管内植入医用羊肠线,每2周1次,共治疗4次,疗程为8周。假埋线组取穴、疗程同穴位埋线组,但针管内无医用羊肠线植入。主要观察指标为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次要指标包括FPG、2hPG、HbA1C、TC、TG、HDL-C、LDL-C,依从性评价采用《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量表》,安全性指标包括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本次试验中,穴位埋线组中有1例因疼痛难以耐受而自行退出,2例因未能按时治疗而自行退出,假埋线组2例因工作原因不能配合治疗而自行退出,1例因交通不便而自行退出,最终两组纳入分析的病例数各为30例。2、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代谢状态、FPG、2hPG、HbA1C、TC、TG、HDL-C、LDL-C、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3、主要结局指标:(1)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穴位埋线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假埋线组显效4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在改善患者脘腹胀满、身重困倦、心胸烦闷、口干多饮方面优于假埋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在小便短黄、食少纳呆、便溏不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次要结局指标:(1)血糖相关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显示穴位埋线组在改善FPG、2hPG优于假埋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脂相关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皆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升高不明显(P>0.05)。穴位埋线组在降低TC、TG、LDL-C方面优于假埋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依从性及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均未出现血肿、过敏、出血、晕针、低血糖、心悸等不良反应,在穴位埋线组中仅有1例患者因疼痛不耐受而退出实验。结论与假埋线组比较,穴位埋线可降低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患者的FPG、2hPG、TC、TG、LDL-C水平,改善血糖、血脂紊乱,缓解患者脘腹胀满、身重困倦、心胸烦闷、口干多饮等临床症状。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黄湘茜[3](2021)在《基于循证证据和德尔菲法的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制定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借鉴循证针灸临床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针对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诊疗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临床关键问题,结合糖尿病前期自身疾病特点,联合运用循证法和德尔菲法,通过文献研究对糖尿病前期针灸证型诊断、治疗方案、疗效评价3方面进行多维证据整合,初步构建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诊疗方案初稿,在此基础上,运用多轮专家问卷咨询,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最终共识方案,旨在制定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为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和科学研究中治疗方案的选用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疾病在临床和科研中构建合理有效针灸诊疗方案提供方法学探索。方法1.明确临床关键问题通过文献检索、社会调研收集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归纳形成《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关键问题调查问卷》,向15位临床一线针灸专家咨询发放问卷,回收并统计问卷结果,确定本方案要回答的临床关键问题,构建方案框架。2.循证证据研究围绕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证型诊断、治疗方案、疗效评价3方面临床问题进行文献检索:重点检索Pub Med、Embase为代表的英文数据库,CNKI、万方、VIP、CBM等为代表的中文数据库、《中华医典》中医药古籍资料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linical Trial等临床试验注册网站以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网站,全面搜集针灸治疗糖尿病前期相关古代医学文献、现代文献和近现代名医实践经验,进行证据提取:(1)运用AGREEⅡ指南评价工具筛选出高质量临床指南并提炼证据,形成现行指南证据;(2)综合运用统计描述和关联性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研究类文献,提取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规律,形成证型研究证据;(3)运用改良Jadad量表和AMSTAR量表分别进行RCT和Meta分析文献质量学评价,纳入高质量文献,形成高质量干预研究证据;(4)运用关联性分析方法分析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随机对照实验探索取穴配穴规律,形成核心穴组证据;(5)通过糖尿病前期相关古籍文献检索,形成古籍证据;(6)通过现代名家经验收集,形成现代名医经验证据。基于糖尿病前期证型诊断和针灸治疗2大临床问题,将以上多项独立证据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由现行指南证据、证型研究证据、古籍证据和现代名医经验证据4类构成诊断证据体和由现行指南证据、核心穴组证据、高质量干预研究证据和现代名医经验证据构成针灸治疗证据体;针灸疗效评价标准参考现行指南证据;具体操作方案中针具规格、针刺深度、补泻手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禁忌证等内容引用现行《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规范内容。证据整合标准为:4类证据类型中,满足≥3项证据来源构成的证据体条目,即可纳入方案初稿。3.德尔菲法实施通过多维度证据的整合,形成了方案的初稿,在对于前两轮问题内容进行梳理基础上,制定了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该调查的结构是采用了半封闭与自由撰写相互结合的方式,条目重要性评价采取Likert5级评分法。通过“腾讯问卷”平台编制问卷,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向30位针灸推拿领域专家学者发放。回收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根据本轮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形成本次专家积极系数,根据专家对本人学术水平、条目判断依据和条目熟悉程度的自评得分形成专家权威系数,根据本次问卷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2个统计量综合评价本轮问卷中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运用Excel 2010和SPSS 25.0软件,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Mj),满分比(Kj)、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及变异系数(CV)进行统计,其中Mj、Kj反映各条目重要性和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Kendall’s W、CV反映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经统计分析,形成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结果。依据第一轮问卷统计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及专家提出的改进和修正意见,剔除、修改或补充相关条目,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重复上述过程,在第三轮问卷结束后,得到最终共识方案,形成《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文本。结果从问卷回复情况来看,三轮问卷参与专家的积极系数皆为100%,说明各专家参与此次方案研究的积极性高;从参与问卷咨询的专家分布情况来看,三轮问卷中的专家来自于17个省及直辖市,其中教授人数占总专家数比例达76.67%、副教授人数占23.33%,从事针灸相关临床工作30~45年者人数占16.67%,从业15~30年者人数占80.00%,说明参与问卷的专家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和权威性;三轮问卷均删除了重要性低(Mj≤3.50和Kj≤0.60)及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差(CV≥0.3)的条目,三轮问卷结束后,保留条目的Mj范围在4.51~5.00之间,Kj范围在0.73~1.00之间,说明专家一致认为第三轮问卷后所有保留条目的重要性高,Vj范围在0.00~0.28之间,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好。三轮问卷协调程度系数分别为:0.412、0.582和0.5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亦说明三轮问卷专家意见协调性皆较好。本研究函询专家的选择较为理想,研究结果可靠。结论1.通过三轮专家问卷调查达成共识,形成《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其中辨证分型为脾虚痰湿、湿热蕴脾、肝郁气滞、气阴两虚4型;常用针灸疗法推荐毫针针刺、电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灸法5种,针灸核心穴组为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脘下俞、肾俞、中脘、关元7穴,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空腹血糖值、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和糖尿病前期中医症状积分评价4项。2.基于循证医学原则构建的循证证据体是《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内容的基础,德尔菲法则是能够有效、客观、广泛的集合临床资深专家意见并达成本方案最终共识的重要方法,方案制定过程中联合应用循证法和德尔菲法,既保障了本方案在临床和科研应用中科学合理,有证可循,也保障了其更加贴近临床实际,而非一纸空谈。本方案的制定可为今后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和科学研究中治疗方案的选用提供参考,为其他疾病针灸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方法借鉴。
姜强[4](2021)在《糖调节异常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及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的37年中,多次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的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而糖尿病的知晓率低,治疗达标率低,因此相关并发症多,给国家和社会乃至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负担。虽然临床干预试验结果显示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干预可以延缓糖尿病前期人群向临床糖尿病的进展,但是并不能完全阻断糖代谢功能的恶化,一旦去除干预措施,大多数糖尿病前期病人仍然会进展到临床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预防要提前到糖调节异常(IGR)的预防,即零级预防。我们不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从IGR向临床糖尿病的转化,更迫切的一步是要采取措施预防IGR高危人群发生糖调节异常,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增加,减少糖尿病的后备军。糖代谢涉及的环节众多,导致糖调节异常的可能机制十分复杂。我们从能量代谢、流行病调查以及文献荟萃分析入手,寻找与糖调节异常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高危人群及早期干预的方法。第一部分通过转录组分析鉴定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2型糖尿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和mRNA---糖调节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和目的甲状腺素和胰岛素同为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激素。甲状腺素在肾上腺素的协同作用下,使骨骼肌局部cAMP产物增加,激活糖酵解酶、肌细胞膜钠钾泵、钙离子通道和肌浆网受磷蛋白的活性,使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2型糖尿病(T2D)常伴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证(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但SCH和SCH并T2D的病理机制仍不确定。LncRNA在调节mRNA剪接,转录,翻译,导入,输出和稳定性中起关键作用。为探讨发病机制我们寻找上述疾病中潜在的相关lncRNA和mRNA。方法通过转录组分析与与SCH并发T2D相关的LncRNA和mRNA:取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组),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2型糖尿病(SD组)和3名健康对照(N组)进行转录组测序。在S vs N,SD vs N和SD vs S组中筛选差异表达的mRNA(DEmRNAs)和差异表达的lncRNA(DElncRNAs),并在S vs N 和 SD vs N 中筛选共表达的 DElncRNA DEmRNA。然后,用 Metascape 对 DEmRNA和mRNA-lncRNA共表达对进行G0和KEGG分子途径富集分析。结果在 S vs N,SD vs N,SD vs S 中分别获得了 465,1058,943 个 DEmRNA,在 S vs N和SD vs N组中分别获得了 191个重叠基因。根据G0和KEGG分析,其中,推测LAIR2,PNMA6A,SFRP2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推测GPR162,AP0L4和ANK1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2型糖尿病有关。在S vs N,SD vs N和SD vs S分别获得了 50、100和88个DElncRNA。在S vs N和SD vs N,分别获得了 2个邻近的DElncRNA靶向DEmRNA对(涉及2个DElncRNA和2个DEmRNA)和 3 个邻近的 DElncRNA 靶向 DEmRNA 对(涉及 3 个 DElncRNA,3 个 DEmRNA)。S vs N 组共获得 336 个lncRNA-mRNA 共表达对(|r|>0.95 和 p<0.05)。SD vs N组获得了 2536 个 lncRNA-mRNA 共表达对(|r|>0.95 和 p<0.05)。S vs N 组和 SD vs N组均共享了几个关键的DElncRNA-DEmRNA,包括LOC105369772-KIR2DS4和 C4BPA,LOC105378122-KIR3DL2 和 L0C100499194-CD79A。结合 DElncRNA-DEmRNA的相互作用网络,发现与KIR3DL1共表达的PAX8-AS1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中起作用,与ANK1共表达的JHDM1D-AS1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2型糖尿病中发挥作用。结论在所有组中(S vs N,SD vs N和S vs SD),我们在前20个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中鉴定出关键基因。在SCH中起作用的基因有LAIR2,PNMA6A,SFRP2和lncRNA-PAX8-AS1。ANK1及其共表达的lncRNA-JHDM1D-AS1可能影响了糖调节功能,参与SCH并发T2D的发生。我们的研究初步筛选出参与糖调节机制的lncRNA和mRNA,可能为深入探索糖调节机制、SCH和SCH并发T2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线索。第二部分调查评估糖调节受损相关的危险因素背景和目的:2型糖尿病(T2D)增加了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T2D和糖调节异常(IGR,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逐年增高,但是患者对糖尿病、糖调节异常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治疗达标率低,而且作为T2D后备军的IGR人群数量庞大。IGR被确定为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做好T2D的零级预防,筛查IGR高危人群和IGR相关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预防IGR高危人群向IGR转化,将有利于减慢糖尿病患病人数快速增长的速度。方法随机选取济南市十亩园社区中的774名≥15岁的常住(居住时间≥2年)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由经过训练的调查人员根据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被调查者的既往病史将被调查者分为正常组(N组)、糖调节异常组(IGR组)和糖尿病组(DM组)。使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危险因素的(OR-1)与其发生率×100的乘积(风险动量,RM)评估该因素对社区居民发生IGR的影响力。结果各组中除年龄外2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个数,在DM组男性中是2.85±1.49个,女性是3.87±1.52个,IGR组男性是3.71±1.27个,女性是3.81 ±1.42,N组男性是1.62±1.37个,女性是1.56±1.32个,N组与其余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而IGR组和DM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去除年龄因素后,其他2型糖尿病相关各危险因素,在N组中,发生率前三位的分别是超重,静坐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病史。随着血糖的升高,在IGT组和DM组中,心脑血管病等血管性疾病和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和排名在升高。相关性分析发现,在男女两组中,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FHD),血脂异常,肥胖,心脑血管病(CVD)与IGR均呈正相关。男性静坐的生活方式与IGR呈负相关,女性超重与IGR呈正相关。N组中每人的2型糖尿病(T2D)危险因素数量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关。血糖状况随着年龄和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加而恶化。糖尿病家族史是男性和女性中风险动量最强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肥胖和心脑血管病是IGR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与IGR相关度最高,风险动量最大。IGR预防要从年轻人开始,包括控制体重,保持体育锻炼以及预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第三部分系统评价抵抗性训练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改善糖调节的方法的机制研究背景和目的运动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显示,超过85%葡萄糖的摄取由骨骼肌承担。餐后高血糖与肌肉胰岛素抵抗有关。运动可以增强骨骼肌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转导,使更多的GLUT4易位到细胞膜,继而增加了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糖代谢。多项临床干预试验都将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干预T2D的手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通过与受体IGF-1 R结合可发挥类胰岛素效应,可以减轻组织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IGF-1与年龄呈负相关,血清IGF-1的降低会使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抵抗性训练对血清IGF-1的水平影响数据相互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荟萃分析,以确定抵抗性训练对血清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指南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选择PubMed,Scopus,Web of Sieence和Embase数据库进行系统搜索,比较接受抵抗性训练的个体和对照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了从成立之初到2019年12月10日结束的研究。仅包括英文出版物。纳入条件:1.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2.在两个多星期的随访中检查抵抗力训练干预与对照者;3.试验前后报告的血清IGF-1的平均值和SD或SE;4.成人参与者(≥18岁)。排除条件:1.个案系列,观察性研究,病例报告和以摘要形式发表的研究。2.抵抗性训练与其他混杂因素相结合的试验。3.重复发表的数据:人工搜索所有符合条件的出版物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评论,以获取其他论文;如果有几篇文章发表了重叠的数据,那么我们纳入包括最新出版物或随访时间较长的文章。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检查了标题和摘要。任何分歧都通过与第三位研究者的讨论得以解决。然后由各研究者独立筛选全文,而任何分歧均由首席审稿人解决。最后,根据所有三位研究者之间的协议,纳入了研究。应用了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来评估所有纳入论文的偏倚风险。使用Stata软件(Stata Corp.College Station,Texas,USA)执行统计分析。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和逆方差来计算具有95%置信区间(CI)的加权均值差(WMD)。使用了 Cochran的Q和I2检验来评估试验结果的异质性。漏斗图不对称用于在荟萃分析中发现任何发表偏倚。用Egger’ s和Begg’s回归检验评估漏斗图的不对称性。通过分数多项式建模(非线性剂量反应分析)和meta回归(线性剂量反应分析)来衡量参与者年龄和随访时间的可能影响。敏感性分析用于检查各个试验的影响,其中效果大小是通过一次删除一项研究来观察,以观察特定试验对结论的影响程度。结果从四个数据库中检索了 764条记录,并删除了 437条重复记录。通过标题和摘要筛选后,排除了 269条记录。对剩余58篇文章的全文进行了评估,以纳入评估,其中22项具有33篇研究论文的RCT符合荟萃分析的纳入标准。33篇论文报告了 IGF-1水平作为结果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的估计值表明抵抗性训练后 IGF-1 显着增加(WMD:10.34 ng/ml,95%CI:4.93、15.74,p=0.000,12=90.3%)。亚组分析表明,抵抗性训练后IGF-1水平的增加在以下几种情况中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持续时间≤16周(WMD:8.04 ng/ml),年龄大于60 岁的参与者(WMD:9.84 ng/ml),以及女性(WMD:17.27 ng/ml)。随后对参与者年龄与血清IGF-1改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非线性剂量-效应中二者呈U型相关性,即阻力训练导致40岁以下的IGF-1水平下降,超过40岁时,抵抗性训练后IGF-1水平升高。结论抵抗性训练会影响血清IGF-1水平,接受≤16周训练的人,年龄超过60岁的参与者以及女性中的抵抗性训练与IGF-1水平的升高有关。参与者年龄与血清IGF-1改变之间存在U型相关性。
何纾文[5](2020)在《腹针治疗中心性肥胖型糖尿病前期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糖尿病前期(IGR)是转向2型糖尿病患者过渡的阶段,在此阶段积极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目前西医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因药物的局限性及个体化的因素,其治疗效果不确切。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评价针刺治疗对IGR的研究现状,其次进行探索性临床研究。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取穴标准化以及辨证条理化的特点,善于治疗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临床采用腹针疗法对中心性肥胖型IGR进行干预,为针刺治疗IGR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研究基础。方法:1.通过数据库:中文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英文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词为“糖尿病前期”、“针刺”、“随机”,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9年11月,纳入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的随机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相关文献,将筛选出的文献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质量评价标准,对所纳入的文献提取所需的基本特征与方法学特征,并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本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开发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2.将2019.04.01-2019.12.01招募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心性肥胖型糖尿病前期患者25例,采用腹针联合生活方式(糖尿病健康宣教、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治疗。处方: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双滑肉门、双外陵)、双气穴、双天枢、双大横。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休息2天,继续下周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4周以及治疗8周时,分别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按照公式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记录中医证候积分。结果:1.Meta分析所纳入文献8篇,共51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以有效率作结局评价的合并4篇文献,以中医证候积分作结局评价的合并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其余文献仅进行定性分析。(1)定量分析:①针刺组治疗IGR的疗效明显高于生活方式组;②针刺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生活方式组。(2)定性分析:大多数研究对针刺组改善FPG、2hPG、HbA1c与生活方式组相比疗效相当。(3)敏感性分析:排除治疗方法干预不同的研究后,针刺组的有效率评价结果未发生改变,说明研究结果可靠。(4)安全性分析:由于纳入的文献均未报道针刺对糖尿病前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因此针刺治疗的不良反应尚不能定论。2.临床研究经过8周治疗后,得出以下结过:(1)总有效率为84.00%。(2)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周、治疗4周与治疗8周以及治疗前与治疗8周的体重、BMI、腰围、腰臀比、餐后2小时血糖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与治疗4周、治疗前与治疗8周的收缩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周与治疗8周、治疗前与治疗8周的空腹血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eta分析研究结果示针刺组对糖尿病前期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优于生活方式组。同时,针刺组在FPG、2hPG以及HbA1c的改善与生活方式组相比疗效相当。但因本次所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普遍不高,缺乏规范性,可能影响本次Meta分析结果,参考本研究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2.腹针疗法治疗中心性肥胖型糖尿病前期具有良好的疗效,对减重、降糖及降压有较佳的疗效,尤其对体重、BMI、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收缩压及中医证候积分有显着疗效,腹针疗法具有无痛、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魏秀秀[6](2020)在《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比较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正常、正常体重合并糖耐量正常三组人群在一般资料、饮食与运动习惯、情绪方面、身体测量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通过比较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与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揭示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各证型与身体测量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关系,为中医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防治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近3个月体检结果提示正常体重+糖耐量正常(NGT)、超重/肥胖+糖耐量正常和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IGT)人群进行初步筛选,对符合要求的人群预约集中入组,再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复筛,最终纳入129例受试者,即超重/肥胖合并IGT者70例、超重/肥胖合并NGT者29例、正常体重合并NGT者3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由受过培训的人员对受试者完善体格检查并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及中医症状体征调查表,留取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运用IBM 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绘图,比较三组在一般资料、饮食与运动习惯、情绪方面、身体测量指标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探讨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型主要根据导师对肥胖型糖耐量异常成熟的理论认识,结合中医症状体征调查表及临床实际,将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型分为肝胃郁滞型、脾虚痰湿型、脾肾两虚型,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比较超重/肥胖IGT组与超重/肥胖NGT组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超重/肥胖IGT中医证型与身体测量指标(BMI、腰围、WHR、腰身比)及实验室检查指标(HbA1c、FPG、2hPG、FINS、HOMA-β、HOMA-IR、TC、TG、HDL-C、LDL-C、UA)的关系。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差异超重/肥胖IGT组年龄(62.50(8.00))高于超重/肥胖NGT组(57.00(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IGT组既往合并症占比(75.71%)>超重/肥胖NGT组(34.48%)、正常体重NGT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超重/肥胖NGT组糖尿病家族史占比(55.17%)>超重/肥胖IGT组(27.14%)、正常体重NGT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民族、文化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此外,超重/肥胖IGT组女性在超重/肥胖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占比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习惯与情绪情况差异超重/肥胖IGT组饮食口味偏油占比、易怒情绪占比>正常体重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IGT组饮食口味有偏好中偏咸占比较多(31.43%),与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在烟酒嗜好、运动频率、久坐习惯上无统计学差异。此外,超重/肥胖IGT组男性在吸烟嗜好、饮酒嗜好占比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身体测量指标差异超重/肥胖 IGT 组腰围(94.00(13.00))>超重/肥胖 NGT 组(88.00(17.00))>正常体重NGT组(80.00(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IGT组与超重/肥胖NGT组在BMI、腰臀比、腰身比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超重/肥胖 IGT 组 UA(337.00(116.00))>正常体重 NGT 组(303.00(10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NGT组HDL-C(1.44±0.29)>超重/肥胖IGT组(1.24±0.23)、超重/肥胖NGT组(1.2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TC、TG、LDL-C无统计学差异。5.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差异超重/肥胖IGT组中医证型分布为肝胃郁滞型(47.76%)>脾肾两虚型(28.36%)>脾虚痰湿型(23.88%),以肝胃郁滞型为主;超重/肥胖NGT组中医证型分布为脾虚痰湿型(55.56%)>脾肾两虚型(25.92%)>肝胃郁滞型(18.52%),以脾虚痰湿型为主,两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IGT组男性以脾肾两虚型为主(占41.93%),女性以肝胃郁滞型为主(占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IGT组脾虚痰湿型BMI高于脾肾两虚型,脾虚痰湿型腰围、腰身比高于肝胃郁滞型及脾肾两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证型在血糖代谢指标(HbA1c、FPG、2hPG、FINS),HOMA 稳态模型(HOMA-β、HOMA-IR),血脂代谢指标(TC、TG、HDL-C、LDL-C),血尿酸(UA)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发病随着增龄而增加,代谢不健康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腹型肥胖,更易使超重/肥胖罹患糖耐量异常;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饮食口味偏油、情绪易怒、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正常体重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饮食口味偏咸、久坐及运动习惯与超重/肥胖NGT、正常体重NG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与超重/肥胖糖耐量正常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异,合并糖耐量异常的超重、肥胖人群,体内代谢的改变对中医证型有影响,肝胃郁滞是其主要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郁滞是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发病关键的理论认识,这为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防治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时,关注调肥胖之态,不忘关注血糖异常提供参考。而超重/肥胖糖耐量正常以脾虚痰湿型为主。3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各证型在实验室检查指标(HbA1c、FPG、2hPG、FINS、HOMA-β、HOMA-IR、TC、TG、HDL-C、LDL-C、UA)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瑶[7](2020)在《八段锦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肠道菌群及胰岛素抵抗影响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八段锦功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在规律地习练八段锦之后其肠道菌群、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和血脂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旨在探讨八段锦对减缓或阻止糖尿病前期向2型糖尿病转变,以及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从成都市3家社区医院招募80例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将80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八段锦。根据患者的居住地址和自我意愿,将5-10人分为一个小组,每周集合1次由专业的八段锦老师到现场讲解动作要领,其余时间由组内选举的1名组长负责每次运动的人数清点和监督工作,每周至少运动3-5次。研究人员分别在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后监测患者的肠道菌群、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血脂、身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并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客观评价八段锦功法对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缓解胰岛素抵抗状态、控制血糖的效果。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别、家庭月收入等一般资料,心率、血压等一般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肠道菌群:干预6个月后,从门层级分类看:两组的Firmicutes、Proteobact eria相对丰度均下降;两组的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均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B/F比值)分别为0.37,0.38,0.36,0.57。干预后,两组B/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纲层级分类看:两组的Clostiadia相对丰度均有所下降,Bacilli相对丰度对照组上升1.67%,试验组下降3.52%;两组的Bacteroidia相对丰度均有所上升,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属层级分类看:两组的Bacteroides、Bifidobacterium菌属丰度均有所增加,Escherichia和Ruminococcus菌属丰度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ctobacillus、Clostridium有所增加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胰岛素抵抗指数:干预3个月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糖: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血脂:干预3个月后,两组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在组间效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6.体重与身体质量指数:干预3个月后,两组体重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的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体重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身体质量指数在组间效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7.腰臀比:两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腰臀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腰臀比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8.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两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坚持八段锦锻炼可以增加拟杆菌门数量,减少厚壁菌门数量,调整肠道B/F比值;同时有益菌数量增加可调节患者的肥胖状态和IR状态。2.八段锦锻炼可以降低PDM患者的空腹血糖、2h PBG及较高的血脂水平。3.长期的八段锦锻炼可促进人体胃肠蠕动,减少脂肪蓄积,进而起到减轻体重、调控BMI的作用。4.坚持八段锦锻炼可以疏肝理气、稳定情绪,减轻PDM患者焦虑水平、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
李春楠[8](2020)在《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和评价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气阴两虚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spexin(SPX)的影响,探究其治疗新诊断T2DM的作用机制,为T2DM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并整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气阴两虚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生活指导(饮食+运动)的常规治疗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八味芪丹胶囊(4粒/次,3次/天,口服),观察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血糖血脂指标、胰岛细胞功能及抵抗指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血清spexin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等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1.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FPG、2h PG、GA较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的GA较对照组降低的更显着(P<0.05),两组间FPG、2h 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脂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TG、TC、LDL-C均较前降低(P<0.05),两组HDL-C均较前升高(P<0.05),治疗组TG、TC、LDL-C的降低及HDL-C的升高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3.胰岛细胞功能及抵抗指数比较:治疗后两组HOMA-β均较前升高(P<0.01),两组HOMA-IR均较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HOMA-β的升高及HOMA-IR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着(P<0.01)。4.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比较:在2周的治疗时间内,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血清spexin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spexin水平均较前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的更显着(P<0.01)。6.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新诊断T2DM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更好的调节糖脂代谢水平、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因子spexin的水平,影响受胰岛素受体介导的spexin基因的表达,从细胞因子途径,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参与糖脂代谢过程,调节代谢紊乱,从而达到治疗新诊断T2DM的目的。通过研究证实八味芪丹胶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张梦霞[9](2020)在《幽门螺旋杆菌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潜在的联系,进一步加深我们对Hp与T2DM之间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19就诊我院完成14C尿素酶呼气试验和Hp抗体试验的住院患者。根据14C尿素酶呼气试验的结果分为Hp阳性组(n=1000)和Hp阴性组(n=1000),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族别、BMI、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及部分血液学指标,根据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分型对Hp阳性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毒力菌株的Hp感染与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的发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我们发现两组间在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和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4、3.924、1.993、2.03、-2.803,P均<0.05);不同族别、BMI、高血压(分别占各组的35.5%、31.3%)、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分别占各组的18.6%、14.7%)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307、21.797、3.965、5.480,P均<0.05)。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我们发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他民族、超重(BMI在24-27.9之间)、T2DM及糖耐量异常都是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是Hp感染的保护因素。(2)依据Hp抗体检测结果将Hp阳性组分为Ⅰ型感染组、Ⅱ型感染组及阴性组(剔除该组患者)。我们发现Ⅰ型感染组中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Ⅱ型感染组,结果显示Hp抗体分型与是否患2型糖尿病及出现糖耐量异常具有相关性(χ2=36.75,P<0.001)。进一步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中Ⅰ型感染组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Ⅱ型的4.094倍(P<0.001,OR=4.094)。结论:Hp感染与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具有正相关关系;不同毒力菌株Hp感染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差异。
李观[10](2019)在《玉液合剂治疗糖耐量异常(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玉液合剂治疗糖耐量异常(气阴两虚型)患者在控制血糖及改善中医症候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随机入组72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2例患者在试验过程中脱落(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实际观察完成70例(包括试验组34例,对照组36例)。试验组给予基础干预联合玉液合剂口服,1日3次,1次30ml,于三餐前半小时口服;对照组仅给予饮食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干预。试验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基线水平具有可比性,两组间主要疗效指标即糖负荷2小时血糖于治疗前后进行分析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显效率64.71%,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对两组IGT疾病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4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液合剂对IGT(气阴两虚型)的干预结果显示,玉液合剂能控制IGT患者血糖,改善IGT中医症候,且临床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二、硫酸镁对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镁对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用药规律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IGT的用药规律 |
1.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益气养阴方药治疗IGT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资料提取 |
1.5 文献评价 |
1.6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
2.3 偏倚风险评估 |
2.4 Meta分析的结果 |
2.5 发表偏倚风险 |
2.6 不良反应 |
3.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6 不良事件的预防及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试验分组 |
2.3 盲法设计 |
2.4 治疗方法 |
2.4.1 基础生活干预 |
2.4.2 穴位埋线组 |
2.4.3 假埋线组 |
2.5 研究指标 |
2.5.1 主要结局指标 |
(1)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2)临床治疗有效率评定 |
2.5.2 次要结局指标 |
(1)血糖相关指标 |
(2)血脂相关指标 |
2.5.3 依从性评价 |
2.5.4 安全性评价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技术路线图(见图1) |
2.8 剔除、脱落病例 |
3 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
3.1.1 年龄、性别比较 |
3.1.2 糖代谢状态分类比较 |
3.1.3 治疗前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
3.1.4 治疗前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
3.1.5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治疗后主要结局指标 |
3.2.1 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
3.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3 次要结局指标 |
3.3.1 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
3.3.2 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
3.4 依从性评价 |
3.5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特点 |
1.2 病因及危险因素 |
1.2.1 遗传因素 |
1.2.2 环境因素 |
1.2.2.1 年龄增长 |
1.2.2.2 现代生活方式 |
1.2.3 危险因素 |
1.2.3.1 肥胖 |
1.2.3.2 吸烟 |
1.2.3.3 高血压 |
1.2.3.4 其他 |
1.3 发病机制 |
1.3.1 胰岛素抵抗 |
1.3.2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
1.3.3 维生素D缺乏、C反应蛋白增高 |
1.3.4 肠道菌群紊乱 |
1.4 治疗现状 |
1.4.1 生活方式干预 |
1.4.2 药物治疗 |
1.4.3 手术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 |
2.1 病名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2.1 嗜食肥甘 |
2.2.2 五脏虚弱 |
2.2.3 情志失调 |
2.2.4 久坐少动 |
2.3 辨证论治 |
2.3.1 古代医家论治脾瘅 |
2.3.2 近现代医家论治脾瘅 |
2.3.2.1 从脾论治 |
2.3.2.2 从胃强脾弱论治 |
2.3.2.3 从肝论治 |
2.3.2.4 从六郁论治 |
2.3.2.5 从气阴两虚论治 |
2.3.2.6 从湿热论治 |
2.4 针灸特色疗法治疗脾瘅的现状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埋线疗法的选择 |
3.2 腧穴的选择 |
3.3 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综述 针灸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件2 附表 |
附表1 患者资料采集卡 |
附表2 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量表评估 |
附表3 患者饮食指导卡 |
附表4 主要中医证候评价量表 |
附件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循证证据和德尔菲法的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技术路线图 |
一、《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临床问题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研究结果 |
3.小结 |
二、《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循证证据研究 |
1.现行指南系统评价和证据提取 |
2.中医证型研究系统评价和证据提取 |
3.针灸干预性研究系统评价和证据提取 |
4.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核心穴组证据提取 |
5.证据整合 |
三、《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小结 |
四、研究结果 |
《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的形成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糖尿病前期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相关评分量表 |
2.1 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 |
2.2 Jadad改良的评分量表 |
附录3 糖尿病前期诊疗方案疗效评价标准列表 |
糖尿病前期中医症状积分表 |
附录4 针灸干预性研究纳入文献分级结果 |
附录5 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诊疗方案专家咨询问卷 |
5.1 第一轮《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诊疗方案》专家咨询问卷 |
5.2 第二轮《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诊疗方案》专家咨询问卷 |
5.3 第三轮《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诊疗方案》专家咨询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4)糖调节异常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通过转录组分析鉴定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2型糖尿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和mRNA—糖调节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介绍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调查评估糖调节受损相关的危险因素——使用动量方程式评估危险因素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
1.介绍 |
2 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部分 系统评价抵抗性训练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的影响—改善糖调节的方法的机制研究 |
1.介绍 |
2.方法和材料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结论 |
综述 1: 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国际干预试验 |
综述 2: 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调节功能的研究 |
附录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一 |
外文论文二 |
(5)腹针治疗中心性肥胖型糖尿病前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 |
1.1 定义及分类 |
1.2 流行病学 |
1.3 发病机制 |
1.4 糖尿病前期与中心性肥胖的临床诊断 |
1.5 干预治疗 |
1.6 小结 |
2.中医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 |
2.1 病名溯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前言 |
1.检索策咯 |
1.1 检索词 |
1.2 数据库检索 |
1.3 检索步骤 |
2 筛选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筛选文献的具体步骤 |
3 资料提取 |
3.1 提取内容 |
3.2 提取方法 |
4 质量评价 |
4.1 文献质量评价 |
4.2 数据分析方法 |
结果 |
1.文献筛选过程 |
2.纳入文献概括 |
2.1 文献年代 |
2.2 样本量及治疗组、对照组基线 |
2.3 诊断标准 |
2.4 治疗组干预措施 |
2.5 对照组干预措施 |
2.6 疗效评价标准 |
2.7 穴位使用情况 |
2.8 治疗疗程 |
2.9 随访情况 |
3.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1 随机序列的产生 |
3.2 随机序列的隐藏 |
3.3 受试者、工作者盲法 |
3.4 结局评价者盲法 |
3.5 结局数据完整性 |
3.6 选择性报告结局 |
3.7 其他方面偏倚 |
3.8 总结 |
4.数据分析 |
4.1 定量分析 |
4.2 定性分析 |
4.3 敏感性分析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安全事项 |
2.3 临床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疗效判定标准 |
3.3 治疗前与治疗4周的比较 |
3.4 治疗4周与治疗8周比较 |
3.5 治疗前与治疗8周比较 |
4.安全性评估 |
5.研究结果小结 |
讨论与分析 |
1.选题依据及背景 |
2.Meta分析 |
2.1 循证医学及Meta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
2.2 纳入文献质量 |
2.3 临床疗效分析 |
2.4 安全性分析 |
2.5 糖尿病前期针刺治疗的穴位分析 |
3.临床研究 |
3.1.腹针简介 |
3.2 穴位分析 |
3.3 临床研究的结果分析 |
结语 |
1.不足与展望 |
1.1 Meta分析 |
1.2 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
1 中医对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病因病机认识 |
3 中医学对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证型的研究 |
4 中医对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辨证治疗研究 |
5 小结 |
综述二 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 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的定义及诊断 |
2 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的流行病学 |
3 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的危害性 |
4 超重/肥胖与糖耐量异常发病机制 |
5 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的防治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设计 |
2.2 病例来源 |
2.3 诊断标准 |
2.4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2.5 调查内容 |
2.6 数据管理与分析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八段锦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肠道菌群及胰岛素抵抗影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 |
一、糖尿病前期 |
(一)中医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 |
二、健身气功·八段锦 |
(一)八段锦功法的发展简史 |
(二)八段锦功法各式动作要点与原理 |
(三)八段锦功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
三、肠道菌群 |
(一)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
(二)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病例完成情况 |
二、基线情况比较 |
三、干预后两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疗效性指标比较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讨论 |
二、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8)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新诊断T2DM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病例标准 |
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3.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案 |
3.2.1 基础治疗 |
3.2.2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
3.2.3 对照组 |
3.2.4 治疗组 |
3.2.5 疗程 |
4.观察内容 |
4.1 安全性指标 |
4.2 疗效指标 |
5.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
5.1 中医证候分级评分 |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5.3 主要试剂盒及仪器设备 |
6.统计学处理 |
观察结果与分析 |
1.一般临床资料 |
2.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
3.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 |
4.治疗前后HOMA-β、HOMA-IR比较 |
5.治疗后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 |
6.治疗2周内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 |
7.治疗前后血清spexin水平的比较 |
8.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9.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
10.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新诊断T2DM的认识 |
1.1 T2DM主要发病机制 |
1.2 新诊断T2DM的临床特点 |
1.3 T2DM的治疗方法 |
1.3.1 生活指导 |
1.3.2 口服药物降糖药治疗 |
1.3.3 注射降糖药物治疗 |
2.胰岛素强化治疗 |
2.1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适应证 |
2.2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优势 |
2.3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缺陷 |
3.Spexin的相关研究 |
3.1 Spexin与 T2DM的关系 |
3.2 Spexin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
4.中医对T2DM的认识 |
4.1 中医关于T2DM的历史源流 |
4.2 中医学对T2DM病因的认识 |
4.2.1 禀赋不足 |
4.2.2 情志失调 |
4.2.3 饮食不节 |
4.2.4 劳欲过度 |
4.3 中医学对T2DM病机的认识 |
4.4 中医学对T2DM的治疗 |
5.导师对T2DM的病因病机认识 |
6.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
6.1 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6.2 临床常见中医证型 |
6.2.1 气阴两虚型 |
6.2.2 脾虚痰湿型 |
6.2.3 阴虚血瘀型 |
6.2.4 湿热中阻型 |
7.八味芪丹胶囊的前期研究 |
7.1 八味芪丹胶囊的方药分析 |
7.2 八味芪丹胶囊临床研究 |
7.2.1 八味芪丹胶囊对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7.2.2 八味芪丹胶囊干预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研究 |
7.2.3 八味芪丹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
7.2.4 八味芪丹胶囊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白内障防治的机制研究 |
7.2.5 八味芪丹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机制研究 |
8.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T2DM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 |
8.1 安全性评价 |
8.2 对血糖的影响 |
8.3 对血脂的影响 |
8.4 对HOMA-β、HOMA-IR的影响 |
8.5 对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的影响 |
8.6 对血清spexin水平的影响 |
8.7 对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1.中药联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
1.1 胰岛素强化的优势 |
1.2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缺点 |
1.3 中药在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2.中医辨证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
2.1 气阴两虚型 |
2.2 脾虚痰湿型 |
2.3 阴虚血瘀型 |
2.4 湿热中阻型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幽门螺旋杆菌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入及排除标准 |
3.内容与方法 |
4.质量控制 |
5.统计方法 |
6.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玉液合剂治疗糖耐量异常(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入选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1.7 病例脱落标准 |
1.8 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
2 试验设计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统计学处理 |
3 试验结果 |
3.1 治疗前基线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4 讨论 |
4.1 本研究开展的背景及临床意义 |
4.2 糖耐量异常的体质研究 |
4.3 治未病思想与糖耐量异常干预 |
4.4 IGT的病因病机认识 |
4.5 张锡纯学术思想 |
4.6 玉液合剂组方分析 |
4.7 玉液合剂中单药的药理研究 |
4.8 临床疗效分析 |
4.9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综述 |
1 糖耐量异常的研究概况 |
1.1 分型分期变革 |
1.2 流行病学 |
1.3 发病机制研究 |
1.4 糖耐量异常的干预研究 |
2 糖耐量异常的中医学认识 |
2.1 中医病因认识 |
2.2 中医病机认识 |
3 糖耐量异常与体质学说 |
3.1 糖耐量异常的发病机制与体质 |
3.2 糖耐量异常的体质研究进展 |
4 糖耐量异常与“治未病”思想 |
4.1 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
4.2 “治未病”思想与IGT的预防 |
5 糖耐量异常气阴两虚型研究现状 |
5.1 糖耐量异常的中医分型标准 |
5.2 对IGT气阴两虚型的病机认识 |
5.3 中医药对IGT气阴两虚型的干预研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硫酸镁对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用药规律及Meta分析[D]. 张飔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焱.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循证证据和德尔菲法的针灸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诊疗方案制定研究[D]. 黄湘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糖调节异常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及危险因素的研究[D]. 姜强. 山东大学, 2021(11)
- [5]腹针治疗中心性肥胖型糖尿病前期的研究[D]. 何纾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超重/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研究[D]. 魏秀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八段锦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肠道菌群及胰岛素抵抗影响效果的研究[D]. 王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八味芪丹胶囊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 李春楠.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幽门螺旋杆菌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D]. 张梦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玉液合剂治疗糖耐量异常(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 李观.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糖尿病论文; 糖耐量论文; 糖耐量异常论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论文; 血糖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