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教育任重道远——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发展

西部教育任重道远——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发展

一、西部教育,任重而道远——谈西部开发中教育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莉[1](2020)在《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基于“市场-政府”协作视角》文中指出推进新型西部大开发是解决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基本矛盾的重要突破点,也是实现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70年演变过程,其背后是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刻转型和"政府-市场"关系的深刻演变。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到新世纪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2020年提出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呈现出极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未来西部开发战略将以构建新型"市场-政府"关系为切入点,完善"市场-政府"协作机制,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西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王小宁[2](2019)在《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是人的基本诉求与权利,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公众健康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两大因素。合适的环境规制政策,应该能通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提高环境质量进而有效改善公众健康,因此探索环境规制对公众健康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遵循“文献评述—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公众健康的理论分析—环境规制的现状及问题—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公众健康的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逻辑展开研究,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规制工具视角,基于经济增长的多维度,首先全面评估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继而将经济增长作为促进公众健康的主要路径,揭示环境规制基于经济增长渠道对公众健康的作用机理,并由此得出优化环境规制保障公众健康的路径。具体来说,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从保障公众健康是环境规制的根本目的出发,本文将环境规制概念界定为:环境规制是指政府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保障公众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我国当前环境政策实践来看,环境保护法主要关注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两个目标,保障公众健康虽然列入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尚未真正进入法律制度安排,而学术界主要关注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对环境规制的公众健康效应关注相对薄弱。人类发展的真正目的是长寿且健康的生活,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手段,将保障公众健康作为环境规制的根本目的,更能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和公众健康的理论分析。在梳理环境规制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理论和健康生产函数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和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首先从经济增长数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绿色水平四个经济增长维度,分析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其次分析经济增长的四个维度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最后分析环境规制基于经济增长渠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规制、经济增长和公众健康的实践,以及环境规制基于经济增长渠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及效果,将环境规制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开创、发展、深化和成熟阶段,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环境规制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采用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分别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绿色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与西部地区经济数量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显着正相关,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绿色水平都显着负相关,整体上抑制了经济增长;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显着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数量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抑制经济增长绿色水平,整体上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呈现U型关系;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绿色水平均显着地负相关,整体上抑制了经济增长。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经济增长不同维度的差异化影响证明环境规制基于经济增长渠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存在多重路径,需要分别考察。环境规制影响西部地区公众健康的实证分析。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运用Baron和Kenny的三步法检验了环境规制影响公众健康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就总体效应而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公众健康效应为正但不显着,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显着地改善了西部地区公众健康水平,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显着地降低了西部地区公众健康水平。就中介效应而言,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通过经济增长数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绿色水平这三个中介变量削弱了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公众健康改善效应,但总效应为正,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这个中介变量增强了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公众健康改善效应;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通过经济增长数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绿色水平这四个中介变量削弱了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公众健康效应,且总效应为负。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来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都通过抑制经济增长缓解了公众健康的恶化,不同的是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公众健康净效应为改善效应,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公众健康净效应为恶化效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效果优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判断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处于环境规制演变的第三阶段,公众参与型市场环境规制工具处于第二阶段,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期。这对于下一步如何调整环境规制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公众健康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西部地区改善公众健康水平的政策建议。首先需要优化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来改善公众健康水平,论文提出从深化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地方政府对环境规制政策的执行力度和优化环境管理体制三个方面来优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从完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运行的制度基础和健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执行中的监管体系两个方面优化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从增强西部地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健全西部地区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完善西部地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其次重点从坚持环境规制的健康优先责任、改进经济增长考核指标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方面促进西部地区公众健康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环境规制—经济增长—公众健康”的研究路径分析环境规制的健康效应,并构建以经济增长为中介变量的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公众健康的具体作用机理,是对“环境规制—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传统研究思路的完善,有助于厘清环境规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路径,对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环境—经济—健康”系统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媛也[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宋红团[4](2018)在《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文中认为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迫于周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亟需在具有战略纵深的中西部地区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于是,一场以军工企业建设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成了一大批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核等多个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出一大批支撑国防安全的武器装备,保证了当时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国防安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贡献、社会责任及经验教训的解读;二是对三线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三是对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应对策略的探讨。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回顾了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分析了“备战备荒”、“军转民”、“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历程中的五个阶段。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决策历史背景、形成、实施及特点,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三线军工企业五十多年来的历史贡献,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当代反思。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运用“SWOT”工具,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探讨三线军工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在大量数据印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对整个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面貌进行勾勒,使我们对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深入分析三线军工企业历史特点、现实环境,借鉴先进的理论与模式来丰富实践,系统阐述三线军工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历史贡献、发展经验、正反两方面启示和未来发展战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分析、比较、研究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得失,为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提供系统理论体系和全面路径规划,对助推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有较大的正面价值。三线建设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工体系建设,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反映了我国政治国防、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几十年来的命运变迁。鉴古而知今,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历史及发展演变,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从中提升出相关理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发展两个维度,探索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新形势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卢梦鸽[5](2016)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家疆域呈多样化发展形态,尤其是边境区域的变革日益激烈,云南边境地区也从发展的“末梢”一跃成为开发开放的前沿。作为唯一能协调陆地边疆和海洋边疆战略的省域,云南边境地区一直是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阵地,因而,云南边境教育安全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设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云南边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边境教育安全更是引起人们的深切的关注。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必须推动边境教育安全意识常态化、长期化、现代化,构建维护边境教育安全的多元主体,主动应对边境教育安全危机,增强边境教育安全意识,对外传播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理念,以此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并打造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实现沿边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本研究以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借鉴现有的教育安全研究成果,从三个维度和三个层次对“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云南省瑞丽市的边境教育安全展开个案研究。所谓三个维度,是指从瑞丽边境教育的实然、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及边民积极的认同感的培植等三个维度考察边境教育是否存在威胁。所谓三个层次,指研究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层次展开研究,即客观描述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推行的新形势下,瑞丽边境教育安全现状,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其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路径。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文献的综述、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借助国家发展战略理论分析“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下我国边境教育安全研究的新形势,并以国家安全理论、文化安全理论为基础,探讨并初步提出了边境教育安全研究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夯实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21世纪以来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的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轨迹研究。首先,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云南桥头堡三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以及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然后,重点聚焦“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探查在此新“语境”下,云南边境的新定位以及云南边境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第四部分是“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对云南省瑞丽市产生的影响的宏观研究,对其从边陲走向前沿的整体状况做出评价。第五部分是个案研究。该部分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借助国家发展战略视域与边境教育安全分析框架,对边境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现状展开实地调查。从教育运行状态、教育功能发挥,以及边民对国家、民族文化和教育的认同感的培植等方面研究瑞丽教育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制约因素等。第六部分是基于前文对瑞丽市教育安全的相关研究,提出促进瑞丽教育安全的策略和具体路径。

徐云松[6](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韦伟[7](2013)在《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世纪之交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世纪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美国曾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从19世纪初开始西进运动,走上了拓荒西部、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的道路,通过成功的西部开发,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西部开发的成功,就不可能有现在全面繁荣的美国。在这个开发西部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工具,就西部开发而言,可供指导的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尤其是后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又包括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们分析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中国历代统治者,在国力许可的情况下,都会致力于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巩固。但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始终未能达成美国那样的成就。尤其是到了近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已经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在我国近代与现代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次政府主导下的西部开发的热潮,但都未能促成西部经济持续发展,更未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开发史上,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本文就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进行横向比较,从政府这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分析两国政府的异同点,对于厘清我国西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理性认识,开阔视野,从而走出一条既借鉴西部开发的国际经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大开发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但是政府在各自西部开发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的重视程度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但是两国政府更多的是不同点,这些差异性因素包括政府开发自然资源的不同方式、政府对外政策的差异、开发主体的差异、体制上的区别以及对文化影响的不同。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存在的这些差异对于两国西部开发的路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从美国西部开发史来看,政府在推动西部开发过程中有宝贵的经验,重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政府推出优惠政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其开发过程中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诸如环境问题、基建中的浪费、城镇的盲目建设等,这值得我们参考并引以为鉴。在中国现阶段的西部开发过程中,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助于我们避免重走弯路,对于我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部开发之路将起到促进作用。

周鹏[8](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马玉祥[9](2009)在《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文中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提出的一项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决策,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一项战略部署。早在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就提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

马玉祥[10](2008)在《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文中研究说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提出的一项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决策,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一项战略部署。早在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就提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

二、西部教育,任重而道远——谈西部开发中教育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教育,任重而道远——谈西部开发中教育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基于“市场-政府”协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西部大开发1.0版:工业化初期赶超战略下政府主导的“三线建设”
新中国西部大开发2.0版: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背景下的西部开发战略
新中国西部大开发3.0版: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新型西部开发战略
结论:完善“市场-政府”协作机制,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推动西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1.2.2 经济增长与公众健康的研究
        1.2.3 环境规制与公众健康的研究
        1.2.4 环境规制、经济增长与公众健康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内容安排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环境规制
        2.1.2 经济增长
        2.1.3 公众健康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环境规制的理论基础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健康生产函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和公众健康的机理分析
    3.1 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3.1.1 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说
        3.1.2 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3.2 经济增长影响公众健康的机理分析
        3.2.1 经济增长数量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
        3.2.2 劳动生产率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
        3.2.3 产业结构升级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
        3.2.4 经济增长绿色水平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
    3.3 环境规制影响公众健康的机理分析—基于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
        3.3.1 基于经济增长四个维度的中介效应
        3.3.2 基于经济增长中介效应的总体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政策状况分析
    4.1 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演进历程
        4.1.1 环境规制的起步阶段(1949-1978年)
        4.1.2 环境规制的发展阶段(1979-1999年)
        4.1.3 环境规制的深化阶段(2000-2020年)
    4.2 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度量
        4.2.1 西部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度量
        4.2.2 西部地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度量
        4.2.3 西部地区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度量
    4.3 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地方政府在思想上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
        4.3.2 地方政府在行动上对环境规制政策执行力度不足
        4.3.3 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体制上权责不清
        4.3.4 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工具上重政府、轻市场
        4.3.5 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对公众参与重视不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5.1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现状
        5.1.1 经济增长数量
        5.1.2 劳动生产率
        5.1.3 产业结构升级
        5.1.4 经济增长绿色水平
        5.1.5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综合指数
    5.2 环境规制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5.2.2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公众健康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
    6.1 西部地区公众健康水平
    6.2 环境规制基于经济增长影响公众健康的中介效应实证分析
        6.2.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6.2.2 实证分析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部地区保障公众健康的政策建议
    7.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优化
        7.1.1 深化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7.1.2 强化地方政府对环境规制政策的执行力度
        7.1.3 优化环境管理体制
    7.2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优化
        7.2.1 完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运行的制度基础
        7.2.2 健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执行中的监管体系
    7.3 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优化
        7.3.1 增强西部地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7.3.2 健全西部地区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7.3.3 完善西部地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
    7.4 西部地区保障公众健康水平的其他政策建议
        7.4.1 坚持环境规制的健康优先责任原则
        7.4.2 改进经济增长考核指标
        7.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不足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观点与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4)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1.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的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发展思路
        1.4.2 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
    2.1 企业、军工企业和三线军工企业
        2.1.1 企业的特点与分类
        2.1.2 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2.1.3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特殊性
        2.2.1 独特的地域布局
        2.2.2 以奉献为核心的三线文化
        2.2.3 涉及国防安全的关键行业
        2.2.4 以国家优势资源构成主体
    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
        2.3.1 以“备战备荒”为目标的创建与发展阶段
        2.3.2 以“军转民”为调整改造核心的再创业阶段
        2.3.3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大发展阶段
        2.3.4 以逐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依托的发展新阶段
        2.3.5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三线军工企业生产力
第三章 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
        3.1.1 国际局势
        3.1.2 国内政治局势(备战为主)
        3.1.3 国内经济发展的导向
        3.1.4 工业布局调整
    3.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3.2.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3.2.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部署
        3.2.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
    3.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特点
        3.3.1 以国家安全目标为基础
        3.3.2 以均衡发展战略为目标
        3.3.3 以领导集体对形势的洞察为判断
        3.3.4 以强有力的体制为支撑
第四章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反思
    4.1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
        4.1.1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的界定准则
        4.1.2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
    4.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教训
        4.2.1 三线军工建设的经验
        4.2.2 三线军工建设的教训
    4.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启示
        4.3.1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时代规律
        4.3.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3.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第五章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当代反思
    5.1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5.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发展
        5.1.2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与范围
        5.1.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基本原则
    5.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5.2.1 三线军工企业的政治及国防责任
        5.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
        5.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工业布局及科技经济发展责任
    5.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启示
        5.3.1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
        5.3.2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6.1 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6.1.1 市场经济的含义
        6.1.2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典型特征
        6.1.3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
        6.2.1 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6.2.2 技术和人才优势
        6.2.3 精神和文化优势
    6.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劣势
        6.3.1 地域方面的劣势
        6.3.2 政策机制方面的劣势
        6.3.3 管理方面的劣势
        6.3.4 历史方面的劣势
    6.4 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4.1 国家经济总体布局调整的机遇和挑战
        6.4.2 国家发展经济新举措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6.4.3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第七章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
    7.1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
        7.1.1 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7.1.2 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7.1.3 改革开放利益共享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7.1.4 区域差异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7.2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7.2.1 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
        7.2.2 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思路
        7.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7.3 三线军工企业面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7.3.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7.3.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
        7.3.3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7.3.4 积极探索适应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分类改革
第八章 三线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案例研究—以黎阳公司为例
    8.1 历史沿革
        8.1.1 独立分散的合作机制
        8.1.2 统一的行政指挥机制
        8.1.3 松散的公司制管理机制
        8.1.4 统一的现代化企业机制
    8.2 公司基本状况
        8.2.1 总体人员状况
        8.2.2 产品基本情况
    8.3 公司社会责任发展实践与探索
        8.3.1 利益相关方责任
        8.3.2 地区发展责任
    8.4 未来改革发展探讨
        8.4.1 把握两机重大专项机遇,牢固中小推力的地位
        8.4.2 把握军民融合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
        8.4.3 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机遇,加快梳理非航空产业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边境地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二、边境教育安全的现状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新要求
        三、以瑞丽市为研究个案,有益于促进以该市为代表的边境开放口岸的教育安全
        四、参与导师课题,为本研究提供契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教育安全的相关研究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三、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研究
        四、综合评价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分析框架的初步建构
    第一节 理论依据及核心概念
        一、国家安全理论
        二、文化安全理论
        三、边境教育安全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初步设计
        一、国家发展战略与边境教育安全的相关性分析
        二、构建边境教育安全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的主要国家发展战略演进
    第一节 对云南边境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三个国家发展战略回眸
        一、三大战略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二、三大战略的基本特点
        三、三大战略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下的云南边境发展新契机
        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内涵及意义
        二、云南省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边境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云南省瑞丽市从边陲走向前沿
    第一节 云南省瑞丽市的总体概览
        一、地理风貌与历史沿革
        二、民族人口与文化传统
        三、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
    第二节 云南省瑞丽市从边陲走向前沿
        一、瑞丽市沿边开放的发展历程及优势
        二、瑞丽市沿边开放的发展定位与意义
        三、瑞丽市沿边开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五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云南省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现状研究
    第一节 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现状
        一、教育自身安全性有所提高
        二、边境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功能作用有所增大
        三、边境民众对国家、民族文化、教育的认同度有所提升
    第二节 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边境教育发展滞后于战略实施的需要
        二、边境教育功能的发挥受限阻碍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边民对教育认同的模糊削弱了战略的民意基础
    第三节 影响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边境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且分配失衡,难以保障边境教育自身的安全
        二、边境基础教育供给目标与边民需求脱钩,难以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失,难以营造有利于国家战略实施的教育生态
第六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促进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增强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策略构想
        一、树立前瞻性发展思维,切实将教育优先发展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实施中
        二、坚持目标导向性,促进教育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边境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注重本土化教育实践,保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边境教育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促进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路径选择
        一、中央政府层面:责无旁贷,宏观统筹,多措并举支援边境教育发展
        二、地方政府层面:勇于担当,创新发展,促进边境教育安全
        三、学校自身层面:唤醒发展自觉,传承与超越,落实边境教育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A:资料收集清单
    附录B:访谈提纲
    附录C: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D: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E: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家长)
    附录F: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增补内容)
后记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全文逻辑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2.1.1 区位理论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4.1 制度因素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4.1.3 财税体制改革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4.1.5 法律环境差异
    4.2 经济条件因素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4.3 客观环境因素
        4.3.1 区位因素
        4.3.2 资源禀赋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4.4.3 社会资本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3.1 引言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4.1 引言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7.2 建议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7)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1.3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西部开发的理论探索
    2.1 可持续发展论
    2.2 梯度理论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注释
第三章 中美两国政府主导的西部开发
    3.1 美国政府推动的西进运动
    3.2 西部开发对于美国的意义
    3.3 我国政府主导的西部开发史
    3.4 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西部开发
    3.5 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的发展
    注释
第四章 中美两国政府主导西部开发中共性因素的对比
    4.1 中美西部开发演进历史中政府作用的比较
    4.2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比较
    4.3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人口迁移政策的比较
    注释
第五章 中美两国政府主导西部开发中差异性因素的对比
    5.1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的比较
    5.2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在利用国际环境方面的比较
    5.3 中美西部开发主体的比较
    5.4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体制环境的比较
    5.5 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对文化传统的影响比较
    注释
第六章 结论
    6.1 西部开发的政府思想
    6.2 西部开发政府的经验
    6.3 西部开发政府的经验和教训
    6.4 西部开发史对当代政府的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主要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生态移民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人口迁移定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公平理论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1.2.6 外部性理论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1.1 改善生态环境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3.1.3 消除贫困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2.4 文化效益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3.3.1 政策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3.4 民族文化因素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3.4.5 移民就业困难
        3.4.6 土地资源有限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3.4.9 法律介入不足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西部教育,任重而道远——谈西部开发中教育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基于“市场-政府”协作视角[J]. 王丹莉. 农村金融研究, 2020(07)
  • [2]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D]. 王小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D]. 宋红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5]“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D]. 卢梦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7]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D]. 韦伟. 复旦大学, 2013(02)
  • [8]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9]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J]. 马玉祥. 民族法学评论, 2009(06)
  • [10]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A]. 马玉祥. 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 2008

标签:;  ;  ;  ;  ;  

西部教育任重道远——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