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李玉玲,孙锋,伍国红,骆强伟[1](2021)在《2010年以来中国葡萄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近十年有关葡萄新品种育成报道的相关文献,汇总品种数据,对育种机构、育种材料、育种方式、育成品种主要性状及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共汇总葡萄品种124个,包括鲜食品种104个,鲜食与制干兼用品种4个,酿酒品种17个,砧木品种6个,且以有核和香味品种居多;涉及育种机构51个,主要以国有科研院校为主;利用育种材料96份,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无性系选种、实生选种、自交育种、野生资源收集筛选5种,且以常规杂交为主。调查发现,近十年推出的品种在实际生产中还未得到有效利用,扩繁和配套栽培技术正处于研发之中,推广面积还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蒋学宽[3](2012)在《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制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云南南部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我国是魔芋的起源中心之一,经历长期的自然变异和栽培驯化,品种繁多;但由于国内目前尚未开展品种调查,所以魔芋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比较严重,品种比较混乱。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即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口稳定性(Stability)测试,是植物新品种审定的标准和必经程序。目前国内尚未制定测试和审定魔芋新品种的DUS测试指南。本研究通过对国内魔芋品种实地调查和集中栽培观察,利用形态性状数量分类法和ISSR分子标记法进行分析,制定了我国魔芋品种的DUS测试指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台湾等地的魔芋品种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和整理,获得了96份魔芋品种材料,其中地区栽培品种69份,审定品种5份,杂交品种6份,野生魔芋品种5份,待鉴定品种11份。2、通过连续两年对魔芋品种形态学性状的观测和统计,确定了55个形态性状进行魔芋品种数量分类学研究。采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进行Q型聚类分析,表明在等级结合线L=15时可将96份魔芋品种材料分为8大类,聚类结果与《中国植物志》魔芋属植物的经典分类基本相同。3、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6份魔芋品种进行标记;并利用NTSYS-PC2.10生物分析软件进行遗传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D=0.753时可将96份魔芋品种分为9大类;与数量分类学Q型聚类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数量分类学方法和性状选取的合理性。4、参考UPOV关于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相关文献,结合魔芋品种调查结果、魔芋品种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和魔芋品种I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制定了我国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为魔芋新品种审定和测试提供了标准。
本刊编辑部[4](2012)在《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近20个版面报道一次展会,是因为展会中商机无数,更是因为这些商机给予投资者全新的投资机遇和视角。展会所见,让我们这些自认为见多识广的记者也大开眼界——农业项目已经一改"面朝黄土背朝天、赚钱多少天成全"的旧貌,而是呈现出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的特点,在产、供、销、深加工各个环节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流程化管理、科技手段保障风险可控,这使得农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复制性,给投资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我们采访的经营者,不乏身价亿万的老板、跻身人大的红顶商人。最可贵的是,他们身上丝毫没有精英阶层的桀骜,而是让人温暖的质朴和低姿态。我们亦因此庆幸,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仍有"大海不拒涓涓细流"精神的企业,对中小投资者敞开了诚信合作的大门。考虑到尽可能让读者领略产业全貌,本期报道注重信息量,而关于创富经历等稿件,我们会在本刊和《园艺天地》杂志中做后续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孙雪[5](2011)在《遮荫对天彭牡丹形态分化和光合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天彭牡丹品种“红丹兰1号”、“丹景红2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0,25%,50%,75%)对其形态分化和光合特征的影响。旨在明确天彭牡丹的生长发育规律,改善其生长环境条件,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积累,对科学栽培管理及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株高、冠幅、顶小叶面积、叶柄长较全光照值均呈增大的趋势,且75%>50%>25%>0。2、天彭牡月光合特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春季和夏季牡丹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牡丹叶片春季的Pn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峰值在上午10:00左右,中午有轻微下降,Pn、各处理均值为0>25%>50%>75%。夏季自然光下的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50%和25%光合能力优于全光照和75%。夏季遮荫处理能够防止或减轻山强光和高温所引起的光抑制。与全光照相比,夏季遮荫处理后,天彭牡丹缓解了光合“午休”现象。因此,在盛夏期进行遮荫处理可以防止或减轻光抑制,提高光合能力。其中遮荫50%处理效果较好。3、天彭牡丹光合特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春季(3,4,5月)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牡丹的生长,这个时期牡丹的光合能力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是光合产物积累的重要时期;夏季(6,7月),高温强光使牡丹处于暂时休眠状态,光合能力降低,出现光抑制;秋季(8月末),随着牡丹叶片的衰老又逐渐下降。4、Pn季节变化表明,在生长初期随着遮荫度的增大,Pn依次降低,5月均达到峰值,而25%的的Pn为最高11.05μmol CO2m-2s-1。夏季高温高光强天气,50%和25%明显优于对照,Pn值为遮荫度50%>25%>0>75%。8月底,75%处理下的Pn值最高。随着遮荫度的增大,天彭牡丹叶片中的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增加,a/b值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多。5.遮荫会使天彭牡丹的比叶积减少,春季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同时也导致了花瓣的花青素苷含量降低,但遮荫度25%处理下影响最小。夏季适度遮荫(50%)使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上升,这与遮荫减弱了夏季光合午休,Pn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关。6、两种牡丹品种光合特性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红丹兰1号和丹景红2号具有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日变化规律,但后者在盛夏期高温强光下光抑制和光合“午休”现象较弱,生长发育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因此,该品种是值得推广栽培的优良品种。
李萌,龙彭年,肖四海[6](2010)在《世界辣椒产业经济发展状况与我国的对策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辣椒是世界最重要的蔬菜作物、调味料作物以及工业原料作物之一。回顾世界辣椒生产、加工、贸易、需求发展情况,对明确我国辣椒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我国要借鉴各国经验,扬长补短;通过政府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稳步发展我国辣椒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国近年产量下降等问题,适当调高生产总量和出口、加工专用品种生产比重;发展深加工制品生产和出口,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我国成为辣椒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强国。
宁宁[7](2009)在《我国杏核心种质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栽培杏的原生起源中心之一,其拥有的杏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杏品种有3000余个,其中我国杏有9个种,13个变种,约2000个品种和类型。为了更好地保存、评价和利用这些种质资源,我们在多年来杏资源收集、评价的基础上,利用18个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数据对收集到的1501份杏品种进行了取样策略研究,并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杏的核心种质,并对核心种质的有效性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如下:1.杏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表明,最佳总体取样比例为10%,以按栽培区分组结合对数比例取样为构建杏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方案.利用此取样策略从1501份杏品种中提取150份作为初级核心种质,对其代表性进行测表明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代表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2.以鲜食杏品种‘大巴达’为试材,研究了杏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子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体系验证。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μL, 1×PCR buffer、2.0 mM/L Mg2+、0.25 mM/L dNTP、0.20μM/L Primer、3ng/μL模板DNA和0.05 U/μLTaq酶。琼脂糖电泳检测的DNA多态性不如变性聚丙稀酞胺凝胶丰富.利用32个杏品种验证此反应体系,6%的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184-267bp之间,不同品种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且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3.针对SSR引物的获得比较困难,杏本身开发的SSR引物数量有限,本文以5个杏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来自蔷薇科植物的106对引物进行初步筛选,采用1%琼脂糖凝胶检测结果,从中筛选出全部有扩增产物的引物47对,接下来应用6个杏品种对初选的47对引物进行复筛,PCR扩增后,采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最后得到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22对,扩增片段分别为6-10条不等,多态性百分率为50%-88%。4.以杏的初级核心种质为研究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杏初级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22对多态性高、特异性好的SSR引物,检测到19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8.9;各栽培区的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华北温带杏区>东北寒带杏区>西北干旱带杏区>西南高原杏区>广泛分布品种>热带-亚热带杏区。聚类分析表明:150份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27处分为6类,各栽培区品种没有明显的分开,存在交叉现象。5.为构建杏核心种质,通过对150份杏初级核心种质的形态农艺性状(MOR)数据和SSR等位基因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四种取样方法下各取样比例的多样性指数、保留比例及各频率段的等位基因的丢失比例,确定了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方案,并利用数量性状对构建的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取样的方法优于随机取样,在80%的取样比例下SSR+MOR聚类取样效果最好,利用此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共包括120份材料,保留了初级核心种质100%的SSR等位基因和原始种质的100%的形态农艺性状。利用6个数量性状对所构建的杏核心种质的代表性检测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很好的代表1501份杏原始种质的遗传变异。
钟敬丰[8](2005)在《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品是山东曹县科协农技协会培育的新品种,从定植到采收第一茬辣椒仅45-50天。茎高50-60厘米,枝条上扬,结椒紧凑,大小一致。红光鲜亮的椒果环垂于绿叶之下,极富盆景花木之意境。大田栽培时,每株结成熟辣椒50-62个,弯果率小于2%。老熟椒为深红色。椒果长15厘米,单椒重20-25克,株产鲜椒1000-1500克,折合干椒200-300克。坐果期80-120
钟敬丰[9](2003)在《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文中指出 曹州红1号辣椒是山东省曹县科协农技协培育的名优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从定植到采收第一茬辣椒45-50天。辣椒茎高50-60厘米,枝条上扬,结椒紧凑,大小一致,红光鲜亮的椒果环垂于绿叶之下,极富盆景花木之美。大
钟敬丰[10](2003)在《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州红1号辣椒是山东省曹县科协农技协培育的名优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从定植到采收第一茬辣椒为45~50天。辣椒茎高50~60厘米,枝条上扬,结椒紧凑,大小一致,红光鲜亮的椒果环垂于绿叶之下,极富盆景
二、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论文提纲范文)
(1)2010年以来中国葡萄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机构 |
2 育种材料 |
3 育种方式 |
4 育成品种 |
5 主栽品种及结构现状 |
6 讨论与结论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魔芋研究进展 |
1.1.1 魔芋种质资源研究 |
1.1.2 魔芋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研究 |
1.1.3 魔芋栽培生理研究 |
1.1.4 魔芋病虫害研究 |
1.1.5 魔芋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研究 |
1.1.6 魔芋功能发掘和产品开发研究 |
1.1.7 我国魔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2 国外魔芋研究进展 |
1.2.1 国外魔芋种质资源的研究 |
1.2.2 国外魔芋栽培生理和品种改良研究 |
1.3 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国内魔芋品种保护研究存在的问题 |
2.1.1 魔芋品种的系统调查有待深入开展 |
2.1.2 魔芋品种基因库和资源圃的有待建立 |
2.1.3 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有待制定 |
2.1.4 魔芋新品选育有待全面开展 |
2.2 研究背景、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2.2.1 研究背景 |
2.2.2 创新点 |
2.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魔芋品种调查统计 |
3.1 调查时间、地点和对象 |
3.2 调查方法 |
3.3 魔芋品种调查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魔芋品种数量分类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性状选取及编码方法 |
4.1.3 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数据标准化分析 |
4.2.2 数量分类学Q型聚类结果 |
4.3 讨论 |
第5章 基于ISSR技术的魔芋品种鉴定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药品及来源 |
5.1.3 实验试剂配方 |
5.1.4 ISSR引物序列 |
5.2 实验方法 |
5.2.1 魔芋基因组DNA提取 |
5.2.2 ISSR-PCR体系及程序探索 |
5.3 结果分析 |
5.3.1 魔芋基因组DNA浓度及纯度检测结果 |
5.3.2 ISSR-PCR体系及程序 |
5.3.3 引物筛选 |
5.3.4 魔芋品种遗传聚类分析 |
5.4 讨论 |
第6章 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制定 |
6.1 材料 |
6.2 制定原则和方法 |
6.2.1 制定原则 |
6.2.2 制定方法 |
6.3 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主要内容 |
6.4 关于我国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使用说明 |
6.4.1 对供试材料的要求 |
6.4.2 测试方法 |
6.4.3 特异性的判别方法 |
6.4.4 一致性的判别方法 |
6.4.5 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
6.4.6 新品种认定原则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4)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果树类 |
1.特色桃树成主流 |
2.葡萄, 无核、高产、甜度、成熟期是关注热点 |
3.核桃 |
4.苹果 |
5.樱桃 |
6.枣 |
7.李 |
9.梨 |
10.杏 |
11.枸杞 |
12.猕猴桃 |
13.其他 |
二、绿化苗木 |
1.绿化造林苗 |
2.乔木苗 |
3.花灌木 |
4.彩叶树 |
5.花卉 |
6.种子 |
7.新品种 |
8.其他 |
三、农作物及深加工产品 |
1.蔬果作物 |
2.农副深加工产品 |
四、农资农药 |
1.农药化肥 |
2.农用材料 |
五、工艺品中, 陕西妇女手工艺品集中亮相。陕西省已初步形成了关中、陕北、陕南有地域特色的手织布、剪纸、刺绣编织、布艺等十多类妇女手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 有各级各类妇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组织600多个, 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1.手工艺品专业化生产, 小手艺大规模。 |
2.陶艺工艺品讲究形、色、声。 |
3.传承民间艺术, 打造标志性工艺品。 |
(5)遮荫对天彭牡丹形态分化和光合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牡丹的研究现状 |
2.1.1 牡丹的种质资源及品种分类研究 |
2.1.1.1 野生牡丹种质资源 |
2.1.1.2 牡丹栽培品种 |
2.1.1.3 牡丹的品种分类 |
2.1.2 牡丹的生态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
2.1.3 牡丹的园林应用 |
2.2 天彭牡丹的研究进展 |
2.3 遮荫效应的研究现状 |
2.3.1 遮荫的材料与形式 |
2.3.2 遮荫对冠层及土壤表层小气候的影响 |
2.3.3 遮荫对植物形态分化的影响 |
2.3.4 遮荫对植物光合特征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意义 |
4 试验设计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地概况 |
4.3 试验设计 |
4.4 观测内容与方法 |
4.4.1 天彭牡丹形态分化指标的测定 |
4.4.2 天彭牡丹光合特征的测定 |
4.4.2.1 比叶重的测定 |
4.4.2.2 光介作用参数的测定 |
4.4.2.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4.4.2.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4.4.2.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4.4.2.6 花色素苷含量的测定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形态分化 |
5.1.1 生长指标 |
5.1.2 观赏特性 |
5.2 不同遮荫条件下天彭牡丹的光合特征 |
5.2.1 不同季节光合日变化特征 |
5.2.1.1 春季天彭牡丹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征 |
5.2.1.2 夏季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的日变化 |
5.2.2 不同遮荫条件下天彭牡丹的光合指标季节性变化 |
5.2.2.1 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的季节性变化 |
5.2.2.2 光合色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5.2.3 不同遮荫条件下比叶重的季节性变化 |
5.2.4 不同遮荫条件下可溶性糖的季节性变化 |
5.2.5 不同遮荫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季节性变化 |
6 结论 |
6.1 遮荫对天彭牡丹形态分化影响 |
6.2 遮荫对天彭牡丹光合特征的影响 |
6.2.1 不同季节天彭牡丹的光合日变化 |
6.2.2 不同遮荫条件下天彭牡丹的光合指标季节性变化 |
6.3 遮荫对天彭牡丹光合生理的影响 |
7 讨论 |
7.1 遮荫对天彭牡丹形态分化的影响 |
7.2 遮荫对天彭牡丹光合特征指标的影响 |
7.3 遮荫对天彭牡丹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7.4 夏季遮荫对天彭牡丹的综合影响 |
7.5 遮荫条件下的品种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世界辣椒产业经济发展状况与我国的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辣椒产业发展状况 |
1.1 全球辣椒生产发展稳步加快 |
1.1.1 从世界辣椒种植面积和总产增长来看 |
1.1.2 从全球干椒生产发展来看 |
1.2 世界辣椒精深加工已成气候 |
1.3 世界辣椒贸易相应发展, 各国竞争激烈 |
1.3.1 世界各大洲的贸易情况 |
1.3.2 辣椒进出口大国的贸易情况 |
1.3.3 辣椒国际贸易发展情况 |
2 我国辣椒产业存在的问题 |
2.1 辣椒产量和价格不够稳定, 影响生产和贸易 |
2.2 辣椒品种结构不合理, 供需矛盾初显 |
2.3 辣椒加工企业规模小, 深加工技术滞后 |
2.4 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 产品质量难以提高 |
3 我国辣椒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
3.1 政府引导, 以市场为导向, 稳步发展我国的辣椒生产和贸易 |
3.2 不断完善我国辣椒生产的“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布局, 选育配备多样化优良品种 |
3.3 大力发展辣椒深加工, 创建深加工企业集团 |
3.4 实施辣椒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与检测, 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
(7)我国杏核心种质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杏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1.1 杏的起源、分布及分类 |
1.1.1 杏的起源、分布及传播 |
1.1.2 杏品种的分类 |
1.2 杏种质资源的评价 |
2 植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
2.1 核心种质的概念及意义 |
2.2 核心种质的构建 |
2.2.1 数据的收集整理 |
2.2.2 核心种质构建使用的标记 |
2.2.3 SSR标记 |
2.2.4 核心样品的取样策略 |
2.2.5 核心样品的管理和利用 |
2.2.6 核心种质的检验与评价 |
2.3 植物核心种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 核心种质构建的问题和展望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杏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
1.2.2 初级核心种质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体取样比例的确定 |
2.2 分组原则及组内取样比例的研究 |
2.3 分组原则和组内取样比例的互作分析 |
2.4 初级核心种质的评价 |
3 讨论 |
3.1 最佳总体取样比例的确定 |
3.2 取样方案的确定 |
3.3 杏初级核心种质的检验 |
第三章 杏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1.2.2 SSR-PCR扩增 |
1.2.3 PCR产物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质量检测结果 |
2.2 杏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1 Mg~(2+)浓度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 |
2.2.2 dNTP浓度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 |
2.2.3 引物浓度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 |
2.2.4 DNA浓度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 |
2.2.5 Taq酶浓度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 |
2.3 SSR反应体系的验证 |
3 讨论 |
第四章 杏SSR引物的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DNA的提取 |
1.2.2 引物筛选 |
1.2.3 PCR扩增 |
1.2.4 PCR产物的检测 |
1.2.5 引物的多态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质量检测 |
2.2 SSR引物的初步筛选 |
2.3 SSR引物的多态性检测 |
3 讨论 |
第五章 杏初级核心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DNA提取方法 |
1.2.2 SSR-PCR扩增 |
1.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杏初级核心种质的SSR多态位点等位变异分析 |
2.2 不同栽培区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杏初级核心种质的SSR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杏SSR引物多态性 |
3.2 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第六章 杏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种取样方法构建的备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1 四种取样方法下各备选核心种质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
2.1.2 四种取样方法下各备选核心种质的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
2.2 四种取样方法下各备选核心种质保留比例分析 |
2.2.1 四种取样方法下各备选核心种质的形态农艺性状的保留比例分析 |
2.2.2 四种取样方法下各备选核心种质的SSR等位基因的保留比例分析 |
2.3 不同取样方案构建的备选核心种质等位基因的丢失情况 |
2.4 杏品种核心种质的确立 |
2.5 核心种质的评价 |
3 讨论 |
3.1 核心种质构建常利用的数据 |
3.2 核心种质的大小与取样方法 |
3.3 加强核心种质的动态管理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论文参考文献)
- [1]2010年以来中国葡萄育种研究进展[J]. 王勇,李玉玲,孙锋,伍国红,骆强伟.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1(06)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制定研究[D]. 蒋学宽. 西南大学, 2012(10)
- [4]未来农业新特点:工业化、科技化、规模化[J]. 本刊编辑部.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2(01)
- [5]遮荫对天彭牡丹形态分化和光合特征的影响[D]. 孙雪.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4)
- [6]世界辣椒产业经济发展状况与我国的对策思考[J]. 李萌,龙彭年,肖四海. 辣椒杂志, 2010(04)
- [7]我国杏核心种质的构建[D]. 宁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8]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J]. 钟敬丰. 农村新技术, 2005(06)
- [9]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J]. 钟敬丰. 吉林农业, 2003(05)
- [10]辣椒新品种——曹州红1号[J]. 钟敬丰. 农村科技开发,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