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下人给城里人发补贴(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忠[1](2020)在《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研究 ——以水城县D村为例》文中提出“三变”改革是一项在贫困地区发起的探索脱贫致富的一项新举措,“三变”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简称。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关于“三变”改革取得的成绩的描述。水城县D村“三变”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三变”改革发挥真正效用。也许是贫困地区长期经济落后,使得“三变”改革在短期内取得的突出成绩让问题不太容易被人发现或引起重视。但是,“三变”改革还在继续,之前不明显的问题可能会随着“三变”改革的推进变得愈加明显,影响“三变”改革应有的效果。如果能在改革过程中对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三变”改革的推进过程会更加顺利,使“三变”改革充分发挥应用的作用,让“三变”改革更好更快地带领D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一个改革脱贫的样本。以水城县D村为例,主要借用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以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参与理论为理论基础,把水城县D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首先,深入了解D村“三变”改革的基本情况,包括D村“三变”改革的背景、“三变”改革以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实施“三变”改革之后发生的变化、下一步规划以及总结D村“三变”改革的做法等,多方面掌握D村的有关信息;其次,通过调研发现D村“三变”改革目前存在如村民参与意识不强、股东身份转变缓慢等问题;再次,通过从村民、经营主体和村集体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存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路径,如提高村民参与意识、加大“三变”政策扶持以及适当减轻村委任务等。最终得出结论,首先村集体作为“三变”改革主要推动者,需要引导和鼓励更多公民(指经营主体和村民)的主动参与并获得其大力支持,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当中并真正享受改革红利,使“三变”改革成效更加显着。其次村集体、经营主体和村民要形成利益共同体相互合作,共同应对“三变”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李愔茵[2](2020)在《乡土情结与城市书写 ——论迟子建小说的城乡叙事》文中指出迟子建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其作品充满了对东北这片土地的眷恋与热爱。童年美好的乡土生活记忆,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故乡纯美的原始风景和质朴善良的人们,成为了她文学创作的素材。对乡土自然无尽的热爱和眷恋,既让她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也自然让她笔下的乡土充满了理想家园色彩。成年后,迟子建离开熟悉的故乡去到哈尔滨生活,她的文学笔触也逐渐由乡村转向城市,但对乡土生活的眷恋让她的城市书写仍然延续着乡土的痕迹。本文意在通过对迟子建文学作品的梳理,在了解和把握其深厚乡土情结的基础上,分析乡土情结对她小说的城乡叙事的影响。重点关注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城乡叙事变化,并分析复杂多变的现实冲击对作家主观情感意愿的影响。绪论部分将现当代以来中国城乡文学的发展背景加以概述,并清晰地梳理出迟子建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整理出迟子建本人的创作概况、研究现状,阐明本篇论文主要的研究方向、研究意义。第一章为乡土情结与城市想象,一方面追根溯源迟子建深厚的乡土情结,另一方面,分析其城市书写的特点。情结是无法控制的心理情感,从迟子建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可以看出她对东北这片黑土地的热爱。故乡北极村的原始风景和质朴善良的乡村人民,伴随着迟子建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当迟子建成年后从乡村走进城市,对乡土的热爱让她在文学创作中一再地遮蔽和掩盖现代文明带来的文化冲击。通过上述分析,揭示迟子建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以及她努力凭借记忆中的乡土风貌,在文本中展现出的乡土延续下的城市想象。第二章为互为参照下的城市与乡村,主要从城乡互为参照的角度,论述迟子建笔下的城乡矛盾冲突与统一。文学创作视角向城市的延伸,使迟子建开始关注城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她时刻关注着乡民在城市的生存处境和城市人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展现着她对城乡共同的底层温情关怀。第三章为城乡犹疑——无处追寻的家园,主要从现实中乡土文明的逐渐衰败着手,阐述迟子建在面临城乡犹疑和家园难寻时的困惑与思考。当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带来中国城乡的社会转变时,作家的主观意愿已不能与现实情况相符合。受其影响,迟子建作品中蕴含的乡土情结也由此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结语部分进一步指出迟子建乡土情结的体现与变化,并对新世纪城乡关系转变下,迟子建小说的城乡叙事可能面临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乡村,迟子建在乡土的守望中不断书写着当代社会的城乡变化。虽然当下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让她的价值选择面临困境,但越来越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一直以来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仍然一直贯穿在她的文本当中,并始终散发着浓郁的文学价值和美学魅力。
向本贵[3](2020)在《两河口》文中认为一两河口村的名声真正响亮起来,是这年年底两河口村差点就被评为龙坪县最美示范村了。村支书兼村主任丁有旺从县里开会回来,先是召开群众大会,高喉咙大嗓子地说,已经进入了终评,就差一点点,那块最美示范村的牌子就给捧回来了。虽然遗憾也值得高兴啊,全县不知多少美丽村寨想争那个示范村的荣耀。过后,又让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万隆使出看家
翟雯[4](2015)在《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是1980年代文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不论在社会学意义上,还是文学史意义上,都有其独特性。然而,在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方面,相关论述还比较零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意义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为此,本论文以类型分析和文本细读为主,通过对1980年代进城乡下人的类型划分,探讨在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背景下,1980年代的乡下人进城的艰难、对城与乡的主体性选择,以及“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的价值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首先从社会学视角和文学史意义上分别梳理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内容研究的问题缘起;其次,通过对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之研究,从总体上了解这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发现被历史遗漏的关于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叙事的作家作品,重新阐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正文通过三章进行阐释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情节内容方面,梳理与分析乡下人进城类型。本章通过对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的具体分析解读,从文本细部着手,从乡下人进城买卖、户口变更、偶然性进城经历及进城后底层生存的艰辛四种情节类型展开分析。分别解读不同类型的乡下人在进城道路上的不同特征,展现他们为进城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与巨大代价,发掘城乡冲突、城乡对峙对乡下人的伤害,探究乡下人进城后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的原因,探讨1980年代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中作家的立场及视角问题,思考作家们所形成的价值取向与感情基调的时代原因。第二章,探究乡下人对城与乡的主体性选择。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城乡政策逐步放宽,乡下人可以自由进入城市买卖、经商、打工、学习,主动进城、追逐城市成为许多乡下人在时代大潮之下的自觉选择;同时,也有许多乡下人坚守故土、拒绝城市,不愿进城;面对物欲横流的城市中文化缺失与道德沦丧的困境,有的乡下人踏上回乡之路,在自我放逐之后,渴求精神的回归。对1980年代乡下人的精神、心理层面的考察,是“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研究的一个空缺,也是本章试图要深入探究的一个方面。第三章,评判“乡下人进城”的价值意义。本章从总体上解读1980年代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立足于1980年代的特殊时代意义,从社会变革与时代精神、底层关注与人性赞歌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展现出1980年代的乡下人经济意识的觉醒、生态意识与文明意识的萌发及这一类型的小说对底层与人性的关注。展现在搞活思想、劳动致富的时代主题之下,乡下人主动解放思想,与城市看齐,文明卫生意识的出现。揭露人性深处的隐秘,探究乡村女性追求自我的难度与可能性,显露出1980年代的作家们对底层民众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人文关怀。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论文主体内容的延伸与进一步思考。从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审美性的欠缺与对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的遥想两个方面,论述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在审美艺术层面的欠缺及在主题开拓方面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呼应。
魏银忠,李禄胜[5](2015)在《土地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可靠保障》文中指出平罗县地处宁夏平原北部,滚滚黄河水由西南向东北斜穿而过,淤积的泥沙在这里形成了千里平畴。很早的时候边民就在平罗开荒垦殖,种植小麦水稻,依靠上天恩赐的这方水土,日子过得殷实康泰。改革开放不久,许多农民面对给予他们安康生活的土地却表现得爱恨交加,一方面黄河水浇灌下的土地每年能给自己奉献可观的粮食收获,另一方面连连上涨的农资费用又使农耕活动无法经营。是继续耕种土地还是外出务工,当初他们犹豫不决。今年65岁的张喜峰就十分感慨地向我们讲述了他自己这
徐岩[6](2014)在《护工故事》文中研究说明1在木祥的脑海里,海运仓只是个地名,它最早写在一小块火柴盒大小的纸片上,是婆娘小翠在回乡下老家青冈过年时让二哥家念书的小侄女拿铅笔给写下来的。小翠去城里打工已经有几年了,每次回东北老家来探亲都是大包小裹的,给每位亲戚长辈的吃食和衣服礼品之类的,势必给小翠造成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那种感觉是极其美好的,让小翠的脸上总是增添了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木祥知道
弋舟[7](2014)在《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文中研究指明写在前面:以孤独之名起初接受这个写作计划时,我一直拿不定主意。对于我国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诸般问题,尽管早有耳闻,并且自己的家庭也有切身的体会,但严肃地以文字方式去触碰,却一直没有动过念头。首先,这个问题在我心里,隐隐地便可以感觉到其格外的芜杂和庞大,大到似乎难以靠一己之力去触摸;其次,这个问题所隐含的那种几乎不用说明的"悲剧性"气质,也令人内心不自觉地便予以了规避。这就像是死亡本身,尽管是我们永恒的困境,但谁都不愿主动地提前感受——就让它悬浮在我们
徐岩[8](2014)在《护工的故事》文中研究说明1在木祥的脑海里,海运仓只是个地名,它最早写在一小块火柴盒大小的纸片上,是婆娘小翠在回乡下老家青冈过年时让二哥家念书的小侄女拿铅笔给写下来的。小翠去城里打工已经有几年了,每次回东北老家来探亲都是大包小裹的,给每位亲戚长辈的吃食和衣服礼品之类的,势必给小翠造成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那种感觉是极其美好的,让小
尤永红[9](2013)在《跨越城乡:进城务商农民的城市化实践 ——基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进入了城市,这一城镇化的过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并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鉴于此,近年来学术界也将城镇化及相关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引起了学界广泛的讨论,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的群体分化是多样的,除了务工群体外,经商群体也占很大比例。可以说,进城农民城市适应的路径是多样和丰富的,表现出一种“多态性”的特点。但是,已有的研究忽视了进城农民群体的群体分化特征,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农民工”群体,忽略了进城农民群体多样且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笔者也试图检视“农民工”概念的话语表达,并认为这一表达存在忽视进城农民主体性的倾向。无论是学术表达上,还是大众媒体报道中,都有意无意地将进城农民当作一个“问题”,从而使进城农民的话语、经验、叙述的主体性视角得不到凸显,久而久之,建构出一种“弱者话语”的表达体系。在检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尝试通过凸显进城农民在城市适应方面的主体作用,构建一种‘‘主体叙述”模式,其意义在于拓展农民城市化的研究路径,揭示进城农民城市适应的多态性,摆脱以往研究的单一视角。具体而言,笔者以进城务商农民为研究对象,并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田野点,试图探究这样一部分农民的城市生活:他们依靠农村的农业种植资源,迎合城市扩张发展需要,敏锐把握农产品信息,沟通有无,连接城乡,最终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分析认知,探究是什么样的人,抓住了那些机遇,如何运作资源,最终发展壮大并成功融入城市生活。另外,笔者也探讨了务商农民聚集形成的社区——“市场型社区”,并认为市场在消弭城乡鸿沟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通过市场,进城务商农民可获得经济地位,从而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相关限制。进城务商群体进而会在社会地位、社会资本和心理认同等方面融入城市。通过这些论述,笔者也想表明市场型社区和务商农民的社会资本本身就是一种叠加的资源,这一资源为进城务商农民的城市适应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城乡之间重建平等共赢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石嫣[10](2012)在《工业时代的食物社区再造》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成为世界问题与化学农业成为世界农业生产体系的主流、工业化食品生产体系成为百姓餐桌的主宰、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成为人类主要寄居地高度相关。因而,解决食品安全危机不能单纯依靠事后监管,更为重要的是事前行动,而"食物社区重构"则是事前行动的现实践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制度层面的推进和人们的普遍参与,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化所带来的"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
二、乡下人给城里人发补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下人给城里人发补贴(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研究 ——以水城县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资源变资产 |
(二)资金变股金 |
(三)农民变股东 |
六、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水城县D村“三变”改革的基本情况 |
一、D村的介绍 |
(一)2011年之前的D村 |
(二)2011-2017年的D村 |
(三)2017年至今的D村 |
二、D村“三变”改革的背景 |
(一)经济下滑导致村民大量外出 |
(二)农业种植结构单一收入低 |
(三)村庄面貌不再繁华 |
三、D村“三变”改革的探索历程 |
(一)艰难起步时期(2017年以前) |
(二)过渡时期(2017-2018年) |
(三)产生成效时期(2018年-至今) |
四、D村“三变”改革下一步发展规划 |
(一)加强改革宣传力度 |
(二)组织开展技能培训 |
(三)动员更多村民参与 |
(四)探索更多产业发展 |
五、D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 |
(一)入股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 |
(二)活用各类资金,实现资金变股金 |
(三)多种方式入股,实现农民变股民 |
第三章 “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村民层面 |
(一)参与改革人数不多 |
(二)股东权利未能实现 |
二、村集体层面 |
(一)监督管理难 |
(二)村委“热”村民“冷” |
三、经营主体层面 |
(一)融资困难 |
(二)招工用工难 |
第四章 “三变”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群众参与意识不强 |
(一)不确定改革效益 |
(二)把土地当作最后保障 |
(三)文凭低及思想落后 |
(四)股东身份转变缓慢 |
二、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 |
(一)村委行政任务重 |
(二)群众行动不自觉 |
三、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
(一)村级经济基础薄弱 |
(二)县级财政扶持有限 |
(三)村民大量外出 |
(四)工人季候性务工 |
第五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完善路径 |
一、发挥改革榜样作用与增加保障相结合,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
(一)发挥改革榜样的作用 |
(二)增加土地之外的保障 |
二、提高村民素质与加强监督管理相结合,维护村民权利 |
(一)提高村民素质 |
(二)加强监督管理 |
三、精简村委任务与培养村民自觉性相结合,打造利益共同体 |
(一)适当精简村委任务 |
(二)培养村民自觉性 |
四、加大政策扶持与引进资金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 |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二)引进社会和民间资金 |
五、鼓励创业就业与培养新型农民相结合,壮大农民组织 |
(一)鼓励农民就近创业就业 |
(二)培养一批新型农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2)乡土情结与城市书写 ——论迟子建小说的城乡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研究意义 |
研究现状 |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土情结与城市想象 |
第一节 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 |
一、乡情根源:北极村的童年经验 |
二、无尽热爱:诗意般的原始风景 |
三、难以忘怀:质朴善良的乡民情 |
第二节 乡土延续下的城市想象 |
一、突出历史文化记忆的城市景观 |
二、充满民间风俗气息的市井生活场景 |
第二章 互为参照下的城市与乡村 |
第一节 由乡到城:乡土视域下的污浊城市 |
一、污浊的城市生存环境 |
二、“在而不属于”的城市异乡者 |
三、精神匮乏和人性异化的城市精神状态 |
第二节 由城到乡:城市背景下的诗意乡村 |
一、城市视角下的乡土自然风光 |
二、乡土对城市人心的抚慰 |
三、城市人际情感关系的乡土化 |
第三节 城乡同一:底层民众的温情关怀 |
第三章 城乡犹疑——无处追寻的家园 |
第一节 乡村净土的消逝与温情不再的苍凉 |
一、乡村净土的消逝 |
二、温情不再的苍凉 |
第二节 乡土神话的破灭与沉默无力的守望者 |
一、乡土神话的破灭 |
二、沉默无力的守望者 |
第三节 困顿中的城乡现代性反思 |
一、城市书写的问题与转变 |
二、现代文明反观下的乡土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两河口(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4)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情节类型分析 |
第一节 乡下人进城买卖 |
第二节 乡下人户口变更 |
第三节 乡下人偶然性进城经历 |
第四节 进城后底层生存的艰辛 |
第二章 乡下人对城与乡的主体性选择 |
第一节 对城市的追寻:主动进城 |
第二节 对城市的拒绝:不愿进城 |
第三节 对城乡的思考:由城返乡 |
第三章 “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与时代精神 |
第二节 底层关注与人性赞歌 |
结语 |
附录:1980 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篇目(节选)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土地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可靠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亦工亦农打了翻身仗 |
甩开土地去挣钱 |
我也要吃商品粮 |
土地帮我进了城 |
土地是咱的命根子 |
(6)护工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7)我在这世上太孤独(论文提纲范文)
写在前面:以孤独之名 |
乡间 |
老原:我现在五分钟能走完的路,就用十分钟走 |
韩婆婆:我现在就求菩萨让我还能动个十年 |
原大妈:要说我已经习惯寡妇的日子了。这话虽不是假话,可也不都是真话 |
郭奶奶:可青海我今天不回去,说不定也就没有明天了 |
老陆:动不了了就靠政府嘛。我就不信政府能让我躺着等死 |
三理娘:周围乡亲都是老人,彼此之间即使有照应的心,也都没那个力气了 |
郭婶:农民咋?农民就不养老人了?那祖辈人都是咋活的?老了就让饿死去 |
老何:你说现在农村像个啥?我看像个火药库嘛,每个老汉都是个炸药包 |
何婶:我现在最遗憾的是,没给闺女们拉扯过娃 |
老周:人要是金贵自己,才会金贵自己的身体 |
城市 |
曹姐:他们活了一辈子, 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 |
老杜:都这岁数了又怎样? 都这岁数就可以不要脸了吗 |
李老夫妇:那样实在太孤独了, 在孤独中,人的尊严也会丧失干净 |
王妈:六家轮流转,我不就成了个没有自己家的流浪猫了 |
罗奶奶:如今的这个国度,还是我们那个产生过唐诗宋词的伟大国度吗 |
吴婆婆:就是每次听到门上锁头咣当一声锁下的时候,我这心里就是一颤啊 |
杨奶奶:我可不就是像一只老候鸟一样,自己飞着回来了吗 |
王姨夫妇:可是现实中,老年人再婚就是这么阻力重重 |
李大妈:怕哪天他也在家憋出个毛病来,回头也去跟花草去说上话了 |
任兄:中国人到了老年, 以“被人服务”为基本诉求 |
徐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
写在最后:几则新闻,严重的时刻 |
新闻一: |
定期为老人清洁家居 |
一对一结帮扶对子 |
多渠道培训志愿者 |
新闻二: |
新闻三: |
新闻四: |
(9)跨越城乡:进城务商农民的城市化实践 ——基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视角、方法及代表成果 |
1.2.2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收集 |
第2章 移民城市化研究的拓展 |
2.1 以往的文本 |
2.1.1 学术视野中的“农民工” |
2.1.2 话语建构:报道与文学作品中的进城农民 |
2.2 研究的拓展 |
2.2.1 从“农民工”到“新移民” |
2.2.2 从客体到主体:对经验和日常生活的研究 |
2.2.3 弱者话语:检视以往“农民工”的话语范式 |
2.2.4 主体叙述:作为一种路径和方法 |
2.3 市场型社区:城乡资源互换的场域 |
2.3.1 社区概貌 |
2.3.2 行业概貌 |
2.3.3 来自农村的从业者 |
第3章 来到北京 |
3.1 缘起:叙述的展开 |
3.2 来到北京 |
3.3 小结:链式迁移 |
第4章 奋斗在北京 |
4.1 从保安到总经理 |
4.2 小板车推出的农产品企业 |
4.3 “西瓜大王”:把西瓜种到国外去 |
4.4 跨越城乡的“桥” |
第5章 融入北京 |
5.1 务商农民与社区 |
5.2 务商农民的社会资本 |
5.3 务商农民的社会责任 |
5.4 农产品:重建城乡互动关系 |
第6章 市场型社区:关系的拓展 |
6.1 无形的社区 |
6.2 作为资源的关系 |
第7章 跨越城乡:“身份制”的消弭 |
7.1 城乡隔阂:“身份制” |
7.2 人的城市化:我们也是城里人 |
7.3 市场:消弭城乡鸿沟的力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工业时代的食物社区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落后”的化学农业与“先进”的传统农业 |
基于城乡互助实现食物社区重构 |
城乡平衡发展是食品安全之根基 |
四、乡下人给城里人发补贴(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研究 ——以水城县D村为例[D]. 李玉忠.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2)
- [2]乡土情结与城市书写 ——论迟子建小说的城乡叙事[D]. 李愔茵. 河南大学, 2020(02)
- [3]两河口[J]. 向本贵. 民族文学, 2020(01)
- [4]198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叙事内容研究[D]. 翟雯.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5]土地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可靠保障[J]. 魏银忠,李禄胜. 中国工人, 2015(05)
- [6]护工故事[J]. 徐岩. 北方文学, 2014(10)
- [7]我在这世上太孤独[J]. 弋舟.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4)
- [8]护工的故事[J]. 徐岩. 太湖, 2014(01)
- [9]跨越城乡:进城务商农民的城市化实践 ——基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的调查[D]. 尤永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10]工业时代的食物社区再造[J]. 石嫣. 绿叶,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