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中最后3件事(论文文献综述)
高爽[1](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认为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余云露[2](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王蕾[3](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认为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海男[4](2020)在《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文中提出此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第一章:悬之念趴在窗口,雾是灰蓝色的。对面就是青云街四号,我之所以在青云街买下了住宅,是因为一种莫名的力量。而当我买下住宅不久,因为患了牙周炎就进了青云街四号,简言之,青云街四号是一家私人开的牙科诊所。开诊所的是一位三十七岁左右的女子,人们都叫她王医生。我进入诊所后,在场的患者都叫着王医生,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走出来了。
谷懿霏[5](2020)在《论艺术性在生命轨迹中的呈现》文中研究指明本篇论文从从时间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个人经历与思考去研究三方面内容,这三个部分形成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的过程,并且与自己艺术创作的思考息息相关。首先,从爱这个议题角度去谈及在爱中呈现出的艺术,爱也是一种艺术。其中从对爱的对象研究到中间经历了过度思考这个过程,而后主动的去实践也就是爱的实践的这一过程到之后对于这个议题的延伸;其次,生活中的经历把我拉回到现实之内,从我自身开始的存在与观看的角度去谈及生活的本身,以及生活的目的与意义,拓展到人在世界之中,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共同此在的关系,而后又反过来审视自己的生命的局限性以及我们要拥有自由的生命力;最后,谈论到艺术方面,从注意力、时间与遗忘的角度以及欲望与探索、表达与传递方面去谈论我们的感受从何而来并且为何选择艺术表达。这些探索与研究让我拥有自由的视野,并且缓慢的在艺术中成长与前行。
马韵琪[6](2019)在《语义翻译视角下自传文学翻译研究 ——以《无人指引:一部回忆录》前三章汉译为例》文中认为自传作为一种平实的叙事体裁,在读者中很受欢迎,因为它能让读者在想象中与作者进行交流。目前,国内大多数自传已成为畅销书目,读者对国外自传的需求也急剧上升。迄今为止,大量西方自传被译介到中国,丰富了中国读者的精神文化。在外国自传的在华传播中,翻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自传文学翻译要求译者能够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当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和感受,这与Newmark(1981)的语义翻译理论不谋而合。他强调译者应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征,关注作者的思维过程,力求保留原文准确的语境意义。此外,Mundy(2001)在Newmark的论证基础上指出,语义翻译理论可以为自传等严肃文学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本文以《无人指引:一部回忆录》前三章的英译为基础,以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自传翻译策略。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葛林妮丝·梅克尼可与《无人指引:一部回忆录》、研究目的及论文结构。第二章介绍了自传及其翻译概况和原则。第三章以语义翻译理论为框架,回顾了该理论的背景、发展和主要观点,最后,探讨了该理论在自传翻译中的适用性。第四章以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分别从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系统分析了《无人指引:一部回忆录》的英汉翻译策略。在词汇方面,采用保留原词意和专有名词音译策略;在句法层面,采用合理划分意群和保留符号特征策略;在语篇层面,采用保留原文修辞手法策略。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并指出了其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昱霏[7](2019)在《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身,在宗教场域里就是改教的问题。透过场域审视改教问题是由于个体的价值抉择必定来自场域的教化,并且是在场域之中做出选择。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并结合参与、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东北某地为田野点,通过个体触及场域、在场域中以及场域转换为线索试图对改教问题的复杂性做出剖析。位于东北的H区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转型当中,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又能包容外来文化,呈现多元文化的样态,继而出现多宗教的场域环境,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民间宗教等中国目前所有的宗教类型。但是有明确信仰身份的信徒只占全区人数的一小部分,并且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面对广大信仰未确定、待确定群众信仰任何一种宗教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因此存在很大改教空间。“改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自身复杂性。因此,我们必须从分析场域入手,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到每种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从社会因素到家庭伦理因素,从场域的运行规则到构成场域的各种要素去分析改教的可能,从而找到场域与转身的关系。文章分为了六个部分,导论和第一章是对本研究内容的背景性介绍,导论主要交代了问题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则是对选取田野点的概述,即是对访谈者生活场域的考察,从当地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再到宗教场域的具体情况。宗教场域之间及宗教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关系来全面了解H区的场域特点。第二章则以场域的运行规则为起点,从惯习、利益、资本几个方面对转身这一具体行动在逻辑和实践上予以解读,即场域为改教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则按照个体触及场域的个人性和仪式性方式,产生出对信仰的不同态度以及可能导致的不同改教结果,改教是在场域与行动者的互动之下完成的。第四章则着重探讨了弥漫在H区场域行动者中的两类无法回避的问题,即血亲性与功利性。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婚姻家庭关系和个人危机这些生活遭遇的基本类型来看如何将个体经历与改教做某种关联,这是场域叠加的结果。第五章通过一个宗教仪式“撇偶像”,来考察行动者如何通过转换场域进行最彻底的改教。描述其仪式过程、探究其历史依据从而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这种彻底地场域转换方式是通过对偶像的不同解读来实现的。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结论和反思部分,通过对实证资料的分析首先得出,一个文化场域由于不同文明的进入而变得丰富和多元,故此改造了本土信仰的神灵谱系,使西方宗教成为选项,具备了改教的可能。同时行动者反过来对场域进行改造,改变中国人对待宗教的包容态度,改变信而不属的认同。其次,改教是场域叠加之后的个体抉择,即便面对同样的境遇却存在截然不同的改教结果,这里既包含个体的差异性和偶然性,同时也是个体通过恒常的信仰来安顿其偶在生命的理性选择。最后对冲突理论、宗教对话理论、世俗化理论以及宗教市场理论做了场域论剖析,认为其在中国文化和语境的适用性上是存在边界的。因此对改教进行实证研究是有必要的,也是借此理解宗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刘莉[8](2019)在《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神话乃是先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多端变幻、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所形成的想象,其本质乃在于人类对自我生命起源的探索与对理想生活样式的想象。在口耳相传的时代,神话承担着人类代际传承的教化之责。以赫西俄德的《神谱》为代表,正是古希腊传统神话所追问的神圣起源开启并奠定了古希腊人的习俗生活,具体表现为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其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随着文字的广泛使用,悲剧诗人通过改编神话在传承神意的同时有意引导人们思考现实生活的艰难,其神话内容也在凸显神之至高无上的同时传达了人类情感的真挚与可贵,可以说悲剧诗人时代的神话还保有对神圣起源的追忆。然而随着对言辞技艺的推崇,神话逐渐成为智术师追逐名誉与利益的工具,对传统神话的恣意重构也对古希腊传统教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可以说智术师时代的神话已经完全遗失了神圣起源。从而随着神圣起源的遗忘与衰落,古希腊传统教化在逐渐走向衰微,城邦秩序也在逐渐走向混乱。这正是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重建雅典城邦秩序,柏拉图在对诗人与智术师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回到对起源的追问,在重溯起源的过程中,以秘托斯和逻格斯两种言说方式提出“善的理念”这一概念,并重建了起源的神圣性。万物作为对理念的分有与摹仿,围绕“善的理念”柏拉图建立了新的世界观、灵魂观;并以追求“善的理念”作为最高教化目的,柏拉图统一了和谐城邦政治与完善个体灵魂的道路,由此开启了新的教化之路。遗忘起源后,人类灵魂的基础境遇犹如洞穴。因此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中,教化的起点即认识自我的局限,教化的本质即灵魂的转向,教化的过程即完成从洞穴到洞外的攀升。这一认识、转向与攀升统一于灵魂的上升之中,即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个体灵魂从观看影像出发经由实物与数学上升到式样本身,其认知方式也随之从想象、意见、理智过渡到理性。上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了下降,即在上升得以认识起源之后,再以下到洞穴的方式将起源带入当下,从而完成对城邦政治秩序的重建,也以此达成自我灵魂的整全。在柏拉图的这条教化之路上,重溯起源的方法乃是辩证法,即在开端与结论之间循环往复以求不断趋近理念本身。同时辩证法也是柏拉图进行哲学教化的主要方式,即通过辩证式对话来帮助个体逐步认识自己的无知、并进而走向求知。论文通过对具体的辩证对话进行情境分析,提出辩证式对话的核心在于:以创造闲暇为前提,在回到开端与重新出发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从而帮助个体在回忆中完成自我教化。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难题,也正是技术化时代个体成人的根本困境所在。遗忘起源使得个体精神生命游离于国家民族、人类历史,使得个体的生命境界变得渺小与狭隘。因此,重溯起源,以民族文化之源泉重育个体生命之根基,才是个体得以健全、人类得以整全的关键之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即回忆。
李慧敏[9](2019)在《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的一生主要经历过两次沉默时期。一次是1909年编译完《域外小说集》至1918年《狂人日记》问世,另一次是1922年12月写完《<呐喊>自序》至1924年2月《祝福》完成。所谓沉默,即停止表达性的创作。鲁迅的两次沉默在其创作生命中如同黑洞般存在,但鲁迅之为鲁迅,他存在的独特性与他的沉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对鲁迅的沉默作出应有的思考,将难以走进他的文本世界,甚至很难窥见鲁迅深刻思想的一隅,更难以接近他的博大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鲁迅,失去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先驱者的对话机会,这对中国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本论文立足鲁迅的两次沉默,梳理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以及鲁迅的“沉默”对其文本世界的建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与“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其中“显沉默”为主体部分,着力于探究沉默对鲁迅文本的建构,以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为经线,纵向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以细读鲁迅的文本创作为纬线,横向进入鲁迅的文本世界,探求其沉默在文本创作上所赋予的特征。论文通过经纬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鲁迅之为鲁迅的本质特征。
孙媛[10](2019)在《铁凝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凝是中国当代着名的作家,其小说有自己独特的叙事策略,她善于捕捉细节,能够通过细微之处表现人物和事件,使读者在阅读过后经常感同身受,引发共鸣。由于叙事策略应用得当,她创作出的小说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含义,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重点以铁凝笔下的“关系”叙事、“延宕”叙事、“瞬间”叙事等叙事策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小说的文本内容和作家的小说观,探究三种叙事策略的特点,并归纳总结每种叙事策略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以发掘铁凝小说的独有魅力。本文具体的论述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先对铁凝的小说创作进行总体介绍,梳理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接下来阐述笔者选题的原因及意义,最后对铁凝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分析。第一大部分对“关系”叙事进行了论述。首先,阐释铁凝自身对小说中关系运用的看法,对“关系”叙事做整体介绍;其次探讨铁凝对“关系”的培育与塑造,主要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日常交往关系、情感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关系”背后的精神主题,主要从生命中的缺失、情感中的欲望、人性中的真善美等方面表达作家笔下关系的价值。本章通过上述内容展现了铁凝“关系”叙事的特点及对“关系”的独到见解,发现“关系”叙事背后暗涵的文学与精神意义。第二大部分对“延宕”叙事进行了论述。首先,解释“延宕”的文学概念,并根据小说篇幅的长短总结“延宕”叙事的特点和发挥出的作用;其次主要分析构成铁凝小说中“延宕”叙事的三种手法,分别是设置悬念、重复叙事和交叉叙述,由此充分展现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过程和事件发展的过程;最后剖析“延宕”后的真相,主要从关注人的心灵世界、人性本质、生存境遇三个方面探究真相背后隐藏的意义。铁凝的“延宕”叙事不仅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叙事能力,也传达了作家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具有探究价值。第三大部分对“瞬间”叙事进行了论述。首先阐释“瞬间”的定义,归纳铁凝小说中“瞬间”叙事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瞬间”叙事呈现的三种效果,分别是转折、暗示和对比,以突出作家对细节的把握;由此进一步发掘“瞬间”叙事的涵义,主要关注三个方面,分别是重视人的心理发展、关怀人的情感生活和聚焦社会问题。“瞬间”叙事既强化了小说的叙事效果,也丰富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提高了小说的阅读价值。
二、生命中最后3件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中最后3件事(论文提纲范文)
(1)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
一、“寻根”母题探析 |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
一、叩问存在 |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
一、何谓“媚俗”? |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悬之念 |
第二章:逃之韵 |
第三章:生之恋 |
第四章:因之果 |
(5)论艺术性在生命轨迹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爱”的显现 |
第一节 关于爱的提议 |
第二节 爱的对象 |
一、母亲与孩子的爱 |
二、与他人的爱(平等者之间的爱) |
第三节 过度思考后的沉沦 |
第四节 爱的实践与延伸 |
一、爱的能力 |
二、爱的实践 |
第二章 人生在世(in-der-whlt-sei) |
第一节 进入烦恼 |
第二节 驶入嘈杂的中心(生活) |
一、生活本身 |
二、生活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周围世界(在之中) |
一、世界本身(在世界之中可见的世界) |
二、人与世界的关系(对世界的认识) |
三、人与人的共同此在 |
第四节 生命的觉醒 |
一、生命的局限性 |
二、自由的生命力(向上,探索) |
第三章 “通过”艺术 |
第一节 注意力、时间性与遗忘 |
一、注意力 |
二、时间与遗忘 |
第二节 感受从何而来 |
一、欲望与探索 |
二、表达与传递 |
第三节 在“缓慢的体验”中成长 |
一、自由的视野 |
二、打开自己缓慢的前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6)语义翻译视角下自传文学翻译研究 ——以《无人指引:一部回忆录》前三章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Glynnis MacNicol and No One Tells You This:A Memoir |
1.2 Research Purposes |
1.3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utobiographies |
2.1.1 Definitions of Autobiographies |
2.1.2 Types of Autobiographies |
2.1.3 Features of Autobiography |
2.2 A Review of Autobiography Translation |
2.2.1 Autobiography Translation Practice |
2.2.2 Autobiography Translation Research |
2.3 Principles of Autobiography Translation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Origin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Theory |
3.2 Development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Theory |
3.3 Main Arguments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Theory |
3.4 Applicability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Theory to Autobiography Translation |
Chapter 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No One Tells You This:A Memoir with the Guidance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Theory |
4.1 Semant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the Lexical Level |
4.1.1 Objective conveyance of Original Meanings |
4.1.2 Transliteration of Proper Nouns |
4.2 Semant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the Syntactic Level |
4.2.1 Reasonable Division of Sense Groups |
4.2.2 Reservation of Symbolic Features |
4.3 Semant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the Rhetoric Level |
4.3.1 Reservation of Similes |
4.3.2 Reservation of Metaphors |
4.3.3 Reservation of Personification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A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Points for Further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1 Original Version of Chapters One to Three of No One Tells You This:A Memoir |
Appendix 2 Chinese Version1 of Chapters One to Three of No One Tells You This:A Memoir |
Appendix 3 Chinese Version2 of Chapters One to Three of No One Tells You This:A Memoir |
(7)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H区场域概况 |
第一节 H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二节 H区的宗教历史与现状 |
一、天主教的历史与现状 |
二、基督新教的历史与现状 |
三、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 |
四、佛教的历史与现状 |
五、道教及民间宗教的存续 |
第三节 各宗教场域之间及与其他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 |
一、宗教之间的互动有无 |
二、各宗教与宗教管理部门的互动 |
三、各宗教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在场域中转身 |
第一节 场域对转身的影响 |
一、场域影响转身的因素 |
二、场域是不断变化的 |
第二节 场域与转身逻辑分析 |
一、场域的进退出入与信仰的形成和转身 |
二、价值转身背后的场域逻辑 |
三、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对转身的反思 |
第三节 场域与转身的实践关系 |
一、被拉入场域——传教 |
二、在场域中——宗教资本继承 |
三、转换场域——主动寻求宗教 |
小结 |
第三章 改教的发生:触及场域 |
第一节 接受信仰的路径 |
一、个人性 |
二、仪式性 |
第二节 触及场域类型 |
一、接受型 |
二、抗拒型 |
三、冷漠型 |
第三节 触及场域的结果导向 |
一、直接结果导向 |
二、间接结果导向 |
小结 |
第四章 改教中的血亲性与功利性:在场域中 |
第一节 婚姻与改教 |
一、择偶 |
二、婚姻生活 |
三、婚姻危机 |
第二节 危机与拯救 |
一、疾病 |
二、苦难 |
三、突发危机 |
四、死亡 |
小结 |
第五章 一种改教仪式:场域转换 |
第一节 “撇偶像”仪式的过程与内容 |
第二节 撇偶像的历史依据 |
一、是否出自圣经 |
二、是否等同于驱鬼仪式 |
三、撇偶像可否被称为仪式 |
第三节 偶像之于不同宗教的意义 |
一、偶像的意指 |
二、拜偶像还是破偶像——仪式背后的意义 |
三、中国文化中的“不二智慧” |
第四节 场域转换何以可能 |
一、坚定的佛教信仰者 |
二、场域转换的条件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信仰在场域中完成转身 |
一、中国人的神灵谱系 |
二、改教是对场域的改造 |
三、改教是场域的叠加 |
第二节 场域改教的判定及边界 |
一、世上的事和天国的事 |
二、公民身份与基督徒身份 |
三、谦卑的话语体系 |
四、与迷信划清界限 |
五、从信仰教化到生活教化 |
第三节 西方改教理论在中国场域中的边界 |
一、从冲突理论到宗教对话 |
二、从世俗化理论到宗教市场理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逻辑框架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神圣起源及其失落:古希腊传统教化的衰微 |
第一节 古希腊传统神话中的神圣起源 |
一、传统神话传承着古希腊文明传统 |
(一)传统神话是人类建构的精神空间 |
(二)传统神话蕴含了人类理想的生活样式 |
(三)传统神话作为教化的主要方式 |
二、传统神话追问着人类的神圣起源——以《神谱》为例.. |
(一)《神谱》作为古希腊传统神话的典范 |
(二)《神谱》中的神圣起源 |
三、神圣起源是人类生命得以整全的原因 |
(一)浑沌作为人类生命的初始状态 |
(二)神圣起源引导着人类生活走向秩序 |
(三)神圣起源蕴含着人类生命的整全样态 |
第二节 神圣起源是古希腊传统教化的根基 |
一、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 |
(一)对神圣起源的崇拜开启了古希腊人的习俗信仰 |
(二)对神圣起源的祭祀规约了古希腊人的伦理生活 |
二、神圣起源的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 |
(一)城邦法乃是对神法的摹仿 |
(二)法律作为教化的补充方式 |
第三节 古希腊传统神话的改编与神圣起源的失落 |
一、崇尚神圣起源:传统诗人的神话叙事 |
(一)赫西俄德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 |
(二)维护正义:传统诗人的叙事目的 |
(三)崇尚起源:传统诗人的叙事原则 |
二、凸显两难选择:悲剧诗人的神话叙事 |
(一)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神话 |
(二)呈现张力:悲剧诗人的叙事目的 |
(三)服从统治:悲剧诗人的叙事原则 |
三、强调自我价值:智术师的神话叙事 |
(一)普罗塔格拉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 |
(二)突显自我:智术师的叙事目的 |
(三)重建秩序:智术师的叙事原则 |
第二章 重建起源的神圣性:重溯起源的教化目标 |
第一节 柏拉图对遗忘起源的批判 |
一、遗忘神圣起源带来的社会困境 |
(一)引入新神:传统习俗的堕落 |
(二)城邦法沦为个人意志的表达 |
(三)传统习俗与城邦法律之间产生冲突 |
二、柏拉图对传统诗教的批判 |
(一)柏拉图对传统诗歌内容的删减 |
(二)柏拉图对传统诗歌曲调的挑选 |
(三)柏拉图对传统诗歌讲述方式的批评 |
三、柏拉图对智术师的批判 |
(一)智术师对传统的颠覆 |
(二)柏拉图以言辞之术战胜智术师 |
(三)柏拉图以城邦之爱教化智术师 |
第二节 柏拉图对神话的运用 |
一、柏拉图的神话创作 |
(一)柏拉图创造的新神话 |
(二)苏格拉底作为柏拉图塑造的神话 |
二、神话在柏拉图对话中的作用 |
(一)以神话叙事完善哲学论证 |
(二)以神话叙事教化城邦大众 |
(三)以神话叙事保护哲人自己 |
第三节 柏拉图对神圣起源的重建 |
一、至善是柏拉图重建的神圣起源 |
(一)太阳比喻 |
(二)万物是对诸理念的分有与摹仿 |
二、至善者是宇宙万物得以生成的原因 |
(一)至善者摹仿理念创造宇宙 |
(二)至善者摹仿理念创造万物 |
(三)以宇宙秩序指导城邦秩序 |
三、灵魂是个体生命得以运动的原因 |
(一)灵魂不朽与灵魂的马车神话 |
(二)灵魂对个体的命运负有全部责任 |
第三章 追寻灵魂的整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 |
第一节 教化的起点:认识灵魂的自然状态 |
一、洞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境遇 |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
(二)囚徒:人类的原生状态 |
(三)诗人与智术师:意见的制造者 |
二、洞穴乃是人类灵魂堕落的结果 |
(一)天性的区分与混乱:贵族制城邦的困境 |
(二)血气与欲望的膨胀:从荣誉制到僭主制的衰败.. |
(三)从理性到欲望:洞穴的成型与幽暗 |
三、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
(一)习俗教育让人从影像转向火光 |
(二)哲学教育让人从火光转向太阳 |
(三)从习俗教育转向哲学教育 |
第二节 教化的上升:追问起源与灵魂的净化 |
一、从影像到理念:灵魂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上升过程 |
(一)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 |
(二)从意见到知识 |
二、爱欲作为灵魂上升的动力 |
(一)从身体之爱到普遍之爱:爱欲的上升 |
(二)从爱欲身体到爱欲灵魂:个体灵魂的上升 |
三、哲学教化的艰难 |
(一)克服身体感官的影响 |
(二)净化血气与控制欲望 |
(三)选择好的学习方式 |
第三节 教化的完成:把起源带入当下与灵魂的整全 |
一、将哲学带入城邦: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教育实践 |
(一)苏格拉底之死 |
(二)柏拉图三顾西西里 |
二、在城邦生活中达到个体灵魂的完整 |
(一)知识与意见: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根本矛盾 |
(二)把起源带入当下:以哲学重建城邦秩序 |
(三)向死而生:在教化中达致灵魂的整全 |
三、政治教化的艰难 |
(一)回洞之难:哲人不愿意统治城邦 |
(二)成王之难:大众不愿意接受哲人统治 |
(三)教化之难:洞穴之中进行哲学教化的危险 |
第四章 辩证法:重溯起源的教化方法 |
第一节 追问起源:柏拉图的辩证法 |
一、走向开端与走向结论:哲学与科学的探究思维之别 |
二、经验作为哲学探究的基础 |
三、辩证法作为哲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灵魂不朽的论证为例 |
(一)《斐多篇》中的灵魂不朽论证 |
(二)追问真理作为辩证法的核心 |
(三)循环往复作为辩证法的展开过程 |
第二节 认识自己:辩证对话的过程分析 |
一、侧重认识无知:苏格拉底与年长者的对话过程 |
(一)佯装无知:唤起个体“说”的欲望 |
(二)持续反问:刺激个体进行自我反思 |
(三)陷入悖论:强迫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
二、注重引导求知:苏格拉底与青年人的对话过程 |
(一)真诚探讨:了解学生的天性与初衷 |
(二)温和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无知 |
(三)理性教导: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 |
第三节 往返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辩证对话的特征分析 |
一、创造闲暇:辩证对话的前提条件 |
(一)辩证式对话在闲暇中得以发生 |
(二)创造闲暇是哲学教育的开始 |
二、重新出发:辩证对话的主要形式 |
(一)从身体出发转向从灵魂出发 |
(二)从个人出发转向从人类出发 |
(三)在往返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 |
三、回忆起源:辩证对话的基础场域 |
(一)在回忆中呈现过去 |
(二)在回忆中展现真理 |
(三)在回忆中建立师生关系 |
(四)在回忆中完成哲学教化 |
结语 教化何以可能 |
一、起源使得教化得以可能 |
(一)起源为教化敞开了时间原点 |
(二)起源为教化树立了典范原型 |
二、当下面向起源应如何教化 |
(一)回忆作为一种教化方式 |
(二)朝向起源敞开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 |
(三)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带出个体生命的完整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 |
第一节 沉默的因子:父亲的病 |
一 沉默的关系——文本中的“父与子” |
二 沉默的隐疾——文本中的“病” |
第二节 沉默的触点:幻灯片事件 |
一 沉默的启示:国民性批判 |
二 沉默的“对话”:“独异个人”与“庸众” |
第三节 沉默的肇始:超前的寂寞 |
一 “潜意识”——五篇文言论文 |
二 “潜文本”——《域外小说集》中的《谩》与《默》 |
第二章 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 |
第一节 梦后十年:沉默与开口之间 |
一 沉默的间隙:开口的契机 |
二 沉默与开口之间:折中的《呐喊》 |
第二节 二度沉默:于渊默处听雷声 |
一 沉默之思:《野草·题辞》中的辩证哲思 |
二 出离沉默:“中间”文本——《彷徨》与《野草》 |
第三节 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 |
一 沉默反思:多疑思维下的否定性语言特征 |
二 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
三 沉默在叙述手法上的介入 |
四 沉默在表现手法上的介入 |
第三章 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 |
第一节 开口的最高艺术——杂文 |
一 鲁迅的“伪沉默”——答有恒先生 |
二 无畏的开口——鲁迅后期杂文的蓬勃 |
第二节 沉默后的开口:鲁迅生命意义的确立 |
一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从文学到革命 |
二 开口背后:“爱”的生命践行 |
第三节 沉默的意义 |
一 沉默与开口的关系 |
二 沉默价值重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野草》文本中的主要虚词整理 |
一 “然而”部分 |
二 “但/但是”部分 |
三 “却”部分 |
四 “忽/忽然/忽而”部分 |
五 “而/而且”部分 |
六 “终于”部分 |
七 “至于”部分 |
八 “于是”部分 |
九 “将”部分 |
十 “并且”部分 |
十一 虚词叠用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铁凝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铁凝及其小说创作概述 |
(二)选题原因及意义 |
(三)铁凝小说的研究现状 |
一、有价值的“关系” |
(一)铁凝小说中的“关系” |
(二)铁凝对“关系”的培育与塑造 |
1.人与社会的关系 |
2.日常交往关系 |
3.情感关系 |
(三)探究“关系”背后的主题 |
1.生命中的缺失 |
2.无尽的欲望 |
3.人性的真善美 |
二、有内涵的“延宕” |
(一)铁凝小说中的“延宕” |
(二)“延宕”叙事的主要手法 |
1.设置悬念 |
2.重复叙事 |
3.交叉叙述 |
(三)追寻“延宕”后的真相 |
1.关注心灵世界 |
2.探求人性本质 |
3.反思生存境遇 |
三、有意义的“瞬间” |
(一)铁凝小说中的“瞬间” |
(二)“瞬间”呈现的叙事效果 |
1.转折 |
2.暗示 |
3.对比 |
(三)品味“瞬间”,体会世间百态 |
1.重视人的心理发展 |
2.关怀人的情感生活 |
3.聚焦社会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生命中最后3件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2]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J]. 海男. 作品, 2020(03)
- [5]论艺术性在生命轨迹中的呈现[D]. 谷懿霏.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6]语义翻译视角下自传文学翻译研究 ——以《无人指引:一部回忆录》前三章汉译为例[D]. 马韵琪. 济南大学, 2019(01)
- [7]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D]. 李昱霏.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8]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D]. 刘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 李慧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10]铁凝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D]. 孙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