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科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封管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沈玉莲,龚玉梅,朱娟英[1](2016)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并发静脉炎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72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术前宣教,注重操作环节,严密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床边巡视,提高封管技术,第2次输液前先评估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等。结果静脉炎:对照组75例(20.8%),观察组30例(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术前宣教、注重操作环节、加强床边巡视、严密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提高封管技术、再次输液前更换贴膜、冲管等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
周娟[2](2015)在《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相关因素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剖宫产手术患者,从术后是否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及使用的不同种类抗生素分为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为A组(n=122),未使用镇痛泵的为B组(n=69),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为C组(n=56),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为D组(n=135),比较各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术后A组留置时间t≤1 d者8例,1 d<t≤2 d者85例,t>2 d者29例,B组分别为22例,40例,7例,术后A组患者比B组患者留置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患者比D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89.2%vs 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C组疼痛与肿胀的发生率分别为43.0%和29.6%,与D组(33.9%,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u=-2.259,P<0.05)。说明镇痛泵的使用不增加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与输入抗生素种类有关。结论使用留置针输液时应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剖宫产术后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3 d。
陈婵[3](2013)在《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及留置时间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保持针管通畅,防止堵管,近年来护理同行对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主要从稀释肝素液、低分子肝素稀释液、尿激酶溶液、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原液等不同封管液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进行阐述。现综述如下。
冯艳丽[4](2009)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已于三十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十年前在亚洲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广泛使用[1]。近年来在我国也十分普及。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发生堵管或静脉炎而被迫停用,给
王文杰,李翠娥[5](2007)在《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杨巧玲,程莲,谭红[6](2003)在《产科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封管问题探讨》文中认为
方蓉[7](2011)在《浅谈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产科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总结近几年来在产科使用静脉留置针中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住院待产的孕妇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并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特别是产妇生产及搬动过程中,由于套管柔软、长,可以避免血管被刺破和针的脱落,同时为抢救病人建立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不易脱落及穿破血管,在各种体位下,能快速大量输血、输液,为临时的紧急抢救争取了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产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王淑霞[8](2010)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静脉留置针由于其具有减少穿刺痛苦,便于及时救治及提高工作效率等优势成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但由于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堵管或静脉炎的发生影响了其有效使用。如何防治堵管的发生是护理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封管液体的选择、封管方法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路颜羽[9](2010)在《静脉留置针对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多柔比星化疗药物、甘露醇溶液和生理盐水三种不同性质的药物,观察在输入后不同时间血管病理性损伤的程度,探索在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不同性质药物时,没有造成不可逆血管病理性损伤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将6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取其双耳外缘静脉作为实验血管,留置针穿刺置管。3组分别注射盐酸多柔比星溶液(多柔比星组)、20%甘露醇溶液(甘露醇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1次/d,用药后肝素盐水封管。各组于用药2、4、6、8、10d分别取4只兔腹腔麻醉后切取活体标本约5.5cm×1cm,即取以穿刺血管为中线两侧各宽0.5cm,共宽1cm,以穿刺点为标记远心端切取1cm,近心端切取4.5cm,共长约5.5cm的矩型标本,放入10%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常规乙醇脱水,石蜡包埋。每份标本切片5张,即距穿刺点远心端0.5cm处、穿刺点近心端0.5cm处、留置针末端处、距留置针末端0.5cm处、距留置针末端1.5cm处切片,做HE染色,光镜观察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三组留置相同时间,多柔比星组和甘露醇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重于生理盐水组,炎症反应4d时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x2 =8.976,p<0.05),血栓形成6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023,p<0.05)。2同一组5个不同部位切片中,均是穿刺点近心端0.5cm和留置针末端处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发生率高,穿刺点远心端0.5cm、留置针末端0.5cm和留置针末端1.5cm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炎症反应p<0.001;血栓形成p<0.01)。3同一组留置不同时间静脉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情况不同,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症反应均逐渐加重,血栓形成的血管数逐渐增多,多柔比星组和甘露醇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炎症反应p<0.05;血栓形成p<0.05)。生理盐水组留置不同时间炎症反应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虽有不同,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血管损伤的程度与输入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输入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是诱发静脉炎的主要因素。2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与留置针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有关,穿刺点近心端0.5cm和留置针末端处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血管损伤程度最严重。3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与留置时间有关,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不同药物时留置时间不应相同,强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一般以2d为宜,最多不超过3d,弱刺激性药物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但以不超过7d为宜。
冯艳丽[10](2010)在《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的方法探讨》文中认为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已于19世纪30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10年前在亚洲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广泛使用[1]。近年来在我国也十分普及,其具有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等多项优点,但同时又具有穿刺难度大、易脱出、引起静脉炎、静脉血
二、产科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封管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科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封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镇痛泵的使用与留置时间的比较 |
2.2 使用不同类抗生素对静脉产生的影响比较 |
3 讨论 |
3.1 镇痛泵的使用与留置时间的关系 |
3.2 不同抗生素对静脉的刺激后果 |
(3)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留置针封管液分类 |
2 抗凝类封管液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研究 |
2.1 肝素封管液 |
2.1.1 不同浓度、剂量的肝素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
2.1.2 12.5 U/mL肝素封管液 (0.5 mL) 对出血倾向或是心功能不全者的影响 |
2.1.3 25 U/mL肝素封管液 (10 mL) 对肾移植病人的影响 |
2.1.4 50 U/mL肝素封管液 (6 mL) 对老年脑梗死病人的影响 |
2.1.5 62.5 U/mL肝素封管液 (3 mL)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病人的影响 |
2.1.6 100 U/mL肝素封管液 (3 mL~5 mL) 对高血黏度和高脂血症病人的影响 |
2.1.7 125 U/mL肝素封管液对肝硬化凝血功能的影响 |
2.1.8 187.5 U/mL 肝素封管液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 |
2.1.9 1 000 U/mL~1 250 U/mL肝素封管液对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影响 |
2.1.10 肝素液不良反应 |
2.2 低分子肝素稀释液 |
2.3 尿激酶溶液 |
3 非抗凝类封管液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研究 |
3.1 生理盐水 |
3.2 静脉输注原液 |
4 小结 |
(4)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封管液的选择 |
1.1 稀释肝素钠 |
1.1.1 肝素液浓度的选择 |
1.1.2 肝素液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封管 |
1.1.3 肝素钠溶液用于肺癌、心包积液患者的封管 |
1.1.3 肝素液用于患儿浅表静脉留置针封管 |
1.1.4 肝素液用于高脂血症 |
1.1.5 肝素液用于其他疾病 |
1.2 0.9%氯化钠注射液 |
1.3 其他 |
1.4 输液原液 |
2 封管方式的选择 |
2.1 均匀推注, 正压封管 |
2.2 瞬间正压封管法 |
2.3 脉冲式封管 |
3 封管频次 |
4 小结 |
(6)产科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封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血管选择: |
1.3 材料: |
1.4 方法: |
1.5 结果判断: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 它在产科的应用已受到孕产妇普遍的欢迎。 |
3.2 防止套管内凝血的必要措施是封管液的正确选用。 |
3.3 肝素是一组天然物质的总称, 有强大的抗凝血作用, 可防止血栓形成。 |
(8)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封管液的选择 |
1.1 生理盐水和肝素钠溶液 |
1.1.1 普通成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 |
1.1.2 血液高凝状态病人的封管 |
1.1.3 凝血功能异常和肝素过敏病人的封管 |
1.1.4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封管 |
1.1.5 输注高渗液体和刺激性药物病人的封管 |
1.2 直接使用等渗原液封管 |
1.3 其他临床上也有肝素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封管预防静脉炎的报道[21]。 |
1.4 不同封管液的利弊 |
2 封管方法 |
3 堵管的处理 |
4 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
5 小结 |
(9)静脉留置针对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技术路线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动物、材料、仪器 |
1.1 实验动物选择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操作方法 |
3 标本的收集和处理 |
3.1 留取标本 |
3.2 制作切片 |
3.3 HE 染色 |
3.4 读片 |
3.5 病理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肉眼观察 |
2 病理学观察 |
2.1 三组留置相同时间血管损伤程度比较 |
2.2 同一组标本不同部位血管损伤程度比较 |
2.3 同一组留置不同时间血管损伤程度比较 |
讨论 |
1 药物刺激对血管壁的损伤作用 |
2 留置针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作用 |
3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
结论与建议 |
1 研究结论 |
2 本研究的意义 |
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4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图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穿刺方面 |
1.1 血管选择 |
1.2 退针方法 |
2 固定方面 |
2.1 成人 |
2.2 小儿 |
3 封管方面 |
3.1 封管液的选择 |
3.2 封管方式的选择 |
3.3 封管频次的影响 |
4 总结 |
四、产科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封管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并发静脉炎的影响[J]. 沈玉莲,龚玉梅,朱娟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16(03)
- [2]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探讨[J]. 周娟. 当代医学, 2015(20)
- [3]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研究[J]. 陈婵. 全科护理, 2013(09)
- [4]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研究[J]. 冯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09(08)
- [5]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王文杰,李翠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10)
- [6]产科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封管问题探讨[J]. 杨巧玲,程莲,谭红. 广西医学, 2003(01)
- [7]浅谈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产科的应用[J]. 方蓉. 内蒙古中医药, 2011(08)
- [8]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临床研究进展[J]. 王淑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10(12)
- [9]静脉留置针对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D]. 路颜羽. 河南大学, 2010(11)
- [10]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的方法探讨[J]. 冯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