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春祝福短语集锦(论文文献综述)
蔡敏[1](2021)在《陆澹安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陆澹安是二十世纪重要的通俗文学作家。对其生平与着述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陆澹安其人的了解,展现民国时期重要的通俗文学作家的共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当时俗文学创作的总体走向。对陆澹安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俗文学与市民生活及文化、文学思想的联系,更加深入地探究民国报人对传统文学文化的认知和再利用。为此,本文将从以下三部分对陆澹安的俗文学创作与批评展开研究:第一章,对陆澹安的交游和文学创作进行考述。陆澹安一生涉及的领域很广,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所以在交游考这一节本文将对陆澹安与通俗文学作家、弹词作家及艺人、戏剧演员和俗文学学者分别进行论述。对陆澹安的文学创作也进行了分期:文学积淀期(1894—1914)、小说及新剧创作期(1915—1932)、俗文学创作与研究期(1932—1949)、着述与文学创作期(1949—1980),尽可能完整地呈现陆澹安一生的创作、着述情况。第二章,研究陆澹安的俗文学创作。本章对陆澹安的弹词创作及对唐宋传奇、《聊斋》和元曲改写的白话小说展开论述,探讨弹词开篇和唱篇弹词的创作,明确《啼笑因缘弹词》是第一部以现代题材小说作为改编对象的弹词作品;以及其俗文学改写作品的改写手法、改写原因及价值。进而明晰陆澹安俗文学作品具有的教化民众的人文价值、情理真实的文学价值和推动普及的传播价值。第三章,主要集中在陆澹安对俗文学的批评与研究。其中对《水浒传》《红楼梦》等章回小说的批评全面细致,但由于当时的文化政策以及文化界对俞平伯和胡适文学思想的批判,陆澹安也受到了牵连,其小说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小说词语汇释》和《戏曲词语汇释》成为专门诠释小说、戏曲词语的开山之作;而在对唐宋传奇、《聊斋》和元曲选本进行选择时,也体现了选者的审美情趣和时代精神,是其时社会流行趋势和读者的审美趣味的反映。
李严[2](2019)在《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文中指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自1983年开办以来,以特有的媒介仪式保存了其国家级媒介事件的优势地位。这个属于全球华人的文化载体,背后映射的是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繁荣。多年来,央视春晚的成功举办,实质成为传播春节文化的重要载体,形成了中国人除夕夜的“新年俗”。作为媒介仪式的央视春晚更是建构权力仪式、维系国家认同、共享文化理念的象征符号。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作为“媒介事件”的性质依旧凸显,但其仪式传播的内容设置、形式构建及展演平台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媒介仪式亦由联欢逐渐过渡为狂欢。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掀开了主流媒体仪式传播的新篇章,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参与和新媒体空间的广泛分享是要义所在。当前,互联网络的技术迭代和春晚的圈层互动造成了权力流动,受众想要通过仪式抵抗改变政治力量与商业资本不断入侵传统民俗文化的现状,毕竟,文化价值延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央视春晚作为全民公认的国家级项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体传播者和国家形象的荧屏塑造者,它需要紧随传媒发展动态,采用可行且有效的仪式传播手段来强调文化保护、凝聚中国力量、建构国家认同。本文选取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媒体时代2015年至2018年四年的春晚仪式传播所发生的显着变化,以及央视春晚的媒介传播对认同建构的重要意义。绪论主要阐明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对央视春晚和仪式传播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流变进行阐释;其次从媒介融合、象征符号、场域拓展等方面对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特征与效果展开分析;随后从重拾文化记忆与增强国家认同两个层面解读央视春晚认同建构的内涵;尾篇,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介仪式(央视春晚)与认同建构的效果提升研究,以期为电视工作者提供形式全域化传播、内容原质性叙述、品牌价值化塑造的创新实践表达,更好地适应于受众日益复合的媒介消费心理,使央视春晚由一场纯粹的电视文艺产品转变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满载时代文化内核的、年度国家艺术综合水准呈现的全民视觉盛宴。
杨丽华[3](2019)在《重庆秀山花灯唱词研究》文中提出秀山花灯作为重庆渝东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其唱词内容丰富多彩。秀山花灯唱词不仅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人们热爱生活表达美好愿望的体现。学者们多从音乐学、人类学和美学等方面对秀山花灯进行研究,其中在秀山花灯的音乐、舞蹈和传承保护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学者就秀山花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唱词文献做深入系统研究的则相对较少。故,文章以笔者根据文献资料整理的五百六十五首秀山花灯唱词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对现存秀山花灯唱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述及选题缘由、秀山花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及研究方法。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追溯秀山花灯的历史渊源,以内容为分类标准对秀山花灯唱词进行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秀山花灯唱词的基本特点。第二章对秀山花灯唱词进行文本解读,运用表格分析花灯唱词的象征化、动作化、情感化表达;探讨花灯唱词中的比喻、排比、设问、夸张等艺术化处理手法;从语言学角度剖析花灯唱词的模式化表达。第三章运用表演理论探析秀山花灯唱词的新生性,对同一时代的唱词分析其不同的地域性和结构性特征,对不同时代的唱词探讨其再生性和综合性特点,以此来说明秀山花灯唱词的变化与发展;第四章运用表演理论对秀山花灯唱词进行本质分析,从精神交流、情感交流和人与自然的交流三个方面进行探析。结语部分就秀山花灯唱词研究进行总结,挖掘秀山花灯唱词的民俗文化价值,引起人们对秀山花灯唱词的关注。秀山花灯唱词是一种民间口头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同时,作为文献载体的唱词也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演化与更新。对秀山花灯唱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秀山花灯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邵振奇[4](2017)在《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传播的活动可以区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非各种媒介依次取代,而是依次叠加的过程。戏曲的传播也契合着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口耳相传的亲身传播→→多种方式的单面传播→→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的三个阶段。电视的出现,使戏曲在同一平台上的多面传播成为可能。电视以其强大的传播和感召效应和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极大拓展了戏曲的受众群体,顺应了观众由剧场到家庭的观演方式的变化。栏目化使戏曲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播出告别了杂乱无章的局面,不仅是电视编排形式上的革新,也是戏曲电视节目在制作观念、管理模式、传播策略上对电视生态演进的主动适应,是戏曲电视持续深化发展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它集合了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和真人秀等形式于一身,熔戏曲欣赏、信息传播、知识普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炉”,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综合性、参与性,加之在固定的时间和频道播出,使观众的收视习惯得以养成,已然成为戏曲传播最好的平台之一。本文的研究按照“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在“面向问题”层面,主要以纵向、横向两种视角,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动态考察和分类观照。梳理戏曲与电视联姻的流变轨迹可见,二者的结缘以电视的主动示好为始,历经初创(1958-1965年)、停滞和复苏(1966-1978年)、迅速成长(1979-1995年)和持续深化(1996年至今)四个阶段,二者结合更加自然,互动更加密切,合作走向深入。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戏曲电视栏目历经萌芽期(1978—1987年)、发展期(1988—1995年)、繁荣期(1996—2003年)、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四个时期。从“戏曲唱段,我播你看”的单一形式,到“多元共荣,采撷众华”的繁华景象,戏曲电视栏目完成了专题化→→板块化→→综艺化→→娱乐化→→竞技化过渡,分众化、品牌化理念愈加深化,参与性日渐凸显,栏目的形式及内容亦趋向多元。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戏曲电视栏目始终以极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汲取其他艺术的养分,并尝试与新的栏目形式结合,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更使戏曲栏目成为中国生命力最长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当前,戏曲栏目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办栏目数量锐减,老牌栏目停办取消,播出时间一改再改,戏曲电视栏目的主创人员在困难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多变的姿态迎难而上,使戏曲栏目进入了转型重塑的新时期。从“现实”层面,主要对当前开办的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分类观照。本文从电视类型化的意义出发,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类型应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共同遵守的“契约”,同类栏目应体现出相似的文化价值,满足观众特定的需要,引导观众选择。本乎此,戏曲电视栏目可分为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真人秀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栏目进行了概念释义,对每一类型所包含的具体栏目形态进行细分,从媒体、时间、地理三个方面考察其分布情况,并归纳出各自的局限和问题。在“分析问题”层面,本文力图紧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倾向,以发放问卷的形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4位观众进行了调查。对观众接触戏曲的渠道、收视行为、形式及内容倾向以及收视评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观众的收视差异。调查发现,总体上中年以上群体对戏曲的忠诚度更高,青少年群体则普遍远离。对于接触戏曲的渠道,不同类型的受众选择差异明显,而电视、广播构成各类型受众接触戏曲的主要渠道。在收视行为方面,尽管戏曲栏目的现实受众群体庞大,但忠实受众数量偏少,总体收视状况不容乐观,其中青少年、高学历者、城市居民的收视热度更低。在形式及内容倾向上,戏曲剧场、竞赛类栏目受众群稳定,但局限性较强;戏曲教学、访谈、新闻专题类栏目备受冷落,生存空间已十分有限;而戏曲真人秀异军突起,成为戏曲电视栏目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观众对现有戏曲栏目的评价上看,整体满意度不高,“众口难调”矛盾突出;老牌栏目中,有些已进入衰退期,而以《梨园春》为代表的若干栏目收视神话仍在延续;此外,有些新兴栏目受到肯定,说明创新求变,争取年轻观众和高学历观众是当前戏曲栏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解决问题”层面,本文首先以受众调查的结论为依据,以当前此类栏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为导向,在论述当前文化语境对戏曲电视栏目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力求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此类栏目的发展定位与走向进行观照,并以传播要素为基本线索,从观念、受众、内容等方面展开论析,试图解答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问题。在认识上,戏曲栏目的主创人员应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加强彼此的选择、介入、交流、融合,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站在大众的立场和角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栏目“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既要正视大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积极意义,又要提防和抵制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消解和冲击,在承认大众文化合理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唤醒人们对戏曲的审美自觉,最终实现审美超越。一方面,要使栏目具有共性特征,坚守本土化的品质、平民化的品位、人文化的品格;另一方面,要以目标观众为中心,进行受众细分,围绕“传统韵味”、“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娱乐本位”、“多元融合”等方面进行内容定位,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从而巩固忠实受众,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本文从策划、主持、包装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以为,戏曲栏目应在主题策划、特别策划和系列策划三个方面大做文章,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加以“动态与常态”的改版,不断调整板块、改进环节、增加元素,使栏目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时刻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新鲜感。同时,还应突破固有的传播模式,实现跨区域合作、跨文化传播、多媒体联袂,最大限度地拓展受众群体。主持人是电视栏目重要的品牌,应在形象气质、言语方式、文化内涵方面与栏目契合。戏曲栏目的主持人可分为表演型、平民型、专家型三种,媒体可拓展来源,广纳英才,并大胆启用跨界主持人,主持人则要不断完善素养,提升技能,以寻求延展与超越,延长其主持生涯。此外,戏曲栏目还必须在外在包装上多动心思,通过对栏目名称、形象标志、宣传口号,以及片头、片尾、片花等的设计和包装,使栏目达到特色鲜明、深入人心、内外兼修、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本文还对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进行了展望。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内容的“海量”和形式的“多样”构成了新媒体传播的显着特征和重要优势;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IPAD等“带体温的媒体”,弥合了戏曲欣赏特性和受众审美习惯之间的裂痕,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收视时空;而欣赏方式的交互性更是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带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培养了观众超链阅读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理念,这一切都为戏曲栏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加强媒介融合,实现多屏联动,应是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整合与互动的有效手段。
陈慧[5](2017)在《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话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高段习作教学奠定基础。写话是小学低段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小学低段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还不高,所以指导小学低段学生学会运用书面语言进行正确表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绪论简述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从写话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写话教学策略、写话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第一章先对写话和写话教学进行概念界定,再结合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论述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同时,采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杭州市两所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结果中了解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发现写话教学存在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章主要从写话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三方面提出写话教学实施策略。首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写话教学目标的确定;其次结合词语、句子、语段和篇章等教学资源进行写话教学设计;最后阐述写话教学的过程。第四章论述两个写话教学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
张雪梅[6](2016)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程度量研究》文中指出“量范畴”是语言中重要的语义范畴之一,它对词语、句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程度量是形容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等相关语言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对形容词的程度量进行了系统探讨。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的主体内容共七章:第一章讨论了形容词的分类及其量性特征。程度量是人们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事物性状的大小、高低进行的等级性量化。程度量具有相对性、等级性、模糊性、依附性和临时性的特征,其中等级性是其主要特征;程度量还存在客观与主观之分,我们把客观量程度副词分为低、中、高、极四个量级,把主观量程度副词分为低、高、极、过四个量级。并根据形容词能否受客观量程度副词的修饰,把其分为非定量形容词与定量形容词两类,前者可以受客观量程度副词修饰,其量性特征表现为无界性、量幅性、隐含性;后者一般不再受客观量程度副词修饰,其量表现为有界性、量点性、凸显性和主观性的特征。不过,非定量形容词内部在与各量级程度副词的组配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主要跟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其语义程度有关。定量形容词都明显地包含着量的成分,其内部成员由于构成方式与表量成分的不同也存在着量级高低的差异。第二章考察了非定量形容词定量化的一系列手段,主要有词法手段、重叠手段、句法手段、修辞手段和某些固化结构等。词法手段指非定量形容词加上某个表量成分使之转化为定量形容词。重叠也赋予了形容词量的意义,使之定量化。句法手段主要包括利用程度副词、指示代词、某些含程度义的形容词或短语、零形补语,或者利用其它参照物表量,有时量度形容词还可以运用数量词语进行记量。修辞手段如比喻、夸张、叠用等也可以使程度量得以相对确定,且往往有增量的功效,赋予的是高量级。另外,某些固定结构也可以表达程度量,且多数为高量级。不同的定量手段或定量成分决定了形容词程度量的量级高低。第三章对形容词程度量的同现、叠加与二次赋量的类型或方式、成因进行了分析。程度量的同现是指形容词的前面出现两个分属不同量级的程度副词,同现的可能性取决于两个程度副词量级间差距的大小。程度量的叠加是指两个(或以上)相同量级的程度副词的共现现象,高量级程度副词叠加在语义上构成强化型,低量级程度副词叠加则构成弱化型。二次赋量是定量形容词在已有程度量的基础上采用某种赋量手段而造成的“量上加量”现象。同现、叠加与二次赋量都造成了程度量的重复,这些看似“非常规”的、量的复用现象有其产生的语义、语用与认知动因。第四章探讨了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句位的关系。我们分别考察了定语、状语、谓语和补语句位与形容词程度量的互动关系。非定量形容词中的单音节的可以无标记作定语,而双音节的与定量形容词通常需要用标记“的”。状语中的指宾状语往往要求形容词必须是定量的;而充当饰谓状语的形容词非定量或定量均可,不过,后者因强调了程度量而易于成为关注的焦点。非定量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谓语,除非用在对举格式中、分句中、主谓之间有停顿或插入性成分以及用于感叹语气时;定量形容词则通常可以单独充当谓语,不过其谓语功能尤其在是否用标记“的”上存在差异。通过对语言事实的考察,我们发现语义程度越高,其谓语功能越强,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定量形容词语义程度与其谓语功能的关联标记模式。形容词可充当的补语主要有结果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四种。前三者多由非定量形容词充当,状态补语则多用定量形容词,可见,除状态补语外,其他三类补语并不要求凸显形容词的程度量。第五章考察了形容词的程度量与疑问、感叹语气的关系。定量形容词已经有了某个确定的量,没有询问的必要,因此,在一般的疑问句中,其通常都不能构成疑问中心。非定量形容词通常可单独构成“独词感叹句”;而定量形容词则不能,因为其本身的量是有定的,而感叹语气有赋量功能,赋予的量通常为高量级,定量形容词若独用于感叹语气容易造成量的重复或冲突。由形容词短语构成的感叹句往往要求其中的程度副词为主观量与高量级。感叹句根据构成及感叹标记的情况,其感叹程度构成如下梯度:独词感叹句>有标记感叹句>无标记的非独词感叹句(“>”表示“强于”)。可见,不同的句类对形容词的程度量有不同的要求。第六章探讨了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否定的关系。非定量形容词因其程度量是不确定的,多可以自由地用于肯定式或否定式,少数自身语义程度较高的除外。定量形容词因已具有了某个确定的量,通常都不能用于否定式。语言事实表明,形容词可否受程度副词修饰与可否被否定之间存在着无标记关联,因此,就语法意义来说,“程度”与“否定”具有一致性与相通性。“F+A”(“F”代表“程度副词”)在形式上有“F+不+A”与“不+F+A”两种否定式,不过二者否定的性质和结构层次都不同:前者是对“F+A”的“完全否定”,后者是对“F+A”的“降级否定”,二者在程度量等级上又统一于同一量轴。前者中各程度副词基本都成立,而后者成立与否取决于“不”与“F”融合性的强弱,融合性强的“不+F+A”可以说,而融合性弱的则一般无法成立。第七章对形容词程度量的动态性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主要考察了“逆天”、“爆表”、“A得/到哭”和“A得/到没朋友”,探讨了这四种新兴的高程度量表达方式的演变与成因。它们都具有网络流行语的性质,且其演变都是在一系列语言内部因素、认知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此外,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点明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并指出了本研究尚存的不足,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张茫茫[7](2014)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与分析》文中认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篇“选文”除却最基本的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还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心理和审美情趣,甚至还能从中看到特定时代的政治环境和历史风貌等等信息。面对丰富的语文教材选文内容,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成了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王荣生先生的选文类型理论在语文教材的使用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使笔者领悟到,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选文定位来确定教学内容,并按不同类型选文的功能,有区别、有侧重地分类组织和实施教学。然而,王荣生先生的选文分类理论也并非十全十美。他将选文划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但其中的例文和样本这两类选文,无论是概念上、特点上还是教学上,都有诸多交叉部分,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两类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语文知识与学习方法、形成语文能力的选文类型合二为一,并据此将这一类选文命名为“例样”。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量化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苏教版高中语文五本必修教材中的选文作出较为全面的类型鉴定和统计,并选取了各类选文中的典型例子,对其具体的编撰情况进行分析。此外,笔者还以《项脊轩志》为例,分别进行了定篇、例样、用件这三种不同定位的教材样篇设计。笔者希望此研究可以使王荣生先生的选文类型鉴别理论更加具体易懂,更加具有可推广性,借以丰富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研究,为未来的教材编制提供借鉴。
王亚楠[8](2014)在《2012年《中国旅游报》旅游广告标题的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告标题是标题研究的重要对象,然而长久以来学界对标题语言的研究多集中于新闻语体,对广告语体的探讨则较少。本文以2012年《中国旅游报》的旅游广告标题为研究对象,在建立标题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统计、定性分析与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旅游广告标题的整体语言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描写。此外,本文还结合广告标题的四大功能,对其特征的成因与功效展开了阐述,以期更好地了解旅游广告标题的整体语言面貌,为标题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对标题语言的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选题的依据、目的、意义,分析了标题研究的现状,介绍了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和重点,包括第二、三、四、五章,对旅游广告标题的语言本体特征进行了考察。第二章描写的是其语音特征:语音长度上,7—12音节的标题最为常见,因其兼顾了信息量与简洁性的要求;语音节奏上,节拍群和音步组合的多样性使节奏更加灵活,而音步及其组合的重复性使得节奏更加整齐。第三章描写的是其用词特征:高频动词与形容词体现了消费者的普遍需求,低频词和词类活用的大量存在使得标题更加新颖、简洁、美观。第四章概括的是其语法特征:一级目的地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指称性鲜明,因其体词性标题多于谓词性标题;复指结构因能多方位地表现和强调主题而使用广泛;省略句作为常用句式能使标题更加简洁明快。第五章概述了其修辞特征:对偶、排比、比喻、比拟和借代是使用最多的辞格;一级标题更注重吸引受众,因而其辞格使用比例远高于二级标题。第三部分即第六章,该章对旅游广告标题的文化影响功能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其发挥影响的三个主要途径:传播文化知识、倡导生活方式和培养审美情趣。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
陈明强[9](2013)在《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收集到的623份(443种)结婚证书实物为第一手图像研究材料,在田野考察、图像分析与文献理论研究的三者互动中,对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证件制式、文书格式、认证要件、版式构成、色彩特征、造型手法、图案题材和字体类型等各方面做描述和分析。第一章从婚姻、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及结婚证书的出现与发展等方面,对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进行详细梳理。第二章至第四章,将新中国结婚证图像研究分为建国初期十七年(1949-1965)、“文革”及之后的“徘徊”时期(1966-1978)和“改革开放”之后(1979-至今)三个时期。在对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书图像进行合理阐释时,将之置于恰当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社会变动中,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考察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图像本身的影响。从情景的表现、观念的传达、画面的组织和图像套式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寻找出图像演变的内在动力,认识结婚证图像内容和功能的变换,从中显现婚姻制度的变革,婚姻观念的变化,婚姻生活的时代风貌,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扬策略的转变,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揭示婚姻合法性缔结与国家政治合法性的构建之间的关联。第五章经过对结婚证制式类型、印制工艺、文书格式、认证要件(印鉴、印花税票和照片)等多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呈现作为婚姻“被证明”的物化形式的结婚证书,如何逐步成为形式合法,要件齐全的婚姻合法性认证的法定证件。第六章至第七章,通过对版式类型、版面图像套式、版式设计特点、色彩特征、造型手法和图案元素(吉祥图案、政治符号、外来图案和美术字图案)的归纳和分析,呈现出结婚证设计者如何将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国家意识形态的宣扬和文艺政策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图像发挥出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的功能。总之,结婚证的图像内容,作为一个浓缩的特殊时期的历史景观,与中国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相联系,不仅反映出不同时期婚姻管理政策,还暗含许多其他内容,如新旧文化的交融与对抗,文艺政策的转变,以及统治阶层对于现代化认识的演化过程等。结婚证图像承担着证明两性合法婚姻关系之外的功能,它反映了图像演变与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权威、政治合法性之间的关联。可以说,结婚证图像的演变,呈现的是国家统治力量在各个时期,将其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巩固和加强与夫妻婚姻缔结的合法性确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陈寅[10](2012)在《央视春晚“传播仪式观”形成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诞生于1983年,至今已举办30届。央视春晚发展至今,已成为独特的文化传播事象,“春晚情结”早已在民族记忆中烙下深深印记。但是,春晚到底是如何诞生的?春晚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春晚研究不可忽视的本体性问题,也是对春晚传播行为与过程的动态把握。美国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充满人文关怀且极富创造性地为传播学另辟蹊径,将“传播仪式观”纳入传播学的研究范畴。他强调,仪式模式有助进一步把握传播过程的本质,为重塑共同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自1983年出现的央视春晚,以有序的行为模式成为仪式化的媒介事件,形成了中国人在电视直播时代的“新民俗”,逐渐树立起明确的“仪式观”。春晚的诞生与发展,特别是春晚“传播仪式观”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外部动力机制(中国春节民俗变迁与传播技术革新历程)和内部自生结构(视觉文化中的文本结构)。本论文将在孔德的社会动力学说与社会历史“合力论”的观照下,注目于宏观与微观双重视野,建立历时与共时纵横坐标,从传播、技术与文化等多维探寻春晚“传播仪式观”的形成动力。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逻辑思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探寻春晚“仪式观”的形成的历史技术动因。依据传播仪式观的核心观点,“仪式观”是一种仪式性的传播模式,它与分享、参与、联合、交往等概念密切相关,强调传播在共同信仰的表征和社会的维系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是指在时让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它的原型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追溯春晚的历史源头,春节作为春晚诞生的母体,为春晚“仪式观”的形成设定了“守岁”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团圆”这一重要的空间铺排。在考察影像春晚的最初源头和完整的演进过程时,从中国影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新中国的历史发展、文艺政策的制定、影视技术的变革等动力诱因,以《春节大联欢》、《笑的晚会》、《迎新春文艺晚会》三部作品作为重点文本。在考察创办电视直播春晚的时代语境,以黄一鹤导演的五台春晚为案例,论证电视直播春晚在“共时”上的优越性,解析其如何对观众形成时空关系上的维系。在探寻心理空间扩张的技术动因和传受双方的观念变迁时,还通过对1985年“直播事故”、1996年“三地互传”及网络春晚等三大技术实验案例进行反思。第二,是探寻春晚“仪式观”的形成的视觉文化动源。依据传播仪式观的核心观点,仪式观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和过程,“仪式”已经不仅仅指代“典礼的秩序形式”,它成为一个隐喻,将传播看成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使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传播研究应该致力于对传播行为和过程中所包含的意义的阐释。春晚是大众文化中的电视文本,对其进行“类型研究”、“明星研究”和“奇观研究”就是从文本内部自生结构出发,探寻春晚“仪式观”形成的文化动力。以大众文化意义上的分析模式,从主题立意、演播方式、串联结构、节目组构等四个维度对春晚的程式进行分析。选择小品类和纪实类两个春晚原发节目类型进行文本细读;在符号学理论的观照下,解析了春晚明星的生产机制,并以“平民明星”为例,分别阐释塑造(挪用)、复制(替代)和重塑(移情)三种机制的动态呈现,确立多元开放的春晚明星标识性联线;以奇观理论为起点,梳理春晚奇观营造历程,并尝试进行美学分析,认为其直接导致观众高峰体验和感恩之情的生成。由此,确立作为大众文本的晚会程式与类型、折射时代风尚的明星谱系与生产和推向影像极致的奇观营造与体验三大动力源。本论文采用文献法、个案分析法、例证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展开研究。本论文的影像资料采用的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的1984—2012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VCD等,通过对影像资料进行拉片,对春晚节目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采用个案与例证分析法,通过对春晚中重要且特殊的节目类型或现象进行考察与反思,理清春晚中某种类型或现象的发展变化历程,分析各种变化背后的作用机制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展开分析以论证范式归纳的正确性。还对历届央视春晚的节目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制成图表,为找寻春晚的变化规律作依据。本论文认为:第一,春晚实际上起源于中国人在除夕守岁时对“文化填补”空间的心理期待和配置行为。从《春节大联欢》到《笑的晚会》,从《迎新春文艺晚会》到《春节联欢晚会》形成影像春晚的整体序列。现场直播技术的成熟成为电视春晚重要的技术保障,也成为春晚跻身“新民俗”行列的动力诱因。而当电视介入大众生活,春晚以“新民俗”的姿态融入除夕团圆时刻,此时的团圆便促成民族心理空间的扩张。第二,中国特色的春节联欢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中和之乐”与“家国伦常”的文化基因之上。春晚节目均被安排在剧场与茶座套装式演播空间中演出,选择在直播状态下的电视化呈现方式。直播春晚沿袭了1983年之前“影像春晚”的节目类型,并产生小品类和纪实类节目两大原发类型。春晚明星的产生则形成了塑造(挪用)、复制(替代)和重塑(移情)等三种机制及在动态中演进的标识性联线。在奇观营造的历程中,也直接导致了观众高峰体验和感恩之情的生成。本论文的创新意义在于尝试以传播仪式观理论分析文化传播中的具体事象,通过对动态演进中的影像文本的分析,论证媒介仪式在凝聚民族共同体,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中所能发挥的特殊作用。在传统文化受到多元价值观和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利用仪式激发全民血液中的精神因子,唤醒全民集体无意识,是保护民族文化,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而事实证明,30年的春晚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中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能量,有效地弥合了中华文化的深层断裂。
二、迎春祝福短语集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春祝福短语集锦(论文提纲范文)
(1)陆澹安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陆澹安交游及文学创作考 |
第一节 交游考 |
一 陆澹安与通俗文学作家 |
二 陆澹安与弹词作家及艺人 |
三 陆澹安与戏剧演员 |
四 陆澹安与俗文学学者 |
第二节 文学创作考 |
一 文学积淀期(1894—1914) |
二 小说及新剧创作期(1915—1932) |
三 俗文学创作与研究期(1932—1949) |
四 着述与文学研究期(1949—1980) |
第二章 陆澹安俗文学创作研究 |
第一节 陆澹安的弹词创作 |
一 书场、报刊杂志、电台对陆澹安的影响 |
二 弹词开篇的创作 |
三 长篇弹词的创作 |
第二节 对唐宋传奇和《聊斋》、元曲的改写 |
一 改写的手法:白话翻译与情节重组 |
二 改写的原因:市民文化与“双百方针”对其改写的影响 |
三 改写的价值:传统文学的普及与新生 |
第三节 陆澹安俗文学作品的价值 |
一 教化民众的人文价值 |
二 情理真实的文学价值 |
三 推动宣传的传播价值 |
第三章 陆澹安对俗文学的批评和研究 |
第一节 俗文学批评内容、特点与成因 |
一 对《水浒传》《红楼梦》等的研究与批评 |
二 对唐宋传奇、《聊斋》和元曲选本的批评与研究 |
三 对《小说词语汇释》和《戏曲词语汇释》的研究 |
四 俗文学批评作品的特点与成因 |
第二节 陆澹安俗文学批评的成就与影响 |
一 弹词韵书的首开之风 |
二 小说、戏曲词语汇释的开山之作 |
三 全面细致但有争议的章回小说批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现实意义 |
2. 理论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现状总结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法 |
2. 个案分析法 |
3. 访谈法 |
二、媒介仪式视角央视春晚的发展流变 |
(一) 仪式传播的理论概述 |
1. 仪式传播的内涵 |
2. 仪式传播的价值 |
3. 仪式传播的流变 |
(二) 央视春晚的缘起发展 |
1. 央视春晚的开播背景 |
2. 作为仪式的央视春晚及其社会意义 |
三、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特征及效果分析--以2015-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 |
(一) 媒介融合展演仪式场景 |
1. 电视的现场直播 |
2. 广电+新媒体的直播互动 |
(二) 节日符号显化仪式效果 |
1. 物化象征符号的呈现 |
2. 行为象征符号的呈现 |
3. 社会象征符号的呈现 |
(三) 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效果分析 |
1. 新媒体技术助力仪式参与 |
2. 反向议程增益内容建构 |
3. 场域拓展促成仪式分享 |
4. 角色越入消解仪式信任 |
四、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认同建构的内涵解读 |
(一) 重拾文化记忆 |
1. 追寻春节文化记忆 |
2. 重构春节文化记忆 |
(二) 增强国家认同 |
1. 塑造国家形象 |
2. 凝聚社会共识 |
3. 维护政治秩序 |
五、央视春晚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的效果提升 |
(一) 仪式传播中的限制因素 |
1. 制作定位模糊 |
2. 受众注意力分散 |
3. 受众仪式抵抗 |
(二) 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的优化路径 |
1. 重视议程设置 |
2. 增强仪式互动 |
3. 唤醒认同意识 |
4. 把握意表契合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重庆秀山花灯唱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秀山花灯唱词概况 |
第一节 秀山花灯的历史渊源 |
一、秀山花灯历史 |
二、秀山花灯流派 |
第二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分类 |
一、按曲调分类 |
二、按内容分类 |
第三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特点 |
一、感天动地的孝道化 |
二、祈福纳吉的吉祥化 |
三、寓教于乐的娱乐化 |
四、生动形象的方言化 |
小结 |
第二章 秀山花灯唱词表达分析 |
第一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表达方式 |
一、秀山花灯唱词的象征化表达 |
二、秀山花灯唱词的动作化表达 |
三、秀山花灯唱词的情感化表达 |
第二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艺术化处理 |
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处理 |
二、排比:节奏复沓的处理 |
三、设问:诙谐幽默的处理 |
四、夸张:超越现实的处理 |
第三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模式化吟唱 |
一、语义的重复 |
二、语法的重复 |
三、韵律的重复 |
小结 |
第三章 秀山花灯唱词的新生性 |
第一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地域性 |
一、特殊的符码 |
二、同宗唱词的变体 |
第二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结构性 |
一、套语结构 |
二、句体结构 |
三、段体结构 |
第三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再生性 |
一、借用外来民歌 |
二、具有时代特色 |
第四节 秀山花灯唱词的综合性 |
一、花灯唱词的表演性 |
二、花灯唱词的符号性 |
三、花灯唱词的价值性 |
小结 |
第四章 秀山花灯唱词本质分析 |
第一节 精神交流 |
一、花灯与行业神 |
二、花灯与自然神 |
三、花灯与龙灯、庙宇和祠堂 |
第二节 情感交流 |
一、表演者与主家 |
二、表演者之间 |
三、表演者与观众 |
四、观众之间 |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交流 |
一、人与植物 |
二、人与动物 |
三、人与山川河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及特征 |
第一节 戏曲与电视的联姻与互动 |
一、初创阶段(1958-1965年) |
二、停滞和复苏阶段(1966-1978年) |
三、迅速成长阶段(1979-1995年) |
四、持续深化阶段(1996年至今)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发展历程及观念衍变 |
一、萌芽期(1978—1987年):摸索、尝试,形式单一 |
二、发展期(1988—1995年):灵活、分众,注重参与 |
三、繁荣期(1996—2003年):娱乐、竞技,打造品牌 |
四、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创新、求变,期待突围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特征 |
一、固定性 |
二、综合性 |
三、参与性 |
第二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及问题 |
第一节 戏曲剧场型 |
一、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分布情况 |
三、戏曲剧场型栏目的构成元素 |
四、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二节 戏曲知识型 |
一、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分类 |
三、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节 戏曲综艺型 |
一、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元素 |
三、综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新类型——真人秀 |
一、戏曲真人秀栏目概述 |
二、戏曲真人秀栏目的构成元素 |
三、戏曲真人秀的文化坚守与传播效应 |
四、戏曲真人秀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过程及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受众接触戏曲的渠道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四、不同文化程度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五、不同居住地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观众的收视行为分析 |
一、问卷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戏曲电视栏目的到达率 |
三、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热度分析 |
四、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动机分析 |
五、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时段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四节 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倾向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四、不同文化程度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五、不同居住地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五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评价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总体评价 |
三、当前戏曲电视栏目所存在的问题 |
四、观众对中央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五、观众对省级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六、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素质的要求 |
七、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评价 |
八、结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戏曲电视栏目 |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释义 |
二、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冲击 |
三、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启示 |
四、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观念定位 |
一、品质本土化 |
二、品位平民化 |
三、品格人文化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定位 |
一、巩固忠实受众 |
二、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内容定位 |
一、传统韵味 |
二、时代特征 |
三、地方特色 |
四、娱乐本位 |
五、多元融合 |
第五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制作与包装 |
第一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与改版 |
一、策划手段 |
二、改版创新 |
三、传播与合作模式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主持艺术 |
一、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类型 |
二、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选择 |
三、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
四、主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外在包装 |
一、栏目名称 |
二、栏目形象标志 |
三、栏目宣传口号 |
四、栏目片头、片花、片尾 |
余论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A:戏曲电视栏目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D:若干优秀戏曲电视栏目台本 |
附录E:诸种戏曲电视综艺形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一)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二)写话教学具体策略的相关研究 |
(三)写话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一章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写话 |
二、写话教学 |
第二节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三、学习迁移理论 |
第三节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重要性 |
一、帮助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 |
二、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表达能力 |
三、为中高段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
第二章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小学低段学生写话现状的课堂观察 |
一、课堂观察对象 |
二、课堂观察结果 |
第二节 小学低段教师教学现状的个案访谈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结果 |
第三节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实施 |
第一节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二节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设计 |
一、基于词语的写话教学设计 |
二、基于句子的写话教学设计 |
三、基于语段的写话教学设计 |
四、基于篇章的写话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二、选择范文,充分阅读 |
三、螺旋上升,玩中建构 |
四、合作分享,交流点评 |
第四章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我爱我家——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教学设计及分析 |
一、《我爱我家——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教学设计 |
二、《我爱我家——把一件事情说清楚》教学分析 |
第二节 《双胞胎故事大集锦——区分形近字》教学实录及分析 |
一、《双胞胎故事大集锦——区分形近字》教学实录 |
二、《双胞胎故事大集锦——区分形近字》教学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程度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1.1 研究对象 |
0.1.2 研究意义 |
0.2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0.2.1 理论背景 |
0.2.2 研究方法 |
0.3 相关研究综述 |
0.3.1 “量范畴”及相关研究 |
0.3.2 形容词程度量的相关研究 |
0.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0.5 语料说明 |
第一章 形容词的分类及其量性特征 |
1.1 程度量的特征 |
1.1.1 相对性 |
1.1.2 等级性 |
1.1.3 模糊性 |
1.1.4 依附性 |
1.1.5 临时性 |
1.2 主观量程度副词与客观量程度副词 |
1.3 形容词量的分类 |
1.4 形容词小类的量性特征 |
1.4.1 非定量形容词的量性特征 |
1.4.2 定量形容词的量性特征 |
1.5 非定量形容词的量级 |
1.6 非定量形容词与各个量级的组配考察 |
1.6.1 形容词与低量级的组配 |
1.6.2 形容词与中量级的组配 |
1.6.3 形容词与高量级的组配 |
1.6.4 形容词与极量级的组配 |
1.6.5 形容词与过量级的组配 |
1.7 定量形容词的构成及其量级 |
1.7.1 定量形容词的构成 |
1.7.2 定量形容词的量级差异及其成因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非定量形容词的定量化 |
2.1 词法手段 |
2.2 重叠手段 |
2.3 句法手段 |
2.3.1 程度副词 |
2.3.2 指示代词 |
2.3.3 某些形容词或短语 |
2.3.4 零形补语 |
2.3.5 参照物表量 |
2.3.6 数量词语表量 |
2.4 修辞手段 |
2.4.1 叠用 |
2.4.2 比喻 |
2.4.3 夸张 |
2.5 固定结构 |
2.5.1 别提(有)多A了 |
2.5.2 A得不能再A |
2.5.3 A了去了 |
2.5.4 要多A有多A |
2.5.5 最/再A不过(了) |
2.5.6 那/(真)叫一(个)A啊 |
2.5.7 A得(像/跟)什么似的 |
2.5.8 A不了多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容词程度量的同现、叠加与二次赋量 |
3.1 程度量的同现 |
3.1.1 不同量级程度量的同现 |
3.1.2 同一程度量的反复 |
3.1.3 小结 |
3.2 程度量的叠加 |
3.2.1 关于叠加 |
3.2.2 叠加的类型 |
3.2.3 叠加的动因与作用 |
3.2.4 小结 |
3.3 定量形容词的二次赋量 |
3.3.1 关于二次赋量 |
3.3.2 二次赋量的方式 |
3.3.3 二次赋量的动因 |
3.3.4 二次赋量的表达效果及其句法后果 |
3.3.5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句位 |
4.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定语句位 |
4.1.1 非定量形容词充当定语 |
4.1.2 定量形容词充当定语 |
4.1.3 定量的形容词短语充当定语 |
4.2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状语句位 |
4.2.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指宾状语 |
4.2.2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饰谓状语 |
4.3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谓语句位 |
4.3.1 非定量形容词充当谓语 |
4.3.2 定量形容词充当谓语 |
4.3.3 定量的形容词短语充当谓语 |
4.4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补语句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句类 |
5.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疑问句 |
5.1.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疑问焦点的构成 |
5.1.2 程度副词与疑问焦点的构成 |
5.2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感叹句 |
5.2.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感叹句的构成 |
5.2.2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感叹程度 |
5.2.3 感叹语气的赋量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否定 |
6.1 非定量形容词与否定 |
6.2 定量形容词与否定 |
6.3 “程度副词+非定量形容词”与否定 |
6.3.1 两种否定式的不对称及其成因 |
6.3.2 “不+程度副词+A”式内部不对称的成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形容词程度量的动态研究 |
7.1 流行语“逆天”的演变与成因 |
7.1.1 问题的提出 |
7.1.2 “逆天”的语义演变 |
7.1.3 “逆天”的感情色彩 |
7.1.4 “逆天”演变的成因 |
7.1.5 小结 |
7.2 流行语“爆表”的多角度分析 |
7.2.1 问题的提出 |
7.2.2 “爆表”的句法功能 |
7.2.3 “爆表”的语义与语用功能 |
7.2.4 “爆表”语义演变的成因 |
7.2.5 小结 |
7.3 新兴的高程度表达式“A(到/得)哭(了)”考察 |
7.3.1 问题的提出 |
7.3.2 “A(到/得)哭(了)”的句法特征 |
7.3.3 “A(到/得)哭(了)”的语义演变及表义特征 |
7.3.4 “A(到/得)哭(了)”高程度义的形成 |
7.3.5 小结 |
7.4 新兴的程度表达式“A到/得没朋友” |
7.4.1 问题的提出 |
7.4.2 “A”的特点与“没朋友”的抽象化 |
7.4.3 “A到/得没朋友”的句法特征 |
7.4.4 “A到/得没朋友”的程度义 |
7.4.5 小结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简述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教版必修教材选文的三种类型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 教材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辨别与区分 |
二、 定篇、例样、用件三种类型选文的由来和区分 |
第二节 苏教版必修教材的编制概况 |
第三节 苏教版必修教材选文类型的鉴定与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类选文编撰情况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定篇类型选文编撰情况的分析 |
第二节 例样类型选文编撰情况的分析 |
第三节 用件类型选文编撰情况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项脊轩志》为例的教材样篇设计 |
第一节 定位为定篇的样篇设计 |
第二节 定位为例样的样篇设计 |
第三节 定位为用件的样篇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012年《中国旅游报》旅游广告标题的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二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语音特征 |
2.1 音节长度特征 |
2.2 语音节奏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用词特征 |
3.1 旅游广告标题中的高频词语 |
3.2 旅游广告标题中的词类活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语法特征 |
4.1 标题的语法性质特征 |
4.2 复指结构的广泛使用 |
4.3 省略句的主要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修辞特征 |
5.1 均衡类辞格 |
5.2 联系类辞格 |
5.3 侧重类辞格 |
5.4 变化类辞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广告标题的文化影响功能 |
6.1 传播文化知识 |
6.2 倡导生活方式 |
6.3 培养审美情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原因 |
第二节 关于课题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结婚证书 |
(二) 图像 |
(三) 意识形态 |
(四) 政治合法性 |
二、研究范围 |
(一) 考察对象的界定 |
(二) 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基本分期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一、学术研究状况 |
二、对研究现状的总结陈述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一) 田野考察法 |
(二) 图像学方法 |
(三) 文献考察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婚姻、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 |
一、婚姻 |
二、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 |
(一) 结婚 |
(二) 结婚的程序与方式 |
1. 革命根据地与现行的婚姻登记制度的关系 |
2. 婚姻登记制度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结婚证书的出现与发展 |
一、媒证 |
(一) 媒神 |
(二) 媒人 |
(三) 媒场 |
(四) 媒物 |
二、中国传统“婚书”简述 |
(一) 婚书的概念及其他称谓 |
(二) 中国历代有关“婚书”的文献 |
三、清末民初的“官制婚书” |
(一) 太平天国“合挥” |
(二) 清末民初“官制婚书”推广的历史 |
四、“结婚证书”提法的出现 |
第二章 承前启后,新中国新气象——建国初期十七年(1949—1965) |
第一节 承前启后 |
一、吉祥图案的沿用 |
二、版面制式的借鉴 |
第二节 新中国新气象 |
一、代表“新政权”的政治符号 |
二、新的花卉图案和花边形式 |
三、新的婚姻法规 |
四、新的社会面貌 |
(一) 夫妻形象 |
(二)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
第三节 新政权光芒下的婚姻缔结 |
一、新政权下的“洞房”,喜庆的婚姻“私生活” |
二、传统元素与新政权符号共生关系,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和巩固 |
第三章 火热的“革命”气质——“文革”及之后的“徘徊”时期(1966—1978) |
第一节 火热的“革命”气质 |
一、图案元素的变更 |
(一) 原有政治符号的变化 |
(二) 新政治符号的出现 |
二、绚丽与简朴并存的版面 |
(一) 红绿黄三色搭配的版面 |
(二) “红光亮”色调与“节俭”风格 |
三、证本式制式与分段式版面 |
第二节 “革命”运动下的婚姻缔结 |
一、权力空间的营造与转变 |
二、领袖颂歌中的婚姻祝福 |
(一) 权力空间的核心与政治合法性的巩固 |
(二) 领袖注视下的规训之城 |
第四章 “春风”带来的“大一统”——“改革开放”之后(1979—2004) |
第一节 “春风”送暖——政治符号的消减,吉祥图案的回归(1979—1985) |
第二节 统一管理——结婚证统一制式与管理的过程(1986——2004) |
第三节 法律规范下的婚姻缔结 |
一、“奖状”变“证件”—婚姻与契约 |
(一) “一分为二”—传统契约制式与婚书制式的关系 |
(二) 婚姻的契约性 |
二、“政治干预”与“法律规范” |
(一) 国家干预减弱,公权力对私权利把控的转变 |
(二) 法制的规训,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转变 |
第五章 证书的形式要件 |
第一节 证书制式 |
一、制式类型 |
(一) 奖状式 |
(二) 证本式 |
二、包装种类及材料 |
三、尺寸 |
四、印刷工艺和印制单位 |
五、纸张 |
第二节 文书格式 |
一、建国前婚书的文书格式 |
(一)、民国婚书的文书格式 |
(二)、革命根据地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
二、新中国结婚证书的文书格式(1949—2003十种不同的文书格式) |
第三节 认证要件 |
一、印鉴(印章、指纹与签名) |
二、印花税票 |
三、夫妻照片 |
第六章 版式构成 |
第一节 版式 |
一、版式类型 |
二、版面图像套式 |
第二节 版式设计特点 |
一、对称与均衡 |
二、节奏与韵律 |
三、主观处理的比例 |
四、四季采花的时间观 |
五、多方位的空间处理 |
第三节 色彩运用 |
一、结婚证的色彩布局 |
(一) 字体颜色 |
(二) 内芯,封面和封底的底色 |
(三) 边框颜色和封面封底中单独出现的图案颜色 |
二、色调类型 |
第四节 造型手法 |
第七章 图案 |
第一节 吉祥图案 |
一、人物神祗 |
二、祥禽瑞兽 |
三、花卉果木 |
四、文字符号 |
第二节 政治符号 |
一、标志类 |
二、人物类 |
三、生产生活物象 |
第三节 外来图案 |
第四节 美术字 |
一、美术字体类型与布局 |
二、美术字内容 |
(一) 婚姻法内容 |
(二) 政治内容 |
第五节 图像的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央视春晚“传播仪式观”形成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央视春晚是电视文化传播的重要事象 |
(二) 央视春晚体现传播仪式观的核心内涵 |
(三) 对央视春晚的兴趣与感悟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一) 传播仪式观理论 |
(二) 社会动力学理论 |
(三) 大众文化理论 |
四、逻辑起点与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意义 |
第二章 央视春晚“仪式观”形成的历史技术动因 |
一、守望与凝聚:春节作为春晚诞生的母体 |
(一) 仪式与仪式观的提出 |
(二) 守岁:神圣时间节点的守望 |
(三) 团圆:民族心理空间的聚合 |
二、1983年前“影像春晚”的历史流变与评析 |
(一) 孤立的个案——新中国电视诞生前的《春节大联欢》 |
(二) 困难时期的珍贵笑声——北京台时期的《笑的晚会》 |
(三) “心潮逐浪高”——电视文艺发展新时期的“迎春晚会” |
三、1983年后直播春晚“仪式观”的逐步显现 |
(一) 创办电视直播春晚的历史契机 |
(二) 时间同步的实现:现场直播与电视“仪式化” |
(三) 空间认同的建构:民俗符号与强化“仪式感” |
四、直播春晚的技术偏向与空间扩张 |
(一) 营造心理空间的技术实验再反思 |
(二) 新媒体技术与春晚的龃龉与磨合 |
第三章 央视春晚“仪式观”形成的视觉文化动源 |
一、晚会程式与类型:作为大众文本的动力源 |
(一) 大众文本、程式与类型 |
(二) 春晚程式分析:多维度的仪式架构呈现 |
(三) 原发类型分析:赵本山小品的类型嬗变 |
(四) 原发类型分析:纪实类节目的程式装配 |
二、明星谱系与生产:折射时代风尚的动力源 |
(一) 明星研究与明星生产 |
(二) 春晚明星谱系与生产:仪式空间中的明星解读 |
(三) 平民明星标识性联线:明星生产的符号阐释 |
三、奇观营造与体验:推向影像极致的动力源 |
(一) 春晚奇观营造历程:视觉技术的累积 |
(二) 春晚奇观美学分析:高峰体验的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迎春祝福短语集锦(论文参考文献)
- [1]陆澹安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D]. 蔡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D]. 李严.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3]重庆秀山花灯唱词研究[D]. 杨丽华.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D]. 邵振奇.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研究[D]. 陈慧.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5)
- [6]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程度量研究[D]. 张雪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与分析[D]. 张茫茫.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8]2012年《中国旅游报》旅游广告标题的语言研究[D]. 王亚楠. 厦门大学, 2014(08)
- [9]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D]. 陈明强.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9)
- [10]央视春晚“传播仪式观”形成动力研究[D]. 陈寅. 西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