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灸治疗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任咪娜[1](2020)在《经筋排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出发,基于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病的理论,对照常规针刺,观察经筋排刺对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出疗效更佳的临床针刺治疗手段,提供以临床一种治疗该综合征的针刺新方案。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确诊患者,共计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筋排刺疗法予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予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量表评分(VAS评分及ODI指数),观测其变化情况,并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治疗前病情综合情况的比较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0),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纳入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30例,脱落剔除1例,完成29例;对照组纳入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30例,脱落剔除1例,完成29例,两组研究完成率相同。2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5%,两组在总有效率上对比差异显着(P=0.037),具有临床意义。3两组治疗前VAS评分的M(Q)分别为8(2)和7(1),ODI指数的±s分别为0.71±0.14和0.70±0.13,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具有可比性(P>0.050)。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8、2;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7、3。观察组对患者第三腰椎横突压痛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ODI指数的均数分别为0.71、0.32;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ODI指数均数分别为0.70、0.44。观察组对患者腰部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1常规针刺和经筋排刺均可降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VAS评分及ODI指数,有效减轻疾病引起的运动生活功能障碍,明显缓解第三腰椎横突局部的压痛。2经筋排刺疗法对患者疼痛及疾病综合情况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为临床针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了一种疗效更佳的方案,同时,也为经筋排刺针法的推广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刘继玲[2](2020)在《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既定各项标准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最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取患侧阿是穴及秩边、委中穴进行火刃针治疗。对照组:取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脊中、腰阳关、委中穴,行普通针刺得气后,在阿是穴、委中穴接入电针治疗。疗程:两组相同,均为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估,采用Mc G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由第3方专业人员来进行资料收集与保管、疗效观察;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最终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Mc Gill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具有疗效;(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着。4.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腰椎功能障碍。(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优于对照组。5.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在八个维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前有所提高;(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八个维度上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火刃针疗法能较有效的减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腰痛、腿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有效的改善腰椎的活动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研究发现火刃针法与常规电针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方面均有效,且火刃针疗效优于常规电针,值得临床推广。
文业成[3](2020)在《飞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飞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飞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进行治疗,均治疗3次,每5天治疗1次。对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JOA腰痛症状评分对患者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3个月后进行随访,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4.飞针刀治疗组和常规针刀对照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飞针刀组近期和远期疗效愈显率均优于常规针刀组(P<0.05)。5.飞针刀松解术和常规针刀松解术安全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飞针刀松解术能有效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腰腿部疼痛、改善患者腰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其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常规针刀治疗,更值得临床的推广及使用。
上官晓宇[4](2020)在《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为提高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提供新手段。方法按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间就诊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针灸疼痛科门诊或住院部的病人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后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龙虎交战组和电针组,每组各30例。针刺取穴:阿是穴(第三腰椎横突尖处)、肾俞穴(双)、气海俞(双)、委中(双)。电针组不予针刺手法,针刺得气后采用电针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龙虎交战组在患侧阿是穴处分部施行龙虎交战手法操作,后加TDP治疗,治疗结束前再次于阿是穴处行手法操作。两组每次治疗时长30min,每周5次,后休息2天,即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周。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ODI功能障碍评分、Mcgill疼痛量表(SF-MPQ)进行疗效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说明统计结果所检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ODI功能障碍评分:两组治疗前后ODI功能障碍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龙虎交战组对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优于电针组(P<0.05)。2.Mcgill疼痛量表: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龙虎交战组对于该量表评分的改善作用优于电针组(P<0.05)。3.临床疗效:龙虎交战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电针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龙虎交战组明显优于电针组。结论龙虎交战针法和电针疗法均能有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改善患者的ODI功能障碍评分和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并且龙虎交战组在上述指标的改善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因此,龙虎交战针法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理想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苏晶[5](2020)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TTLTPS)在临床腰臀部疼痛中很常见,一般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或周围具有明显的阳性反应点。这些年来,由于科技的现代化,人们上班学习逐步网络信息化,使得久坐成为日常常态;生活学习的快节奏,使得人们休息和锻炼的时间均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在上升,而发病人群的年纪在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近年来研究表明,针刀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次临床研究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研究该方法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并对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术式设计进行探讨,以期能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上面,提供新的针刀术式及设计诊疗思路。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纳入的104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科2018年1月2019年8月的住院患者。按照患者住院顺序进行编号,然后随机分为针刀组(治疗组)和电针组(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的52例患者运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由于第一次针刀术后针眼处疼痛难忍,退出实验。对照组的52例患者运用电针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因为临床效果欠佳,要求加用其他疗法而退出实验。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周,并在出院后1个月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一个月这三个时间点的VAS评分、JOA评分进行记录对比,并对两组治疗后一个月的临床总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针刀组与电针组在治疗前的年龄、病程、性别、单双侧的发病部位、VAS评分、JOA评分这些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后,全部P>0.05,不具有显着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2.针刀组与电针组的临床总疗效对比:针刀组50例,治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4例,愈显率74%,有效率90%。电针组50例,治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愈显率54%,有效率8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两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都有效,但治疗组选用的针刀整体术方案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电针方案。3.针刀组与电针组在视觉模拟评分上的对比:组内对比是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和治疗一个月后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是两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后一个月的VAS评分,针刀组都比电针组的要低,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针刀组和电针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都能减轻患者疼痛,但是针刀组在近期和远期减轻患者疼痛方面均明显优于电针组。4.针刀组与电针组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估上的对比:组内对比是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和治疗一个月后的JO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上升,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是两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后一个月的JOA评分,针刀组都比电针组的要高,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针刀组和电针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时,都能使患者的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等方面得到改善,但是针刀组在近期和远期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电针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针刀整体松解术和电针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时都有效,但是针刀整体松解术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电针,而且在近期和远期减轻患者疼痛及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等方面均优于电针,此针刀术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张亚娜[6](2020)在《火留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火留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火留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符合纳排标准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火留针组)与对照组(输刺组)。对照组:取穴:L2、L4夹脊穴、L3横突压痛点,采用输刺针法。治疗组取穴同对照组,L3横突压痛点火留针,余穴操作同输刺组,两组均隔日1次,一周3次,每次留针20min,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M-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综合比较两种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VAS评分、M-JOA各项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具有可比性。2、M-JOA各项评分对比:主观症状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组内对比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Z=-4.269,P<0.001;对照组:Z=-4.187,P<0.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显示,治疗组主观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7,P=0.392>0.05)。客观体征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客观体征评分,组内对比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客观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Z=-4.138,P<0.001;对照组:Z=-4.155,P<0.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显示,治疗组客观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29<0.05)。日常工作能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工作能力评分,组内对比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日常工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13.178,P<0.001;对照组:Z=-4.141,P<0.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显示,治疗组日常工作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4,P=0.021<0.05)。M-JOA评分总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JOA评分,组内对比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JO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Z=-4.116,P<0.001;对照组:t=18.874,P<0.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显示,治疗组M-JO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7,P=0.046<0.05)。3、VAS评分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组内对比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Z=-4.187,P<0.001;对照组:Z=-4.193,P<0.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显示,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74,P=0.030<0.05)。4、综合疗效比较: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的改善率作为本研究的疗效评估标准,2疗程后,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率5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5.45%;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86.36%,两组治疗后疗效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留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改善客观体征,提高其日常工作能力。
韩青[7](2020)在《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讨论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痛证的优势,以便为临床治疗相关病种提供简便有效的思路与方法,更好地推广与应用。方法:纳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的患者60例,时间选取2019/06至2020/01。于EXCEL中导出随机数字表,分成人数相等的常规针刺组(对照组)与龙虎交战针法组(治疗组)。针刺均取肾俞双、大肠俞双、委中双、腰阳关、命门、阿是穴,每日治疗1次,1周5次治疗,2天休息,14d为1个疗程。以两组治疗前、1个疗程、2个疗程以及随访的VAS与M-JOA分值对比结果来评价临床疗效。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对比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总计57人完成整个疗程,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将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对比后,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对比VAS分值:将治疗前两组的VAS分值对比后,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将治疗前与1个疗程、2个疗程后的VAS分值对比后,得出P<0.05,意味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确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将2个疗程后与随访的VAS分值对比后,得出P>0.05,意味着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龙虎交战针组(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可减轻腰三横突综合征诸证,且前者疗效更优,远期疗效更佳。3.对比M-JOA分值:将治疗前两组的M-JOA分值对比后,得出P>0.05,意味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将治疗前与1个疗程、2个疗程后的M-JOA分值对比后,得出P<0.05,意味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均有下降的趋势;将2个疗程后与随访的M-JOA分值对比后,得出P>0.05,意味着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龙虎交战针法组(治疗组)显着地减缓了第三横腰椎突综合征患者的疼痛不适感,腰椎的功能活动明显有所恢复,较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更具有显着优势。4.对比临床疗效:结束疗程后,龙虎交战针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9.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从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上来看,龙虎交战针法要显着优于常规针刺。结论:龙虎交战针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上较常规针刺疗法,有显着的疗效与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罗强[8](2020)在《腰伤汤热敷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次临床观察项目通过分组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缓解情况,个人生活质量、功能活动改善情况以及血清CRP、IL-6的含量变化,来评价理筋手法联合腰伤汤外用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为腰三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试验病例来源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市中医医院门诊部、住院部(东风东路、关上及呈贡病区)收治的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此项临床观察中,治疗组脱落病例为2例,对照组脱落病例为1例。医患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予以常规检查后,对照组治疗方案选择理筋手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理筋手法每周进行2次治疗,连续治疗2周,在施行理筋手法后第2天起,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每日贴1贴,每次贴12个小时,1个疗程为5天,共计3个疗程。治疗组治疗方案选择理筋手法联合腰伤汤热敷治疗,理筋手法每周进行2次治疗,连续治疗2周,在施行理筋手法后第2天起,开始使用中药热敷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早、晚各行1次治疗,1个疗程为5天,共计3个疗程。治疗后随访至少2个月,使用VAS疼痛评分以及改良版ODI评分对治疗后5天、10天、15天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打分评估,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实验室检测患者血清CRP及IL-6含量的变化,通过统计学相关数据分析,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治疗前的VAS评分、治疗前的改良版ODI评分、治疗前的血清CRP含量及IL-6含量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VAS疼痛评分:两组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在相应的时间段内VAS评分均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分别将两组治疗后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对比,检验结果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后5天,两组VAS评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但在治疗后10天、治疗后15天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VAS评分比较,两组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改良版ODI评分:两组组内对比:在接受治疗后的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对比,改良版ODI总分均成下降趋向,并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后5天,两组改良版ODI评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0天、15天及2个月,两组改良版OD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CRP、IL-6含量: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5天后,血清CRP以及IL-6含量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经过统计分析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组间对比,两组治疗前血清CRP、IL-6含量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5天,两组血清CPR、IL-6含量经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在VAS评分疗效评判中,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9.65%,;治疗组有效率为96.43%。改良版ODI评分疗效评定中,对照组有效率为93.10%;治疗组有效率为96.43%。结论:中医理筋手法联合腰伤汤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疗效显着、安全可靠等特点,可减轻疼痛所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运用。
何得隆[9](2020)在《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两种方法来分析和评价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与针刀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并对两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对比,通过结合临床观察,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随访性调查及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治疗效果,了解患者在治疗后腰部疼痛情况及腰部功能状况较治疗前的变化。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今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方法:选取桂林市中医医院骨科病房及骨科门诊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成2组,每组30例,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组)采用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处粘连的组织进行松解,术后予行腰椎斜扳法,治疗1次。对照组(针刀治疗组),单纯使用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处组织进行松解,治疗1次。术后两周对患者进行随访,整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ODI和VAS数据,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BMI、病程时间,显示P>0.05,说明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有可比性。(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VAS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VAS分值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ODI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7%,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和单纯使用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治疗腰三椎横突综合征。此外,通过统计分析ODI、VAS评分,发现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比单纯使用针刀疗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甘有忠[10](2020)在《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9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予以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92%(47/49),对照组为71. 43%(35/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弯腰转侧活动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灸治疗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灸治疗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经筋排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2 祖国古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3 常规针刺取穴依据 |
4 经筋排刺理论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
附录二 VAS评分 |
综述 中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1.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名溯源 |
1.2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祖国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3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在症状、舌脉和证型上的认识 |
1.2.4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经络上的认识 |
1.3 针灸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
1.3.1 传统医学对针灸治疗腰痛主要穴位的相关论述 |
1.3.2 传统针刺治疗 |
1.3.3 电针治疗 |
1.3.4 针刀、刃针治疗 |
1.3.5 毫火针治疗 |
1.3.6 针灸特殊针法治疗 |
1.3.7 针灸结合手法治疗 |
1.3.8 其他综合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2.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调查 |
2.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1 机械性卡压理论 |
2.2.2 炎性物质刺激理论 |
2.2.3 同根反射学说 |
2.2.4 脊柱失衡与节段错位理论 |
2.3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
2.3.1 药物治疗 |
2.3.2 物理治疗 |
2.3.3 神经阻滞治疗 |
2.3.4 手术治疗 |
2.3.5 其他综合治疗 |
3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盲法 |
1.8 分组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1.1 治疗组(火刃针疗法治疗) |
2.1.2 对照组(常规电针疗法治疗) |
2.1.3 健康宣教 |
2.2 疗效评定与观察 |
2.2.1 人口学资料 |
2.2.2 疗效评价方法 |
2.3 疗效观察 |
2.4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
3.3 两组MCGILL量表比较 |
3.4 两组ODI比较 |
3.5 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 |
4 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讨论 |
1 筋结与气机不畅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密切 |
1.1 筋结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
1.2 筋结引起的气机不畅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主要病机 |
1.3 “松筋调气”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理论概述 |
2 祖国医学对委中穴和秩边穴在腰痛病上的认识 |
2.1 委中穴治疗腰痛病 |
2.2 秩边穴治疗腰痛病 |
3 火刃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用依据 |
3.1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
3.2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
3.3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
3.4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
3.5 刃针结合火针的优势 |
3.5.1 刃针的优势 |
3.5.2 火针的优势 |
3.5.3 火刃针的优势 |
4 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
4.1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的评价 |
4.2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OSWESTRY疼痛量表的评价 |
4.3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飞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2 治疗方案 |
2.1 采用飞针刀松解术治疗 |
2.2 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治疗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1 疗效指标 |
3.2 临床疗效 |
4 安全性评价 |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疼痛改善程度比较 |
2 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
3 症状评分比较 |
4 临床疗效 |
4.1 近期疗效 |
4.2 远期疗效 |
5 安全性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思考 |
1 中医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中医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因病机研究 |
1.2 中医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
2 西医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 病理机制的研究 |
2.3 西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
3 飞针刀松解术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
3.1 飞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理论基础 |
3.2 飞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机制探讨 |
3.3 飞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前期基础 |
3.4 飞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特点 |
3.5 选点依据 |
3.6 针刀操作后选用拔罐的依据 |
3.7 对照组的选取依据 |
4 结果分析 |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CRF表 |
附录 B:文献综述 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诊断标准 |
2.1 疾病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龙虎交战组 |
3.3 电针组 |
3.4 注意事项及处理 |
4.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
4.1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见附录二) |
4.2 Mcgill疼痛量表(SF-MPQ)(见附录三) |
4.3 疗效评价标准 |
5.统计学方法 |
6.研究结果及分析 |
6.1 疗效结果分析 |
6.1.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6.1.2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
6.1.3 两组治疗前后McGill评分比较 |
6.2 安全性评价结果 |
7.讨论 |
7.1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7.1.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因 |
7.1.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7.1.3 西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进展 |
7.2 中医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 |
7.2.1 中医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名及症状的研究 |
7.2.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 |
7.2.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
7.3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
7.3.1 龙虎交战针法的作用分析 |
7.3.2 针刺选穴的依据 |
7.4 疗效分析 |
7.4.1 临床疗效 |
7.4.2 ODI评分 |
7.4.3 McGill量表 |
结语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5)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中止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组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 |
2.2 对照组电针治疗 |
3 记录内容 |
4 疗效评定标准 |
4.1 VAS评分 |
4.2 JOA评分 |
4.3 疗效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基本情况对比 |
6.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
6.3 两组患者JOA评分对比 |
6.4 两组疗效对比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不通则痛 |
1.2 不荣则痛 |
2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
3 西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3.1 第三腰椎横突的解剖 |
3.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3.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
4 针刀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5 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
5.1 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制 |
5.2 针刀整体松解术的术式设计思路及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6)火留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治疗方法 |
4 疗效评估方法及指标 |
5 数据管理及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2 传统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3 对火针的认识 |
4 火留针-火针的创新 |
5 对输刺法的认识 |
6 结果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 |
附表2 视觉模拟评分(VAS) |
综述 中西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3 龙虎交战针法理论认识 |
4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制探讨 |
5 选穴依据 |
6 研究结果讨论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附录2 改良日本M-JOA疼痛量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腰伤汤热敷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病例标准 |
2.5 退出(脱落)标准 |
2.6 终止试验标准 |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入院后处理 |
3 治疗方法 |
3.1 对照组处理:理筋手法+穴位贴敷 |
3.2 治疗组处理:理筋手法+中药热敷 |
评价指标 |
1 VAS评分 |
2 改良版ODI评分 |
3 血清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变化 |
4 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治疗前后的变化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疼痛程度VAS评分疗效评定标准 |
5.2 改良版ODI评分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计数和计量资料情况 |
3 病变部位情况比较 |
4 临床观察指标的对比 |
4.1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及ODI评分的对比 |
4.2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的对比 |
4.3 两组治疗后改良版ODI评分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CRP比较 |
4.5 两组治疗前后IL-6比较 |
5 疗效评定 |
5.1 VAS评分疗效比较分析 |
5.2 改良版ODI评分疗效比较分析 |
6 病例脱落分析 |
7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因分析 |
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防治 |
3 传统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4 传统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防治 |
5 自拟腰伤汤的分析 |
5.1 江波教授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5.2 腰伤汤的配伍分析 |
5.3 腰伤汤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6 课题研究结果讨论 |
6.1 一般资料分析 |
6.2 VAS疼痛评分分析 |
6.3 改良版ODI评分分析 |
6.4 血清CRP、IL-6含量分析 |
结论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1 存在的问题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附表四 |
附表五 |
致谢 |
(9)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组采用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 |
2.1.1 针刀治疗 |
2.1.2 腰椎斜扳法治疗 |
2.2 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 |
2.3 注意事项 |
3 疗效评价标准 |
3.1 症状体征积分 |
3.2 疗效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5 研究结果 |
5.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本病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
1.2.1 中药治疗 |
1.2.2 针刺治疗 |
1.2.3 艾灸治疗 |
1.2.4 针刀治疗 |
1.2.5 推拿治疗 |
1.2.6 综合治疗 |
2 西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2.1 解剖结构特点 |
2.2 发病机理 |
2.3 西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的认识 |
2.3.1 封闭疗法 |
2.3.2 药物注射疗法 |
2.3.3 手术疗法 |
3 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理 |
4 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理 |
5 疗效分析 |
6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9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组 |
2.2 对照组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疗效标准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治疗结果 |
3.4.1 2组综合疗效比较 |
3.4.2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比较 |
4 讨论 |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灸治疗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筋排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任咪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继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飞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文业成.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的临床观察[D]. 上官晓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苏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火留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亚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韩青.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腰伤汤热敷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罗强.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何得隆.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9例[J]. 甘有忠. 湖南中医杂志, 2020(02)
标签:腰椎论文;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论文; 松解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