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路行车注意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刚[1](2021)在《计划调度员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时效短等特点,特别是近些年来既有线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使其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主要运输方式,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建设在调度系统中不断发展,调度日(班)计划编制所需的信息和车流推算方式都得到革新,灵活多变的货运市场给计划编制带来较大冲击,加上提质增效的经营理念,计划编制的侧重已经开始向高执行性、高稳定性、高准确性转变。传统的计划编制因货运市场变动频繁导致货运车流情况收集工作量陡增,计划变化导致兑现率偏低;管辖区段内点多线长导致车流情况复杂,调整计划编制的列车编组计划指导性不强;计划调度与各工种调度间在计划编制及执行中存在信息沟通脱节,运输生产难以形成合力;遇非正常、调图、施工、特殊车流组织等情况时,计划编制兑现率普遍偏低;调度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缺乏可行的质量考评监督机制来持续、促进调度计划质量的提高。这些调度日常整理的新情况、新特点需要与时俱进的针对性研究。本文对当前计划调度员调度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运用复杂过程分解理论,对调度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流程进行分解优化研究;对计划调度员调度日(班)计划编制执行过程中相关的作业能力、经济效益层面、运输组织层面、监督管理层面分析,提出改进优化的过程控制,盘活运输调度指挥中枢。针对上述核心点项,分析和研究铁路局调度所计划调度员调度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优化,对有效释放铁路运能、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提升客货运输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运用价值。
淡蜀钧[2](2021)在《既有线调度集中系统车务作业安全控制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铁路运输生产中,铁路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行车工作又是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当中的重头戏,车务站段作为行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现场作业安全是整个铁路安全的关键一环。随着铁路的发展,装备技术的进步以及安全管理方法、手段的更新,车务安全朝着持续稳定的局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各车务站段安全管理中,如何解决职工作业的非控性和干部安全管理的随意性一直是一个难题。在铁路发展的现阶段,影响车务现场安全控制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如何提高职工作业和干部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个课题。为此,车务部门采用了制定管理办法进行作业约束和上道新设备、新技术进行作业卡控的方式力求解决问题,其中,调度集中系统(CTC系统)的普及使用提高了行车指挥效率。但是,在我国多数既有运营线路上,即使有装备了调度集中系统,可由于设备上道时间较早,其系统功能和结构并不完善,不具备对车务现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卡控和作业辅助功能。为了更好满足铁路运输需求并与既有调度集中系统相适应,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其功能和结构进一步完善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铁路目前主要的行车组织架构、各级行车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主要作业内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项点和存在的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控制系统用户需求,在分析用户需求和事故故障的基础上,基于资源利旧、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原则,提出了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业务功能、关键业务流程和算法、软硬件结构、实现方法和工程实践路线,并在典型车站进行了试点应用,方法可行,应用效果好,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田晓松[3](2020)在《摩托车冬季安全行驶三要素》文中研究说明摩托车是一种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受消费者喜爱。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纬度近五十度,相距约5 500km。在冬季,中部和北部等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寒冷,雾霾和雨雪较多。摩托车驾驶爱好者们却不受气候影响,骑行热情不减,但因天气、环境和道路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摩托车驾驶员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作者认为能够在人、车、路这三个方面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就能够在冬季安全地享受摩托车带来的乐趣。
蒙嘉璐,段绍帆,白洋,张六凤[4](2020)在《雾霾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文中指出汽车驾驶员在雾、霾等能见度低的天气情况下,易因视线受阻导致驾驶不当而发生交通事故。基于雾霾天交通事故频发这一现状,分析雾霾天气下的交通事故特征,并结合我国现有的交通事故资料,综合分析出雾霾与交通事故发生的相关性。这样既提高雾霾天气下道路运行效率,又使交通管理运行体系更加丰富,为雾霾天气下道路运行安全提供理论基础,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道路交通基础数据。
席晟开[5](2020)在《高速公路团雾检测算法与雾区安全限速保障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论文介绍了在特殊地域特点与气候特征下团雾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与此同时,通过几起团雾引发的高速公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了高速公路上团雾的致灾机理和事故发生的特点,深刻的认识到了团雾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危害,总结了路遇突发团雾天气应如何防范。然后,阐述了基于暗通道先验理论的去雾算法,但此算法去雾效率较低、部分图像天空等明亮区域颜色易失真。为解决此问题,在原算法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一种新的去雾改进算法。首先利用导向滤波结合双三次插值的方法,提高透射率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去雾效率;其次通过调整容差机制,改进了图像颜色失真问题。最终将此算法应用在现有的高速公路图像采集系统中,结合烟雾传感器等基础设备,得出实时能见度。该团雾检测算法可准确、快速、有效的得出清晰图像和实时能见度,在高速公路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最后,在研究团雾形成机理与特点、团雾检测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停车视距的修正限速模型,该模型考虑到雾天路面附着系数对速度的影响,给限速数据重新进行优化拟合,得出了更加安全的雾区限速值和限速分级。最终改进我国现有应急安全保障策略存在问题,提出更为合理的高速公路团雾区域应急安全保障策略。
刘乾[6](2019)在《中国近代铁路管理教育与北平铁路大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时期,中国铁路取得初步发展,催生了对铁路人才的需求,兴起了一批铁路学堂。早期的铁路学堂中所传授的知识以工程、机械为主,目的是为建造铁路而培养专才,但中国铁路的管理弊病丛生,洋员充斥各大路线,国人铁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知识匮乏,由此产生了管理权旁落,贪污腐化等严重问题,因而提高中国铁路管理水平,首在育才。在曾鲲化的倡议下,中国第一所铁路管理学堂——铁路管理传习所诞生。中国近代铁路管理教育最早可追溯至此。晚清覆没,民国肇建,孙中山积极提倡兴修铁路,发展实业。然而北京政府政局不稳,铁路发展缓慢,铁路人才仍旧是稀缺资源。为整合国内铁路教育资源,叶恭绰等人发起组建交通大学,但交通大学培养人才存在数量不足,层次过高两大局限。为解决此问题,1924年夏秋之际,关赓麟创办北平铁路大学。关赓麟为交通系要员,对于兴办铁路教育颇为积极,加之此时北京政府对成立大学的条件放宽,也为北平铁路大学的成立提供了契机。学校成立时,董事会成员多数为交通系要员,并与交通大学一半董事会成员重合。然而此时,交通系政治势力已日落西山,其政治色彩并不浓厚。学校多数董事会成员长年任职铁道部门,为学校的成立提供了资金支持,但学校后续发展资金来源单薄,财政较为困窘。后因其发展受国民政府大学条令及学校内部问题的影响,学校的办学层次逐渐由大学降至学院,最终降格为专科,主办权也由关赓麟个人让渡于中华全国铁路协会。该校办学层次虽历经降格,但铁路管理教育始终弦歌不断。北平大学铁路管理教育能够坚持13年办学,与其办学模式密不可分。首先,严格的选拔制度能够吸收优良的生源,入校后严格的督导,为培养优质的铁路管理人才打下基础。其次,学校铁路管理教育学制与课程设置既继承了曾鲲化所倡导的铁路管理教育思想,又借鉴了了交大京校的课程设置,采用专门部、大学部办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不同层次的铁路管理人才。最后,学校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参观,使学生能够学习到铁路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学校的教学离不开优良的师资,铁路大学的师资群体多为国内铁路学界颇有名望之士,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学历背景,学术能力,也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然而,该校师资同交大京校存在相同的问题,即教师兼任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除在校学习外,社团活动及学术活动也较为丰富。其中学生会活动多与爱国主义运动相连,也存在发展时断时续的缺陷。其余的社团多为学术性团体,尤其以铁路管理研究会人数最多。学生也多热衷于学术研究,发表了较多的探讨中国铁路交通相关问题的文章,展现了学生对中国铁路现状的认知。学生毕业后,由交通部选派优秀学生前往各路实习,考核合格后取得岗位。未被交部选中者,可由学校联系各路,自费前往实习,经考核同样能取得工作。学校的就业情况良好,十年来各大主要铁路干线均有学生就职。学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基层铁路沿线,发挥了“铁路道钉”的作用,为中国近代铁路管理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林奕[7](2018)在《涂层法除冰雪时覆冰性能分析与效果评价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冬季路面除冰是较为复杂的一项任务,机械式清除和使用融雪剂是目前我国主要清除方式,做到安全环保且高效除冰雪,是交通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到自然界“荷叶效应”的启发,本论文将涂层材料(EWCA、SPC和Seal-100)喷涂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形成疏水涂层,达到易于路面除冰雪的目的。本文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喷洒涂层后的路面的除冰受力体系,研究了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冰层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摩擦系数的变化、环境温度和冰层厚度对冰层内部应力及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冰层和路面层之间摩擦系数越小,冰层内部的最大拉应力、剪应力、最大拉应变和剪应变越大;未喷涂涂层材料的路面,路面层与冰层之间近似于“完全接触”状态,摩擦系数最大,此时冰层内部最大拉应变和剪应变分别为0.175× 10-5和0.32×10-3,均小于冰层极限破坏拉应变和极限破坏剪应变,故除冰效果最差。然后通过抗冲击试验、抗弯拉试验、层间拉拔试验、层间剪切试验和室内除冰模拟试验对涂层法的除冰性能进行研究,得到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喷涂涂层材料后,随着涂层喷洒量的增加,该结构抗冲击性、强度及粘结应力均下降,喷涂0.5L/m2EWCA试件上覆冰层的弯拉应力、法向粘结应力和切向粘结应力较未喷涂涂层降低高达45.9%、66.7%和65.4%,达到易于破冰的良好效果。而后通过接触角试验和结冰时间试验,结合热力学知识分析,对防结冰作用机理和涂层路面易除冰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喷涂0.2L/m2的EWCA、SPC和Seal-100后,其接触角较基准组分别提高了 67.6°、58.3°和51.1°,且分别延长了结冰时间232s、176s、126s,说明涂层材料形成了具有防水效果的疏水膜,达到除冰雪目的。后续通过手工铺砂法和摆式摩擦法,研究涂层材料对试件表面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的影响,分析涂层路面的抗滑性能。得到了在路面喷涂0.35L/m2的EWCA,满足抗滑规范所规定的次级抗滑指标。最后结合宁乡西部山区某公路开展室外除冰雪试验,分析了涂料的工程实用性。研究表明蜡制养护剂涂层有利于混凝土路面机械除冰、保护路面。
张春影[8](2018)在《特殊天气如何安全驾驶拖拉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点讲述了特殊天气情况下安全驾驶拖拉机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对雾霾天气、雨天、冰雪天气及夜间行车安全做了重点陈述。
范鑫[9](2017)在《山区旅游公路线形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山岳型景点成为人们观光揽胜的首选,而复杂的地形及频发的交通事故,使得山区旅游公路的安全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为避免破坏原有地貌、植被和景致,多数旅游公路顺势而建,常出现技术等级低、弯急、坡陡的路段,甚至突破设计规范中部分参数的极限值,加重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易诱发交通事故。为确保旅游车辆和游客安全,开展山区旅游公路的线形安全性研究,可为山区旅游公路的线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三因素构成的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选取每个因素的特征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驾驶员在典型山区旅游公路上进行实地实验,采集驾驶员、车辆、道路的代表性评价指标,运用SPSS、MATLAB等软件,分析驾驶员心率增长率(N)与道路线形(纵坡坡度i、圆曲线半径R)、行车速度(v)及车辆动力、制动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驾驶员、道路线形指标、车辆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N(i)、N(R)、N(i,R,v)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半径减小,纵坡增大,心率增长率整体上升;当前主流轿车动力及制动性能可以适应大部分山区旅游道路;限速或增大圆曲线半径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行车安全性与舒适度。并建议山区旅游公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应大于20m,最大纵坡应小于8.5%,计算得到圆曲线半径及对应行车速度建议值,尤其是R(27)15m(突破规范极限值)时,行车速度不应超过15km/h。最终结合线形敏感路段的特点,提出了山区旅游公路的安全防护措施。本文对山区旅游公路安全性研究成果可为设计、建设者提供从人-车-路综合考虑的设计理论依据,以提高山区旅游公路的安全性,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仁·叶尔江[10](2017)在《高原公路驾驶员心率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网的快速发展,西部高原地区的公路覆盖率和公路里程数也在不断增长,通过研究人员对相关公路不断探索和研究,人们对高原公路的认识和了解正在不断深入。众所周知高海拔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以公路运输为主,而这些地区公路与平原地区公路有着区截然不同的交通运输环境,主要表现为低氧、低压、气候寒冷、干燥、道路景观单一、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等特点。驾驶员驾车行驶在高海拔地区,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均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驾驶员的视觉、反应特性和生理特性等方面。因此,以生物反馈实验取得的数据为基础,研究高原公路驾驶员的心率变化规律,对进一步探索高原区特殊环境下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对象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314国道上从事交通运输活动的驾驶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行车试验。利用行车试验所测的生理指标数据,得到高原环境下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影响驾驶员心率变化的主导因素,对造成心率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认。在此基础上,以心率变异性作为表征高原公路驾驶员心率变化的指标,以海拔、连续驾驶时间、驾驶员年龄为影响因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就高原环境下驾驶员的心率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连续驾驶时间和海拔高度与心率变化指标中HF和LF/HF的相关性较强;高原公路的海拔越高、驾驶员的年龄越大、驾驶时间越长,其心率变化越明显。
二、冰路行车注意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路行车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计划调度员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复杂过程分解理论与调度过程分解 |
2.1 过程一般特征和形式化的描述 |
2.2 复杂过程的一般特性与形式化描述 |
2.3 复杂过程的分解 |
2.4 调度工作的复杂过程分解 |
2.5 本章小结 |
3 计划调度员及调度日(班)计划现状分析 |
3.1 计划调度员现状分析 |
3.1.1 运输生产指挥结构分析 |
3.1.2 计划调度员职责分析 |
3.1.3 计划调度员综合素质分析 |
3.1.4 计划调度员的作业流程分析 |
3.2 调度日(班)计划现状分析 |
3.2.1 调度日(班)计划定义 |
3.2.2 调度日(班)计划结构分析 |
3.3 调度日(班)计划编制结构分析 |
3.4 调度日(班)计划执行层面分析 |
3.4.1 调度日(班)计划兑现率考评 |
3.4.2 调整计划的优化发展 |
3.5 调度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情况现状分析 |
3.5.1 当前调整计划编制情况现状分析 |
3.5.2 当前调整计划执行情况现状分析 |
3.6 小结 |
4 基于TDMS5.0 平台调度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流程优化 |
4.1 TDMS5.0 系统概述 |
4.2 调度日(班)计划编制流程特征分析和形式化描述 |
4.2.1 调度日(班)计划编制流程特征分析 |
4.2.2 调度日(班)计划编制流程形式化描述 |
4.3 基于TDMS5.0 系统的调度日(班)计划编制流程优化 |
4.3.1 TDMS5.0 系统优化 |
4.3.2 货运工作计划编制流程优化 |
4.3.3 货运列车计划编制流程优化 |
4.3.4 机车计划编制流程优化 |
4.4 计划员调度日(班)计划编制过程优化 |
4.4.1 货运工作计划编制子过程优化 |
4.4.2 货运列车工作计划编制子过程优化 |
4.4.3 机车工作计划编制子过程优化 |
4.5 基于TDMS5.0 系统的调度日(班)计划执行流程优化 |
4.5.1 调整计划时间跨度优化 |
4.5.2 实施调度所计划、列车、机车、货运调度合署办公 |
4.6 小结 |
5 计划调度员计划编制及执行相关工作的优化 |
5.1 计划调度员计划编制作业能力优化 |
5.2 计划调度员计划编制经济效益层面优化 |
5.3 计划调度员计划编制运输组织层面优化 |
5.3.1 折角车流组织优化 |
5.3.2 小运转列车组织优化 |
5.3.3 机车机班调整优化 |
5.3.4 调度日(班)计划与列车运行图调整的匹配优化 |
5.4 计划调度员计划编制监督管理层面优化 |
5.4.1 成立调度日(班)计划和调整计划质量分析机构 |
5.4.2 建立计划调度员综合考评机制 |
5.5 小结 |
6 计划调度员调度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优化实绩评价 |
6.1 调度所概况 |
6.2 计划兑现率优化评价 |
6.3 时间跨度优化评价 |
6.4 基于TDMS5.0 系统车流计划编制优化评价 |
6.4.1 计划编制调整到达车位和车流优化分析 |
6.4.2 计划编制自动编车参数设置优化分析 |
6.4.3 计划编制车流直通优化分析 |
6.4.4 编车结果应用分析 |
6.4.5 计划编制效率的评价 |
6.4.6 计划编制的运用效果评价 |
6.5 合署办公助力决策能力提升 |
6.6 计划编制及执行优化后计划调度员工作质量考核评价分析 |
6.7 计划调度员综合考评评价分析 |
6.8 计划编制的安全卡控分析 |
6.9 调度集中统一指挥得到强化 |
6.10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实施运输计划一体化编制 |
7.2.2 运输生产指挥核心人员实现合署办公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既有线调度集中系统车务作业安全控制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调度集中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
1.3 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2.1 铁路主要行车组织架构 |
2.2 行车组织工作中的主要作业内容 |
2.2.1 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内容 |
2.2.2 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内容 |
2.3 作业过程中的关键项点 |
2.4 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
2.5 既有的安全卡控措施 |
2.5.1 管理手段 |
2.5.2 技术手段 |
2.6 既有的安全卡控措施存在的不足 |
2.6.1 既有技术手段存在局限性 |
2.6.2 既有技术手段升级改造带来的问题 |
2.7 分析研究结论 |
3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3.1 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
3.2 系统功能设计目标 |
3.3 系统功能设计内容 |
3.3.1 控制模式 |
3.3.2 行车指挥控制 |
3.3.3 站场信息管理 |
3.3.4 列车进路错办报警 |
3.3.5 接发车作业流程管理 |
3.3.6 非正常行车作业辅助 |
3.3.7 行车辅助报警功能 |
3.4 系统的行车作业安全控制关键功能设计 |
3.4.1 列车进路的识别 |
3.4.2 固定径路的卡控 |
3.4.3 施工封锁条件的卡控 |
3.4.4 列车在车站进行技术作业的流程卡控 |
3.4.5 列车属性识别 |
3.4.6 列车位置识别 |
3.4.7 行车约束条件的纳入 |
3.4.8 行车作业进路合法性检查流程 |
3.4.9 列车占用丢失检查逻辑 |
3.4.10 列车计划管理 |
3.4.11 调度命令 |
3.4.12 交班接班重要提示事项传递 |
3.4.13 统一设置封锁、停电 |
3.4.14 防溜设备区别显示 |
3.4.15 接通光带 |
3.5 系统的行车作业流程控制关键功能设计 |
3.5.1 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流程控制 |
3.5.2 非正常情况的行车作业流程控制 |
3.6 系统的信号模拟显示关键功能设计 |
3.6.1 信息采集内容 |
3.6.2 站场信息实时显示 |
3.6.3 按钮设置 |
3.6.4 联锁控制指令 |
3.7 系统的行车辅助报警关键功能设计 |
4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 |
4.1 基本原则 |
4.1.1 建设高度可靠的处理平台 |
4.1.2 增强系统的维护技术装备和手段 |
4.1.3 增强系统的安全辅助功能 |
4.1.4 系统设计方向 |
4.1.5 系统对高安全性的要求 |
4.2 系统硬件结构 |
4.3 系统软件结构 |
4.3.1 面向服务的架构 |
4.3.2 系统的功能模块 |
5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研发流程 |
5.2 系统实施过程 |
5.2.1 第一阶段:系统的研制、开发和测试 |
5.2.2 第二阶段: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联调联试 |
5.2.3 第三阶段:系统开通试验和现场试运行 |
5.3 系统典型功能实现 |
5.3.1 分散自律模式下的“错办”卡控 |
5.3.2 非常站控模式下的“错办”报警功能 |
6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工程实例分析 |
6.1 试点车站设备现状 |
6.2 试点车站工程实施技术方案 |
6.2.1 中心子系统软硬件改动情况 |
6.2.2 试点车站子系统软硬件改动情况 |
6.2.3 网络和通道 |
6.3 试点车站系统功能界面 |
6.3.1 框架 |
6.3.2 系统登录 |
6.3.3 用户管理 |
6.3.4 控制命令 |
6.3.5 列车进路控制 |
6.3.6 系统功能 |
6.4 试点车站系统功能测试内容 |
6.4.1 测试依据 |
6.4.2 测试范围 |
6.4.3 测试项目 |
6.4.4 测试实例 |
6.5 试点车站系统测试使用结论 |
6.6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应用前景和效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摩托车冬季安全行驶三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 人 |
1.1 人—驾驶员 |
1.2 驾驶员的安全防护 |
1.2.1 头盔 |
1.2.2 骑行服装 |
1.2.3 骑行手套 |
1.2.4 骑行鞋 |
2 车 |
2.1 机油 |
2.1.1 更换低粘度机油,以利于启动 |
2.2 轮胎 |
2.2.1 轮胎磨损标记 |
2.2.2 轮胎气压 |
2.2.3 冬季胎 |
2.3 防冻液 |
2.3.1 防冻液 |
2.3.2 检查及更换 |
a)放水 |
b)换新液 |
2.3.3 注意事项 |
2.3.4 防冻液的选择 |
2.4 蓄电池 |
2.4.1 低温环境 |
2.4.2 长时间闲置 |
2.4.3 日常养护 |
2.5 车辆行驶前的检查和充分预热 |
2.5.1 车辆行驶前的检查 |
2.5.2 行驶前充分预热 |
3 路 |
3.1 控制车速 |
3.2 加大车距 |
3.3 减速、制动方式 |
3.4 注意路面上的陷阱 |
3.5 山区道路的行驶 |
3.6 其他交通参与者 |
(4)雾霾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雾霾的成因 |
2 雾霾天对行车视距的影响 |
3 雾霾引起的交通事故 |
4 结论 |
(5)高速公路团雾检测算法与雾区安全限速保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团雾天气致灾机理分析 |
2.1 高速公路团雾形成的机理与特征 |
2.1.1 团雾的定义与成因 |
2.1.2 高速公路团雾形成的特点 |
2.2 团雾形成的规律 |
2.2.1 时间规律特性 |
2.2.2 地理特性 |
2.2.3 路段差异性 |
2.2.4 随机性和突发性 |
2.3 团雾形成的气候条件 |
2.4 团雾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实例及分析 |
2.4.1 交通事故实例 |
2.4.2 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2.5 团雾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危害及防范 |
2.5.1 团雾对交通安全的危害 |
2.5.2 路遇团雾应如何防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团雾去雾算法优化及应用 |
3.1 基于暗通道先验理论的去雾算法 |
3.1.1 大气散射物理模型 |
3.1.2 暗通道的概念与意义 |
3.1.3 暗通道去雾霾的原理 |
3.2 算法改进优化 |
3.2.1 大气光值估计的优化 |
3.2.2 优化透射率估计 |
3.2.3 去雾效果分析与比 |
3.3 求解目标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雾区限速模型与安全保障策略优化建议 |
4.1 高速公路团雾区域安全限速模型制定 |
4.1.1 基于停车视距的团雾天气限速模型 |
4.1.2 基于停车视距的高速公路团雾天气限速模型修正 |
4.1.3 限速分级及预警分级 |
4.2 高速公路团雾区域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
4.2.1 雾区交通联动组织措施 |
4.2.2 高速公路团雾天安全行车保障措施 |
4.2.3 确保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实施的建议 |
4.3 高速公路团雾区域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
4.3.1 我国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4.3.2 团雾区域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改进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近代铁路管理教育与北平铁路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概念和时间界定 |
(一) 铁路管理教育 |
(二) 北平铁路大学 |
三、研究综述 |
(一) 中国近代铁路高等教育研究概况 |
(二) 关于关赓麟的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五、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 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清末铁路的发展与铁路管理教育的兴起 |
第一节 清末铁路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二节 铁路教育的兴起与铁路管理人才的困境 |
一、铁路教育的兴起 |
二、铁路管理人员的非专业化 |
第三节 曾鲲化与铁路管理传习所的创办 |
一、曾鲲化铁路管理教育思想的形成 |
二、铁路管理传习所的创办 |
第二章 北平铁路大学的创办 |
第一节 交通大学的组建及培养人才的局限 |
一、交通大学的组建 |
二、交通大学培养人才的局限性 |
第二节 “交通救国”——关赓麟创立北平铁路大学 |
一、关赓麟铁路教育的实践 |
二、北平铁路大学成立的客观条件 |
第三节 北平铁路大学初期概况与沿革 |
一、董事会与资金概况 |
二、北平铁路大学的沿革 |
第三章 北平铁路大学的办学模式 |
第一节 入学选拔与学生督导 |
一、严格的入学选拔 |
二、严苛的督导制度 |
第二节 铁路管理科学制与课程设置 |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
二、铁路管理科课程设置的评价 |
第三节 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参观制度的实行 |
第四章 北平铁路大学的师资与学生群体 |
第一节 专业而非专任的教师群体 |
第二节 北平铁路大学学生群体 |
一、学生的社团活动与学术研究 |
二、学生的就业概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涂层法除冰雪时覆冰性能分析与效果评价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1.2.1 国内外常用除冰方法 |
1.2.2 涂层法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涂层对覆冰力学性能影响建模分析 |
2.1 受力特点及接触分析 |
2.1.1 受力特点 |
2.1.2 接触分析 |
2.2 材料参数与覆冰路面结构模型 |
2.2.1 覆冰路面材料参数 |
2.2.2 覆冰路面结构模型 |
2.2.3 荷载条件 |
2.3 行车荷载作用下冰层力学特性分析 |
2.3.1 粗糙度对涂层法时覆冰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2.3.2 冰层厚度对涂层法时覆冰的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
2.3.3 环境温度对涂层法时覆冰的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涂层法除冰时覆冰性能与除冰试验研究 |
3.1 涂层法使用的涂层材料性质 |
3.2 混凝土试件上覆冰抗冲击试验 |
3.2.1 试验方案与过程 |
3.2.2 冰层冲击试验结果分析 |
3.3 覆冰小梁试件抗弯拉强度试验 |
3.3.1 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案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覆冰与路面粘结力试验 |
3.4.1 层间拉拔试验 |
3.4.2 层间剪切试验 |
3.5 室内除冰模拟试验 |
3.5.1 试验方案及过程 |
3.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涂层法除冰机理研究 |
4.1 防结冰作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
4.1.1 接触角试验 |
4.1.2 结冰时间试验 |
4.2 涂层法易除冰作用机理分析 |
4.2.1 降低覆冰与路面粘结作用 |
4.2.2 冰层荷载应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涂层材料对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研究 |
5.1 涂层对路面抗滑性能影响 |
5.1.1 构造深度标准 |
5.1.2 摩擦系数标准 |
5.2 涂层对路面构造深度的影响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涂层对路面摩擦系数的影响 |
5.3.1 试验仪器及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涂层法除冰雪经济分析与效果验证研究 |
6.1 依托工程 |
6.2 涂层法除雪除冰时经济因素分析 |
6.3 涂层材料施工 |
6.4 试验段喷洒与验收 |
6.4.1 试验段试喷 |
6.4.2 质量性能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特殊天气如何安全驾驶拖拉机(论文提纲范文)
1 雾霾天气行车 |
2 雨天行车 |
3 夜间行车 |
4 冰雪天气行车 |
(9)山区旅游公路线形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旅游公路的特征及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2.1 山区旅游公路的特征 |
2.1.1 山区旅游公路定义 |
2.1.2 山区旅游公路需求 |
2.1.3 主要特点与交通事故分析 |
2.1.4 典型山区旅游公路 |
2.2 驾驶员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评价指标 |
2.2.1 驾驶员对山区旅游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
2.2.2 驾驶员评价指标选取 |
2.3 车辆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评价指标 |
2.3.1 车辆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2.3.2 车辆评价指标选取 |
2.4 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评价指标 |
2.4.1 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2.4.2 道路线形评价指标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方案及数据处理 |
3.1 实验方案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路段、设备、驾驶员及车辆 |
3.1.3 实验原理与指标 |
3.1.4 实验注意事项 |
3.2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VBOX测试数据 |
3.2.2 动态心电图仪 |
3.2.3 实验数据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车-路三因素在山区旅游公路条件下的安全性影响分析 |
4.1 人在山区旅游公路行驶的安全性影响分析 |
4.1.1 平面线形对驾驶员心率增长率的影响 |
4.1.2 纵面线形对驾驶员心率增长率的影响 |
4.1.3 平面线形及行车速度对驾驶员心率增长率的影响 |
4.2 车辆在山区旅游公路行驶的安全性分析 |
4.2.1 小客车动力性能分析 |
4.2.2 小客车制动性能分析 |
4.3 山区旅游公路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 |
4.3.1 山区旅游公路平面线形分析 |
4.3.2 山区旅游公路纵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区旅游公路敏感路段确定及安全防护措施 |
5.1 山区旅游公路敏感路段确定 |
5.2 安全防护措施 |
5.2.1 视觉诱导设施及限速设施 |
5.2.2 护栏防撞设施 |
5.2.3 道路工程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 |
致谢 |
(10)高原公路驾驶员心率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原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分析 |
2.1 高原公路及其环境 |
2.2 高原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 |
2.3 分析高原公路上的驾驶员主观感受调查问卷 |
2.4 高原公路驾驶员静态检测指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原公路驾驶员生理指标的选取 |
3.1 常用生理指标 |
3.2 高原公路生理指标 |
3.3 驾驶员评价指标的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地驾驶试验 |
4.1 试验思路 |
4.2 行车试验路段 |
4.3 试验对象 |
4.4 试验设备及注意事项 |
4.5 试验条件及流程 |
4.6 数据获取 |
4.7 数据处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高原公路驾驶员心率变化分析 |
5.1 海拔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
5.2 驾驶时间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
5.3 年龄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4 海拔高度与连续驾驶时间综合作用下驾驶员心率变异性分析 |
5.5 LF/HF指标配对T检验分析 |
5.6 连续驾驶时间在不同驾驶环境下的建议值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相关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冰路行车注意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计划调度员日班计划编制及执行优化研究[D]. 赵志刚.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既有线调度集中系统车务作业安全控制功能的研究[D]. 淡蜀钧.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摩托车冬季安全行驶三要素[J]. 田晓松. 摩托车技术, 2020(12)
- [4]雾霾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 蒙嘉璐,段绍帆,白洋,张六凤. 山东化工, 2020(21)
- [5]高速公路团雾检测算法与雾区安全限速保障策略研究[D]. 席晟开. 长安大学, 2020(06)
- [6]中国近代铁路管理教育与北平铁路大学研究[D]. 刘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涂层法除冰雪时覆冰性能分析与效果评价试验研究[D]. 林奕.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8]特殊天气如何安全驾驶拖拉机[J]. 张春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03)
- [9]山区旅游公路线形安全性研究[D]. 范鑫.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高原公路驾驶员心率变化规律研究[D]. 道仁·叶尔江.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