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选粉煤灰对印染单体染料脱色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纯利[1](2019)在《新型聚阳离子棉基吸附剂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文中指出印染废水已成为我国工业废水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为此,本学位论文以印染废水净化需求的发展新趋势为导向,选择来源广泛、环保无毒以及可塑性强的天然高分子棉材料为基础,通过分子和微观结构改性,实现棉的高度阳离子化,赋予其对染料的高吸附特性,以此强化对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开展了聚阳离子棉基吸附剂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应性较高阳离子度接枝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依托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设计以三乙醇胺作为新的反应介质,降低棉的结晶度来提高接枝反应效率。将一种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反应性阳离子单体(3-氯-2-羟丙基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价接枝至棉结构中,获得反应性高度阳离子化接枝棉(G-cotton),阳离子取代度为0.067,属于较高的阳离子取代度范围。一方面,基于G-cotton高密度阳离子化的静电吸附效应,用于净化印染废水时,其吸附容量是未处理棉的145.2倍,也是目前常用活性炭吸附剂材料的15.7倍。另一方面,基于G-cotton结构中不饱和双键的可反应性,可以为下阶段进一步衍生性能更优的棉基吸附剂产品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聚阳离子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为了实现棉的聚阳离子化:将G-cotton与一种常规的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棉表面进行原位共聚反应,获得一种聚阳离子棉基吸附剂(PC-cotton)。阳离子取代度为0.129,是阳离子化接枝棉G-cotton的1.9倍。吸附容量是活性炭的17.4倍,是未处理棉的160.5倍。PC-cotton结构中聚阳离子链段对水中阴离子染料产生了新的静电诱导吸引效应,加快了对染料的捕获作用,使其吸附速率比G-cotton提高了2.8倍。第三,长链烷基化聚阳离子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将G-cotton与将一种含长链烷基的阳离子单体(十四烷基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进行表面自由基共聚,平行获得长链烷基化聚阳离子棉基吸附剂(LP-cotton)和聚十四烷基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TADMAC)絮凝剂等两种净水剂材料。LP-cotton用于印染废水净化的吸附剂材料时,由于表面活性化的吸附效应,其吸附容量比未处理棉及活性炭分别提高了570.2倍和61.6倍,也比前期2种同系列产品即G-cotton和PC-cotton分别提高了4.7倍和3.5倍,表现出优越的吸附净水性能。组合使用LP-cotton吸附剂和PTADMAC絮凝剂时,净水时间大幅缩短至10 s,使印染溶液几乎立即变得清澈,与单独使用吸附剂或絮凝剂相比,更加全面地增强了对印染废水的净化效果。第四,多维聚阳离子化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将G-cotton与一种交联性阳离子单体(三甲基三烯丙基甲基氯化铵)进行表面交联共聚反应,获得多维聚阳离子化棉基吸附剂(PT-cotton)。基于聚阳离子结构的表面凝胶吸附效应,以此大幅提高了PT-cotton的吸附能力。PT-cotton的吸附容量分别比未处理棉及活性炭提高了1344.1倍及145.3倍,也分别比前期获得的3种同系列产品即G-cotton、PC-cotton及LP-cotton进一步提高了11.05倍、7.25倍及2.53倍。第五,远程诱导性聚阳离子化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将G-cotton与一种含“长臂”柔性链段的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行共聚反应,获得新型“长臂”柔性聚阳离子化棉PA-cotton。基于PA-cotton的柔性“远程”吸附效应,致其吸附容量分别比前期获得的4种同系列产品,即G-cotton、PC-cotton、LP-cotton及PT-cotton进一步提高了24.2倍、14.6倍、5.1倍及2.0倍。同时,PA-cotton的吸附速率也比前期获得的4种同系列产品即G-cotton、PC-cotton、LP-cotton及PT-cotton分别提高了17.9倍、6.4倍、5.2倍及34.0倍。因此,PA-cotton在提高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方面均实现了突破。
岳鹏飞[2](2019)在《粉煤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文中提出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放的废弃物,无序管理及堆置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由于粉煤灰含有Fe、Si、Al元素及其对应的氧化物成分,并且粉煤灰的比面积比较大,这些特点决定了粉煤灰可以用于废水处理。水体污染物中,染料种类繁多,有些属于难降解有机物,因此染料废水的治理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选择了四种不同电厂原始粉煤灰对水中的铬黑T、中性红以及甲基橙染料进行吸附处理,探讨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粉煤灰吸附染料污染物的影响。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粉煤灰吸附染料的性能,根据具体粉煤灰的吸附效果,有针对性地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改性方法包括酸改性、碱改性和表面附炭改性,且对改性前后的粉煤灰吸附染料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吸附等温线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四种原始粉煤灰对三种染料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吸附效果,对中性红的吸附效果最佳,铬黑T次之,甲基橙效果最差;原始粉煤灰在酸性环境下吸附铬黑T、甲基橙效果更佳,在碱性环境下吸附中性红效果更佳;温度升高,不利于原始粉煤灰对染料的吸附。经过不同的改性方法,对三种染料的吸附效果均有所提高;改性粉煤灰的吸附效果受到温度、粉煤灰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的影响。对改性前后的粉煤灰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分别用Lagergren一级吸附速率方程、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以及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不同电厂原始粉煤灰吸附三种染料更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其中TFA吸附铬黑T还符合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改性后的C/TFA吸附甲基橙对三种吸附速率方程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吸附过程更加复杂但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对改性前后的粉煤灰吸附染料过程进行了Langmuir等温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的线性拟合,发现实验数据更加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粉煤灰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和环境意义,本文针对不同染料不同来源地粉煤灰,探讨其吸附过程,研究其改性方法,为实际吸附工艺中节省吸附剂、提高吸附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占华,周兵,孙雪景,彭举威[3](2014)在《粉煤灰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粉煤灰是煤高温燃烧后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作为水处理材料。但由于原性粉煤灰吸附性能有限,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低,不能满足水处理的实际要求。因此,研究热点集中在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增加粉煤灰中的活性组分,增大粉煤灰的比表面积,提高其性能,从而增强其对废水处理的效果。粉煤灰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增加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途径,同时以废治废,符合节能环保政策。笔者对粉煤灰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粉煤灰的在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王开花[4](2014)在《印染废水吸附处理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染料纺织工业迅速发展,产生的印染废水成了水系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染料品种的日益增加,及产品结构和印染工艺的不断改变,使得印染废水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本文主要介绍不同的吸附处理法的优缺点及它们对不同污染因素的吸附效率。通过对几类吸附方法的比较,发现新兴的秸秆纤维素类生物吸附剂,既可以有效的解决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印染废水,对我国建立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秋霞[5](2013)在《CTMAB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改性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CTMAB改性粉煤灰;以混合染料模拟废水(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改性粉煤灰的吸附性能,研究其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将吸附剂制备成固化颗粒,利用电镜扫描手段对改性粉煤灰颗粒进行了表征;分别以混合染料模拟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动态试验过程中流速、pH值以及运行时间等各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剂的回收再利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经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粉煤灰改性的最佳条件:CTMAB的浓度为1.5g/L、pH为2、搅拌时间为30min、改性温度35-40℃。利用改性粉煤灰处理混合染料模拟废水时,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废水的初始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在模拟废水浓度为200mg/L,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20g/L,废水的初始pH为8,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为30min时,处理效果较好,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可达78%和92%。改性粉煤灰吸附过程中的等温吸附研究表明,利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拟合时拟合度R2接近于1,拟合性较好,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而Langmuir方程拟合的线性相关性较差,说明Freundlich模型很好地描述了CTMAB改性粉煤灰对染料分子的等温吸附规律。对其吸附热力学的研究表明,CTMAB改性粉煤灰的吸附过程是放热反应,在低温下有利于吸附。CTMAB改性粉煤灰吸附过程中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的线性相关性较好,其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94,其次是二级动力学方程,其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15。将改性粉煤灰制备成固化颗粒,混合原料的最佳质量配比为:改性粉煤灰:氢氧化钠:硅酸钠:水:铝粉等于200:8:16:10:0.35。在改性粉煤灰的粒径为3mm,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h时,COD去除率最大可达80.5%。利用动态试验对混合染料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确定出最佳运行条件:流速为45L/h、pH为6、运行时间为10h;利用动态试验对实际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在运行7h后COD去除率和脱色率最大可达57%和74%。以过氧化氢溶液为氧化剂,回收利用已吸附饱和的固化颗粒时发现,回收两次的颗粒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仍比较理想,COD去除率可达54%。
关美玲[6](2012)在《改性粉煤灰复合壳聚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染废水具有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难降解等特点,是一类很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本论文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制备钠型、钾型及钙型三种改性粉煤灰,考查其对COD的去除率及脱色率;以钙型改性粉煤灰复合壳聚糖制备吸附剂,将吸附剂制备成固化颗粒;以实际印染废水和模拟活性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以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在常温条件下pH值、吸附剂用量、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并通过SEM表征、散失率的测定等对吸附剂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新思路,使处理后的水质满足排放标准及回用标准。实验结果表明:(1)三种改性粉煤灰中钙型改性粉煤灰有较强的吸附和脱色性能。其最佳制备条件:加热时间50.2h,粉煤灰与NaOH用量的质量比为2.65:1,粉煤灰与CaCl2用量的质量比为4.1:1,搅拌时间90min,恒温加热温度90.2℃,在pH=8,投加量10g/L时,对实际印染废水处理效果较好。(2)以钙型改性粉煤灰与壳聚糖制备复合吸附剂,处理200mL浓度为60mg/L的混合活性染料废水,在pH为4.5的条件下,复合吸附剂投加量为2g时,钙型改性粉煤灰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5:1的复合吸附剂对混合活性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效果最好,可达到87%和94%。(3)以35:1的复合吸附剂处理生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在pH为4.5,吸附剂投加量为1g/L,搅拌10min后,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可以达到88.27%和99.26%,其出水主要指标可达到《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的要求。(4)钙型改性粉煤灰复合壳聚糖吸附剂制备成固化颗粒最佳配比为:复合吸附剂:NaOH:硅酸钠: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铝粉的质量比为100:5:18:10:1:0.18。
谌小奇[7](2011)在《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染料和印染行业的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含染料的工业废水的量越来越大,各种染料在水体中的长期滞留,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去除废水中的染料是该类工业废水处理的首要问题。目前针对染料废水处理的药剂的脱色和絮凝综合性能不好,因此开发具有良好的脱色和絮凝复合作用的新产品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以氯化铵为改性剂、以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了水溶性的、稳定性良好的用于双水相聚合的分散介质双氰胺-甲醛缩聚物(PHDCD)。主要研究了甲醛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剂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对PHDCD特性粘度、脱色率和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制备良好的水溶性、适宜的特性粘数和良好分散稳定性的PHDCD的条件。运用红外光谱(FTIR)、乌氏粘度计、分光光度计等对PHDCD的结构、特性粘度和脱色率进行了表征与测定。第二部分利用双水相聚合的分相机理,以PHDCD的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通过丙烯酰胺(AM)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自由基共聚制备了含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高分子助凝剂的双水相乳液型脱色絮凝剂。系统地讨论了分散介质的浓度、链转移剂用量、共聚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用量、共聚单体配比n(DMDAAC):n(AM)、共聚单体总浓度和聚合反应时间等对聚合反应产物及其脱色絮凝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优化的聚合反应条件。通过乌氏粘度计、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的脱色絮凝剂进行了表征与测试。所制备的脱色絮凝剂兼具了双氰胺-甲醛良好的脱色性能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具有脱色率高和絮体沉降速度快的双重优点,其对染料溶液脱色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第三部分以活性、酸性染料为例,用所制备的双水相体系的脱色絮凝剂乳液对多种染料溶液进行应用研究,讨论了脱色絮凝剂的投加量、染料溶液的初始浓度、染料溶液的pH值、搅拌时间等对脱色率的影响,得到了各因素对应用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的处理用量和条件。同时进行了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与Oil-Flock脱色剂的脱色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双水相乳液的脱色性能优于Oil-Flock。
谢经良[8](2011)在《亚铁基复合混凝脱色剂制备及其在针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对铁塔、钢架、轮胎等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剧增。这些产品的生产工序中都需要用盐酸或硫酸对钢材或钢帘线等金属表面进行酸洗除锈处理,由此产生大量酸洗废液,这些废酸属于危险固废。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优先选择的技术路线是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实现其资源化,以提高这些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水平。另外,纺织印染工业在青岛的经济主体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印染废水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印染行业印染废水色度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给自然水体的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危险废物—废酸进行综合利用,研制新型的亚铁基复合混凝脱色剂,用于针织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处理,以废治废,既实现了废酸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又为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处理提供了新的药剂品种选择。论文的创新点在于解决了亚铁脱色后上清液返黄和三价盐脱色性能差的缺点,打破了人们研究新型混凝剂时倾向于追求聚合高分子的思维定式,充分利用亚铁的脱色性能和三价铁盐或铝盐的混凝性能,通过引入絮凝性能好的三价铁离子和铝离子,强化亚铁型混凝剂的混凝沉降性能,实现亚铁和三价盐两者间的优势互补。实验结果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混凝剂研制方案的可行性,共研制出BH-1、BH-2两种混凝脱色剂。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铁离子和铝离子逐时络合比色法,对BH-1和BH-2混凝脱色剂的产品表征进行了分析。紫外可见光谱检测显示,BH-1的UV-vis特征吸收峰在635nm处,BH-2的UV-vis特征吸收峰在618nm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BH-1中的晶体存在形式主要为FeCl2(H2O)4(FeCl3)H2O、FeCl2·2H2O、FeCl3·6H2O,BH-2中含有FeCl2·2H2O、FeCl2(H2O)2、FeCl2(H2O)4、beta-Fe2(OH)3Cl和Al2(OH)5Cl·2H2O、Al10Cl3(OH)27·13H2O等晶体结构。逐时络合比色的结果为,BH-1中的三价盐为Fe(Ⅲ),全部以Fea的形态存在,BH-2混凝脱色剂中的三价盐为Al (Ⅲ),其分布形态主要为单体及低聚物形态(Ala),约占74.8%,中等聚合形态(Alb)约占25.2%,没有Alc大分子聚合形态存在。BH-1型混凝脱色剂最佳的使用条件是:加药量0.81.0‰,混合后的pH值控制在7.58.0,此条件下BH-1型混凝脱色剂形成的絮体较大,沉降速度亦较快,CODcr去除效率可达55%以上,色度去除效率可达95%以上,出水色度可达到《山东省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33-2005)标准Ⅲ的B级标准(色度≤30倍),处理成本约为0.40元/吨。由于该型混凝剂本身pH值较低,pH值为1以下,因此该类混凝剂适合pH值较高的机织印染类废水,使药剂在发挥脱色作用的同时,还可调节废水的pH值。BH-2型混凝脱色剂也表现出较优异的混凝沉降性能,其最佳使用条件:加药量0.8‰,混合后的pH值控制在7.07.5,对CODcr、色度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到59.8%、97%,出水色度可达到《山东省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33-2005)标准Ⅲ的B级标准,吨水处理成本约0.45元。该型混凝剂本身pH值较高,pH值为3.5左右,因此该类混凝剂适合pH值较低或偏中性的针织印染或印花类废水。对BH-2进行了实际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色度能够满足《山东省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33-2005)标准Ⅲ的B级标准(色度≤30倍)。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BH-2投药量GM(0,N)预测模型,可以随时根据水质的变化自动调节投药量,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还可节省药剂投加成本,模型的建立为混凝工艺自动化投药控制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开发新型、高效混凝剂的同时,针对特定废水为其构建相应的投药量预测模型是可行的。综上,本论文研制的新型混凝脱色剂不但实现了废酸的综合利用,变危险废物为资源,而且脱色剂表现出优异的混凝脱色效果,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和应用发展前景。相关研究为今后混凝脱色剂的研制以及印染废水处理开拓了新的思路。
马玉洁[9](2009)在《PDAC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其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染废水水质成分复杂、色度大、有机物浓度高、难生化降解,是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中较难处理的污染源。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直接采用生化法处理效果较差,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以降低色度和有机物浓度,减小生化处理阶段的负荷。本文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以下简称PDAC)为改性剂,采用水溶液吸附法对工业废弃物—粉煤灰进行改性,制备一种具有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PDAC改性灰,将其应用于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并研究PDAC改性灰对废水色度、COD、NH3-N、SS的吸附效果和吸附行为。对比试验研究表明:(1)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粉煤灰投加量为4g·100mL-1,反应90min,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40.02%和37.6%,有一定的去除效果。(2)PDAC改性灰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是原状粉煤灰的2.4倍,COD去除率是原状粉煤灰的2倍。与常规的酸、碱法改性和火法改性相比,PDAC改性灰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去除效果更好。通过试验筛选,确定了PDAC改性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粉煤灰投料量为50g,反应水浴温度40℃、PDAC溶液浓度50g·L-1、反应时间2h、溶液pH值3.4左右。PDAC改性粉煤灰的机理是:通过改性激发了粉煤灰的表面活性,使其比表面积增大,粉煤灰表面由带负电荷变为正电荷。将活性艳红、活性嫩黄、还原大红、分散红紫四种染料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模拟染料废水,对PDAC改性灰的脱色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PDAC改性灰对四种模拟染料废水色度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在15min内脱色率达到80%以上;PDAC改性灰的投加量越高,脱色效果越好,投加量在0.5~1g·100mL-1之间,脱色效果达到最大,但高于1g·100mL-1后,脱色率逐渐下降;PDAC改性灰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受溶液pH值的影响不大,脱色率的波动范围较小;将PDAC改性灰投加到浓度为20~120mg·L-1的一系列模拟染料废水中,四种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最佳投加量下,脱色效果顺序为还原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将PDAC改性灰应用于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中,在不调节废水pH值条件下,合理的工艺参数为:吸附反应时间60min、PDAC改性灰投加量2g·100mL-1、反应温度为25℃左右,沉降时间为10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92%,COD、NH3-N、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6%、84%和86%。印染废水的色度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出水水质澄清,COD浓度为174.23 mg·L-1,NH3-N浓度为2.82 mg·L-1,SS为67mg·L-1。吸附行为研究表明:(1)粉煤灰对印染废水中COD的吸附量远远小于PDAC改性灰的吸附量,随着浓度的增加,二者的平衡吸附量也随之增大,并逐渐趋于饱和。(2)PDAC改性灰对COD的吸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在低温下吸附容量较大,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3)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都很好地描述了PDAC改性灰对COD的吸附等温规律,表明吸附是一个以物理吸附为主,又包括化学吸附的复杂过程,属于多层吸附;Freundlich拟合的相关系数比Langmuir拟合得更好,更适合描述PDAC改性灰对印染废水中COD的吸附过程。PDAC改性灰结合了PDAC絮凝剂和粉煤灰在絮凝吸附方面的优势,将其用于印染废水的预处理,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研究成果也为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废制废,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杨超[10](2009)在《壳聚糖复合粉煤灰对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粉煤灰、壳聚糖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制备三种吸附剂。以模拟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以脱色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CODcr等监测指标,考察在常温条件下pH值、吸附剂用量、搅拌时间、染料种类等因素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壳聚糖复合粉煤灰、壳聚糖复合改性粉煤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复合改性粉煤灰三类吸附剂对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都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在pH为3~4条件下三类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较好;(2)在pH值等于4、吸附剂用量1g/L、废水初始浓度60mg/L时,吸附剂对活性橙染料的脱色和絮凝效果最好,此时三类吸附剂对活性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为96.96%、97.07%、93.07%;(3)采用高温活化的方法改性粉煤灰,发现在改性温度200~800℃范围内,脱色率均是先增加后减小,在500℃时达到最高;(4)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的吸附剂的配比为:粉煤灰8g,25%戊二醛体积1mL,壳聚糖0.5g;以香草醛为交联剂的吸附剂的配比为:粉煤灰5g,香草醛质量1g,壳聚糖0.3g;(5)三类吸附剂中以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较好,0.5g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复合改性粉煤灰吸附剂对浓度240mg/L活性染料的CODcr去除率大于60%,对分散染料的CODcr去除率达80%,交联壳聚糖复合改性粉煤灰吸附剂在中性条件下处理活性染料脱色率达到40%。
二、精选粉煤灰对印染单体染料脱色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选粉煤灰对印染单体染料脱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聚阳离子棉基吸附剂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印染废水污染概况 |
1.2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及材料 |
1.2.1 絮凝沉降法 |
1.2.2 氧化分解法 |
1.2.3 电解法 |
1.2.4 生化法 |
1.2.5 吸附法 |
1.3 本学位论文的工作构想及意义 |
2 反应性高阳离子度接枝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 |
2.1 引言 |
2.2 原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案设计 |
2.3.1 接枝阳离子单元—阳离子单元A的设计与制备 |
2.3.2 棉表面的接枝阳离子化工艺及净水应用 |
2.3.3 吸附机理研究方案 |
2.4 实验方法 |
2.4.1 G-cotton的制备方法 |
2.4.2 G-cotton吸附性能的测试 |
2.4.3 G-cotton的吸附机理研究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反应性高阳离子度接枝棉G-cotton的制备 |
2.5.2 G-cotton的吸附性能 |
2.5.3 G-cotton的吸附机理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聚阳离子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 |
3.1 引言 |
3.2 原料和仪器 |
3.3 研究方案设计 |
3.4 实验方法 |
3.4.1 聚阳离子棉PC-cotton的制备 |
3.4.2 PC-cotton的吸附性能研究 |
3.4.3 PC-cotton的吸附机理研究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聚阳离子棉(PC-cotton)的合成 |
3.5.2 PC-cotton的结构表征 |
3.5.3 PC-cotton的吸附能力分析 |
3.5.4 PC-Cotton吸附机理模型的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4 长链烷基化聚阳离子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 |
4.1 引言 |
4.2 原料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LP-cotton吸附剂和PTADMAC絮凝剂的平行合成 |
4.3.2 单独使用LP-cotton吸附剂净化印染废水 |
4.3.3 单独使用PTADMAC絮凝剂净化印染废水 |
4.3.4 组合使用LP-cotton吸附剂与PTADMAC絮凝剂净化印染废水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LP-cotton吸附剂和PTADMAC絮凝剂的平行合成 |
4.4.2 单独使用LP-cotton吸附剂对印染废水的净化性能 |
4.4.3 单独使用PTADMAC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净化性能 |
4.4.4 组合使用LP-cotton和 PTADMAC对印染废水的净化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5 多维聚阳离子化棉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 |
5.1 引言 |
5.2 原料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PT-cotton和PTAMAC吸附剂的一锅法合成方法 |
5.3.2 PT-cotton和PTAMAC的吸附能力实验 |
5.3.3 PT-cotton和PTAMAC的吸附机理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T-cotton和PTAMAC吸附剂的一锅合成 |
5.4.2 PT-cotton和PTAMAC吸附剂的结构分析 |
5.4.3 PT-cotton和PTAMAC的吸附能力 |
5.4.4 PT-cotton和PTAMAC的吸附等温线 |
5.4.5 PT-cotton和PTAMAC的吸附热力学 |
5.4.6 PT-cotton和PTAMAC的吸附动力学 |
5.5 本章小结 |
6 远程诱导性聚阳离子棉的合成、性能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原料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PA-cotton的合成 |
6.3.2 PA-cotton的吸附性能 |
6.3.3 PA-cotton的吸附机理 |
6.3.4 PA-cotton的回收利用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PA-cotton吸附剂的合成 |
6.4.2 PA-cotton吸附剂的结构分析 |
6.4.3 PA-cotton的吸附能力 |
6.4.4 PA-cotton的吸附机理模型 |
6.4.5 PA-cotton的回收利用 |
6.4.6 PA-cotton净化印染废水时的微观结构转变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论文的研究进展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3 本论文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 主要原料 |
B 主要仪器 |
C 分析与表征方法 |
在读期间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粉煤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粉煤灰概述 |
1.1.1 粉煤灰的形成 |
1.1.2 粉煤灰的组成 |
1.1.3 粉煤灰的性质 |
1.2 粉煤灰处理有机废水研究进展 |
1.2.1 粉煤灰对染料的处理 |
1.2.2 粉煤灰对抗生素的处理 |
1.2.3 粉煤灰对除草剂的处理 |
1.3 粉煤灰改性方法综述 |
1.3.1 机械研磨改性 |
1.3.2 高温焙烧改性 |
1.3.3 酸改性 |
1.3.4 碱改性 |
1.3.5 盐改性 |
1.3.6 金属化表面改性 |
1.3.7 联合改性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2.2.1 粉煤灰预处理 |
2.2.2 制备模拟有机染料废水 |
2.2.3 有机染料标准曲线绘制 |
2.2.4 吸附实验 |
第3章 原始粉煤灰吸附有机染料废水 |
3.1 PH对吸附的影响 |
3.1.1 未调控pH环境下原始粉煤灰对染料的吸附结果 |
3.1.2 调控pH环境对吸附的影响 |
3.1.3 原始粉煤灰pHpzc |
3.2 体系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3.3 染料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4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5 吸附等温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粉煤灰吸附有机染料废水 |
4.1 粉煤灰改性方法 |
4.2 粉煤灰改性前后表征对比 |
4.2.1 粉煤灰改性前后pHpzc对比 |
4.2.2 粉煤灰改性前后扫描电镜(SEM)对比 |
4.2.3 粉煤灰改性前后元素分析(EDS)对比 |
4.2.4 粉煤灰改性前后X-射线衍射(XRD)图谱分析 |
4.3 粉煤灰改性前后效果对比 |
4.4 温度对改性粉煤灰吸附染料的影响 |
4.5 粉煤灰投加量的影响 |
4.6 改性前后粉煤灰吸附动力学对比分析 |
4.7 改性前后粉煤灰吸附等温线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粉煤灰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粉煤灰的改性方法 |
1.1 无机改性剂改性粉煤灰 |
1.2 有机改性剂改性粉煤灰 |
2 改性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应用 |
2.1 改性粉煤灰单独处理废水 |
2.1.1 改性粉煤灰处理无机废水 |
2.1.2 改性粉煤灰处理有机废水 |
2.2 改性粉煤灰与高级氧化技术联合处理废水 |
3 结语 |
(4)印染废水吸附处理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炭 |
2 粘土吸附剂 |
3 树脂吸附剂 |
4 固体废弃物吸附剂 |
5 农业废弃物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
(5)CTMAB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染料的分类 |
1.3 染料废水的组成和特点 |
1.4 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4.1 物理方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技术 |
1.4.2 化学方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技术 |
1.4.3 生物方法处理印染废水技术 |
1.4.4 新型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
1.5 粉煤灰结构及研究现状 |
1.5.1 粉煤灰的来源及特性 |
1.5.2 粉煤灰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 |
1.5.3 粉煤灰的应用现状 |
1.5.4 粉煤灰的活化及研究进展 |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3 课题的特色及创新性 |
2.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药品 |
2.3 实验和分析方法 |
2.3.1 COD 测定方法 |
2.3.2 色度的测定方法 |
2.3.3 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
2.3.4 pH 值的测定方法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 |
2.3.6 吸附量 qe测定 |
2.3.7 散失率的测定方法 |
2.4 实验方法 |
2.4.1 粉煤灰改性方法 |
2.4.2 试剂的配制 |
3. 粉煤灰改性及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
3.1 改性粉煤灰的制备 |
3.1.1 改性剂浓度对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2 pH 值对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3 改性温度对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4 搅拌时间对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2 粉煤灰改性的正交试验 |
3.3 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水的实验研究 |
3.3.1 粉煤灰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2 初始 pH 对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4 改性粉煤灰对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正交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改性粉煤灰吸附性能的研究 |
4.1 吸附理论概述 |
4.1.1 吸附类型 |
4.1.2 吸附等温方程式 |
4.1.3 吸附动力学 |
4.2 改性粉煤灰对染料废水的吸附等温方程的研究 |
4.2.1 吸附等温方程 |
4.2.2 吸附热力学 |
4.3 改性粉煤灰对染料废水吸附动力学研究 |
4.3.1 实验内容 |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改性粉煤灰的颗粒化研究 |
5.1 固化改性粉煤灰颗粒的制备 |
5.1.1 混合原料质量配比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 |
5.1.2 粒径对去除率和散失率的影响 |
5.1.3 干燥温度对去除率和散失率的影响 |
5.1.4 干燥时间对去除率和散失率的影响 |
5.1.5 固化颗粒的耐腐蚀性实验及分析 |
5.2 固化颗粒的 SEM 表征 |
5.3 本章小结 |
6. 改性粉煤灰颗粒处理染料废水的动态实验研究 |
6.1 动态试验的影响因素及运行流程 |
6.2 动态实验影响因素 |
6.2.1 进水流速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2.2 进水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2.3 运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3 动态实验处理实际废水连续运行实验结果 |
6.4 改性粉煤灰固化颗粒的回收利用 |
6.5 动态实验处理工艺运行成本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6)改性粉煤灰复合壳聚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印染废水来源、特点及其危害 |
1.1.1 印染废水主要来源 |
1.1.2 印染废水的特点 |
1.1.3 印染废水的危害 |
1.2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综述 |
1.2.1 印染废水处理的化学法 |
1.2.2 印染废水处理的物理化学法 |
1.2.3 印染废水处理的生物法 |
1.3 粉煤灰概述 |
1.3.1 粉煤灰的来源 |
1.3.2 粉煤灰的物化特性 |
1.3.3 粉煤灰处理废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
1.3.4 粉煤灰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4 壳聚糖概述 |
1.4.1 壳聚糖的结构 |
1.4.2 壳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3 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 |
1.4.4 壳聚糖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5 粉煤灰复合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5.1 课题研究背景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用主要试剂 |
2.2.2 试验用粉煤灰 |
2.2.3 试验用壳聚糖 |
2.2.4 试验用水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COD 测定方法 |
2.3.2 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
2.3.3 pH 值的检测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 |
2.3.5 吸附量Qe 测定 |
2.3.6 散失率测定方法 |
2.4 试剂的配制 |
第三章 改性粉煤灰制备条件选择及处理印染废水研究 |
3.1 改性粉煤灰单因素试验 |
3.1.1 NaOH 投加量对钾型、钠型、钙型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2 加热时间对钾型、钠型、钙型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3 加热温度对钾型、钠型、钙型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4 KCl、CaCl_2 投加量对钾型、钙型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5 搅拌时间对钙型、钾型粉煤灰的影响 |
3.1.6 用 HCl 中和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对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6 用HCl 中和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对改性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
3.1.7 SEM 表征 |
3.2 钙型改性粉煤灰正交试验 |
3.2.1 COD 去除率影响分析 |
3.2.2 脱色率影响分析 |
3.3 钙型改性粉煤灰处理实际印染废水时各因素对COD 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 |
3.3.1 印染废水初始pH 值对COD 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 |
3.3.2 改性粉煤灰投加量对COD 去除率和脱色率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研究 |
4.1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1.1 钙型改性粉煤灰复合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及选择 |
4.1.2 正交试验 |
4.1.3 用复合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时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4 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试验 |
4.2 SEM 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钙型改性粉煤灰复合壳聚糖吸附剂的固化研究 |
5.1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5.1.1 固化复合颗粒吸附剂的制备 |
5.1.2 混合比例对COD 去除率的影响 |
5.1.3 恒温干燥温度对COD 去除率及颗粒散失率的影响 |
5.1.4 粒径对COD 去除率及颗粒散失率的影响 |
5.1.5 恒温干燥时间对COD 去除率及颗粒散失率的影响 |
5.1.6 搅拌时间对COD 去除率及颗粒散失率的影响 |
5.1.7 固化颗粒耐腐蚀性分析 |
5.2 固化颗粒的SEM 表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染料及染料废水 |
1.2.1 染料定义及其分类 |
1.2.2 染料废水特点 |
1.2.3 染料废水的污染现状 |
1.3 染料废水的脱色方法 |
1.3.1 吸附脱色法 |
1.3.2 膜分离脱色法 |
1.3.3 氧化脱色法 |
1.3.4 生物脱色法 |
1.3.5 絮凝沉降脱色法 |
1.4 双氰胺甲醛高分子脱色絮凝剂 |
1.5 聚丙烯酰胺脱色絮凝剂 |
1.6 聚合物双水相体系在聚丙烯酰胺合成中的应用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PHDCD)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合成原理及实验方法 |
2.1.4 实验测试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双氰胺与甲醛摩尔比的影响 |
2.2.2 氯化铵用量的影响 |
2.2.3 氯化铝用量的影响 |
2.2.4 羟甲基化温度的影响 |
2.2.5 羟甲基化时间的影响 |
2.2.6 缩聚温度的影响 |
2.2.7 缩聚时间的影响 |
2.2.8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水相法合成脱色絮凝剂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1.3 双水相体系脱色絮凝剂的制备 |
3.1.4 脱色混凝剂的制备 |
3.1.5 脱色絮凝剂双水相体系的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脱色絮凝剂制备工艺优化-正交试验 |
3.2.2 分散介质浓度的影响 |
3.2.3 链转移剂含量的影响 |
3.2.4 聚合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5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
3.2.6 共聚单体摩尔比的影响 |
3.2.7 共聚单体总浓度的影响 |
3.2.8 聚合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 脱色絮凝剂的协同效应研究 |
3.4 共聚物红外光谱分析 |
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染料溶液脱色絮凝实验 |
4.2.4 COD 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脱色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
4.3.2 染料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3 pH 值对染料溶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
4.3.4 搅拌时间的影响 |
4.3.5 Oil Flock 脱色絮凝剂的脱色絮凝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亚铁基复合混凝脱色剂制备及其在针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印染废水简介 |
1.2 印染废水处理难点 |
1.2.1 印染废水中COD_(Cr)的去除 |
1.2.2 印染废水色度的去除 |
1.3 印染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
1.3.1 电解法 |
1.3.2 氧化法 |
1.3.3 吸附法 |
1.3.4 生物法 |
1.3.5 混凝沉淀法 |
1.4 混凝沉淀剂研究现状 |
1.4.1 无机型混凝沉淀剂 |
1.4.2 有机混凝沉淀剂 |
1.4.3 微生物混凝沉淀剂 |
1.4.4 以废物为资源制备的混凝剂 |
1.4.5 复合混凝沉淀剂 |
1.4.6 混凝沉淀脱色剂 |
1.5 废酸处理、利用现状 |
1.5.1 废酸的来源及危害 |
1.5.2 废酸液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方案与检测方法 |
2.1 实验方案的理论基础 |
2.2 BH-1 型混凝脱色剂的制备 |
2.2.1 BH-1 型混凝脱色剂的制备方法 |
2.2.2 检测方法 |
2.3 BH-2 型混凝脱色剂的制备 |
2.3.1 BH-2 型混凝脱色剂的制备方法 |
2.3.2 试验与检测方法 |
3 BH-1 型混凝脱色剂研制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BH-1 型混凝脱色剂的制备 |
3.1.1 氧化时间对废酸中 Fe~(3+)的浓度的影响 |
3.1.2 pH 值对混凝脱色剂脱色性能的影响 |
3.1.3 氧化剂投加量的确定 |
3.2 BH-1 型混凝脱色剂的表征 |
3.2.1 UV-Vis 表征 |
3.2.2 BH-1 混凝脱色剂中 Fe(Ⅲ)形态表征 |
3.2.3 BH-1 的 X 衍射光谱分析 |
3.3 BH-1 型混凝脱色剂的应用研究 |
3.3.1 pH 值对 BH-1 型混凝脱色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2 BH-1 型混凝脱色剂加药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3 BH-1 型混凝脱色剂与其它同类混凝剂处理效果的对比 |
3.4 小结 |
4 BH-2 型混凝脱色剂的制备及应用 |
4.1 BH-2 型混凝脱色剂的制备 |
4.1.1 温度对铝灰与残余酸反应程度的影响 |
4.1.2 反应时间对铝灰与残余酸反应程度的影响 |
4.1.3 铝灰投加量的确定 |
4.2 BH-2 型混凝脱色剂的表征 |
4.2.1 UV-Vis 表征 |
4.2.2 混凝脱色剂中Al(Ⅲ)形态表征 |
4.2.3 BH-2 的 X 射线衍射光谱表征 |
4.3 BH-2 型混凝脱色剂的应用研究 |
4.3.1 pH 值对 BH-2 型混凝脱色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2 加药量对BH-2 型混凝脱色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3 BH-2 型混凝脱色剂与 BH-1 型混凝脱色剂及其它同类混凝剂处理效果的对比 |
4.4 小结 |
5 生产应用及投药量控制模型研究 |
5.1 混凝脱色剂在印染废水处理站中的应用 |
5.1.1 印染厂概况 |
5.1.2 污水处理工艺及水质执行标准 |
5.1.3 实际运行结果 |
5.1.4 实际应用结果讨论 |
5.2 投药量预测模型研究 |
5.2.1 混凝投药量预测的目的及意义 |
5.2.2 灰色理论概述 |
5.2.3 GM(0,N)模型的建立 |
5.2.4 灰色模型建模及投药量预测 |
5.2.5 小结 |
6 总结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文章 |
研究成果 |
(9)PDAC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其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论 |
1.1 印染工艺概述 |
1.1.1 印染工艺工序及特点 |
1.1.2 印染工业常用染料、助剂及其性能 |
1.2 印染废水的排放及处理技术 |
1.2.1 印染废水的产生及水质特征 |
1.2.2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 粉煤灰的产生和应用 |
1.3.1 粉煤灰的产生 |
1.3.2 粉煤灰的组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
1.3.3 粉煤灰的危害和综合利用现状 |
1.3.4 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絮凝剂的种类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1 絮凝剂的种类 |
1.4.2 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粉煤灰的改性 |
1.5.1 粉煤灰的改性方法 |
1.5.2 PADC改性粉煤灰的可行性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技术路线、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
2.2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1 粉煤灰及印染废水 |
2.2.2 试验所用试剂和仪器 |
2.3 分析方法 |
2.3.1 染料废水的配制 |
2.3.2 色度和脱色率的测定方法 |
2.3.3 COD的测定方法 |
2.3.4 NH3-N的测定方法 |
2.3.5 SS的测定方法 |
2.3.6 pH值的测定方法 |
2.4 去除率及吸附量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PDAC改性粉煤灰制备条件的选择 |
3.1 粉煤灰吸附性能的研究 |
3.1.1 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 |
3.1.2 各种改性粉煤灰性能比较 |
3.1.3 粉煤灰脱色性能研究 |
3.2 PDAC改性粉煤灰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
3.2.1 正交试验 |
3.2.2 粉煤灰改性条件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DAC改性灰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2.1 PDAC改性粉煤灰投加量的影响 |
4.2.2 染料废水pH值的影响 |
4.2.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4 初始浓度的影响 |
4.2.5 其他因素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DAC改性灰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研究 |
5.1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2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3 废水pH的影响 |
5.2.4 沉降时间的影响 |
5.2.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2.6 优化工艺对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 |
5.3 吸附等温线试验研究 |
5.3.1 吸附理论 |
5.3.2 吸附等温线试验 |
5.3.3 吸附等温线的数学拟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壳聚糖复合粉煤灰对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综述 |
1.1.1 印染废水处理的化学法 |
1.1.2 印染废水处理的物理化学法 |
1.1.3 印染废水处理的生物法 |
1.2 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和研究现状 |
1.2.1 壳聚糖的结构 |
1.2.2 壳聚糖的性质 |
1.2.3 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 |
1.2.4 壳聚糖型水处理剂的研究现状 |
1.2.4.1 对印染废水的处理 |
1.2.4.2 对其他废水的处理 |
1.2.5 微波场中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
1.3 粉煤灰的结构、性质和研究现状 |
1.3.1 粉煤灰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
1.3.2 粉煤灰的活化 |
1.3.3 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壳聚糖-粉煤灰复合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 |
2.1 前言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用染料的选择 |
2.3.2 染料模拟废水的配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2.3.3 测试项目 |
2.3.3.1 脱色率的测定 |
2.3.3.2 CODcr 的测定 |
2.3.3.3 吸附量的测定 |
2.3.3.4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3.4 吸附剂的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吸附剂的选择 |
2.4.2 吸附剂处理混合活性染料废水 |
2.4.3 单因素结果分析 |
2.4.3.1 废水pH 对脱色率的影响 |
2.4.3.2 吸附剂用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2.4.3.3 搅拌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 |
2.4.3.4 废水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2.4.4 吸附剂对其他染料的处理 |
2.4.5 吸附剂对染料废水CODcr 的处理 |
2.5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改性粉煤灰复合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 |
3.1 前言 |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用染料 |
3.3.2 粉煤灰的改性 |
3.3.3 吸附剂的制备 |
3.3.4 测试项目 |
3.3.4.1 脱色率测定 |
3.3.4.2 CODcr 测定 |
3.3.4.3 色度测定 |
3.3.4.4 浊度测定 |
3.3.4.5 吸附量测定 |
3.3.4.6 吸附动力学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粉煤灰活化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3.4.2 废水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3.4.3 吸附动力学曲线 |
3.4.4 改性粉煤灰复合物和未改性粉煤灰复合物处理效果的比较 |
3.4.5 对染料废水浊度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联壳聚糖-改性粉煤灰复合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 |
4.1 前言 |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原理 |
4.4 实验方法 |
4.4.1 交联壳聚糖的制备 |
4.4.1.1 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的制备 |
4.4.1.2 香草醛交联壳聚糖的制备 |
4.4.2 交联壳聚糖-改性粉煤灰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
4.4.3 模拟染料废水的配制 |
4.4.4 测试项目 |
4.4.4.1 接枝率的测定 |
4.4.4.2 脱色率的测定 |
4.4.4.3 CODcr 的测定 |
4.4.4.4 吸附量的测定 |
4.4.4.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4.4.6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红外光谱分析 |
4.5.2 交联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
4.5.3 交联壳聚糖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实验结果分析 |
4.5.3.1 pH 对脱色率的影响 |
4.5.3.2 吸附剂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4.5.4 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
4.5.4.1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的复合吸附剂 |
4.5.4.2 以香草醛为交联剂的复合吸附剂 |
4.5.5 用吸附剂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实验结果分析 |
4.5.5.1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的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 |
4.5.5.2 以香草醛为交联剂的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 |
4.5.6 复合吸附剂单因素实验分析 |
4.5.6.1 pH 对脱色率的影响 |
4.5.6.2 吸附剂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4.5.6.3 吸附剂对不同浓度活性橙废水的吸附 |
4.5.6.4 搅拌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 |
4.5.6.5 吸附剂对染料废水CODcr 的处理 |
4.5.7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精选粉煤灰对印染单体染料脱色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聚阳离子棉基吸附剂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D]. 宋纯利.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粉煤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 岳鹏飞.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3]粉煤灰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 王占华,周兵,孙雪景,彭举威. 能源环境保护, 2014(04)
- [4]印染废水吸附处理研究现状[J]. 王开花. 环境与发展, 2014(Z1)
- [5]CTMAB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 张秋霞. 辽宁科技大学, 2013(02)
- [6]改性粉煤灰复合壳聚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研究[D]. 关美玲. 辽宁科技大学, 2012(06)
- [7]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D]. 谌小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亚铁基复合混凝脱色剂制备及其在针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谢经良.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9]PDAC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其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D]. 马玉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10]壳聚糖复合粉煤灰对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D]. 杨超.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
标签:染料论文; 活性炭吸附法论文; 印染废水论文; 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