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oIP体系的不足及基于软交换的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白玥[1](2017)在《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电网规模也在快速壮大。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是电力工作的核心。因为电力系统具有不间断性,并且在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因此对电力调度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系统通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电力安全生产的需求,电网需充分借助高速发展的现代多媒体通信技术手段,逐渐实现了电力通信的网络化、宽带化与数字化。以IP网络为基础,创建数据、语音和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调度系统,是当前电力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软交换属于一种集合,包括了诸多逻辑功能实体,是下一代网络中语音/数据/视频业务呼叫、控制的核心设备。同样在现阶段的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该项技术设计的主要思想为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通过规范标准的协议实现不同实体间的通信与连接。此种框架结构促使业务处理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软交换技术在当前已经是应用相当广泛与成熟的阶段本文首先对软交换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从它的特点及优势入手分析了用它进行电力通信组网所能带来的优势及经济效益。着重从电力调度与电力行政通信入手,分析公司传统电路交换已不能满足现行电网发展趋势的原因,阐明电力行政、调度电路交换网向软交换系统演进是必然趋势。本文将介绍供电公司对软交换运用于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探索研究,包括公司通信需求分析、组网整体规划、设备安装、模拟用户环境的测试等,以其论证VOIP组网的加入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可行性,涵盖了软交换组网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方案设计、业务实现等。阐明了引入软交换技术为电力通信带来的改变,以及如何与现有的传统交换电路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式电力通信的平滑过渡。同时从企业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引入软交换后可能带来的典型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郭栋[2](2015)在《基于VoIP及软交换技术的呼叫中心设计与改进》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空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以及对客户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通过建设呼叫中心服务平台,以满足企业在业内的市场拓展及竞争需要,并最终达到提高销售服务水平成为了摆在公司面前的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第四代呼叫中心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使用符合快速成长企业需要的设计,搭建统一的通信功能平台,支持分布式坐席和远程再生功能,提供保护投资和系统扩展空间的性能,是帮助航空企业提高自身软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所述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作者完成的四点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VoIP (Voice Over IP)技术架构及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对VoIP通讯技术以及软交换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剖析。(2)依据航空公司呼叫中心建设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的呼叫中心系统架构,按照前期实地考察的情况,对主要硬件设备的选型、组网结构、部署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后的性能更能满足企业用户的需要;(3)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呼叫中心系统ACD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ion)模块的排队逻辑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呼叫控制和排队分配功能,提高了ACD模块的工作效率;(4)结合上述改进,设计呼叫中心项目整体架构和软硬件方案,并进行了数据模拟测试。本文设计实现的呼叫中心系统是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集成销售预订管理、地面与空中服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一体化的业务管理平台。这个项目的重点是基础环境的搭建、硬件设施的部署和呼叫中心系统的建设。目前,本系统已完成重点功能的开发,大大改善了业务数据的流通,提高了数据交互效率和实时性,做到了闭环管理服务,为包机销售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效地支持。
仲升[3](2012)在《基于SPATIAL ATRIUM移动软交换升级方案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在电信行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革命性技术的突破和网络业务量的组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技术和新的需求推动网络向下一代发展,电信行业为了快速适应这些新需求新技术的变化,也就应当需要有新的下一代网络结构与之适应。本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对移动软交换的应用前景、基本概念、网络结构、主要设备及功能进行介绍。文章的绪论主要是从移动软交换的应用前景,包括电路领域和分组领域的应用来展开,还简单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智能网领域的应用。其次概况的介绍软交换的发展态势和阿尔卡特SpatialAtrium移动软交换。第二章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阐述软交换的概念。广义上的软交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般是指多元化的宽带接入网络。而狭义上的软交换应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横向组合模式,放开其传输、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接口,形成一个开放的软交换架构。接着介绍了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分组交换原来是为了完成数据通信业务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换方式。电信网络在发展技术的过程中提出了控制于分离的思想,并逐渐形成了软交换的概念,使其在固定电话网络中得到了应用。软交换主要分为接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其次介绍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现有的网络结构也对它进行了介绍,包括移动终端、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等等。论文的第二部分是第三到第五章,主要是对SpatialAtrium软交换升级的具体过程介绍。第三章是介绍移动软交换的VOIP升级,涉及到BICC协议、SIP协议和H.248协议。其次是移动软交换VOIP升级的具体步骤,如VOIP升级前的检查、配置语音服务器模块、配置GIGE卡、配置千兆网卡IP地址和配置BICC TRUNK GROUP等操作。第四章则主要介绍移动软交换MSC的升级流程。首先简单介绍了下MSC的相关的模块和概念。接着介绍升级前需要做的准备。具体的升级MSC包括数据升级、MSC进程升级和升级后各个模块的检查。第五章是移动软交换升级测试结果及分析。包括ATC测试结果及分析、升级后的人工检查两部分。本论文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这个章节实际上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跟对移动软交换的一些展望。本文主要是理论结合实践对移动软交换升级方案进行研究。软交换的理论已经很成熟,包括所有的标准和具体组网,但是软交换的发展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虽然它有很多新技术跟新思路,但是目前来看还是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电信交换机系统,因为它还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很开心的看到移动软交换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许多电信设备商不仅研究了最新的软交换系统,而且即使更新系统版本。运营商也积极推动新新技术的发展。
聂鑫[4](2012)在《NGN+VoIP与传统PBX在企业用户中的应用》文中提出NGN+IP是下一代企业语音交换机发展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NGN+IP与PBX的区别,以及各自优缺点。通过描述VoIP在NGN网络中的演变,阐明NGN+IP的工作原理以及通话质量的提升和维护管理最优化的优势,并能轻易增加其他增值服务。NGN网络智能化通过汇接层的改造和全网集中的数据库,实现业务属性与端局的分离,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固定电话网上无法大规模推广用户签约类业务的问题,而且由于屏蔽了大量端局层业务特性,实现了面向全网用户快速推广智能新业务。VoIP与NGN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语音业务的新方向。本文通过京龙大厦PBX的设计方案和使用情况,以及空中网NGN+VoIP建设方案及使用情况两个案例,指出二者在设计思想建设方案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同时对一些问题和数据进行分析,解决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文的最后,结合近些年来VoIP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移动VoIP等新技术,对VoIP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余建明[5](2011)在《基于软交换体系下的VoIP技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VoIP如何与下一代网络融合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讨论话题,由于目前基于网关-网守(GW-GK)的VoIP网络中网关功能过于集中,设备过于复杂以及容量受限的问题,本文将借助软交换的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的思想,将网关分离使网关只负责媒体的传输,呼叫控制功能由软交换设备来完成,不仅解决了容量问题,而且易于维护和管理。
吕婷婷[6](2010)在《滨州联通VOIP业务网实现方案》文中指出随着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PSTN电话已经不能满足日常通信需求。网络电话和网络聊天软件的诞生及其所提供业务的多样性,使传统的PSTN业务顿时失色,发展陷入了瓶颈。如何保住语音业务的市场,如何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业务,是国内各大运营商正在努力实现的。滨州联通也不例外,随着软交换技术的成熟和IP网络覆盖的不断延伸,基于IP的语音业务,即VOIP业务,是未来滨州联通语音业务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对滨州联通IP承载网和NGN网络现状做了详细介绍后,指出了在NGN平台上发展VOIP业务,是滨州联通VOIP业务网的发展模式,进而针对不同的接入方式提出了发展VOIP业务的不同解决方案。
刘志飞,雷徐冰[7](2009)在《基于软交换的VoIP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火力发电厂电话交换系统的现状和VoIP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软交换技术的VoIP系统与程控交换系统混合组网的实施方案,详细介绍了方案的系统构架及关键技术,分析了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
傅继利[8](2008)在《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作为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全新电信网络目前的两种主流技术,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本文从一个软交换/IMS系统终端的设计者的角度,对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对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的比较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网络架构分析、网络演进趋势、网络协议分析和业务实现分析。首先,在网络架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两个系统的网络层次和组网架构。由于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采用了相似的技术思想,其网络层次划分是相似的,但是其组网结构却是有很大差异。软交换系统的组网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与传统的PSTN混合组网。IMS系统的组网方式则一般单独组网,更适于新建网络。其次,在网络协议方面,本文主要对两种网络的信令协议进行了对比。软交换系统存在多种信令协议,各种信令各有特点,因网络需要而各取所需。IMS系统的信令协议使用SIP协议,并在SIP协议上扩展了多种用于支持移动网络的扩展。IMS系统与使用SIP协议的软交换系统之间由于使用相同的信令协议而存在互通的基础。但是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需要支持的扩展不相同,对具体业务的信令流也可能存在的差异,这成为互联互通的主要风险。两个系统在媒体协议和传送协议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所采用的媒体协议和传送协议主要取决于应用的网络是移动网络还是固定网络。再次,在业务实现方面,本文针对两个网络中最常见的业务实现方式进行分析。软交换系统的应用偏重于语音业务和传统的电话增值业务。而IMS系统则偏重于新兴的多媒体通信业务方面。对于相同的业务功能,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实现的主要差异是在信令扩展方面的支持性上。最后,本文在网络演进趋势方面的分析比较贯穿了全文。通过从组网方式、信令协议和业务实现方面的比较,两个系统目前都存在应用方面的局限。软交换系统需要更加明确的网络架构的规划,并增强移动网络的支持能力。IMS系统则要针对固网特性做出适当的优化和简化。针对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的上述分析,从终端实现角度,存在实现一个兼容终端,从而平滑兼容两种网络的可能性。本文在此结论基础上,基于新峤网络GPON ONT终端设备,实现了可以平滑兼容两种网络的综合接入设备(IAD)功能。文中对此终端的设计实现进行了阐述,并通过解决与多种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的互通性测试中发现的问题,验证了对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分析,也证明平滑兼容的终端系统的实现可行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对软交换系统和IMS系统的差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通过实现平滑兼容两种系统的IAD终端,对这种分析进行了验证。通过实践,文中解决了一些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的兼容问题,为两种技术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提供了一些思路。
倪云霞,华竹平[9](2008)在《基于软交换体系下的VoIP技术实现》文中研究表明VoIP技术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新技术。论文介绍了VoIP在NGN网络中的演变,提出了基于软交换体系下的VoIP结构,并且根据软交换能够使各协议互通的特点,尽量使各协议在VoIP结构中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其在通话质量、维护管理达到最优化,并能容易地增加另外的增值服务。
宋传旺,王静[10](2007)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VoIP系统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现有的VoIP系统一般均基于H.323协议族所定义的协议模型,本文提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VoIP系统方案,重点研究了支持SIP终端的软交换解决方案,通过方案比较,说明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VoIP方案的优势。
二、VoIP体系的不足及基于软交换的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oIP体系的不足及基于软交换的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1 软交换概念 |
2.2 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
2.3 软交换的特点 |
2.3.1 软交换与现有电话网络的比较 |
2.3.2 软交换与智能网的比较 |
2.3.3 软交换与H.323 网络的比较 |
2.4 软交换设备需要支持的主要协议 |
2.4.1 H.323 协议 |
2.4.2 SIP协议 |
2.4.3 SIGTRAN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交换组网设计 |
3.1 软交换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
3.1.1 公司电力通信网现状 |
3.2 VOIP组网方案 |
3.2.1 网络结构 |
3.2.2 软交换组网总体技术方案 |
3.2.3 具体技术方案 |
3.2.4 具体实施步骤 |
3.2.5 编号方案和拨号方式 |
3.2.6 技术关键与解决方法 |
3.3 软交换组网改造后的功能实现 |
3.4 技术创新点 |
3.5 效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安全防范 |
4.1 软交换系统的安全问题 |
4.1.1 网络的安全分析 |
4.1.2 信息的安全分析 |
4.1.3 终端设备的安全分析 |
4.2 解决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VoIP及软交换技术的呼叫中心设计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
1.2.1 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2 VoIP技术发展现状 |
1.2.3 软交换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VoIP及软交换技术原理分析 |
2.1 VoIP及软交换技术简介 |
2.2 VoIP原理及技术基础 |
2.2.1 VoIP语音传输原理 |
2.2.2 VoIP系统协议 |
2.2.3 VoIP的关键技术 |
2.3 软交换技术原理 |
2.3.1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协议 |
2.3.2 软交换技术在VOIP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呼叫中心硬件架构分析与改进 |
3.1 呼叫中心的种类选择 |
3.2 呼叫中心建设规划 |
3.2.1 呼叫中心选址考察 |
3.2.2 呼叫中心用户需求分析 |
3.3 设计方案的分析改进 |
3.3.1 组网模式及线路改进 |
3.3.2 设备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软交换的呼叫中心系统分析与改进 |
4.1 ACD主要功能分析 |
4.2 ACD模块性能需求及评估方法 |
4.2.1 ACD模块性能需求 |
4.2.2 性能评估 |
4.3 ACD模块设计 |
4.3.1 ACD模块工作流程设计 |
4.3.2 ACD模块消息处理 |
4.4 ACD路由策略算法设计 |
4.4.1 呼叫号码智能分配算法 |
4.4.2 预计等待时间算法 |
4.4.3 最空闲座席算法 |
4.4.4 VIP排队算法 |
4.4.5 老客户算法 |
4.5 ACD模块的设置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呼叫中心系统实现与性能测试 |
5.1 系统概况 |
5.2 呼叫中心硬件架构及实现 |
5.2.1 硬件架构组成 |
5.2.2 呼叫中心实现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路由性能测试 |
5.3.2 评估指标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SPATIAL ATRIUM移动软交换升级方案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软交换升级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内外移动软交换的现状 |
1.1.2 移动软交换的发展趋势 |
1.1.3 移动软交换主要的应用前景 |
1.2 SPATIAL ATRIUM 移动软交换介绍 |
1.3 本论文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移动软交换的网络结构及主要设备 |
2.1 移动软交换概念的介绍 |
2.1.1 广义与狭义移动软交换的概念 |
2.1.2 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 |
2.1.3 移动软交换的特点 |
2.2 移动软交换的网络及软硬件结构 |
2.2.1 移动软交换的网络 |
2.2.2 移动软交换的硬件结构 |
2.2.3 移动软交换的软件结构 |
2.3 MSC 的概念和模块介绍 |
2.3.1 MSC 的概念 |
2.3.2 MSC 模块的介绍 |
2.4 媒体网关和信令网关的概念及功能 |
2.4.1 综合媒体网关的结构 |
2.4.2 信令网关的功能要求 |
2.4.3 信令网关的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软交换的 VOIP 升级 |
3.1 基于移动软交换架构的 VOIP 技术 |
3.2 VOIP 技术中特有的协议分析 |
3.2.1 BICC 协议 |
3.2.2 SIP 协议 |
3.2.3 H.248 协议 |
3.3 移动软交换 VOIP 升级的步骤 |
3.3.1 VOIP 升级前的检查 |
3.3.2 配置语音服务器模块 |
3.3.3 配置 GigE 卡 |
3.3.4 配置的千兆以太网卡上的 IP 地址 |
3.3.5 配置 BICC Trunk Groups |
3.3.6 配置 SIGTRAN 相关的 VOIP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软交换的 MSC 升级 |
4.1 MSC 升级的准备 |
4.1.1 MSC 升级包的下载 |
4.1.2 检查 MSC 系统功能和状态 |
4.2 MSC 数据升级 |
4.2.1 SAM 数据库的备份 |
4.2.2 SAM 模块数据库的升级 |
4.3 MSC 进程补丁升级 |
4.3.1 MSC 补丁的下载和安装顺序 |
4.3.2 MSC 的各个模块补丁升级 |
4.4 MSC 各个模块升级后的检查 |
4.4.1 验证话单 |
4.4.2 检查补丁文件的状态 |
4.4.3 系统功能和状态的检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软交换升级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ATC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2 移动软交换升级以后的人工检查 |
5.2.1 系统负荷的检查 |
5.2.2 系统参数的检测 |
5.2.3 MSC 内部软件资源的使用情况 |
5.2.4 信令的跟踪和分析 |
5.2.5 系统告警的处理 |
5.3 L&S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NGN+VoIP与传统PBX在企业用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用户交换机现状 |
1.1.1 论文背景 |
1.1.2 交换机发展简史 |
1.2 本论文意义 |
1.3 本论文的论证方法 |
1.4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PBX与NGN+VoIP的原理 |
2.1 传统PBX的原理介绍 |
2.1.1 PBX基本原理 |
2.1.2 PBX使用情况 |
2.1.3 用户对PBX的新需求 |
2.2 NGN +IP交换机介绍 |
2.2.1 NGN +IP交换机基本原理 |
2.2.2 IP +N G N使用情况 |
2.3 总结 |
第三章 NGN +IP的核心VoIP |
3.1 VoIP概述 |
3.1.1 VoIP的定义 |
3.1.2 VoIP的体系 |
3.1.3 VoIP通讯网络的重要性简述 |
3.2 软交换体系下的VoIP |
3.2.1 VoIP在传输过程中的技术介绍 |
3.2.2 软交换技术与VoIP |
3.2.3 MGCP协议 |
3.3 VoIP技术实际应用 |
3.3.1 金融行业方案 |
3.3.2 物流行业VOIP的解决方案 |
3.3.3 政府类客户解决方案 |
3.4 总结 |
第四章 北京京龙大厦用户PBX建设案例 |
4.1 项目实施背景 |
4.1.1 现有交换设备情况 |
4.1.2 现有电源设备情况 |
4.1.3 现有传输设备情况 |
4.2 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设想 |
4.2.1 需求预测 |
4.2.2 拟建规模 |
4.3 根据实际情况对拟建设备指标进行测算 |
4.3.1 交换设备能力测算 |
4.3.2 电源设备能力测算 |
4.3.3 传输预测 |
4.4 建设方案论证 |
4.4.1 交换设备选型:Alcatel OXE设备 |
4.4.2 电源设备论证 |
4.4.3 传输设备论证 |
4.4.4 其他组件设计 |
4.5 建设费用及建设进度 |
4.6 遇到的问题 |
4.6.1 问题现象及分析 |
4.6.2 问题解决过程 |
4.7 总结 |
第五章 空中网NGN+IP PBX |
5.1 项目实施背景 |
5.1.1 现有交换设备现状 |
5.1.2 NGN网现状 |
5.1.3 接入设备现状 |
5.1.4 传输、电源现状 |
5.2 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 |
5.2.1 需求预测 |
5.2.2 拟建规模 |
5.3 根据实际情况对拟建设备指标进行测算 |
5.3.1 交换设备能力计算 |
5.3.2 AG设备VoIP用户带宽计算 |
5.3.3 传输及电源预测 |
5.4 建设方案论证 |
5.4.1 交换设备选型:华为UA5000 |
5.4.2 AG窄带部分上连MSTP方案论证 |
5.4.3 AG双归属技术方案论证 |
5.4.4 接入网关建设方案论证 |
5.4.5 其他要素设计方案 |
5.4.6 建设费用 |
5.5 VoIP的呼损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空中网IP PBX与京龙大厦PBX项目比较 |
6.1.1 建设成本 |
6.1.2 使用成本 |
6.2 对今后工作的意义 |
6.3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软交换体系下的VoIP技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VoIP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
1.1 VoIP的基本原理 |
1.2 VoIP网络的总体框架 |
1.3 VoIP所面临的问题 |
2 基于软交换控制的VoIP技术实现 |
2.1 软交换 |
2.2 基于软交换控制的VoIP体系结构 |
3 结束语 |
(6)滨州联通VOIP业务网实现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VOIP 的发展史 |
1.2.1 萌芽期(1995-1996) |
1.2.2 雏形期(1996-1999) |
1.2.3 发展期(1999-2005) |
1.2.4 成熟期(2005-未来几年) |
1.3 滨州联通VOIP 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1.3.1 发展现状 |
1.3.2 滨州联通网络概况 |
1.3.3 滨州联通VOIP 业务网发展方向 |
1.4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 本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滨州联通承载网现状 |
2.1 承载网结构 |
2.2 本地软交换业务承载网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州联通NGN 网络介绍 |
3.1 NGN 简介 |
3.1.1 NGN 的体系结构 |
3.1.2 NGN 的协议概述 |
3.2 滨州联通NGN 网络现状 |
3.2.1 滨州联通NGN 组网模式 |
3.2.2 滨州联通NGN 核心设备 |
3.2.3 网络互连中呼叫路由选择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NGN 网络的VOIP 业务网实现方案 |
4.1 VOIP 简介 |
4.1.1 VOIP 的基本传输过程 |
4.1.2 VOIP 的关键技术 |
4.1.3 VOIP 应用现状 |
4.2 电信级VoIP 结构层次 |
4.2.1 接入层 |
4.2.2 传送层 |
4.2.3 控制层 |
4.2.4 业务层 |
4.3 滨州联通VOIP 业务开展建议 |
4.4 基于NGN 网络的VOIP 解决方案 |
4.4.1 POTS 用户接入 |
4.4.2 XDSL 宽带接入 |
4.4.3 V5 用户接入 |
4.4.4 以太网接入 |
4.4.5 WLAN(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 |
4.4.6 UA5000 接入 |
4.4.7 EPON 接入 |
4.5 某系统VOIP 解决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OIP 业务网的安全性分析及建议 |
5.1 VoIP 的安全威胁分析 |
5.1.1 拒绝服务 |
5.1.2 非授权入侵 |
5.1.3 会话劫持 |
5.1.4 包窃听/呼叫截获 |
5.1.5 应用层攻击 |
5.1.6 呼叫者身份欺诈 |
5.1.7 服务窃取 |
5.1.8 IP 欺诈 |
5.1.9 信任关系利用 |
5.1.10 伪装语音处理服务器 |
5.1.11 垃圾语音 |
5.1.12 VOIP 协议的脆弱性 |
5.2 VOIP 基本安全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OIP 网络传输中的QoS 问题 |
6.1 VoIP 的QoS 需求 |
6.2 NGN 体系对VoIP 的QoS 保证机制 |
6.2.1 区分服务(DiffServ) |
6.2.2 集成服务(IntServ) |
6.2.3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
6.2.4 子网带宽管理(SBM)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电路交换技术概述 |
1.2 分组交换技术概述 |
1.3 NGN 理想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软交换与 IMS 的概念 |
2.1 软交换思想 |
2.2 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
2.3 IMS 概念的引入 |
2.4 软交换与 IMS 概念引入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架构 |
3.1 软交换系统网络体系架构 |
3.1.1 边缘接入层 |
3.1.2 控制层 |
3.1.3 业务应用层 |
3.1.4 核心传送层 |
3.2 软交换系统组网结构 |
3.2.1 接入端局组网 |
3.2.2 核心网络组网 |
3.2.3 软交换网络组网方式的演进 |
3.3 IMS 系统网络体系架构 |
3.3.1 接入层 |
3.3.2 承载层 |
3.3.3 应用层 |
3.3.4 控制层 |
3.4 IMS 系统组网结构 |
3.4.1 IMS 漫游方式组网 |
3.4.2 IP 漫游方式组网 |
3.4.3 与非 IP 网络的互连 |
3.5 软交换系统与 IMS 系统网络架构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协议 |
4.1 网络协议概述 |
4.2 信令协议 |
4.2.1 H.323 协议 |
4.2.2 H.248 协议 |
4.2.3 SIP 协议 |
4.2.4 软交换系统中的网间互联协议 |
4.2.5 软交换机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协议 |
4.2.6 IMS 应用服务器的协议 |
4.3 媒体协议 |
4.3.1 媒体流传送 |
4.3.2 编解码协议 |
4.4 传送协议 |
4.5 接入安全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业务实现 |
5.1 软交换系统业务需求 |
5.2 IMS 系统业务需求 |
5.3 传统语音业务的实现 |
5.3.1 H.248 协议基本通话业务实现 |
5.3.2 SIP 协议基本通话业务实现 |
5.3.3 IMS 网络的基本通话业务 |
5.3.4 主叫显示业务的实现 |
5.3.5 彩铃业务实现 |
5.3.6 智能呼叫业务实现 |
5.4 传统增值业务的实现 |
5.4.1 窄带数据业务实现 |
5.4.2 主叫限制业务实现 |
5.4.3 呼出限制业务实现 |
5.4.4 呼叫前转业务实现 |
5.4.5 呼叫等待业务实现 |
5.4.6 呼叫保持业务实现 |
5.4.7 会议电话业务实现 |
5.5 新业务的引入与实现 |
5.5.1 视频呼叫业务实现 |
5.5.2 即时短消息业务实现 |
5.5.3 消息定制业务实现 |
5.6 软交换系统与 IMS 系统业务实现的差异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兼容终端的可行性 |
6.1 实现平台 |
6.1.1 终端设备硬件平台 |
6.1.2 终端设备软件平台 |
6.1.3 终端设备网络环境 |
6.2 设计目标 |
6.3 兼容性分析 |
6.3.1 传送网络兼容性分析 |
6.3.2 信令兼容性分析 |
6.3.3 媒体兼容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兼容终端设计与实现 |
7.1 软件系统架构 |
7.2 VOIP 模块设计 |
7.2.1 SIP 协议栈 |
7.2.2 信令适配层 |
7.2.3 DSP/SLIC 芯片驱动程序 |
7.2.4 媒体适配层 |
7.2.5 呼叫控制子模块 |
7.2.6 配置子模块 |
7.3 VOIP 功能实现 |
7.3.1 系统实现要点 |
7.3.2 GPON 相关实现要点 |
7.3.3 SIP 事务流程实现 |
7.3.4 呼叫控制功能实现 |
7.3.5 媒体功能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终端功能验证 |
8.1 基本功能验证 |
8.2 软交换网络互通 |
8.2.1 注册有效期协商问题 |
8.2.2 Keep Alive 机制问题 |
8.2.3 主叫号码隐藏的实现 |
8.2.4 用 SIP INFO 消息传送 DTMF 信息的实现 |
8.3 IMS 网络互通 |
8.3.1 P-CSCF 与 S-CSCF 地址问题 |
8.3.2 认证 ID 长度问题 |
8.3.3 主被叫都被要求代理认证问题 |
8.3.4 预置条件协商问题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1.1 软交换和 IMS 系统 |
9.1.2 兼容终端 |
9.2 研究展望 |
9.2.1 对于软交换系统和 IMS 系统的展望 |
9.2.2 兼容终端研发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英文缩略语表 |
附录 2:符号与标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基于软交换体系下的VoIP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Vo IP的工作原理 |
1.1 Vo IP的基本原理 |
1.2 Vo IP网络的总体框架 |
2 基于软交换控制的Vo IP技术的实现 |
2.1 软交换 |
2.2 基于软交换控制的Vo IP体系结构 |
3 结语 |
四、VoIP体系的不足及基于软交换的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D]. 白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2]基于VoIP及软交换技术的呼叫中心设计与改进[D]. 郭栋.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5(03)
- [3]基于SPATIAL ATRIUM移动软交换升级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 仲升.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4]NGN+VoIP与传统PBX在企业用户中的应用[D]. 聂鑫.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5]基于软交换体系下的VoIP技术的研究与设计[J]. 余建明. 科技广场, 2011(07)
- [6]滨州联通VOIP业务网实现方案[D]. 吕婷婷.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7]基于软交换的VoIP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J]. 刘志飞,雷徐冰. 电力系统通信, 2009(09)
- [8]软交换系统与IMS系统的比较分析[D]. 傅继利. 上海交通大学, 2008(10)
- [9]基于软交换体系下的VoIP技术实现[J]. 倪云霞,华竹平.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8(08)
- [10]基于软交换技术的VoIP系统方案设计[J]. 宋传旺,王静. 微计算机信息, 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