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迟也迪[2](2021)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一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而言能够发挥显着的影响作用。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有所增大。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且短期内并没有复苏的迹象。在此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下,研究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是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国有经济相关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等理论基础为依据,深入分析和检验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果和机制,既能够丰富相关主题的研究内容,又能够构建起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研究逻辑,对于如何更好地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学术贡献。从本文的研究思路方面来看,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基础的总结和相关文献的评述。其次,对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再次,依据前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对于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从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对其总体影响、异质性分析及影响机制等多个方面,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实证检验。在本文的结尾处,依据全文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这三个方面。按照理论机制分析的研究脉络,首先,分别从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影响,为后文的实证检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其次,在产业布局维度分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时,考虑到不同功能定位类型的国有经济,其担负的使命及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各有不同,需要分析不同功能定位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此影响机制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分析不同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有何不同;二是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再次,在区域布局维度分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时,以区域市场化水平和政府经济干预程度作为区域制度基础,分析了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通过影响区域制度基础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最后,基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以强化其战略性的思考,在产业布局维度上,以不平衡增长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在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有选择地推动战略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否显着地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区域布局维度上,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推动制度变迁的演进,进而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的可行性,以及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是否通过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从总体来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能够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主要的具体结论如下。无论是从总体影响检验方面,还是从不同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异质性检验方面,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资本密集度、经营成本、市场绩效、营收水平、固定资产利用率和市场化水平等中介变量,在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中都发挥着显着作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视角下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供给侧改革为例,实证结果表明,战略相关行业样本分组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战略相关行业人均总产值、资源配置效率、财务融资水平和固定资产利用率等中介变量,在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中都发挥着显着作用。此外,作为前文内容的补充和拓展,以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国有资本微观数据基础,得到了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且在不同控股情况下多次验证了此结论。就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而言,市场机制对于其影响机制基本上能够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在政府调节机制下,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相对更具积极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体结论基本如下。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促进的总体影响。在基于制度基础的影响机制检验中,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通过对外开放程度的调节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但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而通过政府政治激励的调节作用,则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市场化水平的中介效应,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通过政府经济干预的中介效应,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既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基础上的影响机制检验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区域特征综合变量,结果显示,通过区域特征的中介效应,东部、中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对于东北、西部地区而言,不存在通过区域特征变量的中介效应。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验证了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和PSM-DID方法得出,国有资本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以往文献在研究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时,多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而很少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本文既克服了缺乏相关实证检验借鉴的困难,也克服了核心变量衡量及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困难,尽力量化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等核心概念,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和各种严谨的条件检验,确保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其次,现有文献在研究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时,一般将制度因素视为外生因素。而本文在相关影响机制部分,分析和检验了制度基础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和中介效应,丰富了相关主题的研究内容。再次,以往文献中较少关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而本文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了相关的空间计量分析,拓展了相关主题的研究视阈。最后,现有文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是否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一问题鲜有探讨,更多的是探讨如何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类方法论方面的问题,且缺乏实证依据。而本文通过构建“两个维度、三个方面”这一本文特有的研究体系,即产业布局、区域布局两个维度和国有资产布局、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布局、国有资本布局三个方面,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阐明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能够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显着影响,并通过影响机制分析与检验探索了其成因。
武智[3](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贾佳[4](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认为
刘爽[5](2020)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文中认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近40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前行,以办学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成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过程和所处的阶段,既不同于欧洲政府烙印深刻的私立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美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家市场化特征明显的私立高等教育,这决定了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驱动,以及外部监管的不到位,出现了一系列法人治理结构不适的症状,亟待通过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学校决策权、行政权和监督权的适度分离与相互制衡,推动我国民办高校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大学治理日益复杂的现代趋势中,特别是国家大力倡导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文章以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为研究靶向和分析核心,根据研究的重点抽取出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等核心概念并加以解析,以述评的形式对业界和学界的研究做学术考察,藉由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治理思维引入民办高校之中。论文以治理理论为指导,作为在理论层面对主体内容进行研究的方法论;以组织理论为参考,重点分析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补充,为提升民办高校治理问题与策略提供多维的视角。文章认为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以能动主体的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相关制度的设计为表述的框架性安排。同时,硬性的结构会在民办高校内部孕育出无形的运行机制,共同作用于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动主体主要包括董事会、校长(校长班子)、党委、监事会、学术委员会等能够输出思想与意志的权力源。制度安排主要是指与主体建设和功能发挥相对应的制度设计。运行机制是法人治理活动中最抽象的客观存在,其实质是机构“运行方法与关系的总和”,运行机制主要涉及到权力输出与资源配置两块内容,调控着权力主体间管理、监督、制衡和保障的各种关系。文章根据法人治理结构的组成,主要从主体设置及对应的制度安排切入,佐以对相关机制的分析,逐渐厘清法人治理在结构化层面以权力和制度为突出存在的现实矛盾与困境。研究从私立高等教育发达程度与地理文化影响的角度选取美国、日本、台湾的私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作为重要参照对象进行梳理分析,以尝试从中获取可资借鉴的经验。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策略组块主要从政府、学校、治理结构主体三个维度来思考。政府的政治意志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安排的刚性指南,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外部政策始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风向标与土壤,它的每一项“思想”“原则”“规定”都决定着民办高校发展的步伐,甚至是存亡。民办高校自身治理结构的安排本质上就是权力、资源的配置。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发展类型(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法人决策者、管理者及其他能动主体的“执业能力”综合了“人”的行政气质、思维品质与道德情怀,对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生成组织治理文化起着潜在的基础性的作用。政府主要通过政策调节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方向与治理环境,从而匡正治理结构。高校自身主要通过内部制度与机制设计破除权力集中的壁垒,平衡各种权力主体力量,实现权力互动,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结构主体中“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动性的发挥上,通过具体行动直接对法人治理结构做出或正向或负向的安排。
柳笛[6](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构成了“民生”概念的基本范畴,并在这些生存需要的改善和满足中不断丰富着“民生”的内涵。人类对丰衣足食的向往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为了实现这一最为朴素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便使“经济”具有了最初的价值,在基础与目的的循环往复之间,展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图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是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的初心和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经济”。迈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指明了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循环贯通的基本逻辑,具体回答了在“何种发展”中“如何改善民生”这两个相互融通的问题,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掌握其运动变化的轨迹,对新时代交出“怎样做”的答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实的人”因其需要的广泛性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这既包含“吃喝住穿”的需要,也包含因“生产”所带来的“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伴随着“生产”不断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使生活不再仅仅围绕“吃喝住穿”的同时,也围绕“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延续。这个朴素的逻辑构成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运动不仅包含了来源于其二者本身相互作用的运动轨迹,也包含“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的外部条件的运动轨迹,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序地循环,反之则成为桎梏。针对“经济”和“民生”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属性和发展变化的特性,探究其之间变化规律的同时需要将二者置于纵深发展的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把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难甫平,为了实现“民生改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出于国际竞争角度考虑,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需要建立起以重工业为核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了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国家财力物力基础薄弱,社会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依赖“高积累、低消费”、“统分统配”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生活,用“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办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以牺牲“农、轻、重”比例的协调,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这一时期是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并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一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运而生,使得作为国家发展核心议题的经济建设开始成为推动国家富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在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缓解了落后地区的贫困、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实现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愈发突出,解决好这些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在经济发展中真正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产生这些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等问题掣肘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呈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党中央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关系科学认识的深化,更回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逐渐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注重积极而为的同时更注重量力而行,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以提升。总体上看,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然而,当前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鉴于此,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价值旨趣,要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成为驱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民生的层级性发展优化经济系统的供给质量。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就如何妥善地把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关系和运动规律来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发展难题。未来的发展中要在不断建设的同时汲取各国的经验教训,要克服“贫困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警惕“高福利陷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经历了以“经济与民生平行”、“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三个阶段。从二者的运动演进规律来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始终是发展的价值坐标,要在不断夯实经济发展这一“水之源、木之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二者互动的外部影响条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建设,铸就创造历史伟业。
李薪茹[7](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罗桂[8](2020)在《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变迁研究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渐趋深入,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正在经历着深层变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与施行,类型多元化、聘用形式多样化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冲突和矛盾渐趋凸显。政府权力下行带来的高校自主权扩大、市场化契约机制对教师人力资本的刺激、人事改革诱发的教师劳动纠纷,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冲突和矛盾影响着教师的履职能力和职业士气,教师劳动关系的矛盾与纠纷呈上升态势,教师权益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教师劳动关系模式的转型与变迁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梳理70年来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阐释其变迁的深层结构特征、路径依赖与动力机制,归纳其主要模式和演化趋势,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研究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构设了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系统要素,对建国70年来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进行逻辑归总,厘清其过程、特点与演进规律,以行为主体、外部环境、意识形态、规则网络为线索,从政府、市场、高校、教师等维度对建国70年来高校教师劳动关系进行深度剖析,归纳了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主要模式及发展趋势。在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演化受到多元参与主体的规训和形塑,其模式变迁是教师、高校、市场、政府等多元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借以形成复杂交互的教师劳动关系系统。教师发展的体制制约、资源分配模式的固化及权力结构的失衡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阻碍着教师劳动关系的创新和发展,而法规与政策的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的引导、外部环境的竞争和示范效应汇合成教师劳动关系跃升的强大动力。一元化、行政计划性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向契约化、合同制的多元化高校教师劳动关系转变,平衡与和谐成为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变革目标与方向。基于对建国70年来高校教师劳动关系发展历程的切片式解构和逻辑演绎,系统探究其变革的结构特征、路径依赖与动力。论文将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变迁划分为行政化和集权化、统一化和过渡性、法制化和市场化及自主化和契约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模式存在差异性。在对高校教师劳动关系主要模式进行理论演绎和历史归纳的基础上,论文认为从一元化指令走向多元主体参与共治、从身份识别转向契约规制、从边界不明走向有序法制、从冲突失衡转向和谐平衡是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必然发展趋势。
汤颖[9](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王祖霖[10](2019)在《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层学术组织是高等学校学术组织体系中直接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的组织单元和操作单位,同时也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平台,其组织结构、组织权力和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不仅决定着高等学校学术职能的顺利履行、学术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学术文化的协调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学术理念、学术活力和学术氛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多数地位,其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与部委所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结构、权力和文化的视角研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变革方向,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和学术管理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及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更好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结构功能失衡、学术权力缺位、组织文化冲突等方面。然而,学界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探讨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与问题,就是重点关注部属研究型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鉴于此,文章运用类型化分析方法和多学科分析方法,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以组织变革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以及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等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权力变革与文化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系统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接着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权力和文化分别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权力变革和文化变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以及院系层面分别提出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本研究认为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需要、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以及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的理念等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因素;而政府政策导向、内外竞争压力、教育体制改革、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等则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因素。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通过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院系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有学系、教研室、研究所和实验室四种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以及其它一些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就学系而言,地方大学、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学系作为基层教学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就教研室而言,地方学院、应用型高校、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医学学科院系、艺术学学科院系、人文社科类学科院系、工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就基层科研组织而言,地方大学相比地方学院,教学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相比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随着院系教师规模扩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理学学科院系、医学学科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就基层学术组织层级而言,不论学校规格、学校类型、院系教育层次、院系教师规模和院系学科属性,较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三级学术组织体系,极少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四级学术组织体系。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面临着职能偏差、路径依赖和科层固化的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应当遵循职能契合原则、学科发展原则和层级简化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基层学术权力具有专业性、民主性、自治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并可以划分为教师集体的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的学术权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不同层级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划分、基层学术组织权力主体中专职学术人员比重、学术权力主导的学术决策机制、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属性、行政权力介入基层学术组织学术事务与基层学术权力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基于调查分析和文献分析,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面临着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等问题。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应当遵循下移学术权力重心、明细学术权力职责和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的基本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由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和学科文化构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学科文化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基层学术组织精神文化变革、制度文化变革、行为文化变革与物质文化变革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由此确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是多类型、多层次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面临着文化变革机制缺失、文化构成要素冲突以及文化变革的碎片化等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应当遵循目标原则、整合原则和系统原则。为有效破解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权力和文化变革面临的困境,顺利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全方面的变革,需要分别在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院系层面采取相应的举措。具体而言,在政府层面,需要抓住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契机,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改革等途径推进、带动、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在高校层面,需要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实施文化战略引领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在院系层面,需要通过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二、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概念及解析 |
2.1.2 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及解析 |
2.2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2.2 公共经济理论 |
2.2.3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4 产业政策理论 |
2.3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2 产业布局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有经济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有经济布局相关研究综述 |
2.4.3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4 产业布局调整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5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6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7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 |
3.1 中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回顾及现状分析 |
3.1.1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回顾 |
3.1.2 国有经济总量布局的演变及特征 |
3.1.3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 |
3.1.4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 |
3.2 主要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国际经验 |
3.2.1 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美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概述 |
3.2.2 基于发展阶段的英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历程回顾 |
3.2.3 立足于国情的日本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演进历程 |
3.3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分析 |
3.3.1 产业结构优化的演变历程及趋势 |
3.3.2 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分析 |
3.4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
3.4.1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
3.4.2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 |
3.4.3 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新使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理论机制 |
4.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影响分析 |
4.1.1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4.1.2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4.2 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1 基于公共政策类和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2 基于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 基于制度基础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市场化的作用 |
4.3.2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政府经济干预的作用 |
4.4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1 不平衡增长理论视角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国家战略的作用 |
4.4.2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国家战略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5.1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总体影响的检验 |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3 稳健性检验 |
5.2 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异质性检验 |
5.2.1 公共政策类及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检验 |
5.2.2 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5.3 不同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3.1 公共政策类和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3.2 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4 国家发展战略视角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检验 |
5.4.1 基于国家战略相关行业的分组检验: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例 |
5.4.2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内在影响机制检验 |
5.4.3 基于国家战略相关行业的分组检验:以供给侧改革为例 |
5.4.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内在影响机制检验 |
5.5 基于国有经济产业布局维度国有资本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
5.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5.2 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5.5.3 国有股权结构分组下的异质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6.1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总体影响的检验 |
6.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3 稳健性检验 |
6.2 制度基础作用下的内在机制检验 |
6.2.1 基于对外开放程度和政治激励的调节作用检验 |
6.2.2 基于市场化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基于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检验及机制检验 |
6.3.1 基于不同区域范围的异质性检验 |
6.3.2 不同区域范围分组下基于区域特征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效应 |
6.4.1 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6.4.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6.4.3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
6.5 基于国有经济区域布局维度国有资本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
6.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5.2 国有资本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5.3 国有股权结构分组下的异质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政策建议 |
7.1 明确各类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及合理规划其战略性调整的方向 |
7.2 完善市场机制与改进政府干预方式以优化制度基础 |
7.3 服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以确保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战略性 |
7.4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空间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一)民办高校 |
(二)法人制度 |
(三)民办高校法人 |
(四)法人治理结构 |
(五)权力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高校治理的研究 |
(二)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内涵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策略的相关研究 |
(五)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一)治理理论的一般表述 |
(二)治理理论的内涵特性 |
(三)治理理论在民办高校运行中应用的适切性 |
二、组织理论 |
(一)科学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三)丛林阶段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四)当代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 |
(二)利益相关者的划分方法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的适切性 |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一、决策机构——董事会的民本化 |
(一)民办高校董事会的由来 |
(二)民办高校董事会的组成与职能 |
(三)民办高校董事会的制度规定 |
二、行政管理机构——校长班子的民办化 |
(一)民办高校校长的遴选 |
(二)民办高校校长的制度规定 |
三、学术评议机构——学术委员会的建制迁转 |
(一)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产生 |
(二)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功能 |
四、监督机构——监事会的主体培育 |
(一)民办高校监事会的来源 |
(二)民办高校监事会的存在与构成 |
五、政治保障机构——党委的空间拓展 |
(一)民办高校党委的定位与功能 |
(二)民办高校党委的制度安排 |
第四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剖析 |
一、法人治理主体权力配置失衡 |
(一)董事会权力一支独大 |
(二)“党、政、监、学”权力集体式微 |
(三)师生权力严重缺位 |
二、法人治理制度设计乏力 |
(一)董事会相关制度过于松散 |
(二)党建相关制度尚不完善 |
(三)“校、监、学”相关制度缺乏特色 |
第五章 域外私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经验参考 |
一、美国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泛化均权型 |
(一)美国私立大学的董事会 |
(二)美国私立大学的校长 |
(三)美国私立大学的教授委员会 |
(四)美国私立大学的学生组织 |
二、日本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政府控权性 |
(一)日本私立大学的理事会 |
(二)日本私立大学的监事会 |
(三)日本私立大学的评议会 |
(四)日本私立大学的校长 |
(五)日本私立大学的教授会 |
三、台湾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专业分权型 |
(一)台湾私立大学的董事会 |
(二)台湾私立大学的监察人 |
(三)台湾私立大学的校长 |
(四)台湾私立大学的校务会 |
(五)台湾私立大学的师生组织 |
第六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优化 |
一、从缺位到归位:政府的责任担当 |
(一)完善民办高校法人分类管理政策体系 |
(二)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 |
(三)扩大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治理活力 |
二、权力分割与互动:民办高校的制度与机制设计 |
(一)规范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 |
(二)建构“多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制度框架 |
(三)完善公益性“市场运行”机制 |
三、角色调适与身份认同:“主体人”的资质修为 |
(一)董事长:治理格局与公益情怀 |
(二)校长:运营思维与多维意识 |
(三)党委书记:政治意识与权力格局 |
(四)监事会主席:制衡能力与专业素质 |
(五)学术委员会主席:学术权威与学术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部分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整体上把握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1.3.2 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研究 |
1.3.3 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性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2.1.2 经济发展的目标 |
2.1.3 民生概念界定 |
2.1.4 民生改善的内涵 |
2.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逻辑 |
2.3.1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关系的媒介是“人” |
2.3.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互动机理 |
2.3.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互动关系的外部条件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推进工业化中保障民生 |
3.1 构建保障民生的经济基础 |
3.1.1 恢复经济是首要目标 |
3.1.2 土地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
3.1.3 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
3.1.4 统筹规划发展布局 |
3.2 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初步改善 |
3.3 经济条件制约民生改善水平 |
3.3.1 国家财政积累薄弱 |
3.3.2 工业化发展依赖“高积累、低消费” |
3.3.3 农、轻、重比例关系让步于工业体系发展 |
3.4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低水平的平衡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
4.1 民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
4.1.1 农业是发展生产的核心 |
4.1.2 解决贫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 |
4.1.3 注重效率与公平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
4.1.4 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的基本目的 |
4.2 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新面貌 |
4.2.1 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
4.2.2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
4.2.3 多种所有制经济保障就业 |
4.2.4 脱贫减贫取得显着成就 |
4.3 “经济先行”使民生改善面临瓶颈 |
4.3.1 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
4.3.2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直接影响 |
4.3.3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间接影响 |
4.4 “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坐标 |
第5章 新时代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 |
5.1 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
5.1.1 明确改善民生新思路 |
5.1.2 拓宽民生改善边界 |
5.1.3 高质量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
5.1.4 优化保障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
5.2 新时代民生改善的新成就 |
5.3 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 |
5.4 使民生改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5.4.1 民生改善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源 |
5.4.2 民生改善优化供给质量 |
5.4.3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 |
第6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经验梳理及未来展望 |
6.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规律认识 |
6.1.1 二者平行发展阶段 |
6.1.2 民生为标,经济先行 |
6.1.3 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 |
6.2 警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不良的弊端 |
6.2.1 贫困陷阱 |
6.2.2 中等收入陷阱 |
6.2.3 高福利陷阱 |
6.3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未来展望 |
6.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
6.3.2 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
6.3.3 不断完善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
6.3.4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专业结构调整 |
三、产业需求 |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适配理论 |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案例研究方法 |
二、案例选择 |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
第三节 案例描述 |
一、案例背景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变迁研究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促使高校教师劳动关系转型与变迁 |
1.1.2 高校人事制度变革助推教师劳动关系模式塑造与演化 |
1.1.3 矛盾与冲突的激发呼唤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模式创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劳动关系 |
1.3.2 劳动关系系统 |
1.3.3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 |
1.4 文献综述 |
1.4.1 劳动关系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
1.4.2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 |
1.4.3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治理与趋势研究 |
1.4.4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理论框架与系统要素 |
2.1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历史制度主义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分析框架 |
2.2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系统要素 |
2.2.1 行为主体:劳动关系形成的利益相关者 |
2.2.2 系统环境:劳动关系变迁的外生变量 |
2.2.3 意识形态:劳动关系转型的内部驱动 |
2.2.4 规则网络: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制结构 |
第3章 改革开放之前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1949-1977) |
3.1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
3.2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深层结构特征 |
3.2.1 劳动关系行政化和集权化 |
3.2.2 劳动关系形式与任用方式单一 |
3.2.3 参与主体二元化 |
3.3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路径依赖 |
3.3.1 教师职业身份的制约 |
3.3.2 资源分配模式的固化 |
3.3.3 高校的自主权藩篱 |
3.4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动力机制 |
3.4.1 国家法规和政府政策的引导 |
3.4.2 外部环境的竞争和示范效应 |
3.4.3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推进 |
第4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1978-1985) |
4.1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
4.2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深层结构特征 |
4.2.1 劳动关系统一化和过渡性 |
4.2.2 劳动关系形式政府主导 |
4.2.3 劳动矛盾的调解方式单一 |
4.3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路径依赖 |
4.3.1 教师发展体制的制约 |
4.3.2 参与主体的目标离斥 |
4.3.3 高校与政府的权力偏差 |
4.4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动力机制 |
4.4.1 国家法规和政府政策的引导 |
4.4.2 外部环境的竞争和示范效应 |
4.4.3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1986-2012) |
5.1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
5.2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深层结构特征 |
5.2.1 劳动关系法制化和市场化 |
5.2.2 劳动关系形式的多样化 |
5.2.3 参与主体多元 |
5.3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路径依赖 |
5.3.1 人才计划的市场化悖论 |
5.3.2 资源分配模式的固化 |
5.3.3 教师与高校的权利失衡 |
5.4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动力机制 |
5.4.1 国家法规和政府政策的引导 |
5.4.2 高校内部权利结构的调整 |
5.4.3 外部环境的竞争和示范效应 |
第6章 十八大以来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2013-现在) |
6.1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
6.2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深层结构特征 |
6.2.1 劳动关系自主化和契约化 |
6.2.2 劳动关系形式与聘用方式多样 |
6.2.3 劳动矛盾调解方式多元化 |
6.3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路径依赖 |
6.3.1 效益化管理对职业初心的侵蚀 |
6.3.2 教师职业的稳定性风险 |
6.3.3 教师与高校的目标冲突与权利失衡 |
6.4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动力机制 |
6.4.1 多元驱动及权力结构的调整 |
6.4.2 外部环境的竞争和示范效应 |
6.4.3 政府和高校的权职关系转型 |
第7章 当代中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主要模式与发展趋势 |
7.1 当代中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主要模式评析 |
7.1.1 行政化和集权化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 |
7.1.2 统一化和过渡性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 |
7.1.3 法制化和市场化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 |
7.1.4 自主化和契约化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 |
7.2 当代中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1.1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系统构成的四个要素 |
8.1.2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动力 |
8.1.3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变迁历程与演进趋势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情况 |
(9)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内在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 |
2.1.2 基层学术组织 |
2.1.3 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2.2 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
2.2.1 组织变革理论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3 内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
3.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 |
3.1.1 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需要 |
3.1.2 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的需要 |
3.1.3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要求 |
3.1.4 组织领导与组织成员的理念 |
3.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 |
3.2.1 政府政策导向 |
3.2.2 内外竞争压力 |
3.2.3 教育体制改革 |
3.2.4 社会发展需求 |
3.2.5 信息技术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 |
4.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形式 |
4.1.1 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1.2 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调查分析 |
4.2.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科研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层级的调查分析 |
4.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困境 |
4.3.1 职能偏差 |
4.3.2 路径依赖 |
4.3.3 科层固化 |
4.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则 |
4.4.1 职能契合原则 |
4.4.2 学科发展原则 |
4.4.3 层级简化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5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权力变革 |
5.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及特征 |
5.1.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 |
5.1.2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 |
5.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运行及职责的调查分析 |
5.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5.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困境 |
5.3.1 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 |
5.3.2 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 |
5.3.3 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 |
5.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原则 |
5.4.1 下移学术权力重心 |
5.4.2 明晰学术权力职责 |
5.4.3 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变革 |
6.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及功能 |
6.1.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 |
6.1.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功能 |
6.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调查分析 |
6.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6.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困境 |
6.3.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机制缺失 |
6.3.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构成要素冲突 |
6.3.3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碎片化 |
6.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原则 |
6.4.1 目标原则 |
6.4.2 整合原则 |
6.4.3 系统原则 |
6.5 本章小结 |
7 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7.1.1 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2 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带动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3 以学术评价机制改革引导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2 高校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1 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 |
7.2.2 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 |
7.2.3 实施文化战略引导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 |
7.3 院系层面的政策建议 |
7.3.1 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 |
7.3.2 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 |
7.3.3 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迟也迪. 吉林大学, 2021(02)
- [3]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4]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D]. 刘爽. 吉林大学, 2020(03)
- [6]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柳笛. 吉林大学, 2020(01)
- [7]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8]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模式变迁研究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罗桂.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9]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10]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 王祖霖.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