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艳[1](2020)在《42份小麦品种抗叶锈基因鉴定及N.Strampelli成株抗叶锈QTL分析》文中认为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大约四分之一的食物热量。然而,几千年来小麦锈病一直威胁着小麦生产。其中,小麦叶锈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严重威胁小麦产量,尤其是在病害流行年份可导致小麦绝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进一步促进了小麦叶锈病的发生与流行。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抗性的品种,对小麦叶锈菌的病原菌产生了选择压力,从而使抗性品种逐渐丧抗性。因此发掘新的抗源品种,寻找新的种质资源,是确保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本研究主要包括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鉴定分析和成株抗叶锈QTL分析两部分:1.在苗期将18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生理小种,接种至36个含有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和待测小麦品种,根据载体品种对不同叶锈菌生理小种的反应型,推导待测品种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同时利用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验证基因推导结果。成株期接种强毒力的叶锈菌混合生理小种,田间调查严重度与普遍率,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慢锈性品种。综合基因推导与分子标记检测两种方法进行抗叶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2份国外小麦品种中共推导出Lr1、Lr10、Lr14a、Lr26、Lr2a、Lr17和Lr20共7个抗叶锈病基因。其中Hybride du Jubile等16个品种含有Lr1,Craftsman等3个品种含有Lr14a,Rimpaus等5个品种含有Lr17,Parad等5个品种含有Lr2a,Parade和Craftsman 2 个品种含有Lr10,Scipion 和 Milpain 2个品种含有Lr37,Rooster 等 29个品种含有Lr46,Rieti中含有Lr20,Civic中含有Lr26,Carahue中含有Lr34,筛选出15个品种具有慢锈性。2.N.Strampelli为意大利引进品种,在田间对叶锈病有着良好的抗性。为了进一步分析该品种中含有的成株抗叶锈性基因,并进行抗叶锈性QTL定位,本研究将N Strampelli/辉县红的193个RIL群体在2018-2020连续3年两地进行监测,分别种植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试验田,并接种田间流行混合叶锈菌生理小种并进行田间表型鉴定。根据表型鉴定严重度结合SNP和SSR分子标记筛出的基因型,利用QTL软件分析获得抗病位点,进而结合抗叶锈病基因定位结果以寻找具有兼抗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病位点。本研究在4个环境下共检测出3个抗叶锈QTL位点,分别位于2A和5B染色体上。2个QTL位点被定位到2A上,暂命名为QLr.hbau-2A.1、QLr.hbau-2A.2。其中QLr.hbau-2A.1在2018年保定、2019年保定和2019年河南三个环境下均能检测到,分别解释了14.4%、12.2%、17.0%的变异率;QLr.hbau-2A.2在2018年保定和2020年保定这两个环境下检测到,分别解释了 13.2%和12.5%的变异率。1个QTL位点被定位5BL染色体上,暂命名为QLr.hbau-5B。来源于抗病亲本N.Strampelli。QLr.hbau-5B在4个环境中检测到,与抗条锈基因Yarn.S紧密连锁,分别解释了18.6%、19.1%、17.8.%和 18.1%的变异率。
徐新玉[2](2020)在《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基因检测及W014204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锈病是危害我国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自建国以来,小麦叶锈病与条锈病均发生过多次病害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健康和有效的方式是种植抗病品种。本研究主要包括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性基因鉴定和小麦品种W014204成株抗叶锈病、条锈病QTL分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苗期利用19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生理小种,接种36个含有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和待测小麦品种,根据载体品种对不同叶锈菌生理小种的反应型,推导待测品种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同时利用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验证基因推导结果。成株期接种强毒力的叶锈菌混合生理小种,田间调查严重度与普遍率,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筛选出慢锈性品种。综合基因推导与分子标记检测两种方法,在71份小麦农家品种中共检测到8个抗叶锈病基因。其中,5个品种含有Lr1;1个品种含有Lr10;1个品种含有Lr13;1个品种含有Lr14b;8个品种含有Lr26;17个品种含有Lr34;5个品种含有Lr37;20个品种含有Lr46。综合两年田间调查数据,共筛选到27份慢锈性品种。第二部分,W014204为CIMMYT引进品种,在田间对小麦叶锈病与条锈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因此推测该品种中含有成株抗锈性基因,并对其进行抗锈性QTL定位将以W014204为母本,感病品种郑州5389为父本,采用单粒传法构建的含有214个家系的RIL群体,分别于2015-2016年度、2016-2017年度种植于河北保定及四川绵阳试验田,以及2018-2019年度种植于四川绵阳试验田,人工接种条锈菌混合生理小种,并调查最终严重度。另一方面于2018-2019年度种植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试验田,人工接种叶锈菌混合生理小种并调查最终严重度。利用SSR标记与SNP技术对整个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合田间数据,利用Map Manager QTXb20和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与QTL分析。本研究共定位到5个QTL位点,其中位于1BL上的QTL位点兼抗叶锈病与条锈病,解释了 9.7%-16.2%的表型变异,经检测该位点为Lr46/Yr29;位于2A染色体上的抗条锈QTL位点,在3个条锈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6.4%-7.6%的表型变异,经分析可得该位点为新的成株抗条锈QTL位点;位于2BS染色体上的抗叶锈QTL位点,在2个叶锈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 8.8%-14.2%的表型变异,经分析可得该位点为Lr48;位于5BL染色体上抗条锈QTL位点,在3个条锈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 6.7%-7.2%的表型变异,该位点是否为新的抗条锈QTL位点需进一步验证:位于5BL染色体上抗叶锈QTL位点,在2个叶锈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 8.4%-9.7%的表型变异,经分析可得该位点为新的成株抗叶锈QTL位点。综上,本研究在71份小麦农家品种中共检测到8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筛选得到27份慢锈性品种,可为今后抗源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依据;在W014204/郑州5389RIL群体中定位到5个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位点。经分析,有2个为新的成株抗锈性QTL位点,可为今后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奠定基础。
刘源[3](2020)在《66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基因鉴定及Kenya Kudu成株抗叶锈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叶锈病是危害小麦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e f.sp.tritici)引起,侵染小麦叶片,严重影响小麦光合作用从而造成减产。实践证明,培育和利用小麦叶锈病抗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而发掘和定位小麦抗叶锈病新基因是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通过两部分试验,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叶锈病抗性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及结果如下:1)结合基因推导、分子标记检测等方法对66个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小麦品种(系)进行抗叶锈病基因的鉴定。在苗期分别接种17个不同毒力的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通过比较36个含有单个已知抗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基因推导。同时,利用12个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品种(系)DNA进行检测,以验证基因推导结果。在河南周口(2016-2017年度)、河北保定(2017-2018年度)两地试验田对66个供试品种(系)进行小麦叶锈病严重度调查,利用SAS软件对严重度数据进行分析,以筛选出具有成株慢锈性的品种。结果表明,在66个供试品种(系)中,12个品种(系)含有Lr1,8个品种(系)含有Lr26,2个品种含有Lr20,2个品种含有Lr10,2个品种含有Lr17,1个品种含有Lr36。通过成株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发现,14个品种(系)含有Lr34,3个品种(系)含有Lr37,5个品种含有Lr46。结合田间调查结果发现,有17个品种(系)具有成株慢锈性。这些含有已知抗病基因的品种以及慢锈性品种将丰富我国现有的小麦种质资源,有利于抗病品种的培育,同时为利用基因布局防治小麦叶锈病提供遗传学依据。2)肯尼亚小麦品种Kenya Kudu在以往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成株期抗叶锈性,其中很可能含有成株抗叶锈病基因,本试验对Kenya Kudu与郑州5389杂交的F2:3群体进行成株期抗叶锈QTL分析及定位。在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将195个F2:3家系种植于河北保定及河南周口试验田,并接种田间强毒力叶锈菌混合小种,统计最终严重作为表型数据。同时,挑选出5个典型抗病家系和5个典型感病家系作为抗感小群体并分别提取DNA进行660K SNP芯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利用亲本以及抗感小群体DNA对SSR标记进行筛选,得到具有多态性且交换率在30%以下的标记进一步用于F2:3大群体基因型检测。使用Map Manager QTXb 20和QTL ICI mapping 4.1软件对表型和基因型数据进行QTL分析及作图。本试验共定位到了 3个成株抗叶锈QTL位点。2个QTL位点被定位在5B染色体上,暂命名为QLr.hbau-5B.1和QLr hbau-5B.2。其中QLr.hbau-5B.1可在四个环境下检测到,解释了8.3%~10.5%的表型变异,位置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Lr52相近,但其为微效位点,可能与Lr52不同。QLr.hbau-5B.2可在两个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6.9%~8.6%的表型变异,该位点可能与先前发现的成株抗叶锈位点相同。1个QTL位点被定位在2B染色体上,暂命名为QLr.hbau-2B,该位点可在四个环境下检测到,解释了 7.2%~10.6%的表型变异。本试验检测到的均为微效成株抗叶锈QTL位点,这些位点可为我国小麦持久抗锈病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张艳俊[4](2020)在《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小麦TaNAC069基因抗叶锈性分析与功能解析》文中认为NAC(NAM、ATAF和CU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通过参与植物胁迫信号传导途径或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植物对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NAC在小麦尤其是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中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对叶锈菌诱导的小麦RNA-seq数据的分析,结合差异基因表达、GO富集、KEGG分析及BLAST比对,筛选获得了NAC类转录因子(Traes5DLD1D0CA79E)、bZIP型转录因子(Traes2AL3D780778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raes2BS9931EE821)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raes2BL71ED6B5BD)等与抗病相关的候选基因,qRT-PCR分析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均受小麦叶锈菌的诱导,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一个NAC类转录因子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参与的信号途径及互作靶标的筛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TaNAC069基因的克隆与特征分析基于筛选到的NAC类转录因子,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了目的基因,命名为TaNAC069,在GenBank注册获得的登录号为MH430892.1;N端具有一个含127(13-139 bp)个氨基酸的NAM结构域,C端具有高度变异的调控区;酵母转化体系结果显示,TaNAC069基因具有转录活性,且C端是其转录激活域,可以形成NAC蛋白同源二聚体并发挥特有的生物学功能。2.TaNAC069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利用qRT-PCR检测明确TaNA C069在叶锈菌与小麦的亲和组合和非亲和组合中均呈现上调表达,且在非亲和组合中表达量高于亲和组合;TaNAC069在未接菌的正常小麦根中表达量最高,接种叶锈菌的叶中表达量最高;TaNAC069表达受ABA和S A诱导,AB A最先诱导表达,ETH协同诱导,MeJA诱导不显着;同时发现,TaNAC069的表达受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和小麦茎基腐病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的诱导。3.TaNAC069基因的抗叶锈性分析为了检测TaNAC069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防御反应中的作用,借助农杆菌注射法在小麦中瞬时表达TaNA C069,TaNAC069基因对小麦叶锈菌孢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利用VIGS技术沉默TaNAC069基因,沉默植株对叶锈菌抗性明显减弱。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aNAC 069基因参与小麦抗叶锈病防御反应并起正调控作用。4.TaNAC069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根据5D染色体上TaNA C069基因的同源序列上游的2000 bp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TaNA C069基因启动子序列,命名为pTaNAC069。利用PlantCARE软件和PLACE数据库分析,发现pTaNAC069含有两个典型的保守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TATA-box和C AAT-box。GUS染色结果显示,注射空载体pBI 121和重组载体pBI 121-pTaN AC069的烟草叶片变蓝,而对照(未注射的烟草)没有变蓝;GFP荧光表达结果显示,注射pCamA和p-pTaNAC069-GFP的烟草在烟草细胞内均能看到GFP荧光。这些结果表明,pTaNAC069具有启动活性。5.TaNAC069互作靶标的筛选成功构建了酵母单杂交重组菌株Y1HGold[pAbAi-pTaNAC069],明确AbA最小抑制浓度为200 ng/mL;筛选到11个可能与pTaNA C069互作的基因。成功构建pBD-TaNAC069-N诱饵载体,明确其对酵母菌株Y2HGold没有毒性,不具有自激活性。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小麦中获得了 55个靶标蛋白。这些研究结果为解析TaNAC069参与小麦抗叶锈病防御反应的分子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晓玲[5](2019)在《71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及潍麦8号成株抗条锈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是我国发生面积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自上世纪建国来,我国小麦主产区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病害流行,直接导致小麦产量和质量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选育和利用持久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发生和流行最经济、环保、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71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2)潍麦8号成株抗条锈QTL定位。1.本试验选用20个毒力不同的小麦叶锈菌菌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71个小麦品种、35个含有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载体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郑州5389进行苗期基因推导,根据这35个载体品种的苗期反应型,进而推导出供试品种中可能携带的已知抗叶锈病基因。之后选取出12个特异性的分子标记(STS或SCAR)进行标记检测,以验证基因推导的结果。结合系谱分析法进一步对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来源进行解释;经过标记检测、基因推导和系谱分析,在71个测试品种中,有28个品种可能携带7个已知的抗叶锈病抗性基因。这些基因以单基因的形式独立存在或多基因共存的方式存在于这些品种当中,即Lr1、Lr10、Lr14a、Lr17、Lr26、Lr34和Lr46。其中8个品种含有Lr1;8个小麦品种含有Lr26;7个小麦品种含有Lr34;13个品种含有Lr46;1个品种含有Lr10;Lr14a和Lr17可能存在于小麦品种镇园SC16中。本试验中所鉴定出的含有抗叶锈病基因的小麦品种可进一步用于抗病育种。2.小麦品种潍麦8号在成株期对小麦条锈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推测潍麦8号可能含有成株抗条锈基因,因此本研究对潍麦8号品种进行了成株抗条锈QTL定位。利用潍麦8号/郑州5389的163个重组自交系(RIL)家系在2016-2017年度种植于河北保定试验田,在2017-2018年度和2018-2019年度这两个年度种植于四川绵阳试验田,田间接菌后调查并记录病害严重度,从而获得表型数据;利用SSR分子标记和SNP技术分别进行标记筛选和测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整个RIL群体进行检测,进而获得整个群体的基因型数据;运用作图软件Map Manager QTXb20和QTL Ici Mapping 4.0对田间表型数据和群体基因型数据进行QTL分析,共有4个QTL位点被检测到,分别位于1B、2A、2B和7D染色体上,且在三个环境中均检测到。其中位于1B和2A染色体上的QTL位点分别解释11.56%-16.64%和9.35%-12.70%的表型变异,试验表明,这两个位点的抗性分别由已知抗条锈病基因Yr9和Yr17提供。位于2B染色体上QTL的位点解释的表型变异为7.27%-9.95%,但由于该位点所处的区域含有较多已知的抗条锈基因及QTL,且与这些位点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因此无法确定是否为新的QTL位点;位于7D染色体的QTL位点在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49%-15.07%,可能为一个新的QTL位点。本试验中定位的成株抗锈病QTL位点可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金夏红,冯国华,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6](2017)在《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化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近年来,小麦叶锈病有加剧危害的趋势,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小麦叶锈病危害最经济环保的途径。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对小麦叶锈病病原菌、抗叶锈基因定位、抗病育种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研究对策和展望,为抗叶锈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魏学军[7](2015)在《粗山羊草和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基因分析》文中认为由小麦叶锈病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在适宜条件下,可造成40%甚至更大的产量损失。合理利用抗叶锈基因是防治小麦叶锈病最有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途径。由于小麦叶锈菌新的优势毒性小种的不断产生和致病性群体优势的轮换经常导致品种抗叶锈性的丧失,而且对当前我国小麦品种(系)的抗叶锈基因分布情况了解有限,加强对小麦抗叶锈基因的鉴定、培育抗病品种成为防治小麦叶锈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利用苗期鉴定、基因推导、田间成株期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多种手段,明确多种粗山羊草和小麦品种(系)的抗叶锈性和所含有抗叶锈基因,以期寻找抗叶锈性良好的品种(系)及育种资源,为抗病育种工作奠定基础,为小麦叶锈病持续管理构建良好平台。1.选用来自加拿大的17个粗山羊草品系为材料,采用苗期离体叶片鉴定与成株期大田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发现粗山羊草30805、30941、30942、30938在苗期和成株期表现为高抗或免疫,表明这4个材料含有对我国小麦叶锈菌有效的抗叶锈基因,可以作为抗叶锈资源。基因推导发现30939和30802中可能含有Lr B,30813、30811和30803中可能含有Lr18,30941和30942中可能含有Lr21,30938中可能含有Lr B和Lr15,30823和30940中可能含有Lr32,30819中可能含有Lr33。分子检测明确粗山羊草40033和30823中含有Lr1基因,42471中含有Lr9基因,30942中含有Lr21;17份材料中不含有Lr19、Lr24、Lr28、Lr29和Lr34。2.试验选用了小麦抗叶锈基因Lr10、Lr20、Lr26、Lr28、Lr34和Lr47转化为STS的分子标记对53个小麦品种进行辅助鉴定,发现17个测试小麦品种中含有Lr10、Lr26、Lr28和Lr34。53个小麦品种中,含有Lr10的有丰抗13、6068、Selkrik和AC DOMAIN等4个品种;含有Lr26的有大粒王、鲁夫16系、太空8号、太育28、温麦8号、冀麦30、北京837和牛朱特等8个品种;含有Lr28的有济南17和阿夫等2个品种;含有Lr34的有铭贤169、6068、龙94-4083和Columbus等4个品种。53个小麦品种中均不含Lr20、Lr47。3.为了明确了2个小麦生产品种和8个美国引进材料的抗叶锈性,用35个已知抗叶锈基因的材料和12个中国小麦叶锈菌株测试10个小麦材料,进行苗期、成株期的抗叶锈性分析,其中09p205和09p200表现为全生育期高抗病性,225-2-1-2-2和21941-6表现为成株抗性,21898-3、21924-4、21915-3、21982-1等4个品种表现为慢锈型。20个Lr基因的24个分子标记用来做辅助鉴定,结果表明10个小麦品种(系)中含有Lr1、Lr2c、Lr3ka、Lr9、Lr14a、Lr16、Lr26、Lr34和Lr37;8个品种均含有2个或2个以上抗叶锈基因;5个品种含有成株抗叶锈基因,除石麦16外,其他品种均有很好应用潜力。
彭福祥[8](2014)在《小麦近缘种来源的抗白粉病基因和抗叶锈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文中认为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tritisp.和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e f.sp.tritici)引起的白粉病和叶锈病是重要的世界性小麦真菌性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病害防治的安全、环保、高效的方法之一,而发掘优异的多样化抗源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工作。小麦近缘种属材料是小麦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其中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spelta 2n=6X=42,AABBDD)和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2n = 4x = 28,AABB)具有丰富的抗病基因,这些抗病基因资源尚未在小麦抗病育种中充分利用。本研究发现引自欧洲的斯卑尔脱小麦品种Hubel对于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小种E09号在苗期和成株期都表现为抗病。通过对以Hubel和其感白粉病早熟诱变系2463杂交所衍生的F6代重组自交系及Hubel和感病品种辽春10杂交得到的F1、F2:3群体材料进行的遗传分析,证明Hubel中含有一个隐性抗白粉病基因,暂时将该基因命名为MlHubel。进一步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筛选出了与MlHubel基因紧密连锁的SSR和EST-STS标记,并构建了MlHubel基因的遗传连锁图,发现与MlHubel基因连锁最近的分子标记簇距离目标基因0.4 cM。利用小麦材料中国春第二部分同源群缺四体系将与MlHubel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定位在小麦2D染色体上,说明目标基因NlHubel也位于2D染色体。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MlHubel基因所在区域与短柄草5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和水稻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具有很好的共线性关系,这一良好的共显性关系为我们寻找更多的小麦EST-STS标记提供了帮助。本研究还对小麦抗白粉病材料1A509进行了抗病性遗传分析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定位。1A509的系谱组合为IW30/郑98//87-1*3,对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小种E09号表现高抗,其白粉病抗性来自野生二粒小麦Iw30。利用感病品种辽春10与1A509杂交得到的F2:3群体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A509中含有一个显性抗病基因,暂时将该基因命名为MlIw30。对该群体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发现了 4个SSR标记和一个EST-STS标记与MLIw30紧密连锁,据此构建了该基因的遗传连锁图,发现了两个共显性标记Xgwm160和Xgwm350位于目标基因的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2.7 cM和2.3 cM。遗传连锁图分析和中国春缺四体系染色体定位结果均表朋MlIw30存在于4AL染色体上。根据MlIW30基因的来源和染色体定位结果,我们推测MlIw30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斯卑尔脱小麦材料Altgold含有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Alt,位于小麦2A染色体短臂末端。本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对比了LrAlt基因所在区域的小麦与短柄草和水稻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小麦目标基因附近区域对应于短柄草5号染色体和水稻4号染色体对应区段基因组序列有一定的共线性关系。据此设计并筛选得到与LrAlt基因紧密连锁的7个小麦EST-STS标记BE498683、BE471132.1、BG605273和CD454629等。同时根据已知的小麦遗传连锁图,筛选得到了新的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barc124和Xgwm614,构建了LrAl 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谱。本研究发掘的抗白粉病新基因进一步丰富了小麦抗病育种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开发的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目标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韩淑晓[9](2013)在《小麦抗叶锈基因分子鉴定及Lr10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世界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分子标记研究抗叶锈基因在小麦品种(系)中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对保护含抗叶锈基因的遗传资源,指导抗病基因的科学利用,最终有效控制小麦叶锈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247份中国小麦品种(系)及多个小麦遗传群体,检测分析了Lr10基因位点的单倍型及其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同时利用12个与抗叶锈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58个小麦品系进行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检测,以期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小麦品系中可能存在的抗叶锈基因,完善抗叶锈病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主栽小麦品种中同时存在Lr10位点的两种单倍型,但是H1所占比例要远远小于H2。在189份小麦品种中,有180份材料的单倍型为H2,占供试品种的95.2%,仅有9份材料含有H1单倍型,占供试品种的4.8%;在58份小麦品系中,有56份材料的古单倍型为H2,占供试品系的96.6%,仅有2份材料含有H1单倍型,占供试品系的3.5%。2. Lr10位点存在多种等位基因变异,而且该位点处的重组变异是动态且持续进行的。供试小麦品种中共检测到9种单倍型亚型,其中除了H1-1、H2-1、H2-2和H2-34为前人已报道的单倍型亚型,本研究新发现了5种新亚型:H1-2、H2-4、H2-5、H2-6和H2-7。新育成的小麦品系中只检测到5种单倍型亚型,分别是H1-2、H2-1、H2-2、H2-4和H2-5。3.杂交育种可创造出新的Lr10基因型。由不同群体后代基因型分布,可以看出群体后代除了保留亲本基因型外都出现了新的基因型,两种单倍型杂交后代出现了H1和H2的重组类型H1-2,但该基因型不稳定。4. H2单倍型的重组热点在RGA2-b的5′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及RGA2-a3′编码区。H2-5亚型不能扩增出引物A对应片段,即该亚型中缺失RGA2-b的5′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部分序列,而H2-1、H2-2却可以扩出相应片段。H2-2和H2-5亚型不能扩增出B3k对应的片段,即这两种亚型缺失RGA2-a3′编码区,而H2-1却可以扩出相应片段。5. Lr10位点遗传多样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育种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得出该位点基因型同品种育成地及小麦千粒重都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同小麦产量存在极显着相关性(P<0.01)。6.初步判断大部分供试小麦品系中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抗叶锈基因。利用连锁分子标记检测到Lr29在供试品系中出现频率最高,在大部分供试小麦品系的抗叶锈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任晓娣[10](2013)在《河农6251与河农5290苗期抗小麦叶锈病基因的分子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小麦重要病害,严重发生造成小麦40%以上的产量损失。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条件更适合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和蔓延,使小麦叶锈病发生日益严重。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定名的抗叶锈基因中大多数具有生理专化抗性,随着小麦叶锈菌新毒性基因的产生及劣势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很快“丧失”抗性。目前我国仅有Lr9、Lr19、Lr24、Lr34、Lr38、Lr42和Lr46等少数抗叶锈基因中表现很强的抗性,因此,不断发掘新的抗病基因和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对病害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河农6251和河农5290是河北农业大学培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其抗病性较好,且抗叶锈性遗传分析认为河农5290的抗叶锈性是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决定,其抗叶锈表现不同于已知的抗叶锈基因。明确其含有的抗叶锈基因并对其进行分子定位,对于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抗病亲本河农6251、河农5290、感病品种Thatcher及其杂交获得的F2,F3代群体为材料,对前期的结果进行验证并利用分离群体分组法(BSA)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两个抗病品种的苗期抗叶锈基因进行定位。取得如下结果:1.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表明河农6251中含有抗叶锈基因Lr26和LrZH84,可能含有Lr2c和Lr17a。河农5290中可能含有Lr14a、Lr52和Lr68。2.用强毒性叶锈菌PBGP接种亲本河农6251、Thatcher及其杂交获得的F1、F2代群体及F3家系,结果表明河农6251对致病类型PBGP的抗性由1对显性抗病基因决定,暂命名为LrH6。3.利用SSR技术和分离群体分组法(BSA)分析河农6251F2代群体和F3家系,进行抗叶锈基因染色体定位,从1504个SSR标记中筛选到位于1B染色体的3个SSR标记wmc419、wms582和barc120与LrH6连锁,与LrH6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1.6cM、25.8cM、27.9cM,初步将LrH6定位于1BL染色体上。4.河农6251系谱表明其含有周8425B中的抗病基因LrZH84,该基因距wms582的遗传距离为4.9cM,而本试验中wms582与河农6251中抗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为25.8cM,表明该品种中决定对PBGP抗性的抗病基因不是LrZH84。5.利用SSR技术和分离群体分组法(BSA)分析河农5290F2代群体,进行抗叶锈基因分子标记与连锁分析。结果表明河农5290携带一个对FCGT表现抗性的显性抗病基因LrH5,且初步定位于5BL染色体。该基因与位于5BL染色体的SSR标记wmc452连锁,遗传距离为5.9cM。
二、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42份小麦品种抗叶锈基因鉴定及N.Strampelli成株抗叶锈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s |
1 引言 |
1.1 小麦锈病简介 |
1.2 抗锈病研究方法 |
1.2.1 常规杂交法 |
1.2.2 基因推导法 |
1.2.3 形态学标记法 |
1.2.4 分子标记研究法 |
1.3 小麦抗锈病基因类型 |
1.3.1 主效基因抗性 |
1.3.2 微效基因抗性 |
1.4 小麦成株抗锈病基因QTL作图 |
1.4.1 QTL定位原理及过程 |
1.4.2 QTL作图方法 |
1.5 国内外小麦抗叶锈性遗传规律研究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种材料 |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菌种扩繁与收集 |
2.3.2 苗期基因推导及侵染型鉴定 |
2.3.3 田间种植、接种叶锈菌及成株期鉴定 |
2.3.4 田间调查数据分析 |
2.4 分子标记检测 |
2.4.1 基因组DNA提取 |
2.4.2 DNA浓度测定及纯度检测 |
2.4.3 分子标记检测PCR体系 |
2.4.4 PCR扩增产物检测 |
2.5 N.Strampelli/辉县红193个RIL群体的QTL分析 |
2.5.1 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2.5.2 抗感池的建立 |
2.5.3 分子标记筛选及PCR反应 |
2.5.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2.5.5 遗传连锁分析和QTL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鉴定结果 |
3.2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
3.2.1 Lr1-STS标记检测结果 |
3.2.2 Lr9-STS标记检测结果 |
3.2.3 Lr10-STS标记检测结果 |
3.2.4 Lr19-SCAR标记检测结果 |
3.2.5 Lr20-STS标记检测结果 |
3.2.6 Lr24-STS标记检测结果 |
3.2.7 Lr26-STS标记检测结果 |
3.2.8 Lr34-STS -csLV34标记检测结果 |
3.2.9 Lr37-STS标记检测结果 |
3.2.10 Lr46-CAPS -csLV46G22标记检测结果 |
3.3 成株期慢锈品种鉴定 |
3.4 群体成株抗叶锈QTL结果 |
3.4.1 群体田间表型分析 |
3.4.2 SNP和SSR基因型数据分析 |
3.4.3 群体成株抗叶锈连锁作图与定位 |
4 讨论 |
4.1 抗叶锈基因鉴定与分析 |
4.1.1 苗期基因推导分析 |
4.1.2 成株慢锈性分析 |
4.2 群体成株抗叶锈QTL分析 |
4.2.1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4.2.2 QLr.hbau-2A.1、QLr.hbau-2A.2 |
4.2.3 QLr.hbau-5B |
4.2.4 成株抗叶锈性QTL的互作效应 |
5 结论 |
5.1 42份待测小麦材料的抗叶锈基因结果 |
5.2 N.Strampelli/辉县红RIL群体的QTL结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试验所用试剂 |
附录B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目录 |
附录C 成株抗叶锈性QTL位点在各个染色体上的分布 |
附录D 国际通用小麦叶锈菌的密码命名 |
论文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基因检测及W014204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叶锈病与条锈病简介 |
1.2 小麦抗锈病基因分析方法 |
1.2.1 基因推导法 |
1.2.2 常规杂交法 |
1.2.3 集群分离法 |
1.2.4 遗传标记法 |
1.3 小麦抗叶锈病与条锈病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1.3.1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1.3.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1.4 小麦成株抗锈病QTL定位 |
1.4.1 QTL定位原理与材料的选择 |
1.4.2 QTL作图方法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植株 |
2.1.2 供试菌种 |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试剂 |
2.3 苗期抗性鉴定 |
2.3.1 菌种的纯化与保存 |
2.3.2 侵染型鉴定 |
2.4 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病分子标记检测 |
2.4.1 DNA提取与检测 |
2.4.2 PCR扩增与琼脂糖凝胶检测 |
2.5 田间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2.5.1 供试植株田间种植 |
2.5.2 田间人工诱发试验及病情指数调查 |
2.5.3 田间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
2.6 W014204/郑州5389RIL群体成株抗锈性QTL分析 |
2.6.1 DNA提取 |
2.6.2 抗感小群体的构建 |
2.6.3 分子标记的筛选与SNP测序 |
2.6.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6.5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苗期基因推导分析 |
3.2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
3.2.1 抗叶锈基因Lr1 (760bp)检测结果 |
3.2.2 抗叶锈基因Lr9 (1100bp)检测结果 |
3.2.3 抗叶锈基因Lr10 (310bp)检测结果 |
3.2.4 抗叶锈基因Lr19 (525bp)检测结果 |
3.2.5 抗叶锈基因Lr20 (542bp)检测结果 |
3.2.6 抗叶锈基因Lr24 (315bp)检测结果 |
3.2.7 抗叶锈基因Lr26 (1076bp)检测结果 |
3.2.8 抗叶锈基因Lr34 (150bp)检测结果 |
3.2.9 抗叶锈基因Lr37 (259bp)检测结果 |
3.2.10 抗叶锈基因Lr46 (520bp)检测结果 |
3.3 慢锈性品种筛选 |
3.4 W014204/郑州5389RIL群体成株抗叶锈和条锈分析 |
3.4.1 成株期严重度统计 |
3.4.2 SNP位点分布及SSR标记筛选 |
3.4.3 W014204成株抗锈性QTL定位和分析 |
4 讨论 |
4.1 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性鉴定 |
4.1.1 苗期抗叶锈性基因分析 |
4.1.2 成株期抗叶锈性基因分析 |
4.1.3 慢锈性品种分析 |
4.2 W014204/郑州5389RIL群体抗锈性QTL分析 |
4.2.1 W014204中兼抗叶锈和条锈的QTL位点 |
4.2.2 W014204中抗叶锈病QTL位点 |
4.2.3 W014204中抗条锈病QTL位点 |
5 结论 |
5.1 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基因鉴定及慢锈性品种筛选 |
5.2 W014204/郑州5389群体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试验所用试剂 |
附录B 国际通用小麦叶锈菌的密码命名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66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基因鉴定及Kenya Kudu成株抗叶锈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叶锈病简介 |
1.2 小麦抗锈病基因类型 |
1.2.1 垂直抗病性 |
1.2.2 水平抗性 |
1.3 小麦抗锈病基因研究简史及进展 |
1.3.1 小麦抗锈病基因研究简史 |
1.3.2 小麦抗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1.4 小麦抗锈病遗传研究方法 |
1.4.1 常规杂交法 |
1.4.2 基因推导法 |
1.4.3 染色体定位法 |
1.4.4 遗传标记法 |
1.5 QTL定位 |
1.5.1 QTL定位简介 |
1.5.2 QTL定位群体 |
1.5.3 QTL作图方法 |
1.5.4 QTL定位的统计软件、阈值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办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小麦材料 |
2.1.2 菌种材料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温室和田间接种及抗性鉴定 |
2.3.1 小麦叶锈菌菌种的纯化与扩繁 |
2.3.2 苗期接种和鉴定 |
2.3.3 苗期基因推导 |
2.3.4 田间种植 |
2.3.5 田间接种及调查 |
2.3.6 表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4 66个国内外小麦品种(系)分子标记检测 |
2.4.1 小麦叶片全基因组DNA提取及其浓度、纯度测定 |
2.4.2 PCR扩增反应 |
2.4.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5 Kenya Kudu/郑州5389 F_(2:3)群体家系基因型检测 |
2.5.1 抗感小群体的建立 |
2.5.2 小麦全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浓度、纯度标准 |
2.5.3 SNP检测及SSR标记的筛选 |
2.5.4 PCR扩增与聚丙烯凝胶电泳 |
2.5.5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66个小麦品种(系)抗锈病基因鉴定结果 |
3.1.1 苗期基因推导分析结果 |
3.1.2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
3.1.3 慢锈性分析 |
3.2 Kenya Kudu/郑州5389 F_(2:3)群体成株抗叶锈QTL定位 |
3.2.1 Kenya Kudu/郑州5389 F_(2:3)群体成株期叶锈病严重度 |
3.2.2 成株抗叶锈QTL的作图及定位 |
4 讨论 |
4.1 66个国内外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基因结果讨论 |
4.1.1 Lr1基因讨论 |
4.1.2 Lr26基因讨论 |
4.1.3 Lr34基因讨论 |
4.1.4 Lr46基因讨论 |
4.2 Kenya Kudu/郑州5389 F_(2:3)群体成株抗叶锈QTL定位讨论 |
4.2.1 小麦叶锈病成株抗性讨论 |
4.2.2 QLr.hbau-5B.1、QLr.hbau-5B.2讨论 |
4.2.3 QLr.hbau-2B讨论 |
4.3 应用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小麦TaNAC069基因抗叶锈性分析与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研究 |
1.2 转录因子NAC |
1.2.1 NAC的结构特征 |
1.2.2 NAC的分类 |
1.2.3 NAC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受逆境胁迫的研究 |
1.2.4 NAC转录因子与其他蛋白的互作研究 |
1.3 转录组测序(RNA-seq)在筛选抗逆基因中的应用 |
1.3.1 RNA-seq技术对植物研究领域的影响 |
1.3.2 以RNA-seq为基础的多种抗病基因筛选 |
1.4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机制的研究 |
1.4.1 以RNA-seq为基础的小麦与叶锈菌互作的研究 |
1.4.2 小麦中NAC转录因子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材料 |
2.1.1 小麦材料 |
2.1.2 菌株及载体 |
2.1.3 引物 |
2.2 方法 |
2.2.1 材料处理 |
2.2.2 RNA-seq测序及原始数据处理、分析 |
2.2.3 差异基因分析 |
2.2.4 候选抗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荧光定量PCR验证 |
2.2.5 TaNAC069基因的克隆 |
2.2.6 TaNAC069基因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
2.2.7 TaNAC069基因表达分析 |
2.2.8 TaNAC069基因转录活性检测 |
2.2.9 TaNAC069基因的瞬时表达分析 |
2.2.10 TaNAC069基因的功能验证 |
2.2.11 TaNAC069基因的多抗性分析 |
2.2.12 TaNAC069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 |
2.2.13 互作靶标的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叶锈菌诱导的TcLr19转录组数据分析 |
3.1.1 转录组测序质量检测和RAW数据整理分析 |
3.1.2 参考基因组基因功能注释 |
3.1.3 基因比对分析 |
3.1.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分析 |
3.1.5 差异表达基因的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 |
3.1.6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3.1.7 候选抗病相关基因的筛选 |
3.2 TaNAC069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3.2.1 TaNAC069基因的获得 |
3.2.2 TaNAC069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3 TaNAC069基因表达分析 |
3.2.4 TaNAC069基因转录活性检测及自身互作的验证 |
3.3 TaNAC069基因抗叶锈性的分析 |
3.3.1 TaNAC069基因瞬时表达小麦抗锈性的分析 |
3.3.2 TaNAC069基因沉默后对叶锈菌的抗性分析 |
3.4 TaNAC069基因多抗性分析 |
3.5 TaNAC069基因调控机制研究 |
3.5.1 TaNAC069启动子的克隆及其生物学分析 |
3.5.2 TaNAC069启动子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3.5.3 TaNAC069启动子活性检测 |
3.5.4 诱饵酵母菌株的构建及AbA浓度筛选 |
3.5.5 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酵母文库 |
3.5.6 候选转录因子的特征分析 |
3.6 TaNAC069互作靶标的筛选 |
3.6.1 Bait载体毒性及自激活性检测 |
3.6.2 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及阳性克隆PCR鉴定 |
3.6.3 酵母阳性克隆测序分析 |
3.6.4 候选互作靶标的特征分析 |
3.6.5 候选互作基因eEF1A在叶锈菌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
4 讨论 |
4.1 基于RNA-seq对抗病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 |
4.2 TaNAC069蛋白特征 |
4.3 NAC转录因子的诱导表达分析 |
4.4 TaNAC069基因的抗锈性分析 |
4.5 TaNAC069基因的调控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71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及潍麦8号成株抗条锈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发病症状、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 |
1.1.1 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发病症状 |
1.1.2 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流行条件 |
1.1.3 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方法 |
1.2 抗条锈病基因分析常用的研究方法 |
1.2.1 传统杂交分析方法 |
1.2.2 基因推导分析法 |
1.2.3 细胞学分析法 |
1.2.4 蛋白质组学分析法 |
1.2.5 生化标记分析法 |
1.2.6 分子标记法 |
1.3 QTL定位 |
1.3.1 QTL的作图群体 |
1.3.2 QTL的基本原理 |
1.3.3 QTL定位的方法 |
1.3.4 QTL定位作图软件和阈值 |
1.3.5 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
1.3.6 影响QTL结果的因素 |
1.4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QTL研究进展 |
1.4.1 已知抗条锈病和抗叶锈病基因的命名及来源 |
1.4.2 小麦抗条锈病和抗叶锈病QTL定位研究进展 |
1.4.3 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基因的克隆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种材料 |
2.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验试剂 |
2.3 苗期抗叶锈性基因推导 |
2.3.1 菌种的扩繁 |
2.3.2 苗期温室鉴定 |
2.4 71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的标记检测 |
2.4.1 DNA提取及浓度测定 |
2.4.2 目的基因的分子检测 |
2.5 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 |
2.5.1 潍麦8号/郑州5389RIL群体的田间种植 |
2.5.2 田间人工接菌及鉴定方法 |
2.5.3 田间表型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2.6 潍麦8号/郑州5389RIL群体的QTL分析 |
2.6.1 DNA提取 |
2.6.2 抗感小群体的构建 |
2.6.3 分子标记的筛选 |
2.6.4 构建遗传图谱及QTL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71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 |
3.1.1 苗期基因推导 |
3.1.2 分子检测结果 |
3.2 潍麦8号成株抗条锈QTL定位 |
3.2.1 田间严重度统计分析 |
3.2.2 分子标记的筛选 |
3.2.3 潍麦8号/郑州5389RIL群体成株抗条锈QTL作图与定位 |
4 讨论 |
4.1 71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 |
4.1.1 系谱分析 |
4.1.2 基因推导和标记检测结果分析 |
4.2 小麦品种潍麦8号/郑州5389RIL群体成株抗条锈QTL定位 |
4.2.1 位于1B染色体上的QTL位点 |
4.2.2 位于2A染色体上的QTL位点 |
4.2.3 位于2B染色体上的QTL位点 |
4.2.4 位于7D染色体上的QTL位点 |
4.2.5 潍麦8号在未来抗病育种方面的价值 |
5 结论 |
5.1 71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 |
5.2 潍麦8号/郑州5389成株抗条锈QTL定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试验所用试剂 |
附表B 国际通用小麦叶锈菌的密码命名 |
附录C 国际上正式命名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目录 |
附表D 2BS和7DS条染色体上分布的成株抗条锈基因及QTL位点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叶锈病概况 |
1.1 小麦叶锈病症状 |
1.2 小麦叶锈菌研究现状 |
2 小麦抗叶锈基因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2 抗性类型 |
2.3 小麦叶锈病抗性基因 |
3 我国小麦抗叶锈病育种研究进展 |
4 小麦抗叶锈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1 合理使用现有抗病基因 |
4.2 寻找新抗病基因 |
4.3 利用持久抗病性基因 |
4.4 监测生理小种 |
4.5 综合防治 |
(7)粗山羊草和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抗叶锈病研究进展 |
1.1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概述 |
1.2 粗山羊草抗叶锈性鉴定研究 |
2 小麦抗叶锈性研究方法 |
2.1 常规杂交法 |
2.2 染色体定位 |
2.3 基因推导 |
2.4 遗传标记 |
2.5 分子标记 |
2.5.1 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标记 |
2.5.2 基于随机引物的PCR标记 |
2.5.3 基于特异引物的PCR标记 |
2.5.4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
2.5.5 基于DNA芯片技术的分子标记 |
2.6 分子标记的利用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加拿大粗山羊草新抗叶锈性基因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试验菌种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种的纯化及扩繁 |
1.2.2 苗期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 |
1.2.3 基因推导 |
1.2.4 成株期田间小区试验鉴定 |
1.2.5 抗叶锈基因的分子鉴定 |
1.2.6 SSR标记引物筛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苗期离体叶片鉴定 |
2.2 抗叶锈基因推导 |
2.3 成株期田间小区试验鉴定结果 |
2.4 粗山羊草的分子辅助鉴定 |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
2.4.2 粗山羊草的分子鉴定 |
2.5 SSR引物筛选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53个小麦品种抗叶锈基因的分子辅助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试剂及试验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 |
1.1.2 试剂 |
1.2 试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3.1 小麦DNA的提取 |
1.3.2 引物序列 |
1.3.3 PCR反应和扩增产物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Lr10 的PCR-STS结果 |
2.2 Lr20 的PCR-STS结果 |
2.3 Lr26 的PCR-STS结果 |
2.4 Lr28 的PCR-STS结果 |
2.5 Lr34 的PCR-STS结果 |
2.6 Lr47 的 PCR-STS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2个小麦生产品种和8个美国引进材料抗叶锈性基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系)及小麦叶锈菌 |
1.2 苗期鉴定及基因推导 |
1.3 田间小区成株期鉴定 |
1.4 抗叶锈性分子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苗期抗叶锈病鉴定及基因推导 |
2.2 田间成株抗叶锈性鉴定 |
2.3 分子检测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小麦近缘种来源的抗白粉病基因和抗叶锈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小麦真菌病原菌概括 |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
1.2.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
1.2.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利用 |
1.2.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1.2.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 |
1.3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1.3.1 小麦抗叶锈基因 |
1.3.2 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分子定位 |
1.4 基于DNA芯片技术的分子标记 |
1.5 标记辅助选择与小麦抗病基因的图位克隆 |
1.6 比较基因组学 |
1.7 斯卑尔脱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 |
1.8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8.1 立题依据 |
1.8.2 研究目标 |
1.8.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斯卑尔脱小麦来源的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小麦白粉菌菌种 |
2.1.3 白粉病抗性鉴定 |
2.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1.5 BSA方法构建抗感池 |
2.1.6 SSR分析 |
2.1.7 EST-STS引物 |
2.1.8 90kSNP延伸引物 |
2.1.9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循环设置 |
2.1.10 PCR产物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Hubel群体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
2.2.2 Hubel的初步定位及染色体物理定位 |
2.2.3 MlHubel位点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2.2.4 Hubel群体SNP位点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野生二粒小麦来源的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野生二粒小麦来源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植物材料 |
3.1.2 小麦白粉菌菌种 |
3.1.3 白粉病抗性鉴定 |
3.1.4 整个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5 BSA方法构建抗感池 |
3.1.6 SSR分析 |
3.1.7 EST-STS引物 |
3.1.8 90kSNP来源的引物 |
3.1.9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循环设置 |
3.1.10 PCR产物检测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辽春10/1A509的F2群体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
3.2.2 辽春10/1A509的F2分离群体的分子定位 |
3.2.3 物理定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lw30 |
3.3 讨论 |
第四章 斯卑尔脱小麦来源的抗叶锈基因的比较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斯卑尔脱小麦来源的抗叶锈病的植物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搜寻筛选更多更近的分子标记 |
4.1.4 比较基因组学定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设计筛选新的分子标记 |
4.2.2 构建遗传连锁图 |
4.2.3 中国春缺体系物理定位 |
4.2.4 Altgold/薛早F2群体的遗传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小麦抗叶锈基因分子鉴定及Lr10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情况 |
1.2 小麦抗叶锈基因研究进展 |
1.2.1 小麦抗叶锈基因来源及染色体定位 |
1.2.2 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应用 |
1.2.2.1 抗叶锈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标记的开发利用 |
1.2.2.2 我国抗叶锈基因研究及利用 |
1.2.3 垂直抗叶锈基因及慢叶锈性基因或部分抗锈病基因 |
1.2.3.1 垂直抗叶锈基因 |
1.2.3.1.1 垂直抗病基因与水平抗病基因的区别 |
1.2.3.1.2 垂直抗叶锈基因的利用 |
1.2.3.2 慢叶锈性基因或部分抗锈病基因 |
1.3 抗叶锈 Lr10 基因研究进展 |
1.3.1 Lr10 基因结构特征 |
1.3.2 Lr10 基因序列及编码蛋白各结构域变异 |
1.3.3 Lr10 的鉴定方法 |
1.3.3.1 基因推导法鉴定 Lr10 基因 |
1.3.3.2 分子标记法鉴定 Lr10 基因 |
1.3.4 Lr10 位点两古单倍型起源进化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2.1.1 试剂配制 |
2.2.1.2 DNA 提取步骤 |
2.2.1.3 基因组 DNA 质量检测 |
2.2.2 PCR 扩增 |
2.2.2.1 抗叶锈基因分子标记的 PCR 扩增 |
2.2.2.2 Lr10 基因位点相关片段的 PCR 扩增 |
2.2.3 扩增产物电泳分析 |
2.2.4 千粒重及产量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小麦品种(系)中 Lr10 基因型的多样性 |
3.2 Lr10 基因型遗传多样性与品种育成地的相关性 |
3.3 不同群体后代基因型分布规律 |
3.4 Lr10 基因型在两个 RIL 群体中的传递 |
3.4.1 山农 01-35×藁城 9411 RIL(F9)群体中 Lr10 基因型的传递 |
3.4.2 糯麦 1 号×藁城 8901 RIL(F11)群体中 Lr10 基因型的传递 |
3.5 Lr10 位点基因型与小麦产量及千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
3.6 58 个小麦品系中不同抗锈基因的出现频率 |
3.7 不同小麦品系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基因 |
4 讨论 |
4.1 Lr10 基因座的遗传瓶颈效应 |
4.2 现代育种对 Lr10 位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4.3 Lr10 基因位点的进化 |
4.4 Lr10 位点基因型在群体中的遗传传递 |
4.4.1 Lr10 位点重组基因型的产生 |
4.4.2 H2 单倍型 Lr10 位点可能的重组热点 |
4.5 含不同抗叶锈基因的小麦材料的利用 |
4.6 小麦品系抗叶锈基因鉴定后续工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河农6251与河农5290苗期抗小麦叶锈病基因的分子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叶锈病抗病基因发展史及现状 |
1.2 小麦抗叶锈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
1.3 小麦抗叶锈病的抗性类型 |
1.4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研究方法 |
1.4.1 经典遗传杂交法 |
1.4.2 基因推导法 |
1.4.3 染色体定位 |
1.4.4 遗传标记 |
1.5 研究基础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河农 6251 苗期抗叶锈性遗传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及供试试剂 |
1.1.1 仪器 |
1.1.2 试剂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菌种的纯化及扩繁 |
1.3.2 苗期抗病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
1.3.3 叶片总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1.3.4 抗感池建立 |
1.3.5 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辅助鉴定 |
1.3.6 扩增产物的检测 |
1.3.7 抗叶锈病遗传分析 |
1.3.8 SSR 标记筛选 |
1.3.9 连锁分析和遗传作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基因组 DNA 完整性检测 |
2.2 小麦品种(系)河农 6251 的分子标记辅助检测结果 |
2.2.1 Lr26 的分子标记验证 |
2.2.2 LrZH84 分子标记检验 |
2.2.3 15 个小麦抗叶锈基因 SSR 分子标记检测 |
2.3 小麦抗叶锈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 |
2.3.1 河农 6251 抗叶锈性遗传分析 |
2.3.2 Lr26 和 LrZH84 的分子标记对河农 6251 F2代群体的连锁检测 |
2.3.3 河农 6251 中未知抗叶锈基因的 SSR 遗传作图 |
2.3.4 F3代家系验证 |
2.3.5 河农 6251 及其亲本的抗叶锈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河农 6251 所含抗叶锈基因分析 |
3.2 遗传分析 |
3.3 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计划 |
4 结论 |
第二章 河农 5290 中苗期抗叶锈基因的分子定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及供试试剂 |
1.2 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叶片总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1.3.2 抗感池建立 |
1.3.3 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辅助鉴定 |
1.3.4 扩增产物的检测 |
1.3.5 SSR 标记筛选 |
1.3.6 连锁分析和遗传作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河农 5290 的分子标记辅助检测结果 |
2.1.1 Lr38 的分子检测结果 |
2.1.2 15 个小麦抗叶锈基因的 SSR 分子标记检测 |
2.2 河农 5290 中抗叶锈基因的 SSR 遗传作图 |
2.3 河农 5290 及其亲本的抗叶锈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河农 5290 所含抗叶锈基因分析 |
3.2 我国小麦抗叶锈病资源的发掘 |
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中的应用 |
3.4 下一步计划 |
4 结论 |
5 全文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42份小麦品种抗叶锈基因鉴定及N.Strampelli成株抗叶锈QTL分析[D]. 李艳艳.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2]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基因检测及W014204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D]. 徐新玉.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66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基因鉴定及Kenya Kudu成株抗叶锈QTL定位[D]. 刘源.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小麦TaNAC069基因抗叶锈性分析与功能解析[D]. 张艳俊.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5]71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及潍麦8号成株抗条锈QTL定位[D]. 张晓玲.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6]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J]. 金夏红,冯国华,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 麦类作物学报, 2017(04)
- [7]粗山羊草和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基因分析[D]. 魏学军.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8]小麦近缘种来源的抗白粉病基因和抗叶锈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D]. 彭福祥.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6)
- [9]小麦抗叶锈基因分子鉴定及Lr10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研究[D]. 韩淑晓.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10]河农6251与河农5290苗期抗小麦叶锈病基因的分子定位[D]. 任晓娣.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