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林木生长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炎[1](2021)在《小黑杨单倍体愈伤悬浮培养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PsnCYCD1;1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倍体植物具有基因组小、基因型纯合、遗传转化容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植物领域基础研究中。植物周期蛋白基因CYCD1;1具有控制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本实验以小黑杨单倍体愈伤为实验材料,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悬浮培养体系,并获得PsnCYCD1;1转基因愈伤,初步探究PsnCYCD1;1对小黑杨单倍体愈伤生长及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小黑杨单倍体细胞系悬浮培养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条件为1.25 mg/L 2,4-D+0.2 mg/L KT。在该条件下培养的细胞系颜色鲜黄,未发生褐化,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单细胞居多,并且细胞活性最好。(2)不同蔗糖浓度(3%、5%、7%)与不同初始接种量(1.3 g、1.5 g、1.7 g)对悬浮培养单倍体细胞的生长有显着影响,5%的蔗糖和1.5 g初始接种量为最适条件。(3)利用最佳悬浮培养体系对单倍体细胞系进行悬浮培养,细胞系鲜重在第18 d达到最大值,为16.28 g,因此单倍体细胞系悬浮培养的周期为18 d。(4)构建pROKⅡ-PsnCYCD1;1植物过表达载体,对单倍体细胞系进行遗传转化。通过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共获得14个转基因单倍体细胞系,其中PsnCYCD1;1-L1、PsnCYCD1;1-L5和PsnCYCD1;1-L7 表达量较高。(5)分析比较转PsnCYCD1;1基因单倍体细胞系与未转化细胞系悬浮培养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转基因单倍体细胞系比非转基因单倍体细胞系生长速度快;经显微观察,转基因细胞小于非转基因细胞,是非转基因细胞的85%。(6)RNA-Seq检测转PsnCYCD1;1基因单倍体细胞系与未转基因单倍体细胞系,显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为8644个。共检测到58个转录因子家族,占比较高的为参与细胞生长发育的MYB和AP2-EREBP。GO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富集于细胞内组分的生物合成。KEGG分析显示其主要富集于RNA转运与核糖体调控等代谢途径。过表达PsnCYCD1;1基因对小黑杨单倍体细胞系的代谢产生了广泛影响,进而参与调控单倍体细胞的生长。(7)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PsnCYCD1;1在小黑杨单倍体细胞系中过表达后,PsnE2F1;1、PsnELP1和PsnH4基因表达量均上升。PsnE2F1;1在PsnCYC1;1-L7中上调表达量最高,达到3倍以上。
轩安然[2](2020)在《毛白杨细胞分裂素转录调控通路基因的鉴定及其遗传效应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变化与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木材产量与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现代林木遗传改良工作在林业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当前,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木材品质与改良繁殖效率等重要性状。细胞分裂素作为世界上公认的六大植物激素之一,在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广谱性的调控作用。在林木中,细胞分裂素可以影响树木根和茎的生长、维管形成层的发育及叶片衰老等过程,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还未被探索和揭示。因此,探究细胞分裂素代谢的调控机制,揭示其对林木生长和木材品质的遗传调控作用,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论文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种质资源群体为材料,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LS/MS-MS技术系统分析了植物激素代谢物在群体中的遗传变异规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系统阐明了毛白杨响应细胞分裂素的生理、光合及分子水平变异模式。进一步在毛白杨全基因组中鉴定细胞分裂素通路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参与通路调控的转录因子。利用多组学手段构建细胞分裂素代谢通路调控网络,解析细胞分裂素合成代谢通路相关基因响应植物激素的遗传调控作用。最后利用联合遗传学解析候选基因等位变异对毛白杨生长和木材品质的遗传效应,同时揭示了等位特异性表达(Allele-specific expression,ASE)中显性效应的内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 以毛白杨种质资源群体中435株个体为材料,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方法进行植物激素相关代谢物的群体遗传变异分析。共检测到15种植物激素类代谢物,包括吲哚-3-羧酸、激动素9-核糖苷、反式玉米素N-葡萄糖苷、反式玉米素O-葡萄糖苷、吲哚-3-乙酸、N6-异戊烯腺嘌呤、反式玉米素、顺式玉米素、二氢茉莉酸、1-萘乙酸、水杨酰己糖苷、茉莉酸、水杨酸、赤霉素A3与茉莉酸-异亮氨酸。通过变异系数分析与遗传力估算,表明这些代谢物主要受遗传控制,尤其是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代谢。皮尔森相关性检验显示细胞分裂素与多种代谢物之间存在潜在的互作关系。2. 以一年生毛白杨无性系植株为材料,进行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处理试验,测定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生理指标和光合指标参数。结果显示,当在6-BA处理24 h之内,毛白杨的总蛋白含量、蔗糖磷酸合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均发生显着变化,其中当6-BA处理后6 h时,毛白杨的生理变化最为显着,处理后28天,6-BA可以显着降低毛白杨的Pn、Gs和Tr。结果表明外源细胞分裂素可显着影响毛白杨的生理与光合性状。3. 利用RNA-seq技术检测到响应6-BA差异表达的501个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响应基因与催化和代谢过程相关。在毛白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到6,283个lnc RNA,这些lnc RNA表现出比编码蛋白的m RN A长度较短、表达量较低。其中,共发现响应6-BA的262个lnc RNA,靶基因预测发现210个潜在的顺式靶基因和214个潜在的反式靶基因。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lnc RNA的潜在靶基因可能参与多种代谢水解与氧化还原过程。利用small-RNA测序技术进行24nt siRNA检测,结果表明,在6-BA处理下,24nt siRNAs的多样性和丰度急剧下降。共发现响应6-BA的15,793个24nt siRNA clusters,其绝大部分存在于基因间隔区。在此基础上,利用了RNA-seq进行了等位不平衡位点的鉴定和筛选,共检测到响应6-BA的102,819个位点发生了等位不平衡表达水平变异,并且多存在与基因外显子区。利用高通量甲基化测序技术检测到响应6-BA变化的566个差异甲基化区域(英文全称,DMR)。通过对DMR区域内的基因组元件进行表达水平分析及ASE水平分析,解析了DNA甲基化对基因组元件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发现在6-BA处理下,蛋白编码基因等位差异性表达的程度减小。而lnc RNAs基因在6-BA作用下等位差异性表达调控则趋于不平衡,即等位差异性程度增大。4. 依据公共数据库中已知信息,在毛白杨基因组中鉴定到69个细胞分裂素通路基因及其相关的121个转录因子。构建由细胞分裂素响应基因、细胞分裂素通路基因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组成的候选基因集。对其在6-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86.78%的候选基因响应6-BA处理,表明其在细胞分裂素合成、代谢及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毛白杨群体重测序数据,在569个基因内共检测到37,916个常见SNPs(MAF≥0.05,missing≤20%),核苷酸多态性与连锁不平衡水平较低,且在长度为735bp距离内,r2衰退至0.2以下,表明基于候选基因的关联作图是可行的。5. 利用多组学手段在569个候选基因内检测到37,916个变异位点、271个基因的表达量,以及15种植物激素代谢物含量,并进行了代谢组关联分析、eQTL分析和共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发现调控4种代谢物的954个SNPs,2,634,581个eQTL位点,以及122组代谢物含量与基因表达量显着相关。基于关联分析和eQTL分析共同检测到的SNP位点构建了毛白杨叶片中代谢物-基因表达水平-遗传位点的三维互作关系,其中包含2种代谢物、146个SNPs和10个基因。对调控两种代谢物的主效SNPs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Pto WRKY42基因上的主效位点G547_115作为trans-eQTL调控了Pto UGT76C1的表达且影响了反式玉米素氮葡萄糖苷(ZNG)含量,Pto UGT76C1编码蛋白可催化反式玉米素的降解为反式玉米素氮葡萄糖苷,影响了内源细胞分裂素的代谢过程。此外,Pto WRKY49基因上存在主效位点G501_5,可作为trans-eQTL调控突触融合蛋白编码基因Pto SYP121的表达且影响了吲哚-3-羧酸(ICA)含量,该基因在ICA的作用下可促进淀粉水解生成胼胝体,从而抵抗腐殖性病菌的侵染,在植物抗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6. 利用联合遗传学策略解析了569个候选基因遗传变异对毛白杨生长与木材品质的遗传效应,共检测定到152个SNPs,与7个生长和木材品质性状(DBH、V、HEC、HC、AC、LC、FW)组成了182对关联(P<2.62E-5)。其中24个SNPs表现出显着的显性效应(d/a>2)。利用ASE分析解析显性效应机制,发现受siRNA_cluster_32657调控的DMR_Chr02_24663250发生半甲基化,介导TCONS_00053467-MIK2同源基因的等位差异性表达,在TCONS_00053467对胸径和材积的显性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杰[3](2020)在《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优化》文中认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分布面积最广、重要的针叶造林树种之一,其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速生丰产,在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尾松良种苗木缺乏,种子园种子产量低,且扦插无性繁殖具有年龄效应,这严重阻碍了马尾松良种的扩繁应用。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具有高效、稳定、周期短等优势,可实现马尾松良种苗木的大规模快速繁殖。目前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快繁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其胚性细胞团诱导率低,增殖培养中胚性保持困难,胚状体成熟分化困难瓶颈等制约着马尾松体胚发生快繁体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采集马尾松未成熟合子胚,开展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及增殖体系优化研究,并探讨促进胚状体成熟分化发生的条件,为优化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提供技术支撑。结果如下:1.马尾松胚性细胞团的诱导针对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率低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外植体材料的选择(基因型,合子胚发育阶段)以及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的调整成功提高了胚性细胞团诱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选择未成熟合子胚的2-4阶段是最适宜胚性细胞团诱导的“窗口期”;同期采种的不同家系其诱导率有显着地差异,既可能有基因型的影响,也有可能有合子胚发育不同步的影响;2018年筛选出2个诱导敏感的基因型,其平均诱导率均高于15%,2019年筛选出3个诱导敏感的家系,其最高诱导率均在20%以上;通过调整诱导培养基中碳源C、氮源N浓度及水平,对提高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率有促进作用,如在所研究的4个家系(K1,K2,K3,K4)中,K1家系在蔗糖(30g/L)处理中获得了最高诱导率,达到40%,而K3家系在葡萄糖(30g/L)处理中获得其最高诱导率(22%),表现出家系基因型和碳源类型与浓度的交互作用影响;适当提高培养基的硝态氮(NO3-)浓度对马尾松胚性细胞团的诱导有一定地促进作用,3/2LP的硝态氮浓度处理获得了较高的诱导率(15.48%),高于原LP处理下的诱导率(9.19%),适当降低铵态氮(NH4+)的浓度水平,对胚性细胞团的诱导有利,且氨硝比(NH4+/NO3-)的范围在0.2~0.4时其平均诱导率为14.23%,均高于其它处理组。2.胚性细胞团的胚性保持与稳定增殖为探讨胚性细胞团增殖稳定性问题,开展了调节胚性细胞团增殖培养的环境温度的研究,发现,适当降低胚性细胞团培养的环境温度,能一定程度地减缓胚性细胞团增殖过程中的老化进程,并可在较长的一个增殖培养时期内继续保持稳定增殖的胚性状态,这为在增殖过程中维持和保持胚性细胞团的胚性状态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途径。研究发现,培养环境温度分别设置低(5℃,10℃,15℃)、中(23℃)、高(28℃)的实验处理时,发现15℃的环境温度对胚性稳定保持有利,而28℃的培养环境将加速胚性细胞团的老化过程,对其胚性保持不利。培养基的液态、固态等不同增殖培养方式对胚性细胞团的增殖有显着的影响。与固态培养方式(对照)比较,悬浮和液态-固态的增殖培养方式均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其中悬浮培养方式下的增殖系数约为固体培养下的2倍,在液-固培养方式下,随着悬浮天数的延长(3d,4d,5d,6d),转入固体培养基后的胚性细胞团增殖系数逐渐升高,悬浮6d后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其增殖系数高达13.53,显着高于固体培养方式(5.43),且悬浮处理时,增殖细胞团的极性结构发育,有利于胚性保持。3.体细胞胚的分化与成熟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状态的马尾松增殖胚性细胞团成熟分化实验的研究表明,成熟分化过程中,对胚性细胞团外表形态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粘性、凝脂状,且表面有明显突起,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有大量发育到早期体细胞胚的胚性细胞团,在ABA激素的成熟分化培养基上,可分化出成型的体细胞胚。胚性细胞团一旦已达到成熟分化的状态,继续增殖培养将使已获得胚性发育的细胞团迅速衰老、褐化,失去分化潜能。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殖继代3代之后,要随时密切关注胚性细胞团的发展状态,及时转入成熟培养基中进行成熟培养,促使胚状体成熟分化顺利完成。4.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与增殖阶段细胞学观察实验中对诱导过程中出现的胚性与非胚性细胞团进行了鉴别,发现正常的胚性细胞团表现为白色,蓬松,表明有明显突起,内部存在明显ESM结构;同时在增殖过程中发现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胚性细胞团的胚性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继代培养3代时胚性细胞团胚性质量最佳,表现为具有较多数量的极性结构发育明显的早期体细胞胚,而继代培养4代后胚性细胞团逐渐老化,转化为淡黄色颗粒状细胞团,失去极性结构,这种老化的胚性细胞团对成熟分化培养不利。
吴焦焦[4](2020)在《黄栌生长和叶片呈色对氮磷钾配施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黄栌(Cotinus coggygria)作为三峡库区长江两岸重要的观赏灌木,其生长状况和叶片呈色质量直接影响到观赏效果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研究黄栌施肥技术,对于培育黄栌观赏林,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以4年生黄栌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氮肥(N 0,5,10 g/kg)、磷肥(P 0,12.5,25 g/kg)和钾肥(K 5,10,15 g/kg)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设置10个处理(Tn),测定不同配施下黄栌生长(包括株高、地径、株高与地径的比值、叶长、叶宽、叶片长宽比和叶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包括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以及叶片呈色的相关指标(包括叶色参数、叶片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叶片pH值),分析氮磷钾与黄栌生长、叶片呈色的关系,探寻黄栌生长和叶片呈色的主控营养因子,找出本试验范围内最适配方,以期为黄栌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对解决黄栌长势差和叶片颜色暗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磷钾配施能显着提高黄栌的株高和地径,减小株高与地径的比值,增加叶长、叶宽和叶面积,促进黄栌生长。各处理增长量情况如下:株高的总增长量范围在38.00±4.09 cm~68.67±4.51 cm,其中,T3(N1P3K3)和T9(N3P3K2)的株高总增长量显着高于对照(P<0.05);地径总增长量幅度在0.47±0.06 cm~1.17±0.24 cm,除T5(N2P2K3)、T7(N3P1K3)外,其余处理与对照差异均显着(P<0.05);株高与地径的比值总增长量幅度在246.99±21.84~357.99±31.02,施肥能显着减小黄栌株高与地径的比值(P<0.05)。叶长总增长量范围在49.04±5.65 mm~88.77±8.65 mm,7月—9月的叶长增长量最大,T6(N2P3K1)和T7显着高于对照(P<0.05);叶宽总增长量范围在15.32±1.26 mm~44.87±3.57 mm,施肥的处理在3月—5月的叶宽增长量最大,T9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叶面积总增长量幅度在2275.77±109.3 mm2~4623.22±215.37 mm2,在3月—5月的叶面积增长量最大,且所有施肥处理的叶面积增长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肥料对黄栌生长的贡献率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和钾是影响株高、叶面积的主要因素,而磷是影响地径的主要因素。(2)氮磷钾配施能显着提高黄栌叶片的光合能力。1)2018年8月中旬测量黄栌叶片的光合作用,结果显示,各处理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分别在9:00左右和13:00左右出现了峰值,除T2(N1P2K2)外,其余各处理的Pn日平均值显着高于对照(P<0.05);T9的Gs日平均值最高,显着高于对照(P<0.05)。蒸腾速率(Tr)在11点左右出现了峰值,T5、T6和T9的Tr日平均值显着高于对照(P<0.05)。各处理光能利用效率(LUE)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所有施肥处理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2)除T2和T4(N2P1K2)外,其余处理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着低于对照(P<0.05),其中,T4、T7和T9降低的值最大;除T1(N1P1K1)、T2和T7外,其余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其中,T5、T6和T9最高;T3、T8(N3P2K1)和T9的光饱和点(LSP)显着高于对照(P<0.05);除T1外,其余处理的光补偿点(LCP)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其中,T2、T6和T9最高;T2、T5和T9的暗呼吸速率(Rd)显着高于对照(P<0.05)。肥料对叶片光合作用的贡献率大小为磷肥>氮肥>钾肥,其中,磷对光合色素的影响大,且光合色素与Pn、Pnmax和LSP正相关程度大。氮、钾对LUE的影响大,同时,LUE与LCP、Tr和Gs正相关程度大。(3)氮磷钾配施能显着改善黄栌叶片的呈色效果。在2018年5月10日(生长初期),8月10日(生长旺盛期),11月5日(变色初期),11月20日(变色中期),12月5日(变色末期)采样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各处理叶色参数L*在生长旺盛期最低,a*值随时间逐渐上升,其中变色中期至变色末期上升趋势增大,变色末期达最高值,b*值在变色初期最低,之后逐渐上升。T1、T2和T3的彩度C*值各时期总平均值显着高于对照(p<0.05)。各处理叶片呈色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如下:叶绿素总量(Chls)范围在0.05±0.00 mg/g~4.71±0.38 mg/g,在生长旺盛期含量最高,其中,T6、T7、T8和T9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类胡萝卜素(Car)总含量范围在0.45±0.07mg/g~5.32±0.19 mg/g,在生长旺盛期达最高值,T7、T8和T9显着高于对照(P<0.05),变色初期含量最低,进入变色期后,所有施肥处理与对照差异均不显着(P>0.05)。花青苷总含量(Ant)范围在1.81±0.46 U~157.20±13.71 U,在变色末期时达到最大值,T5、T6和T9显着高于对照(P<0.05)。可溶性蛋白(SP)含量在变色末期相对较低,T6、T7、T8和T9显着高于对照(P<0.05);可溶性糖(SS)含量在生长旺盛期最高,T4和T7显着高于对照(P<0.05),在变色中期和变色末期相对较低,变色中期T4显着高于对照(P<0.05),变色末期除T1外其余处理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变色末期活性最高,除T1外,其余处理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叶片pH值在生长初期相对较低,在变色初期最高,T3和T8显着高于T10(P<0.05)。肥料对叶片呈色的贡献率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和钾是影响Chls和Car的主要因素,而磷是影响Ant的主要因素。Ant是黄栌叶片呈现红色的关键因子,且与PAL活性呈正相关,与SP和SS呈负相关。综上所述,合理的氮磷钾配施既能促进黄栌生长又可以提高叶片呈色质量,对二者的贡献率表现为氮>磷>钾,花青苷(Ant)是黄栌叶片呈现红色的关键因素,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AL)、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对花青苷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根据隶属函数值可知,本试验范围内,T8(N 15 g/株、P 12.5 g/株、K 5 g/株)、T9(N 15 g/株、P 25 g/株、K 10 g/株)是促进黄栌植株生长和提高叶片呈色质量的最佳施肥配方。因此,可通过氮磷钾配施解决黄栌长势差和叶片颜色暗淡的问题,进而提升黄栌叶片的观赏价值。
乔虹[5](2019)在《大果榉硬枝扦插及生长调节剂对扦插苗抗寒性的影响》文中提出大果榉(Zelkova sinica)为山西省珍稀乡土树种,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开展大果榉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和当年生扦插苗抗寒性研究,对扩大大果榉苗木生产规模,扩大栽培面积和分布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大果榉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插穗生根率与生根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插穗贮存方式、基质种类和配比、ABT-1浓度及浸泡时间对硬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电导率与丙二醛等抗寒参数,综合分析了外源生长调节剂对当年生扦插苗的抗寒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插穗贮存方式对大果榉硬枝扦插生根率有显着影响。地窖沙藏和自然越冬的大果榉插穗的扦插生根率,显着高于冰箱冷藏插穗。其中地窖沙藏插穗的扦插生根率最高,为83.33%,其最长根长和生根数均优于自然越冬与冰箱冷藏插穗,地窖沙藏为大果榉硬枝插穗的最佳贮存方式;(2)基质种类和配比对扦插生根率有显着影响。草炭与珍珠岩体积比为1:1分层扦插生根率最高,达91.67%,显着高于粗砂与珍珠岩体积比为1:1混合、草炭与珍珠岩体积比为1:1混合、粗砂、草炭和珍珠岩体积比为5:3:2混合以及粗砂与珍珠岩体积比为1:1分层,其各项生根指标均优于其他基质,扦插效果最好;(3)ABT-1浓度及浸泡时间处理对扦插生根率有显着影响。200mg·L-1ABT-1浸泡4h生根率最高,为95%,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其最长根长和生根数均优于其他处理方式,200mg·L-1ABT-1浸泡4h扦插效果最好;(4)不同浓度Ca Cl2、ABA和PP333对大果榉扦插苗叶片的抗寒生理参数有显着影响,其中20mmol·L-1Ca Cl2与其他处理相比,显着提高了大果榉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5)不同浓度Ca Cl2、ABA和PP333对大果榉扦插苗枝条冻害程度有显着影响。其中20mmol·L-1Ca Cl2与其他处理相比,受冻害等级最低,抗寒性最强。并且大果榉枝条受冻程度与扦插苗叶片的抗寒生理参数呈极显着相关;(6)结合田间冻害等级调查和4个抗寒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出各处理抗寒性强弱依次为Ca Cl220mmol·L-1>Ca Cl225mmol·L-1>ABA 40mg·L-1>ABA 20mg·L-1>PP3330.15%>PP3330.1%>CK。
王丽云,刘小金,徐大平,陈传松,聂国树,向斌[6](2019)在《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调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比例可以相互转换。在林木生产实践中常需根据不同的经营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或方法,调控二者之间的相对比例,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文中综述了影响二者相互转换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机制,系统总结了水肥管理、生长调节剂应用和其他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控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加快实现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参考。
郭媛[7](2019)在《南京椴优株选择及组培育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是集观赏、绿化、材用、药用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但至今未选育优良品种。本研究连续3年对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和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南京椴天然林中选择优良单株,决选出了观赏及绿化价值高的优株,为选育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品种奠定基础。论文首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南京椴观赏特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为进一步进行良种选育,提供优良单株无性系区域化材料,本研究探讨了以南京椴优良单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南京椴快速繁殖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宿州市以南京椴为优势种的天然林踏查基础上,初选出30株优良单株;结合树体生长量、抗病虫害性、生理指标、形质指标等主要因素,复选出8株优良单株;对复选树种物候期观察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景观效果应用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即逐株对其冠幅、树高、胸径、树姿、枝下高、枝叶浓密度、叶色等性状进行逐级打分,并按照选育目标对各性状进行权重计算,将各指标分数和权重的乘积相加。综合得分高者入选,决选出优良单株3株分别为N11、N21、N26,其特点分别为观干形、绿化、观叶树种。2.为优良品种的区域化试验做准备,探索南京椴组培育苗技术。以南京椴优良单株的带芽茎段,从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取样时间、不同培养基类型、培养基不同pH值等条件下对愈伤进行诱导,探索南京椴带芽茎段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方式为60 s 75%酒精+8 min 0.1%HgC12,可使污染率降低到16.67%,存活率达到64.44%;最佳取样时间为4月,此时外植体污染率最低为8.3%,其存活率可达到80%;最佳培养基类型为MS培养基;pH 5.8为最佳pH值:最适宜诱导南京椴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1 mg/L+KT0.05 mg/L(pH 5.8)诱导分化率为83.33%;最佳芽增殖及继代培养基为MS+0.3 mg/L6-BA+0.03mg/LIBA+0.5 mg/LGA3,其增殖系数可达 5.3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MS+6-BA 0.1 mg/L+IBA1.0 mg/L+5.0 g/LAC,一个月后生根率达 56.5%;生根苗驯化后移栽珍珠岩:蛭石:营养土=1:1:2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55%。
张炎[8](2019)在《木麻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构建和转基因研究》文中认为木麻黄(Casuarina)是优良的沿海防护林树种。其中Casuarina equisetifolia(属于短枝木麻黄的一种)的基因组最近测序完成,使得木麻黄具有了成为耐盐模式树种的潜力,也亟需开发其转基因体系为分子研究服务。然而现有的转基因体系仅限于轮生木麻黄、细枝木麻黄、粗枝木麻黄,且其方法均不适用于Casuarina equisetifolia。本研究使用测序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的幼嫩枝条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快速、高效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木麻黄遗传转化条件。同时,我们对CRISPR/Cas9系统sgRNA序列单碱基错配进行了分析,为将来敲除测序木麻黄基因时sgRNA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木麻黄幼嫩枝条愈伤组织再生体系:(1)两步法暗培养诱导愈伤组织,首先在1/2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NAA和0.1 mg·L-1 TDZ诱导愈伤组织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9.33%;再在1/2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 mg·L-1 6-BA和0.1 mg·L-1 TDZ增殖愈伤组织10-15 d,愈伤组织增殖率为100%;(2)在1/2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 mg·L-1 6-BA、光照培养,诱导增殖后的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待不定芽伸长至1 cm左右时进行生根;(3)在1/2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04 mg·L-1 IAA和0.02 mg·L-1 IBA、光照培养,诱导不定芽生根,生根率为83.25%。2、木麻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木麻黄的幼嫩枝条为受体材料,使用不同的农杆菌菌株将gus基因转入受体中,对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的使用浓度、受体对潮霉素和卡那霉素的敏感性进行了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C58C1为转化菌株,共培养两天转化效率较高;(2)在潮霉素抗性筛选体系中,使用20 mg·L-1 As和5 mg·L-1 Hyg进行转化筛选,经过gus基因组织染色发现,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0%,抗性不芽诱导率可达91.3%;(3)在卡那霉素抗性筛选体系中,初步确定15 mg·L-1 As和60 mg·L-1 Kan进行转化筛选,可获到较高的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6.58%。3、CRISPR/Cas9系统基因敲除的sgRNA保守区分析:CRISPR/Cas9在20个碱基(从PAM的远端开始计算)上不匹配仍然可能导致水稻基因的高频编辑。
王玥琳[9](2019)在《不同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又名海南黄花梨,是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黄檀属植物,其心材是极珍贵红木,同时具重要的药用价值。作为我国海南特有珍贵树种,降香黄檀高效培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人工培育过程中,由于其轮伐期长,人工培育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短期效益不显着,致使优质心材生产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展不同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生长、生理代谢和心材形成的研究,对于促进林木的快速生长和提高心材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针对人工林培育研究的发展和降香黄檀种植产业发展的需求,本研究开展大苗移植、中幼林修枝、中幼林施钾肥和树干注射乙烯利4个试验,较系统地研究降香黄檀在不同培育措施下的生长、生理代谢状况和心材形成特性,以期为降香黄檀高效培育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修枝处理对降香黄檀1年内的胸径、树高、材积的增长均无显着影响。轻度修枝(D)和重度修枝(H)均提高了降香黄檀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D、H处理Pnmax分别比CK升高了28.3%、8.18%。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但轻度修枝(D)和重度修枝(H)均较对照增加。处理1年后,重度修枝(H)光合色素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和轻度修枝。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枝处理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均有所降低,但轻度修枝(D)和重度修枝(H)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均高于对照。修枝处理对心材的基本密度、生材密度、绝对含水率、相对含水率均无显着影响,但是重度修枝(H)的心材比例显着高于对照和轻度修枝,分别提升了1.59倍和1.24倍。相关分析表明,修枝后降香黄檀的抗胁迫反应强度和心材比例呈显着正相关关系。(2)与对照相比,断根不移和去半冠不移对降香黄檀的生长无显着影响;而去半冠移植和全冠移植对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断根不移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比去半冠不移、全冠移植、对照、去半冠移植升高了19.25%、34.79%、40.88%、219.86%,去半冠不移处理的光饱和点最高,为2371.429μmol·m-2·s-1,断根不移、去半冠不移处理的光合色素含量均高于CK。移植各处理间比叶面积(SLA)差异明显,大小顺序为,断根不移>去半冠不移>去半冠移植>CK>全冠移植,最大值分别比其他各处理升高了16.20%、22.39%、34.90%、150.64%。处理前期,去半冠移植和全冠移植的生长素(IA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到后期均低于对照,但其后期的脱落酸(ABA)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处理初期,保护性酶、PAL活性以全冠移植>断根不移>去半冠不移>去半冠移植>对照为顺序依次降低,MDA含量以对照>去半冠移植>去半冠不移>断根不移>全冠移植各处理为顺序依次减少。处理1年后,各处理SOD、PAL活性均明显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移植各处理间心材的基本材性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各处理的抗胁迫反应强度与心材比例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降香黄檀人工培育过程中,可选择断根不移、去半冠移植措施促进降香黄檀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增加对光合物质的积累。(3)施钾肥促进降香黄檀的生长,K1(1000 g钾肥·株-1)、K2(2000 g钾肥·株-1)的胸径增长量(ΔD)分别比CK增加了14.11%和17.78%,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K1、K2处理的树高增长量(ΔH)比CK提高了23.32%和68.58%。材积增长量(ΔV)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K2较CK提高了1.03倍。K2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最大,较CK上升了132.35%。光合色素含量、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表现出随钾肥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K1、K2叶片全氮(N)、全钾(K)含量均与对照存在显着差异,全磷(P)含量在各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N、K含量均表现出随钾肥增加而增加的趋势,K1、K2钾素含量较CK升高了18.54%和24.68%。施钾增加了降香黄檀ZR、IAA的含量。钾肥对心材的基本材性各指标均无显着影响;心材的出油率与钾肥用量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与对照相比,施钾处理精油成分与之基本一致,大部分组分物质的含量差异也较小;K1、K2处理橙花叔醇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高,K1、K2的增幅分别为10.62%和6.20%。由此可见,2000 g·株-1的钾肥施用可有效提高降香黄檀的生长水平。(4)在3个乙烯利处理中E0.1%、E0.5%处理胸径增长量(ΔD)均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8.97%、6.07%;E2.5%的树高增长量(ΔH)和材积增长量(ΔV)均较对照低,分别减少了67.39%和59.33%。E0.1%、E0.5%处理对降香黄檀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的增加。随着乙烯用量的增加叶干重、叶面积、比叶面积(SLA)均呈下降趋势,SLA表现的大小顺序为E0.1%>E0.5%>CK>E2.5%,E0.1%、E0.5%比CK升高了23.29%和11.34%,E2.5%比CK减少了9.81%;WUE与乙烯利浓度的增加呈正相关。ABA含量在处理初期与乙烯利浓度的增加呈正相关,后期E0.5%处理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E0.5%保护性酶、PAL活性均较其他各处理有所增加。乙烯利处理后心材的生材密度的差异明显,E0.5%处理最高为1.036 g·cm-3,比CK显着增加了7.4%;E2.5%处理的绝对含水率和相对含水率均最高;心材形成率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E2.5%达到100%。乙烯处理出油率范围为1.484%~2.23%,均高于对照,并随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对照处理的橙花叔醇相对含量最高,各处理顺序依次为:CK>E0.1%>E2.5%>E0.5%。乙烯利处理甜没药萜醇A含量均大于CK,含量最高的为E2.5%处理(1.124%),比CK提高了36.59%。α-金合欢烯和紫檀素均为E0.1%处理含量最高,而E2.5%含量最低。整体而言,乙烯利处理边材和心材的主要成分和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促进心材形成的效果较好。相关分析表明,乙烯各处理抗胁迫反应强度与心材比例及心材出油率呈显着正相关。因此,注射2.5%乙烯利100ml·株-1对加快降香黄檀心材形成有显着作用。
毛金梅[10](2019)在《Si元素提高蒿柳对重金属Pb2+耐性的生理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持续性及它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铅(Lead,Pb)元素因熔点低、易加工,是环境中普遍存在且危害性较强的重金属之一。如何控制和有效治理土壤Pb2+污染是目前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Pb2+污染治理成本高、工作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外源调节剂和植物修复的联合使用因成本低廉、简单易行且绿色环保,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硅酸盐作为一种治理污染土壤的外源调节剂,多用于水稻、大麦等大田作物和草本植物,但在林木上的应用较少。林木中因蒿柳(Salix viminalis)生长迅速、生物量大、积累重金属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地区的植物修复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因此,为研究林木中重金属污染治理,本研究以蒿柳为材料,采用先进行Pb2+胁迫后硅(Silicon,Si)元素处理以及先Si元素培养后Pb2+胁迫两种试验设计,通过研究Si元素调控Pb2+胁迫下蒿柳的生理生化反应及Pb2+累积规律,明确Si元素与蒿柳Pb2+抗性的相关性,揭示Si元素对重金属Pb2+生物有效性的调控机制,为Si元素在重金属污染地区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有:1.0-3.6 mmol·L-1Pb2+胁迫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b2+浓度的增加,蒿柳株高、地径相对生长率、生物量以及各项根系生长参数显着下降;叶、根部电导率、O2·-产生速率和根部MDA含量增加,POD、CAT、APX酶活性降低,非气孔因素导致蒿柳净光合速率(Pn)减少;以上表明:Pb2+引起了蒿柳膜脂过氧化,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能力,限制了蒿柳生长。通过分离并测定蒿柳亚细胞组分的Pb2+得出:Pb2+主要分布在F1细胞壁组分和F4以液泡为主的可溶性组分。随着Pb2+浓度增加,Pb2+在蒿柳体内细胞壁组分增多,根部增幅最大。此外,Pb2+胁迫下,蒿柳叶部K+和Ca2+浓度降低,根部K+浓度升高(P<0.05)。2.通过研究0、1.5和5 mmol·L-1Si浓度下蒿柳生长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施Si显着增大了蒿柳叶部的Si分布比例,提高了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率、生物量以及根冠比。Si增大了蒿柳叶片POD、CAT和APX酶活性和气体交换参数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Si处理下,蒿柳叶部K+、Ca2+、Mg2+含量显着增加。表明Si元素提高了蒿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能力,促进了生长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3.先Pb2+胁迫后施Si处理,1.5 mmol·L-1Si显着降低了蒿柳叶、茎部Pb2+转运系数,增大了根部Pb2+含量和总Pb2+含量,表明Si元素限制了Pb2+向地上部的转移。通过分析Pb2+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得出,施Si降低了Pb2+在F2和F3的组分,促进Pb2+向F4和F1组分转移,提高了细胞壁对Pb2+的结合能力和液泡区隔化。从Pb2+的化学形态变化可知,Si元素降低了蒿柳体内活性较强的乙醇、去离子水提取态Pb2+的比例,增大了活性较弱的氯化钠、盐酸和醋酸提取态比例,减少了Pb2+的移动。Pb2+胁迫后施Si,Si元素降低了MDA含量、电导率及O2·-产生速率,升高了蒿柳叶片POD、SOD、CAT和APX酶活性,其中CAT和APX酶活性增幅较大,表明Si元素可缓解蒿柳膜脂过氧化,提高蒿柳抗氧化酶活性。4.先Si培养后进行Pb2+胁迫处理,1.5 mmol·L-1Si增大了蒿柳株高、地径相对生长率及生物量,减少了Pb2+胁迫下蒿柳体内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Si元素明显增强了蒿柳叶片POD、SOD、CAT和APX酶活性,增大了叶绿素b(chlb)含量;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非化学淬灭(NPQ)分别增加了66.67%、25.53%。以上表明,Si元素减轻了Pb2+胁迫下蒿柳膜脂过氧化、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化学活性,从而增强了蒿柳抗性,促进了蒿柳生长。5.通过对22个试验测试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指标权重。结果显示叶绿素等光合指标贡献率较高,其次为株高等生长指标。表明在缓解重金属胁迫研究中,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光合指标,生长指标、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指标进行测定;在提高植物抗性研究中,选取光合和光化学效率指标和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综上所述,Si元素提高蒿柳对重金属Pb2+耐性,通过限制Pb2+向蒿柳地上部转移,增强细胞壁与Pb2+结合能力和液泡区隔化、影响Pb2+化学形态以及调控蒿柳生理代谢等综合措施减轻了蒿柳Pb2+伤害。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林木生长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林木生长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小黑杨单倍体愈伤悬浮培养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PsnCYCD1;1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单倍体研究进展 |
1.2.1 花药培养途径 |
1.2.2 远缘杂交途径 |
1.2.3 单倍体诱导系诱导途径 |
1.3 林木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4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研究进展 |
1.4.1 细胞悬浮培养概念和特点 |
1.4.2 细胞悬浮培养在林木中的应用 |
1.5 植物D类周期蛋白研究进展 |
1.6 RNA-Seq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
1.6.1 RNA-Seq测序技术简介 |
1.6.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图 |
2 小黑杨单倍体细胞系的悬浮培养与倍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1.4 常规药品及培养基配制 |
2.1.5 药品配制 |
2.1.6 悬浮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设计 |
2.1.7 悬浮培养条件正交设计试验 |
2.1.8 悬浮单倍体细胞系生长曲线的绘制 |
2.1.9 流式细胞术倍性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倍体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
2.2.2 蔗糖浓度对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
2.2.3 接种量对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
2.2.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2.5 单倍体细胞系生长曲线绘制 |
2.2.6 流式细胞术倍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CYCD1;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小黑杨单倍体遗传转化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菌株与载体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仪器设备 |
3.1.5 常规药品及培养基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2 小黑杨PsnCYCD1;1基因克隆 |
3.2.3 小黑杨pROKⅡ-PsnCYCD1;1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4 单倍体细胞系遗传转化 |
3.2.5 抗性单倍体细胞系DNA检测 |
3.2.6 抗性愈伤组织在RNA水平上的检测 |
3.2.7 单倍体细胞差异比较 |
3.2.8 转基因单倍体细胞系生长曲线绘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ROKⅡ-PsnCYCD1;1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
3.3.2 转基因单倍体愈伤组织获得与检测 |
3.3.3 细胞大小比较 |
3.3.4 转基因细胞系生长量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验耗材及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小黑杨转基因愈伤组织RNA的提取 |
4.2.2 转录组测序试验 |
4.2.3 PsnCYCD1;1下游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4 荧光定量PCR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的筛选、比对和质控 |
4.3.2 转录因子分析 |
4.3.3 差异表达基因数量统计 |
4.3.4 差异基因GO功能分类和富集分析 |
4.3.5 差异基因KEGG分类和富集分析 |
4.3.6 qRT-PCR验证 |
4.3.7 PsnCYCD1;1下游基因定量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毛白杨细胞分裂素转录调控通路基因的鉴定及其遗传效应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1 文献绪论 |
1.1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
1.1.1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
1.1.2 细胞分裂素的代谢 |
1.1.3 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 |
1.1.4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植物响应细胞分裂素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
1.2.1 细胞分裂素响应的转录调控 |
1.2.2 细胞分裂素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 |
1.3 植物代谢组学 |
1.3.1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 |
1.3.2 植物代谢组学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3.3 植物代谢物的遗传变异 |
1.4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1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2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的关联分析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毛白杨种质资源群体植物激素代谢组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毛白杨材料来源 |
2.1.2 样品提取及LC-MS/MS代谢数据测定 |
2.1.3 代谢性状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植物激素类代谢物在毛白杨种质资源群体中的遗传变异 |
2.2.2 毛白杨激素类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毛白杨生理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外源细胞分裂素最佳处理浓度筛选 |
3.1.3 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 |
3.1.4 毛白杨生理指标测定 |
3.1.5 毛白杨光合指标测定 |
3.1.6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6-BA对毛白杨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2 6-BA对毛白杨光合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毛白杨响应外源细胞分裂素的转录调控作用解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毛白杨转录组测序 |
4.1.3 毛白杨sRNA测序 |
4.1.4 毛白杨重硫酸氢盐测序 |
4.1.5 6-BA响应基因的鉴定 |
4.1.6 6-BA响应lncRNA的鉴定及其靶基因预测 |
4.1.7 6-BA响应24nt-siRNA的鉴定 |
4.1.8 6-BA响应等位特异性表达(ASE)位点鉴定 |
4.1.9 6-BA响应差异甲基化区域(DMR)的鉴定 |
4.1.10 CpG位点的分型 |
4.1.11 Gene ontology(GO)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响应6-BA基因的发现及表达分析 |
4.2.2 响应6-BA的 lncRNA的表达模式解析 |
4.2.3 响应6-BA的 lncRNA靶基因的预测和功能分析 |
4.2.4 响应6-BA的24nt-siRNA表达模式解析 |
4.2.5 响应6-BA的等位不平衡表达(ASE)分析 |
4.2.6 响应6-BA的DNA甲基化变异解析 |
4.2.7 响应6-BA的DMR分析 |
4.2.8 响应6-BA的 DMRs对转录调控与ASE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毛白杨响应6-BA的ASE位点鉴定 |
4.3.2 毛白杨DNA甲基化对等位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细胞分裂素转录调控通路的构建和特征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细胞分裂素通路基因及上游调控元件的鉴定 |
5.1.2 外源细胞分裂素响应基因的鉴定 |
5.1.3 细胞分裂素候选基因集的SNP检测 |
5.1.4 核苷酸多样性检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细胞分裂素通路基因及其上游调控元件的鉴定 |
5.2.2 响应外源细胞分裂素基因的鉴定 |
5.2.3 候选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检测 |
5.2.4 候选基因的连锁不平衡检测 |
5.3 讨论 |
5.3.1 细胞分裂素通路基因上游调控因子的鉴定 |
5.3.2 候选基因的遗传变异及连锁不平衡 |
5.4 小结 |
6 细胞分裂素候选基因的遗传调控解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群体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6.1.2 群体基因型检测 |
6.1.3 群体代谢组检测 |
6.1.4 群体生长及木材品质性状测定 |
6.1.5 关联分析 |
6.1.6 eQTL作图 |
6.1.7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候选基因多组学代谢网络构建 |
6.2.2 基于多组学的细胞分裂素代谢调控研究 |
6.2.3 候选基因对毛白杨生长和木材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 |
6.3 讨论 |
6.3.1 候选基因的遗传变异对植物激素代谢的调控 |
6.3.2 多组学分析对毛白杨植物激素代谢的研究 |
6.3.3 WRKY转录因子的功能解析 |
6.3.4 候选基因对毛白杨生长和木材品质的显性调控作用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概念 |
1.2 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
1.2.1 国外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
1.2.2 国内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
1.3 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及影响因素 |
1.3.1 胚性细胞团诱导阶段 |
1.3.2 胚性细胞团增殖阶段 |
1.3.3 体细胞胚的成熟与萌发阶段 |
1.4 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育形态及细胞学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体系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外植体处理 |
2.1.2 诱导基本培养基 |
2.1.3 合子胚发育阶段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1.4 家系基因型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1.6 碳源种类及浓度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1.7 氮源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1.8 胚性与非胚性细胞团结构观察 |
2.1.9 数据记录与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过程观察记录 |
2.2.2 合子胚发育阶段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2.3 母树基因型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2.5 碳源类型及浓度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2.6 氮源对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马尾松胚性细胞团增殖体系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增殖培养基 |
3.1.3 温度对细胞团胚性结构保持的影响 |
3.1.4 培养方式对胚性细胞团增殖系数的影响 |
3.1.5 马尾松胚性细胞团增殖阶段观察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温度对细胞团胚性结构保持的影响 |
3.2.2 增殖方式对胚性细胞团增殖系数的影响 |
3.2.3 马尾松胚性细胞团增殖阶段观察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马尾松体胚成熟分化过程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来源及培养方法 |
4.1.2 胚性细胞团状态对体胚成熟的影响 |
4.1.3 体胚成熟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
4.1.4 实验记录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胚性细胞团状态对体胚成熟的影响 |
4.2.2 体胚成熟过程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组)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黄栌生长和叶片呈色对氮磷钾配施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栌概况 |
1.2.2 植物叶片呈色机理 |
1.2.3 氮磷钾及其配施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1.2.4 氮磷钾及其配施对林木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生长的影响 |
3.1.1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株高和地径的影响 |
3.1.2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株高与地径比值的影响 |
3.1.3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大小的影响 |
3.2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1 环境因子日变化 |
3.2.2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3.2.3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2.4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光响应的影响 |
3.3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呈色的影响 |
3.3.1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色参数的影响 |
3.3.2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
3.3.3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4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
3.3.5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pH的影响 |
3.4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生长和呈色影响的综合评价 |
3.4.1 氮磷钾对黄栌生长和呈色各指标的RDA分析 |
3.4.2 氮磷钾对黄栌生长和呈色各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生长的影响 |
4.2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4.3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叶片呈色的影响 |
4.4 氮磷钾配施对黄栌生长和呈色影响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参研课题 |
(5)大果榉硬枝扦插及生长调节剂对扦插苗抗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进展 |
1.1 扦插繁殖影响因素 |
1.1.1 影响扦插生根的内部因素 |
1.1.2 影响扦插生根的外部因素 |
1.2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1.2.1 细胞膜透性与植物抗寒性 |
1.2.2 丙二醛与植物抗寒性 |
1.2.3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抗寒性 |
1.2.4 叶绿素与植物抗寒性 |
1.2.5 形态解剖结构与植物抗寒性 |
1.2.6 外源物质与植物抗寒性 |
1.2.7 抗氧化系统与植物抗寒性 |
1.2.8 基因工程与植物抗寒性 |
1.2.9 隶属函数法在植物抗寒性的应用 |
1.3 大果榉扦插繁殖及抗寒性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指标测定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因素对大果榉硬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 |
3.1.1 插穗贮存方式对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 |
3.1.2 基质种类和配比对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 |
3.1.3 ABT-1浓度及浸泡时间对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 |
3.2 生长调节剂对大果榉扦插苗叶片抗寒生理参数的影响 |
3.2.1 生长调节剂对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2.2 生长调节剂对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4 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 生长调节剂对大果榉扦插苗枝条受冻程度的影响 |
3.4 大果榉枝条受冻程度与叶片抗寒生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5 生长调节剂对大果榉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图 |
致谢 |
(6)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调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调控机制 |
1.1 基因 |
1.2 激素 |
1.3 环境因子 |
2 调控方法 |
2.1 水肥管理 |
2.2 生长调节剂应用 |
2.3 其他措施 |
3 研究展望 |
(7)南京椴优株选择及组培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园林树木良种选育的研究 |
1.2 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研究 |
1.3 林木组织培养研究 |
1.3.1 组织培养对良种选育的意义 |
1.3.2 林木组织培养主要方式 |
1.3.3 影响林木组织培养的因素 |
1.4 南京椴概述 |
1.4.1 形态学及生物学特征 |
1.4.2 生态习性及资源分布 |
1.4.3 南京椴的园林价值 |
1.4.4 南京椴的生态学价值 |
1.4.5 南京椴的经济价值 |
1.4.6 南京椴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3.1 南京椴优良单株选择 |
2.3.2 优良单株的组培繁殖 |
2.4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优株选择研究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选优标准 |
3.1.3 选优方法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南京椴的组织培养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材料 |
3.2.3 外植体的消毒 |
3.2.4 最适培养基的筛选 |
3.2.5 最适培养基pH值的筛选 |
3.2.6 南京椴优良单株的启动培养 |
3.2.7 南京椴的继代增殖培养 |
3.2.8 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 |
3.2.9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南京椴优株选择 |
4.1.1 初选 |
4.1.2 复选 |
4.1.3 决选 |
4.2 南京椴的组织培养 |
4.2.1 不同消毒处理对外植体污染率及存活率的影响 |
4.2.2 不同取样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死亡率及存活率的影响 |
4.2.3 不同培养基对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4.2.4 培养基不同pH值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4.2.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2.6 南京椴的继代增殖培养 |
4.2.7 不同外源激素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4.2.8 南京椴幼苗的驯化移栽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5.2.1 南京椴优良单株特点 |
5.2.2 南京椴组织培养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附图 |
作者简介 |
(8)木麻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构建和转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木麻黄简述 |
1.1.2 林木的转基因研究概况 |
1.1.3 木麻黄基因工程研究 |
1.1.3.1 木麻黄无性繁殖再生研究 |
1.1.3.2 木麻黄转基因研究 |
1.1.4 植物转基因技术概述 |
1.1.4.1 基因枪技术 |
1.1.4.2 农杆菌转化技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构建木麻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
1.3.2 构建木麻黄遗传转化体系 |
1.3.3 木麻黄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1.3.4 木麻黄内源耐盐基因的遗传转化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立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植物材料 |
2.1.1.2 培养基、试剂和仪器 |
2.1.2 方法 |
2.1.2.1 外植体的获取与处理 |
2.1.2.2 愈伤组织、不定芽及不定根诱导培养 |
2.1.2.3 不定芽的生根培养 |
2.1.2.4 再生苗的移栽、驯化 |
2.1.2.5 试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及数据的收集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 |
2.2.2 不定芽的诱导 |
2.2.3 不定芽生根 |
2.3 讨论 |
2.3.1 诱导愈伤组织的不同外植体的优缺点 |
2.3.2 两种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再生体系的影响 |
2.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木麻黄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受体材料 |
3.1.1.2 菌株和质粒 |
3.1.1.3 培养基 |
3.1.1.4 试剂和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As和抗生素的配制和使用 |
3.1.2.2 农杆菌C58C1和GV3101感受态的制备与 |
3.1.2.3 目的质粒转化农杆菌C58C1和GV |
3.1.2.4 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无菌操作) |
3.1.2.5 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基本步骤 |
3.1.2.6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
3.1.2.7 木麻黄遗传转化效率影响因素试验设计 |
3.1.2.8 gus基因化学组织染色 |
3.1.3 试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及数据的收集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工程菌株与共培养时间的选择 |
3.2.2 Car对农杆菌的生长抑制性 |
3.2.3 Hyg筛选体系中培养条件的研究 |
3.2.3.1 受体材料对潮霉素的耐受性 |
3.2.3.2 Hyg筛选过程中As的使用 |
3.2.4 Kan筛选体系中培养条件的研究 |
3.2.4.1 受体材料对Kan的耐受性 |
3.2.4.2 Kan筛选体系中As的使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 木麻黄CeNCS2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4.1.1 材料和试剂 |
4.1.1.1 植物材料 |
4.1.1.2 试剂和仪器 |
4.1.1.3 菌株和载体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木麻黄总RNA提取 |
4.1.2.2 木麻黄cDNA合成 |
4.1.2.3 CeNCS2基因克隆 |
4.1.2.4 目的基因体外扩增 |
4.1.2.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制备 |
4.1.2.6 外源片段连接和大肠杆菌转化 |
4.1.2.7 阳性克隆筛选、菌检、测序及质粒提取 |
4.1.2.8 双酶切反应 |
4.2 木麻黄CeNCS2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结果 |
4.2.1 木麻黄总RNA质量检测 |
4.2.2 CeNCS2基因克隆(PCR和测序结果) |
4.2.3 双酶切载体构建(PCR和测序结果) |
4.3 木麻黄CeSnRK2基因家族敲除载体构建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方法 |
4.4 木麻黄CeSnRK2基因家族敲除载体构建结果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CRISPR/CAS9系统SGRNA序列单碱基错配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水稻MIR156a、MIR156b和MIR156c的基因编辑 |
5.2.2 水稻DST的基因编辑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结论 |
6.1.1 木麻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
6.1.2 木麻黄遗传转化体系 |
6.1.3 木麻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6.1.4 CRISPR/Cas9系统sgRNA序列单碱基错配研究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缩写词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不同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修枝对林木生长、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2 移植对林木生长、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3 钾素对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4 乙烯利对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5 林木心材形成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修枝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修枝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 |
2.2.2 修枝对降香黄檀伤口愈合的影响 |
2.2.3 修枝对降香黄檀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2.2.4 修枝对降香黄檀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2.2.5 修枝对降香黄檀光合色素的影响 |
2.2.6 修枝对降香黄檀内源激素的影响 |
2.2.7 修枝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2.2.8 不同强度修枝后降香黄檀的基本材性 |
2.2.9 不同强度修枝后降香黄檀木材的淀粉和可溶性糖 |
2.2.10 降香黄檀修枝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移植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同2.1.4)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移植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 |
3.2.2 移植对降香黄檀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3 移植对降香黄檀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4 移植对降香黄檀叶性状特征的影响 |
3.2.5 比叶面积(SLA)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 |
3.2.6 移植对降香黄檀内源激素的影响 |
3.2.7 移植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3.2.8 移植后降香黄檀的基本材性 |
3.2.9 移植后降香黄檀木材的淀粉和可溶性糖 |
3.2.10 移植后降香黄檀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钾肥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同2.1.4)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钾肥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 |
4.2.2 钾肥对降香黄檀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3 钾肥对降香黄檀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钾肥对降香黄檀叶片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影响 |
4.2.5 钾肥对降香黄檀内源激素的影响 |
4.2.6 钾肥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4.2.7 施钾后降香黄檀的基本材性和出油率 |
4.2.8 施钾后降香黄檀木材的挥发油组分 |
4.3 小结 |
第五章 乙烯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同2.1.1)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同2.1.4)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注射乙烯利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 |
5.2.2 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3 乙烯利对降香黄檀SLA和 WUE的影响 |
5.2.4 乙烯对降香黄檀内源激素的影响 |
5.2.5 乙烯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5.2.6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5.2.7 不同乙烯浓度对降香黄檀基本材性的影响 |
5.2.8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 |
5.2.9 不同乙烯利浓度对降香黄檀出油率和精油成分的影响 |
5.2.10 降香黄檀注射乙烯利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修枝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6.2.2 移植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6.2.3 钾肥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6.2.4 乙烯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Si元素提高蒿柳对重金属Pb2+耐性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Si元素提高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Si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
1.1.2 Si元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 |
1.1.3 Si元素提高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作用机理 |
1.2 Pb~(2+)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
1.2.1 环境中Pb元素的来源 |
1.2.2 Pb元素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 |
1.2.3 Pb~(2+)对植物的毒害效应 |
1.2.4 Pb~(2+)在植物中的积累特性 |
1.2.5 Pb~(2+)污染治理方法 |
1.3 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机制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Pb~(2+)对蒿柳生长的胁迫效应和累积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Pb~(2+)胁迫对蒿柳株高和地径的抑制效应 |
2.2.2 Pb~(2+)对蒿柳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
2.2.3 Pb~(2+)对蒿柳根系参数的影响 |
2.2.4 Pb~(2+)在蒿柳体内亚细胞的分布 |
2.2.5 Pb~(2+)胁迫对蒿柳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 |
2.2.6 Pb~(2+)胁迫对蒿柳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2.2.7 Pb~(2+)胁迫对蒿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8 Pb~(2+)胁迫对蒿柳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Pb~(2+)胁迫对蒿柳生长和生理反应的抑制 |
2.3.2 Pb~(2+)在蒿柳亚细胞的分布 |
2.3.3 Pb~(2+)对蒿柳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2.3.4 Pb~(2+)胁迫对蒿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5 Pb~(2+)胁迫对蒿柳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Si元素对蒿柳生长及生理生化反应的调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i元素在蒿柳体内的分布 |
3.2.2 Si对蒿柳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3 Si元素对蒿柳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
3.2.4 Si元素对蒿柳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 |
3.2.5 Si元素对蒿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6 Si元素对蒿柳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Si元素试验浓度的筛选 |
3.3.2 Si元素对蒿柳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作用 |
3.3.3 Si对蒿柳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Si元素缓解蒿柳Pb~(2+)伤害的生理生化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i元素对Pb~(2+)胁迫下蒿柳体内Pb~(2+)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4.2.2 Si元素对蒿柳体内Pb~(2+)亚细胞分布的调控 |
4.2.3 Si元素对Pb~(2+)胁迫下蒿柳Pb~(2+)化学形态的调控 |
4.2.4 Si元素对Pb~(2+)胁迫下蒿柳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5 Si元素对Pb~(2+)胁迫下蒿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Si元素在Pb~(2+)向蒿柳地上部转移中的作用 |
4.3.2 Si元素在Pb~(2+)向细胞壁和液泡组分转移中的作用 |
4.3.3 Si元素在Pb~(2+)化学形态转化中的作用 |
4.3.4 Si元素在Pb~(2+)胁迫下蒿柳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Si元素提高蒿柳耐Pb~(2+)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i培养后Pb~(2+)胁迫下蒿柳生长的响应 |
5.2.2 Si培养后Pb~(2+)胁迫下蒿柳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响应 |
5.2.3 Si培养后Pb~(2+)胁迫下蒿柳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
5.2.4 Si培养后Pb~(2+)胁迫下蒿柳光合色素的变化 |
5.2.5 Si培养后Pb~(2+)胁迫下蒿柳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5.3 讨论 |
5.3.1 Si培养后Pb~(2+)胁迫下蒿柳生长与生理的响应 |
5.3.2 Si培养后Pb~(2+)胁迫下蒿柳光合作用的响应 |
5.4 小结 |
第六章 Si元素提高蒿柳对重金属Pb~(2+)耐性指标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方法 |
6.1.4 数据处理分析及评价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Si元素缓解蒿柳Pb~(2+)伤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6.2.2 Si元素提高蒿柳耐Pb~(2+)耐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6.3 讨论 |
6.3.1 Si元素缓解蒿柳Pb~(2+)胁迫主成分指标筛选 |
6.3.2 Si元素提高蒿柳耐Pb~(2+)耐性主成分指标筛选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林木生长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黑杨单倍体愈伤悬浮培养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PsnCYCD1;1研究[D]. 刘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毛白杨细胞分裂素转录调控通路基因的鉴定及其遗传效应解析[D]. 轩安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优化[D]. 王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黄栌生长和叶片呈色对氮磷钾配施的响应[D]. 吴焦焦. 西南大学, 2020(01)
- [5]大果榉硬枝扦插及生长调节剂对扦插苗抗寒性的影响[D]. 乔虹.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6]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王丽云,刘小金,徐大平,陈传松,聂国树,向斌. 世界林业研究, 2019(06)
- [7]南京椴优株选择及组培育苗技术研究[D]. 郭媛.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8]木麻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构建和转基因研究[D]. 张炎.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不同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生长和生理代谢影响的研究[D]. 王玥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10]Si元素提高蒿柳对重金属Pb2+耐性的生理机制[D]. 毛金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