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反叛的路上——试析王朔、池莉市民小说的精神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柯海[1](2019)在《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寻找”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找”也一直如影随行。池莉是着名的当代小说家,在市民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独树一帜,她在自序中曾提到“寻找”对自己创作的深刻影响,通过研究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可以明确“寻找”对池莉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剖析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寻找”与作家个体创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池莉文学史地位的重新评估。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池莉小说对超脱世俗人生之路的寻找。《金盏菊与兰花指》《惊世之作》《太阳出世》是池莉在小说中寻找超脱世俗人生之路的代表作。《金盏菊与兰花指》以童真对抗世俗人性、人心,《惊世之作》以追求刺激打破生活的凡庸,《太阳出世》以挣扎后的升华实现超脱。第二部分:池莉小说对精神归宿的寻找。《看麦娘》《烦恼人生》《一去永不返》是池莉小说关于精神归宿进行寻找的代表作。《看麦娘》寻找亲情的温暖,《烦恼人生》寻找爱情的归宿,《一去永不返》寻找自我与叛逆。第三部分:池莉小说对历史“真相”的寻找。池莉小说对历史“真相”的寻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凝眸》、《屈原的罗网》寻找社会历史的“真相”;第二种类型,《乌鸦之歌》、《预谋杀人》寻找家庭历史的“真相”;第三种类型,《绝代佳人》《两个人》寻找个人历史的“真相”。第四部分:关于池莉小说“寻找”机制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池莉实践着“寻找”的行动,她寻找个人精神的归宿,寻找中意的职业,寻找理想的婚姻,寻找脱贫致富的生存之道......而她所寻找的这一切都和她的“写作”相关。池莉一方面通过写作来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寻找之物,另一方面又通过“寻找”不断地为自己提供写作源泉。欲望、人伦、真理驱动着池莉小说主人公们的“寻找”,绝望、挣扎、升华构成了池莉小说主人公们的人生历程,“寻找”既是池莉小说主人公反抗绝望的方式,也是池莉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乃至反抗绝望的方式。第五部分:关于池莉小说寻找叙事的意义何在。“寻找”叙事对池莉的市民小说起到了塑性的作用。1977年到1987年是池莉在武汉度过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里池莉过的并不顺心,甚至是经历了一系列坎坷,反抗绝望,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可以概括池莉在这十年里的生活态度。她把这种生活态度赋予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就形成了“绝境——寻找——升华”的小说模式,主导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促成了小说情节的定型。“寻找”叙事还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起到了导引的作用。池莉1987年推出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里面就有池莉自己家庭的影子,池莉在现实生活中的绝望与反抗导致了小说主人公印家厚的绝望与反抗,反抗即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并由此形成了池莉日后的写作模式——在凡庸人生的日常琐事里陷入绝境,在绝境里“寻找”求生的希望。所以,“寻找”叙事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导引作用。在外国的文学作品中,寻找是对人生活状态、生存状态的探寻,池莉小说的“寻找”源于池莉受困于现实生活以及中国当代文坛的“寻找”语境,从一定意义上说,“绝境——寻找——升华”的小说模型也是关于人是如何存在着以及如何存在着更好这一问题的回答。这证实了池莉的“寻找”与外国文学作品的“寻找”有着共同之处,它们均通过文学的形式将对生活的思考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命题的高度。
李佳坤[2](2018)在《王朔论》文中认为对于王朔的整体性观照,需要有阶段性的划分标准,为了避免造成“时间标准”的硬性切分与社会文化发展不一致的矛盾,本文以“作品对社会影响力”为阶段划分的标准,努力做到对王朔全面、客观的阐释。纵观王朔整个创作历程中表现出的“冷——热——冷”的事实,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文学创作水平的表现,而是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转型、人们心理变化与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等诸多复杂的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王朔置于历史、社会、文化的三维坐标中,以王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冷——热——冷”的文学现象为基本论述线索,对王朔进行整体论述。本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无可归属”的存在,据此提出王朔的研究价值,爬梳了王朔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立足王朔早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分析,论证王朔早期处于中国文坛与文学市场边缘的原因。首先,以《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两部王朔早期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论述了小说男主人公由于生活轨迹发生了“时空错位”而出现的迷茫、痛苦、矛盾、挣扎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意味着这一时期的“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顽主”,只是初具雏形。通过对《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三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爱情纠葛为例,分析了主人公们“向上”与“向下”两种价值观的相互较量。这些相互较量的价值观既表现在相爱的男女主人公之间,也表现在男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王朔在这一期的小说中塑造的“顽主”雏形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既要服务于爱情故事的发展,也要依托爱情故事来完成。虽然这些爱情悲剧抽空了家族影响和等级观念等一切外在因素,触及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社会问题,但终究被淹没在中国80年代初的文化盛宴当中。第二章围绕王朔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文学作品分析“王朔热”的原因。80-90年代之交是王朔事业的巅峰时期,也是其小说风格的形成时期。王朔这一时期小说的魅力之一在于他以极致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出现在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期的“顽主”形象。这些“顽主”们自然随性、离经叛道、否定一切,颠覆伪理想、伪崇高、伪道德。其二,王朔这一时期的小说集中表现了对“知识分子”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知识分子是一个复杂又庞大的社会群体,王朔对笔下“知识分子”批判和讽刺的实质是对“知识分子按照个人真实意愿履行表达观点、态度的职责的行为与他所处的社会主流环境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的矛盾关系的思考。这成为王朔批判“知识分子”的逻辑起点。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王朔笔下的“知识分子”成为滑向社会边缘的、外表虚伪和内心隐痛的“多余人”形象。第三,王朔一直以来诉求的“真实人性”既有人的自然性也有社会性,其实质是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秩序下对文革时期设定的“道德标准”发起的对抗。王朔表达真实人性的叙事策略由“挣脱束缚”的叙述与对“虚伪面具”的讽刺共同构成。第四,王朔八九十年代小说的语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堪称一绝,这一方面表现在王朔将“人物对话”作为独立描写对象上;一方面有意搅浑了俚语、俗语与书面语。第五,我们将王朔小说的受众分为两个群体:一是专业受众群体;二是普通受众群体。这两个不同的受众群体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关注点,却共同造就了80-90年代的“王朔热”。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王朔八九十年代文学与影视之间的跨界实践。80-90年代出现的“王朔热”除了文学成就,其在影视中的实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80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电影风潮。王朔在“拍娱乐片”的倡导下,成功的在小说与影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王朔编导的《渴望》已经成为一代人集体的文化记忆。这不仅因为《渴望》“室内剧”形式的开创带给人们耳目一新之感,更因为它站在人们的立场,最大程度满足了经历过人性压抑、文化专制迫害及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人们对真诚、朴实的情感的需求,重建了文革时期破碎的价值观。剧中的刘慧芳实际上是在“传统”与“独立”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产生的女性形象。第四章以《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新狂人日记》为例,剖析新世纪的王朔不断遇“冷”的原因。王朔新世纪文学在内容上进入了禅宗体验,超越了人们的生活经验,表现出强烈的“向内转”倾向,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成为王朔新世纪的“新宠”。不仅如此,“颠覆小说文体”成为王朔在新世纪文学写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表达方式。他的这种书写一方面由于自己写作内容“去情节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他面对“文学死亡”做出的有力回应,是他对文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思考和调整。最后,在梳理新世纪文学市场现状的过程中论述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始终保持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之上,当王朔有意背离携带着“欲望合理化”的“生活经验”时,不愿与新世纪文学外部环境建立联系时,必然走向被读者遗忘的道路。这直接导致王朔无法进入新世纪文学批评家的视线。但鉴于新世纪文学由来不久,新世纪文学还处在不断发表、变化的过程中,随着文学家和评论家们对新世纪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王朔未来在新世纪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我们仍然寄以希望。在结束语部分对王朔整个创作过程进行了动态的概括和分析。
陈飞[3](2014)在《物欲都市的困厄与挣扎 ——《上海文学》“新市民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市民小说”专栏是《上海文学》于1994年倡导的一股文学创作思潮,为期三年左右的“新市民小说”发表了一系列反映市民生活的作品,涌现出了一批新的都市作家,他们以自身敏锐的视角把握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都市社会。本文的阐释对象集中在《上海文学》倡导的这一专栏,对新市民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叙事特色进行专章论述。之所以选择“新市民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是由于长久以来以乡土文学为主脉的现当代文坛对都市文学的遮蔽。这一文学思潮的出现既不同于海派文学的欣喜与迷茫,也没有世纪末城市文学的正派与保守。本文把“新市民小说”的研究置于二十世纪以来整个城市文学的发展脉络中进行分析比较,在梳理此前市民文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西方现代哲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对“新市民小说”进行阐释。引言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总结梳理近现代文学史上市民文学的发展,通过对市民文学的整理,研读此前学者解读市民文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不同时期市民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当代市民文学发展的影响,最后整理出有关“新市民小说”的研究文本和资料。行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新市民小说”的缘起,即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方面是九十年代僵硬的世界格局开始瓦解,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处于尴尬的社会转型期,文学的生产机制有了变化,即生产主体的嬗变,文学创作不再是作家自身的精神追求,而是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口味,这就导致作家身份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读者市场的需要,高雅的文学被边缘化,快节奏的重压生活使得读者的接受能力弱化,通俗性、片断化的瞬时文学更适合读者的阅读心理期待。第二章主要通过文本细读探析小说背后的主题意义,即“新市民小说”的市民叙事方式,文本展现了面对新的都市生存方式,城市人的焦灼、困厄与挣扎。首先,新市民小说家给我们呈现了消费受控的都市边缘人,这些边缘人大都是城市的闯入者,有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也有上层社会的白领丽人。其次,物欲都市的凄艳与冷傲把都市闯入者挤压成平面人,他们内心虽有对忠贞爱情的向往,自身却不得不沦为性的奴隶,在金钱至上的社会,性被当作商品进行买卖。最后,新市民小说家在对消费受控的科层制社会表现的同时,也对赤裸裸的欲望进行了正解,在道德和欲望共在的时空下展现了都市人的迷茫与反思。第三章则从小说外围切入,以宏观的视角解读“新市民小说”的话语蕴藉,这些作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了社会转型期的都市生存经验。首先,文学作为涤荡灵魂和疗救心智的精神性向导,在五四时期发挥了其不可磨灭的影响,然而,世纪之交的九十年代,尤其“新市民小说”的出现消解了启蒙文学的崇高性精神追求,神圣的理想被打翻在地。其次,十七年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寻找英雄的期待史,因为那是一个歌唱英雄的时代,但“新市民小说”彻底瓦解了对英雄叙事的“谄媚”,以渎神的姿态写了都市人对世俗欲望的渴求。然而,“新市民小说”并不是一味地把笔触落在对日常庸俗生活的描写上,它也从人性的角度展现了对人的关怀。第四章论述了“新市民小说”的文本祛魅性。首先,在新市民文本中,作家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都市中的楼群、酒吧、咖啡厅、霓虹灯等,并以俯瞰展览式镜头把物欲都市平铺于眼底,笔者称之为表象拼贴的叙事模式。其次,在阐释这一叙事特征的基础上,来反观“新市民小说”是如何以日常话语书写来达到文学审美高度的,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新市民小说”作为中国转型期出现的一股文学创作流派,一方面是为文学寻找新的生长点,对转型期出现的人文命题进行剖析和阐释,另一方面又是对长久以来被遮蔽的城市文学的一种召回和体认,是对那个价值多元时代的市民阶层生活状态、价值观念的刻录。这一文学思潮的出现对当代文学史以及城市文学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付晓静,田忠辉[4](2000)在《在反叛的路上——试析王朔、池莉市民小说的精神内涵》文中指出王朔与池莉奉行的高民立场 ,关注平民生存境遇 ,从而在精神姿态上有了相通之处。他们从反叛———争取话语主导权层面切入 ,为市民阶层代言 ,并以其各自的市民意识诠释当下市民生存 ,显示出在市民文学发展体系中的独特位置
付晓静[5](2000)在《在反叛的路上——试析王朔、池莉市民小说的精神内函》文中认为王朔与池莉奉行纯粹的市民立场 ,关注平民生存境遇 ,从而在精神姿态上有了相通之处。他们从反叛———争取话语主导权层面切入 ,为市民阶层代言 ,并以其各自的市民意识诠释当下市民生存 ,显示出在市民文学发展体系的独特位置
二、在反叛的路上——试析王朔、池莉市民小说的精神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反叛的路上——试析王朔、池莉市民小说的精神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寻找世俗人生的超脱之路 |
一、《金盏菊与兰花指》:以童真对抗世俗人性、人心 |
二、《惊世之作》:以追求刺激打破生活的凡庸 |
三、《太阳出世》:以挣扎后的升华实现超脱 |
第二章 寻找精神的归宿 |
一、《看麦娘》:亲情的温暖 |
二、《烦恼人生》:爱情的归宿 |
三、《一去永不回》:自我与叛逆 |
第三章 寻找历史的“真相” |
一、《凝眸》、《屈原的罗网》:寻找社会历史的“真相” |
二、《乌鸦之歌》、《预谋杀人》:寻找家庭历史的“真相” |
三、《绝代佳人》《两个人》:寻找个人历史的“真相” |
第四章 池莉小说“寻找”机制的发生 |
一、寻找:一种写作的根源 |
(一) 现实生活迫使池莉寻找 |
(二) 个人习性与池莉的写作 |
(三) 池莉关于“寻找”的文学观 |
二、“寻找”的驱动力:欲望、人伦、真理 |
(一) 欲望 |
(二) 人伦 |
(三) 真理 |
三、“绝望—挣扎—升华”的寻找模式 |
四、寻找:一种反抗绝望的方式 |
(一) 以家庭为背景的寻找叙事 |
(二) 针对历史事件的寻找叙事 |
(三) 爱恋故事里的寻找叙事 |
(四) 凡庸生活里的寻找叙事 |
余论:“寻找”叙事的意义 |
一、寻找叙事对于池莉市民小说、新写实小说的意义 |
二、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与中外文学传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读硕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2)王朔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无可归属:当代文学史中的王朔 |
二、王朔引发的争议和争议中的王朔 |
三、本课题研究历史和现状 |
四、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文坛与市场边缘:早年王朔 |
第一节 顽主雏形初现 |
第二节 在价值观的较量中完成的爱情悲剧 |
第三节 淹没在文化盛宴中的王朔小说 |
第二章 王朔“热” |
第一节 “顽主”的精神世界与生存空间 |
一、顽主们的生活信仰 |
二、“顽主”书写的深层动因 |
第二节 王朔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
一、“知识分子”叙述的逻辑起点 |
二、外表虚伪与内心隐痛的“知识分子”形象 |
三、王朔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根源 |
第三节 真实人性的诉求策略 |
第四节 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顽主语言 |
一、王朔将“人物对话”作为描写对象 |
二、有意搅浑俚语、俗语与书面语 |
第五节 文本的受众群体辨析 |
第三章 文学与影视的跨界实践 |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电影风潮 |
第二节 王朔成功进军影视领域 |
第三节 《渴望》“热” |
第四节 刘慧芳人物形象剖析 |
第四章 王朔与新世纪的文坛:缘尽 |
第一节 超越生活经验的写作姿态 |
第二节 颠覆小说本体的叙述方式 |
第三节 超越读者阅读期待的文学创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3)物欲都市的困厄与挣扎 ——《上海文学》“新市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市民小说”的缘起 |
第一节 专栏中的“新市民小说” |
第二节 生产主体的嬗变:面对新的作家身份 |
第三节 “润物细无声”:生长于新的文学土壤 |
第二章 作为“他者”的市民叙事 |
第一节 消费受控下的都市边缘人 |
第二节 欲望/爱情的市民叙事 |
第三节 迷茫/反思的批判精神 |
第三章 “新市民小说”的话语蕴藉 |
第一节 启蒙话语:断裂还是转型 |
第二节 政治话语:在历史缠绕中疏离 |
第三节 人性话语:中心与边缘的位移 |
第四章 平面上的狂欢——“新市民小说”的文本祛魅 |
第一节 表象拼贴的叙事模式 |
第二节 图像化的审美意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在反叛的路上——试析王朔、池莉市民小说的精神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D]. 柯海.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2]王朔论[D]. 李佳坤. 吉林大学, 2018(04)
- [3]物欲都市的困厄与挣扎 ——《上海文学》“新市民小说”研究[D]. 陈飞.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4]在反叛的路上——试析王朔、池莉市民小说的精神内涵[J]. 付晓静,田忠辉.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0(04)
- [5]在反叛的路上——试析王朔、池莉市民小说的精神内函[J]. 付晓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