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急性氯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一起急性氯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一、1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夏颖[1](2014)在《湖北省2008至2013年职业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描述湖北省2008至2013年累计报告新发职业病发病情况,探讨报告职业病的发病趋势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科学研究和建立职业病监测与预警的时序模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2008至2013年湖北省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整理并做描述性分析和趋势性检验,包括职业病新发病例的年度分布、病种分布、地区分布、工业系统分布和工种分布以及平均发病工龄、发病年龄的年度变化趋势等。结果:(1)我省2008至2013年,共累计报告各类职业病4281例,其中尘肺病新发病例3665例,慢性中毒307例,急性中毒56例,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253例。(2)尘肺病新发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病例数最多,突破了1000例;煤工尘肺、矽肺共占各类尘肺病例数的97.2%,分别为2504例(68.3%)和1058例(28.9%)。黄石市、宜昌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尘肺病例列为全省前3位,分别为1286例(35.09%)、892例(24.23%)和336例(9.17%),地域比例分布非常明显;74.1%的新发尘肺病例发生在煤炭行业,其余依次为有色金属(198例,5.4%)、建材(190例,5.18%)和地质矿产行业(151例,4.12%):累计报告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工种主要为采煤工、掘进工和煤矿混合工,分别为1303例(35.55%)、998例(27.23%)和303例(8.27%)。纯采煤工的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最短;中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48.79%的三期尘肺病例和37.71%的二期尘肺病例均发生在小型企业;随着开始接尘年代的逐步推进,新发尘肺病例的诊断年龄和工龄呈现明显缩短趋势;各类报告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平均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未见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尘肺病平均年龄为56岁,平均接尘工龄为17年,贰期尘肺和叁期尘肺主要集中在45—55岁年龄段;本省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为6.60%,其中壹期尘肺合并肺结核人数最多(197例),占所有尘肺合并肺结核人数的81.40%;矽肺合并肺结核率最高,为7.18%;随着尘肺期别的增高,肺结核合并率呈明显降低。6年来,共报告死亡病例15例,男女比例14:1,其中60%的死亡病例死亡年龄≥65岁,40%的死亡病例接尘工龄≥30岁,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3)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是我省慢性职业中毒的高发病种;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襄阳市、武汉市和黄石市慢性中毒发生病例最多,主要分布在冶金、机械等私有经济的行业;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等高发病种患者的接毒工龄小于5年的所占比例最大。(4)我省急性中毒事故共34起,56例,其中死亡4例;中毒主要发生在5月和8月;主要中毒原因为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中毒。(5)2008—2013年我省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共累计报告253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近三年发病例数远远大于前三年;噪声聋、职业性肿瘤均为高发病种;近50%的病例发生在大型企业。结论:(1)根据职业病的发病特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重点接害人群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开展有毒有害物质职业病危害综合性防治干预示范工程;(3)构建我省职业病监测预警体系。

刘永泉[2](2012)在《北京2008奥运公共卫生监督风险识别与遗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北京2008奥运会公共卫生监督风险管理实践(包括奥运前风险识别和奥运后经验总结)和公共卫生监督遗产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适用于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为我国今后举办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1.文献复习:系统查阅并收集国内外与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有关的资料和近年来海淀区范围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北京市或全国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收集北京2008奥运会保障中形成的各种有关材料。2.专题小组讨论:通过专题小组讨论建立“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实施认可度调查表”和“大型活动保障专业保障人员调查表”的问卷条目库。3.个人深入访谈:采用自编的“访谈提纲”于2007年7-12月对各专业卫生监督专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大型活动期间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内容、方式、操作规程,以及在大型活动公共卫生保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式、经验和建议。4.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淀区20个乡镇(街道),选择500名餐饮单位管理相对人进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实施认可度”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使用自编的“调查表”分别于奥运前期、奥运期间和奥运后,对管理相对人进行调查。5.比较研究:(1)纵向比较研究,分析2006-2010年海淀区各卫生监督专业的经常性卫生监督情况、突发事件和投诉举报情况的变化趋势;(2)横向比较研究,将海淀区2006-2010年各卫生监督专业的情况与杭州市、深圳市同期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北京2008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对海淀区卫生监督工作的影响。结果:(一)公共卫生监督风险识别1.食品卫生2000-2006年,北京市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17起,中毒6034人,7-9月份为食物中毒的高发期(129起,中毒2145人)。发生场所主要是集体食堂(147起,中毒3650人)和饮食服务单位(106起,中毒1707人);致病因素主要是微生物性(125起,中毒2724人)、动植物性(107起,中毒2025人)、农药及化学性(42起,中毒425人);植物类食品所致的食物中毒起数和涉及人数最多(85起,中毒1893人)。2.传染病2000-2006年,北京市发生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有: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6-9月是其发病高峰期;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病,如流行性感冒(高发月份为10月-次年3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高发月份为3-5月)、麻疹(高发月份为1-6月)、军团菌病等;接触性传染病4-9月发病最多;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1-5月发病最多。3.公共场所1998-2006年,全国共报道33起事件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高峰在6-8月份(23起,占69.70%)。事件涉及14个省,发生场所主要涉及游泳场所(15起)、沐浴场所(6起)、住宿场所(3起)等。原因分别为生物性污染(18起)、化学性(14起)和物理性(1起)。每起事件的平均影响人数为87人,最大一起涉及468人。4.生活饮用水2001-2006年,北京市共发生93起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6-9月份是生活水污染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峰期(50起,53.76%),涉及自备水源井(60起,64.51%),市政供水(17起,18.27%),二次供水(16起,17.20%);污染原因涉及化学性污染(47起,41.59%),生物性污染(35起,30.97%)和物理性污染(31起,27.43%)。平均每起事件影响人数为1722人,最大一起达到2万人。19起事件导致发病,涉及发病人数2287人,平均每起120人。5.职业卫生1994-2003年,北京市共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件78起,病例292例,死亡42例(病死率为14.38%),总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职业中毒事件集中于7-9月,占总事件数的64.29%。主要原因为无通风排毒设备(21起,26.92%),其次是无个人防护设备(17起,21.79%),夏天露天作业因气温较高,易造成高温中暑事件发生。6.投诉举报2003-2007年,海淀区共发生公共卫生投诉举报11447起,7-9月的投诉举报数量排在前3位,分别为1302起(11.37%)、1462起(12.77%)和1240起(10.83%)。7.个人深入访谈选择10家卫生监督机构的45位各专业卫生监督的专家进行的个人深入访谈,分析总结出大型活动期间各公共卫生监督专业突发事件的防控重点和要点共17条和大型活动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措施10条。(二)公共卫生监督遗产分析1.有形遗产(1)教材和书籍奥运保障培训教材包括《2008北京奥运(残奥)会海淀区赛事场馆内卫生保障工作手册》、《2008北京奥运(残奥)会海淀区赛事场馆外围卫生保障工作手册》、《奥运公共卫生保障涉外交流手册》。(2)文件汇编编写了《奥运场馆内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文件及方案汇编》和《奥运城市运行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文件及方案汇编》。(3)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卫生A级和B级单位数量从2007年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08年A级单位有390家,B级单位有2448家;生活饮用水供水和公共场所经营A级和B级单位也呈逐年递增趋势。(4)财政资金投入从2008年起,海淀区每年拨款均超过了2000万元(2008年为2108.33万元,2009年为2190,86万元,2010年为2334.13万元),2008年奥运会期间及奥运会后较奥运会之前有了大幅提高。(5)卫生监督装备配置海淀区奥运场馆内公共卫生保障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得到加强,并根据公共卫生保障需求,购置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以及生活饮用水等专业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277件,配备数量超出标准的11.59倍。(6)在线监测系统启用了公共场所空气卫生质量GPRS在线即时监测系统和游泳场所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目前海淀区共设置公共场所空气卫生质量监测点26处,游泳场所水质监测点10处。(7)论文及成果报告在国家级期刊共发表奥运遗产课题相关文章14篇,形成了奥运会对卫生监督工作影响评估总报告和6份专业报告以及2部工作纪实系列作品集。2.无形遗产(1)圆满完成了奥运会保障任务奥运场馆保障方面,公共卫生保障人员对奥运场馆共巡查3251户次,保障食品355988份,食品留样3616份,书写现场检查笔录1123份;城市运行保障方面,开展监督检查1348户次,书写现场检查笔录1348份,保障食品原料供货企业供货441批次,共出动3563人次,监督10238户次,保障奥运送餐企业累计供餐458406份。卫生监测工作按计划完成,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合格率较高,奥运期间海淀区奥运场馆内和城市运行中均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了公共卫生保障工作信息,投诉举报处理实现4个100%。(2)建立了完整的奥运公共卫生保障组织管理体系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并借鉴矩阵式管理模式,海淀区分别在场馆公共卫生保障和城市运行公共卫生保障方面创新性地建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卫生监督员组成的矩阵式奥运公共卫生保障团队组织管理体系,即以所领导为组长,主管科长为副组长,奥运协调办公室为枢纽,基层工作组为辅助机构,分别以场馆或城市运行保障对象为中心成立公共卫生保障团队,并相应地制定工作规则,明确工作职责,全面开展奥运公共卫生保障工作。(3)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大型活动公共卫生保障程序海淀区通过全面分析和总结奥运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活动公共卫生监督保障程序,即:成立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开展风险识别,制订保障方案,开展团队培训,制定应急方案及时沟通协调,建立了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这一套工作程序可以直接应用于除奥运会以外的其它大型活动,可供其它公共卫生监督机构参考使用。(4)提高了管理相对人公共卫生责任认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在奥运前、奥运期间和奥运后期分别对餐饮单位经营管理者进行的“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实施认可度调查”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调查”显示,经营管理者对卫生监督公示制度认可度,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经营管理者同意对监督结果按照卫生状况档次向消费者公示的比例不断提高(奥运前、中、后分别为68.72%、82.67%、84.99%);从业人员对个人卫生要求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奥运前、中、后分别为81.30%、85.70%和88.30%)。(5)奥运后海淀区卫生监督工作成效明显提升2008-2010年,海淀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等各专业的监督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深圳市食品卫生监督合格率在2009年有所下降,杭州市食品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经常性检查卫生合格率均上升;海淀区除生活饮用水专业之外,其它各卫生监督专业的行政处罚数量均呈下降趋势,投诉举报数量也呈下降趋势,深圳市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投诉举报数量均上升,杭州市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等专业的投诉举报数量也均呈上升趋势。结论:1.北京2008奥运举办期间可能发生多种公共卫生风险,7-9月是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以及职业卫生突发事件风险的高发时段。通过风险识别,海淀区采取了有效的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措施,圆满完成北京2008奥运会海淀区公共卫生监督任务,建议今后的大型活动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将风险识别和评估常态化。2.本研究首次系统分析了公共卫生监督遗产。通过对北京2008奥运会公共卫生监督的风险管理实践,海淀区从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两个方面对奥运会公共卫生监督遗产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可用于今后大型活动公共卫生保障的教材、书籍、文件汇编以及监督管理模式等。3.本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大型活动公共卫生监督的科学管理模式,包括:(1)大型活动公共卫生监督保障程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活动公共卫生监督保障程序;(2)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该模式对今后的大型活动公共卫生监督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肖方威,詹静,林述连,王子墉[3](2009)在《三明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和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如何应对工业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体系建设问题。方法 :通过调查着重掌握重大公共卫生危害事件和现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和措施。结果 :辖区内化学品危害因素突出,1971年曾发生152例硫化氢中毒事故;1971年以来发生78起急性职业中毒,343例急性中毒患者,49例死亡。主要发生于化工企业C0,H2S,农药,苯胺,氯气中毒,煤炭行业发生CO中毒事故。2004年以来职业性铅中毒危害较为突出;2006年发生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2000年以来曾发生三起放射源丢失事故。重大传染病危害情况。2002-2004年在福建省分别发生首例"非典"和禽流感病人。讨论:针对市辖区内存在突发公共卫生现状,我们提出对策和措施。加强救援体系建设,制定预案,市疾控中心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重视中心实验室建设,落实应急物资和急救药品储备,应急队伍人员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事故监测系统,加强物质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落实对位。

刘丽荣,毓欣[4](2006)在《一起急性氯气中毒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5月4日下午4时30分,我市某洗煤厂发生1起急性氯气(Cl2)中毒事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该厂工人在厂区厕所旁闻到异味,经过检查发现为液氯钢瓶内氯气溢出所致。当晚20时40分厂领导组织车间人员撤

周明祥,王晖,饶运胜[5](2005)在《一起农村村民急性氯气中毒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农村村民1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发现防毒知识在农村农民当中非常欠缺,企业废弃的有害容器物管理不健全。建议加强对乡镇企业和农村村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预防职业危害因素的卫生知识宣传,进一步规范废弃的有害容器回收管理。

吴小芹,周世忠,叶细标[6](2004)在《上海市1992~1999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文中认为[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及环境危险因素 ,提出管理对策。 [方法 ]对上海市 1992~1999年间发生的 19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 1992~ 1999年上海市发生的 19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共造成 44 5人中毒 ,5 8人死亡 ,病死率 13 .0 %。季节分布上以夏秋季为最多 ,合占 60 .0 % ;时段分布上有集中于8∶0 0~ 16∶0 0 ,上班后 0~ 1h的倾向。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涉及 5 0多种 ,窒息性气体引起的中毒起数最多 ,为 83起 ,造成 188人中毒 ,3 3人死亡。在工种分布上共涉及 40多个工种 ,以机修 /抢修工人发生急性中毒的最多 ,为 3 2起。中毒发生的原因 ,以设备发生跑、冒、滴、漏 ,没有个人防护设备及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等原因最为多见。 [结论 ]急性职业中毒由多种因素造成 ,只有采取加强企业管理、加强监管重点毒物和重点行业 ,加强对职工的卫生安全培训 ,及加大监督处罚力度等综合措施 ,才能有效预防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

陆翊平,林化龙,孙子忠,昝汝杰,梁允德[7](2000)在《1起游泳池内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9年8月5日,潍坊市某游泳池因向池内加氯消毒时违章操作,造成1起罕见的游客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1 中毒及救治过程 8月5日16时,潍坊市某游泳池深水区的7名游客闻到一股刺鼻气味,发现谷某身边有浅黄色气泡自水中不断溢出,并相继出现胸闷、憋气、咳嗽等症状。上岸后经救生员护理休息,症状不见好转,送市医院救治。 临床检查:受害7人中,5人只有流泪、流涕、胸闷、憋气、咳

王宗勤[8](2000)在《1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文中提出 1998年9月,阜阳市颖泉区某村办造纸厂发生一起因氮气泄漏引起的33人急性中毒事故。接到事故报告后,我们立即赶到现场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霍本兴,陈秀芬[9](1994)在《我国毒物中毒概况和预防对策》文中指出论述了我国生产性职业中毒、运输过程意外事故中毒、环境污染事故中毒、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食物中毒以及药物中毒.还讨论了中毒的预防对策.

李理[10](1991)在《北京铁路发生急性职业病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北京铁路管内从1960年~1990年30年内共发生36起急性职业病事故,发生各种急性职业病病例431例,有1例死亡,4例丧失劳动能力。急性职业病病种繁多,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为了摸清情况,找出规律性作到防患于未然而进行分析。资料来源 1.431例病例是由医科院卫生研究所,北医三院、朝阳医院、宣武医院、积水潭医院和铁路总医

二、1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2008至2013年职业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1.3 国内外职业病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正文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3 讨论
    3.1 我省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分析
    3.2 我省慢性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分析
    3.3 我省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分析
    3.4 我省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分析
    3.5 对职业病报告工作的思考、建议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申报课题题录
致谢

(2)北京2008奥运公共卫生监督风险识别与遗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往届奥运公共卫生保障概况
        1.2 海淀区奥运公共卫生监督工作特点
        1.3 北京2008奥运公共卫生监督遗产的概念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第一篇 北京2008奥运公共卫生监督风险识别及应对
    第一章 前言
        1.1 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概况
        1.2 奥运会风险识别的必要性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文献复习
        2.2 个人深入访谈
        2.2.1 访谈目的
        2.2.2 访谈对象
        2.2.3 访谈内容
        2.3 专题小组讨论
        2.5 质量控制
        2.5.1 设计阶段
        2.5.2 实施阶段
        2.5.3 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食品卫生风险识别
        3.1.1 食物中毒事件的时间分布
        3.1.2 食物中毒事件的空间分布
        3.1.3 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因素分析
        3.1.4 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食物分类
        3.2 传染病风险识别
        3.2.1 肠道传染病
        3.2.2 呼吸道传染病
        3.2.3 接触性传染病
        3.2.4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3.3 公共场所公共卫生风险识别
        3.3.1 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分布
        3.3.2 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分布
        3.3.3 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污染源分类
        3.4 生活饮用水公共卫生风险识别
        3.4.1 生活饮用水卫生事件时间分布
        3.4.2 生活饮用水卫生事件空间分布
        3.4.3 生活饮用水卫生事件污染分类
        3.4.4 生活饮用水卫生事件的原因分析
        3.5 职业卫生突发事件风险识别
        3.5.1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情况
        3.5.2 职业中毒事件分布情况
        3.6 公共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3.6.1 公共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基本情况
        3.6.2 食品卫生投诉举报基本情况
        3.6.3 7-9月公共场所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3.6.4 7-9月生活饮用水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3.7 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3.7.1 大型活动期间各专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点、要点
        3.7.2 大型活动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
    第四章 讨论
        4.1 各专业风险识别
        4.1.1 食品卫生
        4.1.2 传染病
        4.1.3 公共场所
        4.1.4 生活饮用水
        4.1.5 急性职业中毒
        4.1.6 投诉举报
        4.2 海淀区奥运公共卫生监督应对措施
        4.2.1 采取应对措施的意义
        4.2.2 制定应对措施的原则
        4.2.3 海淀采取的应对措施内容
    第五章 结论
        5.1 食物中毒事件多发,有较明显的时间和场所聚集性
        5.2 传染病种类繁多,有较明显的时间聚集性
        5.3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影响大,发生时间和场所集中
        5.4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影响人群较大,时间分布明显
        5.5 急性职业危害事件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行业聚集性
        5.6 投诉举报时间集中,以食品卫生投诉为主
第二篇 北京2008奥运公共卫生监督遗产分析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内容
        2.1.1 有形遗产
        2.1.2 无形遗产
        2.2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2.2.1 问卷调查
        2.2.2 比较研究
        2.2.3 专题小组讨论
        2.2.4 数据整理与分析
        2.2.5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有形遗产
        3.1.1 奥运保障教材、书籍
        3.1.2 奥运保障文件及方案汇编
        3.1.3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3.1.4 财政资金投入
        3.1.5 仪器设备配置
        3.1.6 在线监测系统
        3.1.7 论文及成果报告
        3.2 无形遗产
        3.2.1 圆满完成了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任务
        3.2.2 建立了完整的奥运公共卫生保障组织管理体系
        3.2.3 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大型活动保障程序
        3.2.4 完善了公共卫生监督风险识别和保障能力的评估
        3.2.5 提高了管理相对人公共卫生责任认知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3.2.6 奥运后海淀区卫生监督工作分析(2008-2010年)
    第四章 讨论
        4.1 公共卫生监督有形遗产及其传承与保护
        4.1.1 公共卫生监督有形遗产
        4.1.2 公共卫生监督有形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4.2 公共卫生监督无形遗产及其开发与利用
        4.2.1 公共卫生监督无形遗产
        4.2.2 公共卫生监督无形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4.3 海淀区公共卫生监督遗产的延续效应分析
        4.4 公共卫生监督手段的发展趋势
        4.4.1 量化分级手段的广泛应用
        4.4.2 快速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
        4.4.3 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
        4.5 后奥运时代公共卫生监督模式
        4.5.1 模式的建立
        4.5.2 模式的优势
        4.5.3 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奥运会为海淀区留下了宝贵的有形遗产
        5.2 奥运会为海淀区留下了宝贵的无形遗产
        5.3 卫生监督进入“后奥运”监督模式
    第六章 创新与不足
        6.1 本研究的创新
        6.1.1 首次系统分析北京2008奥运公共卫生监督风险管理实践
        6.1.2 首次围绕公共卫生监督遗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6.1.3 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型活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模式
        6.2 本研究的不足
        6.2.1 研究领域影响的局限性
        6.2.2 研究时间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4)一起急性氯气中毒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事故经过
2 现场调查
3 事故分析
4 讨论

(6)上海市1992~1999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内容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各行业急性职业中毒起数分布
    2.3 中毒起数的季节、时间分布
    2.4 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种类及中毒情况
    2.5 急性职业中毒与工种的关系
    2.6 急性职业中毒的原因分析
3 讨论

四、1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2008至2013年职业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D]. 夏颖. 武汉大学, 2014(04)
  • [2]北京2008奥运公共卫生监督风险识别与遗产分析[D]. 刘永泉. 中南大学, 2012(02)
  • [3]三明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和措施[A]. 肖方威,詹静,林述连,王子墉. 第八届亚太医学毒理学大会暨全国中毒控制与救治论坛(2009)论文汇编, 2009
  • [4]一起急性氯气中毒调查报告[J]. 刘丽荣,毓欣. 职业与健康, 2006(16)
  • [5]一起农村村民急性氯气中毒的调查[J]. 周明祥,王晖,饶运胜. 职业与健康, 2005(06)
  • [6]上海市1992~1999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J]. 吴小芹,周世忠,叶细标.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4(04)
  • [7]1起游泳池内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J]. 陆翊平,林化龙,孙子忠,昝汝杰,梁允德. 职业与健康, 2000(11)
  • [8]1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J]. 王宗勤. 职业与健康, 2000(01)
  • [9]我国毒物中毒概况和预防对策[J]. 霍本兴,陈秀芬. 卫生研究, 1994(S2)
  • [10]北京铁路发生急性职业病病例分析[J]. 李理.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991(03)

标签:;  ;  ;  ;  ;  

一起急性氯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