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公示”变成“公式”

别让“公示”变成“公式”

一、莫让“公示”变“公式”(论文文献综述)

祁力[1](2021)在《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下研发投入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创新活动,最直接的体现是在研发投入上。但不同规模的企业投入资金量不同,为了消除这一影响,本文通过研发投入强度来衡量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研发活动属于高风险、投入产出比无法估计的长期投资活动,企业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以促使研发成果的产出,此过程中伴随的是不断增高的研发风险和盈余波动,这往往向资本市场传递负面信号,进而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与此同时,研发创新活动作为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和改善企业业绩的重要活动,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研发投入强度如何作用盈余管理方式的机制,同时加入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作为调节变量,探讨股权结构如何调节研发投入强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深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8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选取666家上市公司3330个有效样本数据,建立实证回归模型并验证研发投入强度与盈余管理方式的作用机理,以及股权结构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首先,阐述了研发投入、盈余管理以及股权结构的相关概念。其次,总结文中所需的基础理论,梳理国内外现有文献,归纳并分析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最后,依据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活动会刺激企业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这体现了研发活动会影响企业管理者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股权集中度会增强研发投入强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股权制衡度会削弱研发投入强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股权制衡的治理效应。本文重点研究在不同股权结构特征下,研发投入强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最终结合实验结果及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从企业治理机制、会计准则及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等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研发投入对企业的影响具有复杂机理,未来需要深入探究。

黄馨[2](2020)在《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媒介角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旗下的微信公众号,面向公众发布健康信息,这是疾控中心与新媒体相融合的一次重要尝试。但就目前来看,其并未完全适应新兴媒介技术对传播主体的要求。本文基于角色理论,以中国疾控动态每月发布的“TOP20榜单”的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力图揭示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其多重的媒介角色及角色缺失。研究发现,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主要采用健康科普框架、风险提示框架、政策资讯框架和互动沟通框架4种框架类型来进行健康信息的创作,承担着健康素养培育者、危机疫情提醒者、政府声音传递者和线上活动组织者4类媒介角色,其中健康素养培育者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这类微信号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媒介角色,选取了禽流感、疫苗事件和艾滋病三类典型案例展开分析。最后,本文结合研究发现,总结出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在角色承担的过程中,存在着危机疫情提醒滞后、深度互动能力不足等局限,并提出了依托大数据预判风险、精准获取用户画像等改进意见,以期进一步完善其媒介角色、更加有效地开展健康信息的传播。

付慧敏[3](2020)在《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文中指出语篇结构研究是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汉语语篇的结构研究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开进行的。前者主要关注实现某类语篇交际意图的纲要式结构及其直接构成成分,后者则集中在对词汇和句法结构的篇章功能分析。这种结构研究范畴的分裂状态既不利于认清语篇的本质,也不利于明晰语篇的建构机制。同时,语篇作为意义的系统,不仅体现为部件及其组合的一元结构,也体现为由功能驱动的多元结构体系。本研究以功能为纲,从层次和关系两个方面入手,结合人际、衔接等语篇资源,详细考察了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关系结构和信息结构。语类结构关注语类的构成要素、结构潜势和及物性过程的语言实现;关系结构注重修辞语义关系的类型、分布、跨层级的递归与差异;信息结构侧重语篇信息的流动与推进。在对上述各个结构的分析中,力求宏观和微观相连通、相衔接,重点探讨了语篇各个层级之间的体现关系。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本研究采取以下三个思路:(1)从功能的视角研究结构,分析与语篇功能相对应的结构系统;(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分析语篇结构;(3)语篇结构分析与语篇语义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综述国内外语篇结构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发现语篇结构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对语篇结构的内容和范畴界定不明确;其次,语篇结构研究的模式还不够完善;再次,不同语类的结构研究发展不够均衡。从功能的角度对新闻评论这一语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维度单一、语篇结构整体观照匮乏的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拟从经验功能、逻辑语义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层面,分析新闻评论语篇的多维结构。第三章考察了新闻评论语篇语类结构的构成、功能及语言实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新闻评论语篇具有交际语境驱动的结构潜势,可以表示为总括^[(背景)°新闻事件]^[(事件总评)^评论]^(结语)。其中,总括、事件和评论为语类必有要素,结语为可选要素。语类结构反映了评论语篇受语境和交际意图促动形成的类型性特征,而小句及物性结构的分布特征则为语类结构提供了词汇语法层面的理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及物性过程类型在标题和正文都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趋势,即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交流过程。评论语篇动作过程出现频率略高于关系过程的事实说明新闻评论并不是居于原型范畴核心的论说体,而是以依托事实并试图建构虚拟事实为主要论说方式的特殊的论说体。因而在体裁划分时,应该与其他论说语体的子类予以区分。第四章以小句为起点,逐层分析了小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修辞语义关系。结果显示,小句和句间的关系结构种类最为丰富,表现为五大类24种语义关系类型。随着语篇结构层次的扩展,某些语篇语义关系向上一级递归,也有一些语义关系不再出现。在出现递归的语义关系类型中,一些使用频率逐渐减弱,而另一些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并体现出明显的语类特征。此外,从语义关系跨层级的相似和相异中也可以看出,篇章修辞关系的建构是分层级实现的,体现出基于语用的选择倾向。微观层面是语义关系建构的基础层级,语义关系类型丰富,但可能受到句法语义结构的制约。在宏观层面这种句法制约逐渐减弱,但语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语义关系的选择表现出更明显的交际语境依赖性。这也是导致某些主要修辞语义关系在语篇较高结构层级出现分布突变的主要原因。第五章通过分析小句层面的主位功能类型及分布,句子层面的主位推进模式,段落、阶段和步骤层面的超主位、超新信息、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探讨了语篇从微观到宏观的信息流动和推进。具体来说,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总体表现出信息流动标记性强,信息推进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类型性特征。在小句层面,复项主位出现频率较高,其中由环境成分充当的标记性话题主位和由连接成分充当的语篇主位表现突出,反映出评论语篇明示信息走向的作者责任型写作风格。在句子层面,延续型和派生型主位推进模式占主导,说明评论语篇信息发展线性和发散性并行。而在段落、阶段和步骤层面,由小句信息累积而成的超主位和超新信息与语篇段落重合,由超主位和超新信息累积的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与语类的步骤吻合,进一步说明评论语篇信息发展不仅具有明显的层级性,而且表现出与语篇自然结构层级的一致性。第六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本研究从语言的功能出发,结合语篇语义来考察新闻评论语篇不同功能结构的类型、层次及其语言实现问题,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理论上,本研究提出了“功能驱动的语篇多元结构分析框架”,并在每个分析维度上探讨了语篇不同层级的结构分布特征及其跨层级的结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不仅更深入地解释了语篇结构的建构机制,也从更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语篇的功能,明晰了不同功能类型之间的关系。语篇的结构不是平面的,而是受多重功能制约的立体构型;语篇的结构不是离散的,而是宏观与微观结构互联,分层级推进的建构过程。通过对新闻评论语篇功能结构的分析,本研究为新闻评论语体判定提供了语言学的依据。在应用上,本研究为以语类为基础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提升语篇类型意识,更好地把握语篇层级关系,提高语篇解读和生成的能力。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何苏娇[5](2019)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研究 ——基于H省210家参评省级示范社的合作社数据》文中认为自2007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快速增长。根据国家市场管理监督总局的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登记的合作社达到了217.3万家。但是,在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的背后,合作社发展的规范化受到质疑,合作社的“名实分离”、“异化”、“空壳”现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实践中,中国政府一直努力促进合作社的规范发展,除了立法规制(包含系列法律法规),政府还采用树标杆、抓模范的思路,通过多层次的示范社建设来促进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并且结合“项目制”给予优胜者较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期望以此建立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正向激励。政府从2009年到2013年建立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评定办法并对其不断完善,示范社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强、运作规范、能带动农户致富的合作社。但整体看,未能克服合作社异化和“空壳社”问题,甚至有些示范社在规范化方面得到的评价也不高。因此,探究示范社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完善示范社评定办法、更好开展示范社建设,进而促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的政策沿革出发,依托2013年的《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系统梳理当前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的评定标准和评定过程,以H省210家省级示范社评定数据定量分析评定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除引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外,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政策沿革。梳理了从各地试点示范到示范社建设的政策演进,特别是合作社法实施以后示范社的创建情况。在国际上,通过示范手段规范合作社发展的情况并不普遍。本文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税制条件下对合作社的普惠税收政策难执行、项目制下择优扶持的制度惯性以及行政监管力量有限等原因,通过示范社的评定建设工作来规范合作社发展是前述约束条件下的现行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对当前合作社示范社评定标准和评定流程的梳理评价。该部分对比分析了国家和省级示范社的评定标准和流程,结合合作社法的规定和合作社发展的实践,认为原农业部等制定的《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中的评定标准虽然兼顾经济、民主、声誉等多方面,但仍然存在指标模糊、不够细化的问题;评定流程虽然经过层层审核,但主要是材料审核的方式,宣传和披露工作也不足。并依据典范制、项目制、政府规制等理论分析出这些不足可能使得评定结果与期望目标有所偏差。第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实践-以H省省级示范社评定为例。本部分基于H省210家参评省级示范社的合作社数据,定量分析影响合作社示范社评比的显着因素。实证结果显示,该省示范社评定只有经济实力方面的因素较为显着,而民主管理、财务规范、社会声誉良好等方面指标均不显着。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示范社评定标准中存在部分指标难以被量化和佐证、评定流程中缺乏现场印章和评定实践中民主管理方面被忽视的问题,并对应提出量化评定标准、改进评定流程、加强监督监测等建议,且在文章的最后对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做出了思考和展望。

李海滨[6](2019)在《F公司中国市场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燃油经济性(Fuel Economy),也就是汽车油耗是影响客户对汽车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行业竞争的核心是提升客户满意度,抢占市场份额。基于客户满意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很多机构建立了一套汽车产品满意度测评体系,汽车产品满意度评测体系都把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作为影响整车满意度水平的重要指标。调查数据表明,F公司的车型在中国市场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处在行业较低的水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F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整车客户满意度水平。本文所做的工作即是研究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影响因素的现状将F公司和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F公司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并依此对F公司提升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提出改进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之后探讨了客户满意度以及回归分析等相关理论。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调研数据分析确认了F公司车型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的实际油耗和客户期望的车辆油耗差别较大。因此要改进车辆油耗客户满意度就需要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别。一方面需要改进车辆的真实油耗值,另一方面需要让客户对所购买车辆的油耗有正确的期望值。本文利用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客户期望油耗的相关因子,通过进一步的电话问卷调查了解分析了影响客户车辆实际油耗的因素。在研究中,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电话访问调查)、置信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手段,竞争对手对标(benchmarking)等方法对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的原因以及各相关因素、指标做了较全面的研究。并且通过竞争对手车辆测试和大量的经销商走访访问等方式了解分析了F企业和其竞争对手相关因子的现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在汽车仪表油耗显示管理策略、经销商交车流程、售后客户驾驶习惯引导培训以及销售顾问和客户的沟通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相关组织和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肖新平[7](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梅诗文[8](2019)在《框架理论视角下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涉警报道为例》文中认为作为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涉警报道以其新闻价值高、新闻可读性强等特点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题材。同时,伴随网络新媒体的崛起,不少传统媒体组织将报道阵地往新媒体平台上迁移,国家层面也在积极鼓励媒体加快融合发展脚步。正是基于涉警报道的重要性以及媒体加快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以及《人民日报》微博在微博场域的高影响力,本文以《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样本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并基于框架理论中框架、框架建构与框架效果的相关理论背景,展开对于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研究。本文主要应用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对媒体微博涉警报道开展研究,案例选取了《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的涉警微博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关键词检索、人工筛选的方法,将其微博开设六年间的368条有效涉警报道样本进行了完整统计记录。同时,根据传播内容分析法,本文对该368条有效涉警报道样本进行了趋势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主题分析和态度分析。笔者期望对于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研究,可以定位该类报道的重心,加强媒体组织与受众对该类题才的重视,强化媒体服务法治国家建设意识;其次是聚焦媒体变革,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借鉴样本,为国家层面的媒体融合战略找到实践依归;最后是总结报道策略,依据研究发现提出问题并给出建议,帮助提升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能力。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对后文研究中需要应用的框架理论进行了概括说明,并着重将恩特曼、加姆森关于的框架及框架建构理论的定义,以及薛佛乐、德拉克曼关于个体框架和框架效果理论的定义进行了介绍,以便后文的实际应用。同时,第一章还对媒体微博的发展状态与研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涉警报道的实际意义进行了细致的说明。第二章从总属概念出发,对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发展现状、具体特征和价值取向也在本文中进行了归纳说明,以建立本文的基本共识,方便后续特定案例的研究、验证与对比。研究发现,媒体微博涉警报道已基本实现媒体组织广泛参与,且该题材在微博场域的报道数量日益增多。基于第一章中的理论基础,以及涉警报道的具体特点,正文第三章结合个案《人民日报》微博368条有效涉警报道样本,归纳出《人民日报》涉警报道经常应用积极履职、警示教育、警察伤亡、公示通报、职业认同、监督批评、警民和谐七个常规议题框架。通过丰富传播载体适应传播格局、采信网友体现新闻真实、重复报道加深受众认知、积极表态引导受众思考等策略,上述报道议题框架得以建构。第四章主要是对报道框架效果的分析,通过对样本微博热门评论的抽样编码,加之数据分析与判断,本文发现《人民日报》微博82%的涉警报道在受众中达成相应的引导效果。第五章中,本文归纳媒体微博在涉警报道时通常存在忽视题材特殊性、报道细节关照不足、价值引导缺乏规范三大问题。同时,本文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期望媒体微博在进行涉警报道时要谨慎处理特殊报道,平衡框架建构策略与细节之间的关系,重视核实、把握时效,在受众效果层面注意提升媒体引导力,考量报道与社会主流价值的适配程度,体现人文关怀。

王诗涵[9](2019)在《“宰客事件”后“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品牌形象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希望改善雪乡目前的品牌形象,使雪乡旅游的经营早日走回正轨,这样雪乡周边的经济发展也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雪乡在“宰客事件”发生前的品牌形象传播、“宰客事件”发生后的雪乡品牌形象现状以及“宰客事件”给雪乡带来的影响。雪乡因为“宰客事件”受到的影响直观的表现在三个方面:旅游人次下滑、品牌影响力下降、口碑与信任感面临危机。第二部分在对雪乡的实地调研中,根据“宰客事件”的情况,对雪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无结构式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法。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了雪乡在内容传播和网络品牌传播两方面存在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对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目前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内容传播和网络品牌传播以及新价格公示引发的舆论危机三方面分析了问题,管理部门在争议问题上的传播处理存在问题,网络品牌传播方面也较为缺失,对改善雪乡的品牌形象没有益处。第四部分首先对“宰客事件”前与后雪乡的品牌传播问题进行了对比,然后分别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与游客的互动性方面提出了改善决策。在丰富传播内容方面,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号召提升冬季旅游产品品质,并传播推广雪乡夏季的森林旅游,用以缓解雪乡短暂的冬季营业期问题。在改善品牌传播渠道方面,主要在新媒体方面发力,选择好网络品牌推广的主阵地,与腾讯视频等平台合作推出网络综艺,并使网络品牌传播与线下传统的广告推广相结合,并建立起属于雪乡的、有力的品牌网络渠道发言人。在与游客的互动方面,主要通过开辟森林亲子游等主题活动,并在网络上策划一系列活动,学习迪士尼主题公园的周边产品生产,创造雪乡自己的周边产品。

李冰心[10](2019)在《精明收缩视角下我国县域空间重构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初,我国城镇化年增率呈现放缓的发展趋势并且逐渐向城镇化成熟发展阶段迈进[1],空间规划从增量向存量发展转型[2]。受到全球金融市场和路易斯拐点后人口红利消失的影响,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发展时期,出现了以县域收缩为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收缩现象[3]。不少学者认为以增长主义为基本思想的增量和存量规划终将面临结束[4]。被称为中国版‘锈带’地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收缩范围广、强度大且差异强的严峻局势,尤其是位于东北中心位置的吉林省,县域层面超过50%的地区出现局部收缩,20%的地区人口密度下降,30%的地区户籍人口收缩,且收缩程度还在加剧[5],亟需转变长期以来固化的增长主义思想,认清收缩发展现状,从被动衰退转向精明收缩的道路。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文本展开了以下四部分内容的研究:第一部分:总结了我国和以美国,德国和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在不同发展背景下,对应特点不同的收缩现象所采用的主要发展理念,归纳出基于增长主义的反应型收缩和基于精简主义的适应型收缩范式,结合我国发展特点总结启示:首先,基于精简主义的适应型收缩范式更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和经济增长新常态模式下的发展需求。其次,基于适应型收缩范式的精明收缩视角更符合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最后,空间重构能够成为我国“强政府”体制下应对以县域空间收缩为主的发展特点下的主要规划手段。通过明确精明收缩的研究视角,为理论框架的构建奠定研究基础。第二部分:提出了精明收缩视角下县域空间重构的研究思路,明确了旨在通过收缩型的空间重构提高县域主导功能的使用效率,从而改善人与自然的生存环境的核心思想,并且以此为指导构建了我国县域空间重构的三段式研究理论框架:首先是主导功能定位研究,根据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明确了县域空间主导功能的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社会保障、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五个类型以及功能的发展和结构特征。其次是空间重构模式研究,根据空间的复杂性发展原则,明确了空间复杂性理论下空间系统的复杂网络和能量活动两部分内容以及特征。最后是重构机制建立研究,根据机制的交互性发展原则,分别明确了县域空间重构机制的交互性发展策略和交互性动力保障。通过构建精明收缩视角下我国县域空间重构理论框架,为以吉林省为例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位于我国收缩现象最为严重的东北地区,且收缩问题最为典型的吉林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框架的分阶段实证研究。第一阶段:基于可持续性的吉林省县域空间主导功能定位。首先明确吉林省县域空间主导功能构成内容,其次建立吉林省县域空间主导功能评价体系,最后进行吉林省县域空间主导功能定位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县域空间不仅农业资源丰富,而且具有明显的文化资源发展优势,符合精明收缩注重文化价值挖掘的发展理念;在主导功能空间分布方面,吉林省县域空间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单元受空间结构影响明显,而文化和生态功能单元受地形地貌影响明显。第二阶段:基于复杂性的吉林省县域空间重构模式确定。首先提出了吉林省县域空间复杂性研究方法,其次进行了吉林省县域空间结构类型判定,最后明确了吉林省县域空间的收缩重构模式,并且以亟需重构的县域单元为例进行技术路线示范。研究发现,农业生产主导功能的县域单元呈条带型结构,采用靠拢迁移重构模式;非农生产主导功能的县域单元呈放射型结构,采用逐层聚拢重构模式;社会保障主导功能的县域单元呈组团型结构,采用就地吞并重构模式;文化传承主导功能的县域单元呈散点型结构,采用飞地合并重构模式;生态保护主导功能的县域单元呈星座型结构,采用异地迁移重构模式。其中,社会保障和文化承传功能的县域单元的重构需求最为迫切。第三阶段:基于交互性的吉林省县域空间重构机制建立。首先从政策改革和公众参与两个方面明确了吉林省县域空间交互性重构发展策略,其次从城镇体系和产业优势两个方面明确了吉林省县域空间交互性重构动力保障。研究发现:吉林省有条件自下而上地实施“互联网+”参与方式,其中以社会保障为主导功能的县域单元示范条件较好,尤其是梅河口市有潜力成为该参与方式的示范县。第四部分:以理论和实证研究内容为依据,总结了全文的五个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三点不足,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莫让“公示”变“公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莫让“公示”变“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1)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下研发投入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研发投入相关概念
        2.1.2 盈余管理相关概念
        2.1.3 股权结构特征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行为决策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契约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研发投入相关文献
        2.3.2 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方式选择
        2.3.3 股权结构特征对研发投入与盈余管理的调节因素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机理分析
    3.2 研究假设
        3.2.1 研发投入强度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
        3.2.2 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自变量
        4.2.2 因变量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检验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研发投入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5.3.2 股权结构、研发投入强度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研究样本数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媒介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与样本选择
        2.1.1 理论基础
        2.1.2 样本选择
    2.2 文本框架构建
        2.2.1 框架构建
        2.2.2 编码与信度
        2.2.3 统计结果
第三章 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的媒介角色呈现分析
    3.1 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的媒介角色呈现
        3.1.1 健康素养培育者
        3.1.2 危机疫情提醒者
        3.1.3 政府声音传递者
        3.1.4 线上活动组织者
    3.2 典型事件中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媒介角色呈现分析
        3.2.1 H7N9 禽流感事件中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媒介角色
        3.2.2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媒介角色
        3.2.3 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媒介角色
    3.3 研究结论
第四章 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角色承担局限及对策建议
    4.1 角色承担局限
        4.1.1 缺乏严谨的健康素养培育者
        4.1.2 滞后的危机疫情提醒者
        4.1.3 浅层次的线上互动者
        4.1.4 不充分的谣言应对者
        4.1.5 缺位的心理健康关怀者
    4.2 对策建议
        4.2.1 建立专业内容运营团队,强化内容审核
        4.2.2 依托大数据,及时预判风险危机
        4.2.3 精准获取用户画像,提升深度互动服务能力
        4.2.4 密切关注舆论动向,加强舆情应对处置能力
        4.2.5 丰富健康信息主题,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疾控机构微信文章榜单(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语篇结构研究的理论与视角
    2.1 国外语篇结构研究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
        2.1.1 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
        2.1.2 修辞结构理论
        2.1.3 语篇模式
        2.1.4 语类理论
    2.2 汉语语篇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2.2.1 文章学的语篇结构研究
        2.2.2 结构语法的篇章结构研究
        2.2.3 现代篇章语言学的结构研究
    2.3 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2.3.1 国外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2.3.2 国内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2.4 语篇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第3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
    3.1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因素
    3.2 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要素
        3.2.1 总括
        3.2.2 事件
        3.2.3 评论
        3.2.4 结语
    3.3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
    3.4 新闻评论语类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3.4.1 及物性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3.4.2 标题的及物性分析
        3.4.3 正文的及物性分析
        3.4.4 及物性过程与新闻评论语篇的建构
    3.5 小结
第4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关系结构
    4.1 修辞语义关系的分类
    4.2 新闻评论语篇的微观关系
        4.2.1 并加关系框架
        4.2.2 解析关系框架
        4.2.3 因果关系框架
        4.2.4 论证关系框架
        4.2.5 补充关系框架
    4.3 新闻评论语篇的宏观关系
        4.3.1 联合关系
        4.3.2 评价关系
        4.3.3 背景关系
        4.3.4 总结关系
        4.3.5 证明关系
    4.4 修辞语义关系对评论语篇的建构:从微观到宏观
        4.4.1 三个层级修辞语义关系分布
        4.4.2 两个节点修辞语义关系分布
    4.5 小结
第5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
    5.1 新闻评论语篇微观的信息结构
        5.1.1 小句主位的功能类型
        5.1.2 小句的信息建构
    5.2 新闻评论语篇中观的信息结构
        5.2.1 句子的信息结构
        5.2.2 段落的信息结构
    5.3 新闻评论语篇宏观的信息结构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语类结构
        6.1.2 关系结构
        6.1.3 信息结构
    6.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5)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研究 ——基于H省210家参评省级示范社的合作社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综合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规制理论
        2.2.2 企业所有权理论
        2.2.3 典范制和项目制
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政策演进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前的试点和示范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的示范社建设
        3.2.1 法律法规与合作社规范发展
        3.2.2 合作社示范社的创建活动
    3.3 示范社建设是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的现实选择
        3.3.1 法律法规不健全,针对合作社的普惠制的税收优惠难以执行
        3.3.2 项目制下择优扶持的制度惯性
        3.3.3 行政力量有限,对合作社的监管动力不足
        3.3.4 持续关注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 对当前合作社示范社评定标准和评定流程的梳理评价
    4.1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标准的主要特点
        4.1.1 原农业部的《国家示范社评定监测办法》的评定标准
        4.1.2 国家评定标准存在的不足
        4.1.3 省级示范社评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异同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流程的特点
    4.3 当前示范社评定标准和流程可能导致的问题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实践-以H省省级示范社评定为例
    5.1 H省基本情况与样本选择
    5.2 样本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5.2.1 评定材料与可选指标
        5.2.2 样本合作社基本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5.3 合作社示范社评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示范社评定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5.3.2 示范社评定影响因素的变量定义
        5.3.3 示范社评定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6 研究结论和改进思路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示范社评比的改进思路和建议
        6.2.1 改进示范社的评定标准体系,实现量化和细化
        6.2.2 改进评定流程,注重实地考察
        6.2.3 进一步加强评定后的动态监督
    6.3 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F公司中国市场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顾客满意度及其测定模型与方法
        2.1.1 客户满意度概念
        2.1.2 顾客满意度测定模型
    2.2 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2.3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测试方法
3 F公司在中国市场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现状
    3.1 F汽车公司概况介绍
    3.2 F公司中国市场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4 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4.1 顾客期望满足度与燃油经济性客户满意度
    4.2 问卷调查(Web)
        4.2.1 问卷设计
        4.2.2 调查实施
    4.3 统计数据分析
        4.3.1 客户对油耗期望的满足程度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4.3.2 客户期望油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4.3.3 进一步调查分析:客户真实油耗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5 F公司中国市场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提升对策
    5.1 影响客户车辆期望油耗的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5.1.1 车辆的公示油耗对客户期望值的影响
        5.1.2 经销商销售人员告知的车辆油耗对客户期望值的影响
    5.2 影响客户车辆实际油耗的因素及提升对策
        5.2.1 行车电脑计算显示在仪表盘的百公里油耗
        5.2.2 新车交付以及磨合期内的燃油经济性
6 研究结论和对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6.1 研究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问题的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Web)
附录2 调查问卷(CATI)

(7)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四、X市的其他考核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六、小结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四、结论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框架理论视角下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涉警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框架理论、媒体微博及涉警报道概述
    第一节 框架理论
        一、框架的基本内涵
        二、议题框架及框架构建
        三、个体框架及框架效果
    第二节 媒体微博
        一、媒体微博的内涵
        二、媒体微博的分类
    第三节 涉警报道
        一、涉警报道的内涵
        二、涉警报道的意义
第二章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现状、特点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现状
        一、媒体组织广泛参与
        二、报道数量日益增多
    第二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特点
        一、全时性和及时性
        二、多样性和可读性
        三、专业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价值取向
        一、报道警察群体:赞扬与监督并举
        二、报道警情案情:通告与警示并重
第三章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议题框架及建构策略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总量与关键词词频分析
        一、报道样本的选择
        二、报道总量及其趋势
        三、报道关键词词频分析
    第二节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议题框架分析
        一、积极履职框架
        二、警示教育框架
        三、警察伤亡框架
        四、公示通报框架
        五、职业认同框架
        六、监督批评框架
        七、警民和谐框架
    第三节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框架建构策略分析
        一、丰富载体适应传播格局
        二、采信网友体现新闻真实
        三、重复报道加深受众认知
        四、积极表态引发受众思考
第四章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效果评估与分析
    第一节 效果评估设计
        一、传播数据的采集
        二、传播数据的评估方式
        三、框架效果的评估方式
    第二节 传播效果分析
    第三节 框架效果分析
第五章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议题框架,忽视题材特殊性
        二、报道细节关照不足,框架建构能力差
        三、价值引导存在偏差,框架效应难发挥
    第二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优化建议
        一、兼顾题材特殊性,谨慎处理规范报道
        二、平衡策略与细节,重视核实把握时效
        三、提升媒体引导力,考量价值体现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涉警报道样本统计表
致谢

(9)“宰客事件”后“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文献述评
    0.3 研究理论依据
        0.3.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0.3.2 社会化营销理论
        0.3.3 口碑营销理论
        0.3.4 品牌形象理论
    0.4 研究方法
    0.5 概念界定
        0.5.1 “雪乡”
        0.5.2 “宰客事件”
1 “宰客事件”前后雪乡品牌形象传播的回顾、现状及后果
    1.1 “宰客事件”前的雪乡品牌形象传播回顾
        1.1.1 通过《爸爸去哪儿》等影视资源提高知名度
        1.1.2 以传统媒体传播为主
    1.2 “宰客事件”后的雪乡品牌形象传播现状
    1.3 “宰客事件”后雪乡旅游遭受的冲击
        1.3.1 旅游人次下滑
        1.3.2 品牌影响力下降
        1.3.3 口碑与信任感危机
2 “宰客事件”后雪乡实地调研及调研结果
    2.1 调研的路径与方法
        2.1.1 问卷与访谈设计
        2.1.2 调研施行
    2.2 调研数据分析
        2.2.1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2.2 问卷调查雪乡相关问题及数据分析
        2.2.3 无结构式访谈获得的信息分析
        2.2.4 参与式观察获得的信息分析
    2.3 问题假设与调研结果分析
3 “宰客事件”后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调研后的问题所在
    3.1 内容传播的问题分析
        3.1.1 “低价游”存在原因与其整改措施未得到有效传播
        3.1.2 “高消费”问题的澄清与整改措施未得到有效传播
    3.2 网络品牌传播的问题分析
        3.2.1 网络平台上缺失发言人
        3.2.2 网络广告投放量小、受众窄
        3.2.3 网络口碑传播没有加以引导
    3.3 新价格公示引发的舆论危机
4 “宰客事件”前与后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问题的对比与改善对策
    4.1 “宰客事件”前与后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的问题对比
        4.1.1 “宰客事件”前与后的品牌传播内容单一
        4.1.2 “宰客事件”前与后的品牌传播渠道有限
        4.1.3 “宰客事件”前与后的游客互动性低
    4.2 丰富品牌传播内容,开拓雪乡冬夏季旅游产品
        4.2.1 研究政策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4.2.2 根据国家政策指导,并列推广雪乡冬夏季旅游
    4.3 改善品牌传播渠道,建立品牌网络渠道发言人
        4.3.1 组建小型品牌营销团队
        4.3.2 选择微博为主要阵地
        4.3.3 网络品牌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相结合
        4.3.4 与付费会员最多的腾讯视频合作综艺节目
    4.4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加强与游客的互动
        4.4.1 策划开展“森林亲子游”等主题活动
        4.4.2 打造雪乡景区APP
        4.4.3 向游客征集雪乡周边产品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精明收缩视角下我国县域空间重构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伪存量规划与人口局部收缩矛盾
        1.1.2 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背景下的县域大面积收缩趋势
        1.1.3 吉林省市区人口增加而县域人口收缩两极化发展特征
    1.2 研究意义
        1.2.1 视角借鉴意义
        1.2.2 理论指导意义
        1.2.3 实践参考意义
    1.3 研究创新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概念辨析与研究界定
        1.5.1 收缩城市与精明收缩
        1.5.2 复杂性与空间复杂性
        1.5.3 县域收缩的研究界定
        1.5.4 路网与镇村精度界定
第2章 收缩视角下空间重构研究的综述与启示
    2.1 国内外主要研究内容综述
        2.1.1 收缩视角下空间重构研究背景
        2.1.2 主要发展理念和相关实践案例
    2.2 规划范式比较和启示总结
        2.2.1 收缩视角下的规划范式比较
        2.2.2 对我国县域空间重构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精明收缩视角下我国县域空间重构理论框架
    3.1 精明收缩视角下我国县域空间重构研究思路
        3.1.1 应对县域空间重构的核心思想
        3.1.2 以核心思想为指导的研究阶段
        3.1.3 各研究阶段相对应的发展原则
    3.2 基于可持续性的主导功能定位研究
        3.2.1 县域主导功能分类
        3.2.2 功能横向发展特征
        3.2.3 功能纵向结构特征
    3.3 基于复杂性的空间重构模式确定研究
        3.3.1 空间系统的复杂性
        3.3.2 空间复杂网络特征
        3.3.3 空间能量活动特征
    3.4 基于交互性的重构机制建立研究
        3.4.1 交互性重构发展策略
        3.4.2 交互性重构动力保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可持续性的吉林省县域空间主导功能定位
    4.1 吉林省县域空间主导功能构成内容
        4.1.1 产业发展现状特点
        4.1.2 功能相互作用关系
        4.1.3 主导功能具体内容
    4.2 吉林省县域空间主导功能评价体系
        4.2.1 打分法评价指标选取
        4.2.2 熵值法指标权重确定
        4.2.3 因子分析法检验修正
    4.3 吉林省县域空间主导功能定位结果
        4.3.1 主导功能分类结果
        4.3.2 主导功能特点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复杂性的吉林省县域空间重构模式确定
    5.1 吉林省县域空间复杂性研究方法
        5.1.1 空间句法研究方法
        5.1.2 空间复杂网络模型
        5.1.3 空间能量活动指标
    5.2 吉林省县域空间结构类型判定
        5.2.1 农业生产功能呈条带型结构
        5.2.2 非农生产功能呈放射型结构
        5.2.3 社会保障功能呈组团型结构
        5.2.4 文化承传功能呈散点型结构
        5.2.5 生态保护功能呈星座型结构
    5.3 吉林省县域空间重构模式确定
        5.3.1 农业生产功能的靠拢迁移重构模式
        5.3.2 非农生产功能的逐层聚拢重构模式
        5.3.3 社会保障功能的就地吞并重构模式
        5.3.4 文化传承功能的飞地合并重构模式
        5.3.5 生态保护功能的异地迁移重构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交互性的吉林省县域空间重构机制建立
    6.1 吉林省县域空间交互性重构发展策略
        6.1.1 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策略落位
        6.1.2 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策略探索
    6.2 吉林省县域空间交互性重构动力保障
        6.2.1 自上而下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动力保障
        6.2.2 自下而上的吉林省产业优势动力保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存在不足
    7.3 发展方向
附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莫让“公示”变“公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下研发投入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 祁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媒介角色研究[D]. 黄馨. 广西大学, 2020(07)
  • [3]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D]. 付慧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研究 ——基于H省210家参评省级示范社的合作社数据[D]. 何苏娇. 河北经贸大学, 2019(03)
  • [6]F公司中国市场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李海滨. 南京理工大学, 2019
  • [7]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框架理论视角下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涉警报道为例[D]. 梅诗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宰客事件”后“雪乡”旅游品牌形象传播改善研究[D]. 王诗涵. 辽宁大学, 2019(01)
  • [10]精明收缩视角下我国县域空间重构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李冰心. 天津大学, 2019

标签:;  ;  ;  

别让“公示”变成“公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