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论文文献综述)
王沛[1](2017)在《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文中指出传真(Facsimile,简写为Fax)是将文字、图表、图形、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编码、传输,在接收端重现与发送端相同或相似记录副本的一种通信方式。1843年,苏格兰发明家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1810—1877)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近代传真技术随之经过了以接触式机械扫描和电化学还原为特征的真迹传真(1843—1902)和以光电扫描和照相还原为特征的图像传真(1902—1949)两个发展阶段,并在20世纪80年代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基础性技术之一。本研究运用科学史方法和期刊文献分析法,对1866年至1949年间传真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新发现230余种报刊的345篇文献和10余部图书专着,大大丰富了研究样本和内容,从而对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起源、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名词术语的汉化演变,以期刊媒介为主要载体的传入途径等给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由此,将过去认为的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入时间从1898年的《知新报》提前至1895年的《闽省会报》;将名词术语的演变,由单一的两三个词汇增至34种,确认《科学世界》于1930年最先使用“传真”中文译名;将代表性传播者从斌椿(1804—?)、张德彝(1847—1918)、贝兰(Edward Belin,1876—1963)拓展到夏炎(?—?)、李书华(1890—1979)、毋本敏(1897—1962)、戈公振(1890—1935)、朱物华(1902—1998)等20余人;将主要传播媒介从单一的科技期刊,推广并延伸至所有文理综合、自然科学、电工电信、军事、新闻、出版等各种类型的期刊,扩展了认识维度;新增民国时期中国境内各条传真线路业务、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建立、中美战时国际传真线路的开通、国民政府邮电技术标准和远景规划提出、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勷勤大学四校高等电讯工程教育等内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基于此,研究结论认为:(1)传真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66年至1911年的知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出洋国人的见闻实录和简单消息报道。第二个时期是1912年至1925年的技术原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海外留学生的试用经历和机件构造说明。第三个时期是1926年至1936年的实物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基于线路建设的电信业务介绍和政策探讨。第四个时期是1937年至1949年的本土化吸收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内容为围绕传真技术发展提出的行业应用前瞻、标准制定和后继技术讨论。(2)“传真”中文译名的确立,是传真技术东渐的重要标志。“传真”这一中文译名,起始于1868年的《初使泰西记》,历经“电气传字”、“电传笔迹”、“电传照相”、“电传形像”、“电送写真”等多角度汉化过程,其取材古辞,释以新意,语义不仅包含针对传真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同时有助于国人通过类比思想理解其技术原理。“传真”中文译名的最终确立,是伴随着传真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应用而逐步完成的,是国人在其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筛选所得,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这项技术的消化吸收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3)传真技术以期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为依托,支撑其在华传播的社会化。期刊通过选题策划、审稿把关、栏目设置、专辑出版,以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贯穿于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各个历史时期。传真知识的引入坚持面向世界,经由期刊保持与国际主流技术的交流态势,并适时走上高等教育自主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之路,伴随着电讯工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西迁,在中国形成了从华东、华南到西南、西北,从专科(交通电信专修科)到研究生(电信研究所)的地域广泛、层次齐全的传真技术人才培养体系。(4)传真技术的在华传播以维护国家电信权益为驱动,建立了近代中国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商业化技术引进范例。传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解决象形文字传输的电报编码问题而主动引入的一种电信技术,其在华应用彻底消除了四码电报的诸多弊端,使中国免于支付因中文电报的密文传送产生的额外费用,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电信权益。以政府为主导的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等前沿技术企业的创办,不同于晚清以来军事先行的技术引进,而是以服务新闻行业为切入,建立面向社会的公众电信业务,以此寻求商业效益对技术的反哺,从而形成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一个特殊范例。
刘小燕[2](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指出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范兴坤[3](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指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刘新芳[4](2010)在《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对科普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对科普史的研究,尤其是对建国以来科普史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现有研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粗略的描述阶段,缺乏理论的和定量的分析。科普史研究是科普研究的基础。从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发展规模与历史积淀来看,科普史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将科普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以科普内容的变化为线索,将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口述史方法等,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科普语境、科普观以及科普的发展情况;从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对象等方面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科普的特点。同时,以科普图书和科普期刊为研究依据,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典型文本运用计量分析法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以科普内容为依据进行科普史的阶段划分。以往研究对形式关注太多,而内容才是科普的核心要素,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普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且相对集中。建国以来我国科普内容由侧重科技知识到科技知识与科学思想并重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简称“四科”)为主,再到“四科+两能力”为主,“两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决策能力,有着鲜明的历史线索。这种划分方法,更加有利于科普特征的深入分析。二是阶段性案例分析。针对每一历史阶段科普内容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科普的层次与特点。三是科普与其语境的关联性研究。根据每一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了科普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科普政治语境侧重于政策分析,经济语境更多从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论述,文化语境侧重于科普观的分析。四是科普观历史演进研究。在历史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阶段科普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尤其是科普政策语境对科普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张照云[5](2009)在《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 ——以《现代化农业》杂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正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指南。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政策、农业知识传播的载体,以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携带方便、查阅便利等优势仍然是生产在农业战线上的工作者广泛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地方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研究其发展对策,对提升农业技术类期刊的整体水平和对现代地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是以实用为特色的定点专项调查研究,是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实证研究。论文对目前中国知网提供的588种农业期刊进行了学科类别、出版频率、主办单位、地区分布等分析研究,同时选择了由地方农业科研院所主办与合办的34种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对其组织管理形式、发行、广告、经费来源渠道、年载文量、编辑力量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并特别分析了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主办的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现代化农业》(内容包括:办刊宗旨、报道内容、读者群、形式特点等,分析其地域性和在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中的地位及在科技兴垦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出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内涵、地位、作用及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找出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期刊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期刊规模与布局、市场营销和编辑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借鉴兄弟期刊成功的办刊经验,联系农业技术类期刊的现状和发展特点,研究提出了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以期使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不仅是传播与交流科技、经济信息和政策导向的载体,更是科技成果转移、推广并为“三农”服务的平台,努力打造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
胡美佳[6](2009)在《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期刊大国,目前中国期刊总数已达9468种,科技期刊的数量达到了5387种,从数量上仅次于美国。而其中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只有229种(不包含已停刊的),占科技期刊的4.25%。从1887年我国出版第一种英文版学术期刊《中华教会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后经过110余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影响力仍较为低下。国际一体化步伐的加速,英文版科技期刊作为国际间科技交流的桥梁,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与国外的科技期刊相比,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上来说,都难以企及。提高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改变英文版科技期刊各项指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落后地位,就要从各方面加强对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重视,使其与我国目前的综合科技实力相符合。本文主要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掌握以及文本分析、调查研究,并对国内同类的中英文科技期刊比较、国内外同类期刊比较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目前我国英文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对策。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定义英文版科技期刊并了解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特性。从我国出现第一本英文版科技期刊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第二部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和成就。在总结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面临的国内外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调查数据,阐释目前具有我国特色类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迅速,其它大多数季刊类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在不断开拓中寻求发展。第三部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现存的问题。选取样本。将国内同类中、英文科技期刊以及国内外同类的期刊均做对比研究,总结问题。第四部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对策。作为本文的重要章节,本文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此类期刊在经济交流和发展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出五个主要方面系统性阐述。
周桂莲[7](2006)在《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农业科技期刊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在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繁荣农业学术思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我国也基本上实现了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但由于期刊具有定期、连续、固定的出版特点,加之具有严格的国家期刊管理制度,目前人们仍普遍认为农业科技期刊是记载、报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最重要、最可靠的知识载体,也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传播为提高期刊编审工作效能、扩大期刊影响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也对期刊的质量和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期刊内容必须站在本学科内容的最前沿,刊登的文章必须能够反映我国农业科学的水平,同时其内容要保持最大程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期刊编辑人员要有敏捷的信息意识、较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和现代化的编辑工作能力,并且要根据网络市场情况对期刊进行出版经营。要达到这些要求,让期刊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找到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对策。笔者通过对206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全国农业科技期刊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①管理体制不健全,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竞争尚未形成,分散办刊和重复办刊导致农业科技期刊数量虽然众多,但总体实力较弱;②编辑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多数编辑只会就稿编稿,专业学识高、责任心强、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工具既懂编辑出版,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优秀编辑人才很少;③期刊总体质量较低,所发表的论文普遍存在创新性和实用性不强、非信息成分多等问题;④期刊出版周期和论文发表时滞偏长:双月刊和季刊分别占农业科技期刊总数的44.6%和28.8%,多数期刊从收稿到论文发表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⑤网络化出版进度慢:我国农业科技主要是在中国知网(原中国期刊网)等综合性商业网站上进行网络出版,但目前至少还有30%的期刊没有全文上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下发展对策:①激活用人机制,走人才强刊之路:让期刊编辑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与教学、科研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以吸引优秀的主编人才,并给主编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加强主编的主管意识和编辑人员的竞争意识。②对学术类期刊统一分级管理,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由国家权威部门按照科学的现代文献计量学和期刊评价方法对农业学术期刊统一分级,将真正优秀的期刊挑选出来,给予重点扶持,以培育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名牌、精品期刊的形成。③对技术类期刊加强政策引导,推行集约化、产业化办刊模式:鼓励同类或同地区期刊之间的联合办刊以及强刊、大刊对弱小期刊的兼并,形成期刊群体或期刊集团,以强大的实力去占领市场;或采用股份合作制方式,与相关农业企业合作办刊、融进资金、利益共享。④改变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考核时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提高农业科技论文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含量。⑤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期刊质量:帮助作者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提高论文写作质量;严格实行三级审稿制,提高论文审核质量;敦促编辑切实掌握论文加工技巧,提高论文编校质量;加快出版频率和编辑进程,缩短论文发表时滞。⑥利用现有网站条件,全面实现网络化出版:技术性期刊在综合性网站上初步实现网络化出版,学术类期刊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实现开放存取。⑦建立网络出版集团,推动优秀农业学术性期刊网络化与国际化齐头并进:建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牵头,依托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情报分会、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期刊分会等机构和《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名牌农业学术期刊编辑部,来组建中国农业学术期刊网络出版集团,采取理事会或股东会管理、编印与发行相分离的运行模式,以带动和促进其他农业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李迪[8](2006)在《国家农业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中研究表明外文文献信息资源是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利用率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是文献信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国家农业图书馆馆藏外文文献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调查法和用户群的问卷调查法,针对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尤其是外文期刊中非论文文献还未充分开发与利用的客观现实,对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结构特征、用户群的类型等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我国农业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发展现状、社会发展趋势、用户群的信息需求特点等,对信息采集与加工的方式、传播的途径、技术支持体系、管理的模式等加以研究,提出我国农业外文文献信息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的对策。通过研究与分析认为,要提高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开展对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并加强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应针对不同的用户群进行个性化的产品开发,为用户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其在法律上得以保障,政策上予以扶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使我国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合理、有序、高效地进行。
朱利清[9](2006)在《关于构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支持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需求状况和开发利用情况,通过调查和分析现有的创新信息资源状况,从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的视角研究创新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以及开发利用,旨在使企业能从自身的信息需求状况出发,收集整理信息,以便更好地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本文提出了一个集存储、查询、反馈以及传递信息功能的技术创新信息支持系统方案,旨在使企业能将收集到的信息经加工分类后添加到系统的创新信息资源仓库中,该系统的建立将便于企业查询和管理创新信息,有利于信息的共享和信息寿命的延长;本文分析天津市制造业企业所处于的创新信息资源环境,并提出对创新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开发利用和共享的措施。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二章为“关于技术创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现状”,综述了信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和技术创新信息过程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为“技术创新对信息的依赖和需求”,分析了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作用,技术创新各阶段的信息需求情况,对制造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其类型进行了划分。第四章为“创新信息资源及其在制造业企业中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和天津市制造业企业创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和存在问题,调查和分析了目前已有创新信息资源现状。第五章为“制造业企业创新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研究了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源分析、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传递、信息资源反馈等环节的具体情况。第六章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支持系统方案设计”,研究该系统的相关问题。第七章为“促进天津市制造业企业开发利用创新信息资源的策略研究”,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制造业企业开发利用创新信息资源的策略意见。
程维红[10](2005)在《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对我国农学期刊现状做统计分析和研究,全面收集了我国大陆目前正在出版的827种农学期刊8项基本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90年以来,我国农学期刊的学科结构相对稳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小幅变化。(2)双月刊、季刊和月刊占92.09%。1995年以来,季刊比率明显下降,月刊比率明显增加。(3)80%的农学期刊创刊于1970—1999年间,创刊的高峰时段是1980—1989年。(4)我国大陆农学期刊的地区学科分布自1995年以来基本没有变化。其分布与地区的经济文化发达程度基本呈正相关。(5)技术类期刊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学术类期刊,科普类期刊所占比例与我国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不相适应。(6)主管单位分布为省级行政部门(37.10%)>国家部委(29.00%)>科研机构(17.41%)>各级学会(10.84%)>大专院校(3.36%)>其他(2.29%)。全国性农学期刊占42%,地方性农学期刊占58%,与1995年相比全国性期刊比率提高了16%。(7)阐明了126种农学核心期刊的学科、刊期、创刊年代、类别和主管单位分布特点。 为探讨我国农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分析了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10项文献计量指标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农学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载文量4项重要指标均小于总平均,说明农学期刊的被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农学期刊的基金论文(58%)比远大于总平均(38%),说明国家相关部门对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较高。 为了阐明我国农学期刊的网上学术影响力,分析了农学期刊4项网上文献计量指标,并对不同程度全文上网的3组农学期刊和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农学期刊的6项指标分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农学期刊“Web下载总频次”的平均值仅为所有期刊总平均的65%;“Web影响因子”(7.359)远低于总平均(12.027);“Web即年指标”(6.324)远低于总平均(10.627)。提出了我国农学期刊提高网上影响力的策略。 对比分析了《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Theor Appl Genet、Plant Physiology和Crop Science等的办刊情况。结果显示:(1)卷数、期数、页数和栏目设置等4个限制因素中外刊只有2个,而中文期刊均有3个。(2)《作物学报》审稿周期长于2外刊,2中刊的出版周期并不比2种国外同行期刊长。(3)中文期刊的篇均引文数和参考文献中期刊自引率均远低于外刊;(4)中、外刊在引文习惯上有所不同,外刊的引文半衰期相对较长。(5)“作者国家数”和“国际合作论文比”外刊远大于中刊。(6)2中刊在网络化方面与国外期刊相比还存在差距。提出了2中刊相应的编辑出版策略。 为了解《作物学报》被引情况,分析了2003年《作物学报》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被引文献。结果如下:(1)将被引3次以上的论文确定为重要论文,共计205篇。(2)明确了重要论文的地区分布和机构类型分布。(3)明确了重要论文的选题和作物分布。(4)找到了2个学科热点和6个受到关注的主题。(5)认为被引4次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78位。(6)《作物学报》“被引高峰年”出现在引用统计年至前溯大约10年之间。(7)分析了2003年引用《作物学报》的235种期刊的学科分布。(8)引用《作物学报》6次以上的14篇文章中有8篇为综述类文章。(9)将《作物学报》引用者的单位划分为核心层、扩展层和外围层,提出对核心层应做好各种服务,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形象,对扩展层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秀稿件。 为了解近年来《作物学报》受2项基金资助后的工作进展,对《作物学报》2003—2005年3年出版情况的作了分析。结果显示:《作物学报》近年来连年扩版增页(由2003的960页增加到2005年1690页),出版周期缩短了2个月。除自引率外,各项文献计量学指标均有所提高,说明刊登文章的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有所提高。还对涉及的基金项目及其分布和刊登文章的选题作了分析。
二、全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论文提纲范文)
(1)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真技术引入中国的背景 |
2.1 近代电磁学理论与电报电话的发明 |
2.1.1 电磁学的理论准备 |
2.1.2 电报电话技术的发明 |
2.1.3 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
2.2 早期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发明与发展 |
2.2.1 真迹传真技术的发明 |
2.2.2 图片传真技术的发展 |
2.2.3 近代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应用 |
2.3 近代电报电话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
2.3.1 有线电报进入中国 |
2.3.2 上海电话事业兴起 |
2.3.3 无线电报在华兴办 |
第三章 晚清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
3.1 晚清出洋国人与传真知识东传 |
3.1.1 斌椿、张德彝对传真概念的首次引入 |
3.1.2 志刚与“传真”中文译名的由来 |
3.2 《各国电报考》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
3.3 晚清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895-1911) |
3.3.1 《闽省会报》对传真技术的首次报道 |
3.3.2 《知新报》与“显字新机” |
3.3.3 《万国公报》对传真机结构的深入描述 |
3.3.4 《政艺通报》:晚清报道传真技术最多的期刊 |
3.3.5 《大同报》对硒电池的译介 |
3.3.6 《万国商业月报》与无线电传真的首度讲解 |
3.3.7 《世界》首次介绍电传照相发明家事略 |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
4.1 传真技术在华的实物传播开启 |
4.1.1 夏炎对传真技术的关注与介绍 |
4.1.2 贝兰来华与传真讲演 |
4.1.3 李书华译介《传递图像的电报》 |
4.2 北洋政府对传真技术的正式引入 |
4.2.1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创办 |
4.2.2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业务开展 |
4.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12-1927) |
4.3.1 《东方杂志》对于传真技术的持续关注 |
4.3.2 《电友》与传真技术引发的电信政策讨论 |
4.3.3 《科学》对传真知识的介绍 |
4.3.4 《中国摄影学会画报》之欢迎皮林氏专号 |
4.3.5 《北洋画报》中的传真报道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
5.1 传真电报建设与在华应用 |
5.1.1 抗日战争之前的传真线路建设 |
5.1.2 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传真电报的开通 |
5.1.3 抗战胜利之后的传真线路重建 |
5.1.4 中国境内的其他传真线路 |
5.1.5 新闻界对传真的关注与传真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 |
5.2 民国专着中的传真知识 |
5.2.1 《战地电气交通》中的电传照像 |
5.2.2 《新闻学名论集》中的无线电照相与报纸 |
5.2.3 《新闻学概论》中的电送照相 |
5.2.4 《电机工程概论》中的传真与电视 |
5.2.5 《电视浅说》中的电传图画及照相发展史 |
5.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28-1949) |
5.3.1 《科学画报》对传真技术的科学普及 |
5.3.2 《无线电新报》传真技术文章的连续刊载 |
5.3.3 《电信杂志》对传真技术原理的专业解读 |
5.3.4 《无线电》对国外传真新闻的持续报道 |
5.3.5 《电世界》对传真技术的深入传播 |
5.3.6 军事期刊对传真技术的应用情况报道 |
5.3.7 新闻理论期刊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
5.3.8 传真技术的认识深入与电视概念的引入 |
第六章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管理与高等教育 |
6.1 传真技术引入政策与业务管理 |
6.1.1 电信管理机构的确立与调整 |
6.1.2 两个《电信条例》 |
6.1.3 第一部传真电报法规 |
6.1.4 国音电报与传真电报之争 |
6.1.5 电信规划与传真技术的引进推广 |
6.1.6 传真技术引入过程中的政治考量 |
6.2 近代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中的传真技术 |
6.2.1 近代中国电讯工程的概念与分类 |
6.2.2 民国时期电讯工程高等教育概况 |
6.2.3 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教育与中国第一个传真技术方向研究生 |
6.2.4 中央大学雄厚的电讯工程师资与种类齐全的传真技术课程 |
6.2.5 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地区电讯工程高等教育肇始 |
6.2.6 勷勤大学:中国最早开展传真技术教育的省立高等学校 |
第七章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与影响 |
7.1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 |
7.1.1 传播者 |
7.1.2 传真技术经由期刊传播的文献统计与分析 |
7.1.3 传真中西文术语的形成与演变 |
7.2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社会化 |
7.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影响与启示 |
7.3.1 传真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
7.3.2 传真技术的内部特点与外部技术竞争限制其应用推广 |
7.3.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对技术引进与管理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
2.1.1 对《通知》的报道 |
2.1.2 反思与体会 |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
3.1 “文革”背景 |
3.2 概况统计 |
3.3 学科分布 |
3.4 区域分布 |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
4.1 概况统计 |
4.2 学科分布 |
4.3 区域分布 |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
4.4.6 呼吁学术创新 |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
5.1 概况统计 |
5.2 学科分布 |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
5.3 区域分布 |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
7.2.1 地域分布 |
7.2.2 学科分布 |
7.2.3 主管单位 |
7.2.4 主办高校层次 |
7.2.5 刊期分布 |
7.2.6 语种分布 |
7.2.7 获奖频次 |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
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1.1 关键词释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框架 |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
1.4.2 现实价值 |
1.4.3 学术意义 |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
4.1 国家立法机关 |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
4.5 图书馆 |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
6.3.2 立法活动历程 |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
(4)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现状与思考 |
1.3 本文研究范围 |
1.3.1 "科普"的概念界定 |
1.3.2 本文研究范围 |
1.4 研究架构与方法 |
1.4.1 研究架构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普事业的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 |
2.1 共和国科普事业复兴的新语境 |
2.1.1 政治语境 |
2.1.2 经济语境 |
2.1.3 文化语境 |
2.2 科普工作的开创与探索 |
2.2.1 科普组织的开拓 |
2.2.1.1 科普局的探索 |
2.2.1.2 全国科普协会的推动 |
2.2.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 |
2.2.2 科普读物的多样性 |
2.2.2.1 科普期刊统计分析 |
2.2.2.2 科普图书统计研究 |
2.2.2.3 《十万个为什么》个案分析 |
2.3 1949-1976中国科普特征分析 |
2.3.1 科普内容以基本科学技术知识为主 |
2.3.2 科普的受众以工人和农民为主 |
2.3.3 科普的主体以政府、中国科协与科技工作者为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普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 |
3.1 共和国科普语境的转换 |
3.1.1 政治语境 |
3.1.2 经济语境 |
3.1.3 文化语境 |
3.2 科普工作的发展 |
3.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 |
3.2.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成果统计 |
3.2.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影响 |
3.2.2 科普读物的繁荣与波折 |
3.2.2.1 科普期刊的统计分析 |
3.2.2.2 科普图书分析 |
3.2.2.3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个案研究 |
3.3 1977-1994 科普工作特征分析 |
3.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普及 |
3.3.2 科普主体以政府、科协和科技工作者为主 |
3.3.3 科普受众以农民、干部和青少年为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普事业的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 |
4.1 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型的动因 |
4.1.1 党和政府的推动 |
4.1.2 传统科普观的转型与创新 |
4.1.2.1 传统科普观的特征与现实困境 |
4.1.2.2 基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普观的形成 |
4.2 科普工作的创新 |
4.2.1 科学精神的宣传与普及 |
4.2.2 科普读物的新特点 |
4.2.2.1 引进科普期刊的思考 |
4.2.2.2 欧美译着的大量出版 |
4.2.2.3 "第一推动丛书"案例分析 |
4.3 1995-2001科普工作的特点分析 |
4.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
4.3.2 科普主体多样化 |
4.3.3 科普受众以青少年、农民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 |
5.1 科普创新发展的语境分析 |
5.1.1 政治语境:科普法制化 |
5.1.2 经济语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
5.1.3 文化语境:基于和谐发展意识科普观 |
5.2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 |
5.2.1 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 |
5.2.2 科普读物的创新与不足 |
5.2.2.1 科普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
5.2.2.2 科普图书现状与特点分析 |
5.2.2.3 《万物简史》个案分析 |
5.3 2002-至今科普的特征分析 |
5.3.1 科普内容强调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的培养 |
5.3.2 科普主体呈现多元化与媒体化 |
5.3.3 科普受众的两极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大力推进科普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
6.1.1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
6.1.2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 |
6.2 我国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完善科普政策体系 |
6.2.2 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
6.2.3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相关成果 |
(5)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 ——以《现代化农业》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
2.1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内涵 |
2.2 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
2.2.1 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 |
2.2.2 是加强农业政策法规宣传的需要 |
2.2.3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2.3 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
2.3.1 农业科技成果的科学记录 |
2.3.2 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 |
2.3.3 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
2.3.4 农技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5 农业方针政策的大力推行者 |
第3章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 |
3.1.1 类别和出版频率 |
3.1.2 主办单位和地区分布 |
3.1.3 质量评价 |
3.1.4 期刊管理、经营和编辑力量状况调查分析 |
3.1.5 我国各地农业科研院所办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情况分析 |
3.2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
3.2.1 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限制了期刊的发展 |
3.2.2 办刊规模小,缺乏集团优势 |
3.2.3 期刊质量有待提高,重复办刊,制约期刊整体质量的提升 |
3.2.4 刊物竞争激烈,发行量普遍不高 |
3.2.5 编辑队伍需要充实 |
3.2.6 办刊资金短缺,经费普遍紧张 |
3.2.7 稿源不充足 |
第4章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案例分析 |
4.1 《现代化农业》杂志的现状 |
4.2 《现代化农业》杂志现状分析 |
4.3 《现代化农业》杂志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意义 |
第5章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
5.1 国内几家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办刊经验 |
5.2 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
5.2.1 紧随农业政策进行宣传报导 |
5.2.2 找准期刊定位 |
5.2.3 强化期刊的服务功能 |
5.2.4 提高编辑质量 |
5.2.5 重视编辑队伍建设 |
5.2.6 扩大刊物发行,增强创收意识 |
第6章 结论 |
6.1 建设较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
6.2 组建权威的编委会 |
6.3 组建较高水平的基本作者队伍 |
6.4 遵循办刊宗旨精心组稿 |
6.5 严格审稿及规范化编辑加工 |
6.6 加强信息反馈、促进出版发行 |
6.7 加强广告策划、扩大广告业务 |
6.8 争取政策支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产生及发展 |
(一) 英文版科技期刊及其特性 |
(二)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二、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和成就 |
(一)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机遇 |
1. 国际间的科技竞争与合作 |
2. 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
3. 英文版科技期刊对提高我国软实力的意义重大 |
4. 编辑人才素质的提高 |
(二)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1. 国际影响力稳步提高 |
2. 作者、编者队伍国际化程度提高 |
3. 发行周期不断缩短 |
4. 注重封面和版式设计 |
三、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现存的问题 |
(一) 作者国际化程度不高、国内稿源外流严重 |
(二) 刊期长,信息滞后,发行范围狭窄 |
(三) 期刊起步定位低,办刊资源分散 |
(四) 编排装帧设计上的不足 |
(五) 整个行业的地位影响了期刊的发展空间 |
四、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
(一) 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 |
1. 稿源国际化 |
2. 编委和审稿国际化 |
3. 入选检索系统国际化 |
4. 编排规范国际化 |
5. 编排风格国际化 |
6. 装帧设计国际化 |
(二) 提高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素养,重视编辑人才 |
1. 提高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综合素质 |
2. 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
3. 加强对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重视 |
(三) 国内政策体系的完善 |
1. 政府加大政策上的扶持 |
2. 国内学术研究评价体系的完善 |
3. 取消企业单位办刊的现状 |
(四) 传播媒介电子化 |
1. 创建网站 |
2. 开发网上发行业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网络信息时代的内涵 |
1.2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
1.2.1 数字化的信息传播 |
1.2.2 超时空性的信息传播 |
1.2.3 交互性的信息传播 |
1.2.4 多向性的信息传播 |
1.2.5 动态性的信息传播 |
1.2.6 多媒体化的信息传播 |
1.3 网络信息传播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
1.3.1 网络传播给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带来的机遇 |
1.3.2 网络传播给农业科技期刊提出的新要求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
2.1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诞生的历史背景 |
2.2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轨迹 |
2.2.1 数量规模方面的发展轨迹 |
2.2.2 专业学科方面的发展轨迹 |
2.3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类别划分 |
2.4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概况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管理体制问题 |
3.2 编辑队伍素质问题 |
3.3 发表科技论文的质量问题 |
3.3.1 内容雷同的文章太多,有创新性的文章偏少 |
3.3.2 论文中的非信息成分太多,拼凑现象严重 |
3.3.3 理论性研究论文太多、实用性较强的文章偏少 |
3.4 出版发行方面的问题 |
3.4.1 论文发表时滞太长 |
3.4.2 期刊出版周期偏长 |
3.4.3 期刊网络化进度慢 |
3.5 期刊的影响力问题 |
3.5.1 被国内外着名数据库收录期刊少 |
3.5.2 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少 |
第四章 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 |
4.1 激活用人机制,走人才强刊之路 |
4.2 加强分类管理,创新管理体制 |
4.2.1 对学术类期刊统一分级管理,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
4.2.2 对技术类期刊加强政策引导,推行集约化、产业化办刊模式 |
4.3 改革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办法,提高论文产出质量 |
4.4 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期刊质量 |
4.4.1 帮助作者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
4.4.2 严格实行三级审稿制,提高论文审核质量 |
4.4.3 敦促编辑切实掌握论文加工技巧,提高论文编校质量 |
4.4.4 加快出版频率和编辑进程,缩短论文发表时滞 |
4.5 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网络化与国际化出版 |
4.5.1 利用现有条件,全面实现网络化出版 |
4.5.2 建立网络出版集团,推动优秀学术期刊网络化与国际化齐头并进 |
第五章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前景分析 |
5.1 稿源充足,发展空间巨大 |
5.2 读者需要,发展前景看好 |
5.2.1 农业科技期刊仍然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获取专业信息的主要园地 |
5.2.2 农业科技期刊仍然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查阅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 |
5.2.3 农业科技期刊将来被使用的频率会更高 |
5.3 名牌期刊正在形成,优秀期刊国际化发展有望实现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网络信息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的作用问题 |
6.2.2 网络时代纸版农业科技期刊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的问题 |
6.2.3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制约问题 |
6.2.4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国家农业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背景 |
1.1.1 国外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
1.1.2 国内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开发利用的方法 |
2.1 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 |
2.1.1 文献 |
2.1.2 信息 |
2.1.3 信息资源 |
2.1.4 文献信息资源 |
2.1.5 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
2.2 外文文献信息资源载体的构成与特征 |
2.2.1 外文科技期刊 |
2.2.2 外文科技图书及其它文献 |
2.2.3 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 |
2.2.4 网络资源 |
2.3 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
2.3.1 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概念 |
2.3.2 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与方法 |
2.3.3 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特点 |
2.3.4 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
第三章 农业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
3.1 国外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 |
3.1.1 美国 |
3.1.2 英国 |
3.1.3 日本 |
3.1.4 印度 |
3.1.5 国外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经验 |
3.2 国内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
3.2.1 国内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进展 |
3.2.2 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3.3 国家农业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 |
3.3.1 国家农业图书馆馆藏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3.2 国家农业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3.3.3 国家农业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用户对外文农业科技文献信息需求分析 |
4.1 用户对外文农业科技文献信息的需求调查 |
4.1.1 调查问卷 |
4.1.2 原文请求 |
4.2 农业信息用户对外文信息需求的分析 |
4.2.1 农业信息用户的构成 |
4.2.2 农业信息用户对外文信息需求的特点 |
4.2.3 农业信息用户对国外信息需求的增加 |
4.2.4 影响农业信息用户对外文信息需求的因素 |
4.3 国家农业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用户利用率分析 |
4.3.1 外文期刊利用分析 |
4.3.2 外文图书利用分析 |
4.3.3 电子文献利用调查分析 |
第五章 国家农业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 |
5.1 制定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政策法规 |
5.2 建立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运行机制 |
5.3 重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社会需求 |
5.4 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 |
5.5 加强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与利用 |
5.6 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建设,促进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
5.7 开发个性化的外文文献信息产品 |
5.8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翻译外文文献信息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建立农业外文信息资源集成整合平台,有组织地进行开发利用 |
2.建立农业信息资源导航体系 |
3.建立个性化农业信息开发利用机制 |
4.建立联合开发利用体系,消除数字鸿沟 |
5.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开发利用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关于构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支持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2.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技术创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现状 |
2.1 相关概念评述 |
2.1.1 信息 |
2.1.2 信息资源的概念 |
2.2 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评述 |
2.2.1 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2.2.2 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2.3 技术创新信息过程研究:相关文献的评述 |
2.3.1 国外关于技术创新信息过程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技术创新信息过程的研究 |
第三章 技术创新对信息的依赖和需求 |
3.1 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作用 |
3.1.1 信息对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意识的作用 |
3.1.2 信息对于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作用 |
3.1.3 信息对于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的作用 |
3.2 制造业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概念的界定及其类型 |
3.3 技术创新各阶段的信息需求情况 |
3.3.1 创新构思阶段 |
3.3.2 项目决策阶段 |
3.3.3 研究开发阶段 |
3.3.4 工业设计与产品试制阶段 |
3.3.5 规模投入与批量生产阶段 |
3.3.6 市场实现阶段 |
第四章 创新信息资源及其在制造业企业中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
4.1 制造业企业创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状况 |
4.1.1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
4.1.2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管理现状 |
4.1.3 天津市制造业企业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4.2 对已有创新信息资源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
4.2.1 专利文献信息资源 |
4.2.2 档案信息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
4.2.3 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 |
4.2.4 电子数据库信息资源 |
4.2.5 网络信息资源 |
4.2.6 天津市创新信息资源现状 |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创新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 |
5.1 企业创新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概述 |
5.2 过程之一:创新信息需求分析 |
5.2.1 创新信息需求的基本概念 |
5.2.2 企业不同层次人员的创新信息需求分析 |
5.2.3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分析 |
5.3 过程之二:创新信息源分析 |
5.3.1 创新信息源 |
5.3.2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常用信息源 |
5.3.3 网络信息源的评价 |
5.4 过程之三:创新信息资源的采集 |
5.4.1 创新信息资源采集的原则 |
5.4.2 创新信息资源采集的途径 |
5.4.3 创新信息资源搜集的步骤与方法 |
5.4.4 几种创新信息资源的采集方法 |
5.4.5 网络创新信息资源的自动采集方法 |
5.5 过程之四:创新信息资源加工与分析 |
5.5.1 创新信息资源加工的原则 |
5.5.2 创新信息资源加工的基本内容 |
5.5.3 创新信息资源分析的方法 |
5.6 过程之五:创新信息资源存储 |
5.7 过程之六:创新信息资源利用与创新信息资源反馈 |
5.7.1 创新信息资源利用的含义 |
5.7.2 创新信息资源的反馈 |
第六章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支持系统方案设计 |
6.1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6.1.1 基于 Intranet/Internet 信息系统的优势 |
6.1.2 系统功能分析 |
6.1.3 系统的网络结构体系 |
6.1.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6.1.5 安全性设计 |
6.2 系统中子模块的功能描述及其具体设计方案 |
6.2.1 系统中查询功能简述 |
6.2.2 系统中技术创新向导功能简述 |
6.2.3 系统中共享模块功能简述 |
6.3 系统中各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
6.3.1 系统中创新信息资源的分类 |
6.3.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6.4 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的嵌入 |
6.4.1 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简述 |
6.4.2 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对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
6.4.3 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的嵌入设计 |
第七章 促进天津市制造业企业开发利用创新信息资源策略研究 |
7.1 政府关于促进创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的制定 |
7.1.1 政府现有企业信息政策的实践情况 |
7.1.2 天津市政府促进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
7.2 制造业企业关于促进创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策略研究 |
7.2.1 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策略研究 |
7.2.2 企业信息文化氛围建设管理策略研究 |
7.2.3 企业信息人员素质管理策略研究 |
7.2.4 企业管理体制管理策略研究 |
7.2.5 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管理策略研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内、国外常用专利检索系统 |
附录2 国内常见技术交易网站列表 |
附录3 国际科技经贸网站名称及网站名称列表 |
附录4 国内专业创新资源网站 |
附录5 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馆藏科技文献信息资源 |
附录6 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库科技文献信息资源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1.1 对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现状的研究 |
1.1.2 对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研究 |
1.1.3 我国农学期刊与国际主流农学期刊对比研究 |
1.1.4 对《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和近三年出版情况的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我国农学期刊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1.2.2 对农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1.2.3 对国外农学期刊的研究及对比分析 |
1.2.4 对农学期刊其他方面的研究 |
1.2.5 对《作物学报》被引及出版情况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及文献计量指标分析 |
1.3.2 五种中、外农学期刊对比研究 |
1.3.3 对《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和近三年出版情况的分析 |
第二章 我国农学期刊的历史渊源及演变 |
2.1 1897—1949年阶段 |
2.1.1 农学期刊出版概况 |
2.1.2 农学期刊的数量与专业类别 |
2.1.3 农学期刊办刊地区分布 |
2.1.4 农学期刊出版持续时间 |
2.2 1949—1990年阶段 |
2.2.1 农学期刊出版概况 |
2.2.2 农学期刊的数量与专业类别 |
第三章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及科学计量指标分析 |
3.1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 |
3.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2 农学期刊的学科分布 |
3.1.3 农学期刊的刊期分布 |
3.1.4 农学期刊的创刊年代分布 |
3.1.5 农学期刊的地区学科分布 |
3.1.6 农学期刊的类别分布 |
3.1.7 农学期刊的主管单位分布 |
3.1.8 农学期刊各学科的类别、地区和刊期分布 |
3.1.9 农学期刊各类别的地区分布和学科分布 |
3.1.10 农学核心期刊特点分析 |
3.1.11 农学期刊获国家期刊奖情况 |
3.2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1 研究数据来源 |
3.2.2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十项文献计量指标分析 |
3.3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网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1 我国农学期刊网络化情况 |
3.3.2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四项网上文献计量学指标分析 |
3.3.3 不同程度全文上网农学期刊群文献计量指标比较 |
3.3.4 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农学期刊文献计量指标比较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我国农学期刊的现状及相应发展策略 |
3.4.2 我国农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3.4.3 我国农学期刊的网上影响力及上网策略 |
3.4.4 《作物学报》在我国农学期刊群中所处的位置及学术影响力 |
第四章 五种中、外农学期刊对比研究 |
4.1 五刊载文特点对比分析 |
4.1.1 研究对象概述 |
4.1.2 五刊基本出版情况 |
4.1.3 五刊栏目设置 |
4.1.4 五刊编委会 |
4.1.5 五刊出版时滞对比分析 |
4.2 五刊文献计量指标对比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五刊引文情况对比 |
4.2.3 五刊作者及机构合作情况对比 |
4.2.4 三外刊中的中国机构显示度分析 |
4.3 五刊网络化情况对比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卷数、期数、页数和栏目设置 |
4.4.2 国际化程度 |
4.4.3 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 |
4.4.4 引用文献 |
4.4.5 网络化 |
第五章 对《作物学报》个刊分析 |
5.1 2003年《作物学报》被引论文分析 |
5.1.1 重要论文分析 |
5.1.2 重要作者分析 |
5.1.3 被引论文的年代分布 |
5.2 2003年引用《作物学报》论文分析 |
5.2.1 对引用《作物学报》期刊的分析 |
5.2.2 对引用《作物学报》论文的分析 |
5.2.3 引用《作物学报》论文第一作者分析 |
5.3 2003—2005年《作物学报》三年出版情况分析 |
5.3.1 载文情况 |
5.3.2 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 |
5.3.3 作者及机构合作情况 |
5.3.4 基金项目构成 |
5.3.5 引文情况 |
5.3.6 论文的选题分布和作物分布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由被引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
5.4.2 由引用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全国各省市气象科技期刊文摘(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D]. 王沛. 西北大学, 2017(06)
- [2]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3]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4]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D]. 刘新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5]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 ——以《现代化农业》杂志为例[D]. 张照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6]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研究[D]. 胡美佳. 河南大学, 2009(05)
- [7]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D]. 周桂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8]国家农业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李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 [9]关于构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支持系统的研究[D]. 朱利清. 天津理工大学, 2006(03)
- [10]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程维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