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朝红[1](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田辉[2](2020)在《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贫困县和革命老区。1980年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资源被高强度开发,生态地质环境受到了破坏,诸如水土污染、黑土流失等问题呈现出日益加重的变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要因素。海伦市地表水较为发育,近些年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养殖及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地表水质量下降,影响了粮食安全与供水安全。因此,开展通肯河上游海伦地区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查明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水环境质量、及水生态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方案,为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饮水保障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区典型农业区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趋势下水资源的变化,构建通肯河流域上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定量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过程,计算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构建基于水质、水量、生态需水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新模式,为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次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结合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利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实现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地表径流过程的模拟。充分利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土壤数据,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以DEM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ArcSWAT软件完成河网生成、子流域划分、流域边界的确定、水文响应单元生成,构建了流域地表水模型。利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径流数据对模型校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径流值对模型验证。R2为0.895,ENS为0.87,表明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径流的实际变化趋势。(2)根据地表水循环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构建了海伦市SWAT-Visual MODFLOW的耦合模型。通过深入分析通肯河流域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海伦市地下水赋存规律,利用Visual MODFLOW Flex6.1软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利用11个地下水长观井的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调参后,相关系数可达0.99,水位残差控制在0.84m,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地下水运动情况。运用ArcGIS软件,实现了SWAT与Visual MODFLOW最小计算单元之间数据的融合。(3)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利用SWAT模型实现了通肯河流域上游2030年地表径流的预测、预报。R/S法计算出的Hurst指数结果显示降雨在时间序列具有状态相反性。小波法分析显示年降水量存在4-5a、10-15a、17-23a、25-35a的变化周期,其中,4-5a的震荡明显,贯穿整个观测期。通肯河流域2010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1513×108m3/a。其中,2017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2215×108m3/a;2025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平均径流量为3.0552×108m3/a。由于受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量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明显偏少。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显示,海伦市地表水水质在Ⅱ类至Ⅴ类不等,丰水期水质优良,枯水期水质不佳。(4)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耦合模型实现了通肯河上游2025年和2030年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预测、预报。通肯河流域2025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8430.85×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9368.82×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52.30×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6811.07×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3028.31×104m3(农业灌溉10960.95×104m3,集中开采量2067.36×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942.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为18462.06×104m3。通肯河流域2030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7609.60×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8272.36×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81.61×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7055.99×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2992.90×104m3(农业灌溉10990.98×104m3,集中供水2001.92×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468.53.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18149.26×104m3。较2025年,地下水资源量变化不大,主要由于气象条件和人类开采量变化不大所致。根据农业区的特点,选择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硝酸根(NO3-)、亚硝酸根(NO2-)、铵根(NH4+)、氯离子(Cl-)四种典型离子,进行典型离子运移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到2025年底,四种典型离子高浓度异常区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在剖面视图下,垂向方向运移明显,并且贯穿整个承压含水层,浓度范围的面积有所扩大。农业施肥水和生活污水渗漏,是区域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诱因。(5)分析了影响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因素,建立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框架。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通肯河流域上游区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海伦市陆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3431×108m3;海伦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1.8881×108m3;海伦市湿地、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1211×108m3;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2.3523×108m3。所建数学模型简单、实用,能够满足通肯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量分析与研究。(6)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根据海伦市现有耕地面积、人口规模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率合理性、开发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效益等准则,利用灰色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海伦市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研究。结果显示,基于SWAT-Visual Modflow Flex模型和灰色模型对流域水资源的预测结果,2025年水资源配置结果最优,其次为2020年水资源配置结果。
邓铭江[3](2019)在《三层级多目标水循环调控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文中研究表明以新疆典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理、地貌、水文气象条件、流域水循环特征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严重失衡,跨界河流水安全问题突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结构严重失调,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供需矛盾和水盐平衡失控。以水问题和水需求为导向,工程措施与生态保护并举,采用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构建了三层级多目标水循环调控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提出了区域、流域、灌区水循环调控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模式和关键技术。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和水资源禀赋条件,建立了北疆"网式"、南疆"环式"、东疆"串式"结构水循环调控框架,增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控能力。针对流域水循环特点,提出山区水库替代平原水库和河道内与河道外引水"三七调控"、经济与生态耗水"五五分账"的综合调控模式。围绕现代灌区建设和面临的挑战,研究指出建立节水灌溉—水盐调控—地下水利用—生态保护"四位一体"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调控技术体系,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孙杰[4](2019)在《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分析及水资源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维持干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受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影响,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时空分布发生了显着变化,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水文模拟与预报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复杂过程。由于受降水的随机性、政策的主观性、社会经济的波动性等因素影响,水资源系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如何表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水文模拟与预报的精度,制定可靠的水资源管理方案,是干旱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在系统辨识水文过程以及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础上,开展了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分析,揭示了影响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的主要因素;开发了一套基于随机分析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体系,制定了稳健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了开都河流域SLURP(Semi-distributed land-use based runoff process)水文模型,设计了 24 种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分辨率和子流域划分水平的组合,量化了流域空间分辨率对径流模拟的影响,揭示了 DEM分辨率和子流域划分水平的交互性与径流变化的关系,优化了模型的输入。结果发现子流域划分水平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比DEM的影响大,200m DEM和183个子流域数目组合下的流域径流模拟效果最好。(2)开发了耦合多气候情景的逐步聚类-SLURP模型,分析了多种气候模型(GCM,global climate model)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开都河流域温度、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该模型不仅能反映气候变化情景的不确定性对径流的影响,提出的逐步聚类降尺度方法还能够有效处理气候尺度下延时预报因子和预报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和离散性特征,避免了函数假设关系。结果发现开都河流域春季和冬季的温度上升幅度大,春季和秋季的降水增加,春季径流先增加后减少,而且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3)集成了 GCM、随机天气发生器、SLURP水文模型和区间多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构建了模拟-优化集合模型,探究了气候变化对开孔河流域中游人类活动用水和下游生态用水的影响。该模型系统不仅能充分反映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还能有效表征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以及水资源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随机性、动态性和区间不确定性。通过求解模型能够得到不同气候变化模式和生态调水计划下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开孔河流域适应气候变化以及降低缺水带来的风险提供了决策支持。(4)依托可能性模糊规划、弹性模糊规划和机会约束规划,提出了模糊机会约束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处理农业系统中参数表征为可能性分布、概率分布和弹性约束的多重不确定性信息,帮助决策者有效权衡系统收益以及系统违约风险。以阿姆河下游农业灌区为例,构建了农业水-土地资源联合管理模型,设置了 1080种情景,探究了不同农业灌溉效率对水-土地资源关联系统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和农业种植结构,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发现灌溉效率为0.61时能够有效适应水资源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并适合阿姆河下游灌区农业发展。(5)基于模糊可信度规划、机会约束规划和分式规划,建立了模糊随机分式规划方法,用于处理水资源-粮食-能源关联系统中的随机和模糊不确定性,同时反映系统中的多目标性;以开孔河流域为例,构建了基于随机模糊分式规划的水资源-粮食-能源关联模型,探究了来水量、需水量以及污染物和CO2减排的不确定性对水资源分配、农业种植和电力生产的影响,发现水资源供需的波动对火电生产和蔬菜种植的影响最大,结果为保障水资源、粮食和能源安全提供了最优的管理模式。总之,本文探究了流域空间分辨率和气候变化对开都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揭示了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提高了模型模拟与预报的精度。提出了一套基于随机分析的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型,平衡了气候变化、有限水资源量、粮食和能源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优化了干旱区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农业种植结构和电力生产模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了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短缺带来的风险。
陈书军[5](2019)在《基于“三条红线”的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早已被世界所关注,因此水资源优化分配的研究长期以来不断发展,相关理论也在逐步完善。伴随着我国大力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即“三条红线”的要求下,对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优化分配的研究,目前理论尚未成熟,同时还缺乏相应的整体性研究,因此如何解决“三条红线”下的干旱区水资源优化分配的问题,对其经济、生态甚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具有典型干旱特征的塔里木河干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在的新疆全区进行了降水与旱涝特征整体性分析,并利用系数矩阵法对塔河干流农业与生态的用水及效益进行分配,最后建立以农业、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和以干流水资源总量、最高农业灌溉用水量、最低生态需水量、最高污染物浓度为约束条件的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并利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相关结论如下:(1)新疆降雨分布不均,夏季和冬季降水集中,降水量从北向南递减。新疆降雨集中度(PCD)20世纪70年代偏小即降水相对分散,易出现偏旱特征,之后有所上升;降雨集中期(PCP)在70年代偏大即雨季发生较早,之后发生较晚;降水集中指数(PCI)显示历年两个变化阶段,80年代之前的PCI值较于80年代之后高出12.08,近年来降水量低,但是降雨强度增加;降雨异常指数(RAI)80年代后整体上升,表明旱涝急转强度将会变大。(2)新疆标准化降雨指数(SPI)80年代前为负值,出现偏旱特征,之后整体为正值,表现为偏涝特征;60年代至90年代易发生干旱灾害,之后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较高,而且其频率逐年增加;旱涝急转指数(LDFAI)显示80年代发生旱涝急转事件,此指数更加能表现旱涝特征;将LDFAI与大气环流相关指数(SOI、Nino3)做皮尔逊相关系数得出旱涝急转与SOI延迟14个月;3月Nino3较大而LDFAI较小,此时较易发生旱涝急转。(3)塔里木河干流农业与生态的用水及效益分配,夏季为农业与生态用水最高峰,农业与生态需水量从上游至下游逐级递减;假设上、中、下游来水分别为11亿m3、8亿m3、5亿m3的情境,以年为尺度得出上游农业配水及效益分别为4.98亿m3、10.35亿元;生态配水及效益分别为5.31亿m3、2.83亿元。中游农业配水及效益分别为4.46亿m3、8.74亿元;生态配水及效益分别为3.61亿m3、1.88亿元。下游农业配水及效益分别为4.53亿m3、9.89亿元;生态配水及效益分别为0.76亿m3、0.31亿元。(4)基于“三条红线”下的塔河干流水资源优化配置,设计频率分别为25%、50%、75%、90%来水情境下的NSGA-Ⅱ求解的水资源分配结果中以设计频率为25%来水情境下的农业与生态配水量及效益最大。农业与生态计算单元配水量在春季3月和夏季7、8月最大,并达到100%供水,冬季配水量最低,尤其农业为零供水。同时沙雅县、尉犁县、农二师塔里木灌区农业配水量较其他地区大,北岸生态计算单元生态配水量较高于南岸。此外各农业与生态计算单元年效益峰值出现月份与配水量峰值出现月份一致,均在春季和夏季;由农业年效益占比可知库车县及库车种羊场灌区易达到全年效益,生态年效益占比可知南岸较北岸易达到全年效益。
朱连勇[6](2017)在《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合理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阿拉尔垦区有限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结合阿拉尔垦区水资源现状,通过相关方法对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进行了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得出垦区多个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并对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明确垦区水资源变化规律:根据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及方法,研究了气温、降水变化及地下水演变等对垦区水资源的影响;针对气候、水文地质、人类活动等影响因子,选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垦区径流演变的周期性、趋势性、突变性等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针对周期性而言,垦区气温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主要存在于31年,降水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主要存在于10年,垦区年径流量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主要存在于31年;针对趋势性来说,垦区年平均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2°C/10a,垦区年平均降水呈现出上升趋势,倾向率为6.144mm/10a,垦区的年径流量呈现上升趋势,倾向率为4.6×108m3/10a。(2)垦区供需水量预测:包括对农业灌溉需水量、工业需水量、居民生活需水量、牲畜用水量、城镇绿地需水量及生态需水量等的预测,主要是依据垦区水资源“三条红线”制度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合理确定了各行业用水定额;根据不同水平年及规划方案,建立了不同用户需水指标体系,并对未来各业供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以保证率为75%来看,2020年、2030年农业灌溉需水量分别为8.45×108m3、8.23×108m3;工业需水量分别为0.145×108m3、0.224×108m3;2020年城镇生活用水将达到0.029×108m3,2030年为0.057×108m3;生态总需水量在2020年将达到1.76×108m3,2030年为1.8×108m3;2020年、2030年可供水总量分别为:10.05×108m3,10.138×108m3(3)确定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依据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南疆地区“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在计算分析垦区有限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的基础上,以2015年为基准年,从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生态环境状况出发,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优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在Matlap环境下,运用遗传算法(GA)对水资源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分别得到了在不同保证率(50%、75%、95%)及三种规划方案下的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4)水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评价: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入手,探求构建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层次,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指标进行了分析筛选;以阿拉尔垦区在2030年75%保证率下的三个规划方案的配置结果为例,采用模糊物元理论+改进迭代熵权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依据最大最优原则,对各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配置方案中,以经济快速增长并强化节水措施的配置方案优于其他两个水资源配置方案,更有利于垦区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林丽[7](2016)在《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作为重要物质资源,其总量十分有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与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我国内陆干旱区对水资源的需求更为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缺水问题,而新疆干旱地区供需矛盾更为尖锐。因此,面对严重紧缺的水资源问题,通过先进的技术方法提高流域水资源管理水平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解决流域管理问题的实用工具。基本要求是实用性强;能够面对复杂问题,给予管理人员科学判断依据;能够为联合调度技术有效决策并适时优化。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缓解资源性缺水,实现高效用水,平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要手段。本文研究区为玛纳斯河流域。基于水资源配置理论;结合先进技术手段;探索联合调度模式。对流域内水资源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寻找合适的配置管理模型。开发基于web、融合GIS技术的水资源配置管理信息系统,为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日常管理、可持续利用、合理开发提供可视化优化配置决策及分析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水资源管理系统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建立基于GIS的,由C/S和B/S混合系统架构的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以平衡软硬件资源,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2)通过对玛纳斯河流域资料的分析和统计,采用WRMM(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模型构建水资源调度管理模型。模拟时空分布;定量评估需水满足情况;预测不同分配策略下的供需平衡情况。通过对参数的分析及率定,证明了WRMM模型模拟性好,适用度高,能够用于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配置系统。(3)以WRMM水资源配置模型为核心,开发了一个以“玛纳斯河流域地图”为基本操作平台,采用GIS与数据库技术集成设计的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实现流域内各个灌区合理配置管理。如:一级灌区调度分配管理;二级灌区有关信息(灌区基本情况、水利工程、种植结构、社会经济情况等)显示、查询、统计、维护及渠系水位流量关系率定(标定)等。(4)以一级灌区--玛纳斯灌区为例,利用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对灌区现状年及规划年供需平衡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灌区规划年灌区需水情况预测,拟定3种典型方案。将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后代入水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求解和方案比较,提出玛纳斯灌区需采用减少灌溉面积和增加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维系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5)在开发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以此作为主要模块,认真分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尝试集成信息服务、业务管理、调度配置、应急管理开发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综合系统。力求依据“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数据共享”的原则,初步形成适用于新疆的水资源管理系统通用的架构模式和通用数据库结构。
李金燕[8](2014)在《基于生态优先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干旱区处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带,如何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相同条件下,除了必须要提高其水资源利用效率外,还必须要维持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量,并且要将生态系统需水量纳入到水资源分配中。这就给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如何明确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效果;如何合理估算和评价生态环境需水,真正将生态环境需水体现在水资源配的过程及实践中。但是,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定性研究和宏观层面上,还没有非常完善的、具体的生态环境水分配的适当原则和方法。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在地处西北干旱区域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开展基于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在全面总结和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生态需水、环境需水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环境条件,健康的环境条件是为了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因此离开环境谈生态或撇开生态淡环境都是不现实的。那么在没有特殊需求或者不具备分别探讨生态需水和环境需水的条件时,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宜采用“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并结合区域特点,进一步对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研究、探讨。(2)在生态环境需水概念的指导下,为不失一般性,首先对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特征、生态环境需水影响因素、生态环境需水分类进行系统探讨,进而结合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特点对其生态环境需水类型作了进一步的明确界定;提出了估算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性框架和步骤,初步构建了量化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学模型,探索了适用于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的估算方法。(3)通过对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的辨析,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理论及模式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并对其概念、内涵、配置属性、配置目标、配置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4)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特点构建了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框架,补充、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体系。(5)利用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内涵、分类、估算模型、估算方法等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河流水系、植被分布等情况,对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应用研究。定量估算了研究区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估算结果,明确了结论,为研究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进而对需要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界定,为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6)利用基于生态优先的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区“扬、引、蓄并举”的多水源调配特点,建立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包含各种约束条件的多目标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并根据其区域特点率定模型中的各项参数、确定约束条件,进而采用目标逼近法结合Matlab软件对模型求解,实现了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最后对配置结果进行了评价,表明水资源配置方案实施后可支撑未来研究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艾力米古力·艾萨[9](2013)在《基于供水限额的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是支撑生态系统循环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之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的“三条红线”之一就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红线。限额供水有利于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需求大幅度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业用水成为用水总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地表水、地下水的合理配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对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基础,以地表水、地下水的限额供水为目标,对喀什噶尔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开展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并对2020年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趋势进行了预测,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2)根据喀什噶尔河流域丰、平、枯水年以及多年平均来水情况,以地表水、地下水用水限额为约束,严格实行限额供水,以总供给水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2020年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集。(3)将公平、效率、可持续为原则,建立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多水源、多目标、多用户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喀什噶尔河流域2020年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进行优先排序。
苏荟[10](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二、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3 NDVI变化分析 |
3.1.4 NPP变化分析 |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3.2.2 GDP分布特征 |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
6.1.1 能值理论 |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水文模型研究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
1.2.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
1.2.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1.2.5 水资源合理配置 |
1.2.6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概况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2.2.4 侵入岩 |
2.2.5 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形成与分布 |
2.5.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
2.5.3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5.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5.5 地下水水化学 |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6.1 水利工程 |
2.6.2 现状供水量 |
2.6.3 现状用水量 |
2.7 地表水水质现状 |
2.7.1 样品采集 |
2.7.2 水质评价 |
2.8 地下水水质现状 |
2.8.1 样品采集 |
2.8.2 水质评价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WAT的海伦市地表水径流模拟 |
3.1 模拟理论与运算过程 |
3.1.1 地表径流 |
3.1.2 蒸散发量 |
3.1.3 土壤水分运移 |
3.1.4 地下水 |
3.1.5 河道汇流 |
3.2 数据库构建 |
3.2.1 DEM高程数据 |
3.2.2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
3.2.3 土壤类型数据 |
3.2.4 气象资料 |
3.3 模型建立与运行 |
3.3.1 子流域 |
3.3.2 水文响应单元 |
3.3.3 模型运行 |
3.4 结果分析 |
3.4.1 模型的验证 |
3.4.2 模拟结果 |
3.4.3 各乡镇地表水资源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
4.1 模型简介与耦合原理 |
4.1.1 模型简介 |
4.1.2 耦合原理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1 含水层概化 |
4.2.2 边界条件概化 |
4.3 数学模型及其离散 |
4.3.1 数学模型 |
4.3.2 模型的离散 |
4.4 参数分区与初始条件 |
4.4.1 渗透系数分区 |
4.4.2 初始水头 |
4.5 源汇项输入 |
4.5.1 地下水的补给 |
4.5.2 地下水的排泄 |
4.6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6.1 模型的识别 |
4.6.2 模型的验证 |
4.7 模型计算结果 |
4.7.1 海伦市地下水资源量 |
4.7.2 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 |
5.1 研究方法 |
5.1.1 R/S法(重标极差法) |
5.1.2 Morlet(小波法) |
5.1.3 降雨量分析与延展 |
5.1.4 测站降雨量分析与计算 |
5.2 2030年地表径流模拟与预报 |
5.2.1 通肯河流域 |
5.2.2 扎音河流域 |
5.2.3 海伦河流域 |
5.2.4 克音河流域 |
5.2.5 三道乌龙沟 |
5.3 各乡镇地表径流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水的模拟与预报 |
6.1 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1 2025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2 2025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1.3 2030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4 2030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2 地下水水质预报 |
6.2.1 地下水取样 |
6.2.2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6.2.3 典型离子模拟与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1 供水量分析 |
7.1.1 供水量现状分析 |
7.1.2 地表水供水能力预测 |
7.1.3 地下水供水能力 |
7.2 需水量分析 |
7.2.1 现状用水量 |
7.2.2 生态环境需水量 |
7.2.3 生态环境需水量(W_E)计算结果 |
7.2.4 需水量预测 |
7.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1 遵循的原则 |
8.2 研究方法 |
8.2.1 目标函数 |
8.2.2 约束条件 |
8.3 灰色模型对水资源的预测 |
8.3.1 模型建立 |
8.3.2 模型的求解 |
8.4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4.1 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 |
8.4.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8.4.3 多目标智能灰靶决策模型 |
8.4.4 评价结果 |
8.4.5 乡镇水资源配置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三层级多目标水循环调控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循环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
1.1 自然水循环基础信息 |
1.1.1 地理、地貌、气象水文 |
(1) 地形地貌。 |
(2) 地理环境。 |
(3) 气象水文。 |
1.1.2 河流及水资源 |
(1) 径流形成。 |
(2) 主要河流。 |
(3) 水资源量。 |
1.2 水循环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1 基本特征 |
(1) 水文机理垂直分带性特征。 |
(2) 河川径流补给多样化特征。 |
(3) 河流水循环平衡特征。 |
(4) 流域“四水”转化循环特征。 |
(5) 绿洲水盐平衡变化特征。 |
(6)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水循环特征。 |
(7) 干旱区水循环下的生态环境演替特征。 |
1.2.2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循环调控面临的问题 |
(1) 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失衡,跨界河流水安全问题突出。 |
(2) 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结构严重失调。 |
(3) 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供需矛盾和水盐平衡难以得到有效调控。 |
2 干旱区三层级多目标水循环调控理论 |
2.1 调控理论 |
2.1.1 调控目标 |
2.1.2 调控的内涵、原则与模式 |
(1) 水循环调控内涵。 |
(2) 水循环调控原则。 |
(3) 水循环调控模式。 |
2.2 调控模型 |
2.2.1 宏观—区域水循环调控模型 |
2.2.2 中观—流域水循环调控模型 |
2.2.3 微观—高效利用水循环调控模型 |
3 三层级多目标水循环调控关键技术与保障措施 |
3.1 调控方法与关键技术 |
3.1.1 宏观—区域水资源调控关键技术 |
3.1.2 中观—流域水循环调控关键技术 |
(1) 流域水循环功能定位及关键调控阈值。 |
(2) 构建和谐流域三大关键要素。 |
(3)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关键技术。 |
(4) 流域水循环综合调控措施。 |
3.1.3 微观—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
(1) 地下水分区开发与灌排分区调控技术。 |
(2) “四位一体”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技术。 |
(3) 构建农作物生境要素耦合的综合调控技术体系。 |
3.2 调控措施与重点工程布局 |
3.2.1 区域水循环调控与跨流域调水工程布局 |
(1) “北疆网式”水资源配置工程架构。 |
(2) “南疆环式”水资源配置工程架构。 |
(3) “东疆串式”水资源配置工程架构。 |
3.2.2 流域水循环调控与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
(1)山区水库替代平原水库工程。 |
(2) 建设牧区水库保护草原生态。 |
(3) 利用天然储水构造修建地下水库。 |
(4) 生态修复工程与生态调度。 |
(5) 水资源利用及综合调控措施。 |
3.2.3 绿洲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 高效节水节能。 |
(2) 盐碱地改良。 |
(3) 地下水合理利用。 |
(4) 污染防控与绿洲生态保护。 |
4 干旱区水循环调控理论与工程技术框架体系 |
5 总 结 |
(4)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分析及水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流域水文过程分析 |
2.1.1 DEM分辨率对水文过程影响 |
2.1.2 子流域划分水平对水文过程影响 |
2.1.3 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 |
2.2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研究 |
2.2.1 不确定性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2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影响 |
2.2.3 耦合粮食和能源的水资源综合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都河流域水文过程分析 |
3.1 DEM分辨率和子流域划分水平对径流模拟影响 |
3.1.1 SLURP水文模型 |
3.1.2 开都河流域概况 |
3.1.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3.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5 主要结论 |
3.2 耦合多气候情景的逐步聚类-SLURP模型分析开都河流域水文过程 |
3.2.1 SCA-SLURP模型体系 |
3.2.2 问题阐述 |
3.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4 主要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随机分析用于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 |
4.1 区间多阶段随机分析用于气候变化条件下水资源管理—以开孔河流域为例 |
4.1.1 ISAMS方法体系 |
4.1.2 开孔河流域概述 |
4.1.3 模型建立 |
4.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5 主要结论 |
4.2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用于农业水-土地资源联合管理—以阿姆河流域为例 |
4.2.1 PFCP方法 |
4.2.2 阿姆河流域概述 |
4.2.3 PFCP-WLN模型建立 |
4.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5 主要结论 |
4.2.6 符号列表 |
4.3 随机模糊分式规划用于水资源-粮食-能源关联系统管理—以开孔河流域为例 |
4.3.1 SFFP方法 |
4.3.2 问题阐述 |
4.3.3 SFFP-WFE模型构建 |
4.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5 主要结论 |
4.3.6 符号列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贡献与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三条红线”的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降水与旱涝特征 |
3.1 研究数据及方法 |
3.2 降水与洪涝特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塔河干流农业-生态用水及效益分配 |
4.1 农业、生态计算单元 |
4.2 研究资料 |
4.3 塔河干流农业、生态用水及效益 |
4.4 塔河干流农业、生态用水及效益分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塔河干流水资源优化配置 |
5.1 “三条红线”控制指标 |
5.2 模型构建 |
5.3 遗传算法NSGA-Ⅱ |
5.4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降雨与旱涝特性分析R语言相关代码 |
附录2:水资源配置R语言NSGA-Ⅱ算法相关代码 |
附录3: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4:攻读硕士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6)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总体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总体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论文的科学关键问题 |
第2章 垦区概况及现状分析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植被 |
2.1.5 垦区水资源概况 |
2.1.6 垦区水质状况 |
2.1.7 垦区地下水位状况 |
2.2 社会经济 |
2.3 水利工程现状 |
2.3.1 蓄水工程 |
2.3.2 引水工程 |
2.3.3 输水工程 |
2.4 垦区农业用水现状 |
2.4.1 垦区农业灌溉面积 |
2.4.2 作物灌溉定额 |
2.5 垦区生活用水现状 |
2.5.1 上游水库供水区 |
2.5.2 阿拉尔水厂供水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 |
3.1 概述 |
3.2 水资源演变分析方法 |
3.2.1 周期性分析 |
3.2.2 趋势性检验 |
3.2.3 突变性检验 |
3.3 垦区水文要素变化规律 |
3.3.1 垦区气温变化规律 |
3.3.2 垦区降水变化规律 |
3.4 垦区地表水资源变化规律 |
3.4.1 垦区年径流变化分析 |
3.4.2 周期性分析 |
3.4.3 趋势性分析 |
3.4.4 突变性分析 |
3.4.5 气候变化对垦区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
3.5 垦区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研究 |
3.5.1 垦区地下水资源形成及其分布特征 |
3.5.2 垦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分析 |
3.5.3 垦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垦区供需水预测 |
4.1 概述 |
4.1.1 国内外需水预测方法 |
4.1.2 垦区需水预测方法的选用 |
4.2 垦区农业需水量预测 |
4.2.1 农业灌溉用水变化趋势分析 |
4.2.2 垦区灌溉定额影响因素分析 |
4.3 工业需水量预测 |
4.3.1 预测方法 |
4.3.2 工业总产值预测 |
4.3.3 垦区工业需水量预测分析 |
4.4 人口发展预测 |
4.4.1 预测方法 |
4.4.2 预测成果 |
4.5 生活需水量预测 |
4.5.1 生活需水量预测模式 |
4.5.2 城镇生活需水量预测 |
4.5.3 牲畜需水量预测 |
4.6 生态需水量预测 |
4.6.1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综述 |
4.6.2 垦区生态环境现状 |
4.6.3 生态需水量预测分析 |
4.7 垦区供水预测分析 |
4.7.1 垦区供水现状分析 |
4.7.2 规划水平年供水预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5.1 概述 |
5.2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建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2.3 总体模型的建立 |
5.3 垦区水资源系统网络及遗传算法求解 |
5.3.1 垦区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构建 |
5.3.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步骤 |
5.3.3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参数确定 |
5.3.4 基于Matlab环境下的遗传算法求解 |
5.4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结果分析 |
5.4.1 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4.2 规划水平年合理配置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效益评价 |
6.1 概述 |
6.2 综合效益评价准则和流程 |
6.2.1 综合效益评价的准则 |
6.2.2 综合效益评价的流程 |
6.3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的建立 |
6.3.1 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
6.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6.3.3 指标体系的结构层次 |
6.3.4 评价指标的筛选 |
6.3.5 综合效益评价常用方法概述 |
6.3.6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综合效益评价流程 |
6.3.7 垦区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7.2 本文创新及科学关键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
1.2.2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玛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研究 |
1.3.2 玛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 |
1.3.3 玛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管理模型的构建 |
1.3.4 玛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的开发 |
1.3.5 玛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的应用 |
1.3.6 玛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设计总体目标 |
2.2 系统设计技术准备 |
2.3 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 |
2.3.1 地理信息系统 |
2.3.2 数据库系统 |
2.3.3 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应用 |
2.3.4 地图的制备与分层 |
2.3.5 系统技术结构与系统主界面 |
第3章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管理模型 |
3.1 玛纳斯河流域管理要求 |
3.2 管理模型主模块的选择 |
3.2.1 WRMM模型简介 |
3.2.2 WRMM模型模拟的主要成分 |
3.2.3 WRMM模型主要成分的描述方法 |
3.2.4 模型求解 |
3.2.5 运行规则 |
3.3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型 |
3.3.1 工程参数模块 |
3.3.2 输入数据模块 |
3.3.3 配水方案模块 |
3.3.4 流域节点图绘制 |
3.3.5 模型中灌区计算单元参数及需水处理说明 |
3.3.6 模型中其他成分描述说明 |
3.3.7 供水方案 |
3.3.8 模型率定 |
第4章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 |
4.1 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4.2 水资源配置管理 |
4.2.1 灌区参数设置 |
4.2.2 模型参数设置 |
4.2.3 模型运行 |
4.2.4 结果查询与运行 |
4.2.5 模型概化(节点)图与实际流域供需水系统图 |
4.2.6 其他 |
第5章 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在玛纳斯灌区的应用 |
5.1 玛纳斯灌区范围 |
5.2 玛纳斯灌区水资源利用情况 |
5.2.1 灌区内河流和水系 |
5.2.2 地表水资源 |
5.2.3 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 |
5.2.4 地下水资源 |
5.2.5 水资源总量 |
5.2.6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3 需水量预测 |
5.3.1 各业用水定额分析 |
5.4 玛纳斯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分析 |
5.4.1 配置方案集的设定 |
5.4.2 方案一(现状供水条件) |
5.4.3 方案二(工程措施) |
5.4.4 方案三(减少灌溉面积) |
5.4.5 方案比较结果 |
第6章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
6.1 系统结构与主要功能 |
6.2 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
6.2.1 水资源监测信息服务子系统 |
6.2.2 遥感ET信息服务系统 |
6.2.3 生态预警信息服务子系统 |
6.2.4 水资源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 |
6.3 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 |
6.3.1 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组成 |
6.3.2 水源地管理 |
6.3.3 地下水超采区管理 |
6.3.4 供水工程管理 |
6.3.5 水功能区管理 |
6.3.6 入河排污口管理 |
6.4 水资源应急管理系统 |
6.5 数据库资源平台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生态优先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趋势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河流水系 |
2.3 研究区水文要素及其特点 |
2.4 研究区水资源量 |
2.5 研究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2.6 研究区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预测 |
2.7 小结 |
第三章 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及估算方法研究 |
3.1 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概念 |
3.2 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研究 |
3.3 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估算方法研究 |
3.4 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估算方法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 |
4.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模式 |
4.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理论 |
4.3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方法 |
4.4 基于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 |
4.5 基于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数学模型 |
4.6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5.1 生态分区 |
5.2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5.3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分析 |
5.4 生态需水量汇总分析 |
5.5 需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类型界定 |
5.6 规划水平年径流消耗性生态环境需水星预测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区社会经济需水预测分析 |
6.1 需水预测分类 |
6.2 需水预测方法 |
6.3 需水预测分区 |
6.4 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现状 |
6.5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
6.6 研究区需水预测 |
6.7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生态优先的研究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7.1 基于生态优先的研究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实现 |
7.2 生态优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参数率定 |
7.3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求解 |
7.4 水资源配置效果评价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9)基于供水限额的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资源配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2.1 流域概况 |
2.2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2.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2.4 流域水资源配置现状 |
第三章 基于供水限额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3.1 水资源合理配置概述 |
3.2 流域来水分析 |
3.3 流域需水量预测 |
3.4 流域供水量分析 |
3.5 规划(2020)年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
3.6 规划年(2020 年)水资源配置方案 |
3.7 配置方案合理性分析 |
3.8 机电井数量的确定 |
3.9 小结 |
第四章 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 |
4.1 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的意义 |
4.2 水资源评价模型理论基础 |
4.3 定性影响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
4.4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
4.5 评价方案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
4.6 模型的求解方法 |
4.7 配置方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集体行动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
2.3.2 基本假设 |
2.3.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3.1 研究假设 |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
6.3.3 结论和启示 |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四、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D]. 田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3]三层级多目标水循环调控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J]. 邓铭江. 干旱区地理, 2019(05)
- [4]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分析及水资源管理[D]. 孙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
- [5]基于“三条红线”的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陈书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6]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合理配置研究[D]. 朱连勇.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7]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D]. 林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
- [8]基于生态优先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李金燕. 宁夏大学, 2014(03)
- [9]基于供水限额的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艾力米古力·艾萨.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10]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