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医疗贵在“细节”(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高旭东[2](2021)在《以街镇为单位的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来养老,如何让老人做到老有所依越来越成为社会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传统的养老模式因为相关政策影响和子女承担能力变弱而面临巨大的挑战,机构养老一方面因为偏离老人生活的故土而被老人诟病,另一方面又因城市老人的需求而一床难求,社区养老因管理不到位和服务不完善等也问题百出。嵌入式养老模式和设施的出现为解决这些现存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新方式,养老服务驿站在嵌入式养老设施中处于基础地位,通常设置在老年人周边,其选址布局与内部功能设施是否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对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品质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提出以街镇为单位来规划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的布局,从规划层面到设计层面构建其设计原则与策略体系,为新建优化与改造等不同方面都提供了思路。首先对以街镇为单位的嵌入式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其次对该模式下的养老服务设施概念进行解析,明确了其设施概况、设计含义和设计核心。论述了养老服务驿站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功能定位、服务对象与需求、设计要求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养老服务驿站相关概念。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等街道的走访,研究其街道服务范围内的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的布局和嵌入位置等,从规划布局层面对其现存问题做总结,对不同类型的驿站在街镇范围内的布点布局及嵌入位置做一定的分析,为后续提出养老服务驿站在街镇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原则及策略奠定基础。为深入研究建筑内部空间及设计,从走访的70多家养老服务驿站中选取A、B、C三类服务驿站各3个总计9个驿站作为样本,首先对其基本概况和所提供的服务做了解,总结其建设规模与功能配置。通过分类别对其平面布局及主要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抽象出三类驿站的功能平面及特点,最后通过对驿站工作人员的访谈和对入托老人以及周边老人的问卷进一步明确其现阶段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指导设计原则,从而进一步对单个功能空间和主要功能空间复合设计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重点对三里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行优化改造,为今后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陈思雨[3](2021)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评估治理 ——以贵州省P新城为例》文中认为贫困治理长久以来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的减贫历程,中国大致经历了五个减贫阶段。首先是推动经济整体发展的广义的救济性扶贫,其次是立足农村进行区域建设的内生性扶贫,再次是以县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区域开发性扶贫,从次是以村户为基础的综合性扶贫,最后是以精准扶贫为抓手的发展性扶贫,一步步走向精准,开创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治贫体系,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扶贫成效。针对我国精准扶贫战略取得的巨大成效,本文首先提出脱贫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在精准扶贫政策实践中对于“精准性”的全过程把握,进而探究使得“精准性”得以贯彻的评估活动,并提出评估治理这一概念来解释为何我国贫困治理全过程得以实现精准并取得良好成效。提出评估治理这一概念后,本文又从当前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治理的六个过程这七个层面论述评估治理的依据。然后选择了贵州省毕节市Z县P新城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典型性案例,论述P新城在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是如何进行评估治理的,并总结出评估治理的核心、关键和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评估治理沿着目标设定、任务派发、激励分配、任务执行、检查验收、考核评价的治理路径,充分展现出以问题为导向、以指标和目标为引领、以协调和自评估为抓手、以督查和第三方评估为手段的评估逻辑,在贫困治理的全过程中发挥着评估的作用,促进治理向着精准化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基于事前评估的预见性、过程评估的规范性和结果评估的评价性,评估治理有着良好的发展预期,是中国政府治理体系发展的重要选择。
田丽[4](2021)在《“儿为虚寒”理论探索及其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对许尤佳教授“儿为虚寒”理论进行学术思想总结和理论探讨,论述该理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分析儿童中医体质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尝试总结健康儿童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并为“儿为虚寒”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研方向和思路。3.通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儿为虚寒”理论指导制定的儿童变应性鼻炎健康管理方案的有效性,初步验证“儿为虚寒”理论在岭南地区以外儿童人群的适用性。4.建立“儿为虚寒”理论指导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为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小儿体质认识的古籍文献资料,梳理、总结“儿为虚寒”体质观的学术理论渊源、学术理论特点,通过与传统小儿体质认识进行对比,分析其创新性。2.以“许尤佳、儿为虚寒”为关键词、主题词,网络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儿为虚寒”理论相关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汇总、梳理、分析,总结“儿为虚寒”理论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探讨许师“儿为虚寒”理论的学术思想内涵。3.检索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数据库,纳入1978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所有以健康儿童为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分布研究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基本特征、研究结果、方法学等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采用Stata1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健康儿童人群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单组率的meta分析及图形绘制,按年龄分段、性别、研究人群所在地域进行亚组分析,用Q检验来评价异质性,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4.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以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长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A采用中药颗粒剂口服,观察组B采用中药颗粒剂联合中医健康管理方案。观察周期为24周,每4周随访一次,并于入组时、第12周、第24周记录患儿鼻炎症状评分、中医日常表现积分等,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中,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儿为虚寒”体质观以内经“重阳”思想为根基,是对小儿体质传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与传统小儿体质理论并无矛盾。2.通过检索,共获得37篇“儿为虚寒”理论相关研究文献,包括理论综述、文献研究共18篇,临床研究19篇,实验研究1篇;研究内容包括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相关研究13篇,儿童体质及保育研究3篇,小儿脾胃疾病诊治7篇,其他小儿肺系疾病7篇,小儿肾系疾病4篇,涉及到疾病种类10种,取得了临床良好疗效,并进行了研究验证。3.纳入41篇文献进行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研究的系统评价,包括横断面研究24篇,病例对照研究15篇,队列研究2篇。发表类型主要为期刊文献(58.5%)和学位论文(41.5%),研究设计类型主要为横断面研究(58.5%),其次为病例对照研究(36.6%);2009年之后发表文献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研究地域以华南地域最多(29.3%);高校和医院是开展健康儿童体质分布研究的主体。方法学方面:中医体质分型标准多直接使用王琦体质九分法标准或改良标准,并采用量表测评法为主进行儿童体质测量与判定,方法质量学评价总体属于中等,存在一定偏倚风险。纳入26项研究进行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meta分析,包括16项横断面研究,9项病例对照研究,1项为队列研究,涉及总样本量为15080例。结果显示:健康儿童人群中比例最高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占41%(30%-53%),其余根据比例高低依次为阴虚质(15.76%)、气虚质(14.18%)、阳盛质(11.13%)、痰湿质(9.61%)、特禀质(7.35%)、阳虚质(7.03%)等。年龄亚组分析结果:0-6岁年龄段儿童中气虚质(21.93%)、阳虚质(10.93%)、阳盛质(17.84%)的比例均分别高于7-14岁年龄段气虚质(6.83%)、阳虚质(2.75%)、阳盛质(3.4%)的比例,而7-14岁年龄段儿童中平和质的比例(52.34%)高于0-6岁年龄段平和质的比例(26.96%);地域亚组分析结果:南方平和质、阳虚质的比例低于北方,阴虚质、气虚质、阳盛质、痰湿质的比例高于北方,南方湿热质的比例高于北方。方法质量学评价:16项横断面研究方法的质量学评价属于中等,存在一定偏倚风险。9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总体偏低,存在较高偏倚风险。4.临床研究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病例105例,其中对照组35例,观察A组35例,观察B组35例。研究中脱落8人,剔除9人,最终88例患儿完成研究,其中对照组29例,观察A组31例,观察B组28例。三组患儿数据的人口学资料、试验分析资料基线均具有可比性(P>0.05)。(1)中医体质分布情况88例纳入患儿中,各体质类型分布人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阳盛质、阴虚质、平和质,其中以气虚质最多,其次为痰湿质、阳虚质。(2)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第12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示3组患儿12周时的鼻炎症状总评分及4项具体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12周与入组前前后差值)在症状总评分方面、每日擤鼻次数方面,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为观察组B、观察组A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B与观察组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与第12周:组内比较显示观察组B在各项症状评分以及总评分方面,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鼻炎症状总评分、连续喷嚏个数、鼻塞次数方面,观察组A在鼻炎症状总评分、每日擤鼻次数、鼻塞方面,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4周与第12周前后差值)显示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与入组前: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在连续喷嚏个数、鼻痒方面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擤鼻次数、鼻塞及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的鼻炎症状总评分以及4项具体评分,与入组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4周与入组前后差值)显示观察组B在总评分、连续喷嚏个数、每日擤鼻次数、鼻塞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评分、每日擤鼻次数方面与治疗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仅在鼻塞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变应性鼻炎总体疗效评价12周时,三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观察组A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与观察组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日常生理表现积分24周与入组前的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在日常生理总积分、除精力以外其他11个具体评分方面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在日常生理积分总分以及除皮肤以外11个具体评分方面,观察组B在日常生理积分总分以及全部12个具体评分方面,均较入组前提高,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与入组前的组间比较显示:3组患儿在日常生理总积分以及除舌苔以外的11项具体评分方面的前后差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观察组B在总积分以及除舌苔外的11项具体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在总积分以及面色、排便、口气、患病情况方面优于观察组A(P<0.05)。(5)中医体质改善效果总评价中医体质改善结果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B与对照组、观察组A与对照组、观察组B与观察组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为虚寒”体质学说是许尤佳教授提出的关于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的创新理论,是对小儿体质传统学说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已被应用于儿科各类疾病诊治、中医体质研究、儿童保健研究中,取得了显着临床效果,并得到了研究验证。2.健康儿童体质分布研究目前仍然处于早中期发展阶段,缺乏大样本、高质量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如何界定年龄阶段、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划分类型,中医儿童体质量表的编制,量表或调查问卷的制定及科学性评价等,目前都存在较大争议,是小儿体质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小儿体质研究仍亟需进一步发展。meta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是健康儿童人群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且随着年龄增长,健康儿童人群中气虚质、阳虚质、阳盛质、阴虚质的比例下降,而平和质的比例则升高;健康儿童人群中阳盛质、阴虚质的比例南方要高于北方,而平和质、气虚质,则北方高于南方。但受原始文献研究质量及其他等因素所限,本次研究结果可能具有明显偏倚性,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健康儿童中医体质调查研究进一步验证。3.临床研究初步验证了以“儿为虚寒”体质观指导郑州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其中以该理论指导建立的变应性鼻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在中药停止后,仍可一定程度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病情,减少复发,提高中药方案疗效的持续性。同时,该方案尚可有效调节改善患儿脾胃功能,继而改善体质,并可能通过体质的改善,最终达到减少疾病发作的目的,为构建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思路,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但由于样本量少等因素,部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胡二平[5](2020)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人口正步入老龄化阶段,预计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猛增至19.6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形势愈发严重,半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逐年上升,居住与照料问题更为突出。老年人需要能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的养老机构来解决居住和照料问题。政府部门以及国家卫健委组织为解决这一现象颁布多项政策,倡导医养结合类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创新,规范行业标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当前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我国养老设施设计和养老服务体系还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如何设计出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也是建筑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当前研究主要分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讨论、医疗方面的功能配置与组织流线、老年康复景观设计等。但是,针对医养环境现状、医养结合的深度、以及老年人对医养环境的需求研究比较欠缺。“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建筑发展需要数据支撑,要将需求和设计策略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收集有关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数据,分析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环境是否满足老年人需求,有针对性的优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医疗与康养环境。本文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将国内外关于医和养结合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设计研究成果做了归纳总结,结合我国当前医养结合的模式,以及医疗和康养方面的主要关注点,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证案例调研中。本研究调研了郑州和开封两个城市共五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分析老人对环境的使用感受和认知评价等,分别从“医”与“养”两个角度展开对机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的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a.机构基本信息,例如机构建设时间和规模等;b.医疗服务现状,例如医疗空间配置、医养结合深度、医疗服务未满足度;c.康养服务现状,例如居住空间现状、活动空间现状、采光满意度、安静满意度、私密满意度等。根据实证调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状环境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本文使用循证设计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以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例,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对未来养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李林[6](2020)在《基于社区养老背景的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健全和完善养老体系成为近年来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模式不能满足众多老年人的养老希冀,城市中大量现存的既有住区普遍缺少对老年人基本需求的关注,难以承担解决养老问题的艰巨任务。随着社区养老模式在我国养老体系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既有住区的适老化改造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着作和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对老年人心理、生理、行为等基本特征以及各类养老需求的研究,针对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现状问题,从完善软件系统和改造硬件设施两方面入手,提出在社区养老背景下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原则和策略,制定适合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操作的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并结合扬州三种住区类型,对三个典型既有住区开展适老化改造实践研究。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基于社区养老背景的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进行探讨和研究。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总结现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搭建研究框架。第二章梳理了老年人的各项基本特征和各类养老需求,结合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理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状况,为改造策略的提出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第三章,针对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现状问题,提出改造原则和策略,并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第四章为改造实践,选取扬州三个典型既有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实践研究。第五章为结论。
李婕[7](2020)在《医养护乐养老模式与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自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失能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养老模式的构建问题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然而,关于养老模式的研究多属社会学、人口学领域,缺少了设计的介入,导致模式理论研究良好,但落地性较差,老年用户体验不够好。为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切实提升养老满意度,本文从设计视角观察社会现象,采用设计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基于服务设计理念构建“医养护乐”养老模式,并进行模式下的养老服务产品设计实践。首先对国内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服务设计构建医养护乐养老模式,对服务设计构建养老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总结出我国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融入服务设计理念,对医养护乐养老模式五大组成部分的内容进行具体研究,构建养老模式,输出一般性模型。最后进行了模式下的医养护乐养老服务产品设计实践。具体为,进行服务目标定位、利益相关者分析、服务流程分析、采用服务蓝图将服务过程的性质可视化,对目标用户进行分析,应用医养护乐养老模式模型得到“服务-产品”配置方案指导产品设计方向,以配置方案中的智能终端产品和在线诊疗服务为例进行配套产品设计实践,并进行可用性评估,证明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帮助模式落地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养老满意度,为老龄化研究提供有益思路,为企业研发养老产品提供参考和指导,对于推进未来老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何雯[9](2020)在《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老龄化与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背景下,老年公寓的设施服务与运营目标由于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而发展迅速。本课题将针对老年公寓软装应用设计发展不健全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化软装设计理论,使软装不仅能优化公寓环境,还能够改善民众对老年公寓的误解,使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拥有更多选择。第一,对公寓软装现有成果进行梳理为研究作准备,学习老年建筑室内设施标准,分析国内外老年建筑室内软装,对软装色彩搭配理论进行研读,对亚洲国家老年居室的规划与设计成果进行学习,以国内外软装教程和经验为指导,为课题研究做准备;第二,实地考察国内公寓项目,收集老年居住者、公寓服务人员、经营者对公寓的体验与建议,结合笔者实地图像记录与观察,总结出软装适老化细节不足、家具收纳展示区域配置不足、软装搭配缺乏区域引导与人文审美欠缺等问题,基于公寓经营成本、地区政策与居民认知差异的局限性,笔者提出从软装功能与搭配两个方向解决问题;第三,学习优秀案例,结合前期理论成果总结公寓内软装设计思路,在拟定解决方向的前提下,总结设计原则与策略;第四,基于设计研究成果进行功能、搭配应用设计,以调研中的公寓为例,对家具功能、灯具氛围、织物植物保健美化饰品情感进行功能应用并完成居住单元不同区域的搭配设计。本课题扩展了公寓软装设计地域、个性化原则,证实了精神文化营造等设计策略具有实际需求,深化应用理论研究并结合案例搭配演示,期望为老年公寓提供可借鉴的操作建议,并为我国老年公寓乃至养老设施软装设计发展扩充研究视野。
陈畅[10](2020)在《多主体参与城市中心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老年群体高龄化、失能化程度加深,位于城市中心、具备医养结合资质的综合型养老公寓将成为众多老龄群体的首要选择。为安全起见,大量养老公寓多实行封闭管理,其户外环境就成为入住养老公寓老人开展户外活动的唯一场所,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入住老人户外活动的身心健康。因此,营造舒适的养老公寓户外环境,一方面是实用的考量,另一方面更是公共服务的义务。当前养老公寓户外环境的质量尚需提升,评价建议的收集就成为环境提升的重要参照,而不同主体所提供的评价意见必然存在差异。表现在现实情况中,即使用者与管理者、设计者三者的评价建议无法统一。而由此造成的影响即,仅从某一主体角度,如使用者角度提出的建议,其可实施性与可行性易被管理者、设计者否定。再加上使用者往往位于设计进程后端,其评价建议和诉求往往无法直接反馈到空间设计前端,进而造成大量户外环境设计效用与诉求不相匹配的现实情况。在现有研究中,大量文献收集了使用者对养老公寓户外环境的评价和看法,却并未将设计者、管理者的意见纳入考量,对于三者评价意见的差异与共性还有待研究和探讨。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文以城市中心养老公寓户外环境为研究对象,就主体对户外环境关注内容的差异进行假设,并就此展开后续的论证过程。论证方法为,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体系,归纳得出空间环境、安全保障、康复保养、维护管理、人文要素等5个要素与25个因子。以此为标准参照,将评价问卷发送给国投健康嘉栖长者公寓、万科榕悦滨江中养老公寓、越秀银幸颐园(大德路)养护院的入住老人、入住老人家属、社工进行满意程度评价,并邀请设计人员与管理者对三处养老公寓户外环境就相同指标进行满意程度评价。最后,就评价结果分析不同主体对指标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发现,某些指标的满意度评价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主体对各指标的评价存在着不同偏好;此后,根据方差贡献率,得出不同主体指标关注程度排序,进一步论证不同主体对城市中心养老公寓户外环境的关注内容存在差异,与假设相一致。并从中发现,管理者更注重维护、安全与管理;使用者更注重空间细节以及实际使用是否便捷、整体观赏效果;设计者比管理者、使用者更重视空间设计诸要素。最后,尽管主体关注空间面向呈现一定差异,但也有其共性特征。据此,本文认为,此类差异与共性特征皆可成为评价空间是否进行改善的依据。据此,本文遵循以下评判方法:在评价中,若多主体对某一指标项目的评价均较低,且评价差异不大,则说明此指标对应的空间问题应予以改善;若多主体评价存在不同,且存在差异过大的情况,则看是否有半数以上主体认为此指标评价均较低;若有,则对此指标对应的问题进行改善;若无,则暂时先不进行改善。由此,对各养老公寓户外环境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二、社区医疗贵在“细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医疗贵在“细节”(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以街镇为单位的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的宏观背景 |
1.1.2 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的提出 |
1.1.3 北京市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规划及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的基本理论 |
2.1 以街镇为单位的嵌入式养老模式 |
2.1.1 街镇是嵌入式养老模式最合理的尺度单位 |
2.1.2 以街镇为单位的嵌入式养老体系设置等级 |
2.2 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的概念解析 |
2.2.1 嵌入式养老模式概况 |
2.2.2 嵌入式养老设施设计的含义 |
2.2.3 嵌入式养老设施设计的核心 |
2.3 养老服务驿站的基本理论 |
2.3.1 养老服务驿站的功能定位 |
2.3.2 养老服务驿站的服务对象与需求 |
2.3.3 养老服务驿站的建筑设计要求 |
2.4 国内外小规模多功能养老设施案例分析 |
2.4.1 上海万科智汇坊 |
2.4.2 日本梦之湖日间照料中心 |
2.4.3 丹麦贝亨奥普佐姆市老年康复护理中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服务驿站现状调研 |
3.1 调研概述 |
3.1.1 调研的目的与内容 |
3.1.2 样本选取 |
3.1.3 调研方法 |
3.2 以街镇为单位的规划布局及嵌入整合调查 |
3.2.1 养老服务驿站在街镇范围内的规划布局 |
3.2.2 养老服务驿站在街镇范围内的嵌入整合 |
3.2.3 调查汇总 |
3.3 以建筑单体为单位的建设规模与功能配置调查 |
3.3.1 选取调研案例的基本概况 |
3.3.2 建设规模与功能配置情况 |
3.3.3 功能布局与功能配置情况 |
3.3.4 功能配置与功能平面汇总 |
3.4 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使用人群需求研究 |
3.4.1 老年人基本信息 |
3.4.2 设施使用状况 |
3.4.3 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设计原则及策略 |
4.1 布局原则与策略 |
4.1.1 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在街镇范围的规划布局原则 |
4.1.2 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规划布局设计策略 |
4.1.3 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嵌入形式 |
4.2 设计原则与策略 |
4.2.1 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基本设计原则 |
4.2.2 单个功能空间的布局设计策略 |
4.2.3 主要功能空间的复合设计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里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优化改造 |
5.1 项目概况 |
5.1.1 基本信息 |
5.1.2 选址分析 |
5.1.3 现状描述 |
5.2 驿站空间利用现状 |
5.2.1 老人居室 |
5.2.2 就餐 |
5.2.3 洗漱、如厕 |
5.2.4 日常活动和医疗保障 |
5.3 改造优化分析 |
5.3.1 室外空间改造分析 |
5.3.2 室内空间改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针对养老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的访谈目录 |
附录B 关于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评估治理 ——以贵州省P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易地扶贫搬迁研究 |
二、中国治理模式研究 |
三、精准扶贫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精准扶贫的评估治理 |
第一节 评估治理的内涵 |
一、社会背景 |
二、具体内涵 |
三、治理特征 |
第二节 评估治理的依据 |
一、制度建设 |
二、目标设定 |
三、任务派发 |
四、激励分配 |
五、任务执行 |
六、检查验收 |
七、考核评价 |
第三节 评估治理的认可 |
一、治理主体认可 |
二、治理效果认可 |
第三章 评估治理的实践: 一个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分析 |
一、案例选择: P新城概况 |
二、组织机构: 从P新城到乙街道 |
三、后续发展: 做好后半篇文章 |
第二节 评估治理的实践 |
一、评估主体 |
二、评估组成 |
三、评估依据 |
四、评估的指标体系 |
五、评估的内容 |
第三节 案例总结 |
一、评估治理模式的核心 |
二、评估治理模式的关键 |
三、评估治理模式的困境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评估治理的逻辑与路径 |
二、后扶贫时代评估治理的运用性 |
三、中国政府治理体系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表 |
附录二: 贵州省部分评估内容政策依据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儿为虚寒”理论探索及其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许尤佳教授“儿为虚寒”体质观的理论探索 |
1.1 “儿为虚寒”体质观的理论内涵 |
1.1.1 “儿为虚寒”为生理特点,非病理“虚寒”之证 |
1.1.2 小儿体质的基础特征为“气虚质” |
1.1.3 重视“脾胃之气”,时刻以顾护脾胃之气为首要 |
1.1.4 “儿为虚寒”体质观与传统小儿体质学说并无矛盾 |
1.2 “儿为虚寒”体质观的理论背景 |
1.2.1 基于岭南地区儿童体质特点 |
1.2.2 针对现代社会育儿、医疗时弊提出 |
1.3 “儿为虚寒”体质观的理论溯源 |
1.3.1 “儿为虚寒”创新理论的根基---内经“重阳”思想 |
1.3.2 “儿为虚寒”理论是对小儿体质传统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
1.3.3 “儿为虚寒”理论是岭南小儿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
第二章 许尤佳教授“儿为虚寒”体质观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2.1 “儿为虚寒”体质观临床应用文献检索结果 |
2.2 “儿为虚寒”体质观临床应用文献分析与讨论 |
2.2.1 建立“儿为虚寒”理论指导的小儿体质保健方案 |
2.2.2 将“儿为虚寒”理论与现代小儿体质研究结合 |
2.2.3 “儿为虚寒”体质观贯穿小儿常见疾病“理法方药”始终 |
2.3 小结 |
第三章 小儿中医体质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 |
3.1 小儿中医体质特点现代研究综述 |
3.1.1 体质可分---小儿体质分类研究 |
3.1.2 体病相关---小儿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 |
3.1.3 体质可调---小儿体质干预研究 |
3.2 健康儿童中医体质分布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3.2.1 资料与方法 |
3.2.2 研究结果 |
3.2.3 讨论 |
3.3 现代小儿体质学研究对“儿为虚寒”体质理论研究的启示 |
第四章 “儿为虚寒”理论指导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1.1 病例来源 |
4.1.2 临床研究标准 |
4.2 研究方案 |
4.2.1 方案设计 |
4.2.2 样本含量估算 |
4.2.3 治疗方案 |
4.2.4 观察指标 |
4.2.5 随访 |
4.2.6 质量控制方法 |
4.2.7 技术路线图 |
4.2.8 伦理学信息 |
4.3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4.4 结果 |
4.4.1 一般情况 |
4.4.2 脱落、剔除情况 |
4.4.3 基线资料 |
4.4.4 临床疗效比较 |
4.5 讨论 |
4.5.1 “儿为虚寒”理论指导小儿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理论基础 |
4.5.2 小儿变应性鼻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依据 |
4.5.3 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老龄化现状及养老特点 |
1.1.2 中国老龄化现状 |
1.1.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前景和研究趋势 |
1.2 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定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回顾法 |
1.4.2 实证调研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研究回顾 |
2.1 相关概念和现状阐述 |
2.1.1 老年人的特点 |
2.1.2 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
2.1.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
2.2 国内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2.1 国内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2.2 国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 |
3.1 国内外老年人环境评估量表简述 |
3.2 医疗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
3.2.1 医疗空间配置方面的评估方法 |
3.2.2 医养结合深度方面的评估方法 |
3.2.3 医疗需求未满足度方面的的评估方法 |
3.3 康养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
3.3.1 居住空间的评估方法 |
3.3.2 活动空间的评估方法 |
3.4 调研和分析方法 |
3.4.1 观察表 |
3.4.2 问卷 |
3.4.3 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证案例 |
4.1 案例1 开封市某邦健康公寓 |
4.1.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1.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2 案例2开封某光老年之家 |
4.2.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2.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3 案例3 河南省某养老公寓 |
4.3.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3.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4 案例4 某馨阳光城老年公寓 |
4.4.0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4.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4.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4.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4.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4.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5 案例5 郑州某弘养老院 |
4.5.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5.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5.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5.5 调研数据分析与讨论 |
4.6 案例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优化策略 |
5.1 医疗空间 |
5.1.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
5.1.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
5.1.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 康养空间 |
5.2.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社区养老背景的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老龄化社会现状 |
1.1.2 中国既有住区现状和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口老龄化 |
2.1.2 社区养老 |
2.1.3 适老化改造 |
2.2 老年人各项基本特征 |
2.2.1 生理特征 |
2.2.2 心理特征 |
2.2.3 行为特征 |
2.3 老年人的各类需求 |
2.3.1 生理需求 |
2.3.2 心理需求 |
2.3.3 生活交往的需求 |
2.3.4 活动空间的的需求 |
2.4 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理论基础 |
2.4.1 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理论 |
2.4.2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4.3 持续照顾理论 |
2.4.4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
2.5 国内外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状况 |
2.5.1 国外社区养老模式 |
2.5.2 国内社区养老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原则和策略研究 |
3.1 扬州市城区社区养老现状 |
3.1.1 扬州地区老年人口现状 |
3.1.2 调查范围 |
3.1.3 问卷调查分析 |
3.1.4 实地考察分析 |
3.2 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原则 |
3.2.1 安全舒适原则 |
3.2.2 经济实用原则 |
3.2.3 无障碍原则 |
3.2.4 差异性和多元化并重原则 |
3.3 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策略及措施 |
3.3.1 完善基础服务 |
3.3.2 加强智能化服务 |
3.3.3 增设养老配套 |
3.3.4 提升室外场地和环境 |
3.3.5 改造单元公共空间 |
3.3.6 改造住宅室内空间 |
3.4 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实践 |
4.1 翠岗小区适老化改造实践 |
4.1.1 现状及问题 |
4.1.2 改造内容 |
4.1.3 改造后评价 |
4.2 锦旺北苑小区适老化改造实践 |
4.2.1 现状及问题 |
4.2.2 改造内容 |
4.2.3 改造后评价 |
4.3 江扬船厂宿舍区适老化改造实践 |
4.3.1 现状及问题 |
4.3.2 改造内容 |
4.3.3 改造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医养护乐养老模式与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服务设计构建养老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
2.1 服务设计概述 |
2.1.1 服务设计概念 |
2.1.2 服务设计原则 |
2.1.3 服务设计工具 |
2.2 服务设计在养老问题中的应用 |
2.2.1 养老服务设计理论研究分析 |
2.2.2 养老服务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
2.2.3 经验特点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服务设计的医养护乐养老模式构建 |
3.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地调查与问题发现 |
3.1.1 武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地调查 |
3.1.2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存问题 |
3.2 以现存问题为导向的医养护乐养老模式内容研究 |
3.2.1 养老模式顶层设计 |
3.2.2 老年用户需求归纳 |
3.2.3 养老模式利益相关者分析 |
3.2.4 资源供给策略 |
3.2.5 评价体系构建 |
3.3 医养护乐养老模式模型搭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养护乐养老模式服务产品设计实践 |
4.1 医养护乐养老模式服务目标定位 |
4.2 医养护乐养老模式服务利益相关者分析 |
4.3 医养护乐养老模式服务流程分析 |
4.4 医养护乐养老模式服务目标用户分析 |
4.4.1 目标用户生理特征 |
4.4.2 目标用户心理特征 |
4.4.3 目标用户深度访谈 |
4.4.4 服务产品配置方案 |
4.5 医养护乐养老模式配套产品设计与评估 |
4.5.1 智能终端产品设计 |
4.5.2 产品使用界面设计 |
4.5.3 产品的可用性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9)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成为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
1.1.2 老龄现状推动老年公寓数量增长 |
1.1.3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应当被关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4.1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软装研究梳理 |
1.4.2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软装现状调研 |
1.4.3 居住单元案例借鉴与设计研究 |
1.4.4 居住单元软装功能与搭配应用研究 |
1.5 课题的目的以及意义 |
1.5.1 课题的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2.老年公寓居住单元软装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学科 |
2.1 居住单元软装设计 |
2.1.1 软装设计 |
2.1.2 软装设计元素 |
2.1.3 居住单元分类与区域特征 |
2.2 老年人与软装设计 |
2.2.1 老年人分类 |
2.2.2 老年人生理行为特征与需求 |
2.2.3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需求 |
2.2.4 居住单元内老年人多样的日常行为 |
2.2.5 老年人与软装设计的关系 |
2.3 居住单元软装设计相关学科 |
2.3.1 设计美学 |
2.3.2 色彩心理学 |
2.3.3 人体工程学 |
2.3.4 材料学 |
2.4 本章小结 |
3.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调查研究 |
3.1 老年公寓的调查研究 |
3.1.1 唐徕托老中心 |
3.1.2 阅海老年公寓 |
3.1.3 鼎尊国际颐养中心 |
3.1.4 第三老年公寓 |
3.2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特点 |
3.2.1 居住单元的区域配置 |
3.2.2 居住单元的软装调研分析 |
3.2.3 造成使用现状的原因 |
3.3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软装设计的问题 |
3.3.1 家具、灯具、织物适老化细节不足 |
3.3.2 家具收纳与展示空间缺乏 |
3.3.3 居住单元各区域的软装配置不足 |
3.3.4 软装搭配缺乏对区域功能的引导 |
3.3.5 装饰品、家具人文细节缺乏 |
3.3.6 陈设搭配缺乏美感 |
3.4 解决方向 |
3.4.1 注重功能细化 |
3.4.2 注重审美搭配 |
3.5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优秀案例分析 |
3.5.1 上海申园—泰康之家 |
3.5.2 韩国THE CLASSIC500 老年公寓 |
3.6 本章小结 |
4.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研究 |
4.1 软装设计在居住单元的设计思路 |
4.1.1 风格选择 |
4.1.2 色彩搭配 |
4.1.3 材质运用 |
4.1.4 图案运用 |
4.2 软装设计在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应用原则 |
4.2.1 舒适性原则 |
4.2.2 地域性原则 |
4.2.3 协调性原则 |
4.2.4 个性化原则 |
4.3 软装设计在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设计策略 |
4.3.1 协调硬装基础,划分空间功能 |
4.3.2 调节光影色彩,改善空间缺陷 |
4.3.3 物理性能完善,柔化且绿化环境 |
4.3.4 精神文化氛围营造,饰品形式内容多样化 |
4.4 本章小结 |
5.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应用设计 |
5.1 居住单元的软装应用设计背景 |
5.2 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思路 |
5.3 居住单元的软装功能应用 |
5.3.1 家具满足功能划分空间 |
5.3.2 灯具氛围营造与照明应用 |
5.3.3 织物保健与舒适性应用 |
5.3.4 饰品的互动情感应用 |
5.3.5 绿植的绿化美化应用 |
5.4 居住单元软装搭配设计 |
5.4.1 居住单元睡眠区域的搭配 |
5.4.2 居住单元起居室区域的搭配 |
5.4.3 居住单元餐厅区域的搭配 |
5.4.4 居住单元卫生间区域的搭配 |
5.4.5 居住单元厨房区域的搭配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6.2.1 注重老年人需求满足 |
6.2.2 软装提升老年公寓品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老年公寓中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调查访谈表 |
附录 2:硕士学位攻读阶段参加基金类的项目 |
(10)多主体参与城市中心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 |
1.1.2 我国养老机构需求 |
1.1.3 养老公寓需求及现状 |
1.1.4 养老公寓外环境的建设现状及重要性 |
1.1.5 多元主体参与养老公寓外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切入点 |
2.1 国内外养老公寓户外环境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养老公寓发展 |
2.1.2 国内外养老公寓户外环境特征及建设 |
2.1.3 养老公寓户外环境相关理论及启示 |
2.2 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理论基础 |
2.2.1 使用后评价概念及发展 |
2.2.2 使用后评价在适老环境中的应用 |
2.2.3 养老公寓户外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 |
2.3 多主体参与外环境评价理论基础 |
2.3.1 外环境评价中的主体差异体现 |
2.3.2 外环境评价中的主体类型 |
2.3.3 多主体参与外环境评价方法 |
2.4 研究切入点及假设 |
2.4.1 多元主体参与适老外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2.4.2 研究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公寓外环境评价体系 |
3.1 确定城市中心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参与主体 |
3.2 基于主体偏好评价因子确定 |
3.3 设计层次分析并确定权重 |
3.3.1 层次结构构建 |
3.3.2 专家评议及权重判定 |
3.3.3 一致性检验 |
3.3.4 最终权重结果 |
3.4 评价权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信息收集 |
4.1 调查研究问卷编制 |
4.2 调研对象确定 |
4.2.1 广州市养老公寓基本情况 |
4.2.2 调研对象选择及确定 |
4.2.3 调研内容 |
4.2.4 调研时间与方法 |
4.3 实地调研与分析 |
4.3.1 国投健康·嘉栖长者公寓 |
4.3.2 万科榕悦滨江中养老公寓 |
4.3.3 越秀银幸颐园(大德路)养护院 |
4.4 现状调查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分析 |
5.1 问卷回收情况 |
5.2 公寓外环境满意度均值分析 |
5.3 以公寓户外环境差异为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5.3.1 基于使用者的公寓户外环境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 |
5.3.2 基于设计师及运营管理者的公寓户外环境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 |
5.3.3 公寓户外环境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论 |
5.4 多元主体满意度均值分析 |
5.4.1 国投健康户外环境多主体满意度均值分析 |
5.4.2 万科榕悦户外环境多主体满意度均值分析 |
5.4.3 越秀银幸户外环境多主体满意度均值分析 |
5.4.4 多主体满意度均值总体分析 |
5.5 以主体差异为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5.5.1 使用者单因素方差分析 |
5.5.2 设计者与管理者单因素方差分析 |
5.5.3 三者结合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5.6 各主体关注的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因子分析 |
5.7 满意要素、改造意愿与理想环境 |
5.7.1 信息整理步骤 |
5.7.2 外环境满意要素分析 |
5.7.3 改造意愿分析 |
5.7.4 理想生活环境 |
5.8 综合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公寓户外环境改善建议 |
6.1 国投健康养老公寓户外环境改善建议 |
6.2 万科榕悦养老公寓户外环境改善建议 |
6.3 越秀银幸养老公寓户外环境改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社区医疗贵在“细节”(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以街镇为单位的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D]. 高旭东.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3]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评估治理 ——以贵州省P新城为例[D]. 陈思雨. 扬州大学, 2021(09)
- [4]“儿为虚寒”理论探索及其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 田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D]. 胡二平. 河南大学, 2020(06)
- [6]基于社区养老背景的扬州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D]. 李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7]医养护乐养老模式与产品设计研究[D]. 李婕.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研究[D]. 何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多主体参与城市中心养老公寓户外环境评价研究[D]. 陈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