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用化学品开发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1](2020)在《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食品的层次要求不断提高。当人们选购食品时,不仅对食品的新鲜度、味道、口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往往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健康、营养。因而食品工业也随之不断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种类众多的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及改善食品营养结构、延长食品保质期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食品防腐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个主要类别,在食品工业中已被广泛应用。A公司作为一家综合性化工企业,其主营业务之一就是目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的生产和销售。作为全球范围内山梨酸钾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和供应商,其不仅仅要面对现有化学防腐剂领域内众多的竞争对手,同时也要应对新兴自然防腐剂领域内不断出现的先行者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赢得胜利,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竞争战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根据竞争战略相关理论,运用包括PEST、波特五力模型、价值链、IFE/EFE矩阵等分析工具方法,对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SWOT矩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将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所要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存在的优势及劣势中的各项关键因素通过QSPM矩阵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最终为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选择了成本领先战略,即通过坚持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并对原材料成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环保成本等进行控制来实现成本领先,并且为该竞争战略的有效实施提出了组织、文化、人力、财务、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保障措施。通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能够使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的竞争优势愈发凸显,竞争力不断提升。本文对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的竞争战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做出最终选择,希望能够帮助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有效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助推公司业务发展。同时,也能够为与该企业类似的精细化工企业或食品添加剂、食品防腐剂生产企业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柏昌旺[2](2019)在《可控酶解制备牡蛎短肽工艺及其产品开发》文中认为牡蛎作为我国首批药食同源的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2018年我国牡蛎养殖量已达513.9万吨,目前国内牡蛎的主要利用方式为鲜食或制成调味料,也有一些牡蛎肽产品问世,但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影响市场的开拓。因此牡蛎精深加工与高品质新产品的开发对牡蛎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短肽是由3~9个氨基酸聚合而成的肽,其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80~1000,具有吸收好、代谢快、活性高等优点。牡蛎短肽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现阶段牡蛎肽的传统制备工艺普遍存在短肽得率低,酶解后的超滤和分离纯化工艺复杂、富集困难等问题,直接阻碍了其产业化发展。本研究利用可控酶解技术制备牡蛎短肽,并利用现代调配技术开发牡蛎肽饮料产品,为牡蛎高值化利用开辟新途径。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探究不同蛋白酶、前处理方式、酶解方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确定牡蛎匀浆液经80℃热处理10 min后加动物蛋白酶为制备高含量牡蛎短肽的有效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牡蛎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回归模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9,酶解温度47℃,动物蛋白酶加酶量3300 U/g蛋白,自然p H下酶解时间3 h,此时短肽得率可达58.53±1.20%。(2)新工艺制得的牡蛎酶解液其短肽得率、短肽分子量比例较原工艺的分别提升了67.34%、25.11%;且感官评定上其色泽变浅,更加澄清透亮,香气增加,腥味减小。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判定:新工艺中具有愉悦芳香气息的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及ROAV值升高,两种呈腥味的醇类化合物1,5-辛二烯-3-醇、1-辛烯-3-醇相对含量及ROAV值下降是腥味减弱,香味提升的重要原因。(3)添加山姜头与牡蛎共同酶解下制备的酶解液虽然会略微降低3%左右的短肽得率,但其腥味小且具有山姜的清香味,对酶解液的气味有较大的改观。利用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牡蛎肽饮料的风味配方及稳定性配方,确定最佳配方为复合甜味剂5%,椰粉6%,β-环糊精1.5%,乙基麦芽酚0.08%,黄原胶0.05%,果胶0.05%,海藻酸丙二醇酯0.06%,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牡蛎肽饮料质地均匀,色泽乳白,椰味浓香,甜味适中,口感细腻不粘稠,且产品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GB7101-2015饮料标准。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可控酶解技术提升了短肽在牡蛎酶解液中的占比,并利用现代调配技术研制出一款质地均匀,甜味适中,品质优良的牡蛎肽饮料。
孙红星[3](2015)在《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制备奶茶型饮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油脂,其油脂所含的DHA、ARA、GLA和EPA等等不饱和脂肪酸是动植物不能或很少产生的。为了人类的自身健康考虑,现在正在兴起微生物油脂的研究、生产与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发酵液中的微生物在产生油脂的同时,会有大量发酵滤液排出,此滤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糖、脂肪、生长素、纤维素、矿物质及少量的花生四烯酸等。如此排出发酵滤液,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为此,本硕士论文对这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研制出一种具有营养价值、安全卫生的奶茶型饮料。本论文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菌丝体,收集菌丝体提取油脂,其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营养分析及工艺技术处理,制成奶茶型饮料。试验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发酵滤液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进行饮料配方的设计;第三部分是对饮料的稳定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是探索研究生产工艺的最佳组合,继而扩大化生产发酵滤液奶茶饮料。配方的设计应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法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确定添加原料的最佳配比;在饮料的稳定性研究方面,采用复配稳定剂的最优组合使奶茶的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以半吨发酵滤液为原料进行扩大化的工业生产中,以工艺条件对奶茶饮料口感的影响作深一步的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配制奶茶饮料前,对发酵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55%,含糖量约为71%,花生四烯酸含量约为0.4%。2选定添加原料及辅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添加原辅料的最佳配比,即发酵滤液奶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植脂末的添加量为12%,浓缩奶粉的添加量为8%,速溶红茶粉的添加量为6%,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02%。3研究了单种稳定剂及复合稳定剂对奶茶的稳定性的比较,结果表示,使用复配稳定剂的奶茶的稳定性要远远优于使用单种稳定剂的奶茶。再以以稳定系数、沉淀率及脂肪上浮为三个指标,对乳化剂与增稠剂的组合进行方案确定,考察奶茶后期产品的组织状态。最终结果表明复合增稠剂(黄原胶0.3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组合可使奶茶的稳定状态达到较佳的水平。4以半吨发酵滤液为生产原料进行工业化生产,课题对生产参数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了单次乳化时间、乳化次数、均质时间及配料温度对奶茶饮料口感的影响,确定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单次乳化时间为3 min,均质时间为15 min,配料温度为75℃,乳化次数为4次。5将产品送检,得出的结果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因此可投放生产。
李玮[4](2015)在《吸水链霉菌5008产井冈霉素与黑色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井冈霉素(Validamycin A, Val-A)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真菌抗生素。吸水链霉菌5008是常用于工业化发酵生产井冈霉素的放线菌株,使用至今已有40余年。在吸水链霉菌5008发酵过程中,我们发现培养基中同时有一种黑色素产生,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色素量逐渐增加,是井冈霉素发酵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副产物。本研究针对该色素与井冈霉素的产生有何相关性进行研究,从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液吸光值的关系入手,利用qRT-PCR技术,推测两者在代谢通路上的相关性,并将发酵液中的黑色素进行提取,在对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Val-A快速检测方法,同时利用FT-IR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色素物质结构进行初步推测。在提取发酵液中的井冈霉素时,将发酵液中的色素分离出来,可达到对发酵产品更充分的利用,同时也为该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井冈霉素与黑色素产量的关系Val-A的合成与色素的分泌在改变不同发酵条件情况下,如改变培养基、改变发酵温度、添加外源刺激物等,所呈现出的对环境改变的反应趋势是一致的,当处于优势环境中时,两者的合成量共同增加,当处于劣势环境中时,两者的合成量则共同减少。这表明,Val-A的合成与色素的分泌是具有一个稳定的相关性的。2.井冈霉素与黑色素相关基因表达情况针对井冈霉素合成结构基因(valABC, valKLMN, valG)、色素编码基因(SHJG4405)及两个相关的全局调控基因(ugp, afsR)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当发酵处于劣势环境中,如低产培养基、低温培养等条件,井冈霉素合成结构基因、色素编码基因和两个全局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均有显着性下降,同样的,在优势环境中,如添加外源刺激物或改变初始pH值条件下,这些基因都会在不同生长时期有不同水平的显着性上调,整体上表现出一种与产量相关的协同性。3.色素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本研究从吸水链霉菌5008发酵中将黑色素提取出来,采用光谱法研究了光、温度、pH、还原剂、氧化剂、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和抗紫外辐射能力,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抗还原性;pH值对该色素影响较明显,强酸性条件下色素会产生沉淀并变色,中、碱性条件下较稳定;Ca2+、Mn2+、Fe3+对色素的影响较大,A13+能够对色素起到保色作用,而Mg2+、K+、Na+对色素影响较小;常见食品添加剂蔗糖和葡萄糖能增加色素稳定性,碳酸氢钠、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4.色素物质结构分析通过与其他天然黑色素红外光谱图进行比较得知,该色素具有黑色素的共性,即基本结构单元是吲哚环,但由于不同来源黑色素某些基团有所差异,结构上存在不同,吸收峰不完全一致。初步判断该色素属于真黑素和棕黑素的混合型黑色素。5.快速检测方法我们将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进行关联,确定了两者之间的拟合关系为y=19.41Ox4-51.750x3+39.262x2+8.604x-0.643,其中x为发酵液的OD450,y为Val-A的浓度,该拟合公式的Adj R-square达到了0.9928,表现出相当高的准确度,在未来工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6.一种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方法本实验利用微生物的群体感应现象,提前向发酵液中添加含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发酵上清液,利用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其进行刺激,激活群体感应通路的响应,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得某些次级代谢物的分泌提前进行,提高了次级代谢物井冈霉素的产量。本实验确定了发酵上清液的最适添加时间为发酵开始12h,最适添加浓度为0.5%,96h发酵培养后,井冈霉素的绝对积累量从12.47g/L提高到了16.39g/L,在不加大能耗的前提下,该方法能获得较高的井冈霉素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发酵96h就达到最高产量,发酵提前24h结束,缩短了发酵周期,取得了更大的生产效率。
李晓东[5](2014)在《全球化学品市场冷热不均》文中指出适应市场新需求的化学品前景看好,产能过剩的大路货则越来越走向"穷途末路"。2014年,全球化学工业整体将继续增长。但不同产品市场前景各异,呈现出热的更热、冷的更冷的格局。可再生化学品:面临新机遇2014年,可再生化学品行业增长势头有望继续。大规模的可再生化学品工程将建成投产,生物基材料业务也将成为大型化工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具有成本竞争力和优异性能的可再生化学品很难在全球化工市场上有立
唐年初[6](2008)在《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甲酯化纯化VE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以Novoyme 435酶为催化剂,对馏出物的间歇式和连续式酶法甲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反应的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索。对甲酯化产物进行了转酯化反应、甾醇分离和分子蒸馏研究,富集了高纯度的维生素E;对分离精制植物甾醇的工艺进行了摸索,同时对维生素E在鱼油中的抗氧化效果进行了考查。首先对豆油脱臭馏出物的组成和基本性质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刮膜式蒸发器脱水试验。水分含量由1.3g/kg降低至0.3g/kg。在Novoyme 435酶的作用下,对影响馏出物中脂肪酸甲酯化酯化率的因素:时间、酶用量、温度和底物比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发现影响酯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时间和酶用量,其次为反应温度和底物比。经极差分析并综合各因素,确定四因素的最佳组合条件为酸醇摩尔比1:1.5,酶用量60plu/g,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8h,该条件下酯化率为95.86%。薄层分析证实了豆油脱臭馏出物中的游离脂肪酸酶法甲酯化后转化为脂肪酸甲酯,其中的甘油酯并未甲酯化。甲酯化产物经20℃结晶,过滤分离,得粗甾醇,其纯度质量分数为54.01%,保留率为74.32%,分离甾醇后的甲酯化产物中维生素E含量质量分数为10.07%,保留率为98.35%。经甲酯化处理并脱除甲醇、水和甾醇后,维生素E的总保留率为95.86%。对脂肪酶催化豆油脱臭馏出物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甲醇的酯合成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从不同加酶量条件下反应初速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反应初速度随加酶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酯化反应受动力学控制。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断,分析表明该甲酯化反应符合乒乓反应机制,并对其初速度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方程参数拟合表明实验值与计算值的趋势基本一致,反应机理推断和模型推导所作的假设合理。采用填充床反应器对连续式酶法甲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底物比、进料速度、酶柱高、进料速度比值和分子筛用量对甲酯化酯化率的影响,对底物比、反应温度、进料速度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发现影响酯化率大小的因素依次是底物比、反应温度、进料速度比值。经极差分析,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醇摩尔比1:2,进料速度比值0.075ml/min·cm,反应温度55℃,该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0.87%。该反应体系下,Novoyme 435酶的半衰期为45h。其次,对初步分离甾醇后的酶甲酯化产物利用甲醇钠催化其中甘油酯与甲醇发生转酯化反应,反应条件为0.5%(W/W油基)甲醇钠,0.7:1(V/W)甲醇,温度70℃,反应时间1h,经甘油分析表明原料体系中的甘油酯成分得到了较好的转化。此时维生素E含量质量分数10.14%,保留率96.27%。同时对不同冷析温度分离甾醇后的转酯化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和运动粘度进行了测定,并对滤饼中甾醇的纯度和保留率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5℃冷析转酯化产物分离甾醇。对转酯化产物经分子蒸馏富集维生素E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一次蒸馏温度、二次蒸馏温度、进料速率、蒸馏压力以及刮膜器转速对产品维生素E含量和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二次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刮膜器转速对维生素E含量影响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最佳工艺:进料速度98.0~99.0ml/h,刮膜器转速156.0~157.0r/min,一次蒸馏温度110℃,二次蒸馏温度151~152℃,压力0.1Pa,维生素E含量可达质量分数50.98%,得率60.21%。对分子蒸馏的次数进行了研究,3次蒸馏后,维生素E含量质量分数为73.31%,得率为50.25%;4次蒸馏后,维生素E含量质量分数为85.35%,得率为45.62%。对冷析分离得到的粗甾醇进行了溶剂萃取洗脱的精制工艺研究,通过甾醇纯度和得率及经济性分析,选择正己烷作为粗甾醇洗脱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建立了甾醇纯度和得率回归方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显着性检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16.7:1,温度30℃,时间10min;该条件下,验证试验结果:甾醇纯度质量分数为85.10%,得率77.51%。产品经三次洗涤,纯度达到质量分数95.34%,得率为49.47%。天然维生素E为鱼油的特定抗氧化剂。以甘三酯型鱼油及乙酯型鱼油为原料,通过烘箱法耐热试验发现维生素E确实能够阻止鱼油的自动氧化。试验同时发现EPA,DHA含量质量分数30%鱼油中添加质量分数0.1%的天然VE,比添加质量分数为0.12%VE的抗氧化效果要好,可使鱼油的保质期延长144天。在EPA和DHA含量质量分数80%的鱼油中添加质量分数0.12%的天然VE时,其抗氧化效果较好。
付贤树[7](2006)在《三氯蔗糖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要合成三氯蔗糖这种食品添加剂为目的,我们结合相关文献尝试了一种新的合成路线。同时对产物的结构、适宜的合成条件、影响产率的因素、产品的基本性能及产品表征等都进行了研究。1、设计了以蔗糖为起始原料、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合成蔗糖-6-乙酸酯,然后再通过氯化、脱酰基反应合成三氯蔗糖的路线。该工艺路线具有操作简便、收率相对高、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价格相对低廉、三废少、易处理等优点。2、讨论了各步反应的最佳条件,合成蔗糖-6-乙酸酯和三氯蔗糖-6-乙酸酯。在蔗糖-6-乙酸酯的氯化反应中,改进了氯化亚砜与DMF组成的Vilsimier试剂的氯化工艺,提高了收率,全部合成物质均经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及核磁共振谱分析,确证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3、本课题着重从三氯蔗糖可工业化实施上下功夫,设计实验方案从考虑工业化的可实施性角度出发。本课题组先采用试剂级原料进行试验,得到最佳合成路线。然后再将原料换成工业级原料,采用上述的最佳合成路线,合成目标产物三氯蔗糖。将按二类不同级别原料合成得到的三氯蔗糖产物相对比,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核磁共振等进行结构、含量、色泽等质量指标的比较,从而确定运用本课题设立的合成路线,采用工业级原料即可合成出符合美国FCC标准的三氯蔗糖。为三氯蔗糖的工业化实施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三氯蔗糖的工业化实施奠定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陈伟雄[8](2005)在《我国L-苯丙氨酸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孙华林[9](2002)在《食用化学品开发前景广阔》文中研究表明 食用化学品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直接添加到加工食品中的物质,如营养强化剂、甜味剂、酸味剂等的食品添加剂;二是间接转移到加工食品中如食品包装容器的包装材料、橡胶制品和罐头内壁涂料及加工助剂等。后者虽然不直接添加在食品中,但接触食品,也可能因残留物影响食品的安全性,按美国FDA要求,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加工、包装用化学品都应视为“食品添加剂”,并且必须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总之,
孙华林[10](2001)在《国内外食用化学品开发前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主要食用化学品的国内外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二、食用化学品开发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化学品开发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竞争战略相关理论 |
2.1.1 竞争战略理论 |
2.1.2 核心能力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价值链分析模型 |
2.2.4 SWOT分析模型 |
2.2.5 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IFE/EFE矩阵) |
2.2.6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竞争战略相关文献综述 |
2.3.2 行业相关文献综述 |
第3章 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现状 |
3.2.2 行业发展趋势 |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3.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分析 |
3.3.2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3.3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3.3.4 潜在的新进入者竞争能力分析 |
3.3.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分析 |
3.4 战略群体分析 |
3.5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6 机会与威胁分析 |
3.6.1 机会分析 |
3.6.2 威胁分析 |
3.7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分析 |
第4章 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4.1 A公司基本情况及山梨酸钾业务简介 |
4.2 价值链分析 |
4.2.1 内向外向物流 |
4.2.2 生产 |
4.2.3 市场营销 |
4.2.4 售后服务 |
4.2.5 公司基础设施 |
4.2.6 人力资源管理 |
4.2.7 技术开发 |
4.2.8 采购 |
4.3 核心能力分析 |
4.3.1 循环经济产业链 |
4.3.2 产品品质 |
4.3.3 管理团队 |
4.4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5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分析 |
第5章 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5.1 SWOT矩阵分析 |
5.2 竞争战略的选择 |
5.2.1 成本领先战略分析 |
5.2.2 差异化战略分析 |
5.2.3 目标集聚战略分析 |
5.3 竞争战略的确定 |
5.4 竞争战略的实施 |
第6章 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6.1 组织保障 |
6.2 文化保障 |
6.3 人力保障 |
6.4 财务保障 |
6.5 信息系统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相关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二 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可控酶解制备牡蛎短肽工艺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牡蛎简介 |
1.1.1 牡蛎资源概况及其营养价值 |
1.1.2 牡蛎加工利用开发现状 |
1.2 牡蛎短肽研究进展 |
1.2.1 牡蛎短肽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2 牡蛎短肽的制备研究进展 |
1.3 可控酶解技术在生物蛋白中的应用 |
1.4 功能性肽饮料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可控酶解制备牡蛎短肽的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牡蛎酶解液的制备 |
2.2.2 高效蛋白酶的筛选 |
2.2.3 前处理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2.4 复合酶解对牡蛎酶解液的影响 |
2.2.5 单因素试验 |
2.2.6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2.7 指标测定 |
2.2.8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蛋白酶酶解效果分析 |
2.3.2 不同前处理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3 复合酶解效果分析 |
2.3.4 国标法与TCA-双缩脲法相关性分析 |
2.3.5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6 响应面优化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不同工艺酶解产物的理化特性比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牡蛎酶解液的制备 |
3.2.2 感官评定 |
3.2.3 指标测定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工艺间酶解效果分析 |
3.3.2 不同工艺酶解产物肽分子量分布对比 |
3.3.3 不同工艺酶解产物感官评价分析 |
3.3.4 不同工艺酶解产物气味成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牡蛎肽饮料产品的研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山姜头或茶多酚添加量对气味及酶解效果的影响 |
4.2.2 牡蛎肽饮料风味调配 |
4.2.3 牡蛎肽饮料稳定性研究 |
4.2.4 指标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山姜头或茶多酚添加量对气味及短肽得率的影响 |
4.3.2 饮料风味配方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3 饮料风味配方正交试验优化分析 |
4.3.4 饮料稳定剂筛选试验结果 |
4.3.5 正交试验优化饮料稳定性结果分析 |
4.3.6 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制备奶茶型饮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生物油脂概况 |
1.1.1 微生物油脂 |
1.1.2 花生四烯酸 |
1.1.3 国内外生产现状 |
1.2 奶茶饮料概述 |
1.2.1 奶茶饮料营养成分 |
1.2.2 奶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清洁生产 |
1.3.2 与本研究的关联意义 |
1.3.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酵滤液的营养成分分析 |
2.1 材料和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发酵滤液的基础测定 |
2.2.1 蛋白质的测定 |
2.2.2 总糖的测定 |
2.2.3 花生四烯酸含量的测定 |
2.3 分析结果 |
第3章 奶茶配方设计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 奶茶饮料的试验方案 |
3.2.1 工艺流程 |
3.2.2 发酵滤液的前处理 |
3.2.3 操作要点 |
3.2.4 不同因子的添加作用 |
3.2.5 单因素试验确定配方中各因子的最佳配比 |
3.2.6 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 |
3.2.7 结论 |
第4章 奶茶饮料的稳定性研究及性状优化 |
4.1 材料和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 试验设计 |
4.2.1 复配稳定剂对稳定系数的影响 |
4.2.2 复配稳定剂对脂肪上浮的影响 |
4.2.3 复配稳定剂对奶茶饮料沉淀率的影响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章 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工业化生产 |
5.1 工业化生产的意义 |
5.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主要设备 |
5.3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5.3.1 CIP清洗系统 |
5.3.2 工艺流程(图 5-1) |
5.3.3 操作要点 |
5.4 设计试验确定工业化生产最佳工艺条件 |
5.4.1 奶茶生产工艺试验 |
5.4.2 奶茶生产正交试验设计 |
5.5 微生物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质量标准 |
5.5.1 感官指标 |
5.5.2 理化指标 |
5.5.3 微生物指标 |
5.6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配方设计 |
6.1.2 奶茶饮料的稳定性研究及性状优化 |
6.1.3 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工业化生产 |
6.1.4 创新之处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吸水链霉菌5008产井冈霉素与黑色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井冈霉素研究背景 |
1.1.1 井冈霉素概述 |
1.1.2 井冈霉素研究历史和现状 |
1.1.3 井冈霉素合成代谢机制的研究 |
1.2 天然色素研究概况 |
1.2.1 天然色素的优点 |
1.2.2 天然色素的资源 |
1.2.3 天然色素的应用 |
1.2.5 天然色素的发展趋势 |
1.3 微生物产色素研究概述 |
1.3.1 微生物色素的研究现状 |
1.3.2 影响微生物色素生物合成的因素 |
1.4 黑色素研究进展 |
1.4.1 黑色素概况 |
1.4.2 黑色素分类 |
1.4.3 黑色素理化性质 |
1.4.4 天然黑色素的分离纯化 |
1.4.5 黑色素的结构研究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发酵条件下Val-A产量与色素合成关系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菌种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
2.2.2 菌体培养与发酵 |
2.2.3 井冈霉素产量检测 |
2.2.4 发酵液中色素吸光值的测定 |
2.2.5 数据处理及拟合公式与拟合曲线的确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玉米粉培养基中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的关系 |
2.3.2 大米粉培养基中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的关系 |
2.3.3 淀粉培养基中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的关系 |
2.3.4 33 ℃条件下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的关系 |
2.3.5 添加乙醇条件下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的关系 |
2.3.6 添加γ-丁内酯条件下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的关系 |
2.3.7 初始pH 5.0条件下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的关系 |
2.3.8 初始pH 8.0条件下井冈霉素产量与色素吸光值的关系 |
2.4 Val-A浓度与色素OD值关系的拟合公式确定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不同发酵条件下色素与Val-A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菌种 |
3.1.2 主要试剂 |
3.1.3 溶液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引物设计 |
3.2.2 RNA提取 |
3.2.3 cDNA合成 |
3.2.4 PCR反应 |
3.2.5 qRT-PCR反应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引物特异性 |
3.3.2 不同发酵条件下井冈霉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 |
3.3.3 不同发酵条件下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3.3.4 不同发酵条件下次级代谢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黑色素理化性质研究及结构初探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菌种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
4.2.2 色素提取 |
4.2.3 色素吸收光谱分析 |
4.2.4 色素溶解性研究 |
4.2.5 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4.2.6 色素红外光谱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吸水链霉菌5008黑色素的吸收光谱 |
4.3.2 吸水链霉菌5008黑色素的溶解性 |
4.3.3 吸水链霉菌5008黑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一种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方法探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菌种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
5.2.2 菌体培养与发酵 |
5.2.3 井冈霉素产量检测 |
5.2.4 吸水链霉菌5008生物量测定 |
5.2.5 发酵培养基残糖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发酵上清液添加时间的确定 |
5.3.2 发酵上清液添加量的确定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全球化学品市场冷热不均(论文提纲范文)
可再生化学品:面临新机遇 |
烃:几家欢乐几家愁 |
合成树脂:市场前景错综复杂 |
特种化学品:继续强势增长 |
(6)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甲酯化纯化VE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脱臭馏出物 |
1.3 天然维生素E的结构及性质 |
1.3.1 天然维生素E的结构及组成 |
1.3.2 生育酚的产品概况与用途 |
1.4 馏出物的预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4.1 化学酯化法 |
1.4.2 直接蒸馏处理法 |
1.4.3 酶酯化法 |
1.5 酶法酯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非水相中酶催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概述 |
1.5.2 脂肪酶催化酯合成反应简述 |
1.5.3 酶法酯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4 酶法酯化动力学研究进展 |
1.6 天然生育酚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
1.6.1 萃取法 |
1.6.2 蒸馏法 |
1.6.3 吸附工艺 |
1.6.4 其它方法 |
1.7 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提取与精制概述 |
1.7.1 植物甾醇功效及应用简况 |
1.7.2 植物甾醇的提取 |
1.7.3 植物甾醇的精制 |
1.8 立题意义 |
1.9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豆油脱臭馏出物间歇酶法甲酯化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2 原料水分的去除 |
2.3.3 酶法甲酯化反应 |
2.3.4 产品的薄层分析 |
2.3.5 甲酯化产物中甾醇的分离 |
2.4 检测指标 |
2.4.1 几种油脂化学常数的测定 |
2.4.2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4.3 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
2.4.4 甾醇含量的测定 |
2.4.5 酯化率的计算 |
2.4.6 维生素E的得率 |
2.4.7 甾醇的得率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原料基本成分 |
2.5.2 水分的脱除 |
2.5.3 酶的选择 |
2.5.4 间歇式酶法甲酯化工艺优化 |
2.5.5 薄层分析 |
2.5.6 粗甾醇的分离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甲酯化动力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甲酯化反应初速度的测定 |
3.4 酶浓度对甲酯化反应初速度的影响 |
3.5 酶法甲酯化反应动力学 |
3.5.1 酶法甲酯化反应机理分析 |
3.5.2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 |
3.5.3 模型参数的拟合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连续甲酯化研究 |
4.1 前言 |
4.1.1 固定化酶 |
4.1.2 酶反应器 |
4.1.3 酶反应器的选择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方法 |
4.3 检测指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实验 |
4.4.2 各因素的正交实验 |
4.4.3 酶法连续甲酯化反应维生素E的得率 |
4.4.4 固定化酶半衰期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碱法转酯化及分子蒸馏法富集维生素E工艺研究 |
5.1 前言 |
5.1.1 碱法转酯化 |
5.1.2 分子蒸馏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检测指标 |
5.3.1 甘油的分析 |
5.3.2 维生素E的分析 |
5.3.3 甾醇纯度和得率测定 |
5.3.4 转酯化原料及其产物运动粘度的测定 |
5.3.5 转酯化产物脂肪酸组成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转酯化工艺 |
5.4.2 转酯化产物冷析甾醇温度的确定 |
5.4.3 分子蒸馏 |
5.4.4 响应面试验 |
5.4.5 蒸馏次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植物甾醇分离精制工艺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检测指标 |
6.3.1 甾醇纯度的测定 |
6.3.2 甾醇熔点的测定 |
6.3.3 甾醇旋光度的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溶剂的选择 |
6.4.2 液料比的选择 |
6.4.3 浸泡温度的选择 |
6.4.4 浸泡时间的选择 |
6.4.5 响应面试验 |
6.4.6 洗涤次数的影响 |
6.4.7 产品指标测定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天然维生素E在鱼油中抗氧化效果研究 |
7.1 前言 |
7.1.1 油脂的氧化机理 |
7.1.2 维生素E抗油脂自动氧化的作用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原料 |
7.2.2 主要仪器设备 |
7.2.3 实验方法 |
7.3 检测指标 |
7.3.1 过氧化值检测 |
7.3.2 茴香胺值检测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烘箱法耐热试验 |
7.4.2 AOM法耐热试验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7)三氯蔗糖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氯蔗糖的研究综述 |
1.1.1 甜味剂的基本概况 |
1.1.2 三氯蔗糖的结构、性质和特点 |
1.1.3 三氯蔗糖的优点 |
1.2 三氯蔗糖的研究现状 |
1.2.1 三氯蔗糖的合成难点 |
1.2.2 三氯蔗糖的主要合成方法 |
1.3 三氯蔗糖的开发前景和开发意义 |
1.3.1 三氯蔗糖的开发前景 |
1.3.2 三氯蔗糖的开发意义 |
1.4 问题的提出和作者的工作 |
1.4.1 合成路线的选择 |
1.4.2 合成路线的确定 |
第二章 蔗糖-6-乙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用仪器 |
2.2.2 实验所用试剂 |
2.2.3 蔗糖-6-乙酸酯的合成实验方法 |
2.2.4 蔗糖-6-乙酸酯合成实验中的分离和纯化过程 |
2.2.5 合成三氯蔗糖反应过程中的薄层层析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蔗糖6 位羟基与二丁基氧化锡的优化条件 |
2.3.2 有机锡烷化合物DBSS与乙酸酐的优化条件 |
2.3.3 二丁基氧化锡的回复和溶剂的回收 |
2.3.4 薄层色谱监控生成蔗糖-6-乙酸酯反应过程的情况 |
2.3.5 有关谱图的解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氯化蔗糖-6-乙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用仪器 |
3.2.2 实验所用试剂 |
3.2.3 氯化蔗糖-6-乙酸酯的合成 |
3.2.4 合成三氯蔗糖-6-乙酸酯实验中的分离和纯化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蔗糖-6-乙酸酯氯化的优化条件 |
3.3.2 薄层色谱监控生成三氯蔗糖-6-乙酸酯反应过程的情况 |
3.3.3 核磁共振的解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脱乙酰基反应及三氯蔗糖质量指标测定研究 |
4.1 脱乙酰基生成三氯蔗糖 |
4.1.1 引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结论 |
4.2 三氯蔗糖的质量指标 |
4.2.1 引言 |
4.2.2 自制三氯蔗糖各项质量指标的测定(采用FCC标准) |
4.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我国L-苯丙氨酸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品简介 |
二技术进展 |
四、食用化学品开发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A公司山梨酸钾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张莹. 山东大学, 2020(05)
- [2]可控酶解制备牡蛎短肽工艺及其产品开发[D]. 柏昌旺.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3]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制备奶茶型饮料的研究[D]. 孙红星. 武汉轻工大学, 2015(06)
- [4]吸水链霉菌5008产井冈霉素与黑色素的相关性研究[D]. 李玮. 浙江大学, 2015(05)
- [5]全球化学品市场冷热不均[J]. 李晓东. 中国石化, 2014(03)
- [6]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甲酯化纯化VE的研究[D]. 唐年初. 江南大学, 2008(03)
- [7]三氯蔗糖的制备及表征[D]. 付贤树. 天津大学, 2006(05)
- [8]我国L-苯丙氨酸技术进展[J]. 陈伟雄. 化工科技市场, 2005(10)
- [9]食用化学品开发前景广阔[J]. 孙华林. 化工中间体网刊, 2002(01)
- [10]国内外食用化学品开发前景[J]. 孙华林. 化工技术经济,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