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B/T1号标准将做重大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陈正山[1](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王鹏辉[4](2021)在《西部盐湖环境下涂层钢筋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西部盐湖、盐渍土地区土壤中含大量的氯盐、硫酸盐、碳酸盐等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的盐类,使得普通钢筋混凝土建筑在此地区不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通常在远早于设计年限发生破坏。而氯氧镁水泥混凝土(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concrete-MOCC)作为一种镁质胶凝体系混凝土,不经改性在此地区就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但是MOCC中钢筋极易发生锈蚀的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采用涂层对钢筋进行防护,来防止其锈蚀。然而,西部地区昼夜温差大、风沙大、紫外线强,因此在防止钢筋锈蚀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对涂层钢筋氯氧镁水泥混凝土(Coated reinforc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concrete-CRMOCC)的服役性能影响。本文,根据西部盐湖、盐渍土地区的环境以及MOCC的特点,设计CRMOCC协同工作性能试验来研究涂层钢筋与MOCC的协同工作性能。系统开展典型环境下CRMOCC、氯氧镁水泥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concrete-RMOCC)长期溶液浸泡试验,研究涂层对钢筋保护过程中的长期稳定性及CRMOCC的整体耐久性。设计CRMOCC、RMOCC高低温交变试验,研究CRMOCC、RMOCC在高低温作用下的退化规律。通过CRMOCC、RMOCC恒电流通电加速试验和X-CT试验,研究钢筋锈蚀及锈胀裂缝的空间发展规律。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在传统裂缝几何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对CRMOCC、RMOCC在高低温试验和恒电流通电加速试验过程中的裂缝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基于Copula函数,以相对锈蚀评价参数?1、相对动弹性模量评价参数?2、相对质量评价参数?3作为退化指标,进行了两因素、三因素作用下的CRMOCC整体耐久性可靠度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盐雾试验、电化学试验、拉伸试验、植筋拉拔试验,从涂层对钢筋的保护性能、外荷载作用下涂层的完整性、涂层作用下钢筋的粘结力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对CRMOCC的协同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GH(富锌环氧树脂)涂层和沥青涂层而言,当GH涂层厚度为0.3 mm、YP沥青涂层厚度为0.4 mm时CRMOCC的协同工作性能最好。(2)对CRMOCC、RMOCC进行了长期溶液浸泡试验,以反映钢筋锈蚀的腐蚀电流密度、裂缝开展的ω2、质量损失的ω3作为耐久性评价参数,研究CRMOCC、RMOCC的整体耐久性退化过程。研究表明:在四种环境下的(涂层)钢筋锈蚀程度关系为:氯盐环境>硫酸盐环境>潮湿环境>干燥环境。氯盐环境下有损GH涂层钢筋在180 d已达到低锈蚀状态。在干燥环境下YP沥青对钢筋的保护效果要好于氯盐环境、硫酸盐环境和潮湿环境。ω2、ω3在退化过程中近似服从线性退化规律,ω2在退化过程中表现的更为敏感。(3)为了得到CRMOCC在三个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可靠度退化规律,以ω1、ω2、ω3作为退化指标,在Copula函数的基础上进行建模,结果表明:在单因素作用下S(t1)、S(t2)、S(t3)分别在20000 d、16000 d、18000 d时可靠度为零。在双因素作用下,以二元Gumbel-Copula函数作为连接函数,CRMOCC在13000 d时可靠度为零。在三因素作用下,以三元Clayton-Copula函数作为连接函数,CRMOCC在10390 d时可靠度为零。(4)通过高低温试验、恒电流通电加速试验研究CRMOCC、RMOCC在高低温变化、恒电流通电加速过程中的(涂层)钢筋锈蚀、裂缝发展、质量损失退化规律,并采用人工识别、边缘检测、阈值分割、K-means聚类算法对试件表面裂缝发展进行了捕捉。研究表明:GH涂层、YP涂层可以很好的保护钢筋锈蚀。对于同时期的ω2、ω3而言保护层厚度越大,其降低速率越小,ω2在试件的退化过程中更为敏感。虽然边缘检测、阈值分割、K-means聚类算法都可以实现试件表面裂缝捕捉,但是精确度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5)以恒电流通电加速下的CRMOCC退化为研究对象,采用X-CT研究了其在退化过程中的钢筋锈蚀和锈胀裂缝发展的空间规律。结果表明:钢筋锈蚀始于钢筋和氯氧镁水泥界面破坏处。随着钢筋的不断锈蚀,锈蚀物逐渐遍布钢筋的整个表面并向水泥浆中扩散。裂缝的开展始于钢筋的一个外表面,裂缝的发展和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界面过渡区有关,并按着界面过渡区的方向发展,MOCC界面过渡区形成的针状产物是导致薄弱面存在的关键原因。LG(裸钢)、YP试件表面裂缝开展宽度分别与钢筋体积损失和锈蚀物体积发展呈线性关系,LG钢筋体积损失与锈蚀物增长呈指数关系,YP钢筋体积损失与锈蚀物增长呈线性关系,LG试件表面裂缝宽度与裂缝体积增长呈指数关系,YP试件表面裂缝增长与裂缝体积呈线性关系。对于LG-A和YP-A组试件,同时期钢筋的实际锈蚀率和理论锈蚀率分别为10.72%、10.05%、13.47%、18.81%。(6)采用X-CT和GLCM图像分析方法对RMOCC在锈胀力作用下的表面、内部细观损伤进行分析。采用GLCM的四个特征值(对比度、相关性、能量、均质性)来反映细观损伤变化,并对四个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混凝土试件损伤的逐渐增大,对比度值呈增大趋势,而相关性、均质性、能量值呈减小趋势。对对比度、相关性、能量、均质性四组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均服从正态分布。对GLCM的四个特征值进行可靠度竞争失效分析得出,采用均质性特征值对混凝土在锈胀力作用下的退化规律进行评价更合适。通过对混凝土试件损伤前后的热力图进行分析,得出损伤前后,矩阵峰水平投影的带宽显着减小,且随着损伤的逐渐增加,矩阵峰沿着矩阵主对角线延伸。ROI区域大小的选择对GLCM中四个特征值的大小有一定影响,但是不会改变其发展规律,含裂缝ROI区域越小,对比度越大,而其他三个特征值的变化波动不大。
李小龙[5](2020)在《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标准化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国家和海南省高度重视,旅游标准化工作能够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推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作为旅游标准化工作推进的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行业规范化管理的蓝图和技术支撑,成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最重要抓手。本文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抢抓历史机遇,复盘了国内外旅游标准化研究的精髓,并做出归纳和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打下了科学的研究基础,基于对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的解读,考虑到建设旅游标准体系要符合本地实际、体现地方特色、覆盖产业各相关要素,从而引领各地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并将视角锁定在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在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状况和总结了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后,提出了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的问题以及建议,然后根据系统原则和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尝试构建一套适度超前的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框架,并逐个分析各子体系应制定的标准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预期给产业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空间,在新业态出现时便建立适宜的标准,从而引领新业态科学、规范的发展,为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此地方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既符合标准体系基础理论要求,又与海南省旅游业自身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相吻合,于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既是探究本省旅游强省之路,又能为其他省份构建或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足部防护安全鞋》标准编制组[6](2019)在《《足部防护 安全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文中研究指明足部防护安全鞋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 21146—2007《个体防护装备职业鞋》、GB 21147—2007《个体防护装备防护鞋》、GB21148—2007 《个体防护装备安全鞋》和GB12011—2009《足部防护电绝缘鞋》。本标准以GB21148—2007为主体,整合了GB 21146—2007、GB21147—2007和GB 12011—2009的部分内容。本标准与GB 21148—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梁兵[7](2018)在《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通过调查分析红河烟区烟叶品质与生态环境因子状况及关系,并以生态环境因素为依据对烟区进行区划和质量风格特征定位。在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影响红河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开展调控技术研究,集成匹配红河烟区生态环境优势的优质特色烤烟生产关键技术体系,有利于实施红河独特红土高原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布局,有利于实施“原料差异化”战略和特色原料供给,有利于卷烟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红河州各植烟区县烟叶品质特征表明:整体上红河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含量均值在适宜范围内或接近于适宜范围,烟叶感官质量以弥勒、泸西两县总分最高,其余各县区评吸总分差异不显着。总体表现为:香气质、香气量充足,烤烟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2.通过对红河烟区植烟气象条件、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红河州烤烟大田期的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气象条件,以及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适宜优质烤烟生长需求,87.24%的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Ⅲ级,适宜性较好;但12.76%植烟土壤适宜性属于Ⅳ级,适宜性稍差。且48.66%植烟土壤有效硼和17.34%土壤交换性镁离子含量偏低,需调整调整现有施肥方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以此为基础,将红河烟区划分为3个主要生态类型区域,并明确各生态类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1区包括弥勒和泸西两县的15个乡镇,植烟面积2.08万hm2,属于高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完全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2区包括弥勒、石屏、建水和开远4县共25个乡镇,植烟面积1.67万hm2,属于中纬中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能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3区包括建水、个旧、蒙自和屏边4县共14个乡镇,植烟面积0.66万hm2,属于低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基本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3.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河烟区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烟叶品质特征及配方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 3个生态种植区域的烟叶品质特征:生态1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清甜香最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优,回甜性好,有11.1%可做高端原料,42.6%用于一类原料,46.3%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2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较好,清甜香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较优,回甜性较好,有3.7%可做高端原料,27.8%用于一类原料,61.1%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3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一般,清甜香、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与回甜性不如1区和2区烟叶,有11.1%用于一类原料,66.7%用于二三类原料,22.2%用于四五类原料。通过与云南其他典型烟区(昆明、曲靖和保山)的生态条件、烟叶品质对比分析,从烤烟种植生态特色、烟叶质量特色以及配方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红河州烟叶原料风格特色。种植生态特色:红河烟区属于中低海拔、大田均温较高、降雨量中等、较强日照区域,土壤养分相对协调。烟叶质量特色:糖、总氮和烟碱含量适宜,钾含量中等;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香气质细腻,香气量充足,透发性好,香气厚实绵长,吃味饱满,浓度浓,杂气有,刺激稍大。配方功能:在卷烟配方中承担强化烟气、夯实烟气底韵、增强香气浓度和透发性的作用。4.通过开展红河烟区气象因子、植烟土壤因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揭示了红河烟区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烤烟大田期气候条件(降雨量、均温、日照时数等)是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并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明显,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较高,且变幅较小;而土壤理化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有显着影响,且植烟土壤硼和镁元素的缺乏是制约红河烟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需针对关键因素开展优化技术研究。5.针对影响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开展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研究。红河烟区中低海拔段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提前10d,高海拔条件下的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与常规移栽节令相同;利用GIS技术对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种植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区划,结合不同海拔段最佳移栽时间,明确了红河各县(市)不同海拔段小苗膜下最适宜栽烟时段;烟区适宜的施肥方法为:有机肥料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5%~50%,硼肥基施1.50kg/hm2或者75mL/hm2兑水225kg喷施,镁肥60kg/hm2掺拌细土 150kg塘施或者15mL兑水15kg叶面喷施。
张书铭[8](2018)在《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天然气是一种由沼气经过净化提纯工艺生产的生物质燃气,其安全性能好、单位热值高,是一种较为优质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国家对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的支持,我国生物天然气行业正在迅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内专门针对生物天然气制定的标准缺失严重,未形成完整的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现有标准难以满足生物天然气行业的发展需求。为促进生物天然气行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急需开展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工作。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生物天然气产业对于标准的需求。一是通过对生物天然气产业构成的分析,明确了生物天然气产业各环节的标准需求;二是通过对赤峰元易、民和牧业、安平和临漳四处生物天然气工程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实际工程建设运行中对标准的需求;三是通过对国内外生物天然气现有标准的归纳分析和比较,提出国内生物天然气标准研究的重点方向。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需求主要集中在原料收贮运和预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厌氧发酵和提纯净化工艺及产品质量要求等方面。以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构成特点,本文构建了包含级别维、过程维和对象维的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专业结构图。结构图以沼气工程和净化提纯工程为核心,突出产业体系的建立和产品的商业化。参照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和要求》,编制生物天然气标准明细表。生物天然气标准明细表分为行业基础标准、行业通用标准和行业专用标准三个层次,包括术语及制图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验收标准、试验方法、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等7类标准。生物天然气明细表中共计51项标准,其中3项现行标准、4项在编标准、44项待编标准。本文作者在对生物天然气产品标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参与了《生物天然气产品质量》和《沼气提纯后进入天然气管网接网》两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生物天然气产品质量》主要规范生物天然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测规则;《沼气提纯后进入天然气管网接网》主要规范沼气提纯以及提纯后进入天然气管网的输配、利用、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两项标准的制定将有利于推动生物天然气的商品化进程,促进生物天然气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张芳源[9](2017)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标准迅速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但是标准规范不统一成为公共文化机构间的合作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服务融合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实际调查法、推导衍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开展研究。本文首先以标准化理论、系统论、生命周期理论和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设计并探讨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概念层、规范层、设计层、开发层、应用层和评价层。其中,概念层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定义及特征;规范层探讨了标准体系设计的约束因素,包括构建目标、动因、依据和原则4个方面;设计层、开发层和应用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评价层的研究仅表现在对该标准体系应用评价进行了浅析。(1)设计层。设计层从国家、研究和标准成果3个方面分析了构建条件;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构建视角、思路和方法。构建视角包括性质维、级别维、层次维和内容维;构建思路是从体系假设到体系形成层层递进;构建方法是自上而下分解映射和自下而上聚合推导相结合的方法。(2)开发层。基于设计层的四维视角,本文构建了顶层结构包括基础性标准、数字资源融合标准、数字服务融合标准和管理类标准的标准体系框架;同时,结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标准、各类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内容体系和标准化模型确定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融合标准内容体系。并通过主题范围确定、相关标准的计量分析和对文化标准化领域专家的调研确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所应重点建设的标准和优先事项,包括元数据标准、术语融合标准等多项标准。其中,元数据融合的实现策略既包括统一元数据格式和使用元数据互操作技术,还提出组织技术策略;术语标准融合建议建立功能强大的叙词表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检索效率。此外,本层还对标准化文件体系进行了设计,改进了现有标准编写中缺少版权页的问题,提出标准文件中广泛使用参考实例的建议。(3)应用层。本文从影响应用的因素、应用过程和应用方法方面提取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应用模型特征;探讨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的应用成本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发现该标准体系可能的应用瓶颈,探讨应用策略。从应用角度,建立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过程和评价管理的应用评价模型。
陈云鹏[10](2016)在《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农业应用》文中认为“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农业应用”属于文献计量学与标准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本课题研究来源于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引用的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项目号:252013Y-3059)。文献计量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引文分析法、时间维度分析法和空间维度分析法为基本框架的研究方法体系,是图书情报学领域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计量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网络信息、科学数据等方面,尚未涉足标准文献领域。标准文献作为体现标准化科学与技术进步的最佳实践成果,具有重要的科技情报价值,将文献计量学方法与标准文献有机结合,构建标准计量分析方法有利于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向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选题旨在构建适用于标准文献的计量分析方法,既有利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展,也有利于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的完善。本文从标准计量分析的需求入手,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标准文献特点,构建了基于采用关系的五维度标准采用影响力评价方法、基于被使用的标准文献半衰期算法、基于被使用的标准文献水平评价方法。(1)构建了五要素模型的标准文献采用影响力评价方法,以标准的采用关系入手,从采用强度、采用效度、采用粘度、采用广度和采用转化速度五个维度,构建了标准才行采用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五要素模型作为定量测定标准文献采用影响力的方法,具有评价指标全面、可量化的优点,通过ISO标准对我国推荐性国家标准采用影响力的实证分析看,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较全面、客观的反映出标准采用影响力的相关要素。可以将五要素模型作为定量测度标准采用影响力的方法。(2)基于标准文献具有不同于其他科技文献的特点,无法直接使用引用标准来体现标准被使用的情况。本文研究发现企业自我声明使用的标准数据可以较准确的反映标准被企业使用的情况并基于企业自我声明使用的标准数据,结合标准文献特点,构建了适用于标准文献的半衰期新算法,使用此方法对我国国家标准进行了半衰期的实证分析,发现了我国国家标准的老化特点。(3)通过比对分析标准引用与论文引用和专利引用的异同点,发现标准引用无法作为评价标准水平的指标。并基于标准文献具有不同于其他科技文献的特点,无法直接使用引用标准来体现标准被使用的情况。本文构建了基于企业自我声明使用数据的标准水平评价指标。(4)通过将标准文献半衰期计算方法和标准采用影响力方法在农业标准进行的实证分析,证明标准计量分析方法可以较好运用到农业标准数据的分析当中。
二、GB/T1号标准将做重大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B/T1号标准将做重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及气象 |
2.1.3 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相古地理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
2.3.2 地热异常构造 |
2.3.3 地温场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测试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矿物岩石特征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2.4 稀土元素特征 |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组份特征 |
3.3.2 微量组分特征 |
3.3.3 稀土元素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1 地质成因类型 |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样品测试 |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
5.2.1 热矿水起源 |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
5.2.5 热储温度估算 |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
5.5.1 碳同位素 |
5.5.2 锶同位素 |
5.5.3 硫同位素 |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
6.1.1 热储层和盖层 |
6.1.2 构造 |
6.1.3 水源 |
6.1.4 热源 |
6.1.5 物质来源 |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1 流行病学调查 |
7.1.1 调查方法 |
7.1.2 调查结果 |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西部盐湖环境下涂层钢筋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OC制品研究现状 |
1.2.2 钢筋锈蚀对粘结力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RMOCC加速退化研究现状 |
1.2.4 钢筋混凝土退化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5 CRMOCC耐久性可靠度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西部地区盐湖环境CRMOCC耐久性试验方案设计 |
2.1 西部盐湖地区环境调研 |
2.1.1 我国盐湖分布 |
2.1.2 西部盐湖物理化学特征 |
2.1.3 西部盐湖大气含盐量 |
2.1.4 西部气候特征 |
2.2 原材料 |
2.2.1 氧化镁 |
2.2.2 氯化镁 |
2.2.3 Ⅰ级粉煤灰 |
2.2.4 细集料 |
2.2.5 粗集料 |
2.2.6 耐水剂 |
2.2.7 减水剂 |
2.2.8 水 |
2.2.9 钢筋 |
2.2.10 GH涂层 |
2.2.11 沥青涂层 |
2.2.12 MOCC配合比 |
2.3 试件制备 |
2.3.1 涂层钢筋制备 |
2.3.2 沥青试件制备 |
2.3.3 SEM试件制备 |
2.3.4 XRD试件制备 |
2.3.5 CRMOCC、RMOCC试件制备 |
2.4 试验方案设计 |
2.4.1 CRMOCC协同工作性能研究 |
2.4.2 溶液浸泡试验方案设计 |
2.4.3 高低温交变下耐久性试验方案设计 |
2.4.4 恒电流通电加速试验方案设计 |
2.4.5 微观试验方案 |
2.5 试验方法 |
2.5.1 电化学试验方法 |
2.5.2 超声波测试方法 |
2.5.3 X-CT试验方法 |
2.5.4 微观试验方法 |
2.6 西部地区盐湖环境下CRMOCC、RMOCC退化指标设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部地区盐湖环境CRMOCC协同工作性能研究 |
3.1 涂层类型及厚度对钢筋防护效果研究 |
3.1.1 极化曲线试验结果分析 |
3.1.2 EIS试验结果分析 |
3.2 外荷载作用下涂层完整性研究 |
3.3 涂层钢筋粘结性能研究 |
3.3.1 粘结力计算公式 |
3.3.2 试件破坏形式 |
3.3.3 植筋拉拔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溶液浸泡环境下CRMOCC和 RMOCC长期耐久性研究及可靠度分析 |
4.1 极化曲线结果分析 |
4.2 EIS结果分析 |
4.3 超声波和质量变化结果分析 |
4.4 MOCC和沥青的微观分析 |
4.4.1 MOCC微观分析 |
4.4.2 YP沥青微观形貌分析 |
4.5 基于Copula函数的CRMOCC长期耐久性可靠度分析 |
4.5.1 Copula函数理论基础 |
4.5.2 常见的几种Copula函数 |
4.5.3 Copula函数的相关系数 |
4.5.4 基于Copula函数的建模步骤 |
4.5.5 基于Copula函数的可靠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低温作用下CRMOCC和 RMOCC耐久性研究及退化规律分析 |
5.1 电化学试验结果分析 |
5.1.1 极化曲线试验结果分析 |
5.1.2 EIS试验结果分析 |
5.2 超声波和质量变化结果分析 |
5.3 图像分割相关理论 |
5.4 高低温作用下RMOCC裂缝识别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恒电流通电加速下CRMOCC和 RMOCC耐久性研究及退化规律分析 |
6.1 电化学试验结果分析 |
6.1.1 极化曲线试验结果分析 |
6.1.2 EIS试验结果分析 |
6.2 超声波和质量变化结果分析 |
6.3 恒电流通电加速下RMOCC裂缝识别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恒电流通电加速下CRMOCC和 RMOCC钢筋锈蚀及锈胀裂缝空间特征研究 |
7.1 X-CT相关理论 |
7.2 X-CT图像分析方法 |
7.3 CRMOCC、RMOCC锈胀裂缝和钢筋锈蚀物的定量研究 |
7.3.1 裂缝量化结果分析 |
7.3.2 钢筋锈蚀物的量化分析 |
7.4 锈蚀物与锈胀裂缝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7.5 裂缝分布的非均匀性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GLCM理论的MOCC锈胀裂缝劣化规律研究 |
8.1 GLCM相关理论 |
8.2 表面裂缝图像、CT切片的GLCM统计分析 |
8.2.1 特征值选取验证 |
8.2.2 特征值计算 |
8.2.3 分区对特征值的影响规律研究 |
8.2.4 混凝土GLCM损伤特征值分析 |
8.3 混凝土GLCM特征值可靠性退化分析 |
8.4 MOCC细观损伤的GLCM热力图分析 |
8.4.1 MOCC表面裂缝细观分析 |
8.4.2 MOCC内部裂缝细观分析 |
8.5 结论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图表 |
A论文附图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B.1 发表学术论文 |
B.2 专利申请 |
B.3 获奖情况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国外旅游标准化研究综述 |
(2)国外旅游标准体系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旅游标准化研究 |
(2)旅游标准体系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标准、标准化、旅游标准化 |
2.2 标准体系、旅游标准体系 |
2.3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
2.3.1 历史机遇 |
2.3.2 概念阐释 |
2.3.3 建设路线分析 |
3 国内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概述 |
3.1 国外旅游标准化发展概述 |
3.1.1 国际组织的旅游标准化 |
3.1.2 发达国家的旅游标准化 |
3.2 我国旅游标准化发展概述 |
3.2.1 初级萌芽阶段 |
3.2.2 发展完善阶段 |
3.2.3 逐渐成熟阶段 |
3.2.4 小结 |
3.3 海南省旅游业及旅游标准化发展分析及存在问题 |
3.3.1 海南旅游业发展分析 |
(1)发展优势 |
(2)劣势分析 |
3.3.2 海南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 |
(1)海南旅游标准化发展轨迹 |
(2)地方旅游标准体系构建 |
(3)旅游标准制定和实施 |
(4)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 |
3.3.3 存在问题 |
(1)标准制定滞后于海南旅游产业发展 |
(2)旅游标准实施的有效性不显着,宣贯力度有待加强 |
(3)旅游标准化人才严重缺乏 |
(4)现行旅游地方标准出现“老化”、“地域限制”等问题 |
4 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总体思路 |
4.2 构建方法与原则 |
4.2.1 构建方法 |
4.2.2 构建基本原则 |
(1)目标要明确 |
(2)要全面成套 |
(3)层次要适当 |
(4)要划分清楚 |
4.3 框架结构 |
4.3.1 总体构成 |
4.3.2 基础标准体系构成 |
4.3.3 消费供给标准体系构成 |
4.3.4 消费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
4.3.5 国际化标准体系构成 |
4.4 标准体系项目研究 |
4.4.1 基础标准体系JC1 |
(1) 指南、指引、导则JC101 |
(2) 术语、代号、缩略语JC102 |
(3) 图形、标识、符号JC103 |
4.4.2 消费供给标准体系XG2 |
(1) 旅游产品与业态XG201 |
(2) 生态资源与规划XG202 |
(3) 旅游目的地XG203 |
(4) 品牌建设XG204 |
(5)信息技术与服务XG205 |
4.4.3 消费环境标准体系XH3 |
(1) 消费安全与应急XH301 |
(2) 公共设施与服务XH302 |
(3) 人力资源保障XH303 |
(4) 资金(金融)保障XH304 |
(5) 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价XH305 |
4.4.4 国际化标准体系GJ4 |
(1) 国际化设施GJ401 |
(2) 国际化服务GJ402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1:明细表 |
附件 2:明细表(国际相关标准和发达国家相关标准、我国港澳台地区标准) |
附件 3:明细表(建议制订修订地方标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6)《足部防护 安全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
3.1安全鞋safety footwear |
3.2皮革leather |
3.3橡胶rubber |
3.4聚合材料polymeric materials |
3.5内底insole |
3.6鞋垫insock |
3.7衬里lining |
3.8花纹cleat(s) |
3.9刚性外底rigid outsole |
3.10发泡外底cellular outsole |
3.11防刺穿垫peneteation-resistant insert |
3.12保护包头toecap |
3.13鞋座区域seat region |
3.14导电鞋conductive footwear |
3.15防静电鞋antistatic footwear |
3.16电绝缘鞋electrically insulating footwear |
3.17混合鞋hybrid footwear |
4分类、式样和标记 |
4.1分类 |
4.2式样 |
4.3标记 |
5基本要求 |
5.1总则 |
5.2成鞋 |
5.3鞋帮 |
5.4前帮和后帮衬里 |
5.5鞋舌 |
5.6内底和鞋垫 |
5.7.1设计 |
6防护性能 |
6.1总则 |
6.2足趾保护 |
6.3抗刺穿性 |
6.4电性能 |
6.5耐恶劣环境性能 |
7附加要求 |
7.1总则 |
7.2鞋座区域能量吸收 |
7.3防水性 |
7.4跖骨保护 |
7.5踝保护 |
7.6防切割 |
7.7鞋帮透水性和吸水性 |
7.8外底耐热接触性 |
7.9外底耐油性 |
8标识 |
9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 |
9.1一般要求 |
9.2电性能 |
9.2.1导电鞋 |
9.2.2防静电鞋 |
9.2.3电绝缘鞋 |
9.2.4鞋垫 |
(7)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烟叶质量评价方法与烤烟种植区划 |
1.1.2 我国不同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分区 |
1.1.3 植烟生态环境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1.4 栽培措施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2 红河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产值产量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红河州烟叶品质特征 |
2.3.2 红河州烤烟产量和效益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红河烟区植烟生态环境分析及区域划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气象因子 |
3.2.2 土壤样品采集 |
3.2.3 检测方法 |
3.2.4 评价指标 |
3.2.5 数据统计 |
3.3 气象因素 |
3.3.1 年降雨量 |
3.3.2 年均温 |
3.3.3 年日照时数 |
3.4 土壤肥力 |
3.4.1 样品分布 |
3.4.2 土壤质地 |
3.4.3 土壤肥力及其评价 |
3.4.4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 |
3.5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
3.5.1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 |
3.5.2 红河烟区不同生态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3.6 讨论 |
3.7 结论 |
4 红河烟区各生态区域烟叶质量风格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 |
4.3.2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产量、质量、评吸总分及差异 |
4.3.3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风格与感官质量评价 |
4.3.4 红河生态因子与烟叶品质特征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 |
5.1 引言 |
5.2 不同海拔烤烟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适宜性区划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红河烟叶品质提升施肥技术 |
5.4.1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技术 |
5.4.2 硼肥、镁肥合理使用技术 |
5.5 讨论 |
5.6 结论 |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生物天然气标准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生物天然气标准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生物天然气标准研究现状 |
1.3 标准体系研究综述 |
1.3.1 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 |
1.3.2 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生物天然气产业标准需求分析 |
2.1 生物天然气产业构成分析 |
2.1.1 原料收集 |
2.1.2 沼气生产 |
2.1.3 净化提纯 |
2.1.4 产品应用 |
2.1.5 生物天然气产业链的标准需求 |
2.2 生物天然气工程案例分析 |
2.2.1 赤峰元易生物天然气工程概况及分析 |
2.2.2 民和牧业生物天然气工程概况及分析 |
2.2.3 安平生物天然气工程概况及分析 |
2.2.4 临漳生物天然气工程概况及分析 |
2.2.5 生物天然气工程的标准需求 |
2.3 生物天然气现有标准分析 |
2.3.1 国内生物天然气现有标准分析 |
2.3.2 国外生物天然气现有标准分析 |
2.3.3 国内外生物天然气标准对比分析 |
2.4 生物天然气标准的需求和标准体系建立的意义 |
2.4.1 生物天然气标准的需求 |
2.4.2 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建立的意义 |
第3章 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构建 |
3.1 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
3.1.1 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构建依据 |
3.1.2 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
3.1.3 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
3.2 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
3.3 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
3.3.1 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 |
3.3.2 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结构图 |
3.3.3 生物天然气标准明细表 |
3.3.4 生物天然气标准统计表 |
3.3.5 编制说明 |
3.4 优先编制的标准建议 |
第4章 生物天然气产品质量标准制定 |
4.1 范围 |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3 术语和定义 |
4.4 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 |
4.5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
4.6 输送、存储和使用 |
4.7 检验 |
4.8 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
第5章 沼气提纯后进入天然气管网接网标准制定 |
5.1 范围 |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5.3 术语和定义 |
5.4 总则 |
5.5 沼气提纯 |
5.6 生物天然气输送 |
5.7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
5.8 检验 |
5.9 维护 |
5.10 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相关术语和研究对象 |
1.1.1 相关术语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我国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本文创新点 |
2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标准化理论 |
2.1.2 系统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
2.2 理论框架 |
2.2.1 理论框架的提出 |
2.2.2 理论要素的分析 |
2.2.3 概念层研究 |
2.2.4 规范层研究 |
3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
3.1 构建的基本条件 |
3.2 构建视角选择 |
3.2.1 标准体系设计角度的相关研究 |
3.2.2 标准体系设计角度的范例 |
3.2.3 标准体系框架构建视角选定 |
3.3 构建思路拟定 |
3.3.1 构建过程角度 |
3.3.2 内容构建角度 |
3.4 构建方法设计 |
3.4.1 基本构建方法 |
3.4.2 自上而下分解映射 |
3.4.3 自下而上聚合推导 |
4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设计 |
4.1 标准体系内容结构的确定 |
4.1.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合内容的特征 |
4.1.2 各类数字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
4.1.3 标准化模型 |
4.2 标准体系表 |
4.2.1 标准体系表构成 |
4.2.2 标准体系多层级结构设计 |
4.2.3 分层结构标准体系内容解析 |
4.2.4 标准体系明细表示例 |
4.3 标准化文件撰写指南 |
4.3.1 标准化文件编写概述 |
4.3.2 标准化文件设计 |
4.3.3 “标准”的目录设计 |
4.3.4 所设计标准文件样本的优越性 |
5 基于调研的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确定 |
5.1 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确定方法 |
5.2 主题范围的确定 |
5.2.1 相关项目选取 |
5.2.2 标准内容的主题 |
5.3 相关标准的计量分析 |
5.3.1 数据来源与获取途径 |
5.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5.4 针对文化行业标准化专家的问卷调研 |
5.4.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5.4.2 调查内容 |
5.4.3 调查结果 |
5.5 重点建设标准及优先事项结论 |
6 元数据融合和术语标准融合的实现策略 |
6.1 元数据标准融合探究 |
6.1.1 元数据标准概述 |
6.1.2 元数据互操作技术总结 |
6.1.3 元数据标准融合实现策略 |
6.2 术语标准融合方案 |
6.2.1 术语标准概述 |
6.2.2 叙词融合面临的问题 |
6.2.3 多维叙词表构建方案 |
7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的应用 |
7.1 应用模型 |
7.1.1 影响应用的因素 |
7.1.2 应用过程探讨 |
7.1.3 应用方法探讨 |
7.2 应用成本与应用效益 |
7.2.1 成本效益分析法简述 |
7.2.2 应用成本分析 |
7.2.3 应用效益探讨 |
7.3 应用瓶颈与应用策略 |
7.3.1 应用瓶颈 |
7.3.2 应用策略 |
7.4 应用评价浅析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农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标准化体制改革对标准化情报提出的新要求 |
1.1.2 计量学方法与文献融合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
1.1.3 学科交叉与融合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
1.1.4 研究背景综合 |
1.2 研究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计量方法发展综述 |
1.3.2 标准化情报分析研究进展 |
1.4.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标准化与标准计量分析 |
2.1 标准化和标准体系 |
2.1.1 标准化 |
2.1.2 标准体系 |
2.1.3 小结 |
2.2 标准情报和标准计量分析 |
2.2.1 标准情报 |
2.2.2 标准分类 |
2.2.3 标准情报研究进展 |
2.2.4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标准化情报对计量分析的需求 |
3.1 标准计量分析要素 |
3.1.1 标准内容结构要素解析 |
3.1.2 标准文献元数据 |
3.2.标准计量分析需求 |
3.2.1 我国标准化战略情报分析需求 |
3.2.2 标准化科研管理的情报需求 |
3.2.3 标准生命周期内中的情报需求 |
3.2.4 标准化情报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需求 |
3.3.标准化情报分析需求对文献计量需求分析 |
3.3.1 标准的研究需求 |
3.3.2 标准化组织和标准化科研人员的评价需求 |
3.4.标准情报需求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融合探索 |
3.4.1 研究对象、研究需求和方法的映射尝试 |
3.4.2 可行的融合路径 |
3.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五维度模型的标准采用影响力评价方法 |
4.1 标准采用与标准影响力评价 |
4.1.1 标准的采用关系 |
4.1.2 标准采用与影响力评价 |
4.1.3 标准采用分析的元数据 |
4.2 五要素模型 |
4.2.1 采用强度 |
4.2.2 采用广度 |
4.2.3 采用效度 |
4.2.4 采用粘度 |
4.2.5 转化速度 |
4.3.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分析结果 |
4.3.3 小结 |
4.4 结束语 |
第五章 标准文献半衰期新算法研究 |
5.1.文献计量半衰期算法概述 |
5.1.1 基于引文分析的文献半衰期算法 |
5.1.2 小结 |
5.2.现行半衰期模型不适合标准文献的原因分析 |
5.2.1 引用不适合作为标准被使用的主要评价因素 |
5.2.2 标准文献的老化特点 |
5.2.3 小结 |
5.3.标准半衰期算法(I)及实证分析 |
5.3.1 标准的“使用情况”假设(1) |
5.3.2 标准半衰期公式 |
5.4.标准半衰期算法(II)及实证分析 |
5.4.1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 |
5.4.2 企业自我声明数据与标准数据的结合 |
5.4.3 声明数据对标准老化算法的影响 |
5.4.4 企业自我声明使用标准数据优势 |
5.4.5 基于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数据的标准半衰期算法 |
5.4.6 实证研究 |
5.5 总结 |
第六章 标准水平评价计量分析方法 |
6.1 标准引用与论文引用的比较研究 |
6.1.1 引用范围比较 |
6.1.2 引用目的比较 |
6.1.3 引用动机比较 |
6.1.4.关联性比较 |
6.1.5.小结 |
6.2.标准水平评价计量分析方法研究 |
6.2.1 标准被使用的评价维度分析 |
6.2.2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数据 |
6.2.3 基于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数据的标准水平评价指标 |
第七章 标准计量分析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7.1 农业行业标准半衰期计算 |
7.1.1 计算方法及样本数据的选择 |
7.1.2 ISO农业标准半衰期 |
7.1.3 我国农业标准半衰期 |
7.1.4 ISO农业标准和NY标准的比较 |
7.2 我国农业行业标准采用影响力分析研究 |
7.2.1 基本情况 |
7.2.2 采用强度 |
7.2.3 采用广度 |
7.2.4 转化速度 |
7.2.5 小结 |
7.3 应用总结 |
第八章 总结展望 |
8.1.本文研究回顾 |
8.1.1 各章主要内容 |
8.1.2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8.2.存在不足 |
8.3.研究展望 |
8.3.1 丰富标准文献专用的计量分析方法 |
8.3.2 构建标准计量分析方法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GB/T1号标准将做重大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4]西部盐湖环境下涂层钢筋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D]. 王鹏辉.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5]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李小龙. 海南大学, 2020(12)
- [6]《足部防护 安全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J]. 《足部防护安全鞋》标准编制组.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9(Z1)
- [7]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D]. 梁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8]生物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D]. 张书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公共文化机构数字服务融合标准体系研究[D]. 张芳源. 武汉大学, 2017(07)
- [10]标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农业应用[D]. 陈云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