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田景观演变与农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宇[1](2021)在《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元化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背景孕育了独特、多样的地域景观。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地区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宝贵的地域景观特征正在不断消失,自然与人工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如何在该种背景下妥善的挖掘与保护地域景观是城市规划学科应该开展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以皖北地区为例,基于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从自然、水利、农业、聚落与社会文化五个部分,通过梳理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皖北地区的地域景观演变特征,解读皖北地域景观的形成原因,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为皖北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过程呈现出一定特征。自然系统方面,皖北地区整体自然基底表征较为稳定,但整体生态质量下降。水利系统方面,防灾、灌溉、交通水利设施不断成熟,形成完善的网络。农业系统方面,皖北地区人地关系逐渐失调,受自然灾害与战争影响大,耐旱高产作物逐渐增多。聚落系统方面,皖北城市沿河流呈现多线发展态势,在历史发展的历程中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社会文化方面,皖北地区的民风民俗逐渐趋向多元复杂化。(2)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演变是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与文化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基底决定了传统地域景观发展的基本形式,自然灾害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对皖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体现在政策、农业发展与水利交通的进步推动了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正向影响;频繁的政权交替造成的连年战争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则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文化因素引导了皖北地区的聚落选址与建筑布局,农本思想决定了皖北地区的主要产业发展形势。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皖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变化。(3)近现代皖北地区地域景观发展受到城镇化冲击大,对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有形到无形多角度入手。本文的研究创新性及研究意义在于从自然、水利、农田、聚落、文化五个方面构建了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体系,系统梳理了皖北地域景观发展历程,对今后研究人口密度较大、历史发展较为悠久、古代辉煌现代衰落的欠发达地区的地域景观提供借鉴,同时为今后皖北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支撑与有益指引。图[45]表[9]参[140]
柔木亦[2](2021)在《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村镇聚落与人们生活保持最直接紧密的联系,伴随着自然基底、地形特征、民族文化历史等不同,在聚落布局和景观表现反映中也有所不同,所以当地景观特征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展示了这种独特性。本文以乌梁素海湖区及周边受四种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湖区聚落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当地湖区聚落形成过程并总结规律,对构成湖区聚落的自然基地、农田、水利等受自然与人文多方面共同作用下的弹性复合系统进行分层解析,为保证研究的真实合理,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图解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样本取样方式对研究区域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研究地区聚落景观的形成模式与空间分布格局,为乌梁素海湖区的生态保护,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挖掘湖区聚落景观,具体而言分为以下三部分:首先,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乌梁素海湖区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传统聚落形成的原因与发展过程。同时,文章针对影响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因素进行分层论述,探究其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聚落景观空间布局依据。其次,从中观的角度,针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内在动因——自然山水基底、水利系统、农田格局三大动因进行分层论述,揭示各个因素之间内在联动性,总结对传统聚落发展的影响,反观之,湖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逐渐影响聚落结构组成因素。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根据自然基底与水利分区治理体系对聚落进行分区研究,从聚落单元布局和典型聚落案例的角度分析不同聚落的形成原因与内在变化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各区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得出传统人工干预自然的实践经验,从中学习到聚落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并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保护提供思路。
魏姿芃[3](2021)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40年间城乡要素快速流动变化的过程中,我国传统乡村受到城市发展要素的极大冲击,乡村问题愈演愈烈。为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涉农战略措施。国家政策的稳步推进有效缓解乡村问题,提升乡村经济水平,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也加剧乡村土地空废化、环境污损化、特色消亡化等问题,持续的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影响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但现有研究极少涉及对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深入剖析。为协调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本文从景观格局演变的角度出发,以中南地区典型乡村——捞刀河畔乡村为对象,从中观视角出发探究近20年来,在国家涉农政策引导下,乡村大力发展时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建立了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及驱动力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并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影响程度的差异。以期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落地和未来新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①分析框架的提出。结合现有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中观尺度及研究目的,建立乡村二级景观分类系统,构建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和驱动力分析模型,并结合景观指数法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的技术路线;②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动态分析。从景观质心迁移、单一景观动态变化度、景观转移矩阵、综合动态度、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景观水平指数变化等方面对2003、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景观格局变化过程进一步对2011、2013、2015、2017、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变化进行深入研究;③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分析。在驱动力分析模型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各驱动因子关系,寻找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探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驱动机制;④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以景观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因子作为切入点,结合乡村发展进程及研究期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将破碎化致因与乡村现存问题整体思考、联动分析,并给予建议与启示。本研究主要结论有:①提出一套针对乡村景观格局及驱动力研究的中观尺度研究框架;②建立主要驱动因子及乡村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到平均气温因子、研究区总户数、研究区总人口数以及水库坑塘、农村居民点、耕地景观斑块面积是影响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乡村社会发展、乡村农业产业发展、乡村产业革新和典型“乡村病”是影响研究区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③结合捞刀河畔乡村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旗帜,给予其景观格局视角下的相关建议与启示。
王梦琪[4](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文中指出秦岭北麓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景观认知不足导致的空间策略失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如何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探索能够引导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空间策略提出的景观认知方法,已经成为秦岭北麓景观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景观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景观认知工具引入秦岭北麓景观规划流程中,借鉴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从区域尺度展开景观认知。首先构建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其次进行了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和景观特征判断两个阶段的研究,得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以及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两方面景观认知结果,最后基于认知结果提出相应的景观空间策略。本论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整合归纳,梳理了国内外景观认知以及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等相关理论与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借鉴景观特征评价流程框架,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第四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结合室内案头研究内容和实地调研内容,确定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影响景观形成的关键景观特征要素、景观特征描述指标及内容,据此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并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各景观特征类型主要景观特征的描述和分析,以实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以及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第五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结合景观认知内容和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目标展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和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实现对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保护、保持、强化、恢复、更新5类景观规划政策目标,得到各景观特征类型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据此制定各景观特征类型对应不同政策目标区域的景观发展导则,并提出区域整体景观空间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5种景观特征类型及各类型景观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结果;(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的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景观发展导则及空间策略。
蒋苏彤[5](2020)在《“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是我国城镇空间体系的基本单元之一,也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振兴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研究乡村、保护和发展乡村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来看,有着数千年传承的乡村景观的相关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是学科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时下探讨和研究健康景观极具借鉴意义的资料库和样本单元。从近半个世纪中国百岁老人的数量变化态势来看,全国大部分的百岁老人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这一现象与空间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相关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景观领域开展的系统探索则更少。湖北钟祥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首批认证为“中国长寿之乡”,从某种角度说明了钟祥的乡村与其他地区相比可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钟祥的乡村景观为样本,系统梳理和解析其景观的结构、要素及特征等,不仅对于钟祥的乡村建设和区域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会为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健康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或素材,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极具价值。本文试图从空间的层面对钟祥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梳理,并初步探寻钟祥乡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的相关联系,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提供资料。研究当中,我们除了对一般意义上的钟祥乡村景观特征进行调研分析之外,在综合考虑其“长寿之乡”可能蕴含的独特内涵或有关特定问题的层面上,我们立足于空间角度去探讨“区域长寿现象”与景观空间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研究,与生物学或医学领域“生理长寿”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论文在厘清乡村景观、区域长寿现象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钟祥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土地利用等进行了实地调研,梳理了钟祥当地乡村的历史演变路径,确定了其乡村长寿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景观基本构成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以钟祥的长寿水平分布情况可以将钟祥划分为两大区域,分别为长寿水平相对较高的宜居区,和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适居区。以此为基础,本论文按照这两大区域分别将钟祥的乡村景观从外部自然环境空间与乡村内部组织空间两个维度侧重进行了相关比较性分析。首先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指数定量化方法对其乡村景观的外部自然环境空间的进行了研究,分别从CLASS级别(横向、纵向)、LAND级别通过定量分析主要对地貌、水体、林地景观进行了系统解析,并针对外部自然空间对乡村的影响将钟祥乡村景观划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依山临水型、山地陡坡型、远山远水型和远山临水型;在此基础上,对其各自的自然景观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得出了外部自然环境空间是影响其乡村长寿水平的直接因素这一结论。其次在其乡村内部组织空间中,从宏观尺度对钟祥乡村聚落的分布、规模等进行了定量化解析,总结了钟祥乡村宜居区与适居区乡村聚落在宏观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从微观的视角对内部组织空间中的各类景观单体分别进行了现状剖析与归纳,并总结出了长寿现象下的钟祥乡村内部组织空间的景观特征。之后,论文选取了这两大空间中的水体景观、林地景观及农田景观,将其量化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求长寿现象与景观空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得出了水体景观与区域长寿现象存在显着相关性,同时也明确了乡村景观空间与区域长寿现象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在特征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钟祥乡村景观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钟祥乡村景观空间的优化与保护机制,进一步满足乡村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要,指导钟祥乡村的景观空间朝着更好、更生态的方向发展。
朱利利[6](2020)在《生产性景观视角下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以沙河市李石岗村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是人类最原始的聚居环境,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的景观意义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各种以农业观光为背景的乡村旅游相继兴起。然而,由于部分开发商和设计者缺乏对生产性农业景观的全面、深入认识和必要的技术指导,对其运用上存在着农业景观核心价值消失、旅游开发模式雷同、地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缺失等问题,割裂了生产要素和农耕文化之间的联系。生产性景观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产出、明显地域特征的景观类型,是人类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相适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具有人工化的第二“自然景观”。对其建设运用上不应仅仅视为一种景观游览元素,而应对其最基本的生产性进行保护和传承,在此基础上延伸其启智审美、科普教育等功能。如何通过较少的介入,来实现冀南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与景观的平衡与维持,实现对原有生产生活的提升,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围绕这一主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全面、深入地了解生产性景观及其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冀南丘陵地区农业业态现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向生产性景观转折问题及优势,总结出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的方法。最后,论文以沙河市李石岗村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冀南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拟对今后将生产性景观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实践数据以及理论参考依据,并从专业的角度打破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提升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
彭南京[7](2020)在《长沙与弗罗茨瓦夫乡村聚落景观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言茗[8](2020)在《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环境风貌逐渐改善。然而,快速城镇化还带来了空气质量下降、城市交通拥堵、自然环境恶化、“千城一面”等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多样的地域景观正在受到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已刻不容缓。因此,开展国土层面的各个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明晰其发展历程与特征,学习古人“天人合一”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山东沿海丘陵平原地带山丘散布、河网纵横、海岸迤逦,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文将从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1912年)之前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作为山东沿海丘陵平原地区的典型样本进行研究。研究从多要素分析了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的研究了区域历史发展过程,总结多因素对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基于这一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方面的梳理,本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四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的地域景观展开分层解析研究,即自然山水层面、水利建设层面、农业生产层面和聚落营建层面。通过以上的研究,将清末民初这一时期中相对稳定与成熟的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海夹抱、河岳为骨”;“河网成脉、水田交织”;“卫城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和“农田水利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城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怀的互通互融”三个发展特征。最后,本论文聚焦清末民初以后的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从城镇扩张蔓延、卫所消融解体、乡村同质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初步分析了当下传统地域景观受到的自然系统的剧烈变迁和地域景观的日渐消隐两方面的剧烈冲击。同时,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出发,尝试从审慎保护,珍视土地;择要修复,重塑文脉;适度转译,与古为新三个方面提出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的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有: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初步完成了山东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普查性研究。
师晓洁[9](2020)在《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研究 ——以兴化得胜湖区域景观设计为例》文中提出里下河平原为典型的古泻湖成因的浅洼平原,其地势低洼,河湖纵荡,为众水汇注之地。数千年来,江河湖海的交错作用、水利设施建设、农业开垦以及人居活动造就了非常典型和独特的圩田、垛田景观。兴化地区位于里下河平原腹部地带,是里下河平原圩-垛田景观的典型代表区域。圩-垛田景观的发展和演变展示了,千百年来,古老智慧的劳动人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反映了环境变迁、人居建设对兴化地区乡土景观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兴化地区圩-垛田乡土景观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角度,探究圩-垛田景观的演变动力,以及探究其水利系统、农耕系统和聚落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以里下河平原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尺度,通过梳理历史文献资料和地方志、水利志,归纳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发展的演变动力。其次,以兴化市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兴化地区水利系统的组成、运行以及对区域的支撑性作用,探究在水利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土壤单元的农业开垦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兴化地区生产与生活相结合、具有浓厚地域性色彩的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系统,探究聚落的产生、发展与其特殊的河网水系以及农耕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将以上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出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的核心价值以及当代圩-垛田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同时,根据以上理论研究成果,以得胜湖区域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践,结合圩-垛田乡土景观的核心价值与生态理念以及兴化独特的乡土元素,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为研究兴化地区以及里下河平原的乡土景观和人居建设提供范本,以及为研究我国水网地区农业开垦与水系治理提供借鉴。
姚盈旭[10](2020)在《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浙地区自古即号称“天下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而在漫长的历史和农业发展中,江淮湖洼平原上的先民,在饱受洪涝灾害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变化的水环境,并最终达到与洪水共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乡土景观。一个地区的乡土景观是该地区经受长时间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的动态稳定的具有地域性的景观结果。而在江淮湖洼平原这一特定的区域上,水环境尤其是受到淮水入海不畅而导致的运西诸湖湖系扩张及水量等的变化,在区域乡土景观的动态性演变中,起到了相对较为主导性的作用。本文试从风景园林学科区域乡土景观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受运西水环境变化影响,江淮湖洼平原形成的以圩田-垛田-塘为代表的区域乡土景观特征及模式。以期对江淮湖洼平原区域未来的区域景观营建,提出指导性的原则及意见。从总体而言:首先,通过对历史文献、地方志书的研读,结合区域历史舆图,综合梳理总结江淮湖洼平原的地区开发及水环境的变迁史。并对历代的水环境变迁过程进行数字化转译,并结合不同年代的空间地理信息,综合分析江淮湖洼平原的水环境变化过程与区域聚落变迁的特征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清晰并直观的分析江淮湖洼平原水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过程和特征,并阐明区域乡土景观变迁的趋势性、特征性。然后,将江淮湖洼平原的乡土景观理解为包含自然基底、农业水利、聚落三个层级的适水弹性景观系统,并通过文献、图解分析法,从宏观到微观对各个层级的系统做分层的分析研究,以求解释各个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环境对于各个层级系统影响。再通过对江淮湖洼平原城市级、乡镇级、村级,三级不同级别的典型聚落样本进行分析,从微观的层面对运西水环境变化对江淮湖洼平原上的聚落及农田水利变迁特征进行实例分析,并总结聚落与圩田-垛田-塘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分析,总结江淮湖洼平原区域乡土景观的模式特征,从中挖掘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传统生态智慧及现实意义。以期在未来对于江淮湖洼平原进行区域景观塑造的过程中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思路。
二、农田景观演变与农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田景观演变与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域景观挖掘利用与保护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2 研究地域景观演变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与利用的迫切需求 |
1.1.3 研究地域景观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求 |
1.1.4 皖北地区的传统地域景观破坏严重急需保护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范围及历史沿革 |
1.5.1 研究范围 |
1.5.2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概念辨析 |
2.1.1 地域内涵 |
2.1.2 景观内涵 |
2.1.3 地域景观内涵 |
2.2 研究综述 |
2.2.1 地域景观构成相关研究 |
2.2.2 地域景观表达相关研究 |
2.2.3 皖北地区地域特征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要素演变 |
3.1 自然要素 |
3.1.1 地势地貌 |
3.1.2 水文 |
3.1.3 植被 |
3.1.4 土壤 |
3.1.5 气象气候 |
3.2 水利要素 |
3.2.1 水利防灾与皖北区域环境演变 |
3.2.2 灌溉水利设施与皖北农业发展 |
3.2.3 航运水利设施与皖北航运体系演进 |
3.3 农业要素 |
3.3.1 农业发展 |
3.3.2 农田类型 |
3.3.3 种植作物 |
3.3.4 耕作技术 |
3.4 聚落要素 |
3.4.1 先秦时期聚落分布与选址 |
3.4.2 水运主导时期皖北地区聚落发展 |
3.4.3 铁路运输时期皖北聚落发展 |
3.4.4 皖北地区聚落演变特征 |
3.5 社会文化要素 |
3.5.1 地域文化中心 |
3.5.2 宗族文化 |
3.5.3 教育组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影响因素总结 |
4.1 自然因素 |
4.1.1 自然基底决定皖北地域景观基本形式 |
4.1.2 自然灾害限制皖北地域景观空间发展 |
4.2 社会经济因素 |
4.2.1 政策制度影响皖北地域景观发展重心 |
4.2.2 连年战争破坏皖北地域景观发展条件 |
4.2.3 农业发展提供皖北地域景观物质基础 |
4.2.4 交通建设促进皖北地域景观空间联系 |
4.3 文化因素 |
4.3.1 风水思想指导皖北地域景观空间布局 |
4.3.2 农本思想奠定皖北地域景观思想基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 |
5.1 现代皖北地区地域景观面临的困境 |
5.1.1 城市快速发展改变地域空间格局 |
5.1.2 建筑特色逐渐消亡 |
5.1.3 民俗传承逐渐断绝 |
5.2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
5.2.1 保护皖北区域整体景观风貌 |
5.2.2 保留皖北传统聚落格局 |
5.2.3 延续皖北传统历史文脉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点 |
一、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溯源 |
(一)汉代至隋唐——聚落萌芽期 |
1.“河南地”的设制与“通渠灌溉” |
2.“移民屯垦”与“兴修水利” |
3.“五原屯田”与“通渠灌溉” |
4.河套灌溉体系形成与湖区西北部聚落开发 |
(二)唐末至清末——平原广泛垦拓与发展期 |
1.大规模社会开发 |
2.河网体系与沿渠聚落繁荣 |
(三)近现代时期——现代水利系统完善与沿渠聚落繁盛期 |
1.水利农田全面治理与城镇化建设 |
2.人境共荣的生态和谐思想 |
小结 |
二、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布局形成的环境要素 |
(一)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基础 |
1.湖区地形地貌 |
2.随山就势的河湖水系 |
3.气候宜人的气候条件 |
4.畜牧草原 |
5.原隰衍沃的土壤植被 |
(二)“因形就势,干渠合流”的水利系统 |
1.水利系统的构成 |
2.河网水系的运行 |
3.水利系统分区特征 |
(三)“东牧西农”分界线下的地形分类与聚落选址依据 |
1.农田分类与分布 |
2.平田 |
3.山田 |
4.丘陵地形 |
(四)文化环境基础 |
1.河套水利文化 |
2.岁时节令 |
3.文学艺术 |
(五)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布局依据 |
1.顺应水势地形的范式选择 |
2.亲湖而居的适应性抉择 |
小结 |
三、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 |
(一)向山取田——冲积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空间 |
1.丘陵地形影响下的水利农田格局 |
2.布局单元模式 |
3.典型聚落取样 |
4. “向山取田”聚落空间特征——扇形排布、隔湖护田 |
5.向山取田区域现存问题——历史与现代生活差异影响下的传统景观风貌消失 |
(二)城镇兴起——经济中心为主的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
1.水利农田格局 |
2.布局单元模式 |
3.典型聚落取样 |
4. “城镇兴起”聚落空间特征——排布规整、文化盎然 |
5.城镇兴起区域现存问题——现代水利农田建设对景观风貌的改变 |
(三)以农立本——河套平原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
1.水利农田格局 |
2.布局单元模式 |
3.典型聚落取样 |
4. “以农立本”聚落空间特征——干渠纵横,安居乐业 |
5.以农立本区域现存问题——村落扩张对空间格局的影响 |
(四)田园牧歌——游牧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
1.畜牧草场与中心洼地空间格居 |
2.布局单元模式 |
3.典型聚落取样 |
4.“田园牧歌”聚落空间特征——边缘模糊、景色渐没 |
5.旅游消费驱动下的传统景观资源利用不合理 |
(五)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特征总结 |
1.营建——顺应自然,保护为主 |
2.规制——因势利导,布局巧妙 |
3.整合——整体运营,弹性控制 |
小结 |
四、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发展保护与利用 |
(一)湖区聚落景观及空间格局问题的对应之策 |
1.保护聚落总体形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
2.保护水网农田格局体系与农田景观特色 |
3.“古今相承”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
4.多因驱动、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
(二)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
1.延续传统干预方式 |
2.留存聚落景观文脉 |
3.提升当地居民保护意识 |
(三)聚落的营建智慧及当代价值 |
1.对生态系统的维护 |
2.组建和谐的文化景观 |
3.构建地方性认知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设计效果展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 |
1.3.1 相关理论 |
1.3.2 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4.2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
1.4.3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现状 |
1.4.4 研究进展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展望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展望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实地调查法 |
1.6.3 模型分析法 |
1.6.4 统计分析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道路交通 |
2.1.3 气候特征 |
2.1.4 自然资源 |
2.1.5 社会概况 |
2.1.6 经济发展概况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数据概况 |
2.3.2 景观分类系统 |
2.3.3 数据处理 |
2.3.4 景观动态变化模型 |
2.3.5 景观格局指数 |
2.3.6 驱动力分析模型方法 |
3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动态变化 |
3.1 景观质心分布动态变化 |
3.2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
3.3 景观类型动态转移 |
3.3.1 2003-2011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
3.3.2 2011-2019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
3.3.3 综合动态度分析 |
3.4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3.4.1 2003-2019斑块类型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
3.4.2 2003-2019景观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 |
4.1 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4.2 捞刀河畔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取及处理 |
4.3 驱动力分析模型的构建 |
4.4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
4.5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
4.5.1 对整体关联矩阵及关联序分析 |
4.5.2 对各景观指数关联序分析 |
4.6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
4.6.1 国家政策因素 |
4.6.2 自然环境因素 |
4.6.3 社会经济因素与地类因素 |
4.6.4 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变化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 |
5.1 捞刀河畔乡村现存主要问题 |
5.1.1 研究区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5.1.2 主要问题 |
5.1.3 解决思路 |
5.2 建议与启示 |
5.2.1 培育乡村新型经营主体 |
5.2.2 综合整治乡村土地要素 |
5.2.3 融合提升乡村产业要素 |
5.2.4 升级优化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联动镇域美丽乡村整合发展 |
5.2.5 确定乡村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 |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3 研究单元范围的确定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景观认知相关研究 |
1.5.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分析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 |
2.1.2 景观认知相关理论 |
2.2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 |
2.2.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理论 |
2.3 基于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
2.4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阶段方法和内容 |
3.2.1 室内案头研究阶段 |
3.2.2 实地调研阶段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阶段方法和内容 |
3.3.1 景观特征判断目标确定 |
3.3.2 景观特征判断内容确定 |
3.4 本章小节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
4.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形成机制分析 |
4.1.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演变概况 |
4.1.2 自然演替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
4.1.3 人为干扰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
4.1.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影响要素及相互作用 |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关键景观特征要素确定 |
4.2.1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类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析 |
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 |
4.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描述指标确定 |
4.5 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识别结果 |
4.5.1 乡村聚落景观 |
4.5.2 城镇工业景观 |
4.5.3 山地密林景观 |
4.5.4 田园风貌景观 |
4.5.5 河滩农田景观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 |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目标和内容 |
5.2 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 |
5.2.1 景观特征变化研究方法 |
5.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5.2.3 景观特征变化及阈值鉴定 |
5.3 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5.3.1 评价体系构建 |
5.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
5.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5.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 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诊断结果 |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规划政策目标 |
5.6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发展导则 |
5.7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空间策略提出 |
5.7.1 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
5.7.2 山地密林景观——保护、强化和恢复 |
5.7.3 河滩农田景观——保护、恢复和更新 |
5.7.4 城镇工业景观——保持和更新 |
5.7.5 田园风貌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6.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实地调研表 |
致谢 |
(5)“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政策背景:健康人居环境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指引 |
1.1.2 学科背景:人居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方向 |
1.1.3 社会背景:人类健康与乡村人居环境的逐步重视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乡村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2 区域长寿现象的相关研究 |
1.3.3 景观生态学——景观指数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步骤与方法 |
1.5.1 研究步骤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数据来源 |
2.2 钟祥市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历史文化概况 |
2.2.4 土地利用概况 |
2.3 钟祥市乡村的演变 |
2.3.1 整体景观格局的演变 |
2.3.2 乡村长寿现象的衍生发展 |
2.3.3 外来迁入人口与长寿现象 |
2.4 钟祥市乡村长寿现象空间分布 |
2.4.1 问题的发现 |
2.4.2 空间划分依据 |
2.4.3 空间划分结果 |
2.5 钟祥市乡村景观构成 |
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解析 |
3.1 景观指数的选择 |
3.2 外部自然环境空间解析 |
3.2.1 气候要素解析 |
3.2.2 CLASS级别纵向解析 |
3.2.3 CLASS级别横向解析 |
3.2.4 LAND级别解析 |
3.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的整体特征 |
3.4 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对乡村内部组织空间的影响 |
3.4.1 地貌景观的影响 |
3.4.2 水体景观的影响 |
3.4.3 林地景观的影响 |
3.4.4 整体自然景观影响下乡村类型的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1 宏观视角下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1.1 景观指数的选择 |
4.1.2 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 |
4.1.3 乡村聚落的空间规模 |
4.1.4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
4.2 微观视角下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2.1 农业生产景观解析 |
4.2.2 建筑景观解析 |
4.2.3 道路景观解析 |
4.2.4 公共空间——绿地景观解析 |
4.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特征总结 |
4.3.1 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单体特征 |
4.3.2 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总体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钟祥市区域长寿现象与乡村景观空间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5.1 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总结 |
5.1.1 各景观要素单元特征 |
5.1.2 整体景观空间特征 |
5.2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评价 |
5.2.1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评价方法 |
5.2.3 评价结果 |
5.3 区域长寿现象与乡村景观空间特征相关性分析 |
5.3.1 乡村居民长寿水平指数研究 |
5.3.2 区域长寿水平指数与景观空间相关性分析 |
5.3.3 显着性指标线性回归分析 |
5.4 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1 地貌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2 水体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3 林地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4 聚落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5 生产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6 建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7 绿地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6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健康性保护与优化发展策略 |
6.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 |
6.1.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的现状发展问题 |
6.1.2 钟祥市乡村景观优化基本原则 |
6.1.3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优化路径 |
6.2 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景观保护与延续 |
6.2.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保护机制构建 |
6.2.2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保护策略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6)生产性景观视角下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以沙河市李石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基本雷同 |
1.1.2 地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缺失 |
1.1.3 农业旅游建设脱离村民生活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产性景观历史与理论探讨 |
2.1 生产性景观的基本认识 |
2.1.1 概念诠释 |
2.1.2 在中西方园林中的发展变迁 |
2.1.3 生产性景观的分类及特点 |
2.2 生产性景观构成要素研究 |
2.2.1 物质要素 |
2.2.2 非物质要素 |
2.3 生产性景观的影响因素 |
2.3.1 地形地貌 |
2.3.2 气候环境 |
2.3.3 经济(生产)形态 |
2.3.4 聚落形态 |
2.3.5 人文制度 |
2.3.6 生产性景观影响因素小结 |
2.4 生产性景观价值研究 |
2.4.1 生产知识传播 |
2.4.2 劳动实践认知 |
2.4.3 人地文化 |
2.5 生产性景观与农业互助关系 |
2.5.1 生产性景观与原始农业 |
2.5.2 生产性景观与传统农业 |
2.5.3 生产性景观与现代农业 |
2.5.4 农业景观分阶段特征总结 |
2.6 生产性景观与乡村旅游 |
2.6.1 乡村性缺失的伪乡村旅游 |
2.6.2 乡村性不突出的准乡村旅游 |
2.6.3 乡村性突出的纯乡村旅游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业态研究 |
3.1 冀南丘陵地区概况 |
3.1.1 冀南丘陵的分布 |
3.1.2 冀南地区交通区位 |
3.1.3 自然条件特征 |
3.1.4 地域文化 |
3.1.5 经济现状 |
3.2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业态特征 |
3.2.1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类型及特征 |
3.2.2 丘陵地区农业与平原地区农业差异 |
3.2.3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业态景观化优势 |
3.3 农业经济形态向生产性景观转折中遇到问题 |
3.3.1 农业业态保守性 |
3.3.2 土地种植格局制约 |
3.3.3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 |
3.3.4 生产与景观平衡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方法研究 |
4.1 相关案例分析 |
4.1.1 瑞士拉沃葡萄园 |
4.1.2 法国普罗旺斯田园乡村 |
4.1.3 日本水上町乡村 |
4.1.4 案例总结 |
4.2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目标和原则 |
4.2.1 设计目标 |
4.2.2 设计原则 |
4.3 景观设计与生产的平衡与维持策略 |
4.3.1 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农北经济生产模式 |
4.3.2 景观设计要体现对原有生产生活的提升 |
4.3.3 设计要给出弹性尺度,对潜在的变化要有预案 |
4.3.4 景观设计要方便农民日常耕作管理 |
4.4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方法 |
4.4.1. 农田景观设计 |
4.4.2 林果景观设计 |
4.4.3 养殖景观设计 |
4.4.4 林地和水体景观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沙河市李石岗村农业景观提升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2 场地现状概况 |
5.2.1 上位规划 |
5.2.2 区位分析 |
5.2.3 基址范围及用地现状 |
5.2.4 现状交通分析 |
5.2.5 景观要素分析 |
5.3 现状产业分析 |
5.3.1 产业资源概况 |
5.3.2 周边旅游业资源 |
5.3.3 存在问题分析 |
5.4 设计定位与构思 |
5.4.1 设计定位 |
5.4.2 可选生产模式及农民积极性分析 |
5.4.3 设计构思 |
5.4.4 受众分析 |
5.5 总体规划设计 |
5.5.1 总平面图设计 |
5.5.2 景观空间结构图 |
5.5.3 交通组织序列 |
5.5.4 功能分区 |
5.5.5 总体分区设计 |
5.6 专项设计 |
5.6.1 农业生产结构分析 |
5.6.2 指示性、环卫性服务设施 |
5.7 总体鸟瞰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与快速城镇化导致国内城市景观趋同 |
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全面 |
1.1.3 “生态优先”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
1.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1 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研究 |
1.3.2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
1.3.3 地域景观相关研究 |
1.3.4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资料综述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地域景观 |
1.4.2 地域文化景观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地质地貌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貌类型 |
2.3 水文条件 |
2.4 气候条件 |
2.5 土壤条件 |
2.6 小结 |
3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
3.1 原始孕育的先秦时期 |
3.1.1 原始定居,农业萌芽 |
3.1.2 莒国兴衰,城邑散布 |
3.1.3 文明伊始,礼制崭露 |
3.2 萌芽奠基的秦汉六朝 |
3.2.1 郡县之始,城乡初建 |
3.2.2 渔盐农林,曲折发展 |
3.2.3 水土开发,五谷桑麻 |
3.3 繁荣发展的隋唐五代 |
3.3.1 城乡复兴,渔盐之利 |
3.3.2 海运繁忙,水利兴盛 |
3.4 趋于稳定的宋元时期 |
3.4.1 海洋兴县,重心东移 |
3.4.2 围垦开拓,农田及海 |
3.5 曲折成熟的明清时期 |
3.5.1 卫城安民,格局稳定 |
3.5.2 城乡恢复,农业鼎盛 |
3.5.3 水患频繁,筑堤护岸 |
3.5.4 园林兴盛,风景秀丽 |
3.6 小结 |
4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主要山体 |
4.1.2 主要河流 |
4.2 水利建设 |
4.2.1 内陆河网体系 |
4.2.2 滨海水利工程 |
4.3 农业生产 |
4.3.1 农田类型 |
4.3.2 景观肌理 |
4.3.3 耕作方式 |
4.3.4 作物种植 |
4.4 聚落营建 |
4.4.1 城邑营建 |
4.4.2 卫所营建 |
4.4.3 村镇营建 |
4.5 小结 |
5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体系 |
5.1 总体格局 |
5.1.1 “山海夹抱、河岳为骨”的自然山水格局 |
5.1.2 “河网成脉、水田交织”的水网农田格局 |
5.1.3 “卫城安民、人文成境”的城乡聚落格局 |
5.2 发展特征 |
5.2.1 农业水利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 |
5.2.2 城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
5.2.3 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怀的互融互通 |
5.3 小结 |
6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日照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
6.1.1 城镇扩张蔓延 |
6.1.2 卫所消融解体 |
6.1.3 乡村同质发展 |
6.2 日照滨海地区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
6.2.1 自然系统的剧烈变迁 |
6.2.2 地域景观的日渐消隐 |
6.3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3.1 审慎保护,珍视土地 |
6.3.2 择要修复,重塑文脉 |
6.3.3 适度转译,与古为新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结论 |
7.1.1 相对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多因影响、趋于成熟的城乡发展历程 |
7.1.3 层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
7.1.4 基于自然、融入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5 保护修复、与古为新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研究 ——以兴化得胜湖区域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及总结分析 |
1.2.1. 乡土景观 |
1.2.2. 圩田景观 |
1.2.3. 兴化垛田 |
1.2.4. 总结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区域尺度下的圩-垛田景观发展演变动力 |
2.1. 自然演变过程 |
2.2. 人口迁移和区域开发 |
2.3. 环境变迁影响下的农田水利建设 |
3.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系统解析 |
3.1. 水利系统 |
3.1.1. 河湖水荡系统 |
3.1.2. 堤坝闸堰系统 |
3.2. 农耕系统 |
3.2.1. 农业开垦发展历程(沤田——圩田——垛田) |
3.2.2. 不同土壤单元下的农田地貌景观 |
3.2.3. 农田形态发育过程演变分析(大圩-小圩-垛田) |
3.3. 聚落系统 |
3.3.1 乡村聚落 |
3.3.2. 城镇聚落 |
4.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4.1. 圩-垛田景观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1.1. 水环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2. 圩-垛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 圩-垛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4.2.1. 恢复水网环境的生态功能 |
4.2.2. 延续垛田景观的“地域性”特征 |
4.2.3. 传承发扬传统农耕智慧 |
5.案例分析 |
5.1.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简介 |
5.1.3. 借鉴与启示——逻辑严谨、在地性极强的规划设计框架 |
5.2. 微山湖湿地公园 |
5.2.1. 项目背景 |
5.2.2. 项目简介 |
5.2.3. 借鉴和启示——生态可持续与地域特色相结合 |
5.3. 南京溧水郭兴村·乡村改造 |
5.3.1. 项目背景 |
5.3.2. 项目简介 |
5.3.3. 借鉴与启示——保护原有乡村肌理,让农田成为亮点 |
5.4. 鹿鸣公园 |
5.4.1. 项目背景 |
5.4.2. 项目简介 |
5.4.3. 借鉴与启示——将农业景观与低维护乡土植物融入景观设计之中 |
5.5. 德阳市高槐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
5.5.1. 项目背景 |
5.5.2. 项目简介 |
5.5.3. 借鉴与启示——梳理汇水路径,形成“水泊沟回”的生态水系 |
6.兴化得胜湖区域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6.1. 前期分析 |
6.1.1. 区位条件分析 |
6.1.2. 相关上位规划分析 |
6.1.3. 现状分析 |
6.1.4. 总结 |
6.2. 目标与愿景 |
6.2.1. 规划设计依据 |
6.2.2. 规划目标 |
6.3. 规划策略 |
6.4. 总体规划 |
6.4.1. 总体规划结构 |
6.4.2. 道路交通规划 |
6.4.3. 服务设施规划 |
6.4.4. 规划体系 |
6.5. 重要节点设计 |
6.5.1. 生态湖泊节点设计 |
6.5.2. 特色渔农节点设计 |
6.5.3. 圩-垛风光节点设计 |
6.6. 经济技术指标 |
7.总结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10)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乡土景观研究动态综述 |
1.3.1 乡土及乡土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1.3.2 乡土景观研究综述 |
1.4 江淮湖洼平原研究综述 |
1.4.1 区域地貌变迁相关研究 |
1.4.2 区域水文相关研究 |
1.4.3 区域人文聚落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2.江淮湖洼平原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理区位 |
2.1.1 宏观视野下江淮湖洼平原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江淮湖洼平原区位 |
2.2 江淮湖洼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
2.2.1 江淮湖洼平原地质形成 |
2.2.2 江淮湖洼平原地形地貌 |
2.2.3 江淮湖洼平原土壤条件 |
2.2.4 江淮湖洼平原气候条件 |
2.2.5 江淮湖洼平原水系条件 |
2.2.6 江淮湖洼平原文化条件 |
2.3 小结 |
3.运西水环境变迁历程下江淮湖洼平原土地开发进程研究 |
3.1 基于舆图方志数字化转译的区域空间历史变迁分析 |
3.1.1 舆图和方志的数字化转译与分析 |
3.1.2 分析 |
3.2 江淮湖洼平原的历史变迁分段 |
3.2.1 自然因素影响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
3.2.2 人类活动影响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
3.3 先秦时期:地质与湖泊孕育阶段 |
3.3.1 两河水动力下的冲洪积扇扩张、成陆、岸线推移与湖泊孕育 |
3.3.2 区域原始水文、农业与聚落 |
3.3.3 小结 |
3.4 秦、两汉及六国时期:围垦萌芽与湖泊发展阶段 |
3.4.1 关键变化:海塘初建、湖泊基本形态稳定 |
3.4.2 区域原始空间环境及变化 |
3.4.3 区域原始水文环境及变化 |
3.4.4 聚落分布 |
3.4.5 农业——石鳖城屯田 |
3.5 隋唐至北宋时期:水系变化阶段 |
3.5.1 关键变化:北部抬升,运西扩张,筑堰陂塘,湖漕未分,邗沟水由北流入淮转为南流入江,为后期洪泛埋下隐患 |
3.5.2 区域原始水文环境变化 |
3.5.3 聚落分布 |
3.5.4 农业——屯田复兴 |
3.5.5 水灾——黄河偶有南泛 |
3.6 南宋至元时期:黄河夺淮,水系巨变阶段 |
3.6.1 关键变化:黄河夺淮,海岸线向东扩张进程加速 |
3.6.2 区域空间环境与变化——海岸线向东扩张进程加速 |
3.6.3 区域原始水文与聚落环境及变化 |
3.6.4 农业——水患与战乱交织下的萧条 |
3.6.5 水灾 |
3.7 明时期:农业与水利建设阶段 |
3.7.1 关键变化:水利建设显着增加,运西诸湖合并完成 |
3.7.2 空间环境变化——地势南北颠覆,东西分化明显 |
3.7.3 区域水文环境变化 |
3.8 清至民国时期:农业与水利建设鼎盛至没落阶段 |
3.8.1 关键变化:农业与水利兴修达到鼎盛 |
3.8.2 空间环境与变化 |
3.8.3 区域水文环境变化 |
3.8.4 农业 |
3.8.5 聚落分布——聚落达到鼎盛,加剧与水争地 |
3.9 章节小结 |
4.运西水环境影响下圩—垛—塘乡土景观系统分区分层分析 |
4.1 江淮湖洼平原水环境系统分析 |
4.1.1 水利系统构成 |
4.2 水环境作用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及分区分析 |
4.2.1 圩—垛—塘起源、发展与特征 |
4.3 水环境影响与乡土聚落系统变迁研究 |
4.3.1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聚落 |
4.3.2 水环境影响下基于密度与形态的聚落分布与分类 |
5.运西水环境影响下的典型聚落样本选取与分析 |
5.1 运西水环境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典型聚落样本分析 |
5.1.1 运西高密度团块状城级聚落——高邮 |
5.1.2 运西高密度条块状县级聚落——金湖县涂沟镇 |
5.1.3 里下河腹地高密度团块状县级聚落——缸顾乡东旺村 |
6.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特征、现状与优化发展 |
6.1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特征 |
6.1.1 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呈现空间性、层次性差异 |
6.1.2 聚落布局、形态和内部空间呈现出对环境的因地制宜 |
6.1.3 民国之前,区域内聚落体现出对水系的较高依赖性 |
6.2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现状问题 |
6.2.1 区域中心城镇快速扩张带来的图底关系的反转 |
6.2.2 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区域乡土景观风貌的侵蚀与重组 |
6.2.3 城镇化进程增速对于区域乡土农业景观的侵占与破坏 |
6.3 江淮湖洼平原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6.3.1 水环境与水景观层面:尊重区域地势与现有水环境特征,宏观上对水系统进行分区域分类别规划;中观上,对区域内部水系进行修缮、保护和再利用;微观上,注重水生态整治和地区水敏性的再设计 |
6.3.2 区域空间与聚落景观层面:宏观上对区域进行评价与分类,对城乡发展结构进行规划引导;中观上尊重乡土聚落格局,有效规划和限制乡镇聚落扩张;微观上,在城镇空间设计中融入水敏性设计 |
6.3.3 区域农业产业与农业景观层面 |
6.3.4 水环境影响下的区域开发导则 |
7.结论、创新、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结论一:人水相互适应的过程是促使江淮湖洼平原区域景观形成与发展的主推动力 |
7.1.2 结论二:聚落分布形态受水环境影响大,城镇多沿水系渠网分布,呈现鲜明的受水影响的乡土景观肌理 |
7.1.3 结论三:对于乡土治水智慧的整理,有利于现代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
7.1.4 结论四:对圩—垛—塘乡土景观结构,应结合前述开发导则,进行以恢复江淮湖洼湿地的原生湿地景观系统为目的,分重点、分区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期达到农业、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智慧融合 |
7.2 创新点 |
7.2.1 论文注重舆图的数字化研究和分析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农田景观演变与农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D]. 胡宇.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D]. 柔木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魏姿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D]. 王梦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D]. 蒋苏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生产性景观视角下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以沙河市李石岗村为例[D]. 朱利利. 苏州大学, 2020(02)
- [7]长沙与弗罗茨瓦夫乡村聚落景观演变研究[D]. 彭南京.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8]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王言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9]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研究 ——以兴化得胜湖区域景观设计为例[D]. 师晓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运西诸湖水环境变迁影响下江淮湖洼平原圩-垛-塘乡土景观研究[D]. 姚盈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