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补偿性生长研究进展

水产动物补偿性生长研究进展

一、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妤如[1](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崔原年[2](2020)在《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试验旨在研究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85±5)日龄、体重(35.30±1.42)kg的杜长大三元生长期育肥猪80头,按体重、性别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即对照组、能量限饲10%组(Ⅰ组)、能量限饲20%组(Ⅱ组)、能量限饲30%组(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限饲期(035 d),对照组自由采食基础饲粮,限饲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能量限制10%、20%、30%的饲粮,且每日饲喂量参照对照组前1 d采食量,补偿期(3680 d),各试验组均自由采食基础饲粮。试验预试期7 d,试验期80 d。试验结果表明:(1)能量限饲期,各限饲组猪只ADG随限饲强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F/G呈升高趋势,尤以Ⅱ组和Ⅲ组最为显着(P<0.05),且Ⅲ猪只FBW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期,各限饲组猪只ADG和F/G较能量限饲期有明显改善,且Ⅱ组猪只ADG和ADFI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F/G显着降低(P<0.05),Ⅲ组猪只FBW显着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Ⅰ组和Ⅱ组猪只FBW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整个试验期,Ⅲ组猪只ADG显着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且F/G显着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2)35 d,Ⅱ组猪只血清TG和BUN含量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55 d,Ⅱ组和Ⅲ组猪只血清TCH含量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同时Ⅱ组血清TG显着升高(P<0.05);80 d,各限饲组猪只血清生化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35 d,Ⅰ组和Ⅱ组猪只血清IgA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同时Ⅲ组血清IgG含量亦显着升高(P<0.05);55 d,Ⅲ组猪只血清IgM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80 d,Ⅰ组和Ⅱ组猪只血清IgG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5 d,各限饲组猪只血清GH含量随能量限饲强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INS和IGF-Ⅰ含量呈下降趋势,尤以Ⅲ组最为显着(P<0.05);55 d,各限饲组猪只血清GH仍保持较高水平,尤以Ⅱ组最为显着(P<0.05),同时各限饲组猪只血清INS和IGF-Ⅰ含量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80 d,各试验组猪只血清生长轴激素未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3)能量限饲期末和补偿生长期末,各限饲组猪只胴体重、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随限饲强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尤以Ⅲ组猪只最为显着(P<0.05),而腿臀比例和瘦肉率则呈现升高趋势,尤以Ⅱ组最高(P>0.05)。能量限饲期末,随限饲强度的升高各限饲组猪只背最长肌CP比例有升高趋势,IMF比例有降低趋势,且Ⅱ组猪只均出现显着差异(P<0.05);补偿生长期末,各限饲组猪只背最长肌化学CP和IMF含量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且肌肉品质也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4)能量限饲期末,各限饲组猪只肝脏和背最长肌IGF-ⅠmRNA的表达量随限饲强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且Ⅲ组猪只均出现显着差异(P<0.05);补偿生长末期,各限饲组猪只猪只肝脏和背最长肌IGF-ⅠmRNA的表达量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综上所述,在育肥猪生长早期(35 kg)给予20%的能量限饲并在中后期给予充分的营养补偿,可提高其补偿期的生长速率和饲料利用率,实现全补偿生长,且不会对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肌肉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有助于降低背膘厚度,提高胴体瘦肉率。

田捷[3](2020)在《社会丰容技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种好斗的群体中存在线性等级序列关系的动物,研究社会丰容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减少群体中的死亡率,也有助于提高螯虾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产量,培养大规格高品质克氏原螯虾。本文主要从社会丰容与空间大小、两种体型构成的社会丰容模式以及社会丰容与隔离轮转饲养这三个方面设置试验,以探究社会丰容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行为的影响。(一)群体社会丰容及空间大小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设置了不同的社会环境(丰容与隔离)的基础上,增设了空间大小的条件,对比不同社会环境及空间大小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量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隔离环境下的螯虾生长介于社会丰容环境下优势虾及末位虾之间,社会互动极显着的提高螯虾死亡率;空间大小对单养螯虾死亡率无显着影响,对其生长的影响在早期呈负相关,在满足克氏原螯虾正常生长所需的空间前提下,空间越小其趋触需求越容易得到满足,越适合其生长。就群体存活率和末位虾生长而言,社会互动的效应并非丰容,而是胁迫,对优势虾而言,则为丰容。就单养螯虾而言,生活空间并非越大越好,过于空旷的环境不仅浪费空间资源,也抑制了螯虾生长。本试验结果不仅丰富了针对水产动物社会丰容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克氏原螯虾优势种(霸王虾)的培育养殖提供了理论基础。(二)两种成对社会丰容模式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的社会丰容模式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体型对称/不对称的成对社会丰容及社会隔离的三种环境,通过社会隔离与两种丰容模式的比较,研究社会丰容模式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种模式间的差异,即体型压力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与隔离环境下饲养的克氏原螯虾相比,(1)对称型社会丰容显着抑制了克氏原螯虾的体重增长,但对大、小克氏原螯虾的死亡率及蜕壳率无显着性影响;(2)不对称社会丰容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体重的增长无显着影响,但显着的降低其存活率和蜕壳率;而对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的蜕壳率及体重增长无显着性影响,但对其存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种丰容模式比较结果显示,体型压力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体重增长无显着影响,但极显着的降低其存活率同时显着降低其蜕壳率;体型压力对大规格克氏原螯虾而言不仅能够显着促进体重增长、提高蜕壳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存活率(单尾显着)。社会互动的效应对小规格螯虾而言实为胁迫而非丰容,体型不对称丰容及体型压力均会导致其蜕壳率及存活率的下降,而就大规格螯虾而言,体型压力具有最为明显的丰容效果。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际养殖技术中或许可以通过牺牲陪跑小虾的方法来提高霸王虾的质量及产量。(三)社会丰容与隔离轮转饲养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社会丰容与隔离两种环境,通过两种轮转饲养(丰容-隔离、隔离-丰容)探究不同轮转方式对克氏原螯虾体重及摄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轮换方式对克氏原螯虾体重增长无显着影响,但由社会丰容饲养到社会隔离饲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克氏原螯虾成虾体重增长受到抑制(单尾显着),群体压力解除后食物转化能力依旧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由社会隔离饲养到社会丰容饲养对克氏原螯虾成虾的影响则不大。就摄食量而言,社会丰容显着的抑制了克氏原螯虾群体总摄食量。(四)社会丰容对克氏原螯虾成虾互动行为的影响克氏原螯虾被认为是水生甲壳类行为学研究的模式动物,前人对克氏原螯虾社会丰容的研究包括镜面中的虚拟互动,实体的社会丰容对克氏原螯虾互动行为的研究不多,本试验设置了社会丰容与隔离两种饲养模式,分别饲养一个月,而后进行组内的争斗试验,通过观看视频记录螯虾15min内的互动行为发生次数、时长计算其互动强度,结果表明,社会丰容对克氏原螯虾互动行为无显着性影响。

苏艳莉[4](2019)在《饥饿再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肠道健康和神经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又称武昌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型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目前本实验室已经相继开展了团头鲂营养需要量数据库构建、优质饲料源筛选、免疫机能调控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但在团头鲂对食物缺乏的应答机制方面鲜有报道,本文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探明团头鲂饥饿再摄食后的补偿生长效应;通过分析肠道组织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从肠道健康角度来阐明团头鲂饥饿后补偿生长存在不可逆点;基于神经肽基因表达模式研究饥饿再摄食后团头鲂体内的摄食调控分子过程,研究结果为建立团头鲂科学投饲制度和提高饲料效率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高温季节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理生化、肠道消化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计饥饿团头鲂幼鱼0、5、10、15、20d后再补偿摄食3周,共为5个处理组,依次标记为S0、S5、S10、S15、S20组。选取初始均重为(22.03±0.04)g的团头鲂幼鱼27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结果表明:(1)S10组鱼体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达到最高,补偿摄食期间其日摄食量和饲料效率显着高于S0组(P<0.05),说明团头鲂幼鱼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共同实现的。(2)S5、S10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而S20组谷草转氨酶水平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说明饥饿时间过长在补偿摄食后鱼体内肝脏受到一定程度损伤。(3)补偿摄食后,S15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S20组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除S5组外)(P<0.05),说明饥饿时间过长在补偿摄食后鱼体内蛋白质消化能力增强。(4)饥饿后补偿摄食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S0组,而S20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着低于其他组,说明饥饿时间过长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恢复有所影响。由此可见,在本实验中高温季节团头鲂幼鱼饥饿10 d后补偿摄食3周,补偿生长效果达到最佳,鱼体免疫与抗氧化能力也得到一定增强。2.饥饿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液生化、肠道组织结构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饥饿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与健康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组,分别为每饥饿0、1、3、7、13、56 d后再恢复摄食1d,循环投喂,为期8周,依次标记为S0、S1F1、S3F1、S7F1、S13F1、F0组。选取初始均重为(8.20±0.01)g的团头鲂幼鱼63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结果显示:(1)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末体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肥满度都显着降低(P<0.05)。(2)S3F1、S7F1、S13F1组葡萄糖水平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血浆总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显着降低(P<0.05)。(3)S0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着最高(P<0.05),而S7F1和S13F1组蛋白酶活性高于其他组但不显着(P>0.05)。(4)在长期饥饿组(F0组)团头鲂幼鱼中后肠光镜切片中观察到的最显着的组织学变化是肠道绒毛形态不规则、上皮细胞坏死、固有层中白细胞浸润增加。(5)对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16S rRNA测序表明,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梭菌门(Fusobacteria)是团头鲂肠道内的主要细菌,且观察到益生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在S3F1和S7F1组肠道中丰度较高,但病原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弧菌属(Vibrio)在S13F1和F0组肠道内数量较多。由此可见,长期饥饿对团头鲂幼鱼生长和生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肠道组织结构的破坏以及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发生一定变化。3.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cDNA克隆及在饥饿与再摄食状态下的表达分析:本试验旨在了解刺鼠相关蛋白(AGRP)和神经肽Y(NPY)基因在团头鲂摄食调控中的表达规律。养殖试验周期为28 d,设计4个组,分别为Control组(试验期间不禁食,每日投喂的饲料重量为鱼体重的3%),F/Refed组(禁食14d后恢复摄食,每日投喂的饲料重量为鱼体重的3%,30 min内无剩余饲料),F/Excessive refed组(禁食14 d后恢复摄食,每日投喂的饲料重量为鱼体重的8%,30 min后仍有剩余饲料),Fasted组(试验期间禁食)。选取初始体重为(5.30±0.01)g的团头鲂幼鱼456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8尾,结果表明:(1)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770 bp和557 bp,开放阅读框分别长378 bp和336 bp,5’非编码区分别长77bp和101 bp,3’非编码区分别长315bp和120 bp,分别编码125和1 11个氨基酸。对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团头鲂AGRP基因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与鲤鱼(Cyprinus carpio L.)AGRP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与其他鲤科鱼类AGRP聚为一类;团头鲂NPY基因氨基酸序列 与鱇白鱼(Anabariliusgrahami)、鲫鱼(Carassius auratus)、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NPY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2)采用qRT-PCR分析发现AGRP和NPY基因在团头鲂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AGRP基因在脑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后肠;NPY基因在脑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后肠。(3)饥饿使脑与肠组织中AGRP mRNA表达量先降后升再降,而脑与肠组织中NPY mRNA表达量在饥饿期间呈先升后降趋势。再摄食后,F/Refed组脑中AGRP mRNA表达量先降后升,而脑与肠中NPY mRNA表达量均显着下降(P<0.05)。F/Excessive refed组脑中AGRP和NPY mRNA表达量均显着下降(P<0.05),而肠中AGRP mRNA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NPY mRNA表达量先升后降(P<0.05)。由此可见,AGRP和NPY基因与团头鲂摄食调节密切相关。

张鹏飞[5](2018)在《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波纹巴非蛤是我国南方沿海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增,巴非蛤增养殖规模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南方潮下带泥质底栖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几年由于苗种来源单一、短缺,养殖技术粗放,导致巴非蛤蛤苗运输成活率低,蛤苗底播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下降。巴非蛤生理生态研究是开展底播增养殖的基础,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生态、能量收支、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敌害对其的捕食作用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期望能充实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理论,并为其增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颗粒条件下巴非蛤的摄食和能量收支响应,发现巴非蛤假粪阈值为17.00-19.80mg L-1;巴非蛤对无机颗粒的保留呈机械性筛选特性,保留效率与粒径大小相关;对有机颗粒的保留效率受粒径大小和浓度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巴非蛤倾向保留大粒径有机颗粒;在低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随颗粒浓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巴非蛤摄食率和生长余能(SFG)以递减的速率而增加,逐渐接近最大值,在高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清滤率和SFG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对饵料条件变化响应敏感,通过调节颗粒的保留率、摄食行为(滤水率,假粪)和生理(吸收率,耗氧率)等优化能量摄入。2.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发现适宜巴非蛤摄食和生长的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18-32℃和25-30;海洋酸化胁迫下(pCO2>1500μatm)和低氧胁迫(溶解氧≤2 mg O2 L-1)下巴非蛤的摄食行为受到显着抑制,摄食率和SFG显着下降;巴非蛤摄食最适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8.42℃:,盐度29.29,溶解氧5.99mg L-1。结果表明,低盐及低温条件均不利于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在海洋酸化以及低氧胁迫下,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机能受到抑制。3.波纹巴非蛤初始半致死低温(26dLILT50)和高温(8d UILT50)分别为6.76±0.10℃和33.49±0.022℃,基于心率的阿氏拐点温度(ABT)为35.64±0.77℃,为其急性致死温度;初始半致死低盐(27dLILS50)和高盐(40dUILS50)分别为17.90±0.40和42.06±0.42。巴非蛤对低氧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降低,温度为25℃时,巴非蛤半致死溶解氧浓度(288hLC50)为 0.72 mg O2 L-1,30℃时巴非蛤 96hLC50 和 120hLC50分别为0.49和0.64 mg O2 L-1。与其他热带亚热带双壳类相比,巴非蛤对低温、低盐和低氧的耐受性较弱,而相比于潮下带双壳类,巴非蛤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4.波纹巴非蛤潜泥能力随规格的增大而增强,波纹巴非蛤幼贝比成体对底质粒径的选择范围更广,能在含沙率高达80%的底质条件下完成埋栖过程,而成体在底质含砂率≥40%时潜泥行为显着受阻。幼贝(壳长5-20mm)潜泥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当温度<15℃或>34℃时,壳长小于5mm幼贝超过半数不能完成潜泥过程。底质的含水率和含沙率通过影响巴非蛤的埋栖深度来影响巴非蛤摄食和能量收支,在含水率≥40%或含沙率≤40%的泥质底质中,巴非蛤的埋栖深度分别显着大于其他底质条件,当巴非蛤埋栖深度为6.5cm时,清滤率和SFG最大,过浅或过深其清滤率和SFG均显着降低。这表明,波纹巴非蛤适宜栖息于泥沙质或泥质底质,同时其埋栖深度对巴非蛤摄食和生长有显着的影响。5.波纹巴非蛤耐干露能力随湿度增加而增强,15℃下巴非蛤耐干露能力最强,Lt50为131h干露超过6h,幼贝的潜泥行为会受显着影响,超过48h后幼贝全部死亡;干露时长超过24h成体恢复后的存活率会显着降低,超过48h,存活率低于50%;干露不超过24h不会影响成体潜泥表现,干露超过48h后恢复时成体的摄食和吸收功能显着受损,SFG为负值。干露胁迫下巴非蛤体内糖原含量显着降低,无氧代谢产物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足肌和外套膜琥珀酸含量在干露12h后显着升高,足肌乳酸在干露24h后显着升高;内脏团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活力分别在6h、12h和48h显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力在24h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干露对波纹巴非蛤的存活、潜泥行为、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其幼贝和成体的干露运输适宜温度分别为20-24℃和15℃,干露时间分别以不超过6h和24h为宜。6.波纹巴非蛤埋栖较浅,不能躲避远洋梭子蟹的捕食危害,其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受水温显着影响,水温≤15℃时,远洋梭子蟹基本不捕食巴非蛤,当水温≥20℃时,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昼夜差异,对稚贝和小规格成体的选择性和摄食率显着高于大规格成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底播波纹巴非蛤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蛤苗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杨品贤[6](2018)在《不同糖源在饥饿和不同投喂频率下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分为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饥饿和复投喂实验以及投喂频率实验两部分,通过对对虾生长、体营养组成成分、代谢能力和免疫能力的研究,以求探索科学养殖方案,降低集约化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产量。实验一:本实验研究了两种状态(饥饿和复投喂添加不同糖源饲料)下的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成分、代谢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实验共5个处理,分别为饥饿组S0、对照组C、实验组S1、S2、S3(在基础饲料中糖源分别为:葡萄糖、蔗糖、玉米淀粉)。实验选取体重为(1.84±0.13)g的凡纳滨对虾用网兜独立喂养,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12d的饥饿实验后继续复投喂12d。结果显示,饥饿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及相关酶[脂肪酶(LPS)、磷酸果糖激酶(PFK)、已糖激酶(HK)、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影响显着(P<0.05);饥饿中对虾肝肌糖原含量均有一个下降回升再下降的过程,肝糖原含量在饥饿8d时下降到最低值,并始终低于饥饿前数据值;肌糖原含量在饥饿第8d时略有回升再下降;复投喂后对虾增重率呈S3组>S2组>S1组的趋势,组间无显着差异,但仍低于对照组;各组全虾水分、粗灰分含量无显着差异;S1组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S3组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肝肌糖原含量均有回升,S1组肝糖原显着低于其他组;S3组肌糖原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复投喂后对虾肝胰腺中代谢酶活性快速回升,复投喂12d的S2组LPS活性、S3组HK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对复投喂后的凡纳滨对虾生长与代谢恢复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未来养殖中饵料节约提供指导帮助。实验二:该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0.38±0.01)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经过56d的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和两种糖源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成分、代谢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采用3×2双因子实验方法,其中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d、5次/d、7次/d,糖源饲料分别为蔗糖和玉米淀粉。实验结果显示:(1)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的性腺发育和存活率无显着影响,但显着影响了对虾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饲料系数(P<0.05);(2)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的虾体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S3组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3)投喂频率和糖源交互作用对对虾肝胰腺已糖激酶活性影响显着,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苹果酸脱氢酶(MDH)、HK和胃蛋白酶(PPS)活性随投喂频率的增加显着升高(P<0.05),其中投喂频率和糖源交互作用对对虾肝胰腺中HK活性影响显着(P<0.05),PFK、LPS活性差异显着呈投喂5次/d>7次/d>2次/d的趋势(P<0.05)。(4)高投喂频率投喂下S2、S3、C2、C3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高于低频率投喂S1和C1组(P<0.05),对虾血淋巴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及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着影响(P>0.05)。综上,提高投喂频率有利于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提高免疫力和代谢酶活性,而高投喂频率下日投喂5次/d对虾生长和免疫能力优于投喂7次/d。

叶恒振[7](2018)在《温度和饥饿对布氏鲳鲹MSTN与MyoG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生物生长受到正、负调节系统的调控,肌肉生长调控中,肌细胞生成素和肌肉生成抑制素是重要的正负调控因子。为了研究布氏鲳鰺肌肉生长的模式,本研究首次在布氏鲳鰺中分离了 MSTN-1、MSTN-2与MyoG基因,比较分析了其系统进化关系,并通过qPCR技术检测了 MSTN-1、MSTN-2与MyoG的组织分布水平,研究了在梯度饲养温度下三个基因在中脑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并测定了在饥饿复投喂过程中三个基因在中脑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取得以下实验结果:1.分离了布氏鲳鰺MSTN-1、MSTN-2和MyoG三个肌肉生长相关的功能基因,其中MSTN-1与MSTN-2 ORF长度分为1131 bp和1080 bp,分别编码376和359个氨基酸;MyoG ORF长度753bp,编码250个氨基酸。三个基因的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似。通过进化树比较,布氏鲳鰺MSTN-1和MSTN-2与银鲳亲缘同源性为94%,布氏鲳鰺MyoG与银鲳的亲缘同源性为96%。2.通过Real-time PCR显示,MSTN-1在布氏鲳鰺中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和性腺中呈现高表达;MSTN-2在布氏鲳鰺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表达量最高的是脑部的5个组织,在中脑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MyoG在布氏鲳鰺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肌肉中呈现高表达。3.在温度实验中设置4个温度梯度(21℃,25℃,29℃,33℃),MSTN-1在中脑中的表达规律表现为在低温时表达量高随着温度降低在29 ℃时表达量最低,MSTN-1mRNA表达水平上升,MSTN-1在肌肉中表达规律表现为在低温时表达量高随着温度升高降低在29 ℃时表达量最低,升温后,MSTN-1mRNA表达上升。MSTN-2在中脑中的表达规律则是在25 ℃和29 ℃表现出低表达,在21 ℃和33 ℃表现出高表达,在33℃时,MSTN-2在肌肉中表达水平最高,在21℃、25℃和29℃表现出低表达;在中脑和肌肉中,MyoG在25℃表达量最高,随着温度升高,MyoG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33℃时表达量最低。4.在饥饿复投喂实验中,在中脑中,MSTN-1的表达量整个实验期间都没有明显变化,MSTN-2的表达量在饥饿开始后第四天显着降低直到饥饿结束,恢复投喂后迅速回到对照组水平,MyoG的表达量在饥饿降低,重新投喂后回到对照组水平。在肌肉中,MSTN-1在饥饿的第一天显着上升然后迅速回落到对照组水平,MyoG的表达量在饥饿后迅速升高,在饥饿的第七天MyoG表达水平降低,复投喂保持在对照组水平。MSTN-1的上调以及MyoG的下调会使肌肉生长受到抑制。

秦钦[8](2017)在《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发掘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快长亲本群体及家系为主要研究目的,结合抗病及饲料利用等方面指标,分析不同繁育组合的育种潜力。并进一步探讨营养、生长相关基因以及两者的互作对黄颡鱼家系生长的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是内分泌系统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在动物营养、生长及营养调控生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营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调节IGF-Ⅰ的表达,调控鱼类的生长发育。筛选能有效利用日粮营养的黄颡鱼家系,并探究其分子机制,通过日粮营养,调节IGF-I在黄颡鱼体内的表达,进而调节生长性能,对于黄颡鱼快长家系的选育意义重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黄颡鱼高生长亲本群体选择及其子代家系的生长性能比较为了对巢湖(C)、滆湖(G)、洪泽湖(H)、石臼湖(S)和太湖(T)等5个湖泊群体的黄颡鱼种质进行生长性能评估并选择快长繁育组合,2012年利用来自5个湖泊的黄颡鱼亲本建立了 49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群体间繁育组合和5个群体内繁育组合。各家系经仔稚鱼、幼鱼中间培育后,植入电子标记混养。测定了 120日龄和460日龄鱼体质量性状及家系存活率数据。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繁育组合优势率。结果表明,黄颡鱼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25-0.66;G、T、S作为亲本时,子代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较高,分别比群体均值高2.98%、2.99%和0.98%,是体质量性状育种的优良亲本群体。各群体间繁育组合体质量均值(105.48 g)比群体内繁育组合均值(101.83 g)高3.58%。各组合以G(♂)×S(♀)、G(♂)× C(♀)、S(♂)× T(♀)组合收获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为高,分别为125.55 g、121.76 g和 120.08 g。G(♂)× S(♀)、G(♂)× C(♀)、S(♂)× T(♀)繁育组合体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9.89%、22.36%和20.99%,超亲优势率分别为15.77%、11.50%和4.62%。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黄颡鱼生长性能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并为实现良种选育奠定基础。2 5个黄颡鱼家系组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力的比较选取滆湖(G)、石臼湖(S)和太湖(T)野生黄颡鱼亲本,设计建立5个繁育家系组,分别为群体内繁育组Ⅰ(G♂×G♀)、Ⅱ(S♂×S♀)、Ⅲ(T♂ × T♀)和群体间繁育组Ⅳ(G ♂ × S ♀)、V(S ♂ × T♀)。家系组苗种培育至70 d时,每个家系组取鱼600尾,设3个平行,开展养殖试验,试验时间60 d,试验结束时测量各家系组黄颡鱼体重,计算体重绝对增长率(AGRW)、增重率(WGR)、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等,并测定胃肠道消化酶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各家系组间AGRW、WGR、FCR及SR指标均差异显着(P<0.05)。家系组Ⅳ的AGRW和WGR最高,分别为0.126±0.005和316.11±15.67,与其母本群体自交繁育家系组Ⅱ比较,在两个指标上均差异显着(P<0.05)。家系组Ⅳ胃、肠蛋白酶活力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家系组淀粉酶活力、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家系组Ⅳ(G♂×S♀),在饲料蛋白利用方面优于其他各组,促进了饲料利用和鱼体生长速度的提高,具有较好的生长表型,是具有开发潜力的优势繁育组合。3 5个黄颡鱼家系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为了探究不同黄颡鱼家系组的免疫性能,选取(G♂×G♀)、Ⅱ(S♂ × S♀)、Ⅲ(T♂× T♀),Ⅳ(G ♂ × S♀)和V(S ♂ × T♀)5个家系组130 d日龄的鱼种300尾/家系,试验鱼体重为(8.5±1.5)g。开展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在攻毒0h及攻毒后6 h、24 h、48 h采样。测定累积死亡率(CM)及血浆、肝脏免疫相关指标,包括血浆总蛋白(TP)、乳酸(L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分析结果显示,各家系组间黄颡鱼种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除血浆AKP之外的指标都表现出组间显着差异(P<0.05)。攻毒48 h后,CM由高到低顺序为Ⅱ>Ⅴ>Ⅲ>Ⅳ>Ⅰ。攻毒24 h后血浆TP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攻毒48 h后,家系组Ⅰ、Ⅳ保持了较高TP含量,与其他试验组差异显着(P<0.05)。各家系组血浆LA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8 h家系组Ⅰ、Ⅳ的血浆LA显着低于其他家系组。攻毒后各家系组血浆转氨酶含量急剧上升,家系组Ⅰ、Ⅱ血浆ALT在24 h首先恢复到攻毒前水平。攻毒24 h后,肝脏中SOD水平达到顶峰,48 h家系组Ⅴ肝脏中SOD水平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家系组(P<0.05)。肝脏MDA水平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攻毒后6 h,家系组Ⅰ肝脏的MDA水平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48 h家系组Ⅲ肝脏的MDA显着高于家系组Ⅰ、Ⅱ、Ⅳ(P<0.05)。由结果可知,各家系组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差别。家系组Ⅰ(G♂ × G♀)在CM、TP、LA、ALT、MDA等指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抗应激、非特异性免疫、肝脏抗氧化能力,在抗嗜水气单胞菌方面表现出抗病优势。4黄颡鱼IGF-Ⅰ基因cDNA克隆、组织分布特征及饥饿对其表达调控的研究本研究从黄颡鱼幼鱼肝脏克隆了IGF-Ⅰ cDNA全长序列,并对IGF-Ⅰ基因在黄颡鱼体中的组织分布进行分析。开展饥饿及再投喂IGF-Ⅰ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测定禁食3周和再投喂3周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以及肝脏IGF-Ⅰ mRNA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IGF-Ⅰ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884 bp,该全长序列包括480 bp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编码159个氨基酸,包括4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71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包括B,C,A,D结构区)和47个氨基酸E区。氨基酸序列对比和进化分析结果揭示,黄颡鱼IGF-Ⅰ在鲶形目及其近亲物种高度保守(71%-87%)。IGF-Ⅰ mRNA在黄颡鱼肝脏中分布最高,其次为脑组织。持续投喂对照组鱼体质量和体长都显着提高(P<0.05),肥满度变化较小(P>0.05);饥饿试验组在禁食期间,体重、体长、肥满度和肝脏IGF-Ⅰ表达显着降低(P<0.05),再投喂后的体质量、体长和肥满度显着提高,并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果表明,黄颡鱼的IGF-Ⅰ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相似度较高,IGF-ⅠmRNA表达与营养摄入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5黄颡鱼IGF-Ⅰ基因DNA克隆及SNPs的检测本研究在IGF-Ⅰ cDNA基础上设计引物,以黄颡鱼DNA为模板,运用PCR产物测序方法,分离测序部分DNA序列,拼接得到IGF-Ⅰ基因的DNA序列。克隆得到的IGF-Ⅰ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5536 bp,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外显子序列长度分别为33 bp、351 bp、36 bp和 144 bp;内含子序列长度分别为 1174 bp、1464 bp和2064 bp。利用设计的引物对黄颡鱼混合DNA及个体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获得7个SNPs位点:g.2143G>C、g.2539A>G、g.2711A>G、g.3187A>G、g.4095A>G、g.4305C>A以及g.4343C>T。7个SNPs位点全部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中g.2143G>C、g.2539A>G和g.2711A>G位于第二内含子;g.3187A>G、g.4095A>G、g.4305C>A和g.4343C>T位于第三内含子。7个位点均是双等位多态性,其中转换5个,颠换2个。6日粮蛋白含量对不同黄颡鱼家系幼鱼生长性能和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家系种质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滆湖(G)石臼湖(S)黄颡鱼群体2个子代家系组(G ♂×S♀)、(S♂ ×S♀)的幼鱼,每家系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日粮蛋白含量37%(P37)和蛋白含量40%(P40)的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日粮蛋白含量、家系2因素对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IGF-Ⅰ mRNA的相对表达量等指标均影响显着(P<0.05),2因素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上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40)/(G♂ ×S♀)组获得最大末重、增重率和IGF-Ⅰ基因表达量。由此可见,黄颡鱼幼鱼可通过种质筛选和日粮蛋白营养调节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G♂× S♀)家系在高蛋白日粮投喂下,获得最佳生长性能。

窦艳君[9](2016)在《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寻找工厂化养殖点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减少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本试验研究了投喂频率对3种规格点带石斑鱼生长、组织消化酶活力、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血浆生化指标、表观消化率以及氮磷排泄的影响。1.选取三种规格(S:33.37±1.85 g、M:238.99±5.32 g、L:414.79±7.89 g)的点带石斑鱼,每种规格日投喂频率设三个梯度,分别为:S组:2次/d(S2)、3次/d(S3)、4次/d(S4);M组:1次/d(M1)、2次/d(M2)、3次/d(M3);L组:两天一次(L0.5)、1次/d(L1)、2次/d(L2),每个投喂频率3个重复,每次饱食投喂,连续喂食试验鱼28 d、56 d和84 d后采样。试验结果如下:在3个阶段内,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S组、M组和L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升高,S4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S2组;M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M1组,与M3组差异不显着;L1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L0.5组,与L2组差异不显着。S4组可以显着提高血浆和肝胰脏中T-SOD、GSH-PX、CAT和T-AOC的含量,显着降低肝胰脏MDA含量,对血浆中MDA含量无影响;M2组血浆和肝胰脏的T-SOD、GSH-PX和CAT的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MDA含量显着低于其它组,T-AOC含量变化不显着;L1组血浆和肝胰脏中T-SOD、GSH-PX、CAT和T-AOC的含量显着高于L0.5组,MDA含量显着低于L0.5组。S4组血浆的GOT、GPT显着低于其它组,肝胰脏中GOT、GPT显着高于其它组;M2组血浆GPT显着低于M1组,M2肝胰脏GPT、GOT显着高于M1,而对血浆中GOT含量无显着影响;L1组血浆GOT、GPT显着低于L0.5,L1组肝胰脏中GOT、GPT显着高于L0.5。连续喂食84 d后,随投喂频率的增加,S组、M组和L组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呈下降趋势。S4组、M2组和L1组的血浆和肝胰脏的消化酶活力显着低于低投喂频率组。投喂频率对S组AKP、ACP、TG和T-CHO无影响;M2组AKP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而对血浆ACP、TG、T-CHO无影响;L1组血浆AKP含量显着高于L0.5组,对ACP、TG、T-CHO含量无影响。2选取三种规格(S:61.99±3.65 g、M:254.11±3.99 g、L:467.55±12.75 g)的点带石斑鱼,每种规格日投喂频率设三个梯度,投喂频率同上,每个投喂频率3个重复,S组、M组、L组的日投喂量分别为3.2%、0.6%、1.0%,正式试验24 h不流水,充气,按投喂后0.5 h、1 h进行水样采集,用于测定总氮(TN)、总磷(TP)。每日收集粪便6次,用于测定表观消化率。S4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S2组;M2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M1组,与M3组无差异;L1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L0.5组。随投喂频率的增加,三个规格的表观消化率均呈下降趋势,S组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差异;M2组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M3组,与M1组差异不显着;L组表观消化率呈显着下降趋势。综上所述,S组、M组和L组的点带石斑鱼适宜投喂频率分别为4次/d、2次/d、1次/d。

阮国良,罗鸣钟,靳恒,杨代勤[10](2016)在《非营养性胁迫后鱼类补偿生长效应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补偿生长是动物的一种生理生态适应性行为,也是评价其种群进化及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准。文章通过对非营养胁迫后鱼类补偿生长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当前的鱼类补偿生长研究仅局限于某一生态因子,缺少多生态因子协同作用或环境胁迫与营养胁迫协同作用方面的研究,且有关鱼类生物能量学机制尚不明确;过于注重对鱼类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而忽视对水环境的生态保护效应。因此,今后应加强开展多因素协同作用诱导的补偿生长研究,从生物能量学角度出发,深入了解鱼类补偿生长效应的作用机制;同时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特点,研究水体环境因子调控在鱼类补偿生长过程中引起的相关效应及机制,进一步强化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优势,从而推进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

二、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2.1.1 逻辑起点
        2.1.2 资源养护
        2.1.3 可持续利用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2.2.2 学科关联
        2.2.3 相关原则
    2.3 基本分类
        2.3.1 渔业生态伦理
        2.3.2 渔业社会伦理
        2.3.3 渔业产业伦理
        2.3.4 渔业科技伦理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3.1.2 渔业元治理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3.3.1 伦理分析矩阵
        3.3.2 伦理评估工具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4.1.1 时间维度
        4.1.2 空间维度
        4.1.3 人际维度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4.2.1 人与人的博弈
        4.2.2 人与鱼的博弈
        4.2.3 知与行的脱节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的关系
        1.1.1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的概念
        1.1.2 补偿生长的表现形式及衡量标准
        1.1.3 补偿生长现象的生物普遍性
    1.2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对动物的影响
        1.2.1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1.2.2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对胴体性状的影响
        1.2.3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对肉品质的影响
        1.2.4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1.2.5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补偿生长的作用机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2.1.2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1.3 饲养管理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能量限制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补偿指数的影响
    2.3 讨论
        2.3.1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育肥猪补偿指数的影响
    2.4 小结
3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及生长激素指标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3.1.2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1.3 饲养管理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2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3.2.3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育肥猪生长激素指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2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育肥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3.3.3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育肥猪生长激素指标的影响
    3.4 小结
4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胴体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4.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4.1.2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4.1.3 饲养管理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胴体指标的影响
        4.2.2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肌肉品质和背最长肌化学成分的影响
    4.3 讨论
        4.3.1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胴体指标的影响
        4.3.2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肌肉品质和背最长肌化学成分的影响
    4.4 小结
5 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
        5.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5.1.2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5.1.3 饲养管理
        5.1.4 样品的采集
        5.1.5 试剂和仪器
        5.1.6 试验方法和步骤
        5.1.7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对育肥猪IGF-ⅠmRNA表达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能量限饲和补偿生长对育肥猪IGF-ⅠmRNA表达量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

(3)社会丰容技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研究对象的介绍
    3、相关研究的进展
        3.1 、空间需求研究进展
        3.2 、环境丰容研究进展
        3.3 、社会隔离研究进展
        3.4 、等级序列(Dominance Hierarchy)研究进展
        3.5 、种内识别研究进展
        3.6 、攻击行为研究进展
        3.7 、压力研究进展
第二章 群体社会丰容及空间大小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社会丰容对克氏原螯虾体长增长的影响
        2.2 、空间大小对克氏原螯虾体长增长的影响
        2.3 、大小空间组克氏原螯虾的总死亡率
    3、讨论
        3.1 、社会丰容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3.2 、空间大小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4、结论
第三章 两种成对社会丰容模式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社会丰容模式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
        2.2 、体型压力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
    3、讨论
        3.1 、社会丰容模式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
        3.2 、体型压力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
    4、结论
第四章 社会丰容与隔离轮转饲养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体重
        2.2 、摄食量
    3、讨论
    4、结论
第五章 社会丰容对克氏原螯虾成虾互动行为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结论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论文创新点
第八章 不足与展望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4)饥饿再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肠道健康和神经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饥饿胁迫对鱼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1.1 饥饿胁迫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2 饥饿胁迫对鱼类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饥饿胁迫对鱼类代谢率的影响
        1.4 饥饿胁迫对鱼体储能物质的影响
        1.5 饥饿胁迫对鱼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6 饥饿胁迫对鱼体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1.7 饥饿胁迫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 饥饿再摄食后鱼类补偿生长效应的研究
        2.1 鱼类的补偿生长现象
        2.2 鱼类的补偿生长程度
        2.3 鱼类补偿生长阶段特定生长率的变化
        2.4 鱼类补偿生长的生理机制
        2.5 影响鱼类补偿生长的因素
    3 鱼类体内摄食调控相关因子的研究
        3.1 基因的结构
        3.2 基因的组织分布
        3.3 基因的生理功能
    4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目的
        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温季节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与饲养条件
        1.2 样本采集
        1.3 指标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饥饿后补偿摄食对团头鲂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液生化、肠道组织结构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与饲养条件
        1.2 样本采集
        1.3 指标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2.4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5 团头鲂幼鱼肠道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分析
        2.6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7 肠道消化酶活性、微绒毛长度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血浆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
        3.3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团头鲂幼鱼肠道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分析
        3.5 饥饿对团头鲂幼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cDNA克隆及在饥饿与再摄食状态下的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与试验设计
        1.2 试验试剂与试验仪器
        1.3 RACE试验方法
        1.4 团头鲂不同组织AGRP和NPY基因的表达分析
        1.5 团头鲂脑和肠组织应答饥饿再摄食后AGRP和NPY基因的表达分析
        1.6 肠道组织学观察
    2 结果
        2.1 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cDNA扩增、克隆及全长拼接
        2.2 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2.3 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2.4 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2.5 团头鲂幼鱼AGRP mRNA在饥饿与再摄食状态下不同时间点表达规律
        2.6 团头鲂幼鱼NPY mRNA在饥饿与再摄食状态下不同时间点表达规律
        2.7 团头鲂幼鱼肠道的组织学分析
    3 讨论
        3.1 团头鲂AGRP基因cDNA全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
        3.2 团头鲂NPY基因cDNA全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
        3.3 团头鲂AGRP和NPY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3.4 团头鲂幼鱼肠道的组织学分析
        3.5 团头鲂幼鱼脑与肠道中AGRP mRNA在饥饿与再摄食状态下不同时间点表达规律3.6 团头鲂幼鱼脑与肠道中NPY mRNA在饥饿与再摄食状态下不同时间点表达规律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波纹巴非蛤介绍
        1.1.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
        1.1.2 波纹巴非蛤产业及养殖现状
        1.1.3 波纹巴非蛤研究现状
        1.1.4 波纹巴非蛤种群变动分析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1.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生理研究进展
        1.2.1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器官组织学
        1.2.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机制
        1.2.3 滤食性双壳类的颗粒保留与选择
        1.2.4 滤食性双壳类的摄食调节
    1.3 双壳类能量学及研究进展
        1.3.1 双壳类能量收支方程及研究方法
        1.3.2 环境因子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1.3.3 贝类能量学研究意义及应用
    1.4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埋栖行为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2 环境因子对埋栖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3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1.5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5.1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长、存活的影响
        1.5.2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1.5.3 干露胁迫对水生动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6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作用研究进展
        1.6.1 敌害生物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1.6.2 水温对敌害生物捕食双壳类的影响
        1.6.3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选择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悬浮颗粒物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2.1.2 不同悬浮颗粒物的制备
        2.1.3 摄食生理实验方法
        2.1.4 摄食参数
        2.1.5 实验设计和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波纹巴非蛤假粪阈值
        2.2.2 波纹巴非蛤最低滤除浓度研究
        2.2.3 波纹巴非蛤对粘土颗粒的摄食选择
        2.2.4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粒径浮游单胞藻的摄食选择
        2.2.5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质量悬浮颗粒的摄食响应
        2.2.6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POM悬浮颗粒的能量收支
    2.3 讨论
第三章 环境因子及规格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3.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3 海洋酸化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4 溶解氧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5 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特征
        3.2.6 温度、盐度和溶解氧3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清滤率和SFG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波纹巴非蛤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4.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波纹巴非蛤的致死温度、盐度
        4.2.2 波纹巴非蛤对低氧耐受性研究
        4.2.3 基于心率的波纹巴非蛤耐热性评测
    4.3 讨论
第五章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5.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5.2.2 底质含水率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3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4 底质含水率和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成体埋栖深度的影响
        5.2.5 不同含水率泥质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6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7 埋栖深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生理生态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6.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波纹巴非蛤的干露耐受性研究
        6.2.2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6.2.3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6.2.4 干露及恢复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6.2.5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体成分的影响
        6.2.6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无氧代谢的研究
        6.2.7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免疫指标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及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摄食生理的影响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7.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三种敌害生物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
        7.2.2 水温对远洋梭子蟹捕食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7.2.3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选择
        7.2.4 远洋梭子蟹幼蟹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捕食作用
        7.2.5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的影响
        7.2.6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致谢

(6)不同糖源在饥饿和不同投喂频率下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凡纳滨对虾简介
        1.1.1 凡纳滨对虾分类
        1.1.2 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工业发展
    1.2 对虾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营养研究概况
        1.2.1 对虾蛋白质营养研究概况
        1.2.2 对虾脂肪营养研究概况
        1.2.3 对虾糖营养代谢相关研究概况
    1.3 凡纳滨对虾消化和免疫能力综述
        1.3.1 凡纳滨对虾消化能力
        1.3.2 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1.4 对虾饥饿耐受相关研究
    1.5 对虾补偿生长及其研究现状
        1.5.1 研究现状
        1.5.2 补偿生长对鱼虾糖代谢的影响
        1.5.3 对虾补偿生长分类
    1.6 凡纳滨对虾投喂频率研究概况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方法及内容
        1.8.2 技术路线
2 三种糖源对凡纳滨对虾饥饿和补偿生长后营养代谢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饲料配制
        2.1.2 凡纳滨对虾的来源及暂养
        2.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1.4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三大糖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三种糖源对凡纳滨对虾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2.2.3 饥饿和再投喂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糖原含量的影响
        2.2.4 不同糖源对凡纳滨对虾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饥饿及复投喂对凡纳滨对虾的补偿生长的影响
        2.3.2 饥饿及复投喂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和肝肌糖原的影响
        2.3.3 饥饿及复投喂后凡纳滨对虾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2.4 结论
3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消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及暂养
        3.1.2 实验虾苗来源及饲养管理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体形体指标的影响
        3.2.3 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体组成成分的影响
        3.2.4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营养代谢酶的影响
        3.2.5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的影响
        3.2.6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
        3.2.7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性功能的影响
    3.3 结论
        3.3.1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3.3.2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的影响
        3.3.3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营养代谢的影响
        3.3.4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的影响
        3.3.5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
        3.3.6 投喂频率和糖源组成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7)温度和饥饿对布氏鲳鲹MSTN与MyoG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布氏鲳鲹简介
    2. 肌肉生成抑制素研究进展
    3. 肌细胞生成素研究进展
    4. 温度对鱼类生长的研究
    5. 鱼类补偿生长研究近况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布氏鲳鲹肌肉生成抑制素及肌细胞生成素的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鱼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配制
        1.5 实验引物设计
        1.6 实验方法
        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布氏鲳鲹MSTN-1基因克隆
        2.2 布氏鲳鲹MSTN-2基因克隆
        2.3 布氏鲳鲹MyoG基因克隆
        2.4 布氏鲳鲹MSTN-1、MSTN-2和MyoG进化树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布氏鲳鲹肌肉生成抑制素及肌细胞生成素组织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鱼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3 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1.4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1.5 构建布氏鲳鲹MSTN-1、MSTN-2、MyoG及β-actin的相对标准曲线
        1.6 数据分析及作图
    2. 结果
        2.1 布氏鲳鲹MSTN-1组织分布结果
        2.2 布氏鲳鲹MSTN-2组织分布结果
        2.3 布氏鲳鲹MyoG组织分布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温度下布氏鲳鲹肌肉生成抑制素及肌细胞生成素表达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鱼及驯化
        1.2 实验养殖设备
        1.3 实验设计及取样
        1.4 荧光定量检测布氏鲳鲹MSTN-1、MSTN-2、MyoG不同温度下表达
    2. 结果
        2.1 布氏鲳鲹MSTN-1在不同温度下表达情况
        2.2 布氏鲳鲹MSTN-2在不同温度下表达情况
        2.3 布氏鲳鲹MyoG在不同温度下表达情况
    3. 讨论
第四章 饥饿复投喂中布氏鲳鲹肌肉生成抑制素及肌细胞生成素表达变化和体重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鱼及驯化
        1.2 实验养殖设备
        1.3 实验设计及取样
        1.4 荧光定量检测饥饿复投喂过程中布氏鲳鲹MSTN-1、MSTN-2、MyoG表达变化
    2. 结果
        2.1 布氏鲳鲹MSTN-1在饥饿复投喂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2.2 布氏鲳鲹MSTN-2在饥饿复投喂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2.3 布氏鲳鲹MyoG在饥饿复投喂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2.4 布氏鲳鲹饥饿复投喂与体重变化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研究生阶段发表文章
致谢

(8)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我国黄颡鱼养殖现状概述
        1.1 黄颡鱼生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
        1.2 黄颡鱼养殖现状
    2 黄颡鱼研究进展
        2.1 黄颡鱼营养需求研究
        2.2 黄颡鱼生殖生物学
        2.3 黄颡鱼性别决定
        2.4 黄颡鱼病害研究
        2.5 黄颡鱼遗传育种研究
        2.6 黄颡鱼基因辅助育种研究
    3 鱼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3.1 IGFs家族
        3.2 IGFs分泌
        3.3 IGFs表达调控
        3.4 IGFs生物学功能
        3.5 水生动物IGF-Ⅰ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黄颡鱼高生长亲本群体选择及其子代家系的生长性能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种群来源及家系构建
        1.2 家系培育及性状测量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态性检验
        2.2 各生长阶段体质量和混养存活率的描述性数据分析
        2.3 黄颡鱼收获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
        2.4 黄颡鱼亲本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
        3 讨论
        3.1 亲本评估与杂种优势分析
        3.2 家系育种及目标性状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5个黄颡鱼家系组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力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家系构建及苗种培育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
        2.2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体组成
        2.3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消化酶活性
        3 讨论
        3.1 不同家系组生长性能差异分析
        3.2 不同家系组消化酶活力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5个黄颡鱼家系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准备
        1.2 攻毒试验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结果计算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颡鱼攻毒后发病情况和CM
        2.2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TP、LA和AKP变化
        2.3 黄颡鱼攻毒后肝脏抗氧化能力SOD和MDA变化
        2.4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ALT和AST活性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家系黄颡鱼攻毒后CM分析
        3.2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TP、LA和AKP变化分析
        3.3 黄颡鱼攻毒后肝脏中SOD和MDA变化分析
        3.4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ALT和AST活性变化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颡鱼IGF-Ⅰ基因cDNA克隆、组织分布特征及饥饿对其表达调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取样
        1.2 引物设计
        1.3 IGF-Ⅰ cDNA序列扩增
        1.4 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1.5 各组织IGF-Ⅰ mRNA分布检测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IGF-Ⅰ序列和进化分析
        2.2 IGF-Ⅰ系统树
        2.3 黄颡鱼组织中IGF-Ⅰ mRNA的表达
        2.4 黄颡鱼饥饿及再投喂生长变化
        2.5 饥饿和再投喂状态下肝脏中IGF-Ⅰ mRNA表达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黄颡鱼IGF-Ⅰ基因DNA克隆及SNPs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
        1.2 黄颡鱼D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1.3 黄颡鱼IGF-Ⅰ DNA序列克隆
        1.4 黄颡鱼IGF-Ⅰ基因SNPs位点筛选
        1.5 PCR产物的克隆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颡鱼IGF-Ⅰ的基因结构
        2.2 IGF-Ⅰ基因SNPs位点筛选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日粮蛋白含量对不同黄颡鱼家系幼鱼生长性能和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形体指标的影响
        2.2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肝脏IGF-Ⅰ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黄颡鱼幼鱼肝脏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当前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2 水产动物的消化系统
        2.1 口咽腔
        2.2 食道
        2.3 胃
        2.4 肠
        2.5 幽门盲囊
    3 水产动物投喂策略的研究状况
    4 水产动物的摄食和生长
    5 水产动物投喂频率的研究进展
        5.1 水产动物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
        5.2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生长及饵料利用的影响
        5.3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5.4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6 研究不足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 本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日常管理
    2 测定指标
        2.1 生长指标及饵料利用
        2.2 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指标
        2.2.1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
        2.2.2 丙二醛(MDA)
        2.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2.2.4 过氧化氢酶(CAT)
        2.2.5 总抗氧化能力(T-AOC)
        2.3 血浆及肝胰脏生理生化指标
        2.4 消化酶活力
        2.4.1 粗酶液的制备
        2.4.2 蛋白酶活力测定
        2.4.3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2.4.4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2.5 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2.6 数据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生长指标及饵料利用
        3.2 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
        3.3 血浆和肝胰脏代谢酶活性
        3.4 血浆生化指标
        3.5 肌肉营养成分
        3.6 组织消化酶活力
        3.6.1 蛋白酶
        3.6.2 脂肪酶
        3.6.3 淀粉酶
    4 讨论
        4.1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生长及饵料利用的影响
        4.2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3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4.4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组织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4.5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血浆和肝胰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三章 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1 试验设计
        1.2.2 日常管理
    2 测定指标
        2.1 总氮总磷的测定
        2.1.1 试剂配置
        2.1.2 试验步骤
        2.2 饲料和粪便中铬含量测定
        2.2.1 试剂配制
        2.2.2 试验步骤
        2.3 表观消化率的计算
        2.4 数据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总氮总磷
        3.2 表观消化率
    4 讨论
        4.1 氮磷排泄
        4.2 表观消化率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非营养性胁迫后鱼类补偿生长效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鱼类补偿生长效应的应用前景
2 影响鱼类补偿生长效应的非营养性胁迫因素
    2. 1 环境胁迫因素
        2.1.1溶氧
        2.1.2温度
        2.1.3盐度
        2.1.4其他
    2. 2 生物因素
        2.2.1种类
        2.2.2性别
        2.2.3规格
        2.2.4性成熟程度
        2.2.5养殖密度
3 展望

四、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能量限饲及补偿生长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D]. 崔原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3]社会丰容技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 田捷. 南京大学, 2020
  • [4]饥饿再摄食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肠道健康和神经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D]. 苏艳莉.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6)
  • [6]不同糖源在饥饿和不同投喂频率下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D]. 杨品贤.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7]温度和饥饿对布氏鲳鲹MSTN与MyoG基因表达的影响[D]. 叶恒振. 海南大学, 2018(08)
  • [8]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D]. 秦钦.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8)
  • [9]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D]. 窦艳君. 天津农学院, 2016(08)
  • [10]非营养性胁迫后鱼类补偿生长效应的研究进展[J]. 阮国良,罗鸣钟,靳恒,杨代勤. 南方农业学报, 2016(02)

标签:;  ;  ;  ;  ;  

水产动物补偿性生长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