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橡皮筋牵引法在指屈肌腱Ⅱ区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贺云,巨积辉,赵强,李祥军,杜伟伟,王金晶[1](2020)在《动力型结合静力型支具预防指屈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动力型结合静力型支具预防指屈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81指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应用动力型结合静力型支具预防肌腱粘连。结果术后50例获随访3~16个月,平均9个月。肌力恢复4~5级。按照TAM法评定患指功能:优51指占63%,良27指占33.3%,可3指占3.7%,优良率96.3%。结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应用动力型结合静力型支具预防肌腱粘连,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唐剑邦,苏培基,伍中庆,高大伟[2](2010)在《改良肌腱探寻法在拇长屈肌腱Ⅱ区开放性断裂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拇长屈肌腱断裂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而断裂肌腱近侧的断端回缩是临床医生在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棘手。自2008年2月始,我院对14例开放性Ⅱ区拇长屈肌腱损伤的患者,采用一次性输尿管作为媒介从原断裂口引出回缩的拇长屈肌腱近端进行修复,术后效果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13~54岁,平均29岁。均为刀片、刨刀、电锯等利器新鲜切割伤。急诊行肌腱修复术。
张霞[3](2001)在《橡皮筋牵引法在指屈肌腱Ⅱ区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作者通过对 31例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早期修复术后采用橡皮筋牵引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优良率达 70 .97%
二、橡皮筋牵引法在指屈肌腱Ⅱ区修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橡皮筋牵引法在指屈肌腱Ⅱ区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动力型结合静力型支具预防指屈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物理疗法 |
1.4 动力型结合静力型支具的应用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肌腱粘连的形成原因及分类 |
3.2 动静力支具的优点、目的及要求 |
3.3 有效预防肌腱粘连 |
四、橡皮筋牵引法在指屈肌腱Ⅱ区修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动力型结合静力型支具预防指屈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J]. 程贺云,巨积辉,赵强,李祥军,杜伟伟,王金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01)
- [2]改良肌腱探寻法在拇长屈肌腱Ⅱ区开放性断裂伤中的应用[J]. 唐剑邦,苏培基,伍中庆,高大伟.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0(04)
- [3]橡皮筋牵引法在指屈肌腱Ⅱ区修复中的应用[J]. 张霞.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