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锆多孔膜和涂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荆远[1](2021)在《316L不锈钢-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陶瓷自身特有的物性使其具有诸多性能优点,如耐酸碱、耐高温等,但其自身脆性及较低的透过性能是高精度非对称陶瓷多孔膜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非对称金属-陶瓷复合多孔膜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难题,使金属膜和陶瓷膜的优势实现互补,可满足过程工业特殊工况对特种多孔膜材料的需求。本论文首先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技术制备了316L不锈钢多孔材料,以该材料为多孔基体,通过离心沉积成形技术实现了在多孔基体内表面上ZrO2梯度多孔膜层成形及厚度的可控性制备,研究了不同梯度层厚度、粉末粒度和烧结工艺对梯度多孔膜微观孔形貌、透气性能、过滤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SEM对复合多孔材料孔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的ZrO2膜层截面呈渐变孔径梯度结构,膜层平均孔径为0.16~0.31μm;得到的膜层厚度分别为25μm、40μm、55μm,结果与实验设计的数值基本一致。通过X射线衍射对多孔膜进行物相分析,发现Y2O3掺杂的ZrO2膜层烧结后未发生相变,以立方相为主、少量四方相共存的晶型方式稳定存在。对孔隙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发现316L-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透气性能随烧结温度升高、粉末粒度减小以及梯度层厚度增加而逐渐下降,相对透气系数最小为2.14 m3·m-2·k Pa-1·h-1。膜层平均孔径主要与烧结温度和粉末粒度有关,而梯度层厚度对孔径影响不大;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和粉末粒度减小,多孔膜的孔径逐渐减小,最小孔径可达到0.16μm。设计过滤实验验证了316L-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在含油含盐废水中的过滤效果:死端过滤方式下粉末粒度为1μm的ZrO2膜可实现含油废水中悬浮物的完全去除,过滤效率达到100%;COD的去除效率相比于多孔基体提高了43.8%,但由于死端过滤时压差较大,导致其对盐类物质、氨氮类有机物的截留效率变差,说明要实现工业废水中此类污染物的高效拦截,过滤压差参数的选择尤为重要。
董南希[2](2021)在《聚酰亚胺纳米材料:微结构调控、功能化及其锂电池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次电池,锂离子因其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可快速充放电,环境友好等诸多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3C产品,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型储能装置以及各类无人装备。锂离子电池自问世后已经发展近30年,正朝着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方向快速发展,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意味着安全风险的不断增加。频发的电池起火爆炸事故引发关注、成为行业焦虑,隔膜的失效是锂离子电池不可控热失控的开端。从隔膜提高电池安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对现有的聚烯烃隔膜改性以及开发新型耐高温聚合物材料体系的隔膜。聚酰亚胺(PI)是一类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结构的耐高温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力学性能、绝缘性能、介电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耐辐射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以及先进复合材料领域。静电喷雾和静电纺丝作为一种快速高效制备纳米尺度聚合物材料的技术已经发展了约半个世纪,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工业化进程中。通过此方法制备的PI微球和纳米纤维膜继承了 PI材料本身优异的综合性能,并被赋予纳米材料所独有的表面效应、纳米尺寸效应和大比表面积,受到关注。为了克服聚烯烃隔膜的不足以及改善耐高温PI无纺纳米纤维隔膜力学性能不足、孔结构不稳定等缺点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在聚烯烃隔膜改性的研究方向,采用反向原位水解法和原位络合水解法分别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微球(PI/SiO2NS)和聚酰亚胺/二氧化钛微球(PI/TiO2 NS),将微球配制成浆料并涂覆于湿法聚乙烯(PE)隔膜,有效提升了 PE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热尺寸稳定性,与水的接触角从122°下降到最低51°,在140℃下保温30min,两种微球涂覆的隔膜仅有轻微卷曲。以PI/SiO2微球涂覆隔膜组装的NCM811/Li扣电,在1C倍率下循环100周,放电比容量从175.2 mAh g-1下降到156.4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9.3%,优于聚烯烃隔膜所组装电池82.0%的容量保持率测试结果;倍率性能结果表明,在0.1C下,涂覆隔膜放电比容量为201.1 mAh g-1,5C时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的147.8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73.5%,高于PE隔膜的69.5%。用PI/TiO2微球涂覆隔膜组装的NCM811/Li扣电,同样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1C倍率下循环100周,放电比容量从183.7 mAhg-1下降到166.1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0.4%;在0.1C下,放电比容量为209.1 mAh g-1,5C时容量保持率高达74.1%,放电比容量为154.9 mAh g-1,高于PE隔膜。上述结果表明了 PI/SiO2和PI/TiO2微球作为聚烯烃隔膜涂覆材料的可行性,各项性能较PE隔膜提升明显。微球较小的密度可有效减轻陶瓷涂覆所引起的能量密度损失。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耐高温聚合物隔膜的开发上,对部分亚胺化PI纳米纤维膜使用原位浸渍粘连法制备出具有微交联形貌的PI纳米纤维膜,实现了对PI纳米纤维膜的微结构和微孔调控,研究了不同浓度浸渍溶液对微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在P/O@P/O体系中,微交联结构的引入使力学性能从初始的28.8 MPa提升至最高201.5 MPa,高达6倍之多,初始热形变温度由300℃提升到360℃。P/O@P/O 1%-PI组装的NCM811/Li半电池,在0.1C的下放电比容量为215.5 mAh g-1,高倍率5C时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的152.7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70.9%,高于Celgard2400隔膜的63.6%。1C下100周的循环测试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76.0 mAh g-1,容量保持率90.1%,较Celgard2400隔膜提升明显。电池热箱实验的结果表明其优异的耐温性能,130℃热失控触发时间相比Celgard 2400的电池延长了 6 min,对电池安全性有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之上,以热塑性6FDA/ODA型PI的前驱体PAA为浸渍溶液,开发出具有高温热闭孔功能的高强度PI纳米纤维膜。同样,微交联形貌使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较原膜提升了近3倍,最高达到112.0 MPa,在300 ℃下热处理无任何尺寸变化,同时Td5高达536℃,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性、热尺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模拟闭孔实验表明其在350℃高温下可实现热闭孔功能,可有效抵挡高比能电池热失控时的热冲击,避免隔膜破损,及时切断电池反应来保证电池安全。以此6F/O@P/O 1%隔膜组装的NCM811/Li半电池,在0.1C的下放电比容量为219.0 mAhg-1,高倍率5C时为151.7 mAhg-1,容量保持率为69.3%,同样高于Celgard2400。1C下100周循环测试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64.0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92.4%。两种交联形貌的隔膜都克服了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较差、孔结构不稳定的缺点,使无纺纳米纤维隔膜用于全自动卷绕电池的生产成为可能,热闭孔功能也使电池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优异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都验证了其作为高安全电池隔膜的可行性。按照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发展路线图,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制备高孔隙率、高浸润性、高安全性的隔膜用于高比能、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势在必行。通过碱液刻蚀吸附络合水解法制备出表而同轴包覆二氧化锆的聚酰亚胺/二氧化锆(ZrO2@PI)“柔性陶瓷”隔膜,具有高达85%的孔隙率和420%的吸液率,同时表现出与陶瓷相当的浸润性。300℃下无任何尺寸变化,Td5高达531℃,PI离火自熄的特性结合无机ZrO2壳层的保护,赋予了复合隔膜的全阻燃特性,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以此柔性陶瓷隔膜组装的NCM811/Li半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池性能,1C下100圈的循环测试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90.9%。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依然高达151.0 mAh g-1,与0.1C时的放电比容量219.8 mAh g-1相比,容量保持率为68.7%,综合性能远在Celgard2400隔膜之上。以上的优异性能表明这种具有同轴包覆结构的ZrO2@PI“柔性陶瓷隔膜”在高比能、大功率锂离子电池中具有相当不错的应用前景。
杨璇[3](2021)在《Al2O3/PVDF-HFP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辐射制冷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在炎热的夏季,人们迫切地使用空调来获得舒适的生活环境。相比于传统的需要电力输入的制冷方式,辐射制冷是一种新型、低功耗、无污染且不需要任何电力输入和输出的技术,使得它更具有吸引力。目前所采用的辐射制冷材料仍然存在着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应用等问题。通过分析对比目前的辐射制冷材料,聚合物材料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制备方法简单、良好的红外辐射性能的特点,可大规模应用于建筑物表面。但聚合物材料本身的太阳光反射率低,依赖高反射金属基底才能反射足够的太阳光。因此,本文选用具有高折射率的微纳米粒子作为聚合物的填料,高折射率意味着较高的太阳光反射率。结合两种材料的性质,获得阳光直射下具有优异制冷性能的复合涂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PVDF-HFP(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为聚合物基体,丙酮为溶剂,水为非溶剂,采用相转化制备聚合物多孔涂层,选用的基底为高反射铝片。探究了溶解温度、溶剂与非溶剂的配比、制膜厚度这些因素对太阳光反射率以及红外半球发射率的影响,用SEM、FTIR等表征方法解释机理。测试涂层冬季户外制冷能力并计算制冷功率。结果表明,合成聚合物多孔膜的最佳条件是:聚合物、丙酮、水质量比为1:9:1,搅拌时间为2 h,溶解温度为60℃,厚度为260μm。涂层太阳光区的平均反射率为95.9%,大气窗口的平均发射率为97.9%。在冬季阳光直射下可获得的最佳辐射制冷效果为:日间,在太阳辐照达到最高的时期,大约11:00-14:00,涂层的温度比环境温度平均低6.56℃,最高可低7.3℃。(2)研究Zr O2、Al2O3、Ti O2微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复合而成的应用于辐射制冷的涂层,选用的基底为PMMA。对这几种粒子进行了SEM、XRD结构表征和光谱反射率基本测试。研究了Al2O3添加的质量分数以及Al2O3/PVDF-HFP复合涂层的厚度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这些参量的最优值。并进行了基底和彩色辐射体的适用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复合涂层厚度为630μm,Al2O3粉体的含量为50%时,复合涂层的光学性能最好。太阳光区的平均反射率为95.3%,大气窗口的平均发射率为96.5%。在冬季阳光直射下可获得的最佳辐射制冷效果为:日间,在太阳辐照达到最高的时期,大约11:00-14:00,涂层的温度比环境温度平均低6.89℃,最高可低7.5℃。在夏天的测试中,日间在太阳辐照达到最高的时期,大约10:00-14:00,涂层的温度比环境温度平均低11.66℃,最高可低13.2℃。
王飞杰[4](2021)在《快餐用包装纸板的防水防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包装材料的性能会影响内装物的品质,防水防油纸板是一种阻隔性涂层纸材,可用于包装食品或保健品。传统上常采用淋膜石油基化合物或者涂布含氟化合物来提升纸材的阻隔性或双疏性,但存在废弃物难降解、有害单体迁移等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探究双层涂布工艺制备防水防油纸板的技术可行性;其次,制备两种羧甲基壳聚糖基涂布纸板,分别讨论透气度和极性对纸板防油性能的影响,同时制备改性聚乳酸基涂布纸板,探究其防水及其他包装性能。最后探究羧甲基壳聚糖与聚乳酸改性双涂层纸板的防水防油性能。首先,讨论将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聚乳酸(PLA)采用双层涂布工艺制备防水防油纸板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白卡纸经涂布后,在纸板的表层形成阻隔性较好的CMCS/PLA复合涂层。涂布3.06 g/m2 CMCS溶液的纸板,其防油性能明显改善,纸板的防油性已能满足防油包装纸的基本要求;PLA的涂布量为15.86 g/m2时,纸的防水性能较佳,接触角和Cobb值不再大幅变化。其次,对CMCS进行改性处理,分别讨论透气度和极性对防油性能的影响。将CMCS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复配,制备CMCS/CMC涂布纸板,结果表明:降低透气度可改善涂布纸板的耐油脂性,CMCS/CMC涂布量继续增至6.12 g/m2时,涂布纸板防油等级达到9级。CMCS具有较高的极性,将其与极性相对较低的海藻酸钠(SA)复配,制备不同表面极性的涂布纸板。结果表明:CMCS含量越高,涂层防油性能越好,因为它们的极性组分含量更高,从而导致更高的耐油脂性,因此高极性涂层具有较佳的防油性能。将PLA与纳米氧化锌(ZnONPs)复配,讨论ZnONPs对涂层防水性及其他性能的影响。添加量达到4%时,Cobb值降低了44%,说明添加ZnONPs可以提升材料防水性,而且操作简单,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然而在探究涂布纸板机械性能时,发现添加量为1%时,抗张强度最大,其原因是此时涂层结晶度最大,超过此数值结晶度遭到破坏,导致机械性能和热封强度降低。ZnONPs添加量对纸板的防油性能影响不大,但却对抗菌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添加量越大抗菌性越显着。CMCS与PLA基双涂层防水防油纸板在23℃/50RH环境下,与PLA涂层相比,CMCS/CMC+PLA涂层纸板氧气透过率降低了99%,对大豆油阻隔时间和水蒸气的阻隔性也提升了一倍,即使在38℃/90RH环境下,其水蒸气阻隔性也提升50%。与CMCS/CMC+PLA涂层相比,CMCS/CMC+PLA/ZnONPs涂层阻隔性进一步提升,随着ZnONPs添加量增多,阻隔性也在不断提升,当添加量达到1.5%时,涂层对氧气和庚烷蒸气的阻隔性能提升50%,对水蒸气阻隔性提升一倍,而且防油时间能达到20h。电晕处理虽能降低CMCS/CMC涂层的极性组分含量,导致复合涂层对庚烷的阻隔性略有降低,但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防油涂层。ZnONPs添加量为1.5%的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A)超过2,涂层的抑菌率超过99%。因此利用可降解材料制备双涂层纸板具有较好的商业前景。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5](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指出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史咏玄[6](2021)在《电活性金属膜制备及水处理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不同的工业过程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成分复杂。传统工艺虽然对分离浮油和分散油效果明显,但是对物化性质稳定的乳化液处理效果不佳。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可连续操作等优势,对含油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分离膜在水处理应用中存在严重的膜污染和小分子溶解性有机污染物难以被截留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增强膜分离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和结论如下:(1)金属铜膜的制备与表征。采用干压成型-气氛烧结技术制备了平板状的多孔金属铜膜,重点探究了烧结温度对膜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部分报道的陶瓷膜相比,金属铜膜提供了足够的机械稳定性和延展性,从而克服了传统无机膜的脆性这一技术瓶颈,同时表现出更高的导电性,为电强化膜分离提供了可行性。(2)电增强膜处理含油废水性能与膜污染机理研究。通过外加电场的方式,以金属铜膜为电极,研究了电增强膜分离乳化液废水的性能,重点探究了不同偏压类型、不同负偏压强度以及不同离子强度对膜分离性能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偏压下,实现了大孔膜截留小尺寸油滴。通过静电斥力缓解了膜污染,同时提高了膜渗透性和截留率。在低离子强度下,电场致负电荷表面活性剂的重新分布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减轻了油滴的聚结和结垢。但在高离子强度下,污染模型由滤饼阻塞转变为完全阻塞,这可能是由于盐浓度的进一步增加,会与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形成竞争吸附,增加界面张力,降低液滴的稳定性。(3)电芬顿降解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通过干湿纺丝-气氛烧结技术制备了中空纤维金属铜膜,进而采用阳极氧化法获得了氧化铜纳米片结构,并研究了其电芬顿降解苯酚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氧化时间、氧化电势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得到形态明显,产生致密和规则的纳米片。在处理苯酚废水(20 ppm)过程中,与未改性的铜膜相比,矿化效率从5%增加到60%,电流效率从3%增加到8.6%,证实了降解苯酚的可行性。本论文采用电场增强和电芬顿应用策略能够有效去除含油废水中的乳化油及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并且电辅助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膜的截留性能和抗污染性能,为高效、稳定的膜分离处理含油废水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及理论依据,对于开发电增强的金属多孔膜的分离功能及更多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杨茂[7](2021)在《基于蒙脱土改性的锂硫电池隔膜设计及其界面离子调控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续航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发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动力电池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锂-硫(Li-S)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与低廉的价格,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之一。然而目前锂硫电池尚存在硫正极导电性差、多硫化物穿梭、金属锂负极枝晶生长及电池高温稳定性差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极大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锂硫电池隔膜改性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蒙脱土(Montmorillonite,MMT)对商业聚丙烯(polypropylene,PP)隔膜进行功能化的改性,分别从改变电池内部锂离子传输路径、调控隔膜表面热量分布以及抑制正极表面多硫化物溶解及穿梭等出发,提高锂硫电池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对MMT材料进行Li离子交换制备出Li-MMT/PP复合隔膜,通过Li-MMT功能层对锂离子流方向性/通量的调控及对多硫化物(Li PS)的束缚,有效抑制锂负极枝晶生长及Li PS的穿梭效应。研究表明:通过对MMT进行Li离子交换处理制备出层间距为1.39 nm的Li-MMT/PP隔膜,5.4μm厚Li-MMT/PP隔膜的Li离子电导率高达3.37 m S cm-1,电解液吸液率高达432%;Li-MMT层提供了Li离子传输的快速通道,形成了均匀的锂离子流,使锂离子得以均匀沉积,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生长,实现了无枝晶化的锂沉积;此外,MMT表面带负电的氧原子与Li PS形成路易斯酸碱配对能有效束缚多硫化物,能有效抑制Li PS的溶解及穿梭效应。Li-MMT/PP隔膜的这些优势,使采用该隔膜的Li||Li对称电池在1 m A cm-2的电流密度、1 m Ah cm-2的容量下能够稳定循环800 h,采用该隔膜的Li||Cu电池在200次循环后的库仑效率仍保持在98.2%以上,采用该隔膜的Li-S电池则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8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高达776 m Ah g-1,较单纯采用PP隔膜的Li-S电池比容量提高了87%。(2)提出采用高导热、导电的聚吡咯(Polypyrrole,PPy)包覆Li-MMT制备PPy/Li-MMT@PP复合隔膜,有效改善Li-S电池的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引入PPy后,复合隔膜仍保持高吸液率(350%),同时其离子导电率提高到3.63 m S cm-1;结合Li-MMT优异的导热性能,有效改善了复合隔膜的热收缩性质并提高其热稳定性,其耐高温形变能力高达150℃;PPy优良的导电性及Li-MMT对Li PS的优良吸附性能,有效提高了复合隔膜的电子转移能力、抑制Li PS的溶解及穿梭效应。PPy/Li-MMT@PP隔膜的这些优势,使采用该隔膜的Li-S电池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硫负载2.5 mg cm-2、电流密度为0.5 m A cm-2时,其比容量高达928 m Ah g-1,即使在大电流密下(8 m A cm-2)仍可释放高达450 m Ah g-1的比容量。该研究为开发具有高温稳定性的高性能Li-S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3)提出采用中间转换方式,设计制备了一种以碳(C)插层插入Li-MMT层间的高导电碳插层Li-MMT功能层(C/Li-MMT),并研究采用C/Li-MMT/PP复合隔膜的Li-S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插入Li-MMT并进行高温碳化,制备了高电子导电以及多硫化物吸附的高导电碳插层C/Li-MMT;C/Li-MMT构筑的高导电网络有利于电子转移,C/Li-MMT对多硫化物的强吸附特性及碳插层引起的低锂离子迁移势垒,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提高长链多硫化物对短链硫化物的利用率;C/Li-MMT@PP隔膜的这些优势,使采用该隔膜的Li-S电池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5 m A cm-2时初始比容量高达1308 m Ah g-1,且经过5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高达897 m Ah g-1。该研究表明,通过设计构筑高导电多功能复合隔膜,能显着改善Li-S电池电化学性能。
程超[8](2021)在《复合膜法燃煤烟气水分脱除系统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燃煤机组采用湿法脱硫工艺造成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烟气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加剧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采用多孔复合陶瓷膜进行烟气水分和余热回收是火电厂实现深度节水/节能减排的一条可行途径。本文采用微、纳尺度孔径的陶瓷膜构建的输运膜冷凝器进行烟气水分及余热回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实验室小试和燃煤机组中试,探索复合陶瓷膜法烟气水分及其余热回收性能。搭建了纳米陶瓷复合膜烟气水分及余热回收实验系统,针对纳米尺度不同孔径(30nm、50nm和200nm)陶瓷膜,采用模拟烟气进行了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孔径陶瓷膜的水分回收量相差不大,孔径为50nm的陶瓷膜管的水分和余热回收性能整体上优于另外两种孔径,其最大水回收量和热回收量分别为4.82kg/(m2·h)和10.66MJ/(m2·h)。所有孔径陶瓷膜的水回收量、热回收量和热回收率均随烟气温度、烟气流量和冷却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冷却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孔径越小,越能抑制SO2的渗透,而孔径越大的陶瓷膜能更好地去除SO2。建立了系统性能分析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水蒸气跨膜热质输运过程,以纵向间距为5cm的膜组件为原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水温度由25℃升高至36℃,回收水量逐渐降低,由29.45kg/h降低到18.13kg/h,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不同冷却水温度下回收水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差不大,偏差均在10%以内,说明所建立的数学计算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水蒸气在陶瓷膜中的传质传热过程。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随入口烟温的升高,回收水量呈线性升高趋势,入口烟温与出口烟温的差值随入口烟温的升高而减小。随着烟气流量增大,回收水量逐渐增加,但是增长速率逐渐减缓。搭建了 330MW燃煤机组中试试验平台,采用脱硫塔后净烟气针对1 μm孔径陶瓷膜组件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随冷却水温度升高,纵向间距为8cm、5cm和3cm的膜组件的水回收量先缓慢降低,冷却水温度达到36℃以后,水回收量剧烈降低,相关实验条件下,其最大水回收量分别为22.23kg/(m2·h)、16.49kg/(m2·h)和10.95kg/(m2·h)。吸热量和总换热系数均与水回收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纵向管间距为8cm、5cm和3cm的输运膜冷凝器的最大总换热系数分别为1068.2W/(m2·K)、784.5W/(m2·K)和 504.1 W/(m2·K)。采用复合膜法烟气水分及余热回收技术,设计并搭建了燃煤机组烟气水分及余热回收系统。根据机组负荷和烟气量计算了需要的膜组件数量,并根据烟道形状及尺寸设计了膜组件的布置方式。根据布置方式构建了阻力计算模型及水分回收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水分回收量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的操作参数条件下,随着机组负荷的增加,水回收量和内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均呈线性增长趋势。另外,在同一负荷下,随着内循环冷却水入口温度的升高,水回收量逐渐降低,内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的差值逐渐减小。
王春芳[9](2021)在《玻璃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有机染料废水的处理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膜分离技术凭借分离效率高、不需添加助剂、设备和操作简单、过程易于控制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博得环保工作者们的眼球,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被研究,技术已然成熟。而无机中空纤维膜作为膜的一大类,凭借优良的热稳定性、自支撑体成型的结构和重现性好等优点,在染料废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以玻璃粉为原料,通过干-湿法纺丝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对染料(刚果红、亚甲基蓝、碳黑)具有良好截留效果的玻璃中空纤维表面改性复合膜,经过6个循环,膜对刚果红的截留依然可以达到95%以上。此外,改性膜具有制备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截留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对称孔结构的玻璃中空纤维膜。探讨了玻璃中空纤维膜热稳定性和耐酸碱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中空纤维前驱体膜在660℃煅烧后,质量基本不再发生变化,热稳定性好。接触角测试证明,酸碱处理使膜表现出更高的亲水性;通过对XRD、XPS和FTIR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证实经过730℃高温煅烧后膜发生了相分离,存在Na2B4O7相和SiO2相,体系中的SiO2相被强酸/碱腐蚀洗脱,Na2B4O7相也被洗脱出一部分;接着考察膜失重变化,发现玻璃中空纤维膜在在强碱环境中可以保留其结构完整性,尽管在强酸中结构会被破坏,但在弱酸中基本能保留完整结构。所以,玻璃中空纤维膜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具有耐酸碱腐蚀性。对表面分别涂覆ZrO2、ZnO涂层的玻璃中空纤维表面改性复合膜进行表征,发现改性膜仍保留了亲水性能,SEM、BET和孔隙率测试共同说明随着涂层数的增加,膜孔径减小,孔隙率降低;SEM和粗糙度共同说明涂层数增加,膜外表面逐渐形成了超薄涂层,ZrO2和ZnO存在使改性膜较基膜表现出良好的抗污染性能,但是ZnO涂覆次数不宜超过2次;XRD和XPS的测试结果则证明涂层已成功涂覆在膜表面;失重率测试结果表明ZrO2和ZnO涂层具有一定抗酸碱腐蚀性能,对基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将改性膜用于染料废水去除实验中,2h的纯水通量和截留测试结果说明涂层对染料溶液分离具有选择性。此外,经过6次循环后,涂层与基膜之间界面结合依然稳固,改性膜在长期稳定性测试中,ZrO2和ZnO改性膜对刚果红染料的截留率分别达95%以上和99%以上,表现出了对刚果红染料的高效截留和良好的耐久性。
李艳红[10](2020)在《有机-无机杂化SiO2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高浓度含氯重金属废水毒性高、具有长期延续性、水质水量波动大。大量排放不仅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而且危害人类健康。采用传统工艺电解回收含氯废水中的重金属时,在阳极产生大量的Cl2,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了避免Cl2造成的污染,采用碱液进行吸收,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若将“双膜三室”工艺应用于高浓度含氯重金属废水的电解过程中,不仅能够回收重金属,而且在中隔室中回收HCl,既抑制了Cl2的产生又可以对回收的HCl循环利用。阳离子交换膜是“双膜三室”工艺的关键部件。由于市售普遍使用的经济性能较好的聚苯乙烯商品阳离子交换膜存在氧化稳定性差和选择透过性低等问题,使其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寿命较短,频繁更换膜造成经济的损失。针对该问题,论文提出了制备具有Si-O-Si键的阳离子交换膜,旨在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种氧化稳定性好以及选择透过性能高的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简称CEM)。通过基本性能(吸水率、离子交换容量、耐破度、迁移数、膜厚度、选择透过性)、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简称FTIR)和电化学性能(膜电位和膜面积电阻)表征对膜的性能进行评价。实验中,将6wt%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基的PVA/SiO2-6膜、2.0wt%的苯磺酸甜菜碱([2-(Methacryloyloxy)ethyl]dimethyl-(3-sulfopropyl)ammonium hydroxide,简称SBMA)接枝的PVA/SiO2/SBMA-6-2.0膜、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简称PVDF)基的PVDF/SiO2-6膜和商品苯乙烯HH-1膜应用于“双膜三室”工艺用于高浓度Co Cl2溶液的电解,最后建立了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迁移模型,并采用循环伏安曲线和计时电位曲线对实验的数据和结果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1)确定了PVA/SiO2膜制备机理,并通过“溶胶-凝胶(?)基膜(?)交联(?)氧化”的技术路线制备了PVA/SiO2膜,研究了不同PVA质量分数(2%、4%、6%、8%、10%)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A质量分数为6%时,PVA/SiO2-6膜的性能最好。与商品HH-1膜相比,选择透过性高出7.21%,40℃下氧化12h的重量损失高出5.19%,膜面积电阻降低了11.2Ω·cm2。说明PVA/SiO2-6膜在应用过程中能耗低,但氧化稳定性依然较差。(2)针对PVA/SiO2-6膜存在的问题,采用掺杂纳米Zr O2、浸润导电聚苯胺(Polyaniline,简称PAn)、等离子体接枝SBMA对膜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改性物质的质量对改性后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改性方法都能提高膜的性能,但对氧化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最明显的是等离子体接枝SBMA、其次是浸润导电PAn,最后是掺杂纳米Zr O2,说明SBMA被成功接枝到PVA/SiO2-6膜的表面。当SBMA质量分数为2.0%时,PVA/SiO2/SBMA-6-2.0膜的性能最好。与PVA/SiO2-6膜相比,选择透过性提高了14.14%,膜面积电阻降低了0.4Ω·cm2、40℃氧化12h重量损失降低了0.62%、80℃氧化12h重量损失由未改性的完全溶解,提高到重量损失为71.19%。与商品HH-1膜相比,选择透过性高出21.35%,膜面积电阻降低了11.6Ω·cm2、40℃氧化12h重量损失高出4.57%、80℃氧化12h重量损失高出10.02%。虽然氧化稳定性还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选择透过性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氯离子的阻挡率,进而防止阳离子交换膜被破坏。(3)确定了PVDF/SiO2膜制备机理,并制备了PVDF/SiO2膜。研究了不同原硅酸四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简称TEOS)和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Mercaptopropyl triethoxysilane,简称MPTES)物质量比的情况下膜的性能。研究表明,当n TEOS:n MPTES=1:6时,制备的PVDF/SiO2-6膜的性能最好。制备的膜选择透过性略高于商品HH-1膜,但高温下的氧化稳定性明显优于商品膜和其他PVA基的膜。(4)建立了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五步迁移模型:1)离子在液膜中的预脱水;2)反离子进入,同离子排斥;3)在膜中的迁移;4)二次吸附;5)在液膜中产生水合离子,并采用循环伏安曲线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五步正好与循环伏安曲线五个部分对应,且循环伏安曲线对应窗口的大小能够反应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的高低。循环伏安窗口越窄说明膜的选择透过性越高。循环伏安窗口从窄到宽的顺序是:PVA/SiO2/SBMA-6-2.0、PVA/SiO2-6、PVDF/SiO2-6、HH-1,与膜的选择透过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一致。(5)计时电位曲线能表征膜的部分性能。通过计时电位曲线分析,不同膜计时电位曲线稳态电压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HH-1、PVDF/SiO2-6、PVA/SiO2-6和PVDF/SiO2/SBMA-6-2.0膜,与膜的面积电阻保持一致。且曲线形状和曲线的导数曲线对应的不为零的时间间隔大小,能够反应膜的均质性、官能团和电流线的分布情况,表明计时电位曲线能够用于评价离子交换膜的性能。(6)PVA/SiO2/SBMA-6-2.0、PVA/SiO2-6、PVDF/SiO2-6和HH-1膜应用于“双膜三室”钴回收工艺中。在电流密度为190A/m2~220A/m2的范围内,三种制备的膜槽电压、能耗和Cl-泄漏率均低于商品HH-1膜。从Cl-泄漏率来看,当电流密度超过210A/m2时,由于PVDF/SiO2-6膜氧化稳定性好,破损小。Cl-泄漏率增长幅度很小,而其他三种膜的氧化稳定性较差,导致Cl-泄漏率涨幅较大。因此,进一步证明,PVDF/SiO2-6膜可能更适合用于“双膜三室”高浓度氯化钴电解回收工艺中。
二、氧化锆多孔膜和涂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锆多孔膜和涂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316L不锈钢-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膜分离技术简介 |
1.1.1 膜分离技术分类 |
1.1.2 膜分离过滤方式 |
1.1.3 膜分离技术应用 |
1.2 膜分离材料简介 |
1.3 金属-陶瓷梯度多孔材料 |
1.3.1 金属-陶瓷梯度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
1.3.2 金属-陶瓷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金属-陶瓷梯度多孔材料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参数 |
2.1.2 实验仪器参数 |
2.2 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流程 |
2.2.2 样品制备 |
2.3 316L-ZrO_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分析及性能表征 |
2.3.1 孔结构分析 |
2.3.2 物理性能测试 |
2.3.3 过滤性能表征 |
2.3.4 滤液的测量和标定 |
第三章 316L-ZrO_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多孔不锈钢基体的制备与表征 |
3.1.1 不锈钢粉末的表征 |
3.1.2 多孔不锈钢烧结工艺 |
3.1.3 多孔不锈钢微观形貌 |
3.1.4 多孔不锈钢过滤性能 |
3.2 多孔ZrO_2膜层的制备 |
3.3 梯度层厚度对ZrO_2膜层的影响 |
3.3.1 梯度层厚度控制的研究 |
3.3.2 梯度层厚度对ZrO_2多孔膜透气性能和孔径的影响 |
3.4 烧结温度对ZrO_2膜层的影响 |
3.4.1 烧结温度对ZrO_2多孔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3.4.2 烧结温度对ZrO_2多孔膜相结构的影响 |
3.4.3 烧结温度对ZrO_2多孔膜透气性能的影响 |
3.4.4 烧结温度对ZrO_2多孔膜孔径的影响 |
3.5 粉末粒度对ZrO_2膜层的影响 |
3.5.1 粉末粒度对ZrO_2多孔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3.5.2 粉末粒度对ZrO_2多孔膜透气性能的影响 |
3.5.3 粉末粒度对ZrO_2多孔膜孔径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16L-ZrO_2复合梯度多孔膜在过滤方面的应用 |
4.1 多孔不锈钢在含煤废水中的过滤 |
4.2 多孔不锈钢在含油含盐废水中的过滤 |
4.3 316L-ZrO_2复合梯度多孔膜在含油含盐废水中的过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聚酰亚胺纳米材料:微结构调控、功能化及其锂电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酰亚胺 |
1.2.1 聚酰亚胺的发展之路 |
1.2.2 聚酰亚胺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
1.2.3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
1.2.4 聚酰亚胺材料的应用领域 |
1.2.5 聚酰亚胺的加工方式 |
1.2.6 聚酰亚胺材料的应用形式 |
1.2.7 聚酰亚胺材料的展望 |
1.3 静电喷雾和静电纺丝制备的聚酰亚胺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1.3.1 静电喷雾和静电纺丝的发展历程 |
1.3.2 静电喷雾和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 |
1.3.3 静电喷雾和静电纺丝的工业化发展 |
1.3.4 聚合物纳米材料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3.4.1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 |
1.3.4.2 聚酰亚胺微球 |
1.4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4.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
1.4.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1.4.3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 |
1.4.4 锂离子电池面临最迫切的问题 |
1.5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现状 |
1.5.1 聚烯烃锂电隔膜及其生产工艺 |
1.5.2 锂离子电池对隔膜的性能需求 |
1.5.3 锂电隔膜面临的问题及改性研究 |
1.5.4 新型的耐高温和功能化隔膜 |
1.5.5 聚酰亚胺电池隔膜 |
1.6 论文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1.1 PI无机功能化微球 |
1.7.1.2 PI交联形貌纳米纤维膜 |
1.7.1.3 同轴包覆无机功能化PI基柔性陶瓷隔膜 |
1.7.2 论文的创新点 |
1.7.2.1 PI无机功能化微球 |
1.7.2.2 PI交联形貌纳米纤维膜 |
1.7.2.3 同轴包覆无机功能化PI基柔性陶瓷隔膜 |
第二章 无机功能化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聚烯烃隔膜热防护涂层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表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PI/SiO_2微球和PI/TiO_2微球的制备 |
2.2.3.2 PI/SiO_2微球和PI/TiO_2微球涂覆聚烯烃隔膜的制备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I/SiO_2微球制备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
2.3.2 PI/SiO_2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微观形貌变化 |
2.3.3 PI/SiO_2微球的表面无机层元素和结构分析 |
2.3.4 PI/SiO_2微球的热稳定性表征 |
2.3.5 PI/S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热尺寸稳定性研究 |
2.3.6 PI/S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浸润性测试 |
2.3.7 PI/S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厚度、孔隙率、吸液率和透气度测试 |
2.3.8 PI/S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电化学稳定性能 |
2.3.9 PI/S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离子电导率测定 |
2.3.10 PI/S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电池性能 |
2.3.11 PI/TiO_2微球制备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表征 |
2.3.12 PI/TiO_2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微观形貌变化表征 |
2.3.13 PI/TiO_2微球的表面无机层元素和结构分析 |
2.3.14 PI/TiO_2微球的热稳定性表征 |
2.3.15 PI/T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热尺寸稳定性研究 |
2.3.16 PI/T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浸润性测试 |
2.3.17 PI/T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厚度、孔隙率、吸液率和透气度测定 |
2.3.18 PI/T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电化学稳定性能 |
2.3.19 PI/TiO_2微球涂覆隔膜离子的电导率测定 |
2.3.20 PI/TiO_2微球涂覆隔膜的电池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微结构调控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和表征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亚胺化处理条件的PI纳米纤维膜在DMF浸泡之后的微观形貌变化 |
3.3.2 250℃亚胺化处理后PI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
3.3.3 浸渍浓度对P/O@P/O-PI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影响 |
3.3.4 浸渍浓度对P/O@P/O-PI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影响 |
3.3.5 P/O@P/O-PI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吸液率和电解液浸润性 |
3.3.6 PO@PO-PI纳米纤维膜的耐热性能 |
3.3.7 P/O@P/O-PI纳米纤维膜的热尺寸稳定性 |
3.3.8 P/O@P/O-PI纳米纤维膜的热机械性能 |
3.3.9 P/O@P/O-PI纳米纤维膜的电化学稳定性 |
3.3.10 浸渍浓度对P/O@P/O PI纳米纤维膜的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3.3.11 P/O@P/O-PI纳米纤维膜作为隔膜的电池性能表征 |
3.3.12 P/O@P/O-PI纳米纤维隔膜的电池加热实验 |
3.3.13 具有热闭孔功能的6F/O@P/O-PI纳米纤维膜 |
3.3.14 浸渍浓度对6F/O@P/O-PI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3.3.15 浸渍浓度对6F/O@P/O-PI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16 6F/O@P/O-PI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吸液率和电解液浸润性 |
3.3.17 6F/O@P/O-PI纳米纤维膜的耐热性能 |
3.3.18 6F/O@P/O-PI纳米纤维膜的热尺寸稳定性 |
3.3.19 6F/O@P/O-PI纳米纤维膜的热机械性能 |
3.3.20 6F/O@P/O-PI纳米纤维膜热闭孔性能表征 |
3.3.21 6F/O@P/O-PI纳米纤维膜的电化学稳定性 |
3.3.22 浸渍浓度对6F/O@P/O-PI纳米纤维膜的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3.3.23 6F/O@P/O-PI纳米纤维膜作为隔膜的电池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酰亚胺/二氧化锆柔性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电隔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和表征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同轴包覆Pl/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化学结构表征 |
4.3.2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表征 |
4.3.3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元素和结构分析 |
4.3.4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表征 |
4.3.5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吸液率、接触角和浸润性表征 |
4.3.6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耐热性能表征 |
4.3.7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热尺寸稳定性表征 |
4.3.8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热机械性能表征 |
4.3.9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柔性表征 |
4.3.10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阻燃性能表征 |
4.3.11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离子电导率表征 |
4.3.12 同轴包覆PI/Zr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电池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录 |
(3)Al2O3/PVDF-HFP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辐射制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辐射制冷的理论基础 |
1.3 辐射制冷材料研究进展 |
1.3.1 自然辐射体 |
1.3.2 商用涂料 |
1.3.3 薄膜辐射体 |
1.3.4 纳米粒子辐射体 |
1.3.5 光子辐射体 |
1.3.6 总结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分析和测试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X射线衍射(XRD) |
2.3.3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2.3.5 结合力性能测试 |
2.3.6 接触角测试分析 |
2.3.7 户外制冷性能测试 |
第3章 PVDF-HFP多孔膜的制备与辐射制冷性能研究 |
3.1 理论设计与分析 |
3.1.1 宽带辐射体与选择辐射体对制冷功率的影响 |
3.1.2 太阳吸收比和对流传导系数对制冷功率的影响 |
3.2 PVDF-HFP多孔膜的制备 |
3.3 PVDF-HFP多孔膜的工艺研究 |
3.3.1 非溶剂水的添加量对多孔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
3.3.2 溶解温度对多孔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
3.3.3 厚度对多孔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
3.3.4 丙酮的添加量对多孔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
3.4 PVDF-HFP多孔膜的辐射制冷性能测试 |
3.4.1 户外冬季制冷性能测试 |
3.4.2 净辐射功率计算 |
3.4.3 PVDF-HFP多孔膜与基底的结合力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陶瓷微纳米粒子掺杂涂层的制备与辐射制冷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机微纳米粒子粉末的筛选 |
4.2.1 TiO_2微纳米粒子的表征和光学性质 |
4.2.2 ZrO_2微纳米粒子的表征和光学性质 |
4.2.3 Al_2O_3微纳米粒子的表征和光学性质 |
4.3 Al_2O_3/PVDF-HFP复合涂层的工艺研究 |
4.3.1 Al_2O_3含量对复合涂层光学性能的影响 |
4.3.2 厚度对复合涂层光学性能的影响 |
4.4 Al_2O_3/PVDF-HFP复合涂层的制冷性能测试 |
4.4.1 户外冬季制冷性能测试 |
4.4.2 户外夏季制冷性能测试 |
4.4.3 净辐射功率计算 |
4.5 Al_2O_3/PVDF-HFP复合涂层的适用性研究 |
4.5.1 基底适用性测试 |
4.5.2 彩色涂层的测试 |
4.5.3 涂层接触角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快餐用包装纸板的防水防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防水防油纸概述 |
1.3 防油纸制备工艺 |
1.3.1 机内加工防油纸 |
1.3.2 后加工防油纸 |
1.3.3 构建粗糙结构 |
1.4 防水纸制备工艺 |
1.4.1 化学改性 |
1.4.2 物理处理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羧甲基壳聚糖与聚乳酸涂布制备防水防油纸板的可行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试验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MCS对涂布纸板的防水防油性能影响 |
2.3.2 CMCS对涂布纸板的水接触角影响 |
2.3.3 CMCS对涂布纸板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
2.3.4 PLA对涂布纸板的防水防油性能影响 |
2.3.5 PLA对涂布纸板的水接触角的影响 |
2.3.6 PLA对涂布纸板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羧甲基壳聚糖基涂层对食品包装纸板防油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MCS/CMC涂布纸板的透气度与防油性能 |
3.3.2 CMCS/CMC涂布纸板表面微观形态 |
3.3.3 CMCS/CMC涂布纸板表面润湿性 |
3.3.4 CMCS/CMC涂布纸板机械强度 |
3.3.5 CMCS/SA涂布纸板的极性组分与防油性能 |
3.3.6 CMCS/SA涂布纸板表面微观形态 |
3.3.7 CMCS/SA涂布纸板表面润湿性 |
3.3.8 CMCS/SA涂布纸板机械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乳酸基涂层对食品包装纸板防水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4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LA/ZnONPs涂层的红外表征 |
4.3.2 PLA/ZnONPs涂层结晶度测试 |
4.3.3 PLA/ZnONPs涂布纸板的机械性能 |
4.3.4 PLA/ZnONPs涂布纸板的热封强度测试 |
4.3.5 PLA/ZnONPs涂布纸板的防油性能 |
4.3.6 PLA/ZnONPs涂布纸板的涂层厚度和表面粗糙度 |
4.3.7 PLA/ZnONPs涂布纸板的表面微观形态 |
4.3.8 PLA/ZnONPs涂层的热稳定性 |
4.3.9 PLA/ZnONPs涂布纸板的水接触角和Cobb值 |
4.3.10 PLA/ZnONPs涂布纸板的抗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羧甲基壳聚糖与聚乳酸基双涂层防水防油纸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溶液配制 |
5.2.3 试验仪器 |
5.2.4 试验方法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双层涂布纸板的水蒸气透过率 |
5.3.2 双层涂布纸板的氧气和庚烷蒸气透过率 |
5.3.3 电晕处理对双层涂布纸板的庚烷蒸气阻隔性影响 |
5.3.4 双层涂布纸板的防油效果比较 |
5.3.5 双层涂布纸板的抗菌性能比较 |
5.4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5)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
2 产品研发进展 |
2.1 硅橡胶 |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
2.1.2 热硫化硅橡胶 |
2.1.3 加成型硅橡胶 |
2.2 硅油 |
2.3 硅树脂 |
2.4 硅烷 |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6)电活性金属膜制备及水处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油废水及传统处理技术 |
1.1.1 含油废水来源、分类及危害 |
1.1.2 传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不足 |
1.2 膜分离技术 |
1.2.1 膜分离过程 |
1.2.2 膜分离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发展现状 |
1.2.3 膜分离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关键问题 |
1.3 电增强膜分离过程 |
1.3.1 电响应活性膜 |
1.3.2 电增强膜污染控制 |
1.3.3 电化学氧化降解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立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科学问题和创新点 |
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 |
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仪器与分析方法 |
2.3.1 粒径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形貌分析 |
2.3.4 孔径分析 |
2.3.5 机械强度 |
2.3.6 水接触角 |
2.3.7 重金属含量测定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9 渗透通量和截留率 |
3 金属铜膜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金属铜膜的制备 |
3.2.1 制备方法 |
3.2.2 粉体表征 |
3.3 金属铜膜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3.3.1 金属铜膜的晶相分析 |
3.3.2 金属铜膜的孔径及渗透性分析 |
3.3.3 金属铜膜的微结构分析 |
3.3.4 金属铜膜的力学与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增强膜处理含油废水的性能及膜污染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增强膜分离实验装置与水包油乳化液的配制 |
4.3 电增强膜分离水包油乳化液的性能 |
4.3.1 不同偏压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负偏压强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离子强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4.4 电增强膜污染机理研究 |
4.4.1 Hermia污染模型分析 |
4.4.2 电增强膜-油作用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铜膜的制备、氧化铜纳米片的构筑及电芬顿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铜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优化 |
5.2.1 铜中空纤维膜制备 |
5.2.2 外凝固浴乙醇浓度对铜中空纤维膜结构的影响 |
5.2.3 氮气压力对铜中空纤维膜结构的影响 |
5.2.4 烧结温度对铜中空纤维膜强度的影响 |
5.2.5 铜中空纤维膜的机械强度、孔径和晶相分析 |
5.3 纳米片结构的构筑及其电芬顿降解微污染物性能 |
5.3.1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和晶相分析 |
5.3.2 阳极氧化时间对氧化铜纳米片结构的影响 |
5.3.3 阳极氧化电流密度对氧化铜纳米片结构的影响 |
5.3.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氧化铜纳米片结构的影响 |
5.3.5 电芬顿降解苯酚的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蒙脱土改性的锂硫电池隔膜设计及其界面离子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锂-硫电池概述 |
1.1.1 锂-硫电池工作原理 |
1.1.2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 |
1.2 锂-硫电池研究进展 |
1.2.1 复合硫正极材料 |
1.2.2 稳定锂负极研究进展 |
1.2.3 高性能电解液研究进展 |
1.2.4 功能化隔膜 |
1.3 蒙脱土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蒙脱土材料的特性 |
1.3.2 蒙脱土材料的改性研究 |
1.3.3 蒙脱土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测试表征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4 热重分析 |
2.3.5 红外热成像 |
2.3.6 吸液率和离子导电率 |
2.3.7 比表面积分析 |
2.4 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电极制备 |
2.4.2 电池组装 |
2.4.3 恒流充放电 |
2.4.4 电化学阻抗 |
2.4.5 循环伏安法 |
2.4.6 恒流间歇滴定 |
第三章 Li-MMT@PP复合隔膜的制备及其对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Li-MMT@PP的制备 |
3.2.1 Li-MMT材料制备 |
3.2.2 Li-MMT@PP的制备 |
3.3 Li-MMT@PP的结构以及形貌表征 |
3.3.1 Li-MMT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
3.3.2 Li-MMT@PP的结构和形貌 |
3.4 基于Li-MMT@PP的 Li||Li及 Li||Cu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
3.4.1 基于Li-MMT@PP的 Li||Li对称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
3.4.2 基于Li-MMT@PP的 Li||Cu半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
3.5 基于Li-MMT@PP的 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5.1 基于Li-MMT@PP的氧化还原特性 |
3.5.2 Li-MMT材料的多硫化物吸附性能 |
3.5.3 基于Li-MMT@PP的 Li-S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
3.6 Li-MMT@PP对锂枝晶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Py/Li-MMT@PP复合隔膜制备及其电池高温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PPy/Li-MMT@PP的制备及电池组装 |
4.2.1 PPy/Li-MMT材料制备 |
4.2.2 PPy/Li-MMT@PP的制备 |
4.3 PPy/Li-MMT@PP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
4.3.1 PPy/Li-MMT材料的XRD分析 |
4.3.2 PPy/Li-MMT材料的SEM表征 |
4.3.3 PPy/Li-MMT材料的BET孔隙率测试 |
4.4 PPy/Li-MMT@PP的耐高温和复合性能测试 |
4.4.1 PPy/Li-MMT@PP的热红外成像 |
4.4.2 PPy/Li-MMT@PP的热针刺后形貌研究 |
4.4.3 PPy/Li-MMT@PP的复合性能测试 |
4.5 基于PPy/Li-MMT@PP的Li||Li及 Li||Cu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
4.5.1 基于PPy/Li-MMT@PP的 Li||Li对称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
4.5.2 基于PPy/Li-MMT@PP的 Li||Cu半电池电化学性能 |
4.6 基于PPy/Li-MMT@PP的 Li-S电池在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6.1 PPy/Li-MMT材料的多硫化物吸附性能 |
4.6.2 基于PPy/Li-MMT@PP的 Li-S电池在高温下的 CV |
4.6.3 基于PPy/Li-MMT@PP的 GITT测试 |
4.6.4 基于PPy/Li-MMT@PP的 Li-S电池高温下的开路电压 |
4.6.5 基于PPy/Li-MMT@PP的 Li-S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
4.6.6 基于PPy/Li-MMT@PP的高负载性能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Li-MMT@PP复合隔膜的制备及其对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C/Li-MMT@PP的制备 |
5.2.1 C/Li-MMT材料制备 |
5.2.2 C/Li-MMT@PP的制备 |
5.3 C/Li-MMT@PP的结构以及形貌表征 |
5.3.1 C/Li-MMT材料的XRD分析 |
5.3.2 C/Li-MMT材料的SEM表征 |
5.3.3 C/Li-MMT材料的BET孔隙率测试 |
5.3.4 C/Li-MMT@PP的形貌 |
5.3.5 C/Li-MMT@PP的接触角、吸液率和离子传导率、热稳定性 |
5.4 基于C/Li-MMT@PP的 Li||Li及 Li||Cu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
5.4.1 基于C/Li-MMT@PP的 Li||Li对称电池界面信息研究 |
5.4.2 基于C/Li-MMT@PP的 Li||Cu对称电池界面信息研究 |
5.5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
5.5.1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循环伏安曲线 |
5.5.2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GITT |
5.5.3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的循环性能 |
5.5.4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阻抗分析 |
5.6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循环后内部变化研究 |
5.6.1 C/Li-MMT材料的多硫化物吸附性能 |
5.6.2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循环后硫正极变化 |
5.6.3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循环后隔膜变化 |
5.6.4 基于C/Li-MMT@PP的 Li-S电池循环后锂金属负极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复合膜法燃煤烟气水分脱除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资源现状 |
1.1.2 水资源现状 |
1.2 烟气水分回收研究现状 |
1.2.1 冷凝法 |
1.2.2 干燥法 |
1.2.3 复合吸收式热泵法 |
1.2.4 膜法 |
1.2.5 其他方法 |
1.3 陶瓷膜传热传质研究现状 |
1.4 陶瓷膜分类和用途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体分离机制 |
2.1 气体分离机制 |
2.1.1 溶解-扩散 |
2.1.2 毛细冷凝 |
2.1.3 努森扩散和泊肃叶流 |
2.1.4 分子筛 |
2.1.5 表面扩散 |
2.2 陶瓷膜用于水分回收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陶瓷复合膜水分回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纳米陶瓷复合膜及其表征 |
3.3 实验系统及计算方法 |
3.3.1 实验系统 |
3.3.2 计算模型 |
3.4 不同孔径纳米陶瓷膜的回收性能 |
3.4.1 烟气温度的影响 |
3.4.2 烟气流量的影响 |
3.4.3 冷却水温度的影响 |
3.4.4 冷却水流量的影响 |
3.5 SO_2渗透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膜法烟气水分回收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建模 |
4.2.1 传质传热物理模型 |
4.2.2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4.2.3 数值计算方程 |
4.3 CFD设置 |
4.4 计算结果 |
4.4.1 变冷却水温度 |
4.4.2 变烟气温度 |
4.4.3 变烟气流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米陶瓷膜烟气水分及余热回收性能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陶瓷膜表征及膜组件结构设计 |
5.3 试验系统及数据处理 |
5.3.1 试验系统及内容 |
5.3.2 计算模型的构建 |
5.4 结果分析 |
5.4.1 纵向管间距8cm |
5.4.2 纵向管间距5cm |
5.4.3 纵向管间距3cm |
5.4.4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烟气水分及余热回收系统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系统方案设计 |
6.3 系统性能分析与计算模型 |
6.3.1 系统阻力计算修正模型 |
6.3.2 水分回收模型 |
6.4 系统性能计算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玻璃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染料分类和染料废水的主要来源 |
1.2 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1.3 染料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
1.3.1 生化处理法 |
1.3.2 化学氧化法 |
1.3.3 超声波法 |
1.3.4 吸附法 |
1.3.5 膜分离法 |
1.4 改性膜处理废水的研究现状 |
1.5 中空纤维膜 |
1.5.1 中空纤维膜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
1.5.2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
1.5.3 中空纤维膜改性的主要方法 |
1.6 二氧化锆涂层的制备和应用现状 |
1.7 氧化锌涂层的制备和应用现状 |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玻璃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耐酸碱腐蚀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玻璃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2.2.1 玻璃粉的制备 |
2.2.2 玻璃中空纤维前驱体膜的制备 |
2.2.3 玻璃中空纤维前驱膜的烧结 |
2.2.4 强酸腐蚀玻璃中空纤维膜实验 |
2.2.5 强碱腐蚀玻璃中空纤维膜实验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玻璃粉体粒度分布测试 |
2.3.2 热重分析测试 |
2.3.3 水接触角测试 |
2.3.4 XRD测试 |
2.3.5 XPS测试 |
2.3.6 FTIR测试 |
2.3.7 强酸/强碱腐蚀膜失重率测试 |
2.3.8 强酸/强碱腐蚀膜孔隙率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玻璃粉体粒度分布 |
2.4.2 热重分析测试结果 |
2.4.3 水接触角测试结果 |
2.4.4 XRD测试结果 |
2.4.5 XPS测试结果 |
2.4.6 FTIR测试结果 |
2.4.7 膜失重率测试结果 |
2.4.8 膜孔隙率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稳定ZrO_2溶胶的制备及其玻璃中空纤维膜的表面改性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部分 |
3.2.1 ZrO_2溶胶的制备 |
3.2.2 ZrO_2涂层的涂覆 |
3.2.3 ZrO_2表面改性玻璃中空纤维膜的强酸/强碱腐蚀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FTIR测试 |
3.3.2 粘度测试 |
3.3.3 水接触角测试 |
3.3.4 SEM测试 |
3.3.5 粗糙度测试 |
3.3.6 XRD测试 |
3.3.7 XPS测试 |
3.3.8 BET测试 |
3.3.9 孔隙率测试 |
3.3.10 失重率测试 |
3.3.11 纯水通量和染料截留测试 |
3.3.12 循环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FTIR测试结果 |
3.4.2 粘度测试结果 |
3.4.3 水接触角测试 |
3.4.4 SEM测试 |
3.4.5 粗糙度测试 |
3.4.6 XRD测试 |
3.4.7 XPS测试 |
3.4.8 BET测试 |
3.4.9 孔隙率测试 |
3.4.10 失重率测试 |
3.4.11 纯水通量和染料截留测试 |
3.4.12 循环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稳定ZnO溶胶的制备及其作用于玻璃中空纤维膜的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 实验部分 |
4.2.1 ZnO溶胶的制备 |
4.2.2 ZnO涂层的涂覆 |
4.2.3 ZnO表面改性玻璃中空纤维膜的强酸/强碱腐蚀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粘度测试 |
4.3.2 水接触角测试 |
4.3.3 SEM测试 |
4.3.4 粗糙度测试 |
4.3.5 XPS测试 |
4.3.6 BET测试 |
4.3.7 孔隙率测试 |
4.3.8 失重率测试 |
4.3.9 通量和截留测试 |
4.3.10 循环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粘度测试 |
4.4.2 水接触角测试 |
4.4.3 SEM测试 |
4.4.4 粗糙度测试 |
4.4.5 XPS测试 |
4.4.6 BET测试 |
4.4.7 孔隙率测试 |
4.4.8 失重率测试 |
4.4.9 通量和截留测试 |
4.4.10 循环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有机-无机杂化SiO2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现状 |
1.1.1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 |
1.1.2 重金属废水的特点 |
1.1.3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
1.1.4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
1.2 离子交换膜技术 |
1.2.1 离子交换膜概述 |
1.2.2 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研究 |
1.2.3 离子交换膜改性方法 |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2 实验材料、测试方法及应用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阳离子交换膜性能测试方法 |
2.2.1 基本性能测试 |
2.2.2 形貌和功能基团测试 |
2.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应用实验研究 |
2.3.1 “双膜三室”基本构造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应用研究各项计算方法 |
2.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PVA/SiO_2阳离子交换膜及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VA/SiO_2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机理 |
3.2.2 PVA质量分数对膜性能的影响 |
3.2.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4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2.5 PVA/SiO_2-6膜与商品HH-1膜性能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采用不同材料对PVA/SiO_2-6膜的改性研究及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分析 |
4.2.1 结果与讨论 |
4.2.2 微观结构和官能团分析 |
4.2.3 改性前后的膜与商品HH-1 膜性能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5 PVDF/SiO_2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VDF/SiO_2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机理 |
5.2.2 PVDF/SiO_2膜的形貌和电化学结构表征 |
5.2.3 吸水率和离子交换容量 |
5.2.4 膜面积电阻 |
5.2.5 膜电位,迁移数和选择透过性 |
5.2.6 氧化稳定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离子交换膜工作机理研究 |
6.1 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模型的建立 |
6.2 实验装置 |
6.2.1 循环伏安装置 |
6.2.2 计时电位装置 |
6.3 循环伏安分析 |
6.3.1 迁移过程研究 |
6.3.2 不同阳离子交换膜的影响 |
6.3.3 扫描速率的影响 |
6.4 计时电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阳离子交换膜在“双膜三室”工艺电解CoCl_2溶液回收钴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不同阳离子交换膜对槽电压的影响 |
7.2.2 不同阳离子交换膜对能耗的影响 |
7.2.3 不同阳离子交换膜对钴产量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
7.2.4 不同阳离子交换膜对Cl~-泄漏率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氧化锆多孔膜和涂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316L不锈钢-ZrO2复合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荆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聚酰亚胺纳米材料:微结构调控、功能化及其锂电池应用研究[D]. 董南希.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Al2O3/PVDF-HFP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辐射制冷性能研究[D]. 杨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快餐用包装纸板的防水防油性能研究[D]. 王飞杰. 江南大学, 2021(01)
- [5]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6]电活性金属膜制备及水处理性能研究[D]. 史咏玄.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蒙脱土改性的锂硫电池隔膜设计及其界面离子调控机理研究[D]. 杨茂.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复合膜法燃煤烟气水分脱除系统应用研究[D]. 程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9]玻璃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性能研究[D]. 王春芳.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10]有机-无机杂化SiO2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与应用研究[D]. 李艳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